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MIDAS Civil做斜拉桥分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midascivil常见问题总结
1、如何利用板单元建立变截面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模型建立模型后如何输入预应力钢束?使用板单元建立连续刚构(变截面的方法)可简单说明如下:1)首先建立抛物线(变截面下翼缘) ;2)使用单元扩展功能由直线扩展成板单元,扩展时选择投影,投影到上翼缘处。
;3)在上翼缘处建立一直线梁(扩展过渡用),然后分别向横向中间及外悬挑边缘扩展成板单元;4)使用单元镜像功能横向镜像另一半;5) 为了观察方便,在单元命令中使用修改单元参数功能中的修改单元坐标轴选项,将板单元的单元坐标轴统一起来。
在板单元或实体块单元上加预应力钢束的方法,目前设计人员普遍采用加虚拟桁架单元的方法,即用桁架单元模拟钢束,然后给桁架单元以一定的温降,从而达到加除应力的效果。
温降的幅度要考虑预应力损失后的张力。
这种方法不能真实模拟沿钢束长度方向的预应力损失量,但由于目前很多软件不能提供在板单元或块单元上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所以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普遍在采用这种简化分析方法。
MIDAS目前正在开发在板单元和块单元上加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的模块,以满足用户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2、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以在主梁之间隔一定间距用横向虚拟梁连接,并且将横向虚拟梁的两端的弯矩约束释放。
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横向虚拟梁的刚度取值。
可参考有关书籍,推荐写的"Bridge deck behaviour",该书对梁格法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3、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否自己编辑截面形式可以在定义截面对话框中点击"数值"表单,然后输入您自定义的截面的各种数据。
您也可以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画出您的截面,然后生成一个截面名称,程序会计算出相应截面的特性值。
您也可以从CAD中导入截面(比如单线条的箱型截面,然后在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赋予线宽代表板宽)。
Midas civil软件培训——斜拉桥专题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1)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是指成桥状态下,斜拉桥主梁的弯曲内力和刚性支承连续梁的内力状态
一致。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根据连续梁的支承反力确定斜拉索的初张力。
2)零位移法 零位移法的出发点是通过索力调整,使成桥状态下主梁和斜拉索的交点的位移为零。对于
基于恩斯特公式进行
反复迭代计算
其它静力荷载 按等效桁架单元考虑,
同上
基于恩斯特公式进行
反复迭代计算
备注
13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不同结构中索单元的使用:
斜拉桥
• 悬索桥的主缆和吊杆:建议使用考虑大变形的悬索单元 • 大跨斜拉桥的斜拉索:对于近千米或者超过千米的斜拉桥建议使用考虑大 变形的索单元 • 中小跨斜拉桥的斜拉索:建议使用考虑恩斯特公式修正的等效桁架单元 • 拱桥的吊杆:建议使用桁架单元或只受拉桁架单元 • 系杆拱桥的系杆:建议使用桁架单元 • 体内预应力或体外预应力的钢索(钢束):与索单元无关,使用预应力荷 载功能按荷载来模拟即可。
9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但是设计人员会发现上述过程中,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的最终阶段(成桥状态)的结果 是不闭合的。这是因为合拢段在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时的结构体系差异,导致正装分析时得 到的最终阶段(成桥阶段)的内力与单独做成桥阶段分析(平衡状态分析)的结果有差异。即,初 始平衡状态分析(成桥阶段分析)时,同时考虑了全部结构的自重、索拉力以及二期荷载的 影响;而在正装分析时,合拢之前所有阶段的加劲梁会因为自重、索拉力产生变形,合拢时 合拢段只受自身的自重影响而不受其它结构的自重和索拉力的影响。
桥梁工程midasCivil常见问题解答
7.12为什么悬臂施工时,自重作用下悬臂端发生向上变形?10oh%T4 $
7.13为什么使用“刚性连接”连接的两点,竖向位移相差很大?11u!oHP
7.14为什么连续梁桥合龙后变形达上百米?12U# Y ?'3:
7.15为什么主缆在竖直向下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上拱变形?13%MU<S9k
5.6如何定义作用在实体表面任意位置的平面荷载?6$-""=O|"
5.7如何按照04公路规范定义温度梯度荷载?7#5HJW[9
5.8定义“钢束布置形状”时,直线、曲线、单元的区别?81G/bqIMg63
5.9如何考虑预应力结构管道注浆?8-L7Q,"a$
5.10为什么预应力钢束采用“2-D输入”与“3-D输入”的计算结果有差别?9>O[# 661
5.15为什么定义“节点动力荷载”时找不到已定义的时程函数?12*=}$@O S
5.16如何考虑移动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3'3=[xVnv
5.17为什么按照04公路规范自定义人群荷载时,分布宽度不起作用?14'LIJpk3J
5.18定义车道时,“桥梁跨度”的含义?15>L#&L ?#
5.19如何定义曲线车道?15Sj{z
4.14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9vyP3]+n
4.15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10tT'*Uu5
4.16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11uo;aC$US
4.17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11]ppi962Z
4.18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12Y u\<
桥梁工程软件midas-civil常见问题解答
录
第 1 章 “文件”中的常见问题.................................................................................. 1
1.1 如何方便地实现................................ 1 1.2 如何导入 CAD 图形文件? .................................................................................. 1 1.3 如何将几个模型文件合并成一个模型文件?......................................................... 2 1.4 如何将模型窗口显示的内容保存为图形文件? ..................................................... 4
第 2 章 “编辑”中的常见问题.................................................................................. 6
2.1 如何实现一次撤销多步操作?.............................................................................. 6
第 3 章“视图”中的常见问题.................................................................................... 7
3.1 如何方便地检查平面模型中相交单元是否共节点? .............................................. 7 3.2 为什么板单元消隐后不能显示厚度? ................................................................... 8 3.3 如何在模型窗口中显示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 ..................................................... 9 3.4 如何修改模型窗口背景颜色?.............................................................................11 3.5 如何修改内力结果图形中数值 3.2 为什么板单元消隐后具体问题........................ 12
MIDAS悬索桥分析功能使用说明
MIDAS/Civil悬索桥分析功能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1)使用MIDAS/Civil分析悬索桥的基本操作步骤a)定义主缆、主塔、主梁、吊杆等构件的材料和截面特性;b)打开主菜单“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悬索桥”,输入相应参数(各参数意义请参考联机帮助的说明以及下文中的一些内容);c)将建模助手的数据另存为“*.wzd”文件,以便以后修改或确认;d)运行建模助手后,程序会提供几何刚度初始荷载数据和初始单元内力数据,并自动生成“自重”的荷载工况;e)对模型根据实际状况,对单元、边界条件和荷载进行一些必要的编辑后,将主缆上的各节点定义为更新节点组,将塔顶节点和跨中最低点定义为垂点组;f)定义悬索桥分析控制数据后运行。
运行过程中需确认是否最终收敛。
运行完了后程序会提供平衡单元节点内力数据;g)删除悬索桥分析控制数据,将所有结构、边界条件和荷载都定义为相应的结构组、边界组和荷载组,定义一个一次成桥的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对话框中选择“考虑非线性分析/独立模型”,并勾选“包含平衡单元节点内力”;h)运行分析后查看该施工阶段的位移是否接近于0以及一些构件的内力是否与几何刚度初始荷载表格或者平衡单元节点内力表格的数据相同;i)各项结果都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倒拆施工阶段分析或者成桥状态的各种分析;j)详细计算原理请参考技术资料《用MIDAS做悬索桥分析》。
2)建模助手中选择三维和不勾选三维的区别?a)勾选三维就是指按空间双索面来计算悬索桥,需要输入桥面的宽度,输入的桥面系荷载将由两个索面来承担;b)不勾选三维时,程序将给建立单索面的空间模型,不需输入桥面的宽度,输入的桥面系荷载将由单索面来承担。
3)建模助手中主梁和主塔的材料、截面以及重量是如何考虑的?a)因为索单元必须考虑自重,因此建模助手分析中对于主缆和吊杆的自重,程序会自动考虑;b)但在建模助手中主梁和主塔的材料和截面并不介入分析,程序只是根据输入的几何数据,给建立几何模型,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悬索桥精密分析。
Midas civil软件培训——斜拉桥专题
midas Civil 2010斜拉桥专题Fra bibliotek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但是设计人员会发现上述过程中,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的最终阶段(成桥状态)的结果 是不闭合的。这是因为合拢段在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时的结构体系差异,导致正装分析时得 到的最终阶段(成桥阶段)的内力与单独做成桥阶段分析(平衡状态分析)的结果有差异。即,
结果>未知荷载系数 利用未知荷载系数功能,可以计算出最小误差范围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约束条 件的最佳荷载系数,利用这些荷载系数计算拉索初拉力。 指定位移、反力、内力的“0”值以及最大最小值作为约束条件,拉索初拉力作 为变量(未知数)来计算。 计算未知荷载系数适用于线性结构体系,为了计算出最佳的索力,必须要输 入适当的约束条件。
斜拉桥
1)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是指成桥状态下,斜拉桥主梁的弯曲内力和刚性支承连续梁的内力状态 一致。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根据连续梁的支承反力确定斜拉索的初张力。 2)零位移法 零位移法的出发点是通过索力调整,使成桥状态下主梁和斜拉索的交点的位移为零。对于 采用满堂支架一次落架的斜拉桥体系,其结果与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上述2种方法用于确定主跨和边跨对称的单塔斜拉桥的索力是最为有效的,对于主跨和边 跨几乎对称的3跨斜拉桥次之,对于主跨和边跨的不对称性较大的斜拉桥,几乎失去了作用 (因为这两种方法必然导致比较大的塔根弯矩,失去了索力优化的意义)。 3)倒拆和正装法 倒拆法是斜拉桥安装计算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倒拆、正装交替计算,确定各施工阶 段的安装参数,使结构逐步达到预定的线形和内力状态。
