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民间故事》,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2.阅读精彩篇章,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3.指导学生在读懂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懂得道理,了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阅读精彩篇章,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读懂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懂得道理,了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中国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猜人物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听故事,猜人物。
她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田螺精,心地善良,见孤儿谢端在田里辛苦劳作,便悄悄帮他烧火做饭。
后来,她与谢端成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田螺姑娘) 他为人老实厚道,但有些木讷,在临别时,没能听出祝英台的多次暗示。
由于错过去祝家庄提亲的时间,他得知祝英台将要嫁人的消息后,抑郁而死。
(梁山伯)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经常用智慧惩治那些有钱有势,却为人刻薄的大老爷。
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伙伴,是一头小毛驴。
(阿凡提)2.这些人物都非常有特色,他们都来自同一本书——《中国民间故事》二、读目录,聊故事1.这本《中国民间故事》总共收录了34篇。
阅读目录,有哪些篇目,你很熟悉?有哪些篇目,你觉得特别有意思?有哪些是我们你没想到的?2.对照目录,出示文中插图2-3幅,说说熟悉的人物、故事、篇目名称。
请同学们翻开《中国民间故事》目录页。
老师出示插图,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能迅速猜出人物、故事、篇名。
(1)出示“九色鹿”插图,看图,猜篇名。
(学生联结单元学习、目录提示,预设:《九色鹿》)(2)出示“花木兰”插图,观察画面,猜故事。
(学生根据画面提示、联结熟悉的“花木兰”故事,预设:《花木兰》)(3)出示“哪吒闹海”插图,观察画面,猜故事。
(预设:《哪吒脑海》)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民间故事,还有许多生动、迷人的民间故事,比如《老虎怕漏》,你读过没有?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1、根据兴趣选读《中国民间故事》,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形式和主题内涵。
2、分享交流故事或片段及阅读方法,懂得合作分享,感受阅读的快乐。
3、评选阅读小明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准备一本《中国民间故事》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中百姓间故事》是劳动群众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
故事蕴含着崇高的思想与美德,带给人常识与启迪,快乐与希望,使我们更加爱上阅读。
让我们捧起手中的书,一起去感受故事的精彩,感受故事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快乐吧!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自主快乐阅读
1、读《中国民间故事》书的封面、目录、内容简介等。
2、根据兴趣自主选读《中国民间故事》书中的精彩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乐阅读。
3、老师巡视指点,鼓励自主阅读。
(注:让学生自主选读和赏读,老师陪伴、鼓励为主。
)
活动二:分享交流故事。
中小学《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2. 通过阅读精选的民间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故事的定义与特点2. 精选民间故事的介绍与阅读3. 故事主题、情节、人物分析4. 民间故事的价值与影响5. 小组讨论与分享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间故事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精选的民间故事,注意理解故事内容、主题和人物。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民间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分享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分享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民间故事》选篇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民间故事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测试练习卷:用于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和观点。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以精选的民间故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主题和人物。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和价值,阅读并分析精选的民间故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间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中小学《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间故事的概念与特点2. 《中国民间故事》选文及作者简介3. 民间故事阅读策略4. 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念5. 实践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阅读民间故事。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故事的概念、特点及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观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故事的概念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民间故事》选文及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3. 阅读策略:教授民间故事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4. 道德观念: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实践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民间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价值观体现: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对道德观念的认同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资源1. 《中国民间故事》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民间故事的特点、阅读策略等方面的资料。
3.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4.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民间故事的概念与特点,讲解《中国民间故事》选文及作者简介。
2. 第3-4课时:教授民间故事阅读策略,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小学五年级部编新教材《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导读: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小学五年级部编新教材《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导读: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表达。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复述和背诵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领悟到民间故事中传递的正能量和传统美德。
2. 学生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中国民间故事》是部编新教材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教材,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既有传统经典故事,也有现代新编故事。
这些故事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民间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故事主题、领悟故事内涵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
教学目标设计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故事理解: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故事主题。
