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发表者:苏子新一、一般体征1 、步态:症状较明显者行走时姿态不自然,较重者行走时身前倾而臀部以向一侧倾斜的姿态下跛行。

2 、脊柱外形:突出物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脊柱为了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在外观上腰椎生理性前突变浅或侧弯,侧弯可凸向健侧也可凸向患侧,此和突出物和压迫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有关。

3 、压痛点:多位于有病间隙的棘突旁,此压痛点并向同侧,臀部及沿下肢坐骨神经区放射区,压痛点的多少和程度不一。

4 、腰部活动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各方面的活动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5 、下肢肌肉萎缩: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坐骨神经痛使病人行走或站立时就很自然地多用健肢来负重,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二是神经根受压所致肌肉萎缩。

6 、肌力改变,由于神经支配的肌肉营养障碍出现肌力减低。

7 、感觉减退:可以是主观麻木,也可以是客观麻木,皮肤感觉下降。

如针刺皮肤病人亦不觉疼痛等。

8 、反射改变:患侧有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膝反射的减弱是于腰4 神经根受侵犯,多为腰 3 4 椎间盘突出所致,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由于骶 1 神经损害所致。

二、各种特殊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坐骨神经痛的体征检查:压痛:腰部压痛,诱发下肢沿坐骨神经走向的放射痛。

Lasegue 征:患者仰卧,患肢屈髋屈膝各90 度,逐渐伸膝,至任何角度发生疼痛为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膝伸直位屈髋关节至任何角度产生沿坐骨神经走向疼痛为阳性。

Bragard 征:即加强试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保持抬高角度,医生一手托患者小腿,另一手使其足背伸,疼痛加剧为阳性。

坐骨神经张力试验:又称弓弦试验,患者端坐检查台边缘,屈膝90 度,小腿下垂,检查者一手提小腿使膝关节逐渐伸展,有疼痛时稍回屈少许,以另一手指腘窝中央,剧痛为阳性。

仰卧挺腹试验:对于一些关节韧带松驰者,直腿抬高到90 度时,往往仍不受限且无疼痛,此时病人仰卧,作抬臀挺腹的动作,使臀部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OOO)。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 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标准

1.目的:保证康复医师、治疗师、理疗师、护理人员等按规范程式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与康复。

2.适用范围:康复医学科。

3.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由于创伤、劳损、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常见腰腿痛原因之一。

本病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男性和体力劳动者多见。

4. 职责:保证在治疗及康复上达到质和量的标准。

5. 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偶有二便失控或/和鞍去麻痹。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旁侧型:多数为一侧突出,少数为双侧突出。

.跟肩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内侧,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多向患侧弯曲,向患侧突起,患侧椎旁压痛及放射痛。

.根腋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外侧,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多向健侧弯曲,向健侧突起,健侧椎旁压痛及放射痛。

.根前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侧,临床表现为严重根性放射痛,脊柱生理前凸消失,前后活动受限,多无侧弯畸形,椎旁压痛及放射痛明显。

中央型:髓核从间盘后方中央突出。

.偏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侧,主要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受压,但一侧较重而另一侧较轻。

.中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正中央,一般突出范围较大,主要表现为广泛瘫痪及鞍区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并无神经根刺激或压迫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确诊,具体如下。

1、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是腰部疼痛、放射性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严重的患者还可伴有大小便失禁、鞍区感觉异常等症状。

2、体格检查
一般还可通过直腿抬高试验、仰卧挺腹试验等体格检查方式进行确诊。

直腿抬高试验一般让患者平卧,双腿伸直,被动抬高患肢,正常情况下患肢可抬高70度左右,一般如出现患者抬高在70度以内时,坐骨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明显的疼痛、麻木时,即代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初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而仰卧挺腹试验是让患者仰卧,做出抬臀的动作,如出现坐骨神经疼痛,则代表试验阳性,可初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一般可通过腰椎X线检查、CT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

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患者的腰椎出现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现象。

CT检查可出现两个椎体之间有膨出的椎间盘组织。

建议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氯唑沙宗、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牵引治疗、理疗、推拿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采取手术的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腿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六: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问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1.腿痛合并腰痛,腿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或有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障碍。

3.直腿抬高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胫神经引起肢体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和放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水平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检查或MRI检查等。

