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呼吸与运动《运动生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完整版目录•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与调节•运动对生理机能的影响•不同项目的运动生理特点与训练原则•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恢复手段•运动处方及营养补充策略01运动生理学概述定义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任务揭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适应机制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为科学训练、运动选材和运动医学等提供理论依据。

古代运动生理学的萌芽01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探讨运动与身体机能的关系,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近代运动生理学的形成0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实验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运用实验手段研究运动对机体的影响,标志着近代运动生理学的形成。

现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03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运动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手段日益先进,形成了现代运动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通过动物实验模拟人体运动过程,研究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动物实验法通过人体实验观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适应变化,探讨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人体实验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运动员或普通人群的运动经历、身体状况等信息,分析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调查法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描述人体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的数学模型,揭示运动生理机制。

数学建模法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02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01020304骨骼组成骨骼功能骨骼生长与发育骨骼疾病与损伤骨化过程、骨龄评估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保护内脏器官、支持身体姿势、参与运动纤维关节、软骨关节、滑膜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连接骨骼、提供运动范围、吸收冲击关节炎、关节脱位、韧带损伤等关节类型关节结构关节功能关节疾病与损伤肌肉结构肌肉收缩与舒张肌纤维、肌膜、肌束膜、肌外膜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肌丝滑行理论肌肉类型肌肉功能肌肉疾病与损伤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产生运动、维持姿势、保护内脏器官肌肉萎缩、肌肉拉伤、肌炎等03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与调节ATP-CP系统概述介绍ATP-CP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在运动中的供能作用。

《呼吸与运动》PPT课件

《呼吸与运动》PPT课件
〔2〕氧含量:每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 的氧量。
〔3〕血氧饱和度: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4〕氧利用率 每100ml 动脉雪流经组织时所释放
的 O2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 组织从搏出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 2、氧离曲线 〔1〕概念:血氧饱和度随 PO2的变化而变化的曲
1、CO2对呼吸的影响:C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 作用较强,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CO2 是维持正常呼吸不可缺少的体液因子。
2、缺 O2 对呼吸的影响:O2 供给缺乏可直接抑制 呼吸中枢活动。轻度缺氧时反射效应优势,引起 呼吸加强。
3、H+对呼吸的影响:H+ 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 用较弱,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
2、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 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
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意义是随着呼吸肌负荷 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呼吸运动,这在抑制气道阻 力上起重要作用。
〔二〕化学感受器反射
化学感受器通常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 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是指颈动脉体和主动 脉体;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对 H+ 浓度的变化敏感,对 PO2 的变不敏感。
〔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1、概念:肺泡腔内的气体压力。 2、变化: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
高于大气压。 〔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 1、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2、正常值:小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 3、原因:肺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使肺泡维持扩张状态,维持正常呼吸; 〔2〕促进静脉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
1.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 7%〕 。 2.形成碳酸氢盐〔占 87%〕。

运动生理学课件呼吸与运动

运动生理学课件呼吸与运动

PART 02
呼吸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时的呼吸变化
呼吸频率加快
呼吸节奏变化
运动时,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呼吸频率会相应增加。
运动过程中,呼吸节奏会根据运动强 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长跑过程中 ,呼吸节奏会与步伐相匹配。
呼吸深度加大
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 氧化碳,呼吸深度也会在运动时加大 。
呼吸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01
02
03
供氧能力
呼吸为肌肉提供足够的氧 气,对于耐力和力量表现 至关重要。
疲劳程度
呼吸能够影响身体的疲劳 程度,良好的呼吸可以减 轻肌肉疲劳。
运动恢复
正确的呼吸有助于加速运 动后的恢复过程。
不同运动项目的呼吸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有氧运动
如长跑和游泳,需要保持 较均匀的呼吸节奏,以最 大限度地提高氧气摄取。
03
解决方案
为了预防和缓解呼吸肌疲劳,可以进行适当的呼吸肌训练,如腹式呼吸
、吹气球等。此外,保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运动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中的呼吸调整与控制
呼吸调整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保持最佳的运动表现和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需要合理地调整呼吸 频率和深度。
控制方法
通过有意识的控制呼吸节奏和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表现和耐力。例如,在长跑过程 中,采用深呼吸和慢频率的呼吸方式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和提高运动耐力。
吸的节奏感。
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和二氧化碳 在肺部的交换量,提高摄氧能力

