9第九章 B淋巴细胞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B淋巴细胞
抗原选择性删除
为保持免疫耐受,B细胞在分化过程 中经历抗原选择性删除机制,排除自 身抗原特异性的细胞,以避免自身免 疫反应。
B细胞受体(BCR)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特点
功能机制
B细胞受体由膜上Ig(免疫球 蛋白)分子和信号转导子组成, 其独特的结构赋予其识别和结 合抗原的功能。
淋巴细胞分化
激活的B细胞经过分化,分裂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记忆B细胞起到免疫记忆的作用,而浆 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调节因子
多种细胞因子和调节分子参与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过程,确保免疫应答的精确调控和平衡。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机制
1
V(D)J重组
通过V(D)J重组机制,B细胞可以产生
亲和成熟
2
多样的抗体重链和轻链,以识别各种 不同的抗原。
亲和成熟过程使抗体树突状结构的可
变区域发生突变,提高抗体与抗原结
合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3
阳性选择
符合亲抗原选择性的B细胞经过阳性
选择,成为激活的B细胞,并进一步
类转换
4
参与免疫应答。
类转换是指B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 可以改变产生的抗体的保护亚类,以
适应不同类型的病原体。
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 体液免疫
B细胞通过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中和病原体、激活补体、促进病原体吞噬和清除。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免疫
B细胞还可以通过呈递抗原和参与免疫调节细胞的激活,介导细胞免疫的效应,来消灭感 染的细胞。
3 免疫记忆
免疫记忆是B细胞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记忆B细胞的存在,促进再次感染时抗体的快速 产生。
第九章 B细胞(2012)
二、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3、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二、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理论上Ig V区基因片段的组合加上轻重链组合 后的多样性约为1.9106。
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
各基因片段连接的不精确性:插入、缺失、或核苷 酸替换等 ,增加了BCR和Ig的多样性。
主要事件: 功能性BCR的表达 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BCR—膜型免疫球蛋白(mIg)
免疫球蛋白肽链由两部分构成,即可变区(V) 和恒定区(C),由两个基因编码。两个基因 编码一条肽链。 重链V区基因是由三种胚系基因片段V、D、J拼 接而成。 轻链V区基因是由V、J两个基因片段拼接成。 V区基因的下游是编码C区的基因。 V基因是几个基因片段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发生 重排。
(1)T细胞激活信号2 (2)抑制T细胞活化 CD152只表达于活化T细胞,含ITIM。
3、其它黏附分子: ICAM(CD54)、LFA-1
(四)其他表面分子
CD20 :B细胞特异性标志,是治疗性单抗
识别的靶分子。
CD22:B细胞的抑制性受体 CD32:FcRⅡ,负反馈调节B细胞活化及 抗体的分泌
提高B细胞对Ag刺激的敏感性。
B细胞辅助受体 CD19胞浆区有9个 Tyrosine残基,可募集 信号分子。 抗原刺激诱导补体活 化,产生C3d 。C3d两 端结合抗原和CD21。 CD21与CD19交联,接 近BCR,由CD19分子增强 BCR对抗原敏感性。
CD21:EB病毒受体
(三) 协同刺激分子
BCR的胚系基因
《医学免疫学》 B淋巴细胞
Susumu Tonegawa(利根川进) b.1939
重排现象的 实验证明
第一节 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 (一) 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1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1.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第14号染色体 2.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第2号染色体 3.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第22号染色体
理论上将产生6000x(200+120)=1.9x106个不同抗 原特异性的抗体,实际上要少一些。因为并不是所 有的V基因都以同样频率使用,并不是所有的轻链重 链配对都能成功。
• 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对重排后的基因和胚系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 定,发现V(D)J不是准确地连在一起的,在连接时 插入、增加和减少数个核苷酸,从而产生新的序列, 称为连接多样性(junction diversity)。
VL 轻链(胚系)
JH Cμ
替代BCR
l5基因 Vpro-B基因
编码l 5蛋白 编码Vpro-B蛋白
前B细胞(pre-B)
早期前细胞
重链 VH DH JH Cμ
编码完整μ链
VL 轻链(胚系)
• 其它:如DNA外切酶、DNA合成酶等
• 经过重组酶的作用,可以从众多的V(D)J 基因片段中将1个V 片段、1个D片段(轻链 无D片段)和平共处个J片段重排在一起, 形成V(D)J连接
• 重排程序: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 后是轻链重排
3 等位基因排斥和同种型排斥:(BCR基因表达特点)
• 等位基因排斥:是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 体上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 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先重排成功的基因抑 制了另一等位基因的重排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精选ppt
