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要理论与知识要点(1)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第一节、产业的含义及其分类(了解)一、产业的含义(一)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二)产业是具有*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三)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四)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五)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7种)(一)关联方式分类法1.技术关联分类法;2.原料关联分类法;3.用途关联分类法;4.方向关联分类法;5.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

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具有持续较高的增长率和较强的扩散效应。

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先行产业:狭义的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费歇尔、克拉克)依据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志,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指一二次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三)国家标准分类法;(四)国际标准分类法;(五)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Ⅱ部类;(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七)生产要素分类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一)四次产业分类法;(二)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三)生产流程分类法;(四)霍夫曼分类法;(五)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经济学复习各章重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各章重点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何为产业?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集合。

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由狭义产业和广义组成的产业系统。

是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即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与演变规律;产业的产生、成长和兴衰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及转移规律;产业发展中资源有效配置的规律等。

2、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答:(一)产业发展理论;(二)产业组织理论;(三)产业结构理论;(四)产业关联理论;(五)产业布局理论;(六)产业政策理论。

4、研究和学习产业经济学有何意义?答:(一)丰富和完善了经济学学科体系;(二)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三)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产业发展:分类与规律关键概念:1.产业发展定义:指产业的成长和演讲过程。

产业发展的过程既包括某个产业的成长、繁荣、转化和衰亡的过程,也包括产业总体的成长、壮大和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即产业总体结构不断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具体说就是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分阶段转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过程。

2.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是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

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3.产业发展战略:就是研究产业发展中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局部、因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发展的局部或因素,而相应做出的筹划和决策。

1、请利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你熟悉的一个产业的发展情况。

答:例如中国报纸产业——形成期: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开元杂报,北宋末年出现的最早的印刷报纸,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种中外文报刊。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一、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是相同属性的企业集合产业的分类: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二、产业组织理论1.研究对象: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竞争、合作2.为什么会有产业组织理论?来源:马歇尔冲突:竞争导致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与垄断势力的矛盾,出现了克拉克有效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 P34-35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福利净损失,资源再配置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

图3.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理论P78-79 P91-92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企业组织替代市场机制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引起交易成本的原因: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交易存在不确定性(事前交易成本导致逆向选择,事后交易成本导致道德风险)、资产专用性(带来较多沉没成本,导致兼并收购和纵向一体化)4.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进退无障碍理论(又称可竞争理论)(鲍莫尔:研究的主要是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CRn&HHI&Gi&熵指数产品差异化:需求交叉弹性、广告密度、研发强度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策略性进入壁垒退出壁垒: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限制,代表人物鲍莫尔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竞争行为、协调行为:卡特尔、串谋、产品共谋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比市场结构更重要看市场做大以后有没有损失消费者的权益哈佛学派:结构主义,只看市场结构,过于教条三、产业结构理论1.三次产业变迁思考:中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什么?服务业、制造业均衡发展,两者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仍需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P392一是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在国家层面上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战略。

二是大力发展服务出口,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突破点。

三是提升技术资本密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在打破垄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引进外资、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加快步伐。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重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重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1、产业组织理论、定义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专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范畴。

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产业经济学12、SCP分析框架内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13、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产业经济学34、马歇尔冲突、是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

认为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5、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1利润率(收益率指标:R=(π-T/E式中:R——税后资本收益率;π——税前利润;T——税收总额;E——自有资本。

(2勒纳指数(Lener index勒纳指数度量市场绩效是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的计算进行的。

其计算公式为:•L=(P-MC/P•式中:L为勒纳指数;P是价格;MC为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勒纳指数越小,则竞争程度高,垄断程度低,市场绩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勒纳指数越大,则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性越强,市场绩效越差,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

•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高程度,但是却难以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贝恩指数(Bain index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这样就克服了简单利润率计算所存在的弊端。

1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1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产业经济学》复习PART 1 基础概念或知识点1.产业: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微观企业的集合构成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产业的集合与消费者和政府的经济活动构成国民经济。

