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法学思考

合集下载

对农民工权益及法律保障的几点思考

对农民工权益及法律保障的几点思考

对农民工权益及法律保障的几点思考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文主要对农民工的权益及法律保障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缺失的表现形式及缺损的深层原因,探讨有利于构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农民工权益是指暂时或长期离开农村土地到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而身份或户籍仍是农民的劳动者,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等基本权利及其依法获得的利益。

以公民基本权利和劳动者的劳动权为核心,是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根本出发点。

然而,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农民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其权益的保障一直存在缺损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成为彰显法律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

一、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缺失的表现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特殊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就决定了这个群体的难堪与尴尬境地。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涵盖了国家机关、事业机关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而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职工和“三资”企业中的农民工并未享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

虽然广东、北京等少数省市开始实施最低生活保障,但绝大部分农民工仍然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当农民工遭遇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工伤赔偿、人格歧视等问题时,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农民工拿不到辛勤劳动的工资。

(二)法律援助制度滞后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及法律援助制度滞后主要体现在:法律援助经费的短缺、法律援助律师资源的不足、法律援助机构与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造成大量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权益纠纷和案件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在农民工权益被侵害之后,由于交不起高额的诉讼费而丧失了国家法律帮助的权利。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法律保障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围绕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改进的途径。

1. 低保障标准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法律保障标准相对较低,虽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但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不高,很多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保障。

而且一些用人单位还可能违法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2. 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现实中很多农民工并不了解自己的权益,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他们通常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维权途径,导致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与此一些地方的劳动监察部门也存在着工作不力、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敢于违法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很多农民工在工作中会遭受意外伤害,但是他们的工伤保险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赔付,这使得他们在遭受意外伤害后面临社会保障的空白。

当前的法律体系对于这些问题并未给予完善的规定和解决途径,导致了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以上种种问题,都是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合理的改进途径。

我们需要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法律保障标准。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保障力度,将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与城镇员工的工资待遇相适应,确保他们的劳动所得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监督和打击,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用工环境。

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维权渠道的宣传和建设力度,让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益,掌握维权的途径。

政府可以在农民工聚集的地区设立劳动维权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工资拖欠、合同纠纷等问题。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其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并提出改进的途径。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工合同问题。

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合同格式不规范、合同内容不明确、劳动报酬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民工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工作条件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的工作往往是一些体力劳动或者简单劳动,工作条件较为艰苦,且劳动保护措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三是工资支付问题。

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存在诸多问题,如拖欠工资、克扣工资、不按时支付工资等,导致农民工劳动收益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改进:一是增加法律保障力度。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确立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明确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权益关系。

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为他们维护权益提供支持。

二是加强用工单位的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用工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加强对用工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的检查,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惩罚力度,对违法用工单位进行严厉处罚,以提高用工单位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意识。

三是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安全保护。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加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机会。

加强对农民工工作条件的监督,确保他们的工作环境安全,提高工作条件。

四是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完善农民工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加强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为农民工提供公正、快速的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用工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立法、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安全保护以及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水平。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农民工作为城乡转移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劳动权益在现实中常常受到侵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解决与农民工自身素质、法律保障和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途径。

农民工的劳动合同问题是影响他们劳动权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政府可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督促其合法用工,并对拒不签订合同或违反合同的用人单位进行严厉处罚。

要加强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劳动权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导致他们的社会保障得不到保证。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对社会保险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意识。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普及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来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缴纳的监督,确保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得到保障。

改善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还需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关注,通过媒体曝光和舆论引导的方式,推动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得到解决。

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组织起来,通过集体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政府也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解决。

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本身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力度,用人单位应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农民工应提高法律意识,社会各界应加强监督和引导。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综合施策,才能实现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全面保障。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其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劳动。

然而,由于其劳动者身份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公正性问题,农民工常被剥削,其权益受到侵犯。

因此,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进行探讨。

1.问题显著性农民工的单方面劳动合同和劳动弱势地位等特殊性问题造成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农民工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容易受到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忽略。

不仅如此,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农民工的一些法律保障措施仍需要加强。

2.具体问题1)农民工的薪资问题由于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同时,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往往要求农民工24小时轮班加班,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工作林疲劳和职业伤害,而他们的工资却很低,不符合基本的生活需求。