1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精选ppt
2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 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 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 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精选ppt
3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 CD22:抑制性受体,负调节B细胞共受体。 • CD32(FcγRⅡ):FcγRⅡB亚型负反馈调
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精选ppt
3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
精选ppt
35
CD5+B-1细胞
• 少数;
• 主要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中;
• 无需Th细胞的辅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
40
25
精选ppt
5
(40)
(25)
(4)
精选ppt
6
BCR的基因重排及其机制
➢BCR胚系基因中被分隔开的基因片段通过基 因重排,形成VDJ(重链)或VJ(轻链) 连接后,再与C基因片段连接,进一步加工、 组装成有功能的BCR。
➢Ig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是通过重组酶的作用 来实现的。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活化B细胞
精选ppt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
24
结构:mIg-Igα/Igβ(CD79a/CD79b)复合物 功能:
• mIg: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识别结合特 异性Ag。
【医学免疫学】第9章 B淋巴细胞
三、B细胞的功能
产生抗体: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 提呈可溶性抗原 免疫调节-1趋化MΦ、DC、NK、 Th等
(2)CD80和CD86( B7-1和 B7-2,即B7) 表达在活化B细胞和其他APC表面。 与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与CTLA-4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3)黏附分子:ICAM-I, LFA-1等
二、B细胞亚群
B1细胞: CD5+,非特异性B细胞,参与固有免疫 主要分布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 主要介导对多糖抗原( TI-Ag )的应答,产生低亲和 力的、多反应性的IgM类抗体;可产生天然抗体和多 种自身抗体。
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mIgD;浆细胞膜不表达mIg; 记忆B细胞不表达mIgD。
Ig /Ig (CD79a和CD79b):胞浆区含有ITAM 功能是转导BCR与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
BCR-Ig /Ig 复合物
2.B细胞共受体 (辅助受体)
CD19/CD21/CD81非共价相联, 作用:增强B细胞与抗原结合的稳定性,并与Ig /Ig 共同转导抗原刺激 信号。
CD19----转导活化信号
CD21----即CR2,为C3d的受体 ----也是EB病毒的受体,与EB病毒感染B细 胞有关。
iC3b可裂解为C3c、C3f、C3dg=C3d+C3g)
3、 共刺激分子 (1)CD40
主要表达在B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APC表面 CD40与CD40L(活化T细胞表面)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 的第二信号。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1、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Ig轻链和重链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人重链基因位于第14号染色体长臂,由 编码可变区的V基因片段、D基因片段和 J基因片段以及编码恒定区的C基因片段 组成。 人轻链基因分为κ基因和λ基因,分别定 位于第2号染色体长臂和第22号染色体短 臂。轻链V区基因只有V、J基因片段。
四、其他表面分子
B细胞表面表达多种能结合丝裂原的膜分子, 如LPS受体。二者结合后可直接诱导静息B细 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CD20:CD20分子能通过调节跨膜钙离子流动, 在B细胞增殖及分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CD20 是B细胞特异性标志。 CD22 : 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其胞内段含有 ITIM模体,是B细胞的抑制性受体,能负调节 CD19/CD21/CD81共受体。 CD32: 即FcγRⅡ,其中FcγRⅡ-B亚型可负反 馈调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三、免疫调节
B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巨噬细 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以及T细胞的功能。
本章小结
1、掌握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和B
淋巴细胞的功能;
2、理解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3、了解B淋巴细胞的亚群。
其他如DNA外切酶、DNA合成酶等。
通过重组酶的作用可以从众多的V(65/40/30) D(27)J(6/5/4)基因片段中将1个V片段,1 个D片段和1个J片段重排在一起,形成V(D) J连接,最终表达为有功能的BCR。
3、等位基因排斥和同种型排斥
一个B细胞克隆只表达一种BCR,只分泌 一种抗体。对于遗传上是杂合子的个体 来说,保证B细胞单一的特异性以及只表 达一种Ig型的轻链,主要是通过等位基 因排斥和同种型排斥的机制来实现的。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学习要求
