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文化

合集下载

本溪介绍-本溪简介PPT(经典版)

本溪介绍-本溪简介PPT(经典版)
本溪城市介绍
“钢铁之都”、“中国医都”、“中国枫叶之都”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溪历史悠久,庙后山古人 类文化遗址证明,在四、 五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 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 息,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 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 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 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迁 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3、旅游景点
五女山
位于本溪市桓仁县城东北8千米的浑江西北岸, 是中国历史名山,山体呈长方形,主峰海拔 824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 垂直高度200多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 发祥地,山上曾建有高句丽第一王城(纥升骨 城)。
3、旅游景点
本溪湖
位于本溪市溪湖区,2010年“世界最小的湖”吉 尼斯世界纪录获批,成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 最的第2346号纪录。 本溪湖是天然形成的湖,以小巧著称,湖面仅 15平方米。本溪湖是洞中湖,外阔内狭,极似 犀牛角做成的酒杯,故称“杯犀湖”。据史料记 载,清雍正十二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 难写难认,故取其谐音改称“本溪湖”。
2、城市概况
本溪
桓仁五女山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的发祥地、 清朝的肇兴地。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本溪水洞
通往水洞的码头,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 幽静别致的“港湾”,灯光所及,水中游船、洞 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 从护岸石阶拾级而下,通过长廊从码头上船, 即可畅游水洞。水洞全长5800米,现已开发 28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 方米
3、旅游景点
关门山
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名胜 风景区,中国枫叶之都核心景点,位于本溪市 东南七十千米处。由于山峻景秀,酷似黄山而 得名“小黄山”,被誉为“燕东胜景”之一。 关门山内有四大景区:小黄山景区、夹砬子景 区、龙门峡景区和月台子景区、约108处景点。 观音阁水库风景区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水 洞六千米。

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

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

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一、传承千年的雕刻技艺本溪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中,雕刻技艺是备受瞩目的一项传统技艺。

这项技艺凭借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地传承于本地民间。

从石头雕琢出的栩栩如生的工艺品,每一件都凝聚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灵魂,是城市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二、弘扬民间音乐艺术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中不仅有杂技、木偶等表演艺术,还包括了民间音乐艺术。

这些音乐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锣鼓、簧笛、二胡等乐器演奏,以及民间歌谣和民谣传唱。

这些音乐作品承载了土地的情感和人民的心声,通过富有韵味的旋律和歌词,令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生机。

三、传统手工艺的瑰宝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中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它们代表着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记录了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如纸雕、剪纸、刺绣等技艺,每一件作品都是工艺美术的精品。

这些手工艺品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传承了民族文化的血脉,成为了本溪市非遗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四、独特的传统戏曲表演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中,传统戏曲表演占据着重要位置。

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吸引着无数观众。

京剧、豫剧、满剧等各具特色的戏曲演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

五、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保护传统非遗的基础上,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的传承者们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使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他们采用现代化的工艺和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让非遗文化更加注入新的活力,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六、打造非遗名城本溪市市级非遗名录的丰富多样,展示了本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本溪市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非遗名城。

游客们可以在品味非遗文化的同时,享受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辽宁省本溪市八卦城简介

辽宁省本溪市八卦城简介

辽宁省本溪市八卦城简介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作为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市,本溪市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八卦城。

八卦城坐落在本溪市南部的一个山峰上,被山脉环绕,景色优美。

八卦城得名于其建筑布局,整个城市呈现出八卦图案的形状,以八卦为基础设计建造。

这种布局既有道家的哲学思想,又体现了宇宙的无限变幻,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平衡的感觉。

八卦城的建筑风格独特,大量采用明清时期的建筑技艺,以木质结构为主。

城内有众多的宫殿、庙宇和园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八卦城的正殿和太和殿。

这些建筑都经过精心的修复和保护,保留了其原始的风貌,让游客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皇宫之中。

八卦城的景区面积相当大,游览整个城市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

在游览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城市内外的美景,尤其是城市周围的山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八卦城还有多个园林景点,如花香园、竹海、荷塘等,都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除了自然景观外,八卦城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城内有多个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展示了本地的历史和文化。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博物馆和遗址来了解本溪市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

在八卦城的表演场馆,还有各种传统文艺演出,如戏曲、舞蹈和音乐等,让游客感受到本地的艺术氛围。

此外,八卦城还有丰富的特色美食。

本溪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产出了许多独特的农产品和海产品。

在八卦城的各个餐馆和小吃摊位,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本地特色菜肴,如烤鸭、水果、海鲜等。

这些美食不仅口感鲜美,而且有益健康,深受游客的喜爱。

总之,八卦城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游目的地。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吸引着各地游客。

