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刘五华-中等职业教育公共课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章璀璨的器乐-第三节室内乐PPT

刘五华-中等职业教育公共课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章璀璨的器乐-第三节室内乐PPT
第室 三内 节乐
我们刚才欣赏的是什么体裁 的音乐作品?
室内乐(chamber music)
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 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
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 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管弦乐。
重奏(reprise)
最常见的重奏形式是弦乐器重奏,如由两把小提琴 、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称为弦乐四重奏。
代表作:《小夜曲》、《摇篮 曲》、《野玫瑰》、《鳟鱼》等
舒伯特《鳟鱼》——钢琴五重奏 原名《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1.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主奏的?
小提琴
2.乐曲的色彩与情绪是怎样的?
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 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令聆听者难以忘怀。
本曲由一架钢琴和四把弦 乐器演奏。四把弦乐器为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低音提琴
这首《如歌的行板》,以轻吟低回、如泣如 诉的琴声传达了沙俄时代专制统治下人民的悲 惨生活与难言的苦楚。
《小夜曲》
《野玫瑰》
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他的短暂一生给后 人留下了600多首委婉动听的 艺术 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 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艺术 歌曲之王”。
聆听《A大调“鳟鱼”五重 奏》全曲,仔细体会乐曲 抒发的感情,写下来与同 学们交流分享。
下课,再见!
BYE-BYE!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 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 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 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 情色彩。
降b小调第1号钢琴协奏曲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 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 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 桃夹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遵循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学生参与音乐研究、鉴赏音乐作品、实践音乐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赏析和音乐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在基础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研究音乐知识,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赏析能力,促进学生对音乐审美原则的感知和领悟;在拓展模块,注重加强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关联和整合,培养艺术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音乐在哪里(3个课时)通过对自然、生活、殿堂三个环境的音乐声的研究,开拓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从发现和认识身边的音乐开始,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二章音乐无界限(3个课时)通过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和题材,满足学生自身对音乐的强烈需求,提升研究音乐的热情。

然后,将通俗音乐元素与民族的、经典的音乐元素交融与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并拓展音乐研究领域。

第三章“多彩的音乐”将向学生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音乐。

(荐)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六节交响曲(文化艺术与体育类音乐

(荐)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六节交响曲(文化艺术与体育类音乐

《交响曲》教案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图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些音乐家吗?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交响曲的发展过程中,以“交响曲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观看图片认识作曲家学生对交响乐影响较大的作曲家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交响曲打好基础。

交响曲交响曲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一齐响”,后来经过发展,指的是由交响乐队演奏的由若干个独立但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乐章组成的大型器乐套曲。

了解交响曲的演奏形式为学习感受乐曲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作者作品介绍1、故事讲解惊愕交响曲的由来你作品特点与结构。

2、了解海顿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聆听介绍作品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聆听欣赏多媒体播放音乐,提出问题:1、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这个乐章叫做“惊愕”?师生总结:这是人们最熟悉的慢板乐章,优美的旋律具有一种内在的美和魅力。

乐曲中出现了变奏,音乐中的不和谐音的造成惊愕的特别效果。

欣赏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受力及音乐的谈就能力。

音乐知识了解交响乐队的配置聆听、感受了解了解交响乐队的配置,相关知识,更好地欣赏音乐。

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作品作者介绍教师简单介绍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第四十交响曲》是一部带有戏剧成分的抒情性交响曲,感情丰富、细腻,充满内在的激情,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莫扎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作者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音乐打好基础。

聆听欣赏分段欣赏,播放音乐,提出问题:1、乐曲的第一主题在哪首歌曲中出现过?2、乐曲的有着怎样的音乐形象?3、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音乐情绪有变化吗?4、感受每个主题音乐的发展变化,展开想象谈谈你的感受。

师生总结:带有戏剧成分的抒情性交响曲,感情丰富、细腻,充满内在的激情,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沉思性质的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高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说课稿 中国民歌之山歌

高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说课稿 中国民歌之山歌

高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说课稿中国民歌之山歌《中国民歌之山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一单元《美妙的歌声》的第一节《中国民歌》。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中国民歌的体裁与其特点,重点介绍当中的山歌。

