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化学平衡常数》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化学平衡常数》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1

课件《化学平衡常数》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1

平衡: a-x
a-x
x
2x
(2)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 mol·L-1,c(N)=a mol·L-1;
5 mol·L-1,则c平衡(NH3)=5 mol·L-1,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c平衡(NH3)·c平衡(HI)=5×4=20。
即反应物N的起始浓度为6 mol·L-1。
转化: x
M(g) + N(g) P(g)+Q(g)
1x 2 x
2x
(3)各物质变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B.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K 如 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1。
这是一道比较经典的“易错”题,极易错填成25。
实际产量 通入惰性气体
B.
产率= ×100%。 a点:NH3的转化率为
理论产量 转化浓度/mol·L-1 2
2
2
即反应物N的起始浓度为6 mol·L-1。
2
解析由平衡时H2的浓度,可求得反应②分解消耗HI的浓度,c分解(HI)=0.
变化浓度是联系化学方程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桥梁。
达到平衡后,c(P)=2 mol·L-1,则M的转化率为______,N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转化: x
x
x
2x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
平衡浓度/mol·L-1 4-2 a-2
22
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g)+N(g) P(g)+Q(g) 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ol·L-1,c(N)=2.

《化学平衡常数》ppt课件

《化学平衡常数》ppt课件
2 2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 L-1 变化的各物质的浓度/mol· L-1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 L-1
0.100 0.0800 0.0200
0.100 0.0800 0.0200
0 0.160 0.160
c2(HI) K= c(H2) · c(I2)
=
(0.160)2 (0.0200)2
c( N 2 ) c 3 ( H 2 ) K2 c 2 ( NH3 )
c( NH 3 ) c1 / 2 ( N 2 ) c 3 / 2 ( H 2 )
NH3 K 3 K1 = K32
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正反应的倒数
(5)多重平衡规则:若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 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
4.应用
aA + bB cC + dD
c c (C ) c d ( D) K a c ( A) cb ( B)
(1)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温K增大,则正反应 为吸热反应,若升温K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判断反应是否达平衡
c (C ). c ( D) QC a c ( A).cb ( B)
注意:平衡常数只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能表 示反应的快慢,即速率大,K值不一定大;
练习、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mA(g)+nB(g) 说法正确的是 pC(g) + 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 ( AD )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例1:某温度下,向10L真空容器中注入1.00 mol H2(g) 和 1.00 mol I2(g),反应平衡后I2(g)的浓度为0.0200 mol· L-1试 求该温度下 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 解:据题意可知,起始时c(H2)=c(I2)=0.100mol· L-1, 平衡时c(H2)=c(I2)=0.0200mol· L-1,生成的c(HI) = 0.160mol· L-1 H (g) + I (g) 2HI(g)

2024版《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PPT课件

2024版《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PPT课件
工业生产条件的选择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适的温度、 压强、浓度等条件,以提高产率和降 低成本。
环境保护和治理
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环境污染物的 来源和转化途径,提出有效的治理措 施。
2024/1/26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30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常数》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化学平衡概述 •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 • 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及移动原理 • 化学平衡计算方法及实例分析 • 化学平衡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化学平衡概述
2024/1/26
3
化学平衡定义与特点
环境保护中的化学平衡应用
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处理废气、废水,减少环境污染。
农业生产中的土壤酸碱平衡调节
通过施加石灰、石膏等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 环境。
21
科研领域里化学平衡研究前沿动态
01
超分子化学中的主 客体平衡研究
探讨超分子体系中主体与客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为超 分子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8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沉淀的生成
当Qc > Ksp时,溶液中将生成沉淀。
沉淀的溶解
当Qc < Ksp时,沉淀将溶解。
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 的易溶强电解质,从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的现象。
2024/1/26
9
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关系
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关系公式
01
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征
02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PPT)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PPT)

• A.2
B。3
C。4
D。5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19/6/14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 • • • • •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19/6/14
引子
• H+ + OH- = H2O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19/6/14
学习目标
• 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 • 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求各组分平
衡浓度、反应物转化率)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19/6/14
•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 (4)若c(CO2) .c(H2)=c(CO) .c(H2O),此时温度为
.