呼吸训练的实践与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和节奏呼吸来提高心肺功 能和运动表现。
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课件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课件
肌电图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阐述如何通过肌电图评估肌肉疲劳、训练效果以及运动技术等方面 的问题。
肌电图与运动生物力学
探讨肌电图与运动生物力学相结合在运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前景 和意义。
03
循环系统生理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心脏的位置与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 呈倒置圆锥形。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包 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 房和右心室。
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引发运动性疲劳,影响运 动表现。
提高运动能力的能量代谢策略
01
合理营养补充
根据运动项目、强度和持续时 间,合理安排膳食营养,保证 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
02
增加有氧训练
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和 肌肉氧化能力,增加脂肪利用 ,节省糖原消耗。
03
间歇性训练法
采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 ),提高无氧耐力,促进运动 后过量氧耗(EPOC),增加 脂肪消耗。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人体实验法
直接对人体进行实验,观察运动 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变化。
比较法
对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水平 或不同人群的生理机能进行比较 研究,揭示运动生理学的普遍规 律和特殊现象。
01
动物实验法
通过动物实验模拟人体运动过程 ,研究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 制。
02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 运动员或普通人群的运动经历和 健康信息,分析运动与健康的关 系。
4 个体差异原则
不同个体对训练的适应能力和效果存在差异,需要制定 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训练效果的评估

生理学第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章呼吸系统

O2=1.5% CO2=5%
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①量大 ②主要运输形式。
动态平衡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精选ppt
一、 O2的运输 (一) H b 与O2 的可逆性结合
1.结合形式:
PO2↑ (氧合)
PO2↓ (氧离)
2.结合特征 1)快速、可逆、不需酶催化、受PO2的影响
2)是氧合 oxygenation 反应,
血红蛋白两对α、β肽链与O2结合能力可互 相促成结合或解离(释放)。 肺部,PO2升高促结合;组织,PO2下降促释 放。
精选ppt
(二)氧离曲线特征及生理意义
表示血液PO2 与Hb氧饱和 度关系的曲线。 呈“S形。
精选ppt
1.上段60-100mmHg : 坡度较平。 表明:PO2变化大时,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90%~98%
精选ppt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扩散速率
P 温度 溶解度 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 √分子量
△P•T•A•S D∝
d•√MW 精选ppt
(二)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海平面各呼吸气体的分压(Kpa)
大气 吸入气 呼出气
O2 CO2 H2
FEV1/FVC% 80 % 3) 意义: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FEV1/FVC%是评定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用指 标,也常用于鉴别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病。
精选ppt
(二)肺通气量 lung ventilation volume 1.每分通气量 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 呼吸频率 Tidal Volume×respiratory frequency

运动生理学 第六章呼吸与运动

运动生理学 第六章呼吸与运动

第六章呼吸与运动一、名词解释:1、呼吸2、外呼吸3、肺通气4、肺换气5、内呼吸6、呼吸运动7、肺活量8、时间肺活量9、每分最大通气量;10、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11、每分通气量12、肺泡通气量13、氧通气当量;14、通气/血流比值呼吸;二、是非题:()1、运动时如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过大,造成血液回流困难,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眩。

()2、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无效腔×呼吸频率。

()3、正常人第1、2、3秒时间肺活量值中第二秒时间意义最大。

()4、运动前的肺通气量增加是条件反射性的。

()5、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说,进入肺泡的气体量才是真正的有效气体量。

()6、氧通气当量不与每分通气量成正比,而是与肺泡通气量成正比。

()7、平静呼吸时,肋间内肌和腹肌等呼吸肌并不收缩。

()8、无论怎样用力呼气,肺内的气体也是呼不完的。

()9、在血液中,98%以上的O2和94%以上的CO2是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的,物理性溶解形式很少,但不可少。

()10、O2与Hb的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氧分压的高低,同时也取决于有关酶的促助。

