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3. 理解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4. 能够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二、进修内容1. 气温的观点及测量方法;2. 降水的观点及测量方法;3. 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4.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气象资料和气象预报,引导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对我们平时生活的重要性。

2. 进修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测量方法: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学生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气温,了解不同地区气温的变化规律。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液滴或固体颗粒后落到地面的现象,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雨量计来测量降水量,了解不同季节和地区的降水量差别。

3. 探讨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气温和降水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对植被发展、动物生存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气温和降水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探讨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气温和降水对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和农作物发展的影响。

5. 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测量方法,认识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四、课后作业1. 观察当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记录并分析其规律;2. 查阅资料,了解气候变化对举世生态系统的影响;3.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或农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气温和降水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影响;2. 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气温和降水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认识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时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降水形成的条,掌握三种降水类型。

(重点)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难点)学习过程:一、主要降水类型阅读本63—64页内容,自主学习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及降水量的测定,解释三种降水类型的成因、分布、降水: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补充:①小水滴还需要相互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②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3、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4、降水量的测定阅读本活动材料,根据日降水量的计算,推算下列问题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二、世界降水的分布阅读本64—6页相关内容,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本6页活动题,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规律等降水量线:2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比较内容降水量(较多、较少)赤道地区两极地区中纬度大陆沿海中纬度大陆内部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达标测试:.“地形雨”多形成于:A沿海平原B内陆高原迎海风的山坡D背风山坡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赤道地区降水多B两极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3下列降水最少的地区是:A赤道附近B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中纬度大陆的西部沿海D两极地区4.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两次降雪分别为7和1,计算得出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A27B2042D2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A储水瓶B储水筒雨量器D量杯6.降水的形式包括:A雾、霜、云B雨、雪、霜雨、雪、冰雹D霜、冰雹、雪7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的B地处回归线附近降水一定稀少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8.台风带来的降水为:A.地形雨B.台风雨.对流雨D.锋面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9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附近地区降水最多,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沿海地区降水(4)世界“雨极”是印度的()简述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天气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气温和降水对天气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干系。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天气的影响;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3. 探究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影响: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高温会导致炎热的天气,低温则会让人感到寒冷。

2. 降水的影响: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而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3. 气温和降水的干系: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干系,气温的升降会直接影响降水的形式和量。

四、进修过程1. 气温的测量方法:气温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 降水的测量方法:降水量通常用毫米或英寸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雨量计来测量降水量。

3. 实验探究:利用实验装置模拟不同气温下的降水情况,观察气温对降水形式和量的影响。

4. 讨论分享:学生分组讨论气温和降水的干系,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对天气的影响,掌握了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并深入探究了它们之间的干系。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将更加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观察当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记录下来;2. 写一篇关于气温和降水干系的小议论文,包括你的观察和想法。

七、拓展延伸1. 钻研气温和降水对植物发展的影响;2. 调查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气温和降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气象常识。

愿大家成为未来的气象专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气温和降水》导学案(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气温和降水》导学案(第2课时)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形成的条件和降水的主要类型。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能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重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特点;难点: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降水及降水类型1.降水(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

(2)单位:_____ 。

(3)测量工具:_______ 。

(4)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_________,通常以_____为单位。

2.降水的形成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_____ 和_______ 。

(2)空气_____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3.降水类型(1)对流雨:湿润空气_____膨胀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降水。

(2)地形雨:湿润空气_________时,遇到山地,沿山坡______,温度_____,水汽凝结,在_______产生的降水。

(3)锋面雨:当_______与_______相遇时,相对较轻的_______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名师点睛】降水类型的形成由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知,海拔高处气温低;由降水形成条件知,空气温度下降,水汽能够凝结出来。

三种降水类型的形成都与空气上升有关。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1.世界降水分布特点:_________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_____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_____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三、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1.气候要素:_____、_____2.表示方法: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和等值线图;3.气候资料图的阅读(1)坐标图中的横坐标轴表示月份;_____纵坐标轴表示气温,与图中曲线相对应;_____纵坐标轴表示降水量,与图中柱形相对应。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气温和降水是我们经常关注的天气现象。

气温和降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农业、交通等方面也有着不可轻忽的作用。

那么,你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干系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进修《气温和降水》这一话题。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

3. 理解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观点及影响因素。

2. 降水的观点及分类。

3. 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

4. 气温和降水的干系。

四、进修过程1. 气温的观点及影响因素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高下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比如在夏天气温高会让人感到燥热,而在冬天气温低则会让人感到寒冷。

气温受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2. 降水的观点及分类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或固态水滴或颗粒从空中坠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主要分为雨、雪、雹、霰等形式。