• 掌握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细
胞的功能
• 熟悉B细胞的辅助受体及亚群概况 • 了解B细胞补体受体及其他膜分子
复习题
• 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哪些? • B细胞的亚群有哪些? • B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CD5 +)和B2(CD5-)两类。
第一节 B细胞表面标志
• BCR:
即B细胞抗原受体,是嵌入细胞膜的膜 免疫球蛋白(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标 记。
功能是特异性识别不同的抗原分子,使 B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 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B细胞表面受体
• BCR: • CKR:参与调节B细胞的活化,分化 • CR :(补体受体)促进B细胞活化
• CD抗原
第二节 B 细胞的亚群
•性周质围淋巴器官中B的1B细 •初胞可次依具产有据生异C时D质5间是性否表胎达儿分期
更为新B方1和式B2两亚群自我
二者区别如表 更新
特异性
多反应性
是否有CD5表达 有
B2 出生后
骨髓 产生 单特异性
无
第三节 B 淋巴细胞的功能
• 产生抗体 • 抗原提成 • 免疫调节
CR1(C3b受体) CR2( C3d受体)
• Fc受体:IgG 的Fc受体 FcγR IgE的 Fc 受体FcεR
• 丝裂原受体:可与各种丝裂原结合使B细胞被激
活并增殖分为为浆细胞,可用于检测B细胞的功 能状态。PWM,LPS
B细胞表面标志
2. B细胞表面抗原
• MHC抗原:
MHC-I分子 MHC-II分子,可促进B细胞活化和Ag 递呈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概述
• 发育:由哺乳动物的骨髓或禽类的法
9 B淋巴细胞
第九章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B lymphocyte 由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成熟的B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滤泡内,约占外周淋巴细胞总数的20%。
B细胞不仅能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并参与免疫调节B细胞受体 B cellreceptor,BCR 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B细胞通过BCR识别抗原,接受抗原刺激,启动体液免疫应答等位排斥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重链(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重链(或轻链)基因的重排同种型排斥Κ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λ轻链基因的重排受体编辑Receptorediting 一些完成基因重排并成功表达BCR的B细胞识别自身抗原后未被克隆清除,而是发生RAG基因重新活化,导致轻链VJ再次重排,合成新的轻链,替代自身反应性轻链,从而使得BCR获得新的特异性。
若受体编辑不成功,则该细胞凋亡。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hypermutation已完成Ig基因重排的成熟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接受抗原刺激后,编码V区CDR的基因发生碱基的点突变。
不仅可以增加抗体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导致抗体的亲和力成熟B细胞分化的抗原非依赖期B细胞在骨髓的分化发育过程不受外来抗原的影响,称为~B细胞分化的抗原依赖期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为初始B细胞,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接受外来抗原的刺激而活化、增殖的过程B细胞共受体B cellcoreceptorB 细胞表面的CD19与CD21及CD81非共价相联,形成B细胞的多分子共受体,能增强BCR与抗原结合的稳定性并与Igα和Igβ共同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加强由BCR复合物转导的信号,明显降低了抗原刺激B细胞的阈值,显著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molecule 第二信号由Th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B淋巴细胞课件
发现历史
B淋巴细胞是1950年由Burnet和Fenner首先发现 的
功能
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
B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发育
起源
B淋巴细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胚 胎时期的脐带和肝脏,但主要发 生于成年期的骨髓中
发育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经历多个发 育阶段,包括过渡前B细胞、过 渡后B细胞和成熟的B细胞
• 常见的疾病包括乳糜泻、家族性B淋巴细胞 减少症、艾滋病等
B淋巴细胞诱导的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抗体介导的疾病
典型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 炎等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
典型的疾病包括风湿热和系统性 硬化症等
细胞介导的疾病
典型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抗原递呈
B淋巴细胞可以将抗原递呈给 辅助T细胞,从而启动细胞免 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记忆效应
B淋巴细胞能够形成记忆B细 胞,使机体对同一抗原产生 更为强烈和快速的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的功能分化
1
台细胞
2
产生IgE,参与过敏反应
3
浆细胞
4Hale Waihona Puke 能够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 的主要细胞类型
骨髓B细胞
主要产生IgM,并参与抗原的初步识别和 递呈
记忆B细胞