上 页
下 页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特别提醒](1)关于 H2O 的浓度问题: ①稀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虽然 H2O 参与反应,但是 H2O 只作为溶剂,不能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如 NH4Cl+H2O
NH3·H2O+HCl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HCl·cNH3·H2O。 cNH4Cl
• 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 mA(g)+nB(g)
pC(g) + qD(g)的平衡常数为K,
A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 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
• D.K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提示:(1)× (2)√ (3)√ (4)√ (5)×
2.在一定温度下,三个反应: H2(g)+I2(g) 2HI(g) K1 12H2(g)+12I2(g) HI(g) K2 2HI(g) H2(g)+I2(g) K3, K1 与 K2、K3 有何关系?
提示:K1=K22;K1·K3=1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思路点拨】
(1)根据K随温度的变化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 反应。 (2)计算平衡常数,然后与表中所给数据对比可判断反应的 温度。 (3)根据Qc与K的关系可以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化学平衡常数》PPT人教
已知 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
(2)830 ℃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的A和0.80 mol 的 B,如反应初始6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 s 时c(A)=0_.0_2_2_____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_0_.0_9_____mol;若反应经一 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8_0%____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 中再充入1 mol 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_0_%______;

《化学平衡常数》精品PPT课件

《化学平衡常数》精品PPT课件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三、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⑴基本模式——“三部曲解法”
例:
mA + nB
pC + qD
起始浓度:a b
(mol/L)
转化浓度:mx nx
(mol/L)
平衡浓度:a-mx b-nx
(mol/L)
⑵基本关系
00 px qx px qx
第二单元 化学Hale Waihona Puke 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衡常数
复习: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
平衡的标志的是 ( A)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中,K值越大,反应物的 转化率就越高;
(3)、对于一给定可逆反应,K值只与温度有关,而a 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有关。
练习2、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mA(g)+nB(g)
pC(g) + 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D )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③ 键的角度分析:单位时间某物质断裂与形成的化学键 的物质的量相等

课件《化学平衡常数》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1

课件《化学平衡常数》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1

K c(CO )•c(H2) c(H2O)
CaCO3(s)CaO(s)+CO2(g)
Kc=[CO2]
即: (3)
N5O2的转C1化5O率。2(g0)+H2(g)CO(g)+H2O(l)
平衡浓度/ mol/L 2.
K =[CO]/([CO ][H ]) CO (g) +H2O (g)
CO 2(g) + H 2(g)
(反3应)C2OC(Og()g+) +H2OO2((gg) )CO2 (2gC) +O2H(2 g(g))在7K439K达平衡,Kc=2.
3c(、CO反)应:的1m平o衡l/L常;数与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3、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一般来 若反反应应 物从A的C平O2衡(g转)和化H率2((g)该开条始件,最且大CO转2化(g率)和)H可2(g表)的示初:始浓度分别为A、B、C三种情况。
如: N2(g)+O2(g)2NO(g) Kc=1×10-30(298K)
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 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 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二)平衡常数的应用
1、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2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 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 C(HI)=0.016mol/L (1)求(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将H2和I2各0.1mol的气态混合物 充入该密闭容器中,试求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练习 (1)N2(g) +3H2(g)
2NH3(g) K1
(2)2SO2(g) + O2(g)
2SO3(g) K2

课件《化学平衡常数》精美PPT课件_人教版2

课件《化学平衡常数》精美PPT课件_人教版2

如下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
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浓度商Qc = A、 ① ② B、② ⑤ C、 ③ ⑤ D、 ④ ⑥
方程式的配平系数扩大n倍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变成Kn;
4、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其反应物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
常数,即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V(molL-1S-1)
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存在 K的大小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般地说,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达到化学平衡。在保证A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 的体积,平衡 不移动 (填移动或不移动)。
例:对于 3Fe(s)+4H2O(g)
Fe3O4(s)+4H2(g),反应的化
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FFee3O·c4H·c2OH2 44HH2O2
FFee3O·c44·cH42HO2 44HH2O2
V(molL-1S-1)
V’逆 Ca(A)·Cb(B) 度 【解析】 左图中a点前反应从正反应开始慢慢趋向平衡,a点时正好达到平衡,a点后,随着温度升高,C%减小,说明正反应是一个放
热反应; ②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t
V’正>V’逆 平衡正向移动

v


V’逆
成 物 浓 度
速率—时间图
速率—时间关系图1:

V(molL-1S-1) V,正突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3. 下表为 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T/K 373 473 573 673 773 K 3.35×109 1.00×107 2.45×105 1.88×104 2.99×103
归纳总结 b、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对于吸热反应:
升温K增大,降温K减小。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
对于放热反应:
(1)温度升高,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 升温K减小,降温K增大。
“放热”)。
(2)温度升高,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探究点二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知识回顾
1. 在一定条件下,xA+yB zC 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1)已知 A、B、C 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则 x,y,z 的关系是______x_+__y__>_z______。
(2)已知 C 是气体,且 x+y=z,在加压时,如果平衡发生移动, 则平衡必须向_逆___反__应__方向移动。 (3)已知 B、C 是气体,现增加 A 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平 衡不移动,则 A 是___固__或__液____态。 (4)加热后 C 的质量分数减小,则正反应是__放____热反应。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探究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以I2(g) + H2(g)
2HI(g)为例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 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 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表示。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当在 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K=
cpC·cqD cmA·cnB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归纳总结
3、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2O(g) CO(g)+H2(g)
K=
cCO·cH2 cH2O
FeO(s)+CO(g) Fe(s)+CO2(g)
K=ccCCOO2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
例如: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为 K1,12N2(g)+32H2(g)
NH3(g)的平衡常数
为 K2,NH3(g) 12N2(g)+32H2(g)的平衡常数为 K3; K1 和 K2 的关系式: K1=K22 。
K2 和 K3 的关系式:_K__2·_K__3= ___1_。K1 和 K3 的关系式: K1·K23=1 。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2. 下表为 25 ℃时,卤化氢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
归纳总结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K
4、判判应断断用正正在在:进进a行、行的的判可可断逆逆反反反应应应是是进否否行平平的衡衡及方及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 4 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本节知识目录
目标定位
化学平衡常数
知识回顾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探究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探究点二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根据化学反应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计算。
请(KK一1)值值比平般越越较衡当大小表常K,,中数>表表1的KBC0示示Fr大值Il52222时+++反反+小的,HHH应应H反相2222进进该映对行行了反大得得2222化小应HHHH越学,BFCI越进rl反说完不行应明全完得进平全,基行衡,反21本的常86反....59应65程数完71应7×××物×的度物全111转10意00转09,(315化2即39义化K率:反率<1应越0越-的5大则小限认;。)。度向对 +对+ccc对+ccccccccccccccc对 +和cccmmmmmmccc判 反mmm反ppp反ppppppmmm判 反ppp于q于q于qCCCCCCCCCAAAAAAAAA于q应断 应DD应DCCC程AAA断 应D可可可((······(······可······cccccc向正 向ccc向ggccccccg(ccc······ccc度qqq正 向qqqqqqg逆ccc逆nnn逆nnn))nnn)qqq,,逆,nnn)何在 何何DDDDDDDDDBBBBBB,BBB在 何反反DDD反在在BBB在反方进 方在方<=><= ><=>进 方应应应一一<= >一KKKKKK应向一行 向向KKKKK,,行 向:, ,:,,:定定定K,, ,:,进,的 进反反定进反 反m反反mm,的 进反 反的m的的反A行反反A的可 行应应A行应 应应应反A可 行应 应温(温温((应:g应应逆 :g向向温:g(向 向向向应)逆 :g度)向 向)度度+处++)处处正逆度反正 逆正逆+处反下正 逆下下n于n于n于反反应下反 反反反Bn于B应B的反 反的的平B(平平应应的是((应 应应应g平g是g(任应 应任任)衡g)衡方方)衡否任方 方方方)衡否意方 方意意状状向向状平意向 向向向状平时向 向p时时态pp进进态态衡时C进 进进进pC态C刻衡进 进刻刻C(行行(及(刻g行 行行行gg(及:行 行)::g)):)
1. 可逆反应 NO2(g)+SO2(g) SO3(g)+NO(g) ΔH>0。在一定条件下,将 NO2 与 SO2 以体积 8
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 NO2 与 SO2 的体积比为 1∶6,则平衡常数 3 。
是解析:设。N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S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NO2(g)+SO2(g) SO3(g)+NO(g)
起始量(mo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