()11、动脉血中,氧含量为20ml%时,其饱和度可视为100%,静脉血中,氧含量为15ml%,其饱和度也可视为100%。

()12、由于血浆内有大量的碳酸酐酶的促助,所以组织内大量的CO2进入血液后,就在血浆内与水结合,形成H2CO3并解离成H+和HCO3-而被运输至肺部。

()13、缺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只引起非常微小的兴奋作用,因此,缺O2对呼吸的影响,完全依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发动的反射而实现的。

()14、剧烈运动时由于心输出量的增加,可使通气/血流比值下降。

二、选择题:()1、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为A:外呼吸; B:肺换气; C:组织换气; D:肺通气。

()2、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部位是A:肺泡;B:呼吸道;C:肺泡、组织;D:组织。

()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肺的弹性回缩力 C:呼吸肌的舒缩; 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某些腺体 兴奋: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
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 及表现。
生理活动表现:兴奋与抑制
四、适应性
适应性: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 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 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如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血液中的红 细胞数量远远超过平原地区的居民。
2、膜电位产生的原理——离子学说
(1)、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离子浓度的差异。这种 差异决定了离子运动的方向。
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
Na+ Cl-
K+
A-
(2)、细胞膜的通透性对离子的 通过具有选择性。
安静时 膜通道的选择性通
透 Na+
K+
受刺激后
ACl-
在静息状态下,K+具有外流的趋势, Na+具
因此受益; (3)、培养目标的要求,3个学分具有
强制性。
2、如何学好运动生理学?
(1)、了解原理,掌握常识,重在运用 (2)、课上课下相结合,教材和笔记相
结合 (3)、勤学好问,不拘形式,不分场所
随问随答。
二、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生理学: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 人体生命正常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 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 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 基础理论学科。
第二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
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快速、短暂、精确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运动生理学6

运动生理学6

三、运动与呼吸
(一)呼吸方法:
正常人安静时的呼吸是经过鼻呼吸的方法进行的,鼻 对空气具有净化、湿润和温暖的作用。但在运动时,为提 高呼吸的效率,增加散热途径,常采取嘴鼻并用的呼吸方 法。研究指出,运动时增加嘴的通气,肺通气量由仅用鼻 呼吸的80L/min可增至173L/min。当人体进行慢跑时,对 氧需求量不是太大时,采用以鼻吸气、嘴吐气的方式为佳, 随着速度的加快,可增加嘴吐气的深度和频率。对于健身 锻炼者来说,主观感觉必须使用嘴帮忙吸气时,说明跑步 速度太快,宜适当放慢运动速度。
呼吸道 (通道)
呼吸肌(动力):与肺通气的动力有关 (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腹
壁肌)。
胸膜腔:其负压与肺扩张有关(胸膜脏层和壁层之间的腔隙)
1、呼吸运动
(1)平静呼吸: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 胸廓的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 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 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胸廓容积 扩大, 肺在胸膜被动扩张 (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入肺 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 缩小胸廓 上下、前后、左右径 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
胸内压 (intrapleural pressure)
(四)过度通气(自学)
(五)哮喘和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自学)
第二节
气 体 交 换
气体的交换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膜)。
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壁和组织细胞膜)
呼 吸 膜 示 意 图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外呼吸: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1)肺通气: 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2)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2.内呼吸(组织换气) :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的 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运到血液,CO2运出肺的过程。

《呼吸与运动》课件

《呼吸与运动》课件
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和缓解紧张情绪,练习时可以慢慢吸气至最大容量,然后缓慢呼气至最大容量,重复多次。
深呼吸
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提高呼吸效率,练习时可以躺在地上,将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腹式呼吸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控制呼吸的节奏可以帮助保持运动的稳定性和持久力,建议采用2:2呼吸法,即两步吸气,两步呼气。
呼吸频率增加
随着呼吸频率的增加,每次呼吸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也会增多,使呼吸深度加大。
呼吸深度加大
在剧烈运动时,人们会采用浅快的呼吸方式,即快速而浅薄的呼吸,以满足快速气体交换的需求。
呼吸方式改变
缓解呼吸道症状
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适量的运动可以缓解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提高免疫力
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有氧运动时,应采用深呼吸,使肺部充分换气,以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
力量训练时,短暂的屏气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呼吸为运动提供能量,而运动则可以改善呼吸功能。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呼吸效率。
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助于减少运动中的疲劳和不适感,提高运动表现。
05
CHAPTER
呼吸与运动的实践建议
促进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03
CHAPTER
呼吸系统疾病与运动
哮喘与运动的关系
哮喘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可能会因为气道痉挛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03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适合的运动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以选择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等,同时配合呼吸训练和力量训练。
01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

