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消毒工作程序
完整版医院消毒流程图
![完整版医院消毒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728f985db8f67c1cfbd6b81f.png)
外来器械(植入物)运送、清洁、消毒和使用流程
有资质公司的器械送达手术部清点数量、检查质量、双方再三联单签名消毒供应中心清点数量、检查质量、双方再三联单签名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送手术部、双方签字手术部使消毒供手术部清点记录植入物使用数量及剩余数量中心回收双方签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器械公司取回,双方签字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流程
擦拭布巾的清洗消毒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注:若经会诊确定为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
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流程、报告流程。
五步消毒程序
![五步消毒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09f7455f01dc281e53af04e.png)
五步消毒程序饮料厂中最重要的卫生计划是对与糖浆、饮料或调制用配料接触的表面进行清洗和消毒。
按推荐的频率完成消毒工作,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并极有可能完全消除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再生和成长的可能。
最成功的计划即是所谓的“五步消毒程序”,所有糖浆和充填房设备都应采用这一程序。
1、冲洗用足够的水冲洗所有表面,直到残留的糖浆和饮料被去除为止。
只要有可能,最好是用50—60℃(120——140℉)的温水。
2、清洗用制造商推荐浓度的热洗涤剂进行清洗(如每升4克或每加仑0.5盎司)。
磷酸三钠是一种优良的清洗剂,而且在使用上是安全的。
用量是每升8—24克(每加仑1—3盎司)。
洗液温度应为50—60℃(120—140℉),在50℃(140℉)以下,大部分清洗剂的洗涤效率不高。
适当的流速是机械去除脏物的关键。
首先必须清洗表面,以确保有效消毒。
注意:对于原位清洗系统,洗液循环时间为20分钟则可邓得有效的清洗效果。
3、冲洗用足量的水冲洗,直至将洗液完全去除。
微量的洗液会使酚酞指示剂变为红色。
4、消毒用浓氯溶液或热水消毒的要求如下:氯:100ppm游离氯,20分钟;热水:85℃(185℉),15分钟(每个设备中,85℃/185℉的水必须保留15分钟,以便完全消毒)。
5、冲洗用完全处理过的水冲洗。
当已经使用过氯溶液消毒剂时,要进行冲洗,直到所有微量氯被完全去除为止。
当已作了热水消毒之后,应使设备逐步冷却,以免造成其损坏。
注意:如果在未来龙去24小时之内不使用设备,则要向管道内注满氯化处理水(5ppm)。
生产之前要重新冲洗。
五步消毒程序的关键:每一步骤中,洗液都必须接触到所有表面。
这意味着应将储罐、环缸等完全加满洗液,交将出口打开,以保证完全接触。
在含喷淋头的糖浆罐中,喷淋头应有足够大的供水能力,从而保证有良好的接触。
●对于放气阀和充填管/阀,可利用专门的程序来使用其完全消毒。
对于大多数充填管和允填阀,应将其拆下,并单独消毒。
●需要有正确的—时间—温度—流量(速度),建议有循环能力—浓度—接触时间注意:对于五步原位清洗法,每步的最小流率或流速为:5英尺/秒或4升/阀门。
(完整版)消毒工作程序
![(完整版)消毒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d5aad4184254b35eefd34e0.png)
消毒工作程序1、消毒人员接到传染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
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消毒人员到达患者家后首先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是否符合,了解发病日期、病人居室、活动场所及日常使用的物品等情况,并据之确定消毒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3、消毒前脱掉外衣,将其置于洁净处,穿戴好隔离服、帽、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和胶鞋;进行现场观察,了解污染情况,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并按面积或体积、物品多少计算出需配制的消毒药物量。
4、在实施消毒前,检验人员可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以了解消毒前污染情况;关闭门窗,保护好水源,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若为肠道传染病,应先灭室内蝇,再进行其他消毒。
5、将需集中消毒的污染衣服、床单等用品收集在一起进行处理,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残余物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严格进行消毒。
5、消毒顺序: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后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家具、墙壁等进行消毒。
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源地重点做好空气消毒。
对肠道传染病疫源地的终末消毒程序是:先采样检测,后进行消毒;先喷洒消毒表面。
后浸泡消毒物品;先喷雾脚下通道,后喷洒污染区域;先喷洒墙壁,后喷洒物品;先消毒重点污染区,后消毒一般污染区;先消毒饮用水,后消毒污水;先消毒呕吐物,后消毒粪便。
6、室内消毒完毕后须对其他污染处(如走廊、楼梯、厕所、下水道、自来水龙头或饮用水井等)进行消毒。
7、对病人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或浸泡消毒。
进行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3次。
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如废弃物等,可在征得患者家人同意后进行焚烧。
8、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卫生处理。
9、消毒工作完毕后,消毒人员应将所有的消毒工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隔离衣、帽、日罩、胶靴等,将衣服折叠好,使脏的一面卷在里面,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10、最后,消毒人员清洗双手并消毒,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离开前告诉病家消毒后1-2小时彻底开窗通风,擦拭打扫,并填写好工作记录。
消毒供应室“十大”工作流程
![消毒供应室“十大”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19fbdd2cc58bd63186bd8c.png)
消毒供应室“十大”工作流程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工作流程(十个环节)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一、回收1、器械、物品包使用后,科室及时装入污物箱内密闭保存,避免干燥。
并在箱盖记录包名称及数量。
以便与供应室交接。
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减少交叉感染。
2、供应室工作人员定时上午10:00至12:00、下午4:30至19:00带上清洁的污物箱按照规定的路线到临床科室回收污物箱回收到科内。
并与临床科室人员交接、记录。
3、回收后,回收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并清点、核对包内物品是否齐全。
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箱,干燥存放。