可以改变主梁的受力条件。活载作用下,斜拉索对主梁提供了弹性支承,使主梁相当于弹性支
承的连续梁。由此可见,对于斜拉桥而言,斜拉索的初张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MidasCivil桥梁工程分析常见问题汇总
目录“文件”相关问题 (1)1.1 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 (1)1.2 如何导入CAD图形文件? (2)1.3 如何将几个模型文件合并成一个模型文件? (3)1.4 如何将模型窗口显示的内容保存为图形文件? (5)“编辑”相关问题 (6)2.1 如何实现一次撤销多步操作? (6)“视图”相关问题 (7)3.1 如何方便地检查平面模型中相交单元是否共节点? (7)3.2 为什么板单元消隐后不能显示厚度? (8)3.3 如何在模型窗口中显示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 (9)3.4 如何修改模型窗口背景颜色? (11)3.5 如何修改内力结果图形中数值显示的字体大小和颜色? (12)“模型”相关问题 (15)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15)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15)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16)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16)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17)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17)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18)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18)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19)4.10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20)4.11 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20)4.12 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21)4.13 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21)4.14 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22)4.15 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23)4.16 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24)4.17 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24)4.18 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25)4.19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26)4.20 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26)4.21 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27)4.22 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29)4.23 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30)4.24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31)4.25 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32)4.26 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32)4.27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33)4.28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34)4.29 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34)4.30 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37)4.31 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37)4.32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38)4.33 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38)4.34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39)4.35 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39)4.36 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40)4.37 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41)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41)4.39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424.40 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42)4.41 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43)4.42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43)4.43 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44)4.44 如何删除重复单元? (45)“荷载”相关问题 (46)5.1 为什么自重要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 (46)5.2 “支座沉降组”与“支座强制位移”的区别? (46)5.3 如何定义沿梁全长布置的梯形荷载? (47)5.4 如何对弯梁定义径向荷载? (48)5.5 如何定义侧向水压力荷载? (49)5.6 如何定义作用在实体表面任意位置的平面荷载? (50)5.7 如何按照04公路规范定义温度梯度荷载? (52)5.8 定义“钢束布置形状”时,直线、曲线、单元的区别? (52)5.9 如何考虑预应力结构管道注浆? (53)5.10 为什么预应力钢束采用“2-D输入”与“3-D输入”的计算结果有差别? (54)5.11 “几何刚度初始荷载”与“初始单元内力”的区别? (54)5.12 定义索单元时输入的初拉力与预应力荷载里的初拉力的区别? (55)5.13 为什么定义“反应谱荷载工况”时输入的周期折减系数对自振周期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56)5.14 定义“反应谱函数”时,最大值的含义? (57)5.15 为什么定义“节点动力荷载”时找不到已定义的时程函数? (57)5.16 如何考虑移动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58)5.17 为什么按照04公路规范自定义人群荷载时,分布宽度不起作用? (59)5.18 定义车道时,“桥梁跨度”的含义? (60)5.19 如何定义曲线车道? (60)5.20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单独与组合的区别? (60)5.21 定义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时,“系数”的含义? (61)5.22 为什么定义车道面时,提示“车道面数据错误”? (61)5.23 “结构组激活材龄”与“时间荷载”的区别? (62)5.24 施工阶段定义时,边界组激活选择“变形前”与“变形后”的区别? (62)5.25 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时,截面位置参数“Cz”和“Cy”的含义? (63)“分析”相关问题 (64)6.1 为什么稳定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差很大?(是否考虑剪切对稳定的影响) (64)6.2 为什么定义几何刚度初始荷载对结构的屈曲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65)6.3 为什么不能同时执行屈曲分析与移动荷载分析? (66)6.4 为什么特征值分析时,提示“错误:没有质量数据”? (66)6.5 如何在“特征值分析”时,考虑索单元初始刚度? (67)6.6 为什么“反应谱分析”时,提示“没有质量数据”? (67)6.7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时,影响线加载与所有点加载的区别? (68)6.8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时,“每个线单元上影响点数量”的含义? (69)6.9 如何对某个施工阶段进行稳定分析? (70)6.10 如何对存在索单元的模型进行“移动荷载分析”? (70)6.11 如何考虑普通钢筋对收缩徐变的影响? (72)6.12 定义“施工阶段分析控制”时,体内力与体外力的区别? (73)6.13 为什么不能使用“施工阶段非线性累加模型分析”功能? (73)6.14 为什么定义了“悬索桥分析控制”,执行分析后不能进入后处理? (74)6.15 定义“悬索桥分析控制数据”时,更新节点组与垂点组区别? (75)6.16 能否指定分析所需内存? (75)“结果”相关问题 (77)7.1 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CS:恒荷载”等的含义? (77)7.2 为什么“自动生成荷载组合”时,恒荷载组合了两次? (77)7.3 为什么“用户自定义荷载”不能参与自动生成的荷载组合? (78)7.4 为什么在自动生成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中,汽车荷载的组合系数不是0.4或0.7? (79)7.5 为什么在没有定义边界条件的节点上出现了反力? (79)7.6 为什么相同的两个模型,在自重作用下的反力不同? (80)7.7 为什么小半径曲线梁自重作用下内侧支反力偏大? (81)7.8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变形结果与手算结果不符? (82)7.9 为什么考虑收缩徐变后得到的拱顶变形增大数十倍? (82)7.10 为什么混凝土强度变化,对成桥阶段中荷载产生的位移没有影响? (83)7.11 为什么进行钢混叠合梁分析时,桥面板与主梁变形不协调? 83 7.12 为什么悬臂施工时,自重作用下悬臂端发生向上变形? (84)7.13 为什么使用“刚性连接”连接的两点,竖向位移相差很大? 86 7.14 为什么连续梁桥合龙后变形达上百米? (87)7.15 为什么主缆在竖直向下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上拱变形? (88)7.16 为什么索单元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转角变形不协调? (89)7.17 为什么简支梁在竖向荷载下出现了轴力? (90)7.18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时,车道所在纵梁单元的内力远大于其它纵梁单元的内力? (91)7.19 如何在“移动荷载分析”时,查看结构同时发生的内力? (91)7.20 空心板梁用单梁和梁格分析结果相差15%? (93)7.21 为什么徐变产生的结构内力比经验值大上百倍? (93)7.22 如何查看板单元任意剖断面的内力图? (94)7.23 为什么相同荷载作用下,不同厚度板单元的内力结果不一样? (96)7.24 为什么无法查看“板单元节点平均内力”? (97)7.25 如何一次抓取多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图形? (97)7.26 如何调整内力图形中数值的显示精度和角度? (98)7.27 为什么在城-A车道荷载作用下,“梁单元组合应力”与“梁单元应力PSC”不等? (101)7.28 为什么“梁单元组合应力”不等于各分项正应力之和? (101)7.29 为什么连续梁在整体升温作用下,跨中梁顶出现压应力? .. 101 7.30 为什么PSC截面应力与PSC设计结果的截面应力不一致? 