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答案

合集下载

生物的进化经典试题及答案

生物的进化经典试题及答案

生物的进化经典试题及答案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涉及到物种如何随时间变化和适应环境。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生物进化试题及答案,供学生和教师参考。

一、选择题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A. 环境变化B. 基因突变C. 物种竞争D. 人为选择答案: A. 环境变化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比较解剖学C. 分子生物学D. 物种灭绝答案: D. 物种灭绝3. 现代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有大约多少百分比的相似性?A. 50%B. 75%C. 98%D. 100%答案: C. 98%二、填空题1. 物种的进化过程可以通过________来追踪,这是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__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化石记录;形态特征2.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自然选择理论,其核心是“适者生存”,即________。

答案: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并繁衍后代三、简答题1. 简述自然选择的过程。

答案:自然选择的过程包括变异、遗传、过度繁殖和适者生存。

首先,生物个体之间存在遗传上的变异。

其次,这些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然后,由于资源有限,生物必须竞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最后,那些更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从而使得有利的变异在种群中逐渐积累。

2. 描述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答案: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是一个将遗传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整合的理论体系。

它认为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基因流、基因漂变和物种形成等。

这个理论强调了基因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以及自然选择在适应性进化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论述为什么说生物进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答案:生物进化被认为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主要是因为一旦物种适应了特定的环境并发展出了特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就不太可能完全消失,即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此外,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如复杂的器官和行为模式,通常不会简单地退化回到更原始的状态。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 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 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 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本句中 “事实”与“论点”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 一个?
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 料,而“论点”是指材料中足以反 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 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提炼 第五段的6句话之间关系如何?全 观点 段说明了什么观点?
——批判“神创论”,提出“进化 论”
二、“我又确信自然选择的作用,它 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 是最重要的条件。
——提出自然选择的观点
难点 分析
1.作者认为“物种” 是怎样产生的?
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 出来的,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2.辨析选择题,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 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③)
教学目的
文章怎样体现了达尔文的精神和人格 魅力?
第一段:“深刻的印象”“整理 研究”“专心思考”“加以充 实”“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 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二段:“华莱斯先生的一般结 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
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还是摘要的性质”
我国就有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相信第一个 人是由一个名叫哈奴姆的神在陶器场里塑成的,《圣经》 上也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说法。
但是无论在我国、在西方,都有和神创论相对立的生物进化的 思想,认为万物是变化的,一种生物是由其他生物演变来的,这是 一种进步的思想。
到了中世纪,正是生物学领域处于“神创论”与生物进化思潮 激烈斗争的时期。无神论者和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则认为, 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 演变、进化而来。这两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科学家们给出答案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科学家们给出答案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科学家们给出答案
答案一
人类先有鸡的概念,后有鸡蛋的概念。

因此先有鸡,后有蛋。

比如,著名学术权威亚里士多德老爷子是这样说的:
“如果曾有一个最初的人,那他必定是无父无母而降生——这是违背自然的。

蛋能孵出鸟,然而鸟类不可能诞生自一枚最初的蛋,不然一定还得有一只最初的鸟去生下这枚蛋。


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呢!
答案二
先有蛋,蛋孵出来的鸡还是那只鸡,鸡生下的蛋却已不是那个蛋。

物种并不存在什么本质,并不存在抽象永恒分别的“鸡”的概念,所有的生命都连为一体,永不停歇地连续变化。

因此,鸡的诞生,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鸡蛋循环之中,一个本来不太像鸡的东西逐渐变得越来越像鸡,最终在某一个点上按照人类的定义真正成为了鸡。

是不是觉得很绕?这可是根据达尔文大神的《物种起源》演绎的哦!颤抖吧,人类!
不过,近些年,很多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产生了很多全新的理论。

