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49f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d.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导学案1. 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话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电阻这个概念,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准确地测量电阻呢?•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测量电阻的步骤有哪些?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2. 学习目标•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学会计算并掌握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3. 导入知识3.1 电阻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电阻是指导线或器件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阻,我们需要使用电阻表或万用表。
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有两种: - 直接测量法:将待测电阻直接连接到电阻表的两个端子,通过电阻表上的刻度或数字读数来获得电阻值。
- 桥式测量法:利用电阻比较桥,通过调节可变电阻,使得电桥平衡,然后通过校准表或计算获得电阻值。
3.2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万用表是一种集多种测量功能于一体的仪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下面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具体步骤:1.选择测量档位:在万用表上选择电阻测量档位,通常有Rx1、Rx10、Rx100等。
2.接线:将待测电阻两端的导线分别连接到万用表的红色正极和黑色负极。
3.多次测量:根据选择的测量档位,根据万用表上的刻度或数值进行测量。
如果是数字万用表,直接读取数字显示值即可。
如果是指针式万用表,需要注意指针是否在测量范围内。
4.记录测量结果:将读取到的测量值记录下来,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拓展学习除了测量电阻的方法,掌握并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1 串联电阻当多个电阻依次连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这些电阻时,这些电阻称为串联电阻。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记作Rt)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即:Rt = R1 + R2 + R3 + …4.2 并联电阻当多个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同时有电流通过各个电阻时,这些电阻称为并联电阻。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记作Rt)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再取倒数。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f643c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4.png)
第3节电阻的测量课题电阻的测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稳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2.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具准备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带灯座的小灯泡〔或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假设干、多媒体课件等教学难点自行设计科学、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学课时 1.5课时课前预习1.准备实验〔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2〕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或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3〕实验电路图:〔如右图〕2.进行实验〔1〕连线: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此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使电路中电流最小.〔2〕调压:接通电源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到达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然后再逐渐降低电压.〔3〕分析:比较多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得出结论.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学算.对于变形公式URI与I成反比的关系,但是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进行新课用“伏安〔1〕提出问题:师如果我们想知道〔2〕设计方案:师我们只要能测出可得出灯泡的电阻值,下a.如何能测出灯泡两b.如何能测出通过灯c.欲使灯泡连接在电d.要多测几次,观察接入什么器材好?生:器材的选取:如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即大电流超过0.5A的规格教师总结实验本卷须①注意观察电流表、意先调零;②在连接电路的过程③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④合上开关前,滑片突然过大.⑤读数时,眼睛正对师下面请大家根据验仪器,并设计实验报告〔3〕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进行新课〔4〕分析与论证:学生根据公式URI=计算出每次实验中灯泡的电阻值,并进行比较.〔5〕评估与交流:师你能从这些数值中看出还有什么规律吗?生: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因为灯泡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其电阻值就越大.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教师总结:误差分析——电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都有一定的电阻,会使测出的灯泡电阻值与真实值间存在差异,电流表和电压表连入电路的方式有两种.①外接法:如图甲所示,在外接法中,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待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U R、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电阻R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即I=I R+I V,待测电阻值应为RRURI=真,而测出来的电阻值RURI=测,由于I>I R,所以R测<R真,即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②内接法:如图乙所示,在内接法中,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R中的电流IR,电压表的示数表示电阻R两端电压U R与电流表两端电压U A之和,即U=U R+U A.根据UIR=,待测电阻值应为RRURI=真,而测量的电阻值RURI=测,因为U>U R,使R测>R真,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如果待测电阻R的阻值很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电阻R和电流表中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知U R=I R R远大于U A=I R R A,即U近似等于U R,使R测≈R真.【课堂延展】用其他方法测量电阻在上一个实验中,用的是两块电表,电压表用来测电压,电流表用来测电流,那么,单独使用一种电表,如何测出灯泡的电阻呢?学生分组讨论,再由代表阐述本组创新的方案.教师总结:测电阻的其他方法〔用多媒体展示〕〔1〕安阻法测电阻:电路图:如图甲.实验步骤:先闭合S1,断开S2,测出通过R0的电流I0;再断开S1,闭合S2,测出通过R x的电流I x.计算电阻的表达式:00xxIR RI=备课笔记实验步骤:将开关S接在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将开关S接在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计算电阻的表达式:R x=R戊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实验器材及选择在物理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不但要考虑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还要考虑实验器材的规格和性能.如:电源电压、仪表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略大于或接近待测电阻的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2)电流表的量程: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要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在不超过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量程.(3)在不能估测电流、电压值时,先用大量程试触,由指针的偏转程度确定是否在小量程范围内,能用小量程的尽量改接小量程,这样读数更准确.教学板书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测量方法,掌握了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器材的选取,知道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熟悉了一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加深了对仪器使用的理解.教材习题解答想想议议(P80)如果想多测几组电流解:在伏安法测电阻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想想做做(P8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解:根据实验计算出电压逐渐升高时,小灯泡大小与温度关系较大,灯动手动脑学物理(P81.一个小灯泡上标着学为检验小灯泡的标称电指出这三个错误分别错在解:电流表正负接线用了两上端接线柱.正确电2.流过一只电阻为2阻为165Ω的电烙铁,并解:先利用242Ω和再并联一个电烙铁,其电=0.91A+1.33A=2.24A.备课笔记教材习题解答3.如图是用伏安法测量某〔1〕根据电路图将如下〔2〕读出如下列图电流〔3〕算出被测电阻本次2.4V0.4AU I ==【课堂学习】问题1.水的三态有什么特征?1.阅读:“信息快递〞如何使用酒精灯,请同学谈一谈。
《电阻的测量》 导学案