102 7.31 为什么“梁单元应力PSC”结果不为零,而“梁单元应力”结果为零? (103)7.32 如何仅显示超过某个应力水平的杆件的应力图形? (104)7.33 为什么“水化热分析”得到的地基温度小于初始温度? (105)7.34 “梁单元细部分析”能否查看局部应力集中? (106)7.35 为什么修改自重系数对“特征值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107)7.36 为什么截面偏心会影响特征值计算结果? (108)7.37 为什么“特征值分析”没有扭转模态结果? (109)7.38 “屈曲分析”时,临界荷载系数出现负值的含义? (109)7.39 “移动荷载分析”后自动生成的MVmax、MVmin、MVall工况的含义? (110)7.40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结果没有考虑冲击作用? (110)7.41 如何得到跨中发生最大变形时,移动荷载的布置情况? (111)7.42 为什么选择影响线加载时,影响线的正区和负区还会同时作用有移动荷载? (112)7.43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等效静力荷载分析得到结果不同? (113)7.44 如何求解斜拉桥的最佳初始索力? (114)7.45 为什么求斜拉桥成桥索力时,“未知荷载系数”会出现负值? (115)7.46 为什么定义“悬臂法预拱度控制”时,提示“主梁结构组出错”? (116)7.47 如何在预拱度计算中考虑活载效应? (116)7.48 桥梁内力图中的应力、“梁单元应力”、“梁单元应力PSC”的含义? (117)7.49 由“桥梁内力图”得到的截面应力的文本结果,各项应力结果的含义? (117)7.50 为什么定义查看“结果>桥梁内力图”时,提示“设置桥梁主梁单元组时发生错误!”? (119)7.51 为什么无法查看“桥梁内力图”? (120)7.52 施工阶段分析完成后,自动生成的“POST:CS”的含义?1207.53 为什么没有预应力的分析结果? (120)7.54 如何查看“弹性连接”的内力? (122)7.55 为什么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正值? (122)7.56 如何查看预应力损失分项结果? (123)7.57 为什么定义了“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后,无法查看“梁单元应力”图形? (124)7.58 为什么拱桥计算中出现奇异警告信息? (125)7.59 如何在程序关闭后,查询“分析信息”的内容? (126)“设计”相关问题 (127)8.1 能否进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 (127)8.2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进行PSC设计的注意事项? (127)8.3 PSC设计能否计算截面配筋量? (128)8.4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跳过:没有找到钢束序号为(1)的构件”? (128)8.5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129)8.6 为什么PSC设计时,提示“PSC设计用荷载组合数据不存在”? (129)8.7 A类构件能否分别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130)8.8 为什么PSC设计结果中没有“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130)8.9 为什么PSC设计时,斜截面抗裂验算结果与梁单元主拉应力分析结果不一致? (131)8.10 为什么承载能力大于设计内力,验算结果仍显示为“NG”? (131)8.11 PSC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结果表格中“跳过”的含义? (132)8.12 为什么改变箍筋数量后,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 .. 1338.13 为什么定义“截面钢筋”后,结构承载能力没有提高? (134)8.14 如何指定PSC设计计算书封面上的项目信息内容? (136)“查询”相关问题 (138)9.1 如何查询任意节点间距离? (138)9.2 如何查询梁单元长度、板单元面积、实体单元体积? (138)9.3 如何查询模型的节点质量? (139)“工具”相关问题 (140)10.1 如何取消自动保存功能? (140)10.2 如何定义快捷键? (140)10.3 如何查询工程量? (141)10.4 为什么采用SPC计算的薄壁钢箱截面的抗扭惯性矩小于理论计算值? (142)10.5 为什么相同的截面用CAD与SPC计算的截面特性不同? (143)10.6 为什么SPC里定义的截面无法导出sec格式文件? (143)“文件”相关问题1.1 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具体问题本模型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在分析第一施工阶段时出现“WARNING:NODENO.7DXDO FMAYBESINGULAR”,如下图所示。
MIDAS Civil 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MIDASCivil 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a.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b.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c.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d.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e.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f.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A.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a.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关于midas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最近将阳光论坛上的几个常见的问题整理了一下,与大家共勉。
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
准确来讲,是算自振频率时(特征值分析)时用的,地震计算时需要各振形,所以间接需要输入质量。
悬索桥分析注意要点midas
懸索橋分析時的一些注意事項1)使用MIDAS/Civil分析懸索橋的基本操作步驟a) 定義主纜、主塔、主梁、吊杆等構件的材料和截面特性;b) 打開主菜單“模型/結構建模助手/懸索橋”,輸入相應參數(各參數意義請參考聯機幫助的說明以及下文中的一些內容);c) 將建模助手的數據另存為“*.wzd”檔,以便以後修改或確認;d) 運行建模助手後,程式會提供幾何剛度初始荷載數據和初始單元內力數據,並自動生成“自重”的荷載工況;e) 對模型根據實際狀況,對單元、邊界條件和荷載進行一些必要的編輯後,將主纜上的各節點定義為更新節點組,將塔頂節點和跨中最低點定義為垂點組;f) 定義懸索橋分析控制數據後運行。
運行過程中需確認是否最終收斂。
運行完了後程式會提供平衡單元節點內力數據;g) 刪除懸索橋分析控制數據,將所有結構、邊界條件和荷載都定義為相應的結構組、邊界組和荷載組,定義一個一次成橋的施工階段,在施工階段對話框中選擇“考慮非線性分析/獨立模型”,並勾選“包含平衡單元節點內力”;h) 運行分析後查看該施工階段的位移是否接近於0以及一些構件的內力是否與幾何剛度初始荷載表格或者平衡單元節點內力表格的數據相同;i) 各項結果都滿足要求後即可進行倒拆施工階段分析或者成橋狀態的各種分析;j) 詳細計算原理請參考技術資料《用MIDAS做懸索橋分析》。
2)建模助手中選擇三維和不勾選三維的區別?a) 勾選三維就是指按空間雙索面來計算懸索橋,需要輸入橋面的寬度,輸入的橋面系荷載將由兩個索面來承擔;b) 不勾選三維時,程式將給建立單索面的空間模型,不需輸入橋面的寬度,輸入的橋面系荷載將由單索面來承擔。
3)建模助手中主梁和主塔的材料、截面以及重量是如何考慮的?a) 因為索單元必須考慮自重,因此建模助手分析中對於主纜和吊杆的自重,程式會自動考慮;b) 但在建模助手中主梁和主塔的材料和截面並不介入分析,程式只是根據輸入的幾何數據,給建立幾何模型,以便進行下一步的懸索橋精密分析。
桥梁工程软件midas+civil常见问题解答
目录第1章“文件”中的常见问题 (1)1.1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 (1)1.2如何导入CAD图形文件? (1)1.3如何将几个模型文件合并成一个模型文件? (2)1.4如何将模型窗口显示的内容保存为图形文件? (4)第2章“编辑”中的常见问题 (6)2.1如何实现一次撤销多步操作? (6)第3章“视图”中的常见问题 (7)3.1如何方便地检查平面模型中相交单元是否共节点? (7)3.2为什么板单元消隐后不能显示厚度? (8)3.3如何在模型窗口中显示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 (9)3.4如何修改模型窗口背景颜色? (11)3.5如何修改内力结果图形中数值3.2为什么板单元消隐后具体问题 (12)第4章“模型”中的常见问题 (15)4.1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15)4.2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15)4.3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15)4.4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16)4.5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16)4.6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17)4.7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17)4.8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18)4.9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18)4.10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19)4.11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20)4.12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20)4.13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21)4.14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21)4.15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22)4.16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23)4.17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23)4.18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24)4.19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25)4.20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25)4.21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26)4.22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28)4.23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29)4.24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30)4.25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31)4.26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32)4.27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33)4.28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33)4.29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34)4.30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36)4.31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37)4.32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37)4.33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37)4.34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38)4.35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39)4.36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39)4.37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40)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40)4.39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41)4.40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41)4.41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42)4.42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42)4.43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43)4.44如何删除重复单元? (43)第5章“荷载”中的常见问题 (45)5.1为什么自重要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 (45)5.2“支座沉降组”与“支座强制位移”的区别? (45)5.3如何定义沿梁全长布置的梯形荷载? (46)5.4如何对弯梁定义径向荷载? (47)5.5如何定义侧向水压力荷载? (48)5.6如何定义作用在实体表面任意位置的平面荷载? (49)5.7如何按照04公路规范定义温度梯度荷载? (50)5.8定义“钢束布置形状”时,直线、曲线、单元的区别? (51)5.9如何考虑预应力结构管道注浆? (51)5.10为什么预应力钢束采用“2-D输入”与“3-D输入”的计算结果有差别? (52)5.11“几何刚度初始荷载”与“初始单元内力”的区别? (53)5.12定义索单元时输入的初拉力与预应力荷载里的初拉力的区别? (54)5.13为什么定义“反应谱荷载工况”时输入的周期折减系数对自振周期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54)5.14定义“反应谱函数”时,最大值的含义? (55)5.15为什么定义“节点动力荷载”时找不到已定义的时程函数? (55)5.16如何考虑移动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57)5.17为什么按照04公路规范自定义人群荷载时,分布宽度不起作用? (57)5.18定义车道时,“桥梁跨度”的含义? (58)5.19如何定义曲线车道? (58)5.20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单独与组合的区别? (58)5.21定义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时,“系数”的含义? (59)5.22为什么定义车道面时,提示“车道面数据错误”? (59)5.23“结构组激活材龄”与“时间荷载”的区别? (60)5.24施工阶段定义时,边界组激活选择“变形前”与“变形后”的区别? (60)5.25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时,截面位置参数“Cz”和“Cy”的含义? (60)第6章“分析”中的常见问题 (62)6.1为什么稳定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差很大?(是否考虑剪切对稳定的影响)626.2为什么定义几何刚度初始荷载对结构的屈曲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63)6.3为什么不能同时执行屈曲分析与移动荷载分析? (64)6.4为什么特征值分析时,提示“错误:没有质量数据”? (64)6.5如何在“特征值分析”时,考虑索单元初始刚度? (64)6.6为什么“反应谱分析”时,提示“没有质量数据”? (65)6.7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时,影响线加载与所有点加载的区别? (66)6.8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时,“每个线单元上影响点数量”的含义? (66)6.9如何对某个施工阶段进行稳定分析? (67)6.10如何对存在索单元的模型进行“移动荷载分析”? (68)6.11如何考虑普通钢筋对收缩徐变的影响? (69)6.12定义“施工阶段分析控制”时,体内力与体外力的区别? (70)6.13为什么不能使用“施工阶段非线性累加模型分析”功能? (71)6.14为什么定义了“悬索桥分析控制”,执行分析后不能进入后处理? (72)6.15定义“悬索桥分析控制数据”时,更新节点组与垂点组区别? (72)6.16能否指定分析所需内存? (73)第7章“结果”中的常见问题 (74)7.1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CS:恒荷载”等的含义? (74)7.2为什么“自动生成荷载组合”时,恒荷载组合了两次? (74)7.3为什么“用户自定义荷载”不能参与自动生成的荷载组合? (75)7.4为什么在自动生成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中,汽车荷载的组合系数不是0.4或0.7? (76)7.5为什么在没有定义边界条件的节点上出现了反力? (76)7.6为什么相同的两个模型,在自重作用下的反力不同? (77)7.7为什么小半径曲线梁自重作用下内侧支反力偏大? (77)7.8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变形结果与手算结果不符? (78)7.9为什么考虑收缩徐变后得到的拱顶变形增大数十倍? (79)7.10为什么混凝土强度变化,对成桥阶段中荷载产生的位移没有影响? (79)7.11为什么进行钢混叠合梁分析时,桥面板与主梁变形不协调? (80)7.12为什么悬臂施工时,自重作用下悬臂端发生向上变形? (81)7.13为什么使用“刚性连接”连接的两点,竖向位移相差很大? (82)7.14为什么连续梁桥合龙后变形达上百米? (83)7.15为什么主缆在竖直向下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上拱变形? (84)7.16为什么索单元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转角变形不协调? (85)7.17为什么简支梁在竖向荷载下出现了轴力? (85)7.18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时,车道所在纵梁单元的内力远大于其它纵梁单元的内力? (86)7.19如何在“移动荷载分析”时,查看结构同时发生的内力? (86)7.20空心板梁用单梁和梁格分析结果相差15%? (88)7.21为什么徐变产生的结构内力比经验值大上百倍? (88)7.22如何查看板单元任意剖断面的内力图? (89)7.23为什么相同荷载作用下,不同厚度板单元的内力结果不一样? (91)7.24为什么无法查看“板单元节点平均内力”? (92)7.25如何一次抓取多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图形? (92)7.26如何调整内力图形中数值的显示精度和角度? (93)7.27为什么在城-A车道荷载作用下,“梁单元组合应力”与“梁单元应力PSC”不等? 96 7.28为什么“梁单元组合应力”不等于各分项正应力之和? (96)7.29为什么连续梁在整体升温作用下,跨中梁顶出现压应力? (96)7.30为什么PSC截面应力与PSC设计结果的截面应力不一致? (97)7.31为什么“梁单元应力PSC”结果不为零,而“梁单元应力”结果为零? (97)7.32如何仅显示超过某个应力水平的杆件的应力图形? (98)7.33为什么“水化热分析”得到的地基温度小于初始温度? (100)7.34“梁单元细部分析”能否查看局部应力集中? (101)7.35为什么修改自重系数对“特征值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101)7.36为什么截面偏心会影响特征值计算结果? (102)7.37为什么“特征值分析”没有扭转模态结果? (103)7.38“屈曲分析”时,临界荷载系数出现负值的含义? (103)7.39 “移动荷载分析”后自动生成的MVmax、MVmin、MV all工况的含义? (104)7.40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结果没有考虑冲击作用? (104)7.41如何得到跨中发生最大变形时,移动荷载的布置情况? (105)7.42为什么选择影响线加载时,影响线的正区和负区还会同时作用有移动荷载? (106)7.43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等效静力荷载分析得到结果不同? (107)7.44如何求解斜拉桥的最佳初始索力? (107)7.45为什么求斜拉桥成桥索力时,“未知荷载系数”会出现负值? (109)7.46为什么定义“悬臂法预拱度控制”时,提示“主梁结构组出错”? (109)7.47如何在预拱度计算中考虑活载效应? (110)7.48桥梁内力图中的应力、“梁单元应力”、“梁单元应力PSC”的含义? (110)7.49由“桥梁内力图”得到的截面应力的文本结果,各项应力结果的含义? (111)7.50为什么定义查看“结果>桥梁内力图”时,提示“设置桥梁主梁单元组时发生错误!”? (112)7.51为什么无法查看“桥梁内力图”? (113)7.52施工阶段分析完成后,自动生成的“POST:CS”的含义? (113)7.53为什么没有预应力的分析结果? (114)7.54如何查看“弹性连接”的内力? (115)7.55为什么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正值? (116)7.56如何查看预应力损失分项结果? (116)7.57为什么定义了“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后,无法查看“梁单元应力”图形? (117)7.58为什么拱桥计算中出现奇异警告信息? (118)7.59如何在程序关闭后,查询“分析信息”的内容? (119)第8章“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21)8.1能否进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 (121)8.2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进行PSC设计的注意事项? (121)8.3PSC设计能否计算截面配筋量? (121)8.4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跳过:没有找到钢束序号为(1)的构件”? (122)8.5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123)8.6为什么PSC设计时,提示“PSC设计用荷载组合数据不存在”? (123)8.7A类构件能否分别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124)8.8为什么PSC设计结果中没有“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124)8.9为什么PSC设计时,斜截面抗裂验算结果与梁单元主拉应力分析结果不一致? 1248.10为什么承载能力大于设计内力,验算结果仍显示为“NG”? (125)8.11PSC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结果表格中“跳过”的含义? (126)8.12为什么改变箍筋数量后,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 (126)8.13为什么定义“截面钢筋”后,结构承载能力没有提高? (127)8.14如何指定PSC设计计算书封面上的项目信息内容? (129)第9章“查询”中的常见问题 (131)9.1如何查询任意节点间距离? (131)9.2如何查询梁单元长度、板单元面积、实体单元体积? (131)9.3如何查询模型的节点质量? (131)第10章“工具”中的常见问题 (133)10.1如何取消自动保存功能? (133)10.2如何定义快捷键? (133)10.3如何查询工程量? (134)10.4为什么采用SPC计算的薄壁钢箱截面的抗扭惯性矩小于理论计算值? (135)10.5为什么相同的截面用CAD与SPC计算的截面特性不同? (136)10.6为什么SPC里定义的截面无法导出sec格式文件? (136)第1章“文件”中的常见问题1.1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具体问题本模型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在分析第一施工阶段时出现“WARNING : NODE NO. 7 DX DOF MAY BE SINGULAR”,如下图所示。
midas civil心得
midas civil心得1、今天同事发现midas中当张拉钢束时当前阶段灌浆即下0个阶段灌浆(默认是这样),计算出来的等效面积和惯距是考虑钢束转化成混凝土后的面积,所以应该输入下1个阶段灌浆。
2、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中28天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一定要看好,否则输入小了,总是提示你约束有误,我就犯了两回这样的错误,在边界条件上找了半天没有发现错误,其实是这个标号输入太小。
3、对于新手初次使用midas,一定要注意单位,记得一次有个同事在cad里划分好单元(单位mm),导入midas中用的单位是mm,导入后就是什么也没有,找了半天发现是单位不对,像用spc计算截面特性同样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4、在进行抗震分析时,如果阵型始终达不到质量的90%,建议在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
5、静力荷载工况中除了温度和温度梯度,其他荷载都使用施工阶段荷载!!6、预应力钢束特性值中导管直径如果输入错误(我曾经给输入大了100倍,主梁断面给扣了所剩无几),结果计算出恒载反力出现负值!!7、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中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应点选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及应力。