无论是赏景、品味美食还是感受文化,八卦城都能给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

如果你计划去辽宁省旅游,不要错过这个美丽的城市。

本溪民俗介绍

本溪民俗介绍

• 泡菜 8 泡菜是朝鲜族的传统美味佳肴,腌泡菜的方法 依各地习惯而不同,现在流行法就有10多种。一 般腌法:是选出包心较紧棵头较大的秋白菜,去 掉一层菜帮,洗干净后放进淡盐水缸里浸泡几天, 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把白菜一片一片地掰开,涂 匀调味料。这些调味料是用食盐、捣碎的大蒜、 生姜、辣椒面和其他味料综合调拌制成的。最后, 把这些涂抹好调料的白菜渍放在大缸里加以密封, 约半个月后就可以食用。朝鲜族泡菜又称高丽咸 菜式辣白菜,独特的风味也受到其他各民族的喜 爱。
• 辽砚 3 本溪桥头石所制的砚称为辽砚,以其独特的石 材、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名扬天下。历史上曾一度跻身于中国“四大名 砚’’(端砚、歙砚、罗纹砚、辽砚)之一,有 “南为端砚、北为辽砚”之说。辽砚的造型基本 以龙凤为主,兼有其它动植物形象。主要以手工 雕刻技术为主,其作品均是根据云石的颜色、纹 理、形态精心设计巧妙运用而成的。从选材、构 图、造型到技法的运用,均与石料浑然一体、天 然合一。同时还融会贯通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 画、篆刻艺术,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 的珍品。
本溪民俗文化概览 • 桓仁农民版画 1 一道道青山,蕴藏着无数的神奇;一弯 弯碧水,滋润出绚丽的奇葩。桓仁农民, 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用一颗颗清澈玲 珑的心,创作出一幅幅震撼中国乃至世界 艺术殿堂的美术作品,成为奇特的艺术现 象,因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桓仁现代 民间绘画画乡”。
• 蝴蝶翅画 2 蝴蝶翅画具有辽宁地方特色,它是高档旅游 艺品,有纪念性、艺术性,有赠送和收藏价值。蝴 蝶翅画有天生丽质,绢绸丝绒般的质感,在不同 角度泛出耀眼光泽和自然美丽图案纹理。蝴蝶翅 画特点有:1.巧夺天工,翅画体现蝶的纹理特点, 使之与翅画造型结构相吻合,看上去片片蝶翅似 有丝绒感,翅画厚薄紧密,繁而不乱,一旦置于 亮处,光彩耀眼。2.妙趣横生,吸取中国画的特点, 蝶翅排列疏密有致,色彩对比丰富多彩,远看似墨 写意,近看如工笔传神,寓统一于变化之中。中 国有蝴蝶1200余种,除国家保护品种和珍稀种不 能用蝶画外,其他共有500余种普通蝴蝶可以利 用,为创造蝴蝶翅画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完整版)本溪简介

(完整版)本溪简介

本溪简介名称由来:本溪得名于本溪湖。

本溪湖位于市内,湖面不及15平方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湖了。

别看湖小,却也小有名气,曾被列入关东十景。

清代同治年间处士高升先所书"辽东本溪湖"刻石于湖口,湖旁筑有慈航古寺,建于明末,梵音香火曾盛极一时。

此湖四周峰峦回抱,外阔内狭,极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称“杯犀湖”,谐音“本溪湖”。

从此,以湖名市。

1939年正式设立本溪湖市。

新中国成立后,才去掉"湖"字,定名为本溪市。

比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份。

综观全年,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

最佳旅游季节为秋季。

经济发展截至2010年末,本溪已完全年850亿元GDP的总量,人均5.5万,增长16.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亿元,增长27.4%。

本溪县8000人口的高官镇,以一镇之力单独创造了43.2亿的GDP量值,人均52.3万,相当于深圳市人均GDP的五倍。

历史文化1644年(清顺治元年),本溪市区、本溪县属于辽阳府;清康熙年间桓仁一带被列为封禁地;1928年(民国17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本溪、桓仁两县仍属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本溪县隶属于奉天省,桓仁县隶属于安东省。

1945年”八·一五”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

9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部队进驻本溪。

10月8日和10月18日,先后成立本溪市、本溪县民主政府,均隶属于辽宁省。

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

河流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7条,主要有太子河、浑江、草河三大水系。

年水资源总量39.23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9.76亿立方米。

本溪爱我家乡社会实验报告四年级

本溪爱我家乡社会实验报告四年级

标题:《探究家乡社会》,本溪,我爱你一、引言家乡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我所居住的家乡是位于辽宁省的本溪市,这个历史悠久、富有活力的城市一直给予我无限的关怀和爱护。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社会,我进行了一次关于本溪的实地调查和社会实验。

二、实地调查1.本溪的地理位置: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濒临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地带,地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这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

2.本溪的人口: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本溪市的人口数量稳定增长,目前已经超过30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比较大。

人口的增长表明了本溪市良好的发展态势,也为各种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3.本溪的历史文化:本溪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满洲里遗址、长春露天博物馆等历史建筑和文化载体,都见证了本溪市的辉煌过去。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本溪市的旅游资源,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4.本溪的经济发展:本溪市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导,以煤炭和重工业为支柱。

近年来,本溪市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本溪市的经济发展势头正劲。

三、社会实验为了更深入了解本溪社会,我还进行了一次名为“珍爱生命,共创和谐”的社会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想引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和文明礼仪的关注,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倡导文明行为。

2.实验内容:(1)环境保护:我参与了一次志愿者活动,帮助清理本溪市的垃圾,清理废弃的纸箱、塑料袋和空瓶子。

我还在家乡的公园里组织了一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环保。

(2)交通安全:我走访了本溪市的几个交通拥堵的路段,观察并记录了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