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民歌的体裁与特点。

(2)能力目标:学唱歌曲《刘三姐对山歌》。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民歌中山歌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二、说教法说学法教法:我将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具体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运用钢琴教学,弹唱示范,随琴哼唱,互动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采用欣赏法、聆听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法。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说学情分析这堂课面对的是职高的学生,她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音乐知识基础浅薄,所以不能讲的太深,太广。

本节课分2个课时,这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探究中国民歌的特点与体裁,重点学习当中的“山歌”。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5分钟)(1)先由我弹唱一首中国汉族民歌《龙船调》,并邀同学们配合老师来共同完成。

(2)接下来我将提问:老师唱的这首歌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歌曲?是属于通俗、美声还是民族呢?(民歌)从民歌这个词而引出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近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

(通过这样的参与互动,讨论的方式导入,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吸引感动学生,从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体现出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

公共艺术(高教版 音乐篇 )教案 第五单元--走进戏剧 第三节 舞剧

公共艺术(高教版 音乐篇 )教案 第五单元--走进戏剧 第三节 舞剧
情感目标
在欣赏乐曲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舞剧带给自己的感受,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
教 学
重 点
通过欣赏音乐了解舞剧的知识、表现手法及特点
教 学
难 点
深入舞剧的艺术内涵
教 法
启发引导法 视听法 积极评价法
学 法
体验法 总结归纳法 讨论法
附 页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欣赏
思考
感受
探讨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
音乐知识
民族舞剧(或叫中国舞剧)是指运用中国民族舞蹈、戏曲、武术、哑剧等元素,反映
社会生活的舞剧作品。强调主题明确、个性鲜明,注重故事情节铺陈、矛盾冲突展开和思想情感抒发。
了解相关知识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一、了解作者
了解作曲家乔治比才
二、了解故事情节
课 题
《走进舞剧》
教 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舞剧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2、通过欣赏音乐了解舞剧的各种表演形式和表现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级表现,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
聆听 总结
了解学习音乐知识,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了解作品故事情节

2.2外国民歌——【公共艺术(音乐篇)】

2.2外国民歌——【公共艺术(音乐篇)】

旗开得胜
《外国民歌》
教案
学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1.由上节课学过的中国民歌,引出本课课题:《外国
民歌》
2.和学生一起了解各国民歌差异性的原因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环境、语言。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日本民歌┃《樱花》1.多媒体播放歌曲《樱花》,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谈感受。

3.深入分析歌曲旋律——日本五声调式音阶
4.引导学生总结日本民歌《樱花》的音乐特点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倾听节奏与旋
律的变化,感
受日本音乐的
特点
与中国民族歌
曲五声调式旋
律进行比较,
体会不同
引导学生感
受日本民歌
的音乐特点
1。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

《中国民歌》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多媒体播放《沂蒙山小调》视频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它是什么体裁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课课题:《中国民歌》。

2、和学生一起了解民歌的定义以及民歌的分类。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对民歌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族民歌┃《川江号子》1、播放《川江号子》的MTV,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①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②它有什么样的特点?3、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与共性:“号令”。

4、引导学生思考:在劳动过程中唱带有号令性的歌曲有什么作用?5、总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倾听节奏与旋律的变化,感受号子特点感受音乐,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景象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总结通过听赏认识劳动号子,并在一系列互动中加深对劳动号子音乐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初听乐曲1、播放《小河淌水》的MTV,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①这首民歌是什么体裁?②歌曲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①山歌的定义。

②歌曲描述的是阿妹在月色下歌唱,呼唤远方阿哥的场景。

聆听体验感受歌声带来的意境思考回答在听赏、分析、歌唱中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感受云南民歌的音色特点。

再次欣赏1、再次欣赏,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

2、提出问题:①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旋律。

旋律从容舒展、节奏自由4、总结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云南民歌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自然、坦率、色彩鲜艳,音乐曲风相对精致、细腻。

5、学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江南民歌的音乐特点。

聆听感受云南民歌从容舒展,节奏自由,清新优美的音乐风格。

《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1、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的MTV,学生欣赏并思考:①歌曲是什么体裁的?②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师生共同了解“小调”的定义及其音乐特点。