变截面组定义时的注意本人在学习中有所体会,写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也避免其他人和我一样走一些弯路。
1、PSC数值形截面(即从CAD中导入的截面)不能定义为变截面组,若将其指定为变截面组则不能作分析且不能转变为变截面.所以对于变截面问题要直接输入截面,不能导入。
2、从CAD中导入截面时,应注意:a.单位要正确,即导入前在cad中定义的单位,和导入时要统一。
b.所绘制的截面不能包含面域,否则在截面特征管理器中就无法显示定义为面域的那块,而且图形要是封闭的。
c.导入的步骤,首先用generate命令选中图形,在进行计算划分网格,最后输出保存,即可在截面对话框中导入数值型截面。
地基弹簧的模拟问题?地基弹簧只能受压,根据其特点,用只受压的弹性连接是最合适的,但是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自由度奇异的问题。
1使用MIDASCivil做斜拉桥分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1使⽤MIDASCivil做斜拉桥分析时的⼀些注意事项使⽤MIDAS/Civil做斜拉桥分析时的⼀些注意事项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与⼀般梁式桥的设计过程有所不同。
对于梁式桥梁结构,如果结构尺⼨、材料、⼆期恒载都确定之后,结构的恒载内⼒也随之基本确定,⽆法进⾏较⼤的调整。
对于斜拉桥,由于其荷载是由主梁、桥塔和斜拉索分担的,合理地确定各构件分担的⽐例是⼗分重要的。
因此斜拉桥的设计⾸先是确定其合理的成桥状态,即合理的线形和内⼒状态,其中起主要调整作⽤的就是斜拉索的张拉⼒。
确定斜拉索张拉⼒的⽅法主要有刚性⽀承连续梁法、零位移法、倒拆和正装法、⽆应⼒状态控制法、内⼒平衡法和影响矩阵法等,各种⽅法的原理和适⽤对象请参考刘⼠林等编著的公路桥梁设计丛书-《斜拉桥》。
MIDAS/Civil程序针对斜拉桥的张拉⼒确定、施⼯阶段分析、⾮线性分析等提供了多种解决⽅案,下⾯就⼀些功能的⽬的、适⽤对象和注意事项做⼀些说明。
1.未闭合⼒功能通常,在进⾏斜拉桥分析时,第⼀步是进⾏成桥状态分析,即建⽴成桥模型,考虑结构⾃重、⼆期恒载、斜拉索的初拉⼒(单位⼒),进⾏静⼒线性分析后,利⽤“未知荷载系数”的功能,根据影响矩阵求出满⾜所设定的约束条件(线形和内⼒状态)的初拉⼒系数。
此时斜拉索需采⽤桁架单元来模拟,这是因为斜拉桥在成桥状态时拉索的⾮线性效应可以看作不是很⼤,⽽且影响矩阵法的适⽤前提是荷载效应的线性叠加(荷载组合)成⽴。
第⼆步是利⽤算得的成桥状态的初拉⼒(不再是单位⼒),建⽴成桥模型并定义倒拆施⼯阶段,以求出在各施⼯阶段需要张拉的索⼒。
此时斜拉索采⽤只受拉索单元来模拟,在施⼯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选择“体内⼒”。
第三步是根据倒拆分析得到的各施⼯阶段拉索的内⼒,将其按初拉⼒输⼊建⽴正装施⼯阶段的模型并进⾏分析。
此时斜拉索仍需采⽤只受拉索单元来模拟,但在施⼯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选择“体外⼒”。
但是设计⼈员会发现上述过程中,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的最终阶段(成桥状态)的结果是不闭合的。
《桥梁工程midasCivil常见问题解答》
《桥梁工程midas Civil常见问题解答》第一章“文件”中的常见问题 21.1 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 2 1.2 如何导入CAD 图形文件, 21.3 如何将几个模型文件合并成一个模型文件, 3 1.4 如何将模型窗口显示的内容保存为图形文件, 4第二章“编辑”中的常见问题 22.1 如何实现一次撤销多步操作, 2第三章“视图”中的常见问题第四章“模型”中的常见问题 3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3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3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3 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4 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4 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5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5 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6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64.10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7 4.11 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8 4.12 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8 4.13 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94.14 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94.15 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10 4.16 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114.17 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114.18 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124.19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134.20 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134.21 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14 4.22 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16 4.23 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17 4.24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18 4.25 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19 4.26 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204.27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21 4.28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21 4.29 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22 4.30 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244.31 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24 4.32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254.33 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254.34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26 4.35 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264.36 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27 4.37 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27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284.39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29 4.40 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29 4.41 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304.42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304.43 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31 4.44 如何删除重复单元,第五章“荷载”中的常见问题 25.1 为什么自重要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 25.2 “支座沉降组”与“支座强制位移”的区别, 25.3 如何定义沿梁全长布置的梯形荷载, 35.4 如何对弯梁定义径向荷载, 45.5 如何定义侧向水压力荷载, 55.6 如何定义作用在实体表面任意位置的平面荷载, 65.7 如何按照04公路规范定义温度梯度荷载, 75.8 定义“钢束布置形状”时,直线、曲线、单元的区别, 8 5.9 如何考虑预应力结构管道注浆, 85.10 为什么预应力钢束采用“2-D输入”与“3-D输入”的计算结果有差别, 9 5.11 “几何刚度初始荷载”与“初始单元内力”的区别, 10 5.12 定义索单元时输入的初拉力与预应力荷载里的初拉力的区别, 11 5.13 为什么定义“反应谱荷载工况”时输入的周期折减系数对自振周期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115.14 定义“反应谱函数”时,最大值的含义, 115.15 为什么定义“节点动力荷载”时找不到已定义的时程函数, 12 5.16 如何考虑移动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35.17 为什么按照04公路规范自定义人群荷载时,分布宽度不起作用, 145.18 定义车道时,“桥梁跨度”的含义, 155.19 如何定义曲线车道, 155.20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单独与组合的区别, 15 5.21 定义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时,“系数”的含义, 16 5.22 为什么定义车道面时,提示“车道面数据错误”, 16 5.23 “结构组激活材龄”与“时间荷载”的区别, 175.24 施工阶段定义时,边界组激活选择“变形前”与“变形后”的区别, 17 5.25 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时,截面位置参数“Cz”和“Cy”的含义, 17第六章“分析”中的常见问题第七章“结果”中的常见问题 37.1 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CS:恒荷载”等的含义, 3 7.2 为什么“自动生成荷载组合”时,恒荷载组合了两次, 3 7.3 为什么“用户自定义荷载”不能参与自动生成的荷载组合, 4 7.4 为什么在自动生成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中,汽车荷载的组合系数不是0.4或0.7, 57.5 为什么在没有定义边界条件的节点上出现了反力, 5 7.6 为什么相同的两个模型,在自重作用下的反力不同, 6 7.7 为什么小半径曲线梁自重作用下内侧支反力偏大, 6 7.8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变形结果与手算结果不符, 7 7.9 为什么考虑收缩徐变后得到的拱顶变形增大数十倍, 8 7.10 为什么混凝土强度变化,对成桥阶段中荷载产生的位移没有影响, 8 7.11 为什么进行钢混叠合梁分析时,桥面板与主梁变形不协调, 97.12 为什么悬臂施工时,自重作用下悬臂端发生向上变形, 10 7.13 为什么使用“刚性连接”连接的两点,竖向位移相差很大, 11 7.14 为什么连续梁桥合龙后变形达上百米, 127.15 为什么主缆在竖直向下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上拱变形, 13 7.16 为什么索单元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转角变形不协调, 14 7.17 为什么简支梁在竖向荷载下出现了轴力, 147.18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时,车道所在纵梁单元的内力远大于其它纵梁单元的内力, 15 7.19 如何在“移动荷载分析”时,查看结构同时发生的内力, 15 7.20 空心板梁用单梁和梁格分析结果相差15%, 177.21 为什么徐变产生的结构内力比经验值大上百倍, 177.22 如何查看板单元任意剖断面的内力图, 187.23 为什么相同荷载作用下,不同厚度板单元的内力结果不一样, 19 7.24为什么无法查看“板单元节点平均内力”, 217.25 如何一次抓取多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图形, 