降水对于植物发展、水资源的补给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3. 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气温和降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干系。

气温的高下会影响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一定饱和度时,就会发生降水。

降水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水蒸气凝结、云的形成和降水过程。

4. 气温和降水的干系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干系。

气温的变化会影响降水的形成,而降水的出现也会对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的平衡是维持地球气候稳定的重要因素。

五、教室练习1. 什么是气温?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 降水有哪些形式?它对植物发展有什么作用?3. 请简要描述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六、作业1. 请同砚们以“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

2. 请同砚们观察当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记录在观察日记中。

七、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其重要性,掌握了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理解了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关于气温与降水的知识。

气温和降水是地球上的两种重要自然现象,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通过进修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二、目标1. 了解气温与降水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气温与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3. 能够分析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并预计未来的天气情况。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定义和特点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高下水平。

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高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季节、气候等。

2. 降水的定义和特点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后,由云层中下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形式有雨、雪、雾、露、霜等。

降水对农业、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气温与降水的测量方法气温的测量通常通过气温计来进行,可以是普通的温度计或者电子温度计。

降水的测量则通过雨量计、雪量计等仪器来完成。

4. 气温与降水的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海洋环流、大气环流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变化规律。

5.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昼夜温差、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规律的钻研,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

四、实践活动1. 观察当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记录下来;2. 利用气象预报网站或手机APP,查询未来一周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照;3. 尝试应用气象仪器,测量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对气温与降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温和降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现象,我们需要认真进修和掌握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加关注气温与降水的情况,做好防范和准备工作。

让我们共同尽力,珍爱环境,守护地球!谢谢大家的参与!。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掌握三种降水类型。

(重点)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难点)学习过程:一、主要降水类型阅读课本63—64页内容,自主学习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及降水量的测定,解释三种降水类型的成因、分布1、降水: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补充:①小水滴还需要相互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②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3、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4、降水量的测定阅读课本活动材料,根据日降水量的计算,推算下列问题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二、世界降水的分布阅读课本64—65页相关内容,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课本65页活动题,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规律1.等降水量线:2.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比较内容降水量(较多、较少)赤道地区两极地区中纬度大陆沿海中纬度大陆内部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达标测试:1.“地形雨”多形成于:A沿海平原B内陆高原C迎海风的山坡D背风山坡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赤道地区降水多B两极地区降水少C沿海地区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3.下列降水最少的地区是:A赤道附近B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C中纬度大陆的西部沿海D两极地区4.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mm,两次降雪分别为7mm和15mm,计算得出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A27mmB20mmC42mmD22mm5.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A.储水瓶B.储水筒C.雨量器D.量杯6.降水的形式包括:A.雾、霜、云B.雨、雪、霜C.雨、雪、冰雹D.霜、冰雹、雪7.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的B.地处回归线附近降水一定稀少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8.台风带来的降水为:A.地形雨B.台风雨C.对流雨D.锋面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9.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附近地区降水最多,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沿海地区降水(4)世界“雨极”是印度的(5)简述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气温和降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象因素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基本观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定义及其在大气层中的作用;2. 掌握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 掌握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等的影响;4. 能够通过实例探讨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2. 降水的定义及其形式;3.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4.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四、进修过程1. 气温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测量方法有干湿球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2. 降水的定义及其形式-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后从云层落至地面的现象;- 降水形式有雨、雪、雹、霰等。

3.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气温受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季节等因素影响;- 降水受气温、水汽含量、地形等因素影响。

4.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气温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穿着、作息时间等;- 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的发展、水资源的供应等。

五、教室讨论1. 请同砚们讨论气温和降水对城市生活的影响;2. 请同砚们思考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六、实践活动1. 利用天气预报数据,分析近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2. 到户外实地考察不同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基本观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气温和降水的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做好准备。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2、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学习重点:新-课-标-第- 一-网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学习方法分析比较图像,寻找规律充分利用生活感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知识网络教学流程一未雨绸缪预习思考1我们亲历过的降水形式有哪些?2降水是如何形成的?二课堂探究1 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1)降水形成的条件(2)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3)降水量的测量方法2合作探究X|k |B | 1 . c |O |m(1)学生研读第一部分小组讨论思考:三种主要降水类型的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我检测: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2)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w W w .x K b 1.c o M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订正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②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3. 能够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4. 能够利用气温和降水数据进行气候预计。

二、进修内容:1. 气温的观点和影响因素;2. 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 气温的变化规律;4. 降水的观点和影响因素;5. 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单位;6. 降水的变化规律;7. 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重点:气温和降水的观点、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2. 进修难点: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2.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3. 参与教室讨论和实验。