产业经济学的任务是解释产业经济活动的规律。

2.支柱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特点:A 产业所占比重较大;B 产业发展速度较快;C 产业的关联性强。

如: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建筑、房地产、电子、设备制造等。

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特点:A 能够吸收最先进的技术、生产供应、引用新的生产函数;B 增长速度更快;C 传导性强。

如: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

3.产业集聚:又称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

4.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企业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市场形成和体现的利益关系。

SCP 理论:市场结构S 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C,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P。

5.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 SCP 分析框架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题,它一般是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一、市场集中度;二、产品差别化;三、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

6.市场行为的内容;定价行为、非价格行为、企业组织调整行为。

7.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试产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瓶中及其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现实状态。

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一、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三、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

产业经济学应掌握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应掌握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应掌握知识
注意:以下内容只提供方向性的引导,如有不完善之处,还望读者见谅,或自行调整。

最后祝您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一、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的结构特点。

三、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四、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五、何为有效竞争?判断有效竞争的一些标准有哪些?
六、影响和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七、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哪些?
八、形成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及其是怎样影响市场结构的。

九、企业进出市场的壁垒有哪些?
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十一、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十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十三、主导产业的形成条件和实现形式。

十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

十五、产业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

十六、产业直接规制的作用。

十七、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现手段。

十八、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原因。

提醒读者
希望这些内容有助于你找到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方向和重心,当然,这十八个标题只是帮助读者大致把握产业经济学主要讨论的内容,所以学习不必仅仅局限于此,再有就是,以上内容有些是陈述性语句,其含义需自己领会,后续工作还需读者自行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以完善自己的产业经济学知识体系。

相信在读者经过一番小小的努力之后,再加以正常的发挥,定能在考试中独占鳌头。

最后,我祝你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补充:红色标题为必知知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一、产业结构1.产业划分:产业可以按照产品和服务的相似性,划分为不同的行业,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产业划分的目的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分析。

2.产业链: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中游的生产者和下游的分销商。

产业链的研究可以揭示产业的组织结构和价值链,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和增强产业竞争力。

3.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其中一地区或行业内,相关产业企业通过一定的合作和竞争关系相互联结形成的集聚现象。

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组织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上供需关系的形式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寡头竞争等。

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着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行业的利润水平。

2.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的策略和决策。

企业行为的研究包括价格战略、产品差异化、市场份额争夺等。

企业行为的合理性和效率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调控的政策措施。

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产业发展1.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资本积累和投资:资本积累和投资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增加投资和改善资本配置,可以提高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扩大产业规模。

3.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可以拓展市场和获取技术、资源等优势。

四、产业政策1.产业政策的目标:产业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等。

2.产业政策工具:产业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技术政策等手段来实施。

常见的产业政策工具包括减税、补贴、贷款、关税调整、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合作等。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1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1

总论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

表现为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和产业分工越来越细。

马克思曾经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社会分工有三种形式: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一般分工是特殊分工的基础。

(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产业应该具有的活动是专指具有经济性质(即为一定的经济目标服务)的各项活动,不包括政治、社会等活动。

同时,产业应该具有的经济活动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特征的所有经济活动,而不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

(三)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企业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1】.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产业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

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

【2】.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

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

所有这些正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1.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当今社会企业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

1、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2、什么是“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

3、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是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

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4、按照科斯的观点,试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

为了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他认为:(1)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小的统制经济,市场体系不应该也不能够排除或消除诸如企业组织这样的统制经济,相反它倒是保证了它们只能在比其他企业或者比市场运行的结果更有效率的时候才能够生存下去。

产业经济学复习笔记

产业经济学复习笔记

产业经济学复习笔记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产业?定义:产业是大小不同、数目繁多的,因具有某种同一属性而组合到一起的企业集合,可以看成是将国民经济按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是介于国民经济和企业家庭之间的经济单位。