4、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转再运处理。
二、分类: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
2、根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3、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清洗:1、不同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目前我院暂采用手洗方法清洗。
2、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清洗(手工+酶)——漂洗(自来水)——消毒(湿热消毒)——终末漂洗(去离子水或蒸馏水)(1)预洗(3-5min)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可多浸泡几分钟)(2)酶洗(2-5min)酶可以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无残留,水温20-40℃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
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
(3)漂洗:用自来水冲洗(2-4min)(4)终末漂洗:采用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
四、消毒:我院除感染器械浸泡消毒外,其余末用湿热消毒法(小于等于90度,小于等于时间5min)处理五、干燥:1、宜选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根据我院们无干燥设备的情况下,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对器械。
器具和物品进行干燥处理。
2、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官腔器械,使用高压枪冲或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3、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消毒技能操作规程
![消毒技能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910cb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d.png)
消毒技能操作规程消毒技能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为了保证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员工的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此消毒技能操作规程。
二、操作原则:1.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操作;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3.根据工作情况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药剂;4.操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三、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查看药剂名称、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功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检查消毒设备和器材是否齐全可用;(3)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2.清洁准备(1)清除杂物和污垢,如使用清水冲洗、擦拭;(2)根据需要进行初步清洁,如用清洁剂清洗、刷洗;(3)将清洁后的物品彻底晾干。
3.选择消毒方法根据需要和污染程度选择以下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如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2)化学消毒:如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4.操作步骤(1)物理消毒①高温消毒1)设置好高温消毒设备,按照说明使用;2)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消毒设备中;3)按照设备要求设置消毒时间和温度;4)打开设备,开始高温消毒;5)消毒结束后,关闭设备,取出消毒物品,晾干后使用。
②紫外线消毒1)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2)打开紫外线消毒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3)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在紫外线作用区域;4)设定好消毒时间,紫外线照射结束后,关闭设备;5)取出消毒物品,晾干后使用。
(2)化学消毒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②将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用量细心配制;③使用喷雾器或湿布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表面;④根据消毒剂要求的时间,保持表面湿润的状态;⑤换水或清洗消毒剂残留的表面。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2.使用消毒剂时,注意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正确的浓度和方法;3.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戴好个人防护用品;4.使用完毕的消毒器材应经过洗净、晾干后存放,确保下次使用前的清洁和消毒;5.注意消毒时的通风情况,避免气味过重影响员工健康和工作环境。
消毒灭菌管理程序
![消毒灭菌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0fa7a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02.png)
消毒灭菌管理程序1、目的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范消毒灭菌流程,严格控制感染源,防止院内感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内环境、实验器材、废弃物品及相关人员的消毒。
3、职责3.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清洁及其他辅助人员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执行本程序。
3.2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消毒灭菌的监督工作。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检查及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奖惩。
4、消毒程序4.1实验室各区域消毒:根据可能被污染程度的不同分为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
4.1.1清洁区消毒: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
必要时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湿布巾擦拭一次,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湿布巾擦拭干净。
4.1.2缓冲区消毒: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湿布巾擦拭一次,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湿布巾擦拭干净。
每日上午上班半小时前、下午下班半小时后各1次。