(三)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中医证候分类: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舌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考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边缘骨质增生。
• 突出物纤维化及钙化 在突出物表面有毛细血管侵入,包绕,发生无
菌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突出物纤维化及钙化。钙化可局限于突出物 的周边,也可发生钙化全部呈骨样结节。
• 神经受损 突出物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早期发生充血、水肿、变粗等
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如长期受压,则可引起神经根粘连,变性和萎 缩。其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如压迫马尾神经,常引起大 小便及性功能异常。
侧这溢侧型主出型要 ,突突是大出出突量物物出“间位位物H于于”盘刺神神物激经经突质和根 根释压出前前放迫方方,者本中中使体部部,神感,,经觉小主主根和要要和腿触引引窦觉起起前—纤根根椎维外性性神所刺刺经侧致激激遭。或或、受压压刺足迫迫激症症而背状状引。。和起的母化学趾性感神经觉根炎减所退致。。腰5骶1椎间盘突出
• 腰椎痛的发生机理主要为突出髓核对邻近的神经根和窦—椎神经的机
械性刺激和压迫引起机械性神经根炎以及髓核内糖蛋白和β-蛋白溢出, 大量“H”物质释放,使神经根和窦—椎神经遭受刺激而引起的化学性 神经根炎所致。
• 马尾神经受损症状 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及
双下肢根性痛。
• 间歇性破行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和
腰检压5查痛痛骶时 呈 点1脊持椎棘椎续间突向性盘脊旁痛剧突有柱侧痛出深侧,,压则弯夜压痛,间迫弯。肌尤骶向痉甚1神挛,患经,M根R腰侧I,检4、小查,腰腿可5如三证、头实腰突肌椎3和棘管出屈突内物趾旁肿肌有瘤位肌压存力痛在于减点。神退,。如经骶髂根关外节有侧压痛,,则直腿弯抬高向试健验,侧阴性。。
感神经纤维,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如压迫马尾神经,常引起大小便及性功能异常。
• 伴直有腿腰 抬椎高管试狭验步窄记态者录,抬则高可后角伸出度活。现动亦跛受影行响。。

腰突的体格检查

腰突的体格检查

精心整理腰突的体格检查一、坐骨神经的张力试验(一)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1、直腿抬高试验: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直,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测量抬高时无痛的范围,如70°以下出现受压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即为阳性。

加强试验:将下肢降低5~10°至疼痛消失,并将足背屈,坐骨神经再度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坐骨神经受到牵拉。

改进的直腿抬高试验2、检测方法阳性。

正常人下肢抬高范围是60—120以大于9Oo,这些人应以疼痛是否存在为标准。

3直腿抬高的角度与神经根移动的关系3-5ml。

5(1在抬高受限制的同时,必须有臀部、下肢的放射痛,方可定为阳性。

如抬高超过70。

时,出现大腿后方的放射痛或小腿后侧的放射痛,,此体征(用于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能判作阴性或可疑。

在直腿抬高出现放射痛时屈曲膝关节能明显缓解疼痛的;或作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者(才能确定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屈曲膝关节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其疼痛是否来源于神经根部;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的目的是在先放松小腿以上部位肌肉的前提下重新拉紧神经根,用以区别髂胫束、胭绳肌等紧张所造成的直腿抬高受限。

因踝关节背伸只能增加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紧张,而对小腿以上的肌肉、筋膜并无影响。

(腘绳肌是一组肌群而不是单独一块肌肉,通常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三块肌肉组成。

这些肌肉共同的起点位骨盆的坐骨结节。

)在一篇文献中“直腿抬高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得出L4一5椎间盘突出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度数比L5~S1低。

(2)直腿抬高试验假阴性在使用过某些药物,如脱水药、镇痛药、肌松药、镇静药、激素类药物及活血止痛类中药等,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率会明显下降,因此需了解患者的诊治史。

对于轻度的中央型突出者,多有马尾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用来鉴别。

据临床所见,女性患者、年长者与病程超过6下降。

减轻有关。

6、试验阳性考虑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也从而相78、30-6O,臀部及下肢疼痛剧烈;当抬腿超过6O度时,疼痛即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损伤导致椎间盘的一部分突出,并压迫邻近的神经根或脊髓。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康复治疗通常包括以下方面:诊断:1. 症状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腰痛、放射痛、麻木、肌力减退等,并了解症状的发作方式、程度和持续时间。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腰椎区域的体格检查,包括触诊、神经系统检查和肌力测试等,以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和程度。

3.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和CT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腰椎间盘的突出程度、位置和对周围神经结构的影响。

康复治疗:1. 休息和活动限制:在疼痛发作期,休息和活动限制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过度活动和承重,以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热敷、冷敷、牵引、按摩、理疗和运动疗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腰椎的稳定性。

3. 腰部运动和核心肌肉训练:特定的腰部运动和核心肌肉训练可以帮助加强腰部肌肉、增加稳定性和改善姿势。

这些运动可以包括伸展、强化和灵活性训练等。

然而,在进行这些运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以确保正确的技巧和适应性。

4. 药物管理: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等。

然而,药物管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 手术干预:对于一些严重或持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干预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可以通过去除突出部分、减轻神经压迫来缓解症状。