急性起病,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 吸衰竭。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
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影像学检查及病原 学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氧合,纠正缺氧,保 护器官功能。
05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
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和评价方法
常用的动物模型
小鼠、大鼠、豚鼠、兔等
模型建立方法
基因敲除、药物诱导、机械通气等
评价方法
效应器作用
呼吸肌是呼吸运动的主要效应器, 其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 小,从而实现肺通气。
化学感受器对呼吸运动影响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低氧 血症和酸中毒敏感,通过刺激呼吸 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对脑脊 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浓度变 化敏感,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生存率、病理学检查、肺功能检测等
人体肺功能检测指标解读
肺活量
反映肺的最大通气能力
一秒率
反映气道阻塞程度
肺泡通气量
反映有效气体交换量
血气分析
反映机体氧合和酸碱平衡状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呼吸生理研究中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
系统研究蛋白质表达和功 能
细胞生物学技术
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变化
基因芯片技术
高通量检测基因表达谱变 化
病理生理机制
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 流受限。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 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诊断依据
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及过敏原检测。
治疗原则
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保持肺功能正 常。
肺部感染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运动与呼吸》PPT课件

《运动与呼吸》PPT课件

运动后呼吸发生了什么变化?
测量自己运动前安静时1分钟呼吸的次数; 测量自己原地跳绳后30秒后呼吸的次数。
记录呼吸次数:
运动前1分钟呼吸的次数: 运动后1分钟呼吸的次数:
一呼一吸算 呼吸一次。
运动与呼吸次数统计表
40S
运动前
适量运动 剧烈运动 运动后
呼吸次数
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了多少? 其他同学呢?
肺活量是可以测量的。
测量肺活量
软管
水槽
量筒
我们可以按图中 的样子,自制一 个测量肺活量的 简单装置。
分小组测一测每个人肺活量和运动前后的呼 吸次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中。
姓名
肺活量
运动前1分钟呼吸次数
跳绳30秒后1分钟呼吸 次数
小资料
10岁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分钟 呼吸次数应在25次以下。
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
猜想:如果不停的运动,每分钟 呼吸的次数会一直增加吗? 试一试:如果跳绳1分钟、2分 钟……会出现什么现象?
伴随着运动量的 增加,每分钟呼 吸的次数也会增 加。
我们每时每 刻都在进行呼吸
运动后呼吸次数发生了变化,我 们每个人一分钟呼吸的次数也存 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 与什么有关呢?
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 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肺换气功能的评定
肺换气功能可用氧扩散容量来评定。 氧扩散容量:是指肺泡膜的氧分压差为1mmHg时每分钟
可扩散的氧量。值大。说明肺换气效率高。 肺的高扩散能力能够保证加快氧从肺泡中扩散到肺毛细 血管,并使它在负荷强度很大时迅速饱和。
在静息情况下,青年男子氧扩散容量为20~33ml/min.mmHg;运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二)通气/血流比值(VA/Qc)
VA/Qc=(4200/5000)=0.84:恰好使静脉血全 部动脉化,肺换气效率最高; VA/Qc <0.84:通气不足,血流过剩,部分静 脉血通过通气不良的肺泡,使气体未充分更新, 未能变成动脉血就流回心脏,造成功能性“动- 静脉短路”; VA/Qc >0.84:通气过剩,血流不足,使静脉 血充分动脉化后仍能有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交 换,形成肺泡无效腔。
1、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实现肺通气的结构:呼吸道、肺泡、胸膜和胸膜腔。 (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泡的通道 (2)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呼吸运动(胸廓的节律性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 力