4.1.3污染区消毒:地面和台面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湿布巾擦拭一次,作用30min 后,再用清水湿布巾擦拭干净。
每日上午上班半小时前、下午下班半小时后各1次。
实验中若存在被污染的情况要及时消毒。
4.1.4 空气消毒:检验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每日晚上空闲时,开启室内所有紫外灯管消毒30分钟。
PCR实验室在工作结束后开启紫外灯消毒2小时,必要时选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处理60分钟,每日下午下班后进行。
4.1.5清洁及消毒器材:拖把、抹布等要分区专用,不得混用。
使用后的拖把、抹布,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30 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最好在阳光下晒干后备用。
4.1.6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或致病性芽孢菌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采用2000mg/L~5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作用30min。
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1h。
4.2 衣物的清毒、清洁:工作服、帽子、鞋套等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有明显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随时喷洒消毒液消毒或放入专用污物袋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消毒制度及流程
![消毒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6619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d.png)
消毒制度及流程一、前言在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严格的消毒制度和规范的消毒流程是保障环境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保护公众健康的关键措施。
本文档旨在明确并详细阐述一套全面、科学、有效的消毒制度与流程,以供各相关单位参照执行。
二、消毒制度1. 消毒责任制度:明确各类场所或部门的消毒责任人,确保消毒工作的落实到岗、到人,做到有专责、有监督、有检查。
2. 消毒频次制度:根据各区域的风险等级、使用频率等因素,设定适宜的消毒频次,如高风险区域应进行高频次消毒,低风险区域则可适当降低频次。
3. 消毒记录制度:所有消毒活动必须如实记录,包括消毒日期、时间、地点、方式、使用的消毒剂及其浓度、消毒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和审查。
4. 消毒效果评价制度: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环境微生物检测等方式,验证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并据此调整优化消毒策略。
5. 消毒知识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消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消毒意识和操作水平。
三、消毒流程1. 准备阶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配制相应浓度,准备好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消毒区域无人且无重要物品遗留。
2. 实施阶段:- 表面消毒:按照从上至下、从内至外的原则,采用擦拭、喷洒等方式对物体表面进行全面消毒。
- 空气消毒:利用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机等方式净化室内空气。
- 特殊区域(如手术室、实验室)应遵循特定的专业消毒流程。
3. 后期处理阶段:消毒完毕后,需充分通风换气,然后清理消毒残留物,妥善处置使用过的消毒剂容器及废弃物,最后清洁消毒工具。
4. 记录阶段:及时填写消毒记录表,详细记录本次消毒的所有相关信息。
四、结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与流程,不仅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更能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各相关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不断优化消毒策略,共同维护一个卫生、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356757b8e9951e79b892737.png)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4、职业防护(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诊所消毒室工作流程及内容
![诊所消毒室工作流程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72406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d.png)
诊所消毒室工作流程及内容
诊所消毒室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流程
●接收待消毒物品:从各个部门接收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具、药品等物品。
●登记:对收到的物品进行详细登记,包括物品名称、数量、使用情况等信息。
●初步检查:对收到的物品进行初步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或污染情况。
●清洗:对物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渍和尘埃。
●消毒: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对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
法有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
●包装:消毒后的物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二次污染。
●储存:将消毒后的物品进行妥善储存,等待使用。
●发放:从消毒室向需要使用消毒物品的部门发放。
●记录:记录消毒物品的接收、处理、发放和使用情况,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二、工作内容
●确保消毒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定消毒计划:根据诊所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
●培训员工:对诊所员工进行消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毒水平和
意识。
●监督消毒过程:对消毒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
●记录和报告:详细记录消毒的过程和结果,定期向上级汇报。
●处理不合格物品:对发现的不合格物品进行处理,防止其对患者和员工造成
影响。
●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定期对消毒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其整洁有序。
●管理消毒用品:对消毒用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推广消毒知识:向诊所员工和患者宣传消毒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消毒意
识和能力。
终末消毒程序
![终末消毒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032ebf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b.png)
