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合集下载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

• 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 •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 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 •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 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 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 • 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 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
总平面图上可以看出,教堂的入口在面对院内的西墙上,可以形成完整 的沿街立面。同时矩形平面被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分为大小两个部分,大 的为教堂礼拜空间,小的则为主要入口空间。教堂空间的地面处理成台阶 状,而后向前下降直到牧师讲坛。讲坛后面便是南立面墙体上留出的垂直 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光从这里可以渗透进来,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光的十 字。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教堂南立面并不是完全朝南,而是与东西方向 轴线呈约30°的角。这显然是经过建筑师认真规划的。从平面图上可以看 出,这片与墙体呈30°夹角的墙是与教堂主体矩形平面呈“平行”关系的。 教堂的功能是做礼拜,做礼拜一般为上午的时间,南立面与东西方向有了 夹角之后,可以保证光线从早上到中午都十分充足,从而使人们做礼拜的 时候可以“欣赏”到炫亮的“十字”光影。同时,十字光线也随着阳光入 射角的变化在室内呈现出不同的位置,也暗示了时间的变化。
设 计 草 图
安藤建筑作品的关键是经常 是有关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对安 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 介,是一个脆弱的、理性的庇护 所。安藤一直在有意地缩小他的 建筑词汇调色板,并在许多建筑 中反复使用,从而形成安藤建筑 空间的集合单纯性和可识别性。
以下是该教堂落成前牧师和安藤的会谈,颇有意思: “有句话想说,实际前几天,在我们教会的总会上,决定建造一座新的 教堂。由谁来设计这个教堂,我考虑再三,从日本以及世界上来挑选,唯有 你安藤先生最合适了。所以请你来为我们设计这个新教堂。” 宫本对接着对安藤忠雄说。 “我们认为,作为建筑家,你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可是作为条件,我们 没有很多的钱,所以这也是我们请你来设计的理由。” “真的?没钱?”安藤问道。 “确实,没钱。” “即使这样也可以。”宫本接着提出了设计条件。安藤在纸上算计着什 么,然后对宫本说:“嗯……大约8千万日元怎样?” 光之教堂 “恐怕不行,我们只能付2千5百万。” “什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安藤惊讶的问道。 “不是,即使我们借钱,最多也就是3千万。” “还有这样的事儿?好吧,宫本先生,剩下的5千万你想办法集资。” “不行,就3千万。”宫本毫不退步的说。 就这样,安藤忠雄接下了留下他辉煌的一页——光之教堂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word精品文档17页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word精品文档17页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 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安藤忠雄 水之教堂 大师赏析【附具体数据】

安藤忠雄 水之教堂 大师赏析【附具体数据】

主要作品
风之教堂
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从“风之长廊”忘我的 身心愉悦、 “镜面湖”与 自然的精神对话直至最后 的 “光之十字”高唱的天 国赞歌。
「建筑之力必須适应 第四部分:水的教堂 于自然之力,建筑 的目的永远是在创 造一种能让建筑之 力和自然之力在矛 盾之中共生的环境」 「水的教堂」充分反 应了这样的设计理 念,在這里,人们 可以领会到人、建 筑与自然是如何的 在做对话。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作品赏析
水· · · 之 教 堂
第一部分:前言
经历的一切都是 为了内心本质的沉 淀与发展 ,而本质 的提升能带来技巧 的提高。
内 心
第二部分:关于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并非科班 出身,通过对生活、社 会文化各个方面知识的 吸收和现实问题的探索 予以沉淀,最终形成了 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并 且成就了其独一无二的 风格——安藤忠雄“小 宇宙”。
以尊 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 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1965 开始周游世界 1969 建立自己的建筑研究所 ——大阪梅田 1979 “住吉的长屋”获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 1989 法国建筑学院奖赏 1991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会员、美国科学院和 文学艺术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纪念奖1995年 - 年普 利策奖、日本文化设计奖 (六甲集合住宅) 1997 德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立英国建筑师协会 皇家金奖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 章 2005 国际建筑师联盟金牌(UIA金牌)
1. 以人为本 2.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 3. 素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对纯粹空间的要求 不仅如此,安藤在许多作品创作中,还特别注重经由人身 心 体 验的空间序列组织,注重由人们参与而获得的最终建筑 品质的实现,而不是建筑本身的商业价值。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doc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doc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安藤忠雄成名作 光之教堂设计赏析