五、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实际数据,引起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2. 进修气温:a. 介绍气温的观点和影响因素;b. 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c. 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d. 讨论气温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进修降水:a. 介绍降水的观点和影响因素;b. 讲解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单位;c. 分析降水的变化规律;d. 讨论降水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影响。

4. 总结归纳:总结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对策。

六、教室作业:1. 完成教科书上相关习题;2. 收集当地气温和降水数据,并进行分析;3. 撰写一篇关于气温和降水的钻研报告。

七、拓展延伸:1. 参观气象局,了解气象仪器和气象预计的原理;2. 调查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搜集国际气候变化的最新钻研效果,进行讨论和分享。

八、评判反馈:1. 学生通过作业和讨论的表现来评判进修效果;2. 教师定期组织测验和考试,检验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掌握水平;3. 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反馈课程的质量和改进建议。

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重要性,培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环保认识,为未来的气候钻研和环境珍爱奠定基础。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气温和降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因素之一,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了解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

2. 掌握气温和降水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3. 能够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诠释一些平时现象。

三、导入问题1. 什么是气温?如何测量气温?2. 什么是降水?降水有哪些形式?3. 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四、进修过程1. 气温的观点及测量方法- 气温是空气中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 气温的测量通常应用温度计,常见的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 气温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身体感觉和生活习惯,同时也会影响植物的发展和动物的活动。

2. 降水的观点及形式- 降水是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后落到地面的现象,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 降水的形式受气温、湿度和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形式的降水对环境和生物有着不同的影响。

3. 气温和降水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气温适宜可以增进作物发展,过高或过低的气温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适量的降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作物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气温和降水也会影响动植物的发展繁殖和生存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五、拓展应用1. 请观察当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2. 选择一个气温或降水异常的地区,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3. 请结合实际例子,讨论气温和降水对城市建设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掌握了它们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

祝大家进修进步!。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的概念及形成降水的条件、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能够区分三种主要的降水类型及成因; 3、 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自主先学】任务一:主要降水类型(一)阅读教材P74页正文第一段,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完成下列问题。

1、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主要形式有 、 、 等。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 ;二、 。

(二)观察P74页 “地形雨示意图”,结合相关课文,思考并完成下面连线。

受热“膨胀上升” 地形雨 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遇山坡“爬升” 锋面雨 山地迎风坡冷空气“抬升”暖空气 对流雨 冷暖气流活动频繁地区(三)阅读教材P75页阅读材料“降水量的测量”图文,回答:1、测量降水量的工具主要有 和 。

2、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是。

任务二:世界降水的分布(一)仔细阅读教材P75页图4-1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思考并回答:1、等高线概念(已学):把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等降水量线(可推):把地图上的点连成的线。

2、世界各地的年降水量的分布均匀吗?(1)、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的降水量多?(2)、亚欧大陆沿海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量多?(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哪里降水量多?(4)、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和北坡哪里降水量多?3、判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山地迎风坡降水,山地背风坡降水。

(填“多”或“少”)(二)阅读教材P76页阅读材料“‘雨极’话雨”,了解世界降水量最丰沛的地区。

【小组讨论】(一)组内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结合教材内容和课件图示,讨论如何演示三种降水类型的降水过程。

【交流展示】分小组展示自主学习及组内合作学习的成果。

【质疑拓展】(一)学生问老师,老师问学生。

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导学案(第2课时)【目标展示】1、使学生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2、使学生了解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3、使学生了解降水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4、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自主学习】1、了解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掌握阅读“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

3、总结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合作探究】(一)降水类型活动1、同桌轮流来说一说:一、什么是降水?二、说说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三、说说降水量的测量。

图片展示,归纳:一、什么是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图片展示,归纳:二、说说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图片展示,归纳:三、说说降水量的测量。

用雨量器来测量,毫米为单位活动2、说说世界降水的主要类型图片展示,归纳: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雨(赤道地区多见)地形雨(山地迎风坡)锋面雨(我国降水主要形式)结合图片分析,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往往在湿润气流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提问:了解了等温线,你知道什么是等降水量线吗?(学生回答)明确:等降水量线就是地图上将年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读图活动1:提问: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学生读图回答)明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读图回答: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有哪些?(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三地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活动2:提问:中纬度的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学生读图回答)明确: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读图回答:从英国伦敦到波兰华沙降水有何变化?(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从伦敦到华沙降水越来越少,反映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时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降水形成的条,把握三种降水类型。

(重点)二、了解降水的测定方式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散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域不同。