能快速产生大量适应性免疫球蛋白,对 再次出现的同一抗原进行快速识别和消 灭
B淋巴细胞的功能失调
B淋巴细胞减少症
• 绝大多数B淋巴细胞减少疾病是由于因素导 致的B淋巴细胞减少
• 常见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放 射线、感染等
B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病
• 指因先天基因突变或获得性因素而导致B淋 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疾病
9第九章B淋巴细胞
LAK细胞、TIL细胞
特异性免疫细胞
T细胞 B细胞
B 细 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20%)
一、B细胞的分化成熟: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B细胞抗原受体(BCR):
mIgM、mIgD
补体受体 IgG Fc受体 丝裂原受体(脂多糖、葡萄球菌
A蛋白SPA、美洲商陆PWM)
表面抗原: CD40、 MHC
三、B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B细胞分为 两个亚群:
B1细胞
B2细胞
发育早期(胚胎期产生)
较晚期
分布在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 淋巴器官
CD5+ 针对碳水化合物产生应答
CD5针对蛋白质类产生应答
产生IgM,参与固有免疫
产生IgM,IgD,参与适应性体液免疫
很少或不形成免疫记忆
形成免疫记忆
BCR (B细胞抗原受体)
是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即膜型 免疫球蛋白(mIg)
BCR胚系基因结构的组成: 重链可变区:V基因+D基因+J基因 轻链可变区:V基因+J基因 恒定区:C基因
BCR的基因重排机制 主要通过重组酶的作用来实现
重组酶包括: 重组激活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其他如DNA外切酶、DNA合成酶
B淋巴细胞的功能
功能: 产生抗体 :介导中和作用、调理作用、
补体溶细胞溶菌作用、ADCC 提呈抗原:可特异性地摄取、加工、处理
可溶性抗原
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参与免疫调节
浆细胞
BCR复合体
BCR复合体 = mIg + Igα/Igβ
BCR (B细胞抗原受体):即B细胞表面的膜免 疫球蛋白(surface membrane immunoglobulin,SmIg) ,为单体的IgM 和IgD 。 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
• 刺激早期B细胞增殖:IL-7 • 抑制早期B细胞增殖:IL-4、IL-13、TNF、 TGF-β • 刺激成熟B细胞增殖分化:TNF、LT、IL2、IL-4、IL-10、IL-13。 • 抑制成熟B细胞增殖分化:IL-8、IL-143、 TGF-β
本章小结 • 1.掌握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2.掌握B细胞的亚群及功能
l
阳性选择(生发中心) 活化B增殖 BCR可变区体细胞超突变 突变 B 与 FDC表面抗原高亲和力结合 选择存活 导致 BCR及抗 体亲和力成熟,抗体类型转换,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
B细胞的分化发育(了解)
阴性选择
Ig基因重排
1) 阴性选择 --- 自身耐受
未成熟B细胞
mIgM ---自身抗原
3.CD32(FcγRⅡ) :抑制性受体,终止B细胞活 化和抗体分泌
其他表面分子(补充)
(1)补体受体(CR)多数B细胞表面表达CR1和CR2(即
CD35和CD21)。
(2)MHC抗原
B细胞可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抗原。
MHC-Ⅱ类抗原可与Th细胞表面CD4结合,增强B细胞 与Th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并参与抗原递呈和淋巴细
美洲商陆(PWM)对T细胞和B细胞均有致有丝分裂作用;脂多 糖(LPS)可与B细胞上的LPS受体结合,刺激B细胞的活化、增 殖和分化,是常用的小鼠B细胞丝裂原。
B 细胞表面受体
IL-5 补体 (C3b,C4b ) CD40 CD40-L CD32 IgG CD21 IL-4 补体 (C3bi ) CD28 B7-2 IgM FcmR IL-2 CD23 IgE 抗原
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性 分 布 初次产生时间 更新方式
第九章-B淋巴细胞
•产生天然抗体;
•在肠道抗感染免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节 B细胞的分类
B2细胞:
•不表达CD5; •通常所指的B细胞;
•主要高亲和力IgG; •产生非天然抗体; •在体液免疫应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节 B细胞的分类
性质 CD5分子表达 更新的方式 自发性Ig的产生 针对的抗原 分泌的Ig类别 特异性 体细胞高频突变 免疫记忆 B1细胞 + 自我更新 B2细胞 由骨髓产生
重组酶
RAG, TdT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3.等位排斥和同种排斥 等位排斥: 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只有一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 同种型排斥:κ轻链和λ轻链之间的排斥。
二、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45
25
1.9x106
二、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第四节 B细胞的功能
三、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
二、B细胞共受体(coreceptor )
加强B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三、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 )
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与B细胞表面 的共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1、CD40:结合活化T 细胞表面的CD40L, 是B细胞活化的重要协 同信号。
三、共刺激分子LOGO第九章 Nhomakorabea淋巴细胞
2014-4-16
前情回顾
掌握MHC、HLA的概念,MHC的结构及表达产物