终末消毒程序第一篇:终末消毒程序终末消毒程序1.收回被褥放污物间,分类放置,紫外线消毒30分钟。
定时送洗衣房更换干净被褥。
2.清理床头桌,床上床下杂物。
3.配合含氯消毒液,浓氯500mg/L(爱尔施)4.用消毒液擦拭床头桌、床单位。
5.紫外线消毒床单位30分钟。
6.铺备用床,罩床罩。
7.签字第二篇: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定义:是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用物、所住病室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1.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都应该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2.及时拆除布类,放入双层防渗漏的污物袋。
特殊感染的病人有黄色标志的防漏污物袋中,封口后送洗衣中心消毒清洗。
3.枕芯、床垫、棉被等阳光暴晒4—6小时或采用臭氧消毒机进行消毒。
有血液、体液污染应送洗涤中心清洗,污染严重无法清洗的应该废弃,并按照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4.当物品和物体表面受到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消毒液采用500mg/L(10‰)有效氯消毒剂(MDRO感染患者的终末消毒也采用10‰有效氯消毒剂)。
如遇呕血或特殊菌感染的分泌物先用20‰清洗消毒剂先消毒,再清洁,在消毒。
5.对门把手、桌面、抽屉、病床等物体表面用500mg/L(10‰)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30min后用清水擦拭。
有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消毒。
6.可重复使用的管道等物品送供应室消毒后密封保存备用。
7.病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污染严重采用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8.特殊感染病人如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胞(乙肝、结核)使用后的物品应采用2000—5000mg/L(40‰)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9.终末消毒应在病人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第三篇:病房日常消毒与终末消毒程序病房日常消毒与终末消毒程序一、病室日常消毒:1、患者安置原则: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病室内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每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防疫消毒方法及流程
![防疫消毒方法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8f84c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a.png)
防疫消毒方法及流程办公场所的消毒方案一、消毒方法及责任人1、室内空气自然通风消毒:每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段7:30-8:30;11:30-12:30;15:00-16:00。
如条件允许,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2、地面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时段:17:30-18:30;第二天用清水拖把进行湿式拖地,工作时段:7:30-8:30。
责任人:各二级单位3、办公桌椅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时段:7:30-8:30。
责任人:各二级单位4、电脑键盘、鼠标、电话机、门窗把手、开关面板等:每日使用75%酒精消毒液擦拭消毒2 次,应根据使用频次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二、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1、消毒物品由各二级单位负责保存、配置、分发及使用,并做好登记工作。
2、配置和使用84消毒剂时应戴橡胶手套(厨房手套或医用手套)和口罩,按照产品包装上的说明操作。
3、84消毒剂须避光密封保存,长期保存的消毒液会分解失活,即配即用,禁止与酸性清洁剂(如洁厕灵)同时使用。
4、75%酒精易燃,严禁喷洒,存放、使用时远离火源。
5、拖布和抹布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84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普通教室的消毒方案一、消毒方法及责任人1、室内空气自然通风消毒:每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段6:30-7:30;12:00-14:00;18:00-19:00。
如条件允许,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2、地面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时段:21:30-22:30;第二天用清水拖把进行湿式拖地,工作时段:5:30-7:15。
3、教学设备(讲台、多媒体设备等)、门窗把手、开关面板消毒:每日使用75%酒精消毒液擦拭消毒2 次。
消毒杀菌工作流程
![消毒杀菌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86243f7fd5360cba1adb73.png)
消毒杀菌工作流程一、工作流程1、每天上午8:00-11:00,下午2:00-5:00办公楼各楼层等公共区域窗户打开通风,如遇不良天气,应将窗户关闭。
2、每天上班前对公共区域(生产现场)、电梯、卫生间等进行一次消杀工作(上午7:30-8:00,中午:12:00-12:30)。
3、消杀做好消杀记录。
4、消杀员应穿防护服,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以免中毒。
二、消毒剂配制方法1份“84消毒液”与99份“水”相溶合,有效氯含量:500mg/L。
含氯泡腾片(每片含有效氯约 500mg)1片加1L水。
三、消毒剂使用方法1、一般物体表面、地面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拖洗,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洗净。
2、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电梯按钮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75%乙醇或有效氯浓度5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四、注意事项1、消毒剂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84消毒液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3、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4、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5、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以免引起氯气中毒。
6、84消毒液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慎用。
7、84消毒液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勿用热水稀释。
8、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及面部此文只供参考,写作请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本文并不针对某个人(单位),祝您工作愉快!一是主要精力要放在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上,二是业余时间坚持写作总结,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剩下的,不用过于浮躁,交给时间就好了。