我将这些情况整理成报告,并发给相关部门,呼吁加强交通管理和改善道路状况。

(3)文明礼仪:我在本溪市的公共场所观察了人们的行为举止,特别关注排队、文明行为等方面。

辽宁本溪男生的特点

辽宁本溪男生的特点

辽宁本溪男生的特点辽宁本溪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多山丘陵地带,气候寒冷干燥。

作为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本溪男生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描述一些辽宁本溪男生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一、热爱体育运动辽宁本溪男生普遍热爱体育运动。

这可以从他们经常参加各种球类比赛、健身活动以及户外运动中看出来。

这种特点与辽宁本溪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本溪周围有许多山丘和自然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

此外,辽宁本溪是一个工业城市,工作的压力较大,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使他们保持身心健康。

二、勤奋努力辽宁本溪男生勤奋努力的特点也很明显。

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都非常认真,不怕吃苦,勇于追求进步。

这与辽宁本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辽宁本溪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许多煤矿和钢铁企业。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本溪男生们深知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追求。

三、重视家庭辽宁本溪男生非常重视家庭。

他们对家人忠诚、孝敬,并努力承担起家庭责任。

这与辽宁本溪地区的文化传统有关。

辽宁本溪人民重视家庭价值观,注重亲情和家庭纽带的建立。

本溪男生从小就被教导要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这种教育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内心。

四、豪爽好客辽宁本溪男生豪爽好客的特点也很突出。

他们热情好客,喜欢与朋友聚会,乐于助人。

这与辽宁本溪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人们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关。

辽宁本溪人民热爱生活,喜欢与人交往,乐于分享,这种性格特点也体现在本溪男生身上。

五、保守传统辽宁本溪男生相对保守传统的特点也比较明显。

他们尊重长辈,注重家族传统,对婚姻家庭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与辽宁本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

辽宁本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本溪男生们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传统价值观有着深深的认同感。

辽宁本溪男生具有热爱体育运动、勤奋努力、重视家庭、豪爽好客和保守传统的特点。

这些特点与辽宁本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溪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本溪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味道鲜美。
本溪地方菜系
辽菜
本溪的辽菜以鲜、香、嫩、滑为 特点,注重火候和调味的技巧, 代表菜品有红烧狮子头、葱烧海
参等。
满族菜
本溪的满族菜以清、鲜、爽、嫩为 特点,注重食材的原味和营养价值 ,代表菜品有白肉血肠、锅包肉等 。
农家菜
本溪的农家菜以绿色、健康、天然 为特点,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 ,代表菜品有柴火鸡、炖豆腐等。
本溪美食节活动
本溪美食节
本溪每年都会举办美食节活动, 届时会有来自各地的美食摊位聚 集在一起,供游客品尝各种美食 。
地方小吃大赛
本溪还会举办地方小吃大赛,评 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小吃,并 颁发奖项。
05
本溪旅游发展现状与பைடு நூலகம்望
本溪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丰富
本溪拥有众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景 点,如满族文化村、传统手工艺品制 作工坊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 验。
本溪城市介绍民俗文化 旅游景点
授课人:XXX
日期:XXX
目录
➢ 本溪概述 ➢ 本溪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 本溪民俗文化活动 ➢ 本溪美食文化 ➢ 本溪旅游发展现状与展望
01
本溪概述
地理位置
01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长白 山脉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是 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 。
02
本溪交通便利,有沈丹铁路、高 速公路和国道贯穿全境,与周边 城市联系紧密。
03
本溪民俗文化活动
本溪剪纸艺术
总结词
本溪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深受游客喜爱。
详细描述
本溪剪纸艺术源于民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作品以细腻、传神而著称, 题材多取自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百姓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 乡土情怀。

描述本溪文化

描述本溪文化

描述本溪文化本溪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人文景观,是辽宁省文化旅游重点城市之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描述本溪文化。

一、历史文化本溪曾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

特别是1905年辛亥革命后,本溪的铁路、煤炭、钢铁等工业飞速发展,建成了许多有名的工业遗迹,如大世界煤矿遗址、铁西硫磺厂等。

这些工业遗迹见证了本溪百年工业史,也成为了本溪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

二、地方美食本溪是地方美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以本溪伶仃山黑山羊、红烧肉、锅包肉、水饺等最为著名。

本溪伶仃山黑山羊肉质香嫩,红烧肉卤汁浓郁,锅包肉酥脆爽口,水饺馅料丰富,味道融洽。

这些地方美食不仅吸引游客,也成为了本溪市民生活中的美食之一。

三、民间艺术本溪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如水磨山大鼓、本溪皮影等都是闻名全国的民间艺术形式。

水磨山大鼓是一种以歌唱和击鼓伴奏的戏曲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本土韵味,有“北方莆田”之称。

本溪皮影起源于清朝,具有鲜明的本溪民间特色,被誉为“东北皮影之祖”。

四、自然景观本溪的自然景观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华龙舟节、溪山、岫岩瀑布、联合湖等。

中华龙舟节是本溪市的重要活动,每年端午节举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

溪山是本溪的名胜之一,山美水美,民谚说:“繁花似锦,流水潺潺,山川胜境,山花烂漫。

”岫岩瀑布集雄伟、奔放、清幽、秀丽于一体,为本溪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

总之,本溪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方美食和自然景观,更有民间艺术的精彩绝伦。

让我们在欣赏本溪文化的同时,更加珍惜和爱护这座城市的各种文化遗产。

基于地域文化的本溪旅游纪念品开发探析

基于地域文化的本溪旅游纪念品开发探析

基于地域文化的本溪旅游纪念品开发探析本溪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是一个充满着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旅游城市。