熟悉MHC的多态性及生物学功能 了解免疫功能相关基因,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 互作用,HLA与临床医学
本章重点
掌握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9章 B淋巴细胞
前 B 细胞 DNA
基因重排
V1
V2
V3
Vn
J1 J2 J3 J4 J5
C
Vn J1
J2
V3
J
3
V1
V2
J4 J5
C
成熟 B 细胞 DNA
V1
V2 J4 J5
C
初级转录本 RNA 剪切
V1
V2 J4 J5
C
V2 J4
J5
C
mRNA
V2 J4 C
VL
CL
1.胚系基因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V1
N-氨基酸插入
V、D、J片段连接多样性
95和96处, 由9个核苷酸 任意组合编 码2个氨基酸。
N-氨基酸插入
温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 室 张丽芳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somatic hypermutation)
成熟的B 细胞重排的V区基因,往往在抗原的 刺激下发生点突变,突变的频率非常高(每次细胞 分裂,大约每1000个bp中就有一对发生突变,而 其他体细胞的突变频率为10-10bp。)。
V2D2J3 J4
V2D2J3
Cm Cd
V2 D2 J3 Cm
J4 Cm Cd
J4
Cm
V2D2J3
Cd
V2 D2 J3 Cd
L
VH
Cm
L
VH
Cd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形成机制
•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combinatorial diversity)
Immature B cell recognises MULTIVALENT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 第九章 B细胞
CD86( B7.2 )
(2) 分布:成熟B细胞 — 初始B细胞低表达;
活化B细胞高表达。
(3) 功能:高水平表达B7分子的B细胞是有效抗原提 呈细胞。
(四)其他表面分子 1. CD20:是B细胞特异性标志 2. CD22 3. CD32
CD22 、CD32— 抑制性分子 功能:胞质区含有ITIM,可通过各自配体直 接或间接与BCR交联,活化ITIM,产 生抑制信号。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简称B细胞,由 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 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成熟B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 小结。 B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及其功能。
第一节 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造血诱导微环境:骨髓中由基质细胞及其 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形成诱导B 细胞发育的环境 B细胞发育的主要过程:功能性B细胞(抗 原)受体的表达,和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3. 等位基因排斥和同种型排斥 等位基因排斥(allelic exclusion):是指B细胞 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重链或轻链基因, 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 先重排成功的基因抑制了同源染色体的另 一等位基因的重排(即表达)。 同种型排斥(isotype exclusion):是指κ轻链和 λ轻链之间的排斥,两种轻链只表达一种, 即两者中一种轻链的表达就抑制了另一种 轻链的表达。
进入外周淋巴组织淋巴滤泡内的未成熟B 细胞将经历存活能力的选择,即阳性选择。 继续分化成为共表达mIgM和mIgD的成熟B细 胞,称为初始B细胞。
第二节 B细胞的表面标志
小鼠和人外周血B细胞的表面志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CR (mIg) 意义:B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B 细胞 主要表达mIgM和mIgD 组成 Igα(CD79a)
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细胞
2、连接多样性(junctional diversity)
• 重排过程中V、D、J片段之间的连接并不准确,可以插入、
替换或缺失核苷酸,从而产生新的序列,显著增加BCR和
Ig的多样性。 – 密码子错位,后序列不变; – 框架移位,后序列完全改变; – N序列插入:TdT 能将N-核苷酸插入待接DNA 断端。
(二)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 胚系阶段分隔的基因片段,在细胞发育过程中通过多种 机制发生重排,产生数量巨大的特异性抗原受体,以识 别不同的抗原。
1. 组合多样性(combinational diversity); 2. 连接多样性(junctional diversity); 3. 受体编辑(receptor editing); 4.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
Ig/Ig
B细胞的发育阶段
• 替代性BCR复合物 • 表达于Pro-B和Pre-B细胞,属免疫球蛋白家族。 • λ5链和Vpre-B链组成假轻链(L),组成替代BCR。 • 传递Pre-B细胞进一步分化必不可少的信号。
(四)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 前B细胞发育至未成熟B细胞,膜表面开始表达mIgM, 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形成免疫耐受。 ① 克隆清除(clone deletion); ② 受体编辑; ③ 失能(anergy)。
• 在已完成基因重排的基础上,成熟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 的生发中心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的突变,可导致抗体的亲 和力成熟。 – 编码V区CDR部位的基因序列发生碱基的点突变。
(三)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1. 祖B细胞(pro-B cell) 2. 前B细胞(pre-B cell) 3. 未成熟B细胞(immature B cell) 4. 成熟B细胞(mature/naїver) B cell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等位基因排斥和同种型排斥