2)劳动保障相关问题农民工主要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和日常维护工作,劳动环境较差,往往需要在室外、高空等危险环境中工作,导致其职业伤病率较高。

然而在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交通费等方面的资助,农民工却没有任何优惠。

3)政策的适应性不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而目前政策的效果展现出来的弊端和实际的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很容易导致某些群体对这层硬件的失望。

二、改进途径1.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关于农民工工作环境的改善,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改善工厂、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农民工休息和保障职业健康。

2.优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制度为适应农民工实际需求,我们应该适当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其提惠政策。

同时,对于农民工所求的应尽早解决他们的医疗保障问题,制定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保证农民工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

3.提高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薪资问题是个长期的痛点,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行政部门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政策制定时,应加强对提高工资的引导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避免工资质量的降低。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思考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思考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思考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镇涌入,农民工成为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不仅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法定权利方面缺失,而且实际能够享有的应然权利和法定权利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被排斥在城市之外的弱势群体。

因此,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农民工在建筑、纺织、勘探和环卫等诸多城市人不愿从事的艰苦行业中辛勤劳作,为所在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现实中,农民工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待遇却没有与其贡献成正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身财产权益得不到保护。

一是就业歧视。

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在次属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粗工作。

一些地方和部门以优先保障市民就业为理由,在招工程序、招工比例、务工比例、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门槛和壁垒,使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

许多城市和单位要求进城务工农民办理多种证件,成为进城务工农民的一大经济和心理负担,从而增加了农民工进城费用和从业自卑心理,人为地抬高了就业门槛。

二是劳动报酬权频受侵害。

首先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职工同样的工作,却拿着不一样的报酬,一般农民工的工资仅为城市工人工资的一半,且没有其他的福利,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工深受体制的毒害,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鸿沟,不利于我们城乡一体化发展,这种同工不同酬现象也是对农民工人格的歧视。

其次是拖欠劳动报酬的现象严重。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生存的必要,但是现实当中的许多雇主存在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有些雇主甚至对讨薪的劳动者实行暴力威胁。

2、农民工社会权益得不到保护一是生活条件恶劣。

农民工自身的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使他们在吃、穿、住等生活方面比较拮据。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一直受到侵害和忽视,给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和挫折。

本文将从法律保障和改进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1. 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情况比较严重由于农民工的劳动力特殊性质,用人单位在提供劳动时容易忽略其权益保障。

例如,用人单位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不提供工伤保险或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等情况屡见不鲜。

2. 农民工不了解自身劳动权益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农民工的劳动力有些属于劳动年龄比较大的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导致自身的维权意识较差,容易被用人单位钻空子。

另一方面,农民工大多来自于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接受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教育宣传,同样导致其劳动权益保障薄弱。

二、改进途径1. 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在劳动合同法框架下,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加强保障。

以工资支付为例,可以对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进行法律制度保护。

特别是对于违反法律法规,严重侵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用人单位,应给予惩罚和法律处罚。

2. 给予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平等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政府和社会应该适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宣传和普及,让他们掌握自身的权益保障,同时要求用人单位尊重农民工的权益,提高用人单位法律意识。

农民工友善项目、公证机构也能起到维护力度巨大的实质作用。

3. 加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员队伍,以公正公平的方式对解决劳动纠纷提供便利。

对涉及农民工的案件应迅速受理和解决,确保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和律师事务所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他们的维权信心和效力。

同事农民工文化活动,为其增加法律知识,迅速转移他们的焦虑和权益维护状况。

4. 加强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应树立自觉为农民工争取合法权益的意识。

各级政府应健全 off-line 和on-line 媒体大众监督机制,及时曝光涉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违法类用人单位,让其公之于众,倒逼用人单位规范化管理,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经常受到侵害,法律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并提出改进的途径。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许多农民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有限,不清楚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用工单位往往隐瞒劳动合同、工资和工时等重要信息,使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能力十分重要。

可设立农民工法律帮助中心,向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和联系。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易受到用工单位的不公平对待。

由于缺乏合适的申诉途径和维权渠道,农民工在工资支付、工时安排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经常受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伤害。

建立健全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十分必要。

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增加劳动争议仲裁庭,提供快速、便捷、公正的劳动争议解决服务。

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这些法律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劳动合同法对用工单位的违法成本较低,未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法律规定,增加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和违法成本,提高农民工的法律保障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力度。