作为旅游城市的本溪,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探析本溪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一、地理位置本溪位于辽宁省北部,东临渤海,地处锦州平原南端。

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本溪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因此,本溪的旅游纪念品也应该与其地理特点相关联。

例如,可以设计以本溪的大山、大河、大海为主题的各类纪念品。

例如,可以推出一些以本溪秀美的山色为主题的冰箱贴、书签等小型纪念品。

二、历史文化本溪市历史悠久,是中国辽宁省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其发展历程也决定了本溪在文化上的特色。

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方面,可以结合本溪的历史文化特点,设计与本溪历史文化相关的纪念品。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与本溪古建筑、古文化等相关的纪念品,比如以本溪的古剧院、古寺、古建筑等为主题的钥匙扣、各类小雕塑等。

三、风俗习惯本溪市区居住的主要是汉族、朝鲜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手工艺等文化习俗也为本溪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带来了不同的灵感。

例如,可以推出一些与本溪少数民族风俗相关的景徽、手帕、丝巾、钥匙扣和手机壳等纪念品。

这些纪念品将是旅游者回忆本溪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好选择。

综上所述,基于地域文化的本溪旅游纪念品开发探析,在本文中,我们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三个方面探讨了本溪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只有通过对本溪地域文化的深入探究,在开发本溪旅游纪念品的过程中,才能够精准地捕捉本溪的独特魅力,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创造出更有品牌价值的旅游纪念品,为旅游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溪简介介绍

本溪简介介绍

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
本溪地区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评书、二人转、皮影戏等,这些艺术形式世代相传, 成为本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活动
本溪地区有许多民俗活动,如赛龙舟、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这些活动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 反映了本溪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美食文化
特色美食
本溪地区有许多特色美食,如本溪烤 肉、本溪大煎饼、本溪糖饼等,这些 美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特色,吸引了 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06
本溪未来展望
本溪未来展望
• 本溪市,简称“溪”,别称“山城”,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 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宁中部城市群都市 圈中心城市。
THANKS
感谢观看
本溪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本溪概况 • 本溪历史 • 本溪文化 • 本溪旅游景点 • 本溪经济发展 • 本溪未来展望
01
本溪概况
地理位置
01 地理位置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25°46′,北纬40°49′-41°35′。
02 周边城市
本溪市东与桓仁、宽甸相接,南与丹东市相望, 西与辽阳市、鞍山市相邻,北与抚顺市毗连。
03 交通情况
本溪市交通便捷,沈丹铁路、辽溪铁路、凤上线 、沈丹高速公路、国道201和国道304线等交通干 线贯穿全境。
气候特点
01 气候类型
本溪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无霜期较长。
02 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为7-9°C,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14-17°C,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20-22°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服务业发展
旅游服务业

本溪 文物保护单位

本溪 文物保护单位

本溪文物保护单位本溪市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物,本溪市政府确定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包含了本溪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本地区历史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增加人们对本溪市历史文化的了解。

第一部分:龙凤古寺龙凤古寺位于本溪市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

寺内保存着大量的佛像、经文和古代文物,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源。

龙凤古寺建筑气势宏伟,其特色为其殿堂建筑、壁画和雕刻艺术。

寺内的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古代历史场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龙凤古寺作为本溪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为人们提供了研究佛教文化和本地历史的珍贵机会。

第二部分:双山古墓群双山古墓群位于本溪市郊区,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墓葬群。

这组墓葬是本溪地区古代人们的陵墓,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墓葬群内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饰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本溪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双山古墓群的发现和保护,为研究本溪地区的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第三部分:清河石窟清河石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佛教石窟,位于本溪市清河区的山脚下。

这座石窟的创造年代可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清河石窟内有大量的佛像和佛教壁画,展示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些佛像和壁画以其精湛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闻名。

清河石窟是本溪市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吸引游客和研究人员的重要景点。

结论本文介绍了本溪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龙凤古寺、双山古墓群和清河石窟。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本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了解本溪市历史文化的机会。

通过保护这些文物,本溪市政府展示了对历史的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

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本地居民的骄傲,也为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本地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我们期待本溪市未来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体验的机会。

本溪小事一桩景点介绍

本溪小事一桩景点介绍

本溪小市一桩景点介绍
本溪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许多美丽的景点。

以下是本溪小市一桩景点的简要介绍:
1. 庙后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本溪市南芬区思山岭街道,是迄今为止本溪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出土文物距今已有7300多年,被誉为“东北第一村”。

2. 五女山山城:五女山景色秀美,是高句丽的发祥地,也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军事重地。

五女山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北侧8公里处,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辽宁省五十佳景之一。

3. 本溪水洞:本溪水洞是亚洲较大、中国第一长的地下河景区。

由于它令众多中外游人流连忘返,而获驰名海内外“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的三块闪光的金字招牌。

4. 铁刹山风景区:铁刹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风景区由铁刹山、关门山、观音顶、红石谷组成。

5. 本溪地质博物馆:本溪地质博物馆位于本溪水洞景区内,于200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一座以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娱乐观光为主的现代化博物馆。

6. 本溪平顶山森林公园:本溪平顶山森林公园位于本溪市区南,是一个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依托的风景区,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7. 本溪天女山森林公园:本溪天女山森林公园位于本溪市东南35公里处,是长白山脉一小支脉,面积96平方公里。

