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八上美术知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八(上)美术知识要点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1.《江帆楼阁图》作者:唐代,李思训。李思训是皇亲国戚,唐代开元初年被封为左武卫大
将军,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画家用大青绿色着色,江天浩淼、风帆溯流,画出了勃勃的盛唐气象。
2.《游春图》作者:隋代,展子虔。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许多
士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情景。画中的人物和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远近透视处理得较为妥帖,具有一中“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这是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3.《溪山行旅图》作者:北宋,范宽。范宽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他所画的《溪山行旅图》
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画面像一堵墙挡住了我产的视野,迎面兀立的是森严的悬崖峭壁,高耸、坚实,令人望而却步。
4.《云山墨戏图》作者: 南宋, 米友仁。米点山水开始于北宋画家米芾,儿子米友仁继承父法,
画山水多用水墨点染,别具风致,有“米氏云山”“米派”之称。米芾的“米氏云山”善于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
5.《临流赋琴图》,南宋夏奎所作。《山径春行图》,南宋马远所作。马远和夏奎是南宋着名的
山水画家,马、夏的山水画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然而在构图上,都一改五代北宋以来上留天、下留地、正面摹写的全景式构图,而是留出大片的空阔天地,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表现浩淼的空间,后人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
6.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
与画结合,讲究笔墨情趣。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7.元代山水画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我们常说的“诗情画意”“画中
有诗、诗中有画”,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容膝斋图》作者:元代,倪瓒。
画中所展现的是幽静清凉的景色,而这些正是倪瓒远离尘嚣的理想环境,“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特有的意境。《富春山居图》,作者:元代,黄公望。他画的就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画中林木深秀、峰峦起伏,将富在江两岸数百公里的景色尽收笔底。
8.《鹊华秋色图》,作者:元代,赵孟頫。开阔的画面上,右边有尖顶的是华不注山,左边呈浑圆状者是鹊山。中央河汊纵横,农舍散落,扁舟片片,秋叶叠叠,一派恬适而幽静的乡居景致。
9.《真赏斋图》作者:明代,文徵明。文徵明是一位画家兼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的湖
山庭院和文人生活,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真赏斋是作者好友华中甫的私人园林住宅,建于无锡太湖边上。
10.明清时代,山水画的发展一直在延续,比较着名的画家有明四家,亦称为“吴门四家”:
文徽明、沈周、唐寅、仇英;清代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此外,还有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
11.《淮扬洁秋图》,作者石涛,清代画家。本姓朱,名若极,明代王朝宗室,明亡后出家。
山水师法自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他遍游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作品有其独到的构思布局和笔墨技法。着有《石涛画语录》。《淮扬洁秋图》描绘了古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全景布局十分别致,江流弯弯,一波三折,坡岸呈“之”状萦回蜿蜒,近景中垂柳枝叶纷披,水面芦苇柔韧挺秀。画面给人雅致明洁、渺远清旷之感。
12.《万山红遍》作者:现代画家李可染。此画是李可染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进行的创作。为了突出“红”字,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朱砂,又以深厚的墨色为底,画面色彩强烈醒目,形成冷暖调子的对比。
13.《青城山》作者:现代画家黄宾虹。他的山水画讲究用笔用墨,《青城山》虽说笔墨攒簇,却是层次井然,浑厚华滋。
14.《江山如此多娇》作者: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此画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想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绘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表现手法,采用全景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地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使人们更深一层地欣赏到祖国江山的秀美。
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
1.当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美景太宽广且没办法决定画什么时,可以选用取景框。
2.树木是风景画里面的重要素材之一,要想画好树木,首先必须掌握树的结构。
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
1.速写本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装订好的、螺旋翻页的、活页的,甚至是手边易得的任何一
张小纸片。
2.画家德加以达·芬奇为榜样画了很多本速写,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保存着德加的38本记事本,
包含了超过2000页的速写和研究笔记。
第四课空间与层次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的,而绘画却是二维平面的,要将我们所看到的景物画出真实的感觉,就必须清楚三维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形状与空间。
2.几何透视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三点透视; 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三点透视有三个消失点。透视法的应用大大丰富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
3.大气透视:风景画的一种技巧,随着物体逐渐向远处消退,明暗对比逐渐减弱,明亮部分渐渐变暗,深色部分渐渐变浅,直到整个明暗对比成为一个中性色调。
4.空间透视:一种加强层次感的绘画技巧,使画面深处的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随着物体向远处延伸而逐渐减弱,浅色部分越来越淡,深色部分越来越浅,直至所有的对比融为统一的浅色调。
5.地平线:焦点透视中与观看者视平高度相关的一条线,是天与地会合处的交界线。消失点、中心消失点和中线在最远方的结束点全部都位于这条线上。
第五课盛世·汴梁
1.《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画的是北宋汴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
2.界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技法。界指界尺,界画就是用界尺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他景物则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工笔界画”。
3.中国画装裱形制:装裱是将画给予装潢,以便展示和保存。中国画传统的装裱形式有卷、轴、册、镜片等。卷:横长,两则有细木条,可拉线挂画。轴长:竖长,下有圆轴,可卷。册:近方形小画,装裱成折叠的册子。镜片:裱成独张,不带挂轴者,亦称片子。《清明上河图》就是很典型的手卷作品,适合逐渐翻开观赏。
4.宋代中国民间已经广泛使用煤与改良的厨灶来烹制各种美味十足的菜肴。
第六课蓝白之美
1.蓝印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广泛的地域分布,江苏、浙江、湖南、山西、陕西、安徽、
山东。蓝印花布同蜡染和扎染一样,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
2.蓝印花布纹样十分丰富,一般多以植物和动物的纹样为主,常常具有吉祥的含义,如喜上
眉梢、五福捧寿、福在眼前、龙凤呈祥等,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3.模仿蓝印花布工艺的材料可以用纸来代替白布;水粉白颜料、白油画棒、白蜡笔或白蜡烛,
都可用来替代防染浆。
4.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刻版、防染浆、刮浆、晾干、染色、刮白。
第七课泥土的味道
1.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书写在湿泥板上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模形
文字和泥板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