政府作为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当担负起推动劳动法律保障的责任。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民工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法律帮助和保护。

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农民工自己、用工单位、政府和社会组织等。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加强法律教育、维权机构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法律思考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法律思考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法律思考口马涛由于自身经济状况、文化水平、法律素养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现有农民工权益保护体制中客观存在问题的制约,农民工权利受到限制和遭受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和突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劳动合同制度不落实,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但是,由于受固有生活方式和淡漠的法律观念影响,农民工很少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免除义务和麻烦,也拒绝和农民工签订合同。

这样,一旦发生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由于劳动者拿不出合法的劳动合同,就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

具体表现:拖欠工资严重,几乎在所有的行业都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尤其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许多农民工辛苦劳动一年,到头来得到的仅仅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白条;克扣工资现象突出,农民工所干的往往是既脏又累的工作,有时为了完成工作量,又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工作,按照法律规定,理应获得相关加班报酬,但用人单位却从来不考虑农民工的加班工资问题,事实上是克扣了农民工的工资;不能按劳取酬。

农民工虽然干的是既脏又累的工作,但却不能和当地人享受一样的工资待遇,存在严重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安全防护措施差,生命健康难以保障。

农民工从事的是脏、累、差、苦、险的工作,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许多不良用工方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顾农民工的生命健康,一些必要的安全配套设施不配套、安全措施不采取,甚至不对农民工进行最基本的安三、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县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二是充实自有资金,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三是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金融部门对效益好、产品有销路、信用良好的县域民营企业,在贷款利率上应予以适当优惠。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摘要】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益保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了农民工权益在法律框架下的保障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以及劳动争议解决法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作用。

结合司法实践,指出了在农民工权益保障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强化执法监督以及促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的建议,旨在为保障农民工权益提供参考和倡导。

通过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农民工保护体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解决法、司法实践、法律法规宣传、执法监督、权益保障机制、完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从事各类劳动工作的农村劳动力,他们通常来自农村,为了生计而远离家乡,到城市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数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生产的重要力量。

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较低、流动性强、社会地位较低等原因,他们在城市工作中常常面临种种权益问题,如工资拖欠、工伤赔偿、社会保险缺失等。

农民工作为劳动者,应当享有和受到法律保护的权益。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的不尊重、执行不力,导致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不仅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意识在中国,农民工人数众多,他们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由于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素质较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常常面临着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常常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和意识,容易被用人单位剥削和欺骗。

他们对自己的权益和利益了解较少,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应该得到怎样的保障。

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

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制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自身的素质不高,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非法的侵害,影响了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本文从法律层面从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法律原因及如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新兴的一个社会群体——农民工。

本文所要探讨的“农民工”是指所有从农村进入城市谋生而仍然保留农业户口的人。

他们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因此,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制度还不完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非法侵害,影响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如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一、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突出表现当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是多方面的,涉及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

其中较为突出的、农民工较为关注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劳动报酬权被侵害农民工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服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常受到不法侵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资水平低下,增长缓慢。

农民工工作单位集中在民营企业、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工作的临时性较大,工作的技术要求较低,农民工的来源地又大多是内地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为用人单位压低农民工工资提供便利条件。

如在泉州地区,一个普通电平车工平均的月工资只有700元到800元。

又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人口相对过剩,激烈的岗位竞争,更加剧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低下,增长缓慢的现象。

不仅如此,随意拖欠、克扣和拒发农民工工资现象还严重存在。

在劳资关系中,企业主或老板显然处于优势地位,而农民工则处于劣势地位。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分析(最终五篇)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分析(最终五篇)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分析(最终五篇)第一篇: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分析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籍身份,但已经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他们在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一只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工资被拖欠、企业不为他们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安全得不到保护等问题普遍存在。

一、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内涵农民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合法权益天然地来自宪法规定,因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权。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的权益。

包括: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

社会性的权益。

包括: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

政治性的权益。

包括: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现状(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1、就业受限制。

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制度和现实原因,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限本地城镇户口”。

2、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的合理报酬权利。

3、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缺失。

农民工传统土地保障功能和家庭保障功能都明显削弱,城市社会保障一方面因为政策限制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即使排除政策障碍,农民工的弱势和用人单位的强势也使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4、不法机构以职业介绍为名,骗取农民工的血汗钱。