这里林木葱郁苍翠,多珍奇树种,花卉四季不败。

辽宁本溪简介

辽宁本溪简介

辽宁本溪简介辽宁本溪简介辽宁本溪位于中国北方,地处辽宁省东北部,距离沈阳市约200公里,面积为316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南芬区、平山区、溪湖区和明山区等6个区县,总人口为约 300 万人。

本溪因有“南方木渎”之美誉,素有林木繁盛、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工业基地。

另外,本溪也是中国的著名旅游城市,特别是沈阳旅游的延伸,向南进入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被誉为“沈阳旅游的后花园”。

自然景观本溪境内大河沿岸,阴山苍翠,古风突出。

境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本溪水洞,三面环水,东面与满洲里相望,是中国北方最早被开发的景点之一。

另外,九疑山、铁峰山、雁岔山、佛爷洞、银瀑山等自然景观也极具特色。

此外,本溪还以其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北方难得的生态研究基地之一。

境内山清水秀,林木繁盛,是木材花卉市场的重要产地之一。

历史文化本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本溪境内无论是桓仁满族自治县还是本溪满族自治县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比如位于本溪市南芬区的暑松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此外,本溪还是中国传统满族文化的代表地之一,境内有大量富有特色的满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之一。

当地美食本溪美食源于满族传统菜肴,以其原汁原味、营养丰富、口感独特、风味极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比如,酸汤肥牛、肉末抄面、鱼香肉丝、锅烧辽参等传统菜品都是极具特色且引人入胜的美食,在本溪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欢迎。

此外,本溪还有一种富有营养、口感极佳的特色食品——铁山饼,是本溪人民的传统美食之一,不同于其他饼类食品的制作方法和配料,口感独特,姜茶泡食,特别是在冬天食用,十分暖胃。

经济发展本溪市是辽宁省的山城、工业城和年轻的旅游城市。

市内有多家钢铁、煤炭和纺织等重点产业,并聚集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如东北亚第一钢球厂、辽宁省著名的奶制品企业——本溪红升、本溪安亚钢笔制造有限公司等,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列辽宁省前列。

本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

本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

本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
本溪是辽宁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的重要的红色文化地区之一。

以下是关于本溪红色文化历史的一些故事:
1. 抗日战争时期,本溪成为抗战的重要前线。

1932年11月,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进犯本溪。

本溪的劳动人民迅速组织抵抗,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和第四师,并成功抵御了日军的入侵。

2. 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本溪建立了辽东民主革命根据地,
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斗争。

这一时期,本溪成为辽东地区革命的重要基地,吸引了大批农民和工人参加革命斗争。

3.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本溪成为揭开东北解放战争序
幕的战略要地。

1946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本溪召开了东北
边区工作会议,制定了解放东北的战略和策略。

4. 1947年,本溪爆发了著名的鸭绿江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
以本溪为基地,发起了对国民党军队的决战,最终将其击溃,奠定了解放东北的基础。

5.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本溪成立了辽东解放军政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干部,为解放东北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故事反映了本溪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也展示了本溪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如今,本溪红色文化遗址展
馆等地方设施为游客讲述了这段历史,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

介绍本溪的习俗作文

介绍本溪的习俗作文

介绍本溪的习俗作文提起本溪,那可真是个有滋有味的好地方!这里的习俗就像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融入了本溪人的日常生活,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先来说说本溪的婚礼习俗吧。

在本溪,婚礼可是一场盛大的家族聚会。

结婚前,男女双方的家庭就开始忙碌起来。

男方得准备丰厚的彩礼,这彩礼可不单单是钱,还有各种寓意美好的物品,像象征着“早生贵子”的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

女方呢,则会精心准备陪嫁的嫁妆,大到家具家电,小到被褥衣物,样样都得精挑细选。

婚礼当天,那场面更是热闹非凡。

新娘子早早地起来梳妆打扮,穿上美美的婚纱,等待着新郎来迎娶。

新郎带着迎亲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来到新娘家门前。

这时候,新娘家的姐妹们可不会轻易让新郎进门,得让新郎和伴郎们使出浑身解数,又是唱歌又是做游戏,还得塞红包,才能顺利把新娘接走。

接走新娘后,迎亲的队伍并不会直接去酒店,而是会在本溪的大街小巷绕上一圈,据说这样可以让新婚的福气洒满整个城市。

到了酒店,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交换戒指,那幸福的模样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再讲讲本溪的春节习俗。

一进入腊月,本溪就开始有了过年的氛围。

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卫生,这叫“扫尘”,寓意把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好的东西都扫出去,迎接新的一年。

大人们会带着孩子去集市上采购年货,那集市上真是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年货让人眼花缭乱。

有红彤彤的春联、精美的窗花、香甜的糖果,还有活蹦乱跳的鸡鸭鱼肉。

到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

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人们会在灶台上摆上糖果、糕点等供品,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

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起来。

贴春联、挂灯笼,把家里装扮得喜气洋洋。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热气腾腾的饺子、香喷喷的炖鱼、油亮亮的红烧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唠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吃完年夜饭,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到了——发压岁钱!长辈们会把红包递到孩子们手中,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本溪文化定位与文化内涵研究