班级消毒工作一日流程
![班级消毒工作一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6d7ad80c22590102029d8c.png)
班级消毒工作一日流程7∶20教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老师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橱柜、桌椅,窗台、拖走廊。
7∶50教师放置已消毒的擦手毛巾。
9:15保育员点心前10分钟用1:200的“84”消毒液消毒桌面,点心后餐具、茶杯立即清洗后放入消毒柜内消毒。
9∶45保育员用1:200的“84”消毒液拖盥洗室地面,幼儿便后即用消毒液冲洗小便槽。
天晴时,日光曝晒幼儿被褥、毛绒玩具及图书;浸泡消毒幼儿玩具。
10∶50保育员餐前15分钟用1:200的“84”消毒液消毒桌面。
准备幼儿擦嘴毛巾,一人一巾。
提醒幼儿饭后漱口。
饭后餐具立即送食堂清洗、消毒。
12:00保育员做好班级内的膳后保洁工作,清洗幼儿使用过的擦手毛巾、擦嘴毛巾,洗干净后放入1:200的“84”消毒液中浸泡十分钟后放在太阳下曝晒。
清洗幼儿点心后使用过的茶杯,并放入消毒柜内消毒。
13∶00保育员用1:200的“84”消毒液冲洗盥洗室小便池,拖扫活动室、盥洗室。
并对活动室进行紫外线或者臭氧消毒至少半小时。
用1:200的“84”消毒液拖楼梯走廊。
14:10保育员点心前5分钟用1:200的“84”消毒液消毒桌面。
幼儿起床后午睡室开窗通风。
15:10把幼儿点心后的餐具送食堂清洗干净,并且把餐具放入消毒柜内消毒。
做好午睡室的整理、清扫工作。
并且对午睡室进行紫外线或者臭氧消毒至少半小时。
15:40清洗幼儿茶杯及擦手毛巾、擦嘴毛巾,茶杯清洗干净后放入消毒柜内消毒,擦手毛巾、擦嘴毛巾放入1:200的“84”消毒液中浸泡10分钟,并且晾晒好。
16∶10保育员做好茶桶的清洗、消毒工作。
离园前用泡腾片溶液和臭氧消毒灯进行消毒。
班级日常消毒流程介绍一、日常消毒1.早晨7:45开窗通风。
先用消毒水(消毒剂兑水按1:1000的比例)浸泡过的抹布擦桌面、玩具柜、电钢琴、窗台、杯子架、洗手台面等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然后再用清水擦洗干净。
2.每餐餐前先用消毒水浸泡过的抹布擦桌面,然后再用清水擦洗干净。
消毒室工作流程
![消毒室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f3b9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d.png)
消毒室工作流程
接下来,消毒室工作人员需要对待消毒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物品选择合
适的消毒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物品,可以采用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进行消毒处理之前,需要对物品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污渍,确保消毒效果。
在进行消毒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掌握好消毒剂
的使用浓度、接触时间等关键参数,确保消毒的有效性。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消毒剂溅到皮肤或衣物上,避免造成伤害或污染。
完成消毒操作后,需要对消毒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消毒室工作人员需要对消毒后的物品进行标识和包装,确保物品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不受二次污染。
最后,消毒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消毒记录的填写和归档工作,记录消毒的时间、物品、消毒剂使用情况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监测和跟踪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消毒室工作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消毒室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使用消毒设备和消毒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消毒操作规程
![消毒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0d29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8.png)
消毒操作规程消毒是一种重要的卫生措施,用于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
在各种场所,包括医院、实验室、食品加工厂、学校、社区和家庭,都需要进行消毒操作。
本文将介绍一份标准的消毒操作规程,以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目的和范围本消毒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工作人员正确执行消毒程序,确保消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
适用于各种场所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实验室、食品加工厂、学校、社区和家庭等。
二、消毒管理与监督1.设立专门的消毒管理机构或部门,负责制定并监督消毒操作规程的执行。
2.确保消毒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3.确保消毒设备和消毒药剂的质量安全,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消毒药剂。
三、消毒操作程序1.准备工作:提前清洁和整理工作环境,清除杂物,确保消毒效果不受阻碍。
2.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药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和药剂,如高温消毒、化学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等。
3.消毒操作步骤:a)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避免暴露在消毒药剂中。
b)清洁表面:使用清洁剂或肥皂水清洁表面,去除污垢和油脂,为消毒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c)準備消毒药剂:按照说明书准确配制消毒药剂,确保浓度和使用量的准确性。
d)执行消毒操作:使用适当的工具(如喷雾器、拖把等)将消毒药剂均匀喷洒或涂抹在待消毒的表面上,确保完全湿润。
e)注意安全:在消毒操作期间,严禁吃喝、吸烟或触摸面部,必要时要戴好护目镜。
f)暴露时间:根据消毒药剂的特性,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暴露时间进行操作,确保彻底杀灭病菌和病毒。
g)清洗和干燥: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彻底清洗消毒表面,确保消毒剂的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之后保持表面干燥,避免再次污染。
四、消毒操作注意事项1.遵守操作规程:消毒人员应对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不得私自更改或省略任何操作步骤。
2.严格遵循剂量和浓度要求:按照消毒药剂的说明书,准确配制和使用消毒药剂,不得超量或不足。
消毒工作规程4篇
![消毒工作规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392c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d.png)
消毒工作规程4篇第1篇工作服的清洗消毒规程1.洗涤剂采用具有强去污力的洗衣粉,如汰渍、立白等。