3、再次欣赏,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4、提出问题:①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②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深入分析歌曲旋律级进音环绕音6、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风格特点委婉细腻、柔美抒情通过“听—唱—析”的步骤形成学生体验;进一步体会到江苏民歌《茉莉花》委婉流畅、柔美抒情的音乐风格通过对比欣赏江苏、东北两首《茉莉花》,帮助学生理解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与人们的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有着极大的联系。

人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自然风光(沂蒙山小调阿里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自然风光(沂蒙山小调阿里郎)教学设计

《自然风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及处理: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结合学生特点,本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社会中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蒙古族民歌《天堂》均为描写自然风光的歌曲,以“自然风光”为课题进行教学设计。

渗透知识点:(1)了解民族调式。

《沂蒙山小调》为山东民歌描写沂蒙山的自然风光,徵调式,旋律采用民间传统音乐”鱼咬尾”的手法。

清晰呈现起、呈、转、合的规律。

(2)了解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知识点。

《天堂》为腾格尔的一首描写蒙古草原的歌曲,长调歌曲。

长调: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比较缓慢,音域较为宽广。

短调: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和轻快的速度。

2.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教材提供了一些音响资料和一些文字的说明,仅利用这些资料是不够的。

广泛收集描写自然风光歌曲的相关音响、音像资料,挖掘教学资源,重新进行整合。

认真制作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环节。

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校园平台搜集相关爱国歌曲的作者、作品、背景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好在课堂上交流的准备,带着资料、思考、问题来上课。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职高二年级电气专业的学生,均为男生。

经过半年多的艺术音乐课的学习,对音乐的节奏感较强,会识谱。

其中有几个学生学过乐器,对于简单的曲谱能够直接演奏。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聆听过大量民歌并能够整体感受民歌。

在教学中学生愿意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资源与学习。

喜欢用apid辅助课堂教学并对GarageBand软件有了较熟练的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民间传统音乐“鱼咬尾”的手法。

能力目标:能够听辩蒙古族长调、短调民歌。

3.情感目标:学生在赏析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在赏析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能够听辩蒙古族长调、短调民歌。

教学资源与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公共艺术.音乐篇》网络学习平台。

教法、学法(一)教法:示范法、问题法。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通用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学时:36制(修)订时间:2019.8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音乐篇》是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声乐艺术、器乐艺术、戏剧艺术、影视和舞蹈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欣赏与鉴别音乐艺术作品。

同时,本课程还以课堂互动、音乐名片和拓展提高等方式丰富课程内容,采用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作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确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等,奠定其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理论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分析音乐艺术作品,可以了解民族和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深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中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为学好其他艺术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2)了解音乐艺术的各种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情况。

(4)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规律。

(5)掌握音乐艺术鉴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观察力、判断力和感受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职音乐教案乐理完整版

中职音乐教案乐理完整版

中职音乐教案乐理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基础教程》第三章“节奏与节拍”,详细内容涉及节奏的概念、分类及识别,节拍的定义、种类和运用,以及简单的节奏创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节奏、节拍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各种节奏、节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节奏、节拍的概念及其识别与运用。

难点:节奏创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节奏卡片、节拍器。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特点的节奏音乐,让学生感受节奏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节奏的概念、分类及识别。

(2)节拍的定义、种类和运用。

(3)实例分析,讲解不同节奏、节拍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15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识别不同节奏、节拍。

(2)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节奏创编。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一道节奏识别题,讲解解题思路。

(2)分析一道节拍应用题,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节奏识别题。

(2)学生独立完成节拍应用题。

(1)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情况,指出问题,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节奏概念、分类、识别。

2. 节拍定义、种类、运用。

3. 节奏创编步骤。

4.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运用所学节拍,创作一个简单的节奏:(答案略)2. 答案:(课后提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节奏、节拍的概念和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节奏创编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节奏,如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行驶节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2024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教案合集