先有蛋后有鸡,鸡由恐龙进化成
“7700万年前,当海平面上升,一只小型肉食恐龙妈妈不得不丢下她尚未孵化的宝贝独自逃命。

7700万年后,古生物学家在沙土
成堆的巢穴里发现了尚存的五枚不完整的卵蛋,这个巢穴有半米宽,重达50千克,相当于一个人的重量。


2008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卡尔加里大学古生物学者达拉-泽冷斯基称,通过对7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明确的谜题答案浮出水面:恐龙首先建造了类似鸟窝的巢穴,产下了类似鸟蛋的蛋,然后恐龙再进化成鸟类(鸡也属于鸟类的一种),这很明确,蛋先于鸡之间就存在了。

鸡是由这些产下了类似鸡蛋的肉食恐龙进化而成。

生物的自然选择试题及答案

生物的自然选择试题及答案

生物的自然选择试题及答案生物的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生物种群中个体因适应环境而发生的遗传特征的变异和选择过程。

以下是一套关于生物自然选择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自然选择的提出者是哪位科学家?A. 牛顿B. 达尔文C. 爱因斯坦D. 孟德尔答案:B2.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随机变异B. 遗传和变异C. 适者生存D. 人工选择答案:C3.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长颈鹿的长颈B. 鸟类的迁徙行为C. 人类使用工具的能力D. 植物对光的向光性答案:C二、填空题4. 自然选择的机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适者生存5.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________的概念。

答案:自然选择三、简答题6. 请简述自然选择的过程。

答案:自然选择的过程包括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使得个体在生存和繁殖上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在环境压力下,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传递其基因给后代,而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可能被淘汰。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导致种群中适应性特征的积累和不利特征的减少。

7.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有什么区别?答案:自然选择是自然界中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由环境压力驱动,不受人为控制。

而人工选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具有特定特征的生物进行繁殖,以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新品种。

四、论述题8. 论述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答案: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它通过选择那些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生存和繁殖优势的个体,使得这些有利特征在种群中逐渐增加,而不利特征则逐渐减少或消失。

这个过程导致物种逐渐适应其生存环境,并可能形成新的物种。

自然选择不仅影响个体的形态特征,还影响行为模式和生理机制,是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的基础。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原理以及它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初二生物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试题

初二生物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试题

初二生物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试题1.自然选择学说的创始人是19世纪国伟大的博物学家________。

他在1859年出版了巨著《_________》。

【答案】英;达尔文;物种起源【解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相同地阐述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

2.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使A.生存环境变化B.自然选择C.生物变异D.弱肉强食【答案】B【解析】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

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

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物种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故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故选:B3.在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过程中,被选择的是A.生物的变异B.生物的遗传C.生物的环境D.生物的需要【答案】A【解析】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适应周围环境与不适应周围环境),为选择提供了选择的资料,是选择的基础。

所以在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过程中,被选择的是生物的变异。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新人教版1.人类的起源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通过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例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 B.猴子C.森林古猿 D.以上都不是解析:A ×黑猩猩属于类人猿,和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但不是人类的祖先。

B ×猴子是现存的一种哺乳动物,不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C √通过研究森林古猿的化石,可以证实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答案:C2.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1)四种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2)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它们主要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3)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现代类人猿已经不可能进化成人类。

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

【例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解析: A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

B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及脑发育的程度三个方面。

十四 《物种起源》绪论

十四 《物种起源》绪论

3.①作者在第五段中提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 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请在文中找出作者得出这一结论 的依据。 ②在第五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什么观点? 依据是:①生物相互亲缘关系②胚胎关系③地理分布④地质上连续。 观点是: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 面的条件。 4.概括第六段的内容,理解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是 什么?谈谈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具有哪些意义? 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
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研究的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 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 索。
5.第六段开头,“根据上述理由”具体指什么理由?
第五、第六两段都是针对“家养变异”的问题来说的。作者把这一问
十四 《物种起源》绪论
——[英]达尔文
一、学习要求
1.筛选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文意,感受科技
文严密的逻辑性。 2.感受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体会达尔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3.体会达尔文坚持真理等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二、学法指导
1.采用联系法展开把握,学习文中用严密的逻辑性串连起各种信息的 方法。
③作者批判了什么错误学说?
创造论
(3)作者举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一个方
面。
2.请将下列语段的大意概括准确地概括出来。 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
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