康复治疗应该是个体化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患者应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遵循专业人员的建议,并定期评估康复进展。

此外,改善体态、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和合理使用腰部支撑等也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重要措施。

1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1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一、急性腰扭伤多数有急性腰扭伤史,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功能失调,以及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由于保护性肌紧张使脊柱强直或侧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

屈髋屈膝时可引起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

二、慢性腰部劳损可由急性腰扭伤后未经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性腰部组织损伤引起。

常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改变体位及局部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疼痛严重时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后侧。

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处是最常见的压痛点,椎旁、棘间及第3腰椎横突深压痛,臀肌起点及臀部可有压痛点。

直腿抬高试验无放射痛。

三、退行性变腰椎骨关节病以腰椎退行性改变为主,有腰椎广泛骨与关节增生性改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临床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直或酸胀感明显,活动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活动时间较长后病人又可出现腰痛加重,卧床休息、局部按摩后可以缓解。

腰部常无明显压痛点,局部按压后有舒适感。

退变较严重的患者,小关节不对称,该节段的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以致骨质增生,向后压迫神经根,或因腰椎不稳、小关节增生内聚而刺激神经根,而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以股部前外侧为主,有时可表现为根性痛,此时应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为腰椎管外病变,该横突尖部软组织因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导致腰痛或腰臀痛。

多发于青壮年、腰背肌较弱者,男性多见,有外伤史和长期工作姿势不良者。

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及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俯卧位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轻度痉挛及压痛,可在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触压痛明显,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及压痛。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殊异常。

五、腰椎椎弓崩裂与滑脱指腰椎椎弓在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缺损或断裂,使椎弓失去完整的骨性连接,又称峡部不连。

腰椎间盘突出症_百度百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_百度百科

分类
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有内外、外两部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四、外伤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五、腰穿
早在1935年就有发现腰穿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突出的报道。 六、其它
1、年龄: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20-40岁占64.46%,40岁以下的占34.92%,平均年龄为40.8岁。 2、身高:超过正常平均高度的男女。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症状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目录
基本概述简介
定义
分类
发病人群
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
病因
临床诊断症状诊断
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治疗药物治疗
中医膏穴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之磁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1、腰椎结核
常有较长时间腰痛,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疲倦,下午低烧,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

若出现坐骨神经痛,其发病缓慢而持续。

脊柱可出现后凸畸形,下腹部可摸到包块。

X线照相可发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破坏等,可以确诊。

2、腰椎椎管狭窄综合症
逐渐发展的行走时小腿痛,无力和麻木,休息后即缓解。

再走又痛,叫做间歇性跛行。

腰痛往往呈双侧不对称。

3、马尾神经瘤
症状常以神经痛为主,老是一个劲地痛,几乎没有轻重变化,而是慢慢越来越厉害,卧床休息反受加重,夜间尤甚。

初起症状限于某一神经根区域,随着肿瘤长大,压迫马尾神经,发生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脊髓造影可以确诊。

4、骨盆出口综合症
骨盆出口综合症是指坐骨神经经过
盆腔出口时受到刺激或压迫所产生的症状群,其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干刺激症状,起始于臀部的沿坐骨神经行走的放射性疼痛,并伴有其支配区的运动、感觉或反射障碍。

起病可缓可急,多有外伤、劳累、着凉或受潮史。

病程长时可呈间隙性起伏发作。

多为单侧发病,初为臀钝痛、酸胀或沉重感,有时也可表现剧烈锐痛。

疼痛向大腿后方,小腿后外侧放射,但很少达足跟部及足底部,而且多无明确的根性界限。

走路可使疼痛加剧,或出现间隙性跛行。

7、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在经过深筋膜孔处受到刺激或卡压可产生一系列症状。

临床表现为腰痛及臀部疼痛,可扩散到大腿及胭窝,但极少涉及小腿;在髂后上棘外上方髂嵴缘下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扪及条索节结或小脂肪瘤;可伴有臀肌痉挛。

局部封闭可立即消除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娄氏骨病专家娄峰(娄氏骨病疗法的第六代传人)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如下:
一.西医诊断标准
1.腰痛和或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受累棘突间旁侧明显压痛,常伴患仙下肢放射痛
3.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4.患侧下肢存在感觉障碍,股息力交友不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5.腰段脊柱侧弯,腰椎活动受限
6.X线正侧位片提示腰椎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等。

7.CT,MRT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定位,分型依断
根据不同部位椎间盘突出症特有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分为L3 .4突出,L4.5突出,L5S1突出,中央型,左后侧型,右后侧,双后侧型等。