2.清洗设备宜采用有甩干功能的洗衣机。
3工作服须分类分批进行清洗,4 个别较脏的工作服,洗衣工须手工搓净后方可用洗衣机进行清洗。
5 在第一次脱水完再注水后,掀起洗衣机上盖,加入1瓶(500ml)来苏尔(甲酚皂)溶液,继续漂洗两次,最后脱水、甩干。
6折叠整齐,如有破损应进行修补(修补宜采用相同的布质)。
工作服按部门及编号分装在不同的7洁净塑料袋中,及时送回。
工作服按规定进行灭菌后方可使用。
第2篇学校餐厅餐具清洗消毒工作规程标准学校餐厅餐具清洗、消毒工作规程和标准一、工作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并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1、着装:根据《员工着装规定》进行着装;2、检查清洁剂、抹布、扫帚、手套等必需品的准备情况;3、洗手:用消毒水将手心、手背和手腕清洗干净。
二、马勺、菜勺、菜铲等的消毒:马勺、菜勺、菜铲等在使用完后,工作人员应根据《售菜窗口卫生工作规程》加以清洗,并将马勺、菜勺、菜铲等擦干后,放入消毒柜中消毒10-15分钟或放在蒸笼中用蒸汽消毒10-15分钟;三、菜盘的清洗:1、各餐主任可根据本餐厅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菜盘清洗的时间;2、工作人员在清洗菜盘时应戴手套,以免因盐水、碱水、热水等灼(烫)伤皮肤;3、在清洗菜盘前,工作人员应先用50-60℃的温水将清洗池注满,并以1-1.5kg洗洁精兑200kg水的比例兑好洗洁精,同时用清水注满另一餐具清洗池;4、在将菜盘上的泔水倒入泔水桶后,工作人员应将菜盘完全浸入清洗池中,并用刷子或抹布擦洗菜盘,擦洗时应注意将菜盘上的杂质和油渍等清洗掉;5、在擦洗好菜盘后,再将菜盘浸在清洗池中,用清水清洗至无洗洁精泡沫为止;6、在将菜盘清洗后,应对菜盘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可根据本餐厅的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方式之一进行消毒:①将菜盘上的水倒掉后送至消毒柜中消毒10-15分钟,在送至消毒柜中消毒时,应采取侧排的方式陈列在消毒柜中,以免在消毒时因蒸汽产生而导致菜盘中有积水;②将菜盘完全浸在100℃的开水中作用10分钟,或在95℃的开水中作用15分钟。
幼儿园卫生消杀管理操作流程
![幼儿园卫生消杀管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25b58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7.png)
幼儿园卫生消杀管理操作流程为了贯彻保教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幼儿创设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促进班级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特制定本规程。
一、操作流程(一)班级清洁消毒1.空气消毒(1)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活动室与寝室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天消毒1次,每次时长1小时。
2.物品清洁与消毒(1)幼儿毛巾、玩具消毒方法:用250mg/L 84消毒液浸泡。
配比方法:小量杯量取5ml 84消毒液添至大量杯,加自来水至1000ml处。
操作过程:先用洗衣粉将毛巾、玩具清洗干净→放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再次冲洗干净。
幼儿毛巾至少冲洗两遍。
洗碗专用抹布消毒方法:煮沸消毒。
操作过程:先用洗洁精将抹布彻底清洗干净→用清水冲洗干净→煮沸消毒30分钟。
(3)擦桌抹布消毒方法:用250mg/L 84消毒液浸泡。
配比方法:小量杯量取5ml 84消毒液添至大量杯,加自来水至1000ml处。
操作过程:先用洗衣粉将抹布清洗干净→放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再次冲洗干净。
(4)桌椅、门把手、水龙头、墙壁、床架、地面桌椅清洁:抹布对折成长方形,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再擦四角边缘。
抹布要勤搓洗,湿度以不滴水为宜,擦一张桌子翻一个面,一块抹布最多擦2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
水龙头清洁:用干净抹布彻底清洁水龙头各处,清洁干净后,打开自来水流10秒后方可接自来水。
消毒方法:用250mg/L 84消毒液擦/拖拭。
配比方法:小量杯量取5ml 84消毒液添至大量杯,加自来水至1000ml处。
消毒方法:先用干净抹布擦桌面/干净拖把拖地面→用消毒抹布/拖把(在配置好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再次擦/拖拭→清洗抹布/拖把→30分钟后第三次擦/拖拭。
消杀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
![消杀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affb9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8.png)
消杀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1. 消杀前得做好准备工作呀!就像战士上战场要带好装备一样,咱得把消杀工具都准备齐全咯!比如消毒剂、喷雾器这些。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准备,要是缺了啥,那消杀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例子:“哎呀,上次小李消杀的时候就忘了带口罩,那多危险呀!”2. 调配消毒剂可得小心谨慎哦!这可不是能随便乱来的,得严格按照比例来,多了少了都不行。
这就好比做饭放盐,多了太咸,少了没味。
例子:“我记得有一次小王把消毒剂调得太浓了,结果把家具都给腐蚀了,那可亏大了!”3. 消杀的时候要全面细致呀!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就像给房间做一次彻底的清洁一样。
你想想,要是漏了一个地方,那细菌病毒不就藏起来啦?例子:“上次在那间仓库消杀,小张就漏了一个角落,后来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还好及时补上了。
”4. 注意安全那是必须的呀!消杀剂可是有刺激性的,千万别弄到自己身上咯。
这就好像火一样,用得好能帮忙,不小心碰到可就危险啦。
例子:“有一回小陈不小心把消毒剂弄到眼睛里了,那可把大家吓坏了。
”5. 消杀的时间也有讲究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要恰到好处。
这跟睡觉一样,睡少了没精神,睡多了也不舒服。
例子:“那次消杀时间太短了,感觉效果都不明显,真是白忙活了。
”6. 消杀后要记得通风呀!把那些残留的气味都散出去,不然人在里面可难受了。
这就像闷了一天的屋子,得赶紧打开窗户透透气。
例子:“消杀完不通风可不行,上次我在那屋里待了一会儿就觉得头晕乎乎的。
”7. 对了,消杀人员自己也要做好防护哦!穿好防护服、戴好手套,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呀!这就跟战士上战场要穿铠甲一样。
例子:“你看那些专业的消杀人员,防护措施做得多到位呀。
”8. 不同的场所消杀方式也不一样哦!。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356757b8e9951e79b892737.png)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4、职业防护(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d2d3f5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1.png)
4.本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何一名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5.程序细则:
5.1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均要戴手套、口罩、帽子。
5.8实验室地面消毒:每天须对各室的地面进行清洁,各室地面的清洁拖把须严格分
开使用,清洁顺序严格按试剂准备室到样本制备室到扩增检测室顺序进行。
5.9污染的处理:实验中若在操作台面发生液体外泻,应立即用浸有10%次氯酸钠溶