本溪文化定位与文化内涵研究

本溪文化定位与文化内涵研究本溪文化是本溪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物质资源、人文精神、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以本溪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

本溪文化从属于华夏文化的东北文化,但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本溪地域文化是在地方特有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人类社会千百年的演化过程中传承与积淀下来的,它是本溪人民运用智慧改造自然的缩影,因此,它从历史的角度决定着本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本溪文化溯源。

本溪文化传承至今,可考的历史已有30多万年。

本溪满族自治县庙后山遗址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30多万年,被称作“东北第一人的故乡”。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的经过交互打击方法进行了特殊加工,这形成了庙后山石器的一大特点,代表了当时较先进的石器制作水平。

这种“工艺”可以说是本溪地域文化的“雏形”。

新石器时期,本溪地区人类活动逐渐频繁,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凤鸣、牛鼻子遗址,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东崴子、三角洞、张家堡等遗址,都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000-4500年。

此时本溪地区的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了原始的农业。

商、周、春秋时期,本溪社会进一步繁盛,太子河和浑江流域的该时期遗址和墓葬分布密集,马城子遗址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马城子遗址由于洞穴墓地表现出的文化面貌独特、内涵丰富,已被命名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马城子文化”,这说明当时社会文化已经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特质。

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交流增多,中原文化进入本溪,对土著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最终致使两者相互融合,第一次文化交流在此形成。

铁器和货币的传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太子河畔的威宁营战国遗址,是本溪地区最早的城市遗址。

西汉晚期,浑江流域迅速崛起的高句丽民族在桓仁地区建立政权,建造五女山山城作为都城,第一代王朱蒙和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曾在此执政。

历经魏晋,直到唐朝初期,本溪地区一直为高句丽的主要活动区域。

本溪地区保存着大量高句丽时期的遗址,出土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高句丽文物,这些都是高句丽文化的直接见证。

本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

本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

本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在辽宁省东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就是本溪。

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而闻名于世,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本溪红色文化的历史故事。

第一章:抗战岁月中的英雄本溪红色文化的历史故事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

那个时候,本溪成为了华北抗日游击队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这里,有许多英勇的抗日战士,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为国家的抗战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中,有一位英雄人物叫做杨靖宇。

他是本溪人,也是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者之一。

杨靖宇同志在游击战争中多次与日本侵略军进行战斗,保护了本溪的安全稳定。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杨靖宇将军,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章:红色遗址中的记忆本溪还拥有许多重要的红色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革命岁月中的艰辛与伟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杨靖宇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本溪市区,占地广阔。

在这里,可以看到杨靖宇将军的雕像,以及他的英勇事迹的展览。

每年,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瞻仰,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此外,本溪还有许多红色遗址,如杨靖宇指挥部旧址、抗日根据地遗址等。

这些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观这些遗址,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溪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第三章: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座红色文化名城,本溪一直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每年,本溪都会举办各种红色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本溪还注重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体系中。

学校开设红色文化课程,加强对革命历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

这样做,可以保证红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本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记忆。

通过深入了解本溪的红色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本溪红色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让革命精神永远闪耀!。

本溪市名胜古迹游

本溪市名胜古迹游

本溪市名胜古迹游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本溪市名胜古
迹众多,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带您领略本溪市的风光名胜和悠久历史。

## 神奇的关门山
关门山是本溪市的标志性景点,位于市区西南约5公里处。

山势雄伟险峻,山体
如刀削斧劈,状如一道天然屏障。

登上山巅,俯瞰整个本溪市区,景色壮观。

关门山
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让人颇感神秘。

## 悠久的千山寺
千山寺建于唐代,是本溪市现存最古老的寺庙。

寺内古树参天,香烟袅袅,气氛
宁静肃穆。

寺庙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是佛教信徒和历史爱好者的朝
圣之地。

## 古老的明山文化
明山是本溪市的文化名片,源远流长。

这里保存着大量明代建筑、雕塑和石刻艺术,展现出独特的明山文化风采。

游览明山,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

## 壮丽的锥子山
锥子山地处本溪市西北部,山峰如刀削斧劈,景色壮美。

山上植被茂密,风景如画,是户外爱好者和登山者的天堂。

登上山巅,清风拂面,俯瞰群山连绵,心旷神怡。

本文介绍了本溪市的几处著名景点,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迎您前来本溪市,探索这些美丽的名胜古迹,领略其别样风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溪历史十分悠久,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先祖在此繁衍生息,部族中的团团篝火点燃起人类历史的发展兴旺。

战国时期,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本溪地区部分为燕国辽东郡所辖,部分为外族胡人所据;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在灭燕的同时不仅得到了燕国所属疆域,也向北扩充了自己的实力,继而秦始皇划天下为36郡,本溪地区归属辽东郡襄平县。

汉代继承了秦的疆域划分,至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又增设了乐浪、玄菟茧、真番、临屯4郡;随后到了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王子朱蒙避难逃亡至纥升骨城(即今桓仁县的五女山),建立了高句丽政权。

辽东边墙在本溪的崇山峻岭中,时断时续地可见一条城墙,有的是石砌而成,有的是土垛而成;有的布满了青苔,显示出年代的久远;有的则已经倒塌。

这道墙便是著名的明代辽东边墙,即明长城的延伸。

明王朝建立后,迅速统一了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对东北广大地区行使有效管辖,于洪武四年(1371年)置定辽都卫于辽阳(后改为辽东都司),永乐七年(1409年)又置奴儿干都司,对女真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实行招抚和暴力相结合的政策。