安藤忠雄成名作 光之教堂设计赏析

安藤忠雄成名作光之教堂设计赏析光之教堂落成前的一段对话以下是该教堂落成前牧师和安藤的会谈,非常有意思:“有句话想说,实际前几天,在我们教会的总会上,决定建造一座新的教堂。

由谁来设计这个教堂,我考虑再三,从日本以及世界上来挑选,唯有你安藤先生最合适了。

所以请你来为我们设计这个新教堂。

”宫本对接着对安藤忠雄说:“我们认为,作为建筑家,你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可是作为条件,我们没有很多的钱,所以这也是我们请你来设计的理由。

”“真的?没钱?”安藤问道。

“确实,没钱。

”“即使这样也可以。

”这是发生在1987年春,日本大阪梅田附近的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委托人宫本和安藤的一段对话。

宫本二美生是大阪茨木市日本基督教团茨木春日丘教会的会员。

所属的教堂是一个新教系列,约有50名成员的小教堂。

1972年从本教会分立出来。

15年来,一直在简陋的木结构的教堂里进行教会活动,早就想拥有一个新教堂,为此在寻找设计教堂的建筑师。

“新教堂的地点在大阪府茨木市北春日丘,过去的万国博览会场的附近。

新教堂建两层,建筑面积330平米。

一层约占总面积的一半。

礼拜堂设在一层,它的后部设个母子休息室。

二层作为教会的学校使用。

礼拜堂设120人的座席。

”宫本接着提出了设计条件。

安藤在纸上算计着什么,然后对宫本说:“嗯……大约80000000日元怎样?”“恐怕不行,我们只能付25000000。

”“什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安藤惊讶的问道。

“不是,即使我们借钱,最多也就是30000000。

”“还有这样的事儿?好吧,宫本先生,乘下的50000000你想办法集资。

”“不行,就30000000。

”宫本毫不退步的说。

就这样,安藤忠雄接下了留下他辉煌一页的——光之教堂。

教堂概述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总结来说,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的光环境创造是一种独特的建筑设计策略。 他通过自然光的使用、光的引导、光的层次感、光的情感表达以及光与形式的 关系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光环境,丰富了空间体验,并赋予了建筑物深刻的 情感内涵。这种对光环境的创造不仅体现了他的设计才华,也展现了他对人与 环境、历史与文化等问题的深刻理解。
三、光的层次感
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光并不总是直射的,而是通过间接照明的方式,创造出 柔和的光环境。他利用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的反射,使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 射,形成一种层次丰富的光环境。这种照明方式不仅增加了空间的深度感,还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氛围。
四、光的情感表达
安藤忠雄深刻理解到光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心境。他利用光线的变化和对比, 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反应。在明亮的光线下,空间显得更加开放和生动; 而在柔和的光线下,空间则显得更加私密和宁静。这种对光的情感表达,使他 的建筑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3、对称与非对称:对称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手法,但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他 更注重非对称性设计。这种设计手法能够使建筑产生动态感和活力。在光之教 堂中,他运用了非对称结构,使教堂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
4、空间的体验: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对空间的体 验。他的作品注重对空间的营造和体验感的设计。在光之教堂中,他通过独特 的空间布局和光线设计,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空间氛围,使参观者在其中 感受到宗教仪式的神圣性。
三、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1、尊重自然:安藤忠雄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与环境相互依存。 他的作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力求在设计中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 和尊重。在光之教堂的设计中,他运用了自然光线作为主要照明手段,既节省 能源,又营造出神秘的光影效果,使参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赏析(一.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赏析(一.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室内的用具 也与建筑统 一,简洁的 语言通过各 种矩形发挥 到极致。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安腾的手稿。
描绘于纸上的,是整个设计的 核心。 也是建筑功能、精神的核心。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由手稿到实体。
建筑的语言就是,通过本身形 式,述说它的核心主题。 这种核心被放大,不在只是欧 洲教堂中的富有装饰性的十字, 它融合进了建筑本身。 了解自然之物的属性,才知道 遮挡和透露的巧妙关系。这种 手法更具信仰的向往性,人有 趋光的本能,渴望被光芒滋养 普照。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日 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 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 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错觉而 名垂青叱。
它获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 教堂奖。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郊 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 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 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光明与黑暗的对比。
也许你会开始审视过失,重拾 信念并延续希望。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静静地坐落一隅,用简练的语 言接纳来来去去的人,释放它 独有的谧语。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材质的对比,不 同的效果:
遮挡&通透 厚实&薄透 漫反射&映射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块与块的拼凑搭接。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转 折,便知有内容。
里外一体的整洁安静。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与周围的一切融合,不突兀、 不争跳脱。
即使在外立面也有与光影的互 动。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doc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doc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光之教堂设计分析