(二)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1、身份遭歧视。

农民工外出就业除了身份证以外,还需具备《外出人员务工登记证》、《外出人员计划生育证》、《暂住证》、《外来人员婚育证》、《就业证》等,增加务工成本。

2、休息休假权利得不到保障。

由于农民工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给,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占用休假休息时间,来获取高额利润。

如何依法保护农民权益谈谈观点

如何依法保护农民权益谈谈观点

如何依法保护农民权益谈谈观点
保护农民权益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依法保护农民权益的观点:
1.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保护农民权益的法律法规,明确农民的权益和义务,为农民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包括建立农民权益保护组织、完善农民维权渠道等,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3.加强农民教育: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5.推进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为农民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保障。

总之,依法保护农民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护,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探析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探析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探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劳动力。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劳动权益保护难题。

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我国对该群体的法律保护不断加强并逐渐完善。

本文将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探析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权益。

根据《劳动法》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雇主应当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支付农民工工资,并定期向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此外,雇主还应当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安全保障。

这些法律规定确保了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员工相同的基本劳动权益。

其次,我国明确了农民工劳动纠纷解决的法律程序。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定》,农民工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劳动纠纷。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工会和专门的仲裁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确保农民工获得公正对待。

再次,我国持续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监督和执法力度。

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程,并设立了农民工维权援助基金。

同时,加强了劳动监察力度,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对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单位给予处罚。

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不过,尽管有这些法律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问题仍然存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法律的执行不到位。

一些雇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故意或疏忽不支付农民工工资,不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缺乏对农民工安全的重视。

此外,一些农民工还存在对法律保护机制的不了解,难以有效维权。

因此,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和落实,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为改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应通过立法强化对违法用工的处罚力度,加大对恶意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应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提高农民工维权的成功率。

此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组织工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法律援助和培训,促进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农民工是指到城市从事非农业的工作的农民。

在中国,农民工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经济增长不平衡、劳动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以及改进的途径。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资支付问题: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用工单位资金链断裂或者恶意拖欠等原因导致的。

农民工的工资是他们生活的基本保障,拖欠工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二、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却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些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多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

这导致了农民工在退休后无法得到养老保障,一旦生病无法得到医疗救助。

三、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一些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环境较差,工作条件艰苦,甚至存在危险因素。

而且,一些用工单位对于农民工的工作安全未能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导致了一些因工作意外受伤甚至死亡的事故发生。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改进行业:一、完善法律法规:应当针对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特别是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和安全等方面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对违反者进行严格的处罚。

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

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对拖欠工资、漏缴社会保险、违反工作安全规定等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加强组织协调: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

向农民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农民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社会各界应当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民工的困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的氛围,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改进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农民工是指来自农村地区,在城市地区务工就业的农民。

他们的权益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经常处于弱势、易受歧视与剥削状态。

因此,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法律措施。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一、就业权益就业是保障人民生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

对于农民工来说,就业机会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取消了派遣制,对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根据该法规,用人单位作为雇主,与农民工之间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约定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和保险等。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农民工的安全工作环境和健康。

此外,《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动仲裁制度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社会保障权益结婚生育、医疗保障、养老、住房等方面是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政府回应社会民生提出的要求,提高了农民工社会化保障的水平,尤其是就医保障、住房保障方面作出的改革。

2016年底,公布了大力推进工伤保险条例等涉及医疗保障领域的新政。

同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提出,统筹研究推广工资支付保证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电子签约、菜单式社保缴费等配套措施,为农民工质量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三、法律援助权益在法律层面,政府也开展了广泛的工作,为农民工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强化执法监管,提高司法公正性。

针对农民工的集体维权问题,政府加强协调,及时沟通,尽快妥善处置。

2010年进一步健全农民工维权保障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统一非法外劳和农民工就业服务管理平台,为维护农民工的利益服务。

总的来说,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开展了许多成功的工作,包括调整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强法律援助等。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首先,目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特别是在补偿机制方面,现行法律只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未对加班费、社保等福利待遇作出具体规定,这导致农民工收入过低,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

其次,针对农民工集体维权难度大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工工会的建立和发展,使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和发挥更大的力量。

同时,政府以及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宣传,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维权意识和组织能力。