为了经济分析的需要,产业经济学对产业划分的基准不同。

服从企业市场关系结构的分析需要,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服从于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均衡状态的分析需要,产业关联理论中的产业是指使用相同原材料或相同生产技术和工艺或相同产品用途的企业集合;服从于大类部门之间经济活动的分析需要,产业结构理论中的产业是指具有相同原材料、产品和生产过程特征的企业集合。

产业的特性:中观性、专门化、规模性2、当代中国产业经济学的体系、思路和派别。

中国学者们的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观可以归纳为三种流派:一板块说、四板块说和多板块说。

一板块说的代表人物是汪祥春、于立和刘志彪。

她们观点与欧美主流一致,认为产业组织和产业经济是同义语,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其理论体系包括使用产业经济学经常使用的经典模型,对模型进行的经验验证以及对工商企业的公共政策含义。

四板块说代表人物是杨治,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均属此派。

他们认为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体系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

多板块说的代表人物是李悦,其内容体系既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也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还包括一些具体的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分析。

第二章产业结构理论1、产业结构理论的学术历史2、配第克拉克定律←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理论前提←以若干国家在时间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个指标←三次产业分类法←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1.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产业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可能面临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力量有所不同。

例如,垄断市场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高价格和限制竞争来获得超额利润,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则要求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研究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可以帮助理解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2.资源配置与生产效率:产业经济学关注企业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佳生产效率。

产业经济学家使用经济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研究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

他们研究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生产规模、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以及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生产效率。

3.技术变革与创新:产业经济学研究了技术变革和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产业结构和组织,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产业经济学家研究创新的决定因素、创新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以及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产业经济学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和竞争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产业政策来鼓励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例如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竞争政策则旨在维护市场竞争,防止垄断和卡特尔行为的出现,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经济效率。

5.产业联盟与企业合作: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和产业联盟的形成。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市场拓展等目标。

产业经济学家关注合作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以及合作所带来的竞争和效率影响。

6.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产业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情况。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式干预市场,以提升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

7.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可能衰退,新兴产业可能崛起。

产业经济学家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机制和调整过程,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企业行为、市场结构和政府干预对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市场结构:产业经济学关注不同市场结构对产业竞争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寡头竞争。

不同市场结构对价格、产量、创新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2.产业结构:研究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即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涉及到不同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产业链的关联。

产业结构的变动常常会引起经济的结构性变革。

3.垄断与竞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理解垄断和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垄断一般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价格上涨和创新的减少。

而竞争则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刺激企业创新以及降低产品价格。

4.企业行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原因和影响。

企业行为包括企业的定价策略、市场创新、产品品质和销售策略等。

了解企业行为有助于对产业竞争和市场效率的理解。

5.创新与技术进步:创新在产业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变革和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经济学研究创新的动因、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创新。

6.政府政策:政府在产业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创新政策等手段来引导和调整产业发展。

研究政府政策对产业的影响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效率。

8.垂直一体化与分工协作:垂直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兼并或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更好地控制供应链和降低交易成本。

与之相反的分工协作则强调不同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提高整体效率。

9.效率与公平:产业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的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如何考虑社会公平问题是产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1、产业得含义:(1)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得产物;(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得企业经济活动得集合;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得产品或服务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得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得服务活动(3)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得中观经济。

2、产业得一般分类方法→目得: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1)关联方式分类法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②原料关联分类法③用途关联分类法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得前向、后向关联)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与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

(3)生产要素分类法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得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就是体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得产业。

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得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得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得产业。

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与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得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得产业。

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得其她分类方法(1)四次产业分类(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她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第二章产业经济学得理论基础第一节产业组织得理论基础(哈佛大学---SCP基础上)一、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得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知识总结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知识总结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产业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产业的一般性定义是: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性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征。