二.中医辨证标准
1.风寒型
腰腿冷痛重着,遇寒重得温轻,虽静卧亦不稍轻或反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型
腰腿沉重困痛,痛有热感,遇热或汗腺湿加重,而活动后或或减轻,舍红,苔黄腻,脉脉濡数。

3.瘀血型
1/ 2
腰腿痛如锥刺,痛处拒按,固定不移,验证以转侧,多有外伤史,舌淡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4.肾虚型
腰腿酸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侧减轻,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苍白,手足温舌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则口燥咽干,面色汗腺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2/ 2。

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标准
一、诊断标准
1. 存在长期反复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症状,病程超过3个月;
2. 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突出;
3. 神经根受压体征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

二、入院指征
1. 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
3. 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需要手术治疗;
4. 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症状。

三、入院时注意事项
1. 患者应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2. 患者应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神经根受压试验等;
3.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按时复诊;
4.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适当进行腰部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实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实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实验
一、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主要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凸、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等。

其中,腰部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可因活动、弯腰、久坐等引起或加重。

下肢放射痛多为单侧,从腰部或臀部开始,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部,呈电击样疼痛。

二、体征检查
体征检查主要包括腰部压痛、叩击痛、腰部肌肉紧张度等。

腰部压痛多位于棘突间或棘突旁,叩击痛多为阳性,腰部肌肉紧张度可增高或降低。

此外,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体征。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包括X线平片、CT、MRI等。

X线平片可显示腰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退行性改变。

CT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位置,以及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

MRI可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位置,以及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程度和位置。

四、神经功能检查
神经功能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等检查,可帮助医生判断神经功能状态,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部位和程度。

感觉检查可测试皮肤感觉的敏感度、痛觉等,运动检查可测试肌肉力量和肌肉萎缩
程度,反射检查可测试神经反射活动。

五、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可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腰痛。

血液检查可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尿液检查可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金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金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金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金标准为以下三项:
1. 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为下腰痛或放射性疼痛、腿部或臀部麻木、刺痛等,还可能伴随着肌力减退、腰部僵硬等。

2. 影像学检查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包括X线、CT或MRI检查,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间盘突出等病变。

MRI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好选择。

3. 与其他疾病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腰椎疾病相鉴别,如椎管狭窄、腰椎骨折、慢性腰肌劳损等。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 BNS15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一、诊断依据(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

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特色与优势指南》(罗云坚、孙塑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是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提高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神经引起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肌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或MRI。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

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

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

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

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

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

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

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

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

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效果多不满意。

2、查体腰部向一侧弯曲,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小(俗称"板腰"),腰部多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叩痛点(可伴同一侧下肢放射痛)。

腰部活动受限,多以前屈受限为主,直腿抬高试验70°以内为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单侧或双侧下肢有皮肤痛、温、触觉减退区,多为小腿内侧、外侧或足背外侧、第Ⅰ第Ⅱ足趾间、足底,但痛、温、触觉减退区不是呈"袜套"状分布,单侧或双侧下肢部分肌肉肌力减退,长时间发病有肌萎缩,或足下垂,足拇指下垂。

3、影像学诊断普通X线平片提示腰椎生理前凸变小,病变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侧位),腰椎出现侧弯,两侧椎间隙不等宽,病变侧变窄(正位)。

腰椎CT提示软组织向后突入椎管,偏一侧多见,挤压神经根,偶有钙化影出现。

腰椎MRI提示病变阶段椎间盘脱水变性,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神经根,可基本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即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广为使用的一种特殊影像技术,它对软组织病变的灵敏度较高,如果病人由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则在MRI上可以较为明显地显露出来,并且由于MRI可以进行三个方向的摄影,根据其信号的强度,可较好地对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类型作出诊断。

但是MRI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果用它对病人的骨组织进行检查,其结果则不如X光片与CT的检查结果好,并且体内有金属异物与假体的患者不能进行该项检查,尤其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刺形成,或合并骨质破坏、骨折的患者,应该全面进行X光片、CT与MRI平片检查。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腿痛比腰痛严重,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

2)、下肢感觉异常,单一神经根在腿或足部痛觉异常(腰5、骶1或腰4脊神经根分布区)3)、下腰脊神经根牵扯体征:①直腿抬高试验小于50°。

②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为阳性。

③健肢抬高试验阳性。

以上三种体征必需有一种为阳性。

4)、神经学物理检查中肌萎缩、肌无力、感觉异常及反射改变四种有两种为阳性。

5)、脊髓造影、腰椎间盘CT平扫或腰核磁共振检查为阳性结果并与受累神经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

以上五个标准均为阳性,才能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