一、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一)肺容积
肺容量:肺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正常人约为
3900~5200毫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潮气量:每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做最大吸气增补吸入 的气量;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做最大呼气增补呼出 的气量; 4、余气量:尽最大力呼气后仍留于肺内的气量;
(一)呼吸方法
正常人安静时的呼吸是经过鼻呼吸的方法 进行的,鼻腔对空气具有净化、湿润和温暖的作 用。但在运动时,为提高呼吸的效率,增加散热 途径,常采取嘴鼻共用的呼吸方法。 当人体进行慢跑时,对氧需求量不是太大 时,采用以鼻吸气、嘴吐气的方式为佳。随着速 度的加快,可增加嘴吐气的深度和频率。对于健 身锻炼者来说,主观感觉必须使用嘴帮忙吸气时, 说明跑步速度太快,此时应适当放慢运动速度。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 界环境中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 机体这种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呼吸的全过程:
–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 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指血液通过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
的气体交换。
第一节 肺通气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气体扩散速率
气体扩散速度越快,气体交换也越快,且气体交 换速度取决于分子量。 气体溶解度:CO2约为O2的24倍;两侧分压差: Po2约为Pco2的10倍。 综合考虑气体分子量、溶解度及分压差,CO2 实际扩散速度约为O22倍。 O2扩散速度小于CO2,正常情况很少发生CO2扩 散障碍,往往是机体缺O2显著,而CO2潴留不明 显。
三、运动与呼吸
(四)过度通气
过度通气是指人体在运动时通气量超过 合理深度的一种呼吸。在运动期待、焦虑 以及呼吸紊乱时均可出现过度通气现象。 弊端:过度通气使血中氢离子浓度下降,降 低了肺通气的动力,但不会使血液中的氧 含量升高。不利于肌肉中能量物质的氧化, 会影响运动成绩。
三、运动与呼吸
(五)哮喘和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
1、在运动过程中当呼吸频率过快时,气体将 主要往返于解剖无效腔,而真正进入肺泡 内的气体量却较少。 2、运动员肺通气量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呼吸深 度来增加的。运动中较深的呼吸,将使肺 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提高,呼吸肌的能 耗量和耗氧量也随之下降,使通气变得更 为有效,这对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是很有力 的。
三、运动与呼吸
3、氧通气当量下降
氧通气当量是指每分通气量和每分吸氧量的比值。氧通气当 量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它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即:在相同吸氧量情况下,运动员的通气量比无训练者要少,在 相同肺通气量情况下,运动员的吸氧量较无训练者大,即呼吸效 率高,能完成的运动强度也大。
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 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
(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
1、每分通气量的适应
训练对安静时肺通气量的影响不大,亚极量运动时的每分通 气量增加的幅度减少,而最大通气量明显较无训练者大。有训练 的耐力运动员在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肺通气量发生非线性变化 的时间延迟,通气阈增大。
2、肺通气效率提高
训练可使安静时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频率下降,运动时呼吸深 度和频率的匹配更加合理。运动时,在相同肺通气量的情况下, 运动员的呼吸频率比无训练者要低。
1、哮喘:由于呼吸道的敏感性较高,伴随 咳嗽、喘息、气短等现象。表现为运动前 10分钟内经常会出现节段性的气道阻塞, 30~90分钟内可恢复。 2、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非哮喘患者、非 遗传性过敏者在运动后出现的呼吸道敏感 性增高的现象。如:运动诱发支气管痉挛 后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痰多等 现象。(突然降温或升温中游泳或冰上项 目)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及其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2、肺牵张反射(负反馈) 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 适宜刺激:肺扩大或缩小 吸气肺扩张→牵张感受器↑→迷走神经↑→延髓吸 气中枢↓→膈神经、肋间神经↓→吸气转呼气; 呼气肺缩小→牵张感受器↓→迷走神经↓→延髓吸 气中枢↑→膈神经、肋间神经↑→呼气转吸气。 生理意义:维持呼吸节律,使吸气不致过长过深,促 使吸气及时向呼气转化。
三、运动与呼吸