光之教堂设计分析

光之教堂的流线
光之教堂沿街建设,为对 街面保持完整的墙面,使参观 者进入时能充分体会建筑师的 意图,对入口和建筑的角度进 行了精心的设计。
光之教堂的朝向
光之教堂经过规划师的精心规 划,其南立面与东西方向呈30°的 夹角。 教堂的功能是做礼拜,这样的 朝向,满足了上午时间进行的礼拜 的光源供应,在进行礼拜的同时, 信众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眩光,光 影的变化同时暗示着时间的变化
光的分析
光之教堂建筑其美,不仅在于其 我的墙壁不需要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我作画。 外部的平面构型,其内部的用光让人 产生的震撼感是它成功的另一个因素。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运用厚重的混凝土材料 营造出一个近乎黑暗的空间,采光部 分只有堂前十字及墙体与屋顶留缝所 渗入的天光,近乎全黑的空间使礼拜 堂前十字形的开口变得异常明亮,这 种对光亮进行的“抽出”,使“人” 突然站在了自然的对面,感受到的是 自然和自然的伟大神圣。 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安藤忠雄 “人与自然”设计哲学的完美体现
光之教堂
13级环境设计 杨长湘 1314170535
建筑名称:光之教堂 建筑位置:日本大阪闲静住宅街 建成时间:1989 简介: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 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 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 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 近上帝的错觉而名垂青史。它获 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 最佳教堂奖。
教堂的功能是做礼拜这样的朝向满足了上午时间进行的礼拜的光源供应在进行礼拜的同时信众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眩光光影的变化同时暗示着时间的变化高度体现的人文关怀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师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师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牧师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

安藤忠雄论建筑案例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论建筑案例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论建造案例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是当代建造界的传奇人物,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造作品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光之教堂。

本文将对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光之教堂的案例研究,探讨其建造艺术的深度与魅力。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以“空间的体验”为核心,注重将自然光线和环境融入建造中,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

光之教堂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光之教堂位于日本岐阜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它以其简约而富有诗意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而备受瞩目。

光之教堂的外观设计非常简洁,看起来像是一个由木材和玻璃构成的立方体。

它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线条,但却给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感觉。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使光之教堂融入了村庄的整体氛围中。

进入光之教堂内部,人们会被一片璀璨而温暖的光线所包围。

安藤忠雄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自然光线通过玻璃墙和屋顶的开口进入室内,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

在阳光的照射下,教堂内部的空间变得璀璨而通透,让人宛然置身于一个光之世界中。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非常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装饰和隔断。

安藤忠雄将建造的功能和美学融为一体,使整个教堂成为一个具有灵性的空间。

人们可以在这里静心祈祷,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除了光线和空间的运用,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的设计中还注重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他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玻璃,使建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木材的质感和玻璃的透明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温暖而通透的氛围。

这种材料的选择不仅符合了建造的功能需求,还增加了建造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光之教堂的设计不仅仅是一座建造,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它通过光线、空间和材料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造体验。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宁静的力量,与内心进行对话和沉思。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是一座富有诗意和灵性的建造作品,它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造技术,打破了传统建造的束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

