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的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的实践研究
——谈武术教学对学生体能的影响
沈阳市铁西区太阳小学
周文启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的实践研究
——谈武术教学对学生体能的影响
太阳小学—周文启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的新大纲在课时安排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为武术,充分显示了国家教委对武术的重视程度。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丽珍宝。它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击性能,还由于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活跃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武术独特的内涵和运动方式,以此将武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增长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掌握技击规律,关键字:武术教学兴趣素质体能
1、研究目的:
武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越来越被国人乃至世界所重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把武术列为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变,但内容更加精炼了,同时也体现了那句话:“武术要从娃娃抓起”。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要想练好武术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而通过武术的训练又可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体能的目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⑴、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度三年4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即(3.1、3.2)2个为实验班,(3.3、3.4)2个班为对照班,进行体能发展的实践对照研究。
⑵、研究方法
跟踪实验法:从2011-3-7,2011-9-12,这段时间段内进行。
参考文献法:学习相关理论,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优秀的教学案例。
数理统计法:对测得数据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经验总结法:依据实践后的结果,归纳出科学实用的锻炼方法。
3、结果与分析:
⑴、结果:
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学生体能锻炼的提升实验,发现实验班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级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
实验证明发展学生体能必须要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能练习项目的兴趣,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⑵、分析:
①、武术教学中发展体能的方法:
在小学体育武术的教学中发展体能一般采用的方法我认为有:武术的桩、跑步、立定跳远、加速跑、抱头跳等。我主要采用重复练习法。在教学中,我采用马步桩、弹踢、蹬踢、并步跳、立定跳远、30米加速跑、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奔跑等能力,我采用反复的开立步冲拳、推掌,马步冲拳、推掌,行进间冲拳、推掌,把枯燥的发展学生体能练习变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另外比赛法、观摩法都是武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通过适宜的强度,采用反复练习法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在武术体育教学中,套路是最简便、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发展心肺功能的方法,但是普遍学生不喜欢套路练习,因为套路练习比较枯燥,没有趣味性,还比较艰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给学生讲练套路的诸多好处;另一方面教给学生多种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例如:每次练习之前做好热身运动,跳绳是很有效的办法,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而后让学生练习套路,有一些学生有抵触的情绪。怎样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呢?我设计了一个练习套路的有趣的方法。方法是让学生在观摩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套路练习中,不断变换出场的方位、设定不同的练习时间等,要求没能按规定做的的学生即兴做一组武术组合动作或做立卧撑练习。学生们在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热身运动及耐力练习。诸如提高武术练习的趣味性方法还有很多,如有叫号比赛、小组观摩、赛后点评、等都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武术教学方法,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丰富的可选择空间,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综上所述发展体能的方法与教学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增强自我表现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加深对同伴的情感,增强交往与合作。
②武术教学中的特点
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首先遇到的是“三多”问题,即:动作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因此,教学要注重直观的演示,多以领做为主,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较快地学会和掌握套路动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教学中突出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学习。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学习和练习,能使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并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为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ⅲ、结合攻防技术进行讲解和示范。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的用法,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和攻防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能。
ⅳ、强调内与外、形与神的统一。武术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掌握外部形体动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内在的心理韵律的培养过程。因此,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武术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应从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发展的需求出发,从锻炼学生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入手,采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提高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学生就一定会对体能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投入到体能锻炼中来。在武术教学实践中,依据学习项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体能锻炼,运用多种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弹跳、协调、灵活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对增强学生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产生良好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
③、武术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有意注意时间短,个体差异较大的时期,如何激发学生的锻炼情趣,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就成为武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ⅰ、对学生要加强武德教育。
习武应具有的美德有:
1)武术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的精神,以“德”为主,这既是行为的准则,又是实践的标准。
2)习武除了强身壮体,自己防身之外,要做到爱国爱民、匡扶正义。过去讲“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用现在的话来讲应该就是见义勇为。
3)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武术历来讲“能者为师”、“一日为师终身不忘”,在学友、朋友之间应“团结、友爱”,谦虚谨慎、互相尊重,“以武会友,切磋技艺”,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ⅱ、教师的示范要给学生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领做示范,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模仿、观察动作,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武术的一招一式要求非常严谨,因此,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要准确,而且还要具备美感,即形似和神似。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练兴趣,否则,缺形只能是“拙术”;缺神,只能是“舞术”。同时,这也对我们体育教师在武术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ⅲ、加强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只有武术功底扎实才能做到形和神兼备。经常进行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能增强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因此,在教学中要狠抓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这样才能以形传神,表现出内在的美学涵义,达到一定的演练境界。在进行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时,我们要注意正确的练功方法: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幅度小到幅度大;练习速度应由慢到快;由少用力到多用力;逐渐加大难度。
ⅳ、不可忽视的眼神训练。
眼是功法动作的传神“窗口”,眼神可把动作的内在意识、趋向充分表现出来。练习者如果不善于运用眼神、眼法,功法动作就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俗称“盲打”。如果形神兼备这一武术特性不能充分显现,就会致使学生对武术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练习,运用眼神、眼法,逐步做到眼随手动,目随势注,达到神形合一的境界,使其双目生辉,动作充满生命和活力。训练眼神我们一般采用眼睛开合法、左右摆头法、摆头亮掌法等等。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而易行的头手练习法:立正站立,两手抱拳于腰间,左手向左推掌看左手;左手收回,右手推出看右手。反复快速练习,眼随手运动的终止而定位。
ⅴ、把握力点有助于武术教学。
武术动作如果仅懂法而无力,其法则虚,表现不出武术的技击特点。所谓力点,即作用力到达的终点。在武术运动中,力点表现将大为突出,它主要表现为身体将力作用到某一部位,用以击打对方。在武术教学中把握力点,能激发学生学练兴趣,提高教学效益。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纠正错误动作,突出武术套路的功击特点,提高练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