液的卫生纸覆盖污染处,半小时后再用软布浸水擦拭干净。
5.10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的消毒: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的消毒参见超净工作
5.5加样器的消毒:加样器的外表每天用75%乙醇清洁一次,加样器的气腔每周用75%
乙醇浸洗一次。
5.6镶子的消毒:夹标本或取已灭菌的离心管用的锻子应在使用前用75%乙醇清洁1次,使用过的试管架等应用10%次氯酸钠擦拭1遍后,再用75%乙醇擦拭1遍,然后用紫外灯至少照射60分钟。
5.7实验室空间消毒:实验前、后均要打开紫外线灯各照射30分钟并做好记录。
5.2吸头、离心管在取用时须用锻子取,不允许用手去拿。
5.3所有物品耗材在有效期内传移至各室使用。
5.4实验台面的消毒:工作台前、后,实验台面均应用10%次氯酸钠清洁液的抹布擦
拭,再用75%乙醇清洁,清洁顺序严格按试剂准备室到样本制备室到扩增检测室顺序
进行。与此同时,台面实验前、后也均要用可移动紫外车照射各30分钟并做好记录。
IOOO毫升量筒中,缓缓注入蒸锵水到IoOO毫升为止。混匀溶液,并转移入广口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工作程序1 、消毒人员接到传染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
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 、消毒人员到达患者家后首先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是否符合,了解发病日期、病人居室、活动场所及日常使用的物品等情况,并据之确定消毒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3 、消毒前脱掉外衣,将其置于洁净处,穿戴好隔离服、帽、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和胶鞋;进行现场观察,了解污染情况,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并按面积或体积、物品多少计算出需配制的消毒药物量。
4、在实施消毒前,检验人员可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以了解消毒前污染情况;关闭门窗,保护好水源,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若为肠道传染病,应先灭室内蝇,再进行其他消毒。
5、将需集中消毒的污染衣服、床单等用品收集在一起进行处理,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残余物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严格进行消毒。
5、消毒顺序: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后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家具、墙壁等进行消毒。
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源地重点做好空气消毒。
对肠道传染病疫源地的终末消毒程序是:先采样检测,后进行消毒;先喷洒消毒表面。
后浸泡消毒物品;先喷雾脚下通道,后喷洒污染区域;先喷洒墙壁,后喷洒物品;先消毒重点污染区,后消毒一般污染区;先消毒饮用水,后消毒污水;先消毒呕吐物,后消毒粪便。
6 、室内消毒完毕后须对其他污染处(如走廊、楼梯、厕所、下水道、自来水龙头或饮用水井等)进行消毒。
7 、对病人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或浸泡消毒。
进行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3次。
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如废弃物等,可在征得患者家人同意后进行焚烧。
8 、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卫生处理。
9、消毒工作完毕后,消毒人员应将所有的消毒工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隔离衣、帽、日罩、胶靴等,将衣服折叠好,使脏的一面卷在里面,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10 、最后,消毒人员清洗双手并消毒,至U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离开前告诉病家消毒后1-2小时彻底开窗通风,擦拭打扫,并填写好工作记录。
各种对象的基本消毒方法1 、排泄物和分泌物:对粪便要先消毒后再入便池,对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升加漂白粉50g或2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L,搅匀放置2h;对尿液,每升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对成形粪便,用20%漂白粉乳剂或50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等,用1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或0.5% 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5—30min。
对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应煮沸15min,或浸泡于1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中作用15—30min。
2 、食具和食物:对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对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1 —1.5h。
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应煮沸30min或用20% 漂白粉乳剂、50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h 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3 、地面、墙壁、门窗: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0.5〜1g/L二溴海因或1 —2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泥土墙的吸液量为150〜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的吸液量为100ml/m2。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1次,喷药量为200-300ml/m2 ;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1次,每次作用时间应长于60min ;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长于120min。
4. 手和皮肤:用0.5%碘伏溶液或0.5%氯已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3min,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 —3min。
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5. 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m3、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ml/m3加热熏蒸2h,或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1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0.5〜1h;对细菌芽胞的污染以2%过氧乙酸(10ml/m2)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0.5 〜1h。