Tadao Ando安藤忠雄——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目录1.安藤的经历 (3)2.安藤的设计思想 (4)3.光之教堂风格特点 (4)4.光之教堂平面分析 (8)5.光之教堂空间分析 (8)6.光之教堂功能分析 (12)7. 光之教堂交通流线分析 (13)8 光之教堂结构分析 (15)9. 光之教堂美之分析 (16)10.结语 (17)大师作品分析——20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的经历:安藤1941 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 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安藤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安藤的设计思想: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的另一件杰作,它坐落 在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宁静的湖泊旁。这座教 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安藤忠雄对自然元素的 重视。教堂的外观呈长方体形状,但与光之 教堂不同的是,它的表面覆盖着波动的白色 膜布,给人一种轻盈而梦幻的感觉。教堂内 部的空间非常宽敞,没有任何多余的支撑结 构,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的融合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目录 Content
-
01
1. 光之教堂
02
2. 水之教堂
03
3. 住吉的长屋
04
4. 兵库县立美术馆
05
5.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日本建筑师,他的作品以 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
x
以下是对安藤忠雄作品建筑的分析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综上所述,安藤忠雄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他的作品不仅注重 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设计,更注重与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他的作品不 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传承
-
1.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安藤 忠雄对自然和光线的执着追求。在这座教堂的设计中, 安藤忠雄运用了极简的几何形状和自然元素,如光和影 ,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深思的氛围。教堂的外观呈长 方体形状,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扇小门和一个 小窗户。这种简洁的外观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堂 内部的氛围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4. 兵库县立美术馆
兵库县立美术馆是安藤忠雄在日本兵库县设计的一座著名的美术馆。这座建筑的设计非常 独特,外墙使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和玻璃,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简洁而有力。建筑 内部的空间非常宽敞,没有任何多余的支撑结构,同时也使用了大量的自然光线,营造出 一种明亮而开放的感觉。这种设计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专注于艺术作品本身,同时也能够感 受到一种与自然的融合

安藤忠雄的设计手法简析——以光之教堂为例

安藤忠雄的设计手法简析——以光之教堂为例

年获得国际建筑师协会金奖。

中,世界上共有150项国际种类别的建筑,但是也有人,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授,”等。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安静、晴朗、创新的空间效果,的一座。

其中无处不体现着教堂建筑面积为113㎡,可、建筑功能和资金的限制,减少开口,并通过对光的巧间。

安藤的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中介,柯布西耶的方盒子、赖特的草原式住宅、阳光空气绿化等等,被安藤巧妙的整合在光之教堂中,让建筑与自然很好的融合为一体,这便是他人工处理的抽象化自然的建筑理念的最好体现。

2.2平面分析从总平面上看,教堂的入口在面对院内的西墙上,使建筑拥有完整的沿街立面。

34|CHINA HOUSING FACILITIES352017.04|的墙体分为两个空间,大的为礼拜空间,小的为入口空间。

这面墙体很好地当时建筑工程的难题。

其主要表现在,由于教堂基地紧临道路,割了空间,又解决了采光问题,并且遮蔽了除教堂基地外的其他建筑物。

这个夹角是保证光线从上午到下午都十分充足,并且让礼拜的人们可15度的墙体组成,构建成为一个独特的空间。

教堂简单而独特的构纯净几何体的建筑理念。

前下降直到牧师讲坛,使牧师礼拜时站着与坐着的人一样高。

安藤一了牧师与观众地位的平等,从而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

在讲坛的后面,,这样能够使阳光充分地照射其中,著名的光的十字便以这种形式形粗糙等不美观的混凝土,通过转化成为精细大方的纹理,使其表现出显著外表。

建筑外部全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并在墙面上遗留模版进行加工,形成了独特的混凝土美学。

在光十字墙体中,采用了混凝光之十字”。

安藤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也在于其严谨的工作态度,都要求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注重品质。

觉,让我们感到它并非是工业化产物,而是更具有人文气息。

他的建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在内部空间。

安藤用透光的十字开口替换传统的实物十字架,这是他教堂在南面墙体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开口,将厚重的清水混凝土打碎部偏暗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特殊的光影效果,使礼拜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领悟。

建筑案例赏析(光之教堂)