再次,强化劳动监管机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大违法用工的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农民工劳动检查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用工等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最后,加强对违法用工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用工的法律成本,确保企业依法用工。

对于严重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用工单位,除了构建健全的法律制度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法律制裁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力,从而提高用工单位尊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的意识。

总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正和和谐发展。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

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1. 引言1.1 农民工群体现状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通常来自农村地区,到城市从事各种劳动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过2亿,他们在建筑工地、工厂、餐饮业等行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劳动任务。

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长时间工作、低工资待遇、缺乏社会保障等。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和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经常受到侵犯。

由于流动性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民工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农民工群体的现状显示出了他们在城市中的脆弱地位,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才能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1.2 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的影响第一,工资拖欠现象严重。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不遵守劳动合同,存在着随意拖延支付工资的情况,导致部分农民工长期未能收到劳动报酬,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积极性。

第二,工作环境卫生条件差。

一些农民工在工作场所遭受不公平对待,工作环境脏乱差,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卫生条件,容易导致职业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甚至存在非法以工代训、以工抵债等现象,严重侵犯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他们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劳动状态中,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资拖欠、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等方面,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正文2.1 现行法律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不足现行法律在监督和检查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

一些监管部门对于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擅自操作、违法违规情况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劳动权益面临较大的挑战,亟需相关部门出台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力度,遏制违法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思考

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思考

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思考
随着劳动力活动的自由化,农民工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落实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的问题至关重要,也攸关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坚持依法保护。

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应当立足于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确保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国家颁布、制定有关保护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相关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涉及农民工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工在劳动行为中获得合法收益。

其次,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在劳务行业发展中,要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
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付出相应的回报。

加大惩戒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果断查处,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再次,建立合法劳务市场机制。

积极推动社会劳务市场立法尽快出台,建立健
全劳务市场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流程,同时要加强市场秩序和监管,促进市场健
康发展。

同时,在劳务市场发展中,重视履行社会义务,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为关爱农民工提供有益借鉴。

最后,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需求。

国家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完善政策制度,切
实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的执行,积极引导农民工健康发展,为农民工创造更优质
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感。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以此来维护农民工
正当的权益,继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产业劳动。

他们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廉价的劳动力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身份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弱势群体。

在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群体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他们承受了众多不公正的待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农民工群体的民主权利缺失有关,即缺乏利益诉求的途径与相应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津
一、农民工劳动权的现状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作为劳动者的农民工的权益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益。

然而,现实中农民工的权益却是普遍地遭受着侵犯且得不到应有的救济。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益严重受损
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受损主要表现为:首先,农民工的就业遭受歧视。

农民工往往因农民工的身份,得不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对待。

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相比,不仅在工作时间、工资倾度、社会保险等方面有差别,而且他们的人格薄严也少有得到薄重。

很多雇主对农民工随意打骂、恐吓甚至非法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

其典型如同工不同酬和拖欠工资,相同的工种和劳动量度却得不到相同的报酬,对农民工的工资采取任意拖欠的恶劣做法。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资料,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在1 000亿元。

其次,农民工与其雇主或者用人单位往往没有合法的劳动关系,就业受到限制。

由于自身的原因,农民工没有能够真正意识到订立合法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从而在出现事故等不利于农民工的事件时往往很难追究雇主或称用人单位的贵任;再就是,一些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为了规避《劳动法》等法律规定的应对农民工承担的各项义务,利用各种办法逃避劳动合同的签订,以降低用工成本,达到对农民工使用价值的最大攫取。

最后是农民工的就业环境鱼待改善。

其典型就是农民工的工作地安全卫生少有甚至没有保障,这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

(二)休息权形同虚设
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权,使劳动者得以恢复体力,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权利。

现代劳动立法以限制延长工作时间为己任,以不断延长休息时间为发展趋势。

但是在现实中用人单位经常以“自愿”为幌子,延长工作时间侵犯农民工的休息权。

深圳华为公司的胡新宇的“过劳死”令人触目惊心,据说在胡新宇去世之前竟连续加班30日,在公司打地铺睡觉,而公司方面却称其为自愿。

虽然我国有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最高工时立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实施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三)职业安全权落实极差
职业安全权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人身安全和健康获得保障,免遭职业危害的权利。