随着往来的频繁和汉族、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内部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民族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御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骚扰,应付瓦剌和鞑靼的战争,明王朝采纳了辽东都司指挥使毕恭的建议,在提督辽东军务的王翱的协助下,修筑了辽东边墙。

辽东边墙从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修建,首先修建的是辽西、辽河套一带的边墙,历史上称为“西墙”,主要是防止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袭。

后女真族势力在辽东一带发展起来,并经常袭扰辽东地区。

成化三年(1467年),明军击败建州女真李满柱,然后着手经营辽东的东部边防,修筑东路自开原抵鸭绿江边墙。

直到成化十七年(1481年),才全部完成边墙修建任务,历时39年。

到明万历年间,由于女真部族势力强大,不断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于是在距清河城10余公里的地方又筑边墙,又称内边墙。

本溪境内现存的边墙遗址就是辽东边墙的一部分。

辽东边墙全长1040公里,而经过本溪境内的约长70公里。

其走向从北到南,由今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小夹河入境,经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化皮峪村到金家堡子台山转东南,又经长嘴村官家沟、东营坊乡的狐仙洞,再向东南过蓝河峪乡南营坊至大边沟止,然后西南至凤城满族自治县出境向东南伸展,直达鸭绿江畔丹东市内的九连城。

庙后山文化庙后山文化--庙后山遗址(东经124°7′50″、北纬40°14′49″)位于本溪县山城子乡山城子村村东的庙后山南坡的一个天然洞穴里。

洞内堆积厚13.5米,层次清晰,含哺乳动物化石丰富,而且发现有人类化石与石器,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较完整的第四纪地层剖面。

庙后山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40万年前,与北京人在华北生活的同时,地处关外的辽东地区也有了人类活动。

通过对庙后山文化的研究发现,这是早期人类在文化上和华北的旧石器文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同时兼有华北两大系统旧石器文化的部分特点的地区性文化,是辽东半岛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的代表。

这对于探索中国远古文化的来龙去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对我国东北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环境学等诸多方面研究,增加了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太子河史话太子河古称衍水。

在春秋战国时期,太子河流域一带地区被称为衍,为东胡族控制,是以河称衍水。

后因燕太子丹被秦将追杀逃亡于此,故名为太子河。

太子河有南北两源,北支称北太子河,发源于新宾县红石砬子山,由本溪县东北部南甸子镇二道河子村入境;南支称南太子河,发源于本溪县东部草帽顶子山,流经东营坊、蓝河峪、碱厂和南甸子等乡镇;南北两支在南甸子镇马城子村汇合为太子河干流。

太子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本溪县泉水、小市、偏岭等乡镇和明山区牛心台镇后进入市区,由东北向西南从市区中心通过,经白石砬子村出境,入辽阳县境内,最后在海城市三岔河附近汇入辽河。

太子河流经新宾、本溪、辽阳、海城等市县,全长413公里,总流域面积13883平方公里;本溪境内河长168公里,流域面积4428平方公里。

本溪地处太子河上流段,自古以来就享受着太子河赐予本溪人民的丰腴与恩泽。

1978年省、市、县考古队在距太子河1里左右的本溪县山城子乡太子河支流汤河右岸的庙后山南坡,发现了我国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最东北的一处。

庙后山遗址属于奥陶纪石灰岩地层洞穴堆积。

其厚度为13.5米,自下而上分8层,出土了人类文化遗物14件和古动物化石74种,还有两枚人牙和一段幼儿股骨化石。

经考古证明,庙后山人起源于40万年前,是东北地区现已发现的最早人类。

1983年,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位于本溪县谢家崴子村太子河左岸的本溪水洞遗址。

在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打制石器,较多的骨器,且有陶网坠等,并有狍子、鹿等兽骨。

在青铜时代,太子河流域的古文明更趋发展。

从1983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太子河上游的本溪县南甸镇马城子村陆续发掘出山城子B、C,马城子A、B、C等7座洞穴,145座洞穴墓葬,出土文物1523件。

这些墓葬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

经研究,该文化是我国夏商时期北方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隔辽河并行发展。

之后,在本溪市明山区的梁家村,又发现墓葬一处。

墓为石板堆砌,墓内出土了青铜短剑和双纽铜镜,并有枕状器。

推断当为春秋晚期的墓葬。

太子河流域的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太子河流域称得上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世世代代滋养和哺育着辽东人民。

本溪湖史话本溪湖位于本溪市区北部大堡卧云山崖之下,为洞中小湖。

湖底上阔下窄,状如犀牛之角,因之取名“杯犀湖”。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难写辨认,故取其谐音改称为“本溪湖”(本溪湖药王庙碑文可为佐证)。

同治八年(1780年),辽东处士高升尧书写“辽东本溪湖”五字凿于洞口上方,此后,本溪湖的名字便流传开来。

本溪湖地区以煤铁和石灰石生产而著名,此外窑洞甚多。

据考证,远在2000多年前,此地是以烧缸、制瓦而被称为“窑街”。

陶瓷业是随着煤铁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到了清末和民国年间,瓷缸、陶瓦、陶罐等作坊及初具规模的制造业遍布街市,溪湖成为远近驰名的陶瓷制品的生产基地。