![《电阻的测量》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453a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d.png)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2、掌握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会使用常见的电阻测量仪器,如欧姆表、伏安法测电阻等。
4、能够分析实验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误差。
5、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3)实验误差的分析与减小误差的方法。
2、难点(1)伏安法测电阻中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
(2)电表改装原理及对电阻测量的影响。
三、知识回顾1、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2、电阻的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1 kΩ =1000 Ω,1 MΩ =1000 kΩ3、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 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R 成反比,即 I = U/R 。
四、电阻测量的方法1、欧姆表法(1)欧姆表的结构欧姆表由表头、电源、调零电阻和测量电阻等部分组成。
(2)欧姆表的原理欧姆表是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调零电阻,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刻度处,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对应的电阻值为零。
当红、黑表笔间接入待测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3)欧姆表的使用方法①机械调零:使用前,先检查表针是否指在左端零刻度处,若不指零,应调节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②选挡:估计待测电阻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挡位。
若无法估计,则应从大量程开始试测,直到指针指在表盘中央刻度附近,此时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③欧姆调零:选好挡位后,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刻度处。
④测量: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读取指针所指的刻度值,乘以所选挡位的倍率,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⑤换挡:测量结束后,若需要更换挡位,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17.3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17.3电阻的测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1d6222551810a6f52486de.png)
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课题17.3 电阻的测量课型探究课课时1课时(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23(8)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3321RRRR++== Ω四、反馈提升: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及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A.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B.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减小C.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D.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五、达标测评: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小灯泡上标有“2.5V 0.3A”字样,电源电压为3V。
请完成下列回答:(1)根据电路图,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2)某次测量,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计算此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为Ω。
学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熟练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2.会用伏安法测电阻.3.加深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学习重点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及电路图,会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
学习难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流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欧姆定律的内容,有哪位同学能够流利地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表达式?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由欧姆定律I=U/R可推出R=U/I.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本节课我们就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二、自主学习:实验“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4.实验器材:5.思考:滑动变器阻的作用是什么?三、合作探究: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导学案)电阻的测量
![(导学案)电阻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8871462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6.png)
课时17.3《电阻的测量》导学案探究点一测量导体的电阻1.实验目的: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
实验原理:R=U/I。
实验器材:电池组、待测电阻、单刀开关、电流、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处;(3)闭合开关,调节滑片,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4)计算导体阻值;(5)求电阻的阻值的平均值。
实验数据:分析与论证: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和导体中的电流及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知识链接:①注意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
①闭合开关前,明确研究对象,观察记录哪些数据?①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取数据后要断开电路,以防止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
①测量次数一般在三次或四次左右。
探究点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2.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解:如图。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B(填“A”或“B”)端。
小青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1.8V,计算出的电阻值为9Ω。
(4)小青仅把这一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不合适,理由是: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5)如图丙所示,是其他两组同学根据测得数据作出的I—U图象,分析图象可知R a <R b(填“>”、“<”或“=”)。
(6)小珍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都不改变,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接到C、D(或A、B)接线柱。
(写出一种即可)探究三特殊方法测电阻(略)当堂练习1.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10ΩC.若甲和乙并联,电压为1V,则干路电流为0.4AD.将甲和乙串联,电流为0.4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2.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①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①U图象如图所示.如果R1①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①R并的I①U图象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串在①区域,R并在①区域B.R串在①区域,R并在①区域C.R串在①区域,R并在①区域D.R串在①区域,R并在①区域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均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利用下列电路图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 x阻值的是A.B.C.D.4.下列四幅图中,不能能测出未知电阻阻值的是A.B.C.D.5.做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后,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实验中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那么能否借助一个稳压的电源,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加上桌面上原有仪器,测出一个未知阻值R的电阻呢?要求是:1、可以增加导线和开关;2、电路连接好后不能改变元件的位置.”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提出了以下方案,请你分析一下,其中可行的是A.B.C.D.6.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要求两表的量程选择适当,这个适当指的是________;实验时,电表的表盘要正对自己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每次读数后都要及时断开开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f83f8b10661ed9ac51f391.png)