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有删节)达尔文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在 1837 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经过五年的工作之后,我写出若干简短的笔记。

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做说明。

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

然而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最近十五年来,他以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判断力多方面地帮助了我。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他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的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

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

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然后,我要讲一讲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公共科考试:2021科学发展简史真题模拟及答案(3)

公共科考试:2021科学发展简史真题模拟及答案(3)

公共科考试:2021科学发展简史真题模拟及答案(3)1、目前,元素周期表只列到()位。

(单选题)A. 66位B. 92位C. 103位D. 107位试题答案:C2、1855年,德国病理学家()把细胞是由细胞分裂形成的概括为“细胞来自细胞”。

(单选题)A. 雷马克B. 微尔和C. 寇力克D. 施莱登试题答案:B3、1867年,由()等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次年又制成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

(多选题)A. 李善兰B. 徐寿C. 华蘅芳D. 容闳试题答案:B,C4、由()所组成的机器系统的出现,是蒸汽—机器时代技术体系的又一重要特征。

(多选题)B. 工作机C. 传动机D. 动力机试题答案:B,C,D5、化学在18世纪的重要成果是法国科学家()建立了氧化—燃烧理论。

(单选题)A. 帕拉塞斯B. 富兰克林C. 拉瓦锡试题答案:C6、第()次技术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时期。

(单选题)A. 一B. 二C. 三试题答案:B7、伽利略在动力力学方面作出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主要包括()(多选题)A. 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B. 发现惯性运动C. 发展了抛物体运动轨迹理论D. 证实了哥白尼所说的金星有盈亏试题答案:A,B,C8、在1713年至1735年期间,由于英国的达比尔父子发明了()炼铁方法,使炼铁有了重大进步,产量有所增加。

(单选题)A. 水力C. 焦炭试题答案:C9、以下属于教育技术这个交叉学科所涉及的学科是()(多选题)A. 教育B. 心理C. 物理学D. 信息技术试题答案:A,B,D10、战国末期,秦国()父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单选题)A. 李冰B. 李代C. 李渊试题答案:A11、酸雨是PH值()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单选题)A. 大于B. 小于C. 不小于D. 等于试题答案:B12、()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认为人类与其他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1.物种起源】同步练考附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1.物种起源】同步练考附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1.物种起源】同步练考(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语言运用(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的迁徙盛举。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

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

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

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

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

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_的故事出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大。

语境中说的是动物迁徙场面很盛大,两个词都适用。

第二空,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文中说“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所以是“不是随遇而安”。

第三空,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

语境中说的是科学家努力探究,应选用“全力以赴”。

2024年博学(物种起源)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4年博学(物种起源)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4年博学(物种起源)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自然选择只会是每一种生物与栖息在同一地方的、和它竞争的其他生物一起进化得更为()。

A、极端B、相近C、不同D、完善参考答案:D2.在现今的现存物种和灭绝物种之间,它们中间的过渡连锁数量一定()。

A、非常少B、不确定C、非常多D、甚至没有参考答案:C3.圣提雷尔说过这样一个事实,芸香科的植物具有()子房。

A、没有B、单一C、多个D、不确定参考答案:B4.螃蟹一般在()季节开始交配。

A、秋冬之交B、春夏之交C、春冬之交D、夏秋之交参考答案:A5.俄国植物学家纳瓦申发现了()。

A、被子植物双受精现象B、神经细胞染色法C、高尔基体D、细胞核参考答案:A6.如果一种蔓足类寄生在另一种蔓足类体内并因此得到保护时,它的外壳几乎就会()。

A、更坚固B、消失C、更脆弱D、没变化参考答案:B7.夏栎拥有()个变种。

A、18B、22C、26D、28参考答案:D8.大属的物种之间的关系受()限定。

A、降水量B、气候C、温度D、地域参考答案:D9.犀牛和犀牛鸟与斑马和牛掠鸟之间存在相同的关系是()。

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共同生活参考答案:C10.()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