2、产业的分类产业的分类三次产业分类法①第一次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②第二次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矿业、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③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以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索引》为分类标准,可将产业分为4个层次,包括,大项、中项、小项、细项,每一项都有统一规定的统计编码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根据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性质将产业分为以下三类:①消费资料产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家具等产业;②资本资料产业,包括冶金、金属材料、机械、化学等产业;③其它产业包括橡胶、造纸、木材、印刷等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根据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生产周期分类法以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为依据,划分为幼小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淘汰产业等生产战略分类法根据在一个国家产业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生产流程分类法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处于前面工业的产业为上游产业、处于后面工序的产业为下游c h a n 业,二者之间的是中游产业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把社会经济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如下图:(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观层次的产业(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1)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2)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3)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投资领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两种主要观点的分野对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研究内容)的构成问题,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观点一观点二产业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仅仅是产业经济学的一部分研究内容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并产业经济学不仅仅是产业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包括反托拉斯政策)为基本理论框架。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1.垄断与竞争: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结构,即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

竞争市场允许自由竞争,没有单个企业能够对市场价格施加重大影响。

垄断市场则由单个企业或少数几个企业控制,具有巨大的市场力量。

研究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市场效率、价格水平和企业的行为。

2.垄断定价:垄断企业在市场上可以通过控制供给量和定价来最大化利润。

产业经济学研究垄断企业如何确定价格,以及不同的定价策略对企业利润和市场福利的影响。

常见的垄断定价策略包括一价定价、差异化定价和价格歧视。

3.水平整合与垂直整合:企业通过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来扩大规模和提高竞争力。

水平整合是指企业在同一产业内并购竞争对手,以扩大市场份额。

垂直整合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游或下游收购或与供应商/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产业经济学研究整合的原因、效果和可能的竞争问题。

4.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产业经济学研究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如定价、生产规模、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等。

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

5.创新与技术进步:产业经济学研究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研究创新的驱动力、市场竞争对创新的影响以及创新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优化创新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

6.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产业经济学研究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和竞争的影响。

产业政策旨在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如提供财政补贴、优惠税收和技术支持等。

竞争政策则旨在维护市场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研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效果和政策设计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7.产业集中度与市场效率:产业集中度是衡量市场上少数企业控制程度的指标。

高度集中的市场可能存在垄断或寡头竞争,对市场效率和消费者福利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产业集中度对市场效率和福利的影响可以指导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制定。

产业经济(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第一章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第二次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煤气、电力、供水;第三次产业被认为是创造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产业经济学:以中观层次的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产业组织理论:它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一个产业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产业结构: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市场集中。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反垄断属于产业组织结构吗?对第二章规模经济: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范围经济: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规模经济的主要成因:(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企业规模的扩大,为企业内部发展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提供了条件。

(2)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3)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范围经济的主要成因:(1)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3)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

垂直一体化是指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

实现范围经济,也称多元化战略,企业经营多元化。

第三章市场集中度描述特定市场中某些特殊产业的市场结构,它与市场垄断力的形成密切关系,因此市场集中度直接对市场的竞争状态产生作用。

市场集中度指标:绝对集中度指标CRn,H指数HHI,相对集中度指标基尼系数,反映共谋潜力的指标:绝对/相对集中度差分【判】H指数对规模较大的前几家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特别敏感,在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能综合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的指标而被广泛应用。

产业经济学要点1

产业经济学要点1

产业经济学要点1第一篇:产业经济学要点1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市场集中度: 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状况(市场结构)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力量)。

2.规模经济: 说的是在既定条件下,如果某一区间生产一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平均成本递减,那么就可以说存在规模经济。

反之,为规模不经济。

3.范围经济: 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4.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5.最低经济规模:是指一家企业的最小最优经济规模,也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最小产出量:6.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的进入一个企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得超额利润,并使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的因素。

7.价格歧视:企业把同一物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顾客,这种做法被称为价格歧视。

8.产品差异:产品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9.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10.勒纳指数: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

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

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11.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12.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1、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经济学就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4、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就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5、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就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6、企业规模就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的难度,增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因此,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就是有限度的。

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为“不经济”。

7.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就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8.垂直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 就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与扩张。

其实质就就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的供、产、销职能不断集中于单个企业的过程,也就就是把供、产、销活动由原来的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过程9.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e integration) 就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