217.26 如何调整内力图形中数值的显示精度和角度, 227.27 为什么在城-A车道荷载作用下,“梁单元组合应力”与“梁单元应力PSC”不等, 25 7.28 为什么“梁单元组合应力”不等于各分项正应力之和, 25 7.29 为什么连续梁在整体升温作用下,跨中梁顶出现压应力, 25 7.30 为什么PSC截面应力与PSC设计结果的截面应力不一致, 26 7.31 为什么“梁单元应力PSC”结果不为零,而“梁单元应力”结果为零, 26 7.32 如何仅显示超过某个应力水平的杆件的应力图形, 27 7.33 为什么“水化热分析”得到的地基温度小于初始温度, 29 7.34 “梁单元细部分析”能否查看局部应力集中, 307.35 为什么修改自重系数对“特征值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30 7.36 为什么截面偏心会影响特征值计算结果, 317.37 为什么“特征值分析”没有扭转模态结果, 327.38 “屈曲分析”时,临界荷载系数出现负值的含义, 327.39 “移动荷载分析”后自动生成的MVmax、MVmin、MVall工况的含义, 33 7.40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结果没有考虑冲击作用, 337.41 如何得到跨中发生最大变形时,移动荷载的布置情况, 34 7.42 为什么选择影响线加载时,影响线的正区和负区还会同时作用有移动荷载, 35 7.43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等效静力荷载分析得到结果不同, 35 7.44 如何求解斜拉桥的最佳初始索力, 367.45 为什么求斜拉桥成桥索力时,“未知荷载系数”会出现负值, 38 7.46为什么定义“悬臂法预拱度控制”时,提示“主梁结构组出错”, 38 7.47 如何在预拱度计算中考虑活载效应, 387.48 桥梁内力图中的应力、“梁单元应力”、“梁单元应力PSC”的含义, 39 7.49 由“桥梁内力图”得到的截面应力的文本结果,各项应力结果的含义, 40 7.50 为什么定义查看“结果>桥梁内力图”时,提示“设置桥梁主梁单元组时发生错误~”, 41 7.51 为什么无法查看“桥梁内力图”, 417.52 施工阶段分析完成后,自动生成的“POST:CS”的含义, 42 7.53 为什么没有预应力的分析结果, 427.54 如何查看“弹性连接”的内力, 447.55 为什么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正值, 44 7.56 如何查看预应力损失分项结果, 457.57 为什么定义了“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后,无法查看“梁单元应力”图形, 46 7.58 为什么拱桥计算中出现奇异警告信息, 477.59 如何在程序关闭后,查询“分析信息”的内容, 48 第八章“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8.1 能否进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 28.2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进行PSC设计的注意事项, 28.3 PSC设计能否计算截面配筋量, 38.4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跳过:没有找到钢束序号为(1)的构件”, 3 8.5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3 8.6 为什么PSC设计时,提示“PSC设计用荷载组合数据不存在”, 3 8.7 A类构件能否分别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4 8.8 为什么PSC设计结果中没有“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4 8.9 为什么PSC设计时,斜截面抗裂验算结果与梁单元主拉应力分析结果不一致, 4 8.10 为什么承载能力大于设计内力,验算结果仍显示为“NG”, 5 8.11 PSC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结果表格中“跳过”的含义, 5 8.12 为什么改变箍筋数量后,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 6 8.13 为什么定义“截面钢筋”后,结构承载能力没有提高, 7 8.14 如何指定PSC设计计算书封面上的项目信息内容, 9 第九章“查询”中的常见问题 29.1 如何查询任意节点间距离, 29.2 如何查询梁单元长度、板单元面积、实体单元体积, 2 9.3 如何查询模型的节点质量, 3第十章“工具”中的常见问题 210.1 如何取消自动保存功能, 210.2 如何定义快捷键, 210.3 如何查询工程量, 310.4 为什么采用SPC计算的薄壁钢箱截面的抗扭惯性矩小于理论计算值, 4 10.5 为什么相同的截面用CAD与SPC计算的截面特性不同, 5 10.6 为什么SPC里定义的截面无法导出sec格式文件, 5第一章“文件”中的常见问题1.1 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具体问题本模型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在分析第一施工阶段时出现“WARNING : NODE NO.7 DX DOFMAY BE SINGULAR”,如下图所示。
MIDASCivil迈达斯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MIDASCivil迈达斯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MIDASCivil 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a.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b.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c.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d.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e.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 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f.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A.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midascivil常见问题总结
midascivil常见问题总结1、如何利用板单元建立变截面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模型建立模型后如何输入预应力钢束?使用板单元建立连续刚构(变截面的方法)可简单说明如下:1)首先建立抛物线(变截面下翼缘) ;2)使用单元扩展功能由直线扩展成板单元,扩展时选择投影,投影到上翼缘处。
;3)在上翼缘处建立一直线梁(扩展过渡用),然后分别向横向中间及外悬挑边缘扩展成板单元;4)使用单元镜像功能横向镜像另一半;5) 为了观察方便,在单元命令中使用修改单元参数功能中的修改单元坐标轴选项,将板单元的单元坐标轴统一起来。
在板单元或实体块单元上加预应力钢束的方法,目前设计人员普遍采用加虚拟桁架单元的方法,即用桁架单元模拟钢束,然后给桁架单元以一定的温降,从而达到加除应力的效果。
温降的幅度要考虑预应力损失后的张力。
这种方法不能真实模拟沿钢束长度方向的预应力损失量,但由于目前很多软件不能提供在板单元或块单元上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所以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普遍在采用这种简化分析方法。
MIDAS目前正在开发在板单元和块单元上加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的模块,以满足用户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2、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以在主梁之间隔一定间距用横向虚拟梁连接,并且将横向虚拟梁的两端的弯矩约束释放。
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横向虚拟梁的刚度取值。
可参考有关书籍,推荐写的"Bridge deck behaviour",该书对梁格法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3、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否自己编辑截面形式可以在定义截面对话框中点击"数值"表单,然后输入您自定义的截面的各种数据。
您也可以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画出您的截面,然后生成一个截面名称,程序会计算出相应截面的特性值。
您也可以从CAD中导入截面(比如单线条的箱型截面,然后在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赋予线宽代表板宽)。
midas_Civil_2010斜拉桥专题—斜拉桥设计专题
按桁架单元(或考虑成桥时的几何刚度)进行线性分析
12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成桥状态荷载工况 不勾选“在PostCS…” 移动荷载 按桁架单元考虑 (线性叠加) 支座沉降 动力分析 (特征值分析等) 同上 同上
勾选“PostCS…” 考虑成桥状态的索单元 和梁单元的几何刚度 同上 同上
影响非常小,如果取主梁上的位移或弯矩作为控制值,会导致病态方程。对于辅助墩附近
的斜拉索建议人为假定索力进行试算,以得到理想的结构内力和线形。
7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三、 midas Civil中的斜拉桥功能
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与一般梁式桥的设计过程有所不同。对于梁式桥梁结构,如果结构尺寸、 材料、二期恒载都确定之后,结构的恒载内力也随之基本确定,无法进行较大的调整。但对于
张拉斜拉索时,实际上已经将该斜拉索脱离出来单独工作,因为斜拉索的张力和结构的其
它部分无关,而只与千斤顶有关,因此在张拉斜拉索时,其初张力效应必须采用隔离体分析 (midas Civil中采用体外力来进行模拟)。
确定斜拉索张拉力的方法主要有刚性支承连续梁法、零位移法、倒拆和正装法、无应力状 态控制法、内力平衡法和影响矩阵法等,各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对象请参考刘士林等编著的公 路桥梁设计丛书 -《斜拉桥》。
midas Civil 2010斜拉桥专题—斜拉桥设计专题
Integrated Solution System for Bridge and Civil Strucutres
目 一、斜拉桥概述
录
二、斜拉桥索力调整理论 三、midas Civil中的斜拉桥功能
《桥梁工程midas Civil常见问题解答》
第一章“文件”中的常见问题 21.1 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 21.2 如何导入CAD图形文件? 21.3 如何将几个模型文件合并成一个模型文件? 31.4 如何将模型窗口显示的内容保存为图形文件? 4第二章“编辑”中的常见问题 22.1 如何实现一次撤销多步操作? 