2024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教案合集

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音 乐常识和音乐欣赏方法,了解不
同音乐流派和风格的特点。
能力目标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演唱、演奏和 创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 音乐作品和表演任务。
情感目标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 养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提高审 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拓展音乐视野
建议学生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和文化的音乐, 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
培养音乐创造力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或者对已有的音乐作品进行改编和创 新,培养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的音乐学习和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艺术能力。
02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和音乐创作四个部
分,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演练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03
教学意义
通过学习公共艺术音乐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还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
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 成情况和实践活动表现等;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 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02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本概念
01
02
03
音乐定义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 过声音的组合和变化来表 达情感、塑造形象和反映 社会生活。
分享与交流
03
学生将完成的评论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学习和
借鉴,提高评论能力。

中职音乐教案全案

中职音乐教案全案

中职音乐教案全案标题:中职音乐教案全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

2. 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如唱歌、演奏乐器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通过音乐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的介绍:a. 音高:介绍音符的命名和音高的区分。

b. 音长:介绍音符的时值和节拍的概念。

c. 节奏:介绍不同节拍的表达方式和常见的节奏型。

d. 音色:介绍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分类。

2. 基本音乐技能的训练:a. 唱歌:练习基本的音准和歌曲演唱技巧。

b. 乐器演奏:选择一种常见的乐器,如吉他、钢琴等,进行基本演奏技能的训练。

c. 节奏训练:通过打击乐器或身体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 音乐鉴赏和欣赏:a. 听力训练:让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b. 音乐分析: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曲式和表达手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

c. 音乐欣赏: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4. 团队合作和表演:a. 组织学生参与合唱或乐团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b. 培训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包括舞台礼仪、演唱姿势等。

c.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音乐教学软件、音频和视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合唱和乐团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评估:1. 听力测试:通过听辨音符、音程、节奏等的能力测试,评估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表演评估:评估学生的演唱或演奏技巧、舞台表现和表演自信度。

2第二节 外国民歌——【《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

2第二节  外国民歌——【《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

旗开得胜
《外国民歌》
教案
学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1、由上节课学过的中国民歌,引出本课课题:《外
国民歌》。

2、和学生一起了解各国民歌差异性的原因。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环境语言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歌┃《樱花》1、多媒体播放歌曲《樱花》,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谈感受。

3、深入分析歌曲旋律——日本五声调式音阶。

4、引导学生总结日本民歌《樱花》的的音乐特点。

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倾听节奏与旋
律的变化,感受
日本音乐的特

与中国民族五
声调式旋律进
行比较体会
学生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感
受日本民歌
的音乐特点。

1。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展示给全班。

3、介绍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4、播放器乐曲《序奏》,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乐曲的音乐特点和所描绘的内容。

5、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想象。

6、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器乐曲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情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辩听音乐、分析音乐特点及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2.研究:教师介绍音乐情绪的概念,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音乐作品的情绪特点,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3.欣赏:教师播放一段轻快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4.分析:教师播放一段悲伤忧郁的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5.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不同音乐情绪的特点及其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情绪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6.练: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情绪,并通过画画、写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的感受。

7.作业: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情绪的概念,感受不同音乐情绪的特点,并能够通过辩听音乐的特点,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中职学校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中职学校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中职学校音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音乐欣赏》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

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并激励、鼓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构成。

1. 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 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一)、声乐作品及声乐表演常识。

声乐作品结构短小,音乐形象鲜明,比较容易把握。

声乐作品旋律一般较强,曲名和歌词使音乐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的表现更为明确,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供欣赏的声乐作品形式主要有:1、民歌。

民歌是最直接、最质朴地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生活的声乐表现形式。

欣赏民歌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历史、民俗、民情。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民族民歌数量繁多,艺术价值高。

应让学生多欣赏我国的民歌或由民歌改编的声乐曲。

2、中外传统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声乐曲。

其旋律一般优美动听,伴奏独具匠心。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五单元走进戏剧)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五单元走进戏剧)

《走进话剧》教案学科音乐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题《话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戏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话剧的表演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话剧,了解剧中人物的表现和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起到的作用。

情感目标在欣赏乐曲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聆听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了解戏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话剧的表演形式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话剧深刻的内涵教法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学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话剧《茶馆》片段1、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2、这部话剧的名字是什么?观看视频认识话剧通过观看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话剧打好基础。

相认一、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

二、《雷雨》剧情简介教师讲解故事概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三、理清人物关系1、基本人物:两个家庭,八个成员。