2. 故事表达:通过朗读、复述、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故事领悟: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领悟故事中的传统美德和正能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进行提问与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 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中国民间故事》是一部经典的民间故事集,包含了众多脍炙人口、寓意深刻的故事。
本节课将通过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的内容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难点是让学生深刻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课本、阅读笔记本、文具盒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 阅读指导:向学生发放阅读笔记本,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自己阅读的故事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分享: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阅读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5. 寓意解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板书设计:1. 《中国民间故事》2. 故事情节3. 人物形象4. 寓意与道德观念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深入阅读,做好阅读笔记。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观念,写一篇关于故事寓意的小短文。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教学内容部分提到的“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补充和说明:1. 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导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导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民间故事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和书写。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2.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学生能够理解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选取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等经典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内涵。
通过学习这些民间故事,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民间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民间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故事主题、理解故事内涵方面仍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设计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 能够分析故事主题,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4. 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和书写。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民间故事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和书写。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能够理解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阅读讨论、表演展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魅力。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
4.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析故事主题,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1.通过质疑、预测、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2.通过神奇的故事情节,感知鲜明的人物特点,发现民间故事的叙事风格以及它所带来的的魅力。
3.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落实民间故事的阅读。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来个头脑风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中国四大名著是什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牛郎织女、XXX哭长城、XXX与XXX、白蛇传)师:(厉害厉害,难不倒你们)2.读词语猜故事老牛喜鹊七月初七小鸟宝石洪水石头师:同学们联想能力真强,几个词就猜出了故事。
你喜欢读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有什么特点?(板书:想象神奇语言通俗人物简单情节反复)一、观看视频,诱发阅读期待一)感知民间故事想象的神奇1.看视频。
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神奇的场景?生:我看到缸里出来一个女子,我看到灯花里出来一个女子,我看到画里的工具变成真的了。
师:这样神奇的场景来自什么故事呢?(民间故事)2.小结:田螺变姑娘,灯花出美人,XXX变真的,民间故事里总有我们想不到的神奇。
是否是迫在眉睫地想读了?看,我给你们带来整整一本民间故事,37个风趣的故事。
二、寻找特点,激发阅读兴趣一)预览整本书感知书的编排特点师:拿到一本书,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了解书的特点?(生:读封面读目录读封底读阅读指点念书中插图)1.生预览整本书。
师:同学们,阅读方法真好,你们拿到一本书先会预览整本书,(板书:预览全书)大概了解整本书的特点,这对我们进行下一步的阅读特别有帮助。
现在,PPT:请同学们快速地预览整本书,时间三分钟。
2.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本书在编排上都有独特之处,这本书也是一样的,你发现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吗?PPT:(出示封面、目录、阅读指导、插图、封底)你发现了封面的特别之处吗?(没有作者,只有主编书是以其中的一篇故事命名的)读目录有什么发现?(题目都是人名或是物体命名)从目录可以知道这本书编排藏着什么秘密?(按类别编排在一起:这本书的民间故事是按这几类来分的,根据题目你们区别它们分别是哪一类吗?美好愿望历史人物经典故事风物人情传说做一个课堂活动)这么多故事,我们先来读个最经典的故事《田螺姑娘》吧。
第三单元《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民间故事相关的问题,如“民间故事中的善恶观念”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民间故事中的角色。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听过长辈讲述的民间故事?”(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间故事的奥秘。
4.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表达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增进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民间故事的背景及寓意:通过学习《牛郎织女》等故事,使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把握故事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主题思想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民间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学生在掌握民间故事表现手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讲解《白蛇传》时,虽然学生们对故事中的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有所了解,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显得有些吃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表现手法。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导读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材第五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传统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二、教学重点1. 研究和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故事中提取信息。
三、教学内容1. 故事一:《愚公移山》- 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 分析故事情节和主题。