(难点)学习进程:一、要紧降水类型阅读本63—64页内容,自主学习降水形成的两个大体条及降水量的测定,说明三种降水类型的成因、散布、降水: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二、降水形成的两个大体条:、补充:①小水滴还需要彼此碰撞、归并,使体积增大到必然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②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3、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散布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4、降水量的测定阅读本活动材料,依照日降水量的计算,推算以下问题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二、世界降水的散布阅读本64—6页相关内容,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散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本钱6页活动题,总结世界降水散布规律规律等降水量线:2总结世界降水散布规律比较内容降水量(较多、较少)赤道地域两极地域中纬度大陆沿海中纬度大陆内部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达标测试:.“地形雨”多形成于:A沿海平原B内陆高原迎海风的山坡D背风山坡2.以下关于世界降水散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赤道地域降水多B两极地域降水少沿海地域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的地域降水多3以下降水最少的地域是:A赤道周围B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域中纬度大陆的西部沿海D两极地域4.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两次降雪别离为7和1,计算得出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A27B2042D22测量降水量的大体仪器是:A储水瓶B储水筒雨量器D量杯6.降水的形式包括:A雾、霜、云B雨、雪、霜雨、雪、冰雹D霜、冰雹、雪7以下关于降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的B地处回归线周围降水必然稀少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域必然多雨8.台风带来的降水为:A.地形雨B.台风雨.对流雨D.锋面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9读世界年降水量散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周围地域降水最多,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2)南北回归线周围的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3)在温带地域,大陆内部降水,沿海地域降水(4)世界“雨极”是印度的()简述全世界降水的散布规律。

中图版初二地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中图版初二地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中图版初二地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第一节世界的气温顺降水第2课时世界的降水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变化的规律。

3.通过读图、绘图,把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难点: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8-42页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降水的地区差异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_等多种因素的阻碍造成的。

2.赤道地区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加上海洋宽敞,空气中含有充足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赤道地区一样____雨。

南北回来线邻近,大陆西部、内部___雨,东部___雨。

中纬度地区,沿海___雨,内陆____雨。

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冰冷,蒸发作用弱,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不易产生降水,因此两极地区一样___雨。

3.地势对降水的阻碍,表现为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以及这种阻挡作用造成的山脉两侧明显的降水差异。

迎风坡易形成______降水____,被风坡降水_____。

4.降水量不仅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间也存在差异。

降水的季节差异大致分为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探究活动:探究世界降水的分布认真观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邻近地区和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内陆与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有何不同?3.是什么因素阻碍降水的分布呢?4.这些因素是如何样阻碍降水分布的呢?5.世界的“干极”在哪里?6.是什么缘故使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干极”的呢?7.有古人用诗如此描写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导学案
年级



1-184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2、主要降水类型及分布
课型
新授课
编制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第14周
使用人
教学
目标
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2.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并能依据图示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重点
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难点
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的判读。
教学
过程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你们都知道哪些降水类型?降水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激发兴趣
自主
学习
一、主要降水类型
1.降水形式:雨、雪、等。
2.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通常以为单位。(2)测量工具:。
3.形成的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空气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4.降水类型
(1):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2):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3):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自学了解课本大致内容
合作
探究
(1)世界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自主学习
1、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为。

2、我国的降水存在着明显的和变化。

3、时间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且与一致,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容易发生、等灾害。

4、空间变化: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由向逐渐减少。

5、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东南边缘一线分布。

6、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的是盆地。

7、根据和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和。

8、我国干湿区的分界线大致和、、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9、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__ 。

二、小组探究
1、读P76中国的干湿地区图,完成活动。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干旱与干旱地区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秦岭——淮河一线是________带和______带的分界线;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与月等温线一致。

三、随堂练习
1.华北平原属于下列干湿地区的()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2.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3.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
B. 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C.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季长
D.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4.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
A. 降水量的多少
B. 蒸发量的多少
C.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D. 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没有关系
5.下列关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在湿润地区、暖温带
B.华北平原在半湿润地区、中温带
C.四川盆地在湿润地区、亚热带
D.海南岛在湿润地区、亚热带
6.关于降水量的测量工具和降水量的单位,组合正确的是()
A.储水瓶、厘米
B.雨量器、毫米
C.两杯、分米
D.盛水器、分米
7.关于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
D.降水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8.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_____季,雨季最长的是_____
(2)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_____,代表哈尔滨的是_____,代表广州的是_____代表北京的是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从图中可以得出,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_____,结束_____,雨季_____;北方雨季开始_____,结束 _____,雨季_____。

21教育网
(4)根据四城市降水的特点,说明我国易出现_____和_____气候灾害。

9.读下面“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21·cn·jy·com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