6. 衣服、被褥、床单:对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的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 ,或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对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则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具体方法是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置于密闭环境,用15%过氧乙酸7ml/m3加热熏蒸1 —2h;被细菌芽胞污染时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用药量为15%过氧乙酸20ml/m3。
7. 污染的生活污水:对静止的污水水体按有效氯80〜100mg/L的量投入消毒剂,作用1〜1.5h,保持余氯4—6mg/L后排放;对流动污水的水体,应先做分期截流,然后再按消毒静止污水水体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消毒和检测,符合要求后放流。
8. 家用物品、家具、玩具: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2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对布制玩具尽量做焚烧处理。
9. 病人尸体、动物尸体:对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等病人的尸体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并将其口、鼻、耳、肛门、阴道用浸过0.5%过氧乙酸棉球堵塞后尽快火化。
对因鼠疫、炭疽、狂犬病、禽流感等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于地面2m以下(炭疽病动物尸体并四周、上下要均匀铺垫5cm漂白粉)或焚烧,并应向死亡动物周围(鼠为30—50cm,大动物为2m)喷撒漂白粉。
各类传染病消毒方法一、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类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空气、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肺结核、流脑、白喉、猩红热、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消毒方法1. 空气:经常性开窗通风。
2. 对痰及口鼻分泌物:用纸盒、纸袋盛装后丢弃。
3.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 食物: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5.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涂擦,作用1小时,浸泡时消毒液要浸过容器。
6. 地面、墙壁、门窗:用1000mg/L —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
7. 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棉布类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浸泡在75C以上的热水中30分钟。
8. 家用物品、家具、玩具:可用1000mg/L —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洗,再用清水洗净。
9. 手与皮肤: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用含有效碘0.5 %的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
也可用75%酒精涂擦,作用1分钟,或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手消毒剂搓洗1分钟。
二、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湿一类以粪口传播为主的传染病,粪便污染食物或饮水、手等,经粪口途径传播造成流行。
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甲型和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另外,甲型和戊型肝炎还可通过食用生的污染贝类,女口:牡蛎、蛤、贻贝与毛蚶受感染。
细菌性痢疾也可经由携带细菌的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而传播。
消毒方法1.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2. 食物: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3.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需及时清除,容器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涂擦,作用1小时,浸泡时消毒液要浸过容器。
4.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棉布类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浸泡在75C以上的热水中30分钟。
5. 家用物品、家具、玩具:可用1000mg/L —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洗,再用清水洗净。
6. 手与皮肤: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用含有效碘0.5 %的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
也可用75%酒精涂擦,作用1分钟,或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手消毒剂搓洗1分钟。
三、经血传播的传染病经血传播的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传播(如输血、使用血制品、静脉吸毒、通过诊疗器械等)和母婴传播,也可经性行为、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淋病和梅毒等。
(一)消毒方法1. 感染者和病人流出的血液与性分泌物:应就地进行消毒。
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含有效氯5000mg/L)将流出的体液全部覆盖,作用20分钟――30分钟。
对血液污染的物品,应煮沸20分钟—30分钟,或浸泡于含氯消毒剂溶液(含2000mg/L)中作用60分钟。
2. 地面、墙壁、门窗:用1000mg/L —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
3. 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棉布类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浸泡在75C以上的热水中30分钟。
4.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 手与皮肤: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用含有效碘0.5 %的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
也可用75%酒精涂擦,作用1分钟,或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手消毒剂搓洗1分钟。
6.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涂擦,作用1小时,浸泡时消毒液要浸过容器。
(二)注意事项1.向生殖器官喷涂消毒剂不能有效预防在性生活中感染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
2.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进垃圾袋中向下挤压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