- 研究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故事二:《白蛇传》- 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 分析故事情节和主题。
- 研究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故事三:《孔融让梨》- 讲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 分析故事情节和主题。
- 研究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导读:通过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课堂讲解:通过示范阅读和讲解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 阅读理解练: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培养他们从故事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积极发言、讨论合作等。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阅读理解练,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阅读其他中国民间故事,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编写自己的民间故事。
七、教学资源1. 《中国民间故事选》教材2. 课件和多媒体设备3. 阅读理解练题八、教学安排本单元共需5节课,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导读与故事一介绍- 第二课:故事一分析与课堂讲解- 第三课:故事二介绍与分组讨论- 第四课:故事二分析与课堂讲解- 第五课:故事三介绍与阅读理解练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传统文化背景,培养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2篇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2篇《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设计教材提示:本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一般单篇篇幅较长,这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把《从前有座山》这个类似于语言游戏的“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引子,一方面提示了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的根本特点,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更多的关于民间故事的记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列举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如田螺姑娘、徐文长、歹U那狐、松迪亚塔,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
本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并未给出具体的推荐书目,只是提示了学生可以去阅读中国、欧洲、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
这是因为民间故事类的汇编作品非常丰富,这样编排使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选取篇幅、难度适合的文本进行推荐和教学。
“小贴士”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素。
这两个要素提示的都是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如情节内部的反复、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而非具体的读书方法。
这是因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民众集体的口头艺术,不同于作家用书面文学所作的创造性表达。
因此在阅读时应多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以及它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理,而不要去细致地分析文字表述。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实施在“单篇”中习得读书方法,“整本”中应用读书方法,再在“一类书”中内化读书方法的“篇本类”联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的自主阅读。
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民间故事》为例,进行说明。
作品介绍:中国的民间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的故事,名人佚事等等.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具体地来说,它是民间文学里重要门类之一,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即民间故事是指民间神话、传说、寓言之外的那些具有幻想性或现实性较强的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所谓广义,即民间故事是泛指人民群众所创作和传播的所有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 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收录了各族经典的民间故事,是一本故事大全。
中小学《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3. 民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民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民间故事,了解其基本特点和分类。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探讨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5.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民间故事进行阅读,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资源1. 民间故事文本:教师准备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供学生阅读。
2. 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练习卷:教师设计练习卷,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通过练习卷和课堂提问,检测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环节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包括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等。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反思教学过程中课堂节奏的掌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3.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卷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活动1. 民间故事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在下节课上与同学分享。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白话文经典导读课8号选手捧起民间明珠品味文化魅力——《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悟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难点:感悟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前三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唤醒期待1、小热身,看图片,猜故事。
小抢答,看句子,猜人物。
2、复习第三单元,梳理民间故事的特点。
师:这些故事都属于中国民间故事,我们第三单元也学习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这两个民间故事,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对民间故事有了什么认识?3. 勾连阅读经历,推荐《中国民间故事》。
师: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里面有哪些人物?师:像这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大多都被收录在我们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读书目《中国民间故事》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领略民间故事的魅力。
请齐读课题。
二、前勾后连,兴趣引读1、先来个小调查,拿到一本新的书,用我们学过的方法,你会怎样去了解它呢?2、快速浏览封面封底、目录和阅读指导,看看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的信息?3、指名交流,反馈汇报。
4、初读目录,兴趣引读。
师:看着目录,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说说感兴趣的原因。
三、创设活动,自主习法1、以《田螺姑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阅读民间故事。
(1)一读找出不同,口耳相传。