等位基因排斥是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 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 的基因得到表达,先重排成功的基因抑制了 同源染色体上另一等位基因的表达。保证一 个B细胞只表达一种轻链和一种重链。
同种型排斥是指κ轻链和λ轻链之间的排斥, 一个B细胞只能表达其中一种κ链或链。
精选ppt
19
B
精选ppt
20
(四)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克隆清除 •受体编辑 •失能
精选ppt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精选ppt
22
•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 B细胞共受体 • 协同刺激分子 • 其他表面分子
精选ppt
23
(一)B细胞抗原受体 (B cell receptor,BCR)复合物
• 属于固有免疫细胞,参与固有免疫;
• 能产生多种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与自身免疫病的 发生有关。
CD5-B-2细胞
• 多数;
• 主要定居于淋巴器官;
• 在Th细胞的辅助下,产生高亲和
力的抗体,参与适应性体液免疫。
精选ppt
36
免疫记忆
少/无
精选ppt
有
37
第四节 B淋巴细胞的功能
精选ppt
38
(一)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1、中和作用 2、调理作用 3、参与补体的溶细胞或溶菌作用 4、ADCC
精选ppt
7
重链可变区基因重排示意图
V
D
J
C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R的基因重排机制 主要通过重组酶的作用来实现 重组酶包括: 重组激活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其他如DNA外切酶、DNA合成酶
浆细胞
BCR复合体
BCR复合体 = mIg + Igα/Igβ BCR (B细胞抗原受体):即B细胞表面的膜免
疫球蛋白(surface membrane immunoglobulin,SmIg) ,为单体的IgM 和IgD 。 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Igα和Igβ:又称CD79a和CD79b 功能:转导BCR所识别抗原信号(胞浆区尾部 含有ITAM)。
三、B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B细胞分为 两个亚群:
B1细胞 B2细胞
发育早期(胚胎期产生)
分布在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 CD5+ 针对碳水化合物产生应答 产生IgM,参与固有免疫 很少或不形成免疫记忆
较晚期
淋巴器官 CD5针对蛋白质类产生应答 产生IgM,IgD,参与适应性体液免疫 形成免疫记忆
包括B7.1(CD80)和B7.2(CD86) ,B7与CD28结 合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4.CD40(协同刺激分子)
T细胞CD40L与B细胞CD40的相互作用,为B细 胞再次应答提供了协同刺激信号,是B细胞分化发 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5. CD32——IgG Fc受体(FcγRⅡ)
能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IgG的Fc段结合,而 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则与BCR结合,这种交 联作用能抑制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6. 丝裂原受体
脂多糖(LPS)(小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人) 美洲商陆(PWM)受体
7. MHC抗原 8. 细胞因子受体(CKR)
IL-1R、IL-2R、IL-4R、IL-5R、 IL-6R、IL-7R、IFNγR等。
特异性免疫细胞
T细胞
B细胞
B 细 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20%)
一、B细胞的分化成熟: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B细胞抗原受体(BCR):
mIgM、mIgD
补体受体 IgG Fc受体 丝裂原受体(脂多糖、葡萄球菌
A蛋白SPA、美洲商陆PWM)
表面抗原: CD40、 MHC
BCR (B细胞抗原受体)
BCR
2、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复合体)
CD21(补体受体2,CR2): 补体C3片段iC3b和C3d的 受体,其信号与BCR信号联合,可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 应答。CD21可通过CD19和CD81传递信号,形成B 细胞特异的活化辅助受体。也是EB病毒受体
3、B7分子(协同刺激分子)
B细胞的分化发育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发生在骨髓中,为抗原非依赖期。骨 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B细胞 。 第二阶段 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为抗原依赖期。 即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发生Ig重链类别转换,分 化为能分泌特异性IgG(或IgA,或IgE)的浆细胞。
祖B细胞
前B细胞
未成熟பைடு நூலகம்细胞
成熟B细胞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
T、B淋巴细胞的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 受抗原刺激后能活化、增殖和分化,引起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为免疫活性细胞(ICC),也称为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LAK细胞、TIL细胞
B淋巴细胞的功能
功能: 产生抗体 :介导中和作用、调理作用、 补体溶细胞溶菌作用 提呈抗原 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参与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