建筑案例赏析(光之教堂)
L墙的穿插使柔 和的阳光照进屋内, 室内空间神秘化,同 时也净化了周边的视 觉环境,隔离了喧嚣 的外部世界。
15
L墙的穿插分隔了入口和礼拜 堂。起到功能分区的效果。
室内的阶梯高差使每个人都能 看到神父。
高差的趋势以及座位形成的 区块在礼拜堂这个空间内构成了空 间限定,也属于功能分区。将信徒 和祭坛分开,体现出一定的距离感 和神秘感。
>>返回目录
12
13
通过总平面我们 可以发现,教堂的南 立面并非完全地朝南, 而是与东西方向轴线 呈大约30度角,因为 礼拜一般在上午举行, 这使得信徒们在礼拜 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欣 赏到美丽的十字光影。
14
教堂的选址其实 在路口,基地靠近道 路,除了面向院内西 墙开窗,其他地方都 是不合适的。
4
5
光之教堂,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建筑大师安藤忠
雄的成名代表作,它获得了由罗马教宗颁发的二十世纪最
佳教堂奖。
6
>>返回目录
它位于大阪城 郊茨木市北春日 丘一片住宅区的 一角,是现有一 个木结构教堂和 神父住宅的独立 式扩建。
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在于外部,而在里面,那就像朗香
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然而朗香带来的是
11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绝对的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而阳光便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开口里泄进来营造出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天主的错觉那便是著名的光之十字庄严神圣清澈纯净震撼
安藤 忠雄
1
设计师介绍 建筑介绍 空间效果 功能逻辑 形式美感 评价与感悟
2
这样分隔的效果使得礼拜堂成为一个更封闭、更远离尘嚣 的私密空间,给来做礼拜的信徒更舒适、更神圣的感受。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光影魔术手让水泥绽放永恒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光影魔术手让水泥绽放永恒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光影魔术手让水泥绽放永恒小冒坚持原创的431天努力去看看世界上更丰富更有内涵的美。

他被誉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从没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毫无学历背景,从拳击手跨界到建筑师。

二十岁开始环游日本和欧洲,在东西两大文明辗转学习,不断接受两种文明的碰撞。

从未停止过对建筑思考的他,逐渐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让世人为之惊艳惊叹。

他就是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他擅长通过光影变化,巧妙融入风,水,空气等自然因素体现出他的独特建筑理念。

著名的“教堂三部曲”就是最好的阐释。

(一)风之教堂 VS 浑身充满缺点,从不自我限制的安藤忠雄“风之教堂”,即日本兵库县引神户六甲山教堂(1985-1986)。

教堂位于山顶,出于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连廊为直筒形,径直通向峭壁与海,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手法,并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

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

当海风贯穿而过,霎时沁人心脾——“风之教堂”也由此得名。

清新明快氛围,沐浴于光与风中,情绪饱满,思绪畅快,丝毫不显压抑和沉重。

这不同寻常的教堂设计,就如同冉冉初升,惊世骇俗的建筑新星——安藤忠雄。

他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

入行之前,还曾是一名职业拳击手。

年轻的安藤,总是遭遇挫折,比如没有钱不够聪明,所以无法读大学。

但因为对建筑的喜爱,即使毫无基础,仍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即使自己身处的环境很小很局促,仍然想要冲出现实,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拥抱一种自由。

他认为在现代日本社会,”自由“,甚至是一种”思考的自由“都是被禁锢住的,年轻人总是被灌输”功能“,”效率“等概念,追求赚钱的目标和短平快的急功近利,以至于随波逐流,被裹挟着度过一生。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解析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解析

• 参考文献
• • • 【1】王建国 张彤,《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安藤忠雄》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郭海明 田洋,在读安藤忠雄“光之教堂”:浙江:浙江大学建筑系 .2004 【3】郭黛姮 《20世纪东方建筑名作》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4】任浩。现代基督教建筑符号和象征研究.北京:清华大学,2003



问题的解决
尺度的缩减使得光之教堂设计的重点就被转移到内部。
场地与概况 与环境的关系
约113平米的小教堂位于大阪城郊的市区内,坐落在两条路的交叉路口。在场地上远远不如 风之教堂和水之教堂那样的得天独厚,会受到场地大小、区位和周围建筑风格的影响和局限。 在设计作品中,安藤忠雄说过:希望访客在进入室内之前都能先凝想一下建筑物。对于这种 设计概念来说,那么进入建筑物的通路就很重要了。但是光之教堂的场地大小和区位条件就 远远不够达到这种效果,尺度的缩减使得光之教堂设计的重点就被转移到内部。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Tadao Ando ——当绿化、水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他们既趋向了神性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正因为此,安藤 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二)玻璃
在传统的日式建筑中,建筑物的形状不由外观决定反 而是室内空间的延伸。而玻璃就可以更好地体现空间 的存在。另外混凝土外的玻璃可以是混凝土变得柔和 灵动,相反玻璃本身可以变得更有深度,一虚一实, 一沉稳一灵动。
•建筑手法
•(一)暗
•对黑暗人们有着本能的恐惧,在光之教堂室内空间特意营造了一个处于黑暗 的环境,用于唤起人们内心本能的不安。动过十字缝隙照进光线,感受光线, 更能唤起人心中对神圣的敬畏。