(三)憋气 不良影响:
②憋气结束出现反射性深呼吸,造成胸内压骤减, 潴留于静脉的血液迅速回心,冲击心肌使心肌过 度伸展,心输出量大增,血压也骤升,对心力储 备差者十分不利 ◆正确合理憋气方法: ①憋气前吸气不宜过深; ②结束憋气时,为免胸内压骤减,使胸内压有个 缓冲逐渐变小过程,呼出气应逐步少许地从声门 挤出,即“微启声门”,喉咙发出“嗨”声呼气; ③憋气应用于决胜关键时刻,如冲刺、杠铃过头。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及其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1、呼吸中枢 脑桥 上部:呼吸调整中枢(抑制吸气,调整呼吸节律)
下部:长吸中枢(加强吸气)
延髓 呼气中枢和舒张引起 的,而呼吸肌的节律性活 动是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 配,即呼吸中枢。
自动产生节律性呼吸(基本中枢)
102mmHg 40mmHg
静脉血
40mmHg 46mmHg
动脉血
100mmHg 40mmHg
组织
30mmHg 50mmHg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肺泡内Po2高于静脉血Po2,而PO2则低于静脉血, 因此,O2由肺泡向静脉血扩散,而co2则由静脉血向肺 泡扩散,经肺换气后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当动脉血 流经组织时,由于组织的PO2低于动脉血PO2,而PCO2高 于动脉血,因此,O2由血液向组织扩散,而CO2则由组 织向血液扩散,经组织换气后,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所以,肺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O2,放出 CO2;而体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则不断向组织提供O2, 运走CO2,以确保组织代谢的正常进行。
三、运动与呼吸
(三)憋气
憋气:吸气之后,紧闭声门作尽力呼气动作; 屏气:暂时的呼吸停止,声门不关闭(射击)。 良好作用:①反射性引起肌力加强:肌力在憋气 时最大,呼气时次之,吸气时最小;②使胸廓和 骨盆固定,为肌肉收缩提供坚的支撑点,为有关 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条件。 不良影响:①长时间憋气压迫胸腔,胸内压上升, 静脉血回心受阻,心脏充盈不充分,心输出量锐 减,血压大幅下降,导致心肌、脑细胞及视网膜 供血不全,干扰正常运动;因此,运用憋气 一 定要谨慎。
(三)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1、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实践中测定5次肺 活量,可判定呼吸肌的疲劳状况。但肺活量只能反应一 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测定时不限制呼气时间,所以不能 充分反映肺通气功能。 ★ 成人男性:3500毫升 ★ 成人女性:2500毫升 ★ 有训练的运动员(划船、游泳):7000毫升 2、时间肺活量:一次尽力吸气之后,用力并以最快速度 呼气,记录一定时间所能呼出气量;第l秒:83%肺活量 (最有意义),第2秒:96%肺活量,第3秒:99%肺活量。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 大小,还反映肺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 力是否增加等。
(五)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人体每分钟吸入肺泡真正参与
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呼吸频 率(次/分) 解剖无效腔: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中, 流在呼吸道内气体是不能进行交换的,这一部分 空间称为解剖无效腔。 在运动过程中,当呼吸频率过快时,气体将主要 往返于解剖无效腔,而真正进入肺泡内的气体量 却较少,因此,从提高肺泡气更新率的角度考虑, 增加呼吸深度是运动时呼吸调节的重点,采取适 当的呼吸深度既能节省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 又能提高肺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的效率。
动时可达60优秀运动员ml/min.mmHg;优秀耐力运动员可达 80ml/min.mmHg。氧扩散容量随年龄、性别、体位、机能活动和 训练水平的改变有所不同。运动时氧扩散容量的增大与运动强度 成正比。 一般情况下,成人>老人和儿童;男性>女性;平卧位>直立位; 运动时>安静时。不同运动项目,氧扩散容量增加的幅度不同: 耐力性划船运动员>游泳。 运动员之所以有较高的氧扩散容量,是由于其心输出量大,参与 气体交换的肺泡表面积增大,以及呼吸膜弥散阻力下降等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气体交换的组成:
气体的交换
1、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O2与CO2的交换。 2、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O2与CO2的交换。 气体交换的方式:扩散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分压差。 分压差:混合气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在人体肺 泡内、血液和组织中Po2和Po2并不相同,它们彼此间存 在着一定的分压差,于是,气体就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 压低的地方扩散。 肺泡气 PO2 P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