第3节电阻的测量课标要求:1.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导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②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 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3. 情感目标: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导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导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学法:实验归纳总结法导学准备: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教案来源:自撰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欧姆定律的公式:;两个变形式分别是2、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测出电阻两端的,用测出流过电阻的,然后根据计算出阻值,此方法称法。
二、课堂导学1、学生先做下题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此题的启发:电阻的阻值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IU求算出来。
要利用变形公式R =IU求电阻,需要知道U 、I 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2、实验:测量待没电阻的阻值(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4)、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7)、实验时应如何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8)、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9)、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待测电阻的平均值:332 1RRRR ++== Ω三、板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请将下图中的器材连接组成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并根据你连接的电路,说明要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怎样移动?2.如上图是小明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而连接的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电阻的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d0da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d.png)
课题电阻的测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2、学会伏安法测电阻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测出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阻值2、通过讨论掌握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加深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能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电路、分析实验数据并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的认识教学准备电池、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小灯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下面我们看看谁算得快: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提问:你们是利用什么公式求出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测出电压和电流就能算出电阻。
这就是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R=UI 学生计算结果回答:R=UI完成学案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用已学知识找到测电阻的方法,明确实验原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新课学习(一)设计电路图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画得好?(展示课件)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核心电路请同学们在核心电路的基础上添加必要元件并完善电路。
教师巡视。
提问:为什么要加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播放课件,完成导学案。
设计电路图回答:1.保护电路2.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完成导学案引导学生设计电路图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设计能力延伸思考、提问:如果是一个小灯泡呢?如何测小灯泡的电阻?请同学们画出电路图回答: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完成导学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电路的连接电路的连接展示“摆”“连”观看电路连接学习实物电路的链接(三)设计表格我们需要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所以要设计表格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23 设计表格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四)实验要求注意事项及步骤下面我们来看实验要求找同学读一读并讨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完成导学案中实验步骤播放课件和学生同读实验步骤读实验要求,讨论并回答实验注意事项: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到零刻度。
17.3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学生版
![17.3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4ebc4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6.png)
17.3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学习目标】1. 进一步掌握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方法。
2. 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3. 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学习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2)实验方法:是用测出电阻两端的,用测出流过电阻的,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阻值,此方法称法。
(3)实验电路图:(4)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定值电阻、电压表、、、开关、导线。
2. 进行实验(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此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的位置。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并填在表中。
(3)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中。
【合作探究】探究一、伏安法测电阻【想一想】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需要哪些实验器材?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设计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可知,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用测I出定值电阻两璃的电压U,把实验数据代入,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值。
我们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
电路设计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则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通过的电流也变。
【实验器材】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设计表格】【进行实验】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并填在表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阻的测量》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阻的测量》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65127941ea76e59fa047a.png)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阻的测量》学案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学习目的】1、知道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重点】测电阻的原理,欧姆定律的运用。
【难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温习回想】1、欧姆定律公式是:_____________,变形求电阻:_____________,变形求电压:_____________。
2、如图,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为0.2A,求电阻R的阻值?解:【自学指点】一、伏安法测电阻1、电流可____联一个________表来测量;电压可____联一个________表来测量。
只需测出_________和_________,应用欧姆定律的变方式R =_________〔实验原理〕,就可以计算出电阻大小。
2、依据实验原理选择器材并补充完整设计电路图:〝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衔接实物并关注本卷须知:衔接电路时①开关要处于__________形状。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_____________处。
③留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
5、实验讨论: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探求灯泡电阻变化规律〕: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
6、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衔接实物:7、设计并记载数据:想一想这能够是由什么缘由形成的?依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决议导体电阻大小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与导体的________有关。