经典建筑分析 光之教堂

经典建筑分析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建筑美学:光之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成为当代建筑美学的代 表之一。
宗教信仰:光之教堂作为一座教堂,承载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 命。
社会影响:光之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化地标。
环保理念:光之教堂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体现 了当代社会的环保理念。
教堂的宗 教意义: 基督教的 象征,体 现了基督 教的信仰 和价值观
教堂的社 会意义: 作为公共 建筑,体 现了社区 的凝聚力 和归属感
教堂的文 化价值: 作为文化 遗产,体 现了人类 文明的发 展和进步
教堂的精 神内涵: 追求光明、 希望、和 平、爱, 体现了人 类的美好 愿望和追 求。
光之教堂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光之教堂的发展历程
设计者:安藤忠雄
设计时间:1989年
设计理念:光与空间 的结合,追求极简主 义
建筑材料:混凝土、 玻璃、钢材
建成时间:1989年
建筑风格:现代主义 建筑
教堂的建筑风格与特点
建筑风格:现 代主义建筑风

设计理念:追 求简洁、实用、
美观
建筑材料:混 凝土、玻璃、
钢材等
建筑特点:光 线的运用、空 间的布局、材
光之教堂的色彩运用
色彩搭配:以白色为主,辅以黑色和灰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色彩象征:白色代表纯洁、神圣,黑色代表神秘、深邃,灰色代表沉稳、内敛 色彩运用: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搭配,营造出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 色彩效果:色彩运用使得教堂内部光线更加柔和,营造出一种神秘、神圣的氛围
教堂的光影效果与氛围营造
保护与传承可以提升文化遗产的 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旅游 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与自然对话-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赏析

与自然对话-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赏析

与自然对话——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赏析摘要自然中的光、风、雨,以及白昼、黑夜和四季中天空变换的色彩,都是安藤忠雄建筑中的组成部分。

基本的附属建筑与天空和大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时间在演变中流动着,光、影成为大地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交汇点,这给建筑增添了深沉感,这种深沉感按空间尺度来衡量是不会枯竭的,它会超越空间去表明它在真空中存在的可能性。

安藤忠雄在他的教堂三部曲中,秉承了他一贯的设计风格,巧妙的利用周围环境与地形,将风、水、光等自然因素有机的融合于建筑中,强调了宗教的神圣,从而唤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真正的达到了震慑人心。

关键词风之教堂 水之教堂 光之教堂 自然 安藤忠雄引言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最后一个因素就是自然。

他思想中的自然是与原生的自然是不同的。

对他而言,神圣所关系的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的自然。

他认为,当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它们即趋向了神性。

后来建造的教堂三部曲,正是表现了风、水、光这三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

正文一、风之教堂风之教堂位于日本兵库县,坐落于海拔800米的临海峭壁之上。

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

“风之教堂”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第一个力作。

安藤忠雄1.1教堂简介从轴侧图来看,两个呈“凹”字的部分首尾相接。

一是教堂主体,另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穿过狭窄的楼梯、灰暗的走廊以及半日式的园林一面是矮墙,而另一面是浓密的灌木。

入口前面的花园没有太多的通常的处理手法,只有草坪和边缘处的树,然后便进入“风之长廊”的入口。

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阶而上的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风之长廊”的形体。

通过这“第四度空间”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自然涌现,随着视线的游动,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把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