农民进城务工从事的大多是城里人不愿意做的脏累危险的工作。

由于他们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话语权的缺失等一系列原因,使得他们不能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提出太多得要求,只能埋头苦干。

一些农民工工作一段时间后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

新华社曾以《谁让他们中毒
--透析广东安加鞋厂女工中毒事件》为题,报道了27名女工乙烷中毒并已有多人死亡的事件[2]。

(四)社会保障权缺位
社会保障权是指劳动者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目前多数城市没有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没有强制的规定和相应的政策,对待农民工参保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3]。

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往往不以法定的方式确定,因而也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这些城市职工普遍享有的社会保险。

从社会福利看,农民工与正式职工相比,他们的工资、节假日、奖金等处于低水平甚至没有保障,社会保障的缺位更使其雪上加霜,仅医疗费用一项便使得许多农民不堪重负“因病返贫”的现象并不新奇。

(三)农民工的其他受损权益
除了上述权益外,农民工一些其他的权益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侵犯和损害。

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在农村要缴纳教育附加费,且在打工的城市也要缴纳工商税、暂住费以及外来人口教育附加费等费用。

他们负担了双重的费用本来就不公平,但他们的子女在缴纳了高额的学费、借读费后只能得到低廉的服务f}l。

此外,农民工还失去了一些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民主等方面的一系列利益。

总之,不管是在一些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还是那些身在小城镇或农村矿区的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农民工,他们的权益有形无形地处处受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

而且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们,他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且很少得到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其他权利如报酬权、职业培训权、结社权、集体协商权、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或限制,农民工的劳动权的保障和实现状况不容乐观,所以通过法律来维护他们的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二、完善劳动法律制度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我国《劳动法》应成为一部“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将保护劳动者(包括农民工)权益视为其核心理念,侧重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维护,加重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法律贵任。

(一)、努力督促企业管理方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不论是正式工、合同工,还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都是企业的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和推动力量。

企业方要从和谐劳动关系入手,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职工,尊重并维护每一个职工的尊严和权利,消除存在的差异和歧视;并以长远的目光审视企业的发展,不能因为暂时缩小管理成本而放弃人性化管理和企业凝聚力建设,要逐步落实同工同酬、同工同权的制度要求,填平正式工与农民工之间的鸿沟,建立起协调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并享有相应的民主权利
(二)、明确劳动者相关权益的保护规定
第一,禁止就业歧视。

在劳动就业方面,应通过劳动立法,统筹解决全国劳动就业问题。

要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就业贵任体系,并建立政府帮助弱势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

第二,完普社会保障机制。

劳动立法应将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纳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其中,以工伤、医疗保险为基本保险,不同性质的劳动者都要参加;以养老、生育、失业保险为补充保险;鼓励各类不同性质的劳动者自愿参加商业保险。

第三,强化用人主体对员工的培训义务。

《劳动法》应明确规定,用人主体必须根据农民工职业技能差、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积极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以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收人。

第四,严格工资分配制度。

为确保用人主体按时发放劳动报酬,避免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应适当限制用人主体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标准的自主权,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禁止在普通劳动者中实行超过一定周期(一个月)的所谓季度工资制或年薪制。


时,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打破工资用工企业说了算的局面,在双方平等协商一致的。

(三)、完善劳动监察职能、强化劳动执法力度。

中国目前存在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失衡,一方面原因在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劳动部门监察职能的缺乏、执法不力所造成的。

各级政府部门和劳动执法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动法律的贯彻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我们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切实按照有关政策法规与制度要求,认真予以落实,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群体的利益。

对于还没有把农民工吸纳入职代会的企业,首先应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以充分代表该群体行使民主权利;对于已经有农民工作为职工代表的企业,应适当提高农民工担任正式职工代表的比例,以保证他们在职代会审议通过与农民工相关事项时有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杨燕馁.新劳动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以抖: 51一56.
[2〕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M].
业京:社会科学文蔽出版社,2003 ; 12.
[3」问清私.劳动法与农民工权益保津研究[J].武汉大学
学报(哲社版),2006,(5):625一629.
[4」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9一140.
[5]杨燕绥.劳动与社会保阵立法国际比较研究【M].北
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30.
[6J朱绍平.对完善现行《劳动法)的几点建议fJ].中国劳
动,2005,(2) ;16~17.
[8]李晓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J].安
徽赞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 , ( 3) :5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