2第三章“视图”中的常见问题第四章“模型”中的常见问题 3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3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3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3 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4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4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5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5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6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64.10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74.11 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84.12 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8 4.13 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94.14 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94.15 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104.16 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114.17 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114.18 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124.19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134.20 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134.21 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144.22 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164.23 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174.24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184.25 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194.26 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20 4.27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214.28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214.29 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224.30 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244.31 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244.32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254.33 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254.34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264.35 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264.36 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274.37 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27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284.39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294.40 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294.41 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304.42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304.43 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314.44 如何删除重复单元?第五章“荷载”中的常见问题 25.1 为什么自重要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 25.2 “支座沉降组”与“支座强制位移”的区别? 25.3 如何定义沿梁全长布置的梯形荷载? 35.4 如何对弯梁定义径向荷载? 45.5 如何定义侧向水压力荷载? 55.6 如何定义作用在实体表面任意位置的平面荷载? 65.7 如何按照04公路规范定义温度梯度荷载? 75.8 定义“钢束布置形状”时,直线、曲线、单元的区别? 85.9 如何考虑预应力结构管道注浆? 85.10 为什么预应力钢束采用“2-D输入”与“3-D输入”的计算结果有差别? 95.11 “几何刚度初始荷载”与“初始单元内力”的区别? 105.12 定义索单元时输入的初拉力与预应力荷载里的初拉力的区别? 115.13 为什么定义“反应谱荷载工况”时输入的周期折减系数对自振周期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11 5.14 定义“反应谱函数”时,最大值的含义? 115.15 为什么定义“节点动力荷载”时找不到已定义的时程函数? 125.16 如何考虑移动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35.17 为什么按照04公路规范自定义人群荷载时,分布宽度不起作用? 145.18 定义车道时,“桥梁跨度”的含义? 155.19 如何定义曲线车道? 155.20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单独与组合的区别? 155.21 定义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时,“系数”的含义? 165.22 为什么定义车道面时,提示“车道面数据错误”? 165.23 “结构组激活材龄”与“时间荷载”的区别? 175.24 施工阶段定义时,边界组激活选择“变形前”与“变形后”的区别? 175.25 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时,截面位置参数“Cz”和“Cy”的含义? 17第六章“分析”中的常见问题第七章“结果”中的常见问题 37.1 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CS:恒荷载”等的含义? 37.2 为什么“自动生成荷载组合”时,恒荷载组合了两次? 37.3 为什么“用户自定义荷载”不能参与自动生成的荷载组合? 47.4 为什么在自动生成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中,汽车荷载的组合系数不是0.4或0.7? 5 7.5 为什么在没有定义边界条件的节点上出现了反力? 57.6 为什么相同的两个模型,在自重作用下的反力不同? 67.7 为什么小半径曲线梁自重作用下内侧支反力偏大? 67.8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变形结果与手算结果不符? 77.9 为什么考虑收缩徐变后得到的拱顶变形增大数十倍? 87.10 为什么混凝土强度变化,对成桥阶段中荷载产生的位移没有影响? 87.11 为什么进行钢混叠合梁分析时,桥面板与主梁变形不协调? 97.12 为什么悬臂施工时,自重作用下悬臂端发生向上变形? 107.13 为什么使用“刚性连接”连接的两点,竖向位移相差很大? 117.14 为什么连续梁桥合龙后变形达上百米? 127.15 为什么主缆在竖直向下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上拱变形? 137.16 为什么索单元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转角变形不协调? 147.17 为什么简支梁在竖向荷载下出现了轴力? 147.18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时,车道所在纵梁单元的内力远大于其它纵梁单元的内力? 15 7.19 如何在“移动荷载分析”时,查看结构同时发生的内力? 157.20 空心板梁用单梁和梁格分析结果相差15%? 177.21 为什么徐变产生的结构内力比经验值大上百倍? 177.22 如何查看板单元任意剖断面的内力图? 187.23 为什么相同荷载作用下,不同厚度板单元的内力结果不一样? 197.24 为什么无法查看“板单元节点平均内力”? 217.25 如何一次抓取多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图形? 217.26 如何调整内力图形中数值的显示精度和角度? 227.27 为什么在城-A车道荷载作用下,“梁单元组合应力”与“梁单元应力PSC”不等? 25 7.28 为什么“梁单元组合应力”不等于各分项正应力之和? 257.29 为什么连续梁在整体升温作用下,跨中梁顶出现压应力? 257.30 为什么PSC截面应力与PSC设计结果的截面应力不一致? 267.31 为什么“梁单元应力PSC”结果不为零,而“梁单元应力”结果为零? 267.32 如何仅显示超过某个应力水平的杆件的应力图形? 277.33 为什么“水化热分析”得到的地基温度小于初始温度? 297.34 “梁单元细部分析”能否查看局部应力集中? 307.35 为什么修改自重系数对“特征值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307.36 为什么截面偏心会影响特征值计算结果? 317.37 为什么“特征值分析”没有扭转模态结果? 327.38 “屈曲分析”时,临界荷载系数出现负值的含义? 327.39 “移动荷载分析”后自动生成的MVmax、MVmin、MVall工况的含义? 337.40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结果没有考虑冲击作用? 337.41 如何得到跨中发生最大变形时,移动荷载的布置情况? 347.42 为什么选择影响线加载时,影响线的正区和负区还会同时作用有移动荷载? 357.43 为什么移动荷载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等效静力荷载分析得到结果不同? 357.44 如何求解斜拉桥的最佳初始索力? 367.45 为什么求斜拉桥成桥索力时,“未知荷载系数”会出现负值? 387.46 为什么定义“悬臂法预拱度控制”时,提示“主梁结构组出错”? 387.47 如何在预拱度计算中考虑活载效应? 387.48 桥梁内力图中的应力、“梁单元应力”、“梁单元应力PSC”的含义? 397.49 由“桥梁内力图”得到的截面应力的文本结果,各项应力结果的含义? 407.50 为什么定义查看“结果>桥梁内力图”时,提示“设置桥梁主梁单元组时发生错误!”? 41 7.51 为什么无法查看“桥梁内力图”? 417.52 施工阶段分析完成后,自动生成的“POST:CS”的含义? 427.53 为什么没有预应力的分析结果? 427.54 如何查看“弹性连接”的内力? 447.55 为什么混凝土弹性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正值? 447.56 如何查看预应力损失分项结果? 457.57 为什么定义了“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后,无法查看“梁单元应力”图形? 467.58 为什么拱桥计算中出现奇异警告信息? 477.59 如何在程序关闭后,查询“分析信息”的内容? 48第八章“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8.1 能否进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 28.2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进行PSC设计的注意事项? 28.3 PSC设计能否计算截面配筋量? 38.4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跳过:没有找到钢束序号为(1)的构件”? 38.5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38.6 为什么PSC设计时,提示“PSC设计用荷载组合数据不存在”? 38.7 A类构件能否分别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48.8 为什么PSC设计结果中没有“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48.9 为什么PSC设计时,斜截面抗裂验算结果与梁单元主拉应力分析结果不一致? 4 8.10 为什么承载能力大于设计内力,验算结果仍显示为“NG”? 58.11 PSC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结果表格中“跳过”的含义? 58.12 为什么改变箍筋数量后,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 68.13 为什么定义“截面钢筋”后,结构承载能力没有提高? 78.14 如何指定PSC设计计算书封面上的项目信息内容? 9第九章“查询”中的常见问题 29.1 如何查询任意节点间距离? 29.2 如何查询梁单元长度、板单元面积、实体单元体积? 29.3 如何查询模型的节点质量? 3第十章“工具”中的常见问题 210.1 如何取消自动保存功能? 210.2 如何定义快捷键? 210.3 如何查询工程量? 310.4 为什么采用SPC计算的薄壁钢箱截面的抗扭惯性矩小于理论计算值? 410.5 为什么相同的截面用CAD与SPC计算的截面特性不同? 510.6 为什么SPC里定义的截面无法导出sec格式文件? 5第一章“文件”中的常见问题1.1如何方便地实现对施工阶段模型的数据文件的检查?具体问题本模型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在分析第一施工阶段时出现“W ARNING : NODE NO. 7 DX DOF MAY BE SINGULAR”,如下图所示。
midas civil心得
midas civil心得1、今天同事发现midas中当张拉钢束时当前阶段灌浆即下0个阶段灌浆(默认是这样),计算出来的等效面积和惯距是考虑钢束转化成混凝土后的面积,所以应该输入下1个阶段灌浆。
2、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中28天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一定要看好,否则输入小了,总是提示你约束有误,我就犯了两回这样的错误,在边界条件上找了半天没有发现错误,其实是这个标号输入太小。
