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视照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影协奏曲

——浅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之照明前言:首位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被誉为“用光大师”的华人摄影师黄宗沾说过“在一切摄影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线的运用。光线给画面带来质感,带来气氛,带来意境。与光线的运用相比,景物的安排反而居于次要的地位。好的光线运用能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光线具有一种特别美妙的性质。”《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在影视照明方面运用的十分出色的影片,从1994年上映至今给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拟从照明的种类、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影片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阳光灿烂的日子》;照明的种类;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由姜文导演,顾长卫担任摄影。本片获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奖。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其为“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北京,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的青春故事,反映了那个年代残酷的青春和朦胧的爱情。主人公马小军的父亲常年在外,没人管教的他和大院里其他孩子一起逃课、打架、抽烟,“混街“成了他们生活的主题。当外面的世界翻天覆地的时候这群少年却在自己的天地里过着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与其他影片最大的不同是布光的写意性、印象性、主观性,把“光”作为影片电影叙事的主体与核心。这是中国一部真正的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电影。系统性的用光是导演对剧作进行的总体构思。反反复复出现的技巧表达着错乱的回忆中阳光灿烂的青春。

一、影调

由于光线对被摄者各部分照明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亮度范围,使拍摄出的照片画面上的影相产生了不同明暗层次的调子,这就是影调。在彩色摄影中,画面上影像的调子除了明暗关系之外,还有个色彩关系。也就是说从明暗关系上来说,有一个影调的关系;从色彩关系上来讲,则还有一个色调的关系。

影响人物摄影中影调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照明情况、被摄体的情况、拍摄时曝光量的掌握等。不同的光照条件,会使被摄者形成不同照明面积和光比,构成不同的明暗影调配置,从而影响整个画面的基调。

文革本身是一个压抑的年代,一个灰暗的年代,然而在懵懂少年的视野里,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外界的秩序混乱,反而在这种社会的普遍失序中获得了一种行为上的解放和情感上的宣泄。电影摒弃了象征时代的冷色调,洋溢在一片温暖的灿烂的光芒中,弥漫在一种昏黄的琥珀色基调里。释放着青春的本色,也许释放才是青春的本色。姜文在王朔所述的残酷青春之外,融入了更多的温情,整部电影的光线运用极具代表性,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片中只有少数几个场景显得灰暗。一是在生日聚会后,马小军在风雨交加的夜里,掉进了路中的大坑。这是为他和米兰在雨中完全释放自己,说出心中对她的爱慕设置铺垫;一是在同“六条”的几个孩子作战的夜晚,黑夜、暴力,似乎天生就是一对;还有就是在家中,母亲的画面总是显得灰暗,也许是为了强调马小军在家里的压抑感。

在影片结尾处,以黑白的形式出现,与明亮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们虽然坐上了豪车,喝上了洋酒,走在现代化的立交桥上,但是却离曾经那种放肆叛逆的青春岁月越来越远,那种阳光灿烂的日子已然消逝,现在的生活再也不复当年的色彩。

二、照明的种类

照明的种类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1.按光源划分,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

整部影片是自然光效的使用,画面不是阳光灿烂,即是灯光灿烂。导演用多种手段来表现阳光灿烂,例如大气透视效果,大反差效果,曝光过度,逆光等等。不仅白天利用烟雾,曝光,利用逆光剪影等手段表现阳光灿烂。夜晚的戏也努力营造出“阳光灿烂”的效果,室内用灯光形成浓重的影,体现光影的大反差,室外则打灯,释放烟雾等等。同时,像大气透视等影片中展示的效果和某些逻辑上的差错也是在反应着成年马小军回忆的错乱,表现暧昧性,体现不真实。影片中经典的屋顶蒙太奇段落摄于魔幻时段,太阳的高度更好地突出影的造型,短时间内变化丰富的色彩表现马小军被米兰的照片深深吸引后内心情感的复杂丰富。

该片大量运用外景拍摄,阳光充足充满力量。光线的运用使该片显得酣畅淋漓,流畅自然。

2.按光线方向划分

光线是摄影创作的灵魂,电影光线是电影视觉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摄影创作中按光线的方向分为顺光、逆光、侧光、斜侧光、顶光、底光六种形式。

①逆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相反的,景物以及被摄体的边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在画面的构成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它能很好的展示出半透明的质感,表现出事物明亮的边缘轮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影片大胆的运用了逆光的手法,在北京的胡同里,阳光直射进来,自行车都闪闪发光,年轻的轮廓跳动在强光下,显得分外有活力。并且在马小军送米兰上农场的路上,一路上全是灿烂的阳光,很好的呼应了主题。

②侧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成30°、60°、90°的夹角关系,景物与被摄物体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有十分明确的光线方向和明暗关系,立体感十足。具有最佳造型作用。

马小军第一次打开米兰家门锁的时候,屋内阳光照射到他的脸上,摄像机拍摄到的明显是侧光照明效果,画面由之前在不朝阳的居民楼楼道里的昏暗到阳光充满大部分画面,显得豁然开朗,似乎预示着一个即将到来的重大转变,这次鬼使神差的打开一把暗锁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也由此伴着马小军的少年时代的人生轨迹,带来重大影响。

③斜侧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方向成水平45°的光线。表面质感和轮廓,能丰富画面的阴暗层次,起到很好的造型塑型作用。

马小军在父亲走后无聊偷窥部队大院的女孩子跳舞,被调皮的同伴用石头砸碎他偷窥的那扇窗户,立马转身朝石头砸来的方向望去,这时候的一个斜侧光恰好勾勒出童年时马小军的脸庞,圆圆胖胖,炯炯有神的眼睛机警的盯着后面,仿佛一只受到打扰的小猴,那种调皮的孩童形象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3.按光线亮度划分

①强光:使被摄物体明亮清晰,轮廓分明,柔和而清新。剧中女主角米兰出现时候常常采用曝光过度的强烈效果,塑造出她的纯净和柔美。

②弱光:使被摄物体阴暗模糊,轮廓和细节不明显。片中每次出现马小军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