A、肯德尔B、巴斯德C、达尔文D、拉瓦锡参考答案:C11.非洲猴的长尾在跳跃的时候起的作用是()。

A、增加浮力B、利于爬行C、帮助平衡D、还未发现有何作用参考答案:C12.现存数量最多的虎是()。

A、东北虎B、孟加拉C、华南虎D、爪哇虎参考答案:B13.昆虫特有的组织结构是()。

A、发达的后肢B、复眼C、特化的翅膀D、柔软的腹部参考答案:B14.本能只是引导一切生物通过()、变异,达到强者生存、弱者死亡这一进化目的。

A、生长B、发育C、繁殖D、变态参考答案:C15.由于()上的巨大分歧性,使得生物能够维持最大数量的生存。

A、性状B、基因C、体型D、数量参考答案:A16.比目鱼科的扁平不对称的构造所带来的主要好处是()。

物种起源练习题答案

物种起源练习题答案

物种起源练习题答案物种起源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到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基因变异等多个方面。

对于学习者来说,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掌握相关知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答一些关于物种起源的练习题,并解析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练习题一:什么是进化?答案:进化是生物种群遗传特征的逐渐改变过程,它涉及基因变异、自然选择、繁殖策略等多个因素。

进化是物种起源的基本机制,通过适应环境变化,生物种群的遗传特征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新的物种的形成。

练习题二:什么是自然选择?答案: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机制。

它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的不同遗传特征对生存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在自然选择中,那些具有有利特征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不利特征的个体往往被淘汰。

这样,有利特征的遗传物质会逐渐在种群中积累,导致物种适应环境的改变。

练习题三:什么是基因变异?答案:基因变异是指在生物个体的基因组中出现的随机改变。

这些变异可以是由突变、基因重组等方式引起的。

基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产生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在自然选择中一些个体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

练习题四:进化理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进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种起源于共同祖先: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祖先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和共性。

2.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会在进化中得到保留和增加。

3. 适者生存:那些具备更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更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4. 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会相互关联,互相适应。

5. 经济原理:进化过程中,生物会以节约资源、高效繁殖为目标。

练习题五:物种起源的证据有哪些?答案:物种起源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石记录:化石是古生物存在的痕迹,通过对化石记录的分析,可以揭示物种变化的历史。

2. 比较解剖学: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结构和器官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3. 比较胚胎学:不同物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似性也提供了物种起源的证据。

遗传学(潍坊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遗传学(潍坊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A:错B:对答案:B2.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A:对B:错答案:B3.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变异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A:对B:错答案:A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遗传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遗传学由此进入分子遗传学时代。

A:错B:对答案:B5.DNA遗传信息可以传给后代,用于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信息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A:错B:对答案:A6.表观遗传信息指的是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

A:错B:对答案:B7.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A:种质连续论B: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理论C:自然选择进化理论D:基因理论答案:C8.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A:变异B:选择C:基因答案:ABD9.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被三位不同国家的植物学家重新发现,他们分别是:A:CorrensB:BatesonC:TschermarkD:de Vries答案:ACD10.以下属于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主要贡献的是:A:创立基因理论B:提出连锁遗传规律C:提出泛生假说D:最先提出“基因”一词答案:AB第二章测试1.染色体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它与染色质在化学组成上没有本质差异。

A:错B:对答案:A2.通常利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细胞学染色体核型分析。

A:错B:对答案:B3.细胞分裂期包括胞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阶段,其中胞质分裂在先,核分裂在后。

A:错B:对答案:A4.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持续的时间会因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A:对B:错答案:A5.减数分裂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

A:错B:对答案:B6.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以发生交换,且只可以发生一次交换。

A:错答案:A7.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位置的差异可将染色体划分为四种类型:A:近中着丝粒染色体B:近端着丝粒染色体C:顶端着丝粒染色体D: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答案:ABCD8.细胞间期可以划分为:A:SB:G2期C:G1期D:G0期答案:ABC9.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A:联会B:二价体随机取向C:交换D:染色体数目减半答案:ABCD10.减数分裂前期Ⅰ持续时间较长,可分为:A:双线期B:粗线期C:细线期D:偶线期E:终变期答案:ABCDE第三章测试1.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