光之教堂分析

光之教堂分析

交通分析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靠近道中路,沿斜插的墙体
进入建筑主体,这片斜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室内,掩了
现存内院中的牧师住宅,并隔离了喧嚣的外部世界。
LOGO
入口:沿着斜插进的墙体,由墙体末端的门进入
LOGO
LOGO
结构分析
• 外部结构:
LOGO
LOGO
与自然的对峙
光之教堂的设计,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正是他所谓对自然进行抽 象化的作业。 没有欧洲传统宗教建筑的空间和形式,也没有西方神学的空灵 与征服,只是通过对场所的应用、初期现代建筑几何形体的运用、宗教“十” 字符号的抽象引用和在此基础上的自然“光”抽象形成其独特的建筑形式。 这是宗教建筑的另一种静寂的平和与秩序,表象了日本传统水平空间的过渡 和融通。特别是在一、二期建筑期间,在室内外空间的处理上,都体现了亚 洲传统哲学和建筑观。在教堂单纯几何形体中,光“十”字抽象化的无窗混 凝土盒子教堂,体现了、玻璃,或上漆的木头等。使用这些材料的目的是要探索,
「究竟这些简单材料能创造出什么样丰富的空间」。他强调,材料并不是他的主题,
而材料所围起来的空间才是 他关注的焦点。 尽管安藤忠雄的木造建筑也闻名于世,如
西班牙万国博览会日本馆的巨大木建 筑、木御堂等。不过,在世人的眼中,清水混泥
教LO堂G内O有一段向下的斜坡,信徒座位高于圣坛,牧师站着与的人一样高,反映了 人人平等的观念。
空间分析 这L只OG是O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 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对的围合,创造出一
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藤 忠 雄——光 之 教 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作为一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安藤在许多国家展览过的设计图纸和构思草图也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安藤20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1安藤的设计思想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光之教堂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

安藤的建筑之所以有深度,因为它们有一定的观念、哲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依托,而不是那种仅靠镜面玻璃来体现“现代化”或单凭琉璃瓦来体现传统的粗浅之作,也不是凭空臆造,追求新奇的怪诞之作。

安藤的建筑观和美学观都是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作为基础的。

安藤的设计哲理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与自然的不可分性●素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对纯粹空间的要求不仅如此,安藤在许多作品创作中,还特别注重经由人身心体验的空间序列组织,注重由人们参与而获得的最终建筑品质的实现,而不是建筑本身的商业价值。

安藤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纯净的几何体●可信赖的混凝土材料 ●自然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沃夫兹堡现代美术馆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2教堂入口两入口之间的雨蓬和坐椅左图:教堂外观右 二 图 期 : 墙体 的 穿 插纯 净 的 几 何 体安藤建筑作品的关键是经常是有关建筑和自然的关系。

对 安藤来说建筑师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个脆弱的、理 性的庇护所。

他重复地再现他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的 风格,是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中建造了另外一个世 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安藤一直在 有意地缩小他的建筑词汇调色板,并在许多建筑中反复使 用,从而形成安藤建筑空间的集合单纯性和可识别性。

安藤的建筑语汇也并非创举,例如,来自柯布的方盒子,平屋顶和“阳光、空气、绿化”原则,来自赖特草原 式住宅的空间回转、曲折入口,来自粗野主义的“素混凝土”等等,经过他的整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建筑认知和精神追求。

安藤建筑的单纯并不是单调,它通过严谨的比例关系,严格有序的空间,形体的穿插来表现安藤建筑 的内涵。

.................教堂室内3可 信 赖 的 混 凝 土 材 料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 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 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 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 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 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 是残留的模板螺栓。

清水混 凝土演奏一曲光与影的旋律。

安藤在材料中掺进了日本的 传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 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 模板后进行处理,他将混凝 土运用到了高度精炼的层次。

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传 统手工艺和现代建筑之间并 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造工 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 严格的工程管理,共同造就 了“安氏混凝土美学”。

对于 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 只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

安藤相信,有质感的材料对 建筑来说就是无价之宝。

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 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 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 的纹理,以一种绵密、近乎 均质的质感来呈现,对于他 精确筑造 的混凝土结构,只 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

这种精准、纯粹的特质,正 符合日本人的审美特性。

安 藤把混凝土表现得如此细腻, 会让你感受到混凝土“母性” 的一面。

墙面上的圆孔好像 是“手的痕迹”,并非工业化 的产物,仿佛由手工触摸捏 合而成的,通过我们的触摸,鸟瞰众人眼前的十字架感受到“母性”的安全。

自 然安藤认为自然是对现实 的一种美化方式,仅仅是通 过建造园子,在园中种植植 物来表示季节变化这种手法 很粗糙。

抽象化的光、水、 风这样的自然也是由素材与 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 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他总 是不厌其烦地将这种理念灌 输到他的建筑中,用建筑去 提炼着自然。

让人在他的纯 粹的构成中,通过光影摇曳,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 然的存在和变化。

在安藤许多作品中,如 住吉的长屋、光的教堂、熊 本县古墓博物馆等,都能或 隐或现看到他对壁体开口的 青睐。

安藤认为,团队壁体 及其与顶棚之间的开口反复 运用,并非完全是想使壁体 本身具有个性,或是想用光 的投影使壁体美观,而是要 表现一种建筑学上具有完美 比例的空间流动。