泱泱湖水,巍巍古刹,玲珑剔透的本溪湖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重新缩放出迷人的光彩,在群山环抱、石壁相衬下辟就出一方山光湖色交相辉映的“溪湖胜境”。

温泉寺史话温泉寺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太子河畔,西距本溪市区40公里,距天下奇观本溪水洞只有7公里。

温泉寺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白云来往,松涛怒号,人居其中,宛然在蓬莱阁苑”。

“前有太水,清波环绕;后有层峦,耸翠照临。

左右诸岭,实为壮观,故东山之第一盛境也。

”而温泉则“浴之能祛病”。

温泉寺自明末以来,就是辽东著名的旅游、避署和疗养胜地,也是本溪历史上最大的佛教文化活动中心。

温泉寺顾名思义,先有温泉后有寺,寺因温泉而得名。

温泉寺地区,旧称沟儿汤,乾隆时期碑文载:“沈郡(今沈阳)东南百八十里,沟儿汤温泉寺存焉”。

沟儿汤指温泉地区,温泉寺则专指寺庙而言,沟儿汤即指沟里流着热泉水。

沟儿汤又名“狗儿汤”,《东三省古迹遗闻》记载了狗儿汤得名的缘由。

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年青时,经常带着他的爱犬到这一带狩猎,后来爱犬浑身生满疥癞,百般治疗,均不见效。

忽有一日,爱犬不见了,努尔哈赤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发现爱犬卧在沟儿汤的热泉之中泡痒。

几天之后,爱犬身上竟然皮毛一新,努尔哈赤非常高兴,当即就将沟儿汤命名为“狗儿汤”。

明末清初,温泉寺地区归清河城管辖,因此,该地温泉又称清河泉、清河汤泉、清河温泉。

1626年,努尔哈赤来到温泉寺疗伤。

从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都是在温泉寺度过,一边疗养治伤,一边处理军国大事。

后因伤病恶化,乘舟顺太子河直下,返回盛京(沈阳),途中卒于盛京南叆鸡堡。

温泉寺为明末僧人广慧,广智所建,最初名为三官庙,因庙无碑,所以建庙具体年月已无法考证,又因寺旁有一泓温泉,寺后有山岭环护,又称汤山寺,清初更其名为温泉寺。

温泉寺创建之后,又经过多次修葺扩建,规模始大。

第一次维修是在清初,由行僧广慧、广智“鸠工而重营之”,但详情不得而知。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温泉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火,据寺碑记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风伯无知,逞三昧之威,遂使巍峨丛林半为断烟”,温泉寺各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游憩林泉,疗疾治病者回想昔日之盛,无不兴今昔之感宛然矣”,寺僧、百姓、仕宦均要求复修温泉寺,加之次年“抚绥振肃,风清两润,太平有象”,适逢盛世,于是由僧人主持,又一次重修。

这次重修,“不日而果,工程告竣”,时间虽短,但“顿复珠宫绀殿之观”,再现了“昔之金碧庄严”,可谓“维摩月殿,群瞻贝叶千寻;迦叶云厨,行睹莲花十丈”。

主要修葺的建筑有佛殿三间,天王殿三间,东西两厢,以及山门和其它房舍。

值得一书的是,这次修建的房屋有汤房三间,即修浴池三间。

修建后所立石碑,系资政大夫镇守奉天、锦州等处副都统撰文,碑文下属有住持僧人10名,从排列形式和法号来看,已是三代僧人,共居温泉寺了。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温泉寺又几经修建,庙宇占地面积不断扩大,修建规模也进一步扩增,温泉寺已有四座庙宇,北有天王庙,南有龙王庙,西有娘娘庙,东有山神庙。

其它建筑除前后殿,还有东厢、西厢,东院、西院、腰院以及钟楼、鼓楼、牌坊和汤池等。

四座庙宇中,除山神庙以石砖砌之,无塑像,规模较小而简陋外,其余三座庙宇的内部都有精心的雕饰。

钟鼓楼和木质牌坊也装饰得十分精美,悬梁吊柱,柱上均饰有金龙、燕雀等形体,显得富丽堂皇。

东、西、腰院建于树木掩映之中,虽以石砖垒成,却不失清静幽雅之感。

当时三院住有10余僧人,管理寺庙,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为温泉寺香火鼎盛时期。

1948年10月,本溪全境解放,温泉寺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温泉寺的面貌焕然一新,疗养区内设施齐全,规模宏阔,铁路公路交通便利。

在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后,温泉寺更是今非昔北,已挤身于本溪十大风景名胜之列,正以她绮丽的风光,幽雅的环境,神奇的温泉和完善的设施笑迎天下客人。

本溪水洞历史文化远在5亿7千万年时期,本溪水洞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这时期气候温暖,大量的笋石类,腕足类,腹足类和梯虫类动物繁殖衍生,各家族群体都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自身的更新换代,它们的躯壳由于水动力的淘洗和磨浊下沉,便沉积了不同类型的生物碳酸盐和化碳酸盐。

本溪水洞的石灰岩就是在这个时期的奥陶系下统亮山组和中统马家沟组时,经过岩化作用发育而成。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水退去,这里便缓慢地台升为陆地。

石灰岩在地质运动中受到外力作用不断地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日积月累,经过亿万年时间,便逐渐发育成今天的水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