物种起源答案

物种起源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练习※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2、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学法建议】1、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全文的结构。

2、可以从本文语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达尔文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

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

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

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

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

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资料链接(1)进化论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

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

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物种起源-第十五章

物种起源-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复述和结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异议的复述--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一般的和特殊的情况的复述--一般相信物种不变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可以引伸到什么程度--自然选择学说的采用对于博物学研究的影响--结束语。

因为全书是一篇绵长的争论,所以把主要的事实和推论简略地复述一遍,可能给予读者一些方便。

我不否认,有许多严重的异议可以提出来反对伴随着变异的生物由来学说,这一学说是以变异和自然选择为依据的。

我曾努力使这些异议充分发挥它们的力量,比较复杂的器官和本能的完善化并不依靠超越于、甚至类似于人类理性的方法,而是依靠对于个体有利的无数轻微变异的累积,最初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更难使人相信的了。

尽管如此,虽然在我们的想像中这好像是一个不可克服的大难点,可是如果我们承认下述的命题,这就不是一个真实的难点,这些命题是:体制的一切部分和本能至少呈现个体差异-- 生存斗争导致构造上或本能上有利偏差的保存--最后,在每一器官的完善化的状态中有诸级存在,每一级对于它的种类都是有利的。

这些命题的正确性,我想,是无可争辩的。

毫无疑问,甚至猜想一下许多器官是通过什么样的中间级进而成善化了的,也有极端困难,特别对于已经大量绝灭了的、不连续的、衰败的生物群来说,更加如此;但是我们看到自然界里有那么多奇异的级进,所以当我们说任何器官或本能,或者整个构造不能通过许多级进的步骤而达到现在的状态时,应该极端的谨慎。

必须承认,有特别困难的事例来反对自然选择学说,其中最奇妙的一个就是同一蚁群中有两三种工蚁即不育雌蚁的明确等级;但是,我已经试图阐明这些难点是怎样得到克服的。

物种在第一次杂交中的几乎普遍的不育性,与变种在杂交中的几乎普遍的能育性,形成极其明显的对比,关于这一点我必须请读者参阅第九章末所提出的事实的复述,这些事实,依我看来,决定性地示明了这种不育性不是特殊的秉赋,有如两个不同物种的树木不能嫁接在一起决不是特殊的秉赋一样;而只是基于杂交物种的生殖系统的差异所发生的偶然事情。

达尔文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达尔文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达尔文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达尔文提出了哪种理论来解释生物的进化?A. 遗传理论B. 自然选择理论C. 突变理论D. 人为选择理论答案:B2.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首次发表于哪一年?A. 1859年B. 1869年C. 1879年D. 1889年答案:A3. 下列哪一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A. 环境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B. 物种是不变的C. 生物的进化是随机的D. 生物的进化是预定的答案:A4.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以下哪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A. 物理学B. 化学C. 生物学D. 数学答案:C5.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了哪种生物作为自然选择的典型例子?A. 长颈鹿B. 恐龙C. 鸽子D. 人类答案:A6.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什么?A. 环境的变化B. 基因的突变C. 人为的干预D. 随机事件答案:A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哪些生物更有可能生存下来?A. 体格最强壮的B. 适应环境最好的C. 繁殖能力最强的D. 外观最漂亮的答案:B8. 达尔文认为,物种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A. 通过基因突变B. 通过人为选择C. 通过自然选择D. 通过随机事件答案:C9.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的结果是?A. 物种的灭绝B. 物种的稳定C. 物种的退化D. 物种的多样化答案:D10.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现代生物学的哪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A. 遗传学B. 生物分类学C. 生物地理学D. 生物化学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生物繁殖能力强,但资源有限,导致生存斗争。

在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并繁衍后代,从而使得这些有利特征在种群中逐渐积累,导致物种的进化。

2.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现代科学有哪些影响?答案: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生物学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练习※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2、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学法建议】1、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全文的结构。

2、可以从本文语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达尔文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

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

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

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

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

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资料链接(1)进化论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