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

混合一体化就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产业组织11、市场结构就是指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与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与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与特征12、市场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市场关系:(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主要理论与知识要点主要理论:1,新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的含义差异。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不把企业看作是一种组织,而是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

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

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本质是一种制度对于另一种制度的替代。

◆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2.哈佛学派SCP结构主义理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结构,行为与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3产业组织论上的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思想差异。

❖SCP分析框架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能够接近完全竞争状况和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

“结构主义者”❖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芝加哥学派甚至认为,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

批驳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他们注重效率标准,坚信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由于芝加哥学派注重效率标准,因此信奉芝加哥学派理论的人通常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4进入壁垒的构成要素。

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阻止进入策略行为5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熊彼特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谢勒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大。

6产量决策模型中同时博弈与主导企业领先博弈的均衡差异及其原因、含意。

斯坦克尔伯格的均衡总产量大于古诺均衡总产量,而产业总利润小于古诺均衡的产业总利润。

不过这里企业1的产量和利润都大于其在古诺均衡中的产量和利润,而企业2无论是产量和利润都比在古诺均衡中少多了。

这当然是由于该模型中两企业所处地位不同的结果,企业1具有先行的主动,他把握住企业2的理性心理,从而选择较大的产量获得了优势。

这就是所谓的“先动优势”。

7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8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与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1971年又补充了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在这六个阶段中,第三、六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两次“突变”,也是最有意义的阶段。

罗斯托认为,起飞是一个社会的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是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大分水岭。

所谓“起飞阶段”,是指一种产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剧烈变革。

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

判断经济是否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而起飞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国开始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

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产业结构的演进如下几种规律性: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

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9主导产业含义与形成的条件。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看作是正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产业。

其特点是发展速度很快,增长率很高,并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打破原来相对平衡的产业结构,是因为它创造并满足了新的社会需求。

一般来说,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往往代表着市场上产生的新需求,代表着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以及代表着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新水平。

因此,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又可称之为“先导产业”。

10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效率来源。

产业集聚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就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

基本概念与重要知识要点:1,主导产业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看作是正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产业。

其特点是发展速度很快,增长率很高,并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打破原来相对平衡的产业结构,是因为它创造并满足了新的社会需求。

一般来说,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往往代表着市场上产生的新需求,代表着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以及代表着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新水平。

因此,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又可称之为“先导产业”。

2,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先导产业就是那些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很高,可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

它们对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起方向性的引导作用,代表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

先导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自然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

先导产业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行业增长速度超过GDP,并且保持持续增长。

2、对国民经济的未来走向影响较大。

3、是财富积聚速度最快的行业。

4、市场潜力大,处于规模快速扩张的成长期。

5、产业关联系数大、技术联带功能强。

3,支柱产业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把支柱产业看作是正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都是支柱产业。

处于成熟期的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还应看它是否具备以下特点,即其产出或收入在整个产业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也比较大,而且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当然,支柱产业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有的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逐渐进入了成熟期,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而原来的支柱产业则会渐渐步入衰退期而失去其“支柱”的地位。

4,产业发展阶段论产业分类a)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b)对某单个产业而言,从本质上看它无非是一些具有某种相同生产技术或产品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因此,可以说该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这些企业及其产品。

c)而企业,尤其是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5,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的“产业”范围较小,仅指生产具有密切替代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

产业组织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是指同类企业间的垄断、竞争关系。

它表现为产业内企业间垄断与竞争不同程度结合的四类市场结构,即完全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垄断竞争型和寡占垄断型等市场结构。

它反映了产业内不同企业的市场支配力差异、市场地位差异和市场效果差异。

第二,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是指同类企业相互联结的组织形态,如企业集团、分包制、企业系列等。

这些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既根源于企业间技术关联的专业化协作程度,又取决于产业内企业间垄断与竞争的不同结合形态。

6,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a)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

产业关联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

7,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8,有效竞争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a)即市场结构标准b)市场行为标准市场绩效标准9,完全可竞争市场完全可竞争市场: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

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

因此,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理想的竞争,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

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而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10,潜在竞争压力与可维持定价的关系11,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