出示语文书的《田螺姑娘》,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神奇。
出示故事书里的《田螺姑娘》的开头片段,两个故事为什么产生不同?交流读书收获。
引导学生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口耳相传。
(2)二读预测情节,理清情节。
读书前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再通过快速阅读验证预测并理清故事情节。
小组探究,并汇报交流读书的收获。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教学设计

3、通过阅读民间故事,引导学生从中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母语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教学重点: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民间故事。
播放《牛郎织女》片段,讲述《牛郎织女》故事。
2.交流课外阅读的方法:
摘录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读后能够与同学、家人讲一讲所读的故事,交流获得的知识,写读后感,续写,改写,创编等。
3.收集民间故事,练习讲故事,准备召开班级民间故事会。
板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
情节离奇想象夸张
美好的愿望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导读课)
内容简析: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的赞颂。
主要类别: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公案故事。
中国山伯与祝英台》。
4.出示《中国民间故事》一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这本书。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
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的赞颂。
主要类别: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公案故事。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5.阅读最感兴趣的一篇民间故事,对照自己的推想,补充阅读卡。
题目:
主要情节:
神奇的想象:
6.全班交流最感兴趣的故事与情节。
师相机板书:情节离奇,想象夸张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国民间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民间故事及道理。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1.师:你们知道一些中国民间故事吗?生:知道呀,《牛郎织女》《白蛇传》《猎人海力布》……2.是的,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的根基,因此就有各自不同的民间故事。
3.师:你们之前了解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什么的人呢?生:有的很善良、有的也很自私……4.师:你知道的故事有让你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吗生:有啊,我知道了一个人应该很正直。
……5.看来大家平时都很喜欢看书阅读,以后继续努力。
二、阅读指导(一)阅读准备1.今天我们要一起阅读书的名字是——《中国民间故事》2.这本书的作者是?——萧枫3.这本书的出版社是?——辽海出版社4.左上角还有一行字——课文课标课外必读意思是——这本书很值得一看5.第一章是——序言生默读,不求完全读懂,有意识的引导去读即可。
师小结:告诉了我们作者编撰出版这本书的初衷6.第二章是——导读生默读,不求完全读懂,有意识的引导去读即可。
师小结:系统地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中国民间故事7.浏览目录部分生惊呼:哇,好多故事啊!生说:这里有一些我知道的故事,也有很多我之前不了解的故事、生说:我好想迫不及待地去读故事(二)师生共读1.咱们一起选择一篇民间故事读读好吗?在这篇民间故事中会写些什么?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呢?2.师生共同阅读一篇故事《王维作画》提示:像以往读书一样,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边读边圈圈画画,或适当做些批注。
出示要求:通过阅读,我知道这个故事故事是怎样写的?先写?再写?最后写?为什么这样写?是因为?读后在小组内可以先交流一下。
(三)读后交流:(1)你读懂了书中写了什么?(这个故事主要写了王维不肯依附权贵,不愿为太守作画的故事)师引导: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是真实存在的,由此可见民间故事所写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聊“故事”明特征
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喜欢听的故事,并了解他们是从哪里得知这些故事的。
2. 分享自己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的经历,并解释民间故事的概念。
活动二:感知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1. 介绍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例如描写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等。
2. 分析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常常是弱小者,但他们勇敢、善良、勤劳,相信善恶有报,并与邪恶势力勇敢抗争,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活动三:用预测、比较、联结的方式来阅读
1.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预测、比较、联结等方式来阅读民间故事,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封面、观察插画等方式,产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2.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3.让学生了解如何在不同版本里挑适合自己的书。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读封面、观察插画等方式,产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2.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教学准备:任溶溶主编,李建树、孙侃等编写,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到面前这本书了吗?读读它的名字。
2.我们听过很多“故事”,那么你知道什么叫做民间故事吗?中国民间故事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读封面封底,激发阅读兴趣
1.大家在课前准备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民间故事》有很多种版本,那么,老师让大家选择的这个版本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这本书选自“世界少年经典文库”。
(2)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是全国优秀出版社。
(3)这个版本还是由很多著名的翻译家推荐和编写的。
(4)这本书封面的图画是“后羿射日”,很能吸引人。
……
总结:大家都很会观察。
所以,在众多的版本中,如何挑出一本优秀的并且又适合我们的书,读读封面和封底,是非常重要的。
2.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封面上的这幅图,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读书本彩页,再激阅读兴趣
1.读完封面,同学们一定急不可待地想要翻开书,读读书里的故事了吧?别急,让我们把书翻到彩页的部分,我们发现,彩页部分,分别画的是“牛郎织女”、“白蛇传”、“田螺姑娘”、“小黄龙和大黑龙”的故事,那么,现在就请四人小组,选一幅你们最感兴趣的插画,猜一猜,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适时参与讨论,激发兴趣。
(5分钟)
四、读前言,了解民间故事特点
在刚才的巡视中,老师听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看到了你们无穷的想象力。
其实,民间故事,有着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我们把书翻到第一页,快速浏览前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五、读目录,自主读书
1.除了刚才彩页中的内容,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呢,现在请大家翻到目录页,浏览目录,看看你最想读的是那几个故事?然后,就翻开书,静静地领略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吧。
2.学生自主阅读。
六、学生交流,激发课后阅读兴趣
1.一节课的时间真快,在剩下的时间里,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读了哪几篇故事,有什么感受。
2.这几位同学都从不同的故事里,得到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发现,民间故事,其实就是在表现人民的美好愿望。
3.其实,不只是中国,在日本、意大利、阿拉伯等等世界各国,都有着自己的民间故事,都在表达着那些国家人民的愿望。
希望同学们在本节课后,也能运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挑书方法,找到不同民族国家的民间故事,和《中国民间故事》比较阅读,也许你会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