3、对于新手初次使用midas,一定要注意单位,记得一次有个同事在cad里划分好单元(单位mm),导入midas中用的单位是mm,导入后就是什么也没有,找了半天发现是单位不对,像用spc计算截面特性同样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4、在进行抗震分析时,如果阵型始终达不到质量的90%,建议在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
5、静力荷载工况中除了温度和温度梯度,其他荷载都使用施工阶段荷载!!6、预应力钢束特性值中导管直径如果输入错误(我曾经给输入大了100倍,主梁断面给扣了所剩无几),结果计算出恒载反力出现负值!!7、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中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应点选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及应力。
变截面组定义时的注意本人在学习中有所体会,写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也避免其他人和我一样走一些弯路。
1、PSC数值形截面(即从CAD中导入的截面)不能定义为变截面组,若将其指定为变截面组则不能作分析且不能转变为变截面.所以对于变截面问题要直接输入截面,不能导入。
2、从CAD中导入截面时,应注意:a.单位要正确,即导入前在cad中定义的单位,和导入时要统一。
b.所绘制的截面不能包含面域,否则在截面特征管理器中就无法显示定义为面域的那块,而且图形要是封闭的。
c.导入的步骤,首先用generate命令选中图形,在进行计算划分网格,最后输出保存,即可在截面对话框中导入数值型截面。
地基弹簧的模拟问题?地基弹簧只能受压,根据其特点,用只受压的弹性连接是最合适的,但是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自由度奇异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斜拉桥成桥状态时结构的几何刚度,同样可以使用初始单元内力的功能来考虑。
9. 斜拉桥的细部分析方法 对于斜拉桥整体的受力状态可以使用杆系单元进行分析来把握,但斜拉桥的塔梁连接 部、索梁锚固端、索塔锚固端、钢梁和混凝土梁连接部等区域一般受力状态比较复杂,因此 根据状况对一些局部需要进行细部分析。 采用子结构法进行细部分析的方法,在 MIDAS/Civil 培训资料的第三个例题中有一些介 绍,这里不再进行说明。 由于上述区域结构形状非常复杂,所以技术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会耗费在使用板单元或者
模型,只需直接建立正装分析的模型,考虑未闭合力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与倒拆分析相同 的分析结果。这样可以避免建立倒拆施工阶段模型的繁琐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建立倒拆分析 模型时设计人员很容易犯错的问题。
将考虑未闭合力进行正装分析得到的各阶段的索内力,按初拉力重新输入后,不考虑未 闭合力进行正装分析,即反映的是实际的施工过程的模拟。根据该分析的结果,设计人员需 要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索或者调整施工步骤或施工工法,以满足各项设计要求。
5. 斜拉桥施工阶段分析类型的说明 考虑时间依存性的累加模型:对于索单元根据恩斯特公式进行修正来考虑索的 非线性,属于小变形分析,适用于大部分中小跨径的斜拉桥; 考虑非线性的独立模型:不适用于做斜拉桥分析
考虑非线性的累加模型:对于索单元按悬索单元进行大变形分析,适用于近千 米或以上跨径的斜拉桥。
7. 斜拉桥风荷载的考虑 对于风荷载,目前可根据受风面积计算风荷载大小,将其按静力荷载形式作用于结构上 来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在 MIDAS/Civil 中,节点荷载作用于截面的偏心位置(如果设置偏心了 的话),而梁单元荷载无论截面是否设置偏心,都作用于梁的形心位置。
8. 斜拉桥的动力分析
MIDAS/Civil 提供反应谱分析、线性/非线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 分析等与结构抗震分析/设计相关的功能,具体说明请参考其它相关资料。
设计人员可以先考虑未闭合力进行斜拉桥正装分析得到施工索力后,进行不考虑未闭合 力的正装分析。
其最终结果与初始平衡状态分析结果相比,拉索张力以及加劲梁的内力会有些变化。如 果内力值和位移的变化没有对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则可以不再进行索力调整。如果 判断需要调整,也可使用施工阶段未知荷载系数功能对一些结果进行微调。
实体单元的建模上。MIDAS/FX+提供了高级有限元建模的功能,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其建模后, 导入到 MIDAS/Civil 中进行细部分析。
10. 成桥状态荷载工况的分析注意事项(移动荷载、支座沉降、风荷载、温度荷载、 动力荷载等)
定义了施工阶段,另外还定义了移动荷载、温度荷载等成桥状态的荷载时,程序会先进 行施工阶段分析,之后对于最终阶段的模型进行成桥状态荷载的分析。
2. 未闭合力功能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将成桥状态分析得到的索力输入为初拉力; 拉索采用只受拉索单元模拟; 在施工阶段分析对话框的分析选项选择“考虑时间依存效果(累加模型)”; 在施工阶段分析对话框的索初拉力选项中选择“体内力”; 在施工阶段分析对话框中选择“赋予各施工阶段中新激活构件初始切向位移”; 勾选“未闭合配合力控制”,并选择相应结构组; 考虑未闭合力结构组的原则首先是拉索。另外结构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结
构如合拢段等也需指定; 安装拉索和输入张力的阶段,不能激活和钝化除索单为主梁的刚度发生变化)。对于主梁为钢混
叠合梁的斜拉桥,一般需要设计人员依据丰富的经验,将成桥状态的索力按一定比 率分成两部分,即一次张拉和二次调索; 对于混凝土梁,可以考虑收缩徐变引起的切向位移的影响来计算未闭合力。 (具体说明见 MIDAS 技术资料《考虑未闭合力做斜拉桥正装分析》)
(a) CS 1: 恒荷载,固定支座,临时支座
(b) CS 2: 添加索力,拆除临时支座
如果需要考虑收缩徐变的影响来计算满足最终施工阶段控制条件的索张力时,由于收缩 徐变的效应与作用力的大小相关,即单位荷载的徐变作用效应与反映真实索力后的徐变作用 效应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反复迭代来求未知荷载系数。
设计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考虑未闭合力进行斜拉桥正装分析还是使用未知荷载系数功 能进行斜拉桥正装分析。
6. 斜拉桥稳定分析方法 MIDAS/Civil 目前提供线性屈曲分析功能和几何非线性屈曲分析功能。 主菜单“分析/屈曲分析控制数据”控制的是线性屈曲分析的数据。 屈曲分析控制数据中可以选择荷载工况的“可变”与“不变”。通常的概念是对于所有 荷载同时作用的状况下计算稳定系数,但实际情况是自重等一些恒载是不变化的,有可能变 化的是一些后期荷载或者其它外荷载,因此有必要将不同的荷载作用类型进行区分来计算稳 定系数。举例来说,如果想计算在自重作用状态下,只针对二期恒载的稳定系数时,可选择 自重荷载工况为“不变”,二期恒载的荷载工况为“可变”。 而对于施工阶段分析,因为其实际上是个非线性的过程,所以其作用效应也不能按所有 荷载同时作用来看待。对于进行施工阶段分析的结构考虑屈曲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要计算 哪些荷载工况的稳定系数。对于之前已经作用的荷载作用效应的几何刚度,可以使用程序提 供的“荷载/初始荷载/小位移/初始单元内力”的功能来考虑。 比如,如果想计算对于最后铺装的二期恒载的稳定系数的话,可以先进行施工阶段分析, 将二期恒载铺装前的阶段的所有单元的内力通过表格复制出来,再将给施工阶段另存为一个 静力分析的模型,将复制出来的内力按初始单元内力表格的形式在 Excel 编辑之后复制、粘 贴进去。在屈曲分析控制数据中添加“二期恒载”的荷载工况后进行屈曲分析。 屈曲分析的结果可通过“结果/屈曲模态”来查看。 几何非线性的屈曲分析方法与其它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方法相同。即在“分析/非线 性分析控制数据”中将要考虑的荷载工况适当地分为多个加载步骤,之后进行几何非线性分 析。在“结果/阶段与步骤图形”中设置变形和荷载加载步骤的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突变 点来判断稳定系数。
不过,如果考虑未闭合力进行斜拉桥正装分析后得到的施工索力不是十分合理,通常索 力的微调很难满足要求,需要对施工步骤或者工法本身进行调整。
4. 斜拉桥分析对于拉索单元的模拟(桁架单元、只受拉桁架单元、只受拉索单元、恩 斯特公式修正、大变形的悬索单元等的不同)
经常遇到的几种桥梁专业用语与有限元单元概念的混淆: 悬索桥的主缆和吊杆:建议使用考虑大变形的索单元 大跨斜拉桥的斜拉索:对于近千米或者超过千米的斜拉桥建议使用考虑大变形 的索单元 中小跨斜拉桥的斜拉索:建议使用考虑恩斯特公式修正的等效桁架单元 拱桥的吊杆:建议使用桁架单元 系杆拱桥的系杆:建议使用桁架单元 体内预应力或体外预应力的钢索(钢束):与索单元无关,使用预应力荷载功 能按荷载来模拟即可。进行细部分析时对于钢束可以按桁架单元来模拟 以上建议是基于一般状况的考虑,特殊结构形式需要根据受力特点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确定斜拉索张拉力的方法主要有刚性支承连续梁法、零位移法、倒拆和正装法、无应力 状态控制法、内力平衡法和影响矩阵法等,各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对象请参考刘士林等编著 的公路桥梁设计丛书 -《斜拉桥》。
MIDAS/Civil 程序针对斜拉桥的张拉力确定、施工阶段分析、非线性分析等提供了多种 解决方案,下面就一些功能的目的、适用对象和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
使用 MIDAS/Civil 做斜拉桥分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与一般梁式桥的设计过程有所不同。对于梁式桥梁结构,如果结构尺 寸、材料、二期恒载都确定之后,结构的恒载内力也随之基本确定,无法进行较大的调整。 对于斜拉桥,由于其荷载是由主梁、桥塔和斜拉索分担的,合理地确定各构件分担的比例是 十分重要的。因此斜拉桥的设计首先是确定其合理的成桥状态,即合理的线形和内力状态, 其中起主要调整作用的就是斜拉索的张拉力。
1. 未闭合力功能 通常,在进行斜拉桥分析时,第一步是进行成桥状态分析,即建立成桥模型,考虑结构 自重、二期恒载、斜拉索的初拉力(单位力),进行静力线性分析后,利用“未知荷载系数” 的功能,根据影响矩阵求出满足所设定的约束条件(线形和内力状态)的初拉力系数。此时 斜拉索需采用桁架单元来模拟,这是因为斜拉桥在成桥状态时拉索的非线性效应可以看作不 是很大,而且影响矩阵法的适用前提是荷载效应的线性叠加(荷载组合)成立。 第二步是利用算得的成桥状态的初拉力(不再是单位力),建立成桥模型并定义倒拆施 工阶段,以求出在各施工阶段需要张拉的索力。此时斜拉索采用只受拉索单元来模拟,在施 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选择“体内力”。 第三步是根据倒拆分析得到的各施工阶段拉索的内力,将其按初拉力输入建立正装施工 阶段的模型并进行分析。此时斜拉索仍需采用只受拉索单元来模拟,但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对话框中选择“体外力”。 但是设计人员会发现上述过程中,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的最终阶段(成桥状态)的结果 是不闭合的。这是因为合拢段在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时的结构体系差异,导致正装分析时得 到的最终阶段(成桥阶段)的内力与单独做成桥阶段分析(平衡状态分析)的结果有差异。即, 初始平衡状态分析(成桥阶段分析)时,同时考虑了全部结构的自重、索拉力以及二期荷载 的影响;而在正装分析时,合拢之前所有阶段的加劲梁会因为自重、索拉力产生变形,合拢 时合拢段只受自身的自重影响而不受其它结构的自重和索拉力的影响。 MIDAS/Civil 能够在小位移分析中考虑假想位移,以无应力长为基础进行正装分析。这 种通过无应力长与索长度的关系计算索初拉力的功能叫未闭合配合力功能。未闭合配合力具 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因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位移和结构体系的变化而产生的拉索的附加 初拉力,二是为使安装合拢段时达到设计的成桥阶段状态合拢段上也会产生附加的内力。利 用此功能可不必进行倒拆分析,只要进行正装分析就能得到最终理想的设计桥型和内力结 果。 重新说明一下的话,首先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的结果是不可避免存在差异的,设计人员 需要根据倒拆分析得到的施工阶段张力,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进一步地调索或者调整施工步 骤或施工工法,从而才能得到既满足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要求,又满足成桥状态的线形和内 力条件的斜拉索张力。 其次利用 MIDAS/Civil 的未闭合力功能,设计人员可以不必繁琐地建立倒拆施工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