2、四种关系:①主仆:鲁贵、鲁侍萍、四凤是周家的仆役。

②夫妻:周朴园——鲁侍萍。

周朴园——繁漪。

鲁贵——鲁侍萍3、多种关系的交织:周朴园——鲁侍萍:夫妻,主仆关系。

周朴园——鲁大海:父子,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周繁漪——周萍:母子,情人关系。

周萍——四凤:兄妹,情人关系。

鲁大海——周萍、周冲:兄弟,下人与少爷关系。

鲁侍萍——周萍:母子,下人与少爷关系。

周冲——四凤:兄妹、恋爱关系。

三、《相认》片段欣赏了解作者、作品故事情节及里面的人物关系。

为更好的学习话剧雷雨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播放视频,提出问题:1、两人相认前内心是怎样的?2、相认后又有怎样的心理变化?3、周朴园的“冷笑”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4、鲁侍萍面对30年后自私自利、充满铜臭味的资本家周朴园,她感受如何?四、师生共同总结相认前似暗忽明往日浓情,相认后冷一恨中不乏爱的苦涩。

“冷笑”,自己甜蜜的爱情竟结出了吞不下吐不出的苦果。

离别30年,眼前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自利、充满铜臭味的资本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艺术课程(音乐)遵循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理念,根据主体性、多元性、有序性、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等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以学生参与音乐学习、鉴赏音乐作品、实践音乐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赏析和音乐实践能力,具体体现在唱、奏、跳、演、导等方面。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书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由肖敏主编写。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在基础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赏析能力,促进学生对音乐审美原则的感知和领悟,学生不仅
汲取了知识,更获得心灵的生化、精神的成长;在拓展模块,注重加强音乐与
其他艺术学科的关联和整合,培养艺术实践能力。

1.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0学时。

2.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限定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为7 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音乐在哪里(3 个课时)
通过对自然、生活、殿堂三个环境的音乐声的学习,开拓学生对音乐的兴
趣。

从发现和认识身边的音乐开始,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二章音乐无界限(3 个课时)
通过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和题材,满足学生自身对音乐的强烈需求,提升学习音乐的热情。

然后,将通俗音乐元素与民族的、经典的音乐元素交融与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并拓展音乐学习领域。

第三章“多彩的音乐”(4 个课时)
通过向学生展示世界音乐文化中古老而又神秘、清新而有活力的亚洲音乐,体裁多样、章法严谨、内容丰富的欧洲音乐;热情奔放而又细腻动人的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音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第四章“音乐的伙伴”(4 个课时)
通过对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学习,培养学生对戏曲、舞蹈和音乐剧的欣赏与实
践能力,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

第五章“秀出青春梦”(3 个课时)
通过开启学生对音乐、舞蹈和音乐剧创编表演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在
校园艺术活动中的策划与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建议1.遵循艺术规律,注重感知体验。

要遵循艺术感知规律与学生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其情感体验。

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开展合作学习,感受艺术魅力,愉悦身心。

2.加强课程建设,注重衔接融合。

教师应善于把握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学。

要指导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关注艺术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

要注重不同模块间、不同艺术门类间的交叉融合,加强艺术课与产业文化、职业文化的衔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3.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收集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4. 充分利用资源,拓展教学领域。

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动态,利用本地区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优势和艺术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创
设具有研究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设施建议1.学校应配备相应的图书、报刊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学生拓展学习创造条件。

2.学校应根据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国家基本标准以及公共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的实际需要配备专用教室、活动场地和相关器材设备。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多样性、灵活性及实效性特点。

教材要遵循艺术感知规律,以学生为本,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材内容的选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兼顾传统与现代、经典与通俗、国内与国外、基础与拓展,富有生活气息、积极意义与人文内涵,体现经典性、代表性和综合性。

教材的呈现方式要符合艺术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配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六、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1.评价原则与内容。

要在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核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注重考察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等综合素养。

要关注学生整体水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形成富有个性的欣赏感受与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评价方式与方法。

要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提倡简便有效的评价方法。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信和成功。

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进步做出积极评价。

应将学生参加文化艺术活动情况纳入考核和评价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