你以为灯泡电阻变化的缘由是:灯泡亮度的变化惹起了灯丝________的变化,从而改动了电阻的大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阻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75672c172ded630a1cb67f.png)
§6.3 电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到制定的实验方案,接着到进行实验的探究过程,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在“交流与讨论”中,培养表达自己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学习过程演示:把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点一】电阻(请你先阅读课本15页的相关内容,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然后小组内交流,把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1.电阻表示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
2.电阻用字母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符号是,比较大的单位还有、,符号分别为、,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3.电阻器简称,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4.了解课本17页中一些常见的电阻值。
跟踪练习:1.完成课本1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2.完成课本1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
【学点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设计实验:(请你阅读课本16页相关内容,知道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然后小组内交流,设计实验步骤)1.你选择的器材有:。
2.在实验中通过什么现象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3.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各小组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做好记录。
)●分析论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演示:在电路中接入日光灯钨丝,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观察并比较前后两次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综上所述,请你归纳出: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评估:(请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分析)1.实验中有没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不能求 平均值。
课堂练习
现有下列器材,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
变阻器(0-10欧 2A)、4V电源、待测电
阻的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为2.5V,电阻为6欧左右)、开关一只 、导线若干。要求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测量
和 没有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
值分别为R1=5.1Ω,R2=5.3Ω。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所示,则R3= 5.2 Ω,实验测得值应 为Rx= 5.2 Ω。
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 有“2.5V"字样。 (1)图16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 实物图补充完整电压表示数为2.5V
在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图
13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都
有较大示数,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
+
Rx
S
V
P
4、注意事项: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电阻最大 位置。
5、实验步骤:
1)将开关断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滑动 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为某一适 当值,从电压、电流表上分别读出U、I的值, 做三次实验,得出三组数据。
强调:对于定值电阻要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如果不是定值电阻而是一个小灯泡应如
何测量?
相似点:
原理、电路图、器材、过程
测小灯泡的电阻
-
+
S
A
L
P
P
R V
12 电压(V) 2.0 2.5 电流(A) 0.34 0.4 电阻(Ω)5.9 6.3
3
3.0 0.46 6.5
平均值
×
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和定值电阻的测量有 什么不同?
你会计算吗?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 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 段导体的电阻.
测电压、电流----算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
p 1.实验原理: R U I
?思考:
(1)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电流I
(2)需要哪些器材? 电源、导线、开关、待测电阻R、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 1 2 3 次数
U/N 2.0 2.5 2.8
I/A 0.22 0.25 0.26
R/Ω
(2)电路连好后,小亮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 值.记录在表格中。
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10 Ω。
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
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故障: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
判断:①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 ②接触不良或灯丝等断开 ③电源等原件可能损坏;
故障: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或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判断:灯泡的灯丝可能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
故障: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灯泡变亮了, 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
判断:将电压表错接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变化电路的分析
练习: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 若P向右移动,则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 ) D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图3
电路故障分析
练习: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 合后,灯L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
故障1: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S 偏转。 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
故障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P 转角度很小。 R判x 断:①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可能都选择过大; ②电源电压可能过低。
实验过程
p 电路连接: 摆连检调
故障3: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
S
判断:量程可能选择过小; 故障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P 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
判R断x :滑动变阻器没有 “一上一下”连接。
实验过程
p 电路连接: 摆连检调
-
+
S
P Rx
实验过程
p 电路连接: 摆连检调
-
+
S
P Rx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U/V
(1)
1
(2)
1.5
(3)
2
电流I/A 0.22 0.32
0.42
电阻R/Ω 4.5
4.7
4.7
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 ___4_.6__Ω___
时两表的指针要偏过表面刻度盘的中线。
(1)试画出电路图;
(2)电流表的量程应为0—0.6A 电压表的量为 0—3V ;
(3)下列步骤的合理排列顺序为 E F G AH D B E C 。
A 闭合开关
B 将测出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C 计算被测小灯泡的电阻
D 读出两表的示数
E 断开开关
F 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
知识回顾:
1、电路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电流I ,测量工具:电流表 物理量: 电压U ,测量工具:电压表
物理量: 电阻R ,
如何测量电阻的阻值呢?
2、 欧姆定律 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U/R。变形式:U=IR 、R=U/I 。
(3)在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是如何操作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测量的电路该是什么样的,如何设 计电路图?
R
A
V
R
A V
R′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改变电路中的电压, ② 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以减小误差。 ②保护电路;
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欧姆定律 ;
2、电路图: 3、器材:
Rx
A
3)将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6.实验过程
p 电路连接:
摆连检
-
+
①① 开断变关开阻和开器变关滑阻片器放靠阻近值右最手大 ②② 电先目流连光和串检电联查压,有表再无尽连短量并路靠联近 ③③ 摆注试放意触合电检理表查,的是不正否出负工交接作叉线正线柱常
Rx
A
S
V
Rx
P
实验过程
p 电路连接: 摆连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