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

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2)文体介绍导言也称引言、绪论,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开头的话,主要用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对论著的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问题(如写作背景、过程、缘由等)作出介绍、说明。

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全书的内容。

导言与序言的区别: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

而导言的主要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内容及主旨。

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

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

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而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还可有序言。

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序言,但导言只有一篇。

(3)神创论在西方流传的是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再用圣土造出第一个男人亚当,又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出一个女人夏娃。

他们听信蛇的怂恿,偷吃禁果,而知善恶羞耻,于是扯下无花果的叶子遮蔽下身,这便是衣服的雏形。

在中国也流传着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

远古时乾坤未开,像个混沌的“鸡蛋”,这“鸡蛋”中生长了一个盘古,他在“鸡蛋”里生长了一万八千年,此阶段,天每日长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长高一丈,到过了一万八千年时,盘古突然死去,他的气化成风云,他的声化成雷霆,他的右眼化成太阳,他的左眼化成月亮,他的四肢五体化成五岳四海,血液化成江河,筋脉化为地理,肌肉化为田土,发须化为星辰,皮毛化为草木,齿骨化为金石,精髓化为珠宝……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①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思考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基本看法是什么?②文中体现出了达尔文作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品格?③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学评价1.选出下列注音及字形全对的一项()A.栖(qī)息慷概(kǎi)狭隘(ài)槲(hú)寄生B.胚(pýi)胎间(jiün)断搜(sōu)集干扰素(sù)C.诱(yîu)使纤(qiün)维疟(nûâ)疾胰(yí)岛素D.衍(yǎn)生规模(mï)病症(zhýnɡ)综合征(zhý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栖息报歉纲要独一无二B、札记精密遗传对诊下药C、狭隘轻率防犯无所适从D、胚胎栽培变异引人注目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外面风传咱们厂的厂长要辞职,有人说这是谣言,但我想,空穴来风,恐怕总是会有点儿实事的影子吧。

B.他经常蹲在窗下听私塾先生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了,便凑了学费,让他登堂入室,成了那里最年幼的学生。

C.想起那时节,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真是好极了。

D.张老师的家离学校较远,足足有七八华里,但他每天上下班却都是安步当车,健步如飞,也倒练就了一身好筋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位院士诚恳地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个乐意给年轻人打开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

B.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

C.生命是否起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由陨石带来,天文学家正在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

D.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气候和洋流的状况,度过一个个难关,获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

二、文本研习1、整体感知阅读全文,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按要求概括。

【说明】什么是关键句?有哪些类型?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

其类型为:A、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

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

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C、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

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

【说明】如何筛选关键句?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第一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环球远航――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主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第四段:关键句: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主要内容是:对支持者表达感激第五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推断依据是:①②③④第六段:关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方法。

①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段:主要内容:家养自然状况的物种变异第八段:主要内容:全书内容的基本安排第九段: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点探究①达尔文由家养状况下的变异得出怎样的结论?他所认为的自然状况下的变异又是怎样的?②概括并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三、问题探讨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试结合自己的所学举些实例。

四、活动体验近一百年来,又有人提出“水族动物”(如鲸、海豚、水生猿等)进化为人类的说法;人由外界星球输入地球的说法;根据印度史诗和地下发现经过核放射的化石推测地球人类已经历几度文明,上一次文明即毁于核武器的说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或相关解释,试做搜集、整理、归纳,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自学评价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旋xuán 旋子旋风回旋凯旋 B.宁níng 宁可宁静宁愿安宁C.背bâi 背包背约背债背心 D.颤chàn 颤动颤抖颤音颤悠2、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1)我虽然力求______,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2)就某一种_________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再讨论。

(3)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_________的。

A、严谨狭隘趋势B、审慎狭窄趋势C、审慎狭隘趋向D、严谨狭窄趋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在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先生,他关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B、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C、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稀少而狭小呢?D、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使用,请选出对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A.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因为是“在1837年想到”,还未得到各种事实的证实,对于问题的了解显得相当谨慎,所以用“也许”、“一些”加以限制,很有分寸。

)B.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当时”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作者的认识是在发展的,加点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严肃的科学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