同时,这 种手法也柔化了混凝土壁体 形成的僵硬空间,促成了空 间本身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对 话。

经过20 多年的建筑实践生涯,安藤已经形成了独树 一帜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 特别是那种简洁、熟练的素 混凝土运用和纯粹空间的文 化表现已经成为安藤建筑作 品的象征。

4安 藤 的 教 堂建 筑求着他的纯粹空间,参照引入自然元素的设计原则。

教堂建筑的设计在安藤忠水的教堂雄的作品群中是十分独特的,水的教堂是一座小型的婚礼教堂,它位于北海道夕张因为这类建筑首先要能唤起人山脉东北平原处。

基地四周为野生丛林,为了建设这座教精神上的共鸣,安藤忠雄正是堂,专门把附近的自然水体进入基地,开辟了一个长90m 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 ×45m 的人工湖。

安藤以水为主题,是自然-人-建筑有机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的结合起来。

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憩栖之所。

该建筑由两个边长分别为10m 和15m 的正方形空间体安藤的教堂建筑没有传统教堂量上下搭接而成。

一堵作为序列引导和领域划分的“L”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都形墙体则包围了建筑。

当人们依顺墙体从建筑背后走进建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

筑时,便被导向一个由玻璃围合的入口空间,于此,人们风的教堂聆听水声、风声和花香鸟语的同时,与自然彻底融合在一位于大阪神户地区的六甲起。

从这里通过回字形楼梯,走下幽暗的圆弧形楼梯间到山顶上,建筑共包括了一个教达礼拜堂。

这时,透过礼拜堂的大玻璃,眼里突然出现了堂、一座钟塔、一组连廊和为全部的湖面和水面上耸立着的十字架,人们内心也获得了限定用地而建的围墙。

其中,一种心旷神怡的纯洁感和神圣感。

就这样,原来毫不出奇与东西成15°角的连廊和与的水面,通过安藤精心安排的时隐时现的序列,焕发出了连廊平行的教堂决定了整个建极不平凡的魅力。

筑的轴线。

通常,教堂主厅与教堂建筑师一个整体,但在这个案例中,则做了分散处理,从形态上讲,教堂是一个混凝土实体,而连廊是一个长长的玻璃筒。

长达 40m 的连廊由一系列 2.7m 见方的混凝土架构组成。

连廊顶棚由玻璃天窗和“H”型联系梁构成 1/6 圆拱状屋顶,连廊两端均为开放,半室外的玻璃筒笼罩着柔和的光线,每每微风乍起,连廊便成“风”的通道。

参拜者通过这个连廊,走下楼梯,再转 90°,打开钢门,便进入教堂。

教堂的大厅包含两个 6.5m 直径的概念球体,是安藤心目中的“纯粹空间”,再转 90°,便看到了圣坛。

光线和绿色的自然经由侧墙大片落地窗渗透进教堂中。

自然在这里以一种抽象方式得以表现,来形成了一个纪念性空间。

安藤在风的教堂中依旧寻5光的教堂基地位置(location):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设计时间(term ofplanning ):1987 年1 月~1988 年 5 月施工时间(term ofconstruction):1988 年 5 月~1989 年 4 月基地面积(sitearea):839 ㎡建筑占地面积(buildingarea):113 ㎡总建筑面积(totalfloor area):113 ㎡教堂所在住宅区红叶下的入口场地﹒概况设计极端抽象简洁的仅为113㎡的大阪光的教堂,位于大阪闲静住宅街的一角,一片普通的住宅区内,是现有的一个木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展。

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木造教堂和牧师馆的位置以及与太阳的关系来决定的。

教堂内部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内部是真正的黑暗。

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现出光的十字架。

由于空间开口很少,十字光线在黑暗的背景下明亮异常。

受场地地形和满足建筑功能面积的制约,以及安藤对纯粹几何空间的追求,教堂被处理为简洁的混凝土箱体,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开口,主体限定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

人们内部只有投过光才能感受到那一场抽象的大自然的存在,与这种抽象性相一致的是,建筑也是一个纯粹的形体,没有额外的装饰,光线通过墙上的裂缝和开窗折射进来,赋予空间以张力并使之神化,它们抽象地渲染着已经建筑化了的室外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