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5课 《离骚》 课时2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课件(2)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课件(2)

苟合取容
准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忧闷 忳通郁“邑郁余悒侘”傺兮失,意吾的独样子穷困乎此时也。原阻指塞(不路通),
突然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引申为走投 无路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通“圆” 合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责骂 忍受
侮辱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保持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转过 我的车马返回原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把马辔解 了,让它在兰皋逍遥,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我不想再 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我要把碧 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没人知道我也 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 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芳香和污垢纵使 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我忽然又回 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观光。我的花环是 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远飏。世上的人们 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就把我车裂 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屈原与楚词
1、 简介屈原 (约前 339 —约前 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 人。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战国 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 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 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 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政治理想无 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 《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 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 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

《离骚》PPT课文课件

《离骚》PPT课文课件

课堂检测
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①,容华若桃李②。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③。 时俗薄朱颜④,谁为发皓齿⑤? 俯仰岁将暮⑥,荣耀难久持⑦。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谢谢观看

1.针 锋 相 对 , 比喻 双方在 策略、 论点及 行动方 式等方 面尖锐 对立。 势不两 立:指 敌对的 双方不 能同时 存在, 比喻矛 盾不可 调和。 语境是 “学好汉 语就得 弱化英 语”, 这不是 敌对的 双方, 也不是 “不能同 时存在 ”,而 是人们 对这两 者的学 习方面 存在严 重分歧 ,故选 “针锋相 对”较 好。
2.纵观全诗,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 的,才华是横溢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 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 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 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 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 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 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 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 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3.南 辕 北 辙 , 比喻 行动和 目的相 反,指 自身的 行动与 自己的 目的相 反。背 道而驰 :比喻 彼此的 方向和 目标完 全相反 ,是指 某人的 做法和 应遵循 的大众 化的目 标相反 。语境 是“与时 代的发 展”相 反,据 此应该 选“背道 而驰”。

人教版 高中 语文 必修二 课件 第5课《离骚》(共41张PPT)

人教版 高中 语文 必修二  课件 第5课《离骚》(共41张PPT)
(译:凶猛的鸟不会和一般的鸟 同群啊,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哪有方枘(ruì )和圆凿 能够相合啊?哪有道不同 能够相安的? )
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gòu)。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译:只有受委曲压抑意志啊,忍受着责 骂和侮辱。 能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圣 贤大力推崇的。)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zhuó)谓余 以善淫。
译:怨恨我那神圣君王实在荒唐啊, 他始终不能把民情体谅。 许多小人嫉妒我高尚的德行啊, 造谣诽谤,将淫邪的罪名给我加上。
4.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miǎn)规矩而改错(措)。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译:世俗的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 规矩而改变措施。 违背准绳而追求歪斜弯曲啊,竞相把苟合取 悦于人奉做法度。)
离 骚
二说均可通。
诵读指导: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
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 而/夕替。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 朗诵《离骚》诗章。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 謇(jiǎn)朝谇(suì )而夕替。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 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 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 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 《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 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 源头“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 章》(9篇)、 《渔父》、 《招魂》 等。其中,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实用完美版)PPT课件

《离骚》(实用完美版)PPT课件

结果:不被了解 余情信芳
结果:芳泽杂糅 昭质未亏
二、爱 国决心
继续上路 芳香弥章 好修为常 体解未变
1、请同学们概括出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高高的帽子 长长的佩剑 外在形象 荷叶做的上衣 荷叶缝缀的下装 众多的饰品 扑鼻的香气
德行高洁
2021
1、请同学们概括出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 抑:动词使动,使…受压抑 尤:责骂 攘:忍受 诟:侮辱
我使自己的心受委屈并使自己的意志受压抑 啊,我忍受着责骂和侮辱2021。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守,保持 死直:为正道而死。死:动词为动,为…而死 厚:推重,赞许。形容词作动词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 圣人所推崇的。
长太息……多艰: 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亦余心……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内 宁溘……此态也: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至
在 伏清白……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品 质 不吾知……信芳:坚持操守,修身洁行
至 善
民生……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虽体解……可惩: 忠贞不移,坚贞不屈
2021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 状语后置,吾独乎此时穷困也
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2021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溘:突然,忽然 不忍:不能容忍
流亡:随流水而消逝,古今异义 此态: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我宁愿突然死去来随流水消逝,也不能容忍 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离骚》(精品课件)PPT课件

《离骚》(精品课件)PPT课件
《离骚》(精品课件)ppt课件
• 《离骚》简介 • 《离骚》内容解析 • 《离骚》的影响与价值 • 《离骚》的诵读与欣赏 • 《离骚》的衍生作品与解读
01
《离骚》简介
作者介绍
01
02
03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被誉 为“楚辞”的创始人,是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 主义诗人。
屈原生平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 曾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 等职务,因遭谗言被流放, 最终投江自尽。
现实意义
思考《离骚》对后世的影 响,以及它所传递的价值 观和人生哲理在当今社会 的现实意义。
个人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 感体验,谈谈对《离骚》 的理解和感悟。
05
《离骚》的衍生作品与解读
衍生作品介绍
《离骚》的诗歌朗诵
《离骚》的绘画作品
一些艺术家将《离骚》改编为诗歌朗 诵,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 传达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THANKS
感谢观看
作品评价
文学价值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之作,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 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思想意义
《离骚》表达了屈原对楚国政治黑 暗、民生困苦的强烈批判和对国家、 民族的忧虑,体现了屈原高尚的爱 国情操和人格魅力。
历史意义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 要里程碑,也是研究战国时期社会、 政治、文化的重要史料。
个性化语言
诗人独特的语言风格,使诗歌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03
《离骚》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01
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屈原的《离骚》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
作,为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离骚》课件(共29张PPT)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离骚》课件(共29张PPT)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关于《离骚》
骚体诗的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 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读时,要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 例: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 “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 洁、才华出众。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 幽香的白芷,又连缀起秋兰作为配饰。借 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 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 样做的呢?
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 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 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 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 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自我修 养。
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连结”
纫秋兰以为佩。 佩:名词,佩带在身边的装饰品。
以为:以(之)为.把……当作
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优 良的才能;披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编 结秋兰作为身上的佩饰品。
4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时间像流水 一样过得很
朝搴阰之木兰兮,
快,我似乎
夕揽洲之宿莽。
第二部分: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 自身修养的嘉德美行。
思考:这一段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特点?
作为政治家的屈原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对内积极辅佐 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 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诬陷,楚 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 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 贞爱国之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课件 (共25张PPT)

7-12节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 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 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 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 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 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遭遇)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骚赞序》(班固)
“离,别也;骚,愁也。”(意为“离别之愁”) ——《楚辞章句》(王逸)
“‘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
从3-6节中找出有内在含义的物象,说说诗人用 他们分别比喻什么。
用各种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不是直抒情感想法,而用诗化的物象去表现内在的 美,这是今后鉴赏的重要思路。
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可以看出 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 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 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 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 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 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屈原的作品,据《汉书·艺 文志》所记25篇,具体篇目,据王 逸《楚辞章句》为: 《离骚》 《 九歌》(11篇) 《九章》 (9篇) 《天问》 《远游》《卜居》《渔父 》等。其中,晚年创作的《离骚》 是《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 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 的一首抒情诗。
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 姱 :修洁而美好。 羁: 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 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 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离骚》ppt课件

《离骚》ppt课件


战国

爱国诗人
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
屈原:我真的不姓屈!姓芈
出身贵族学识渊博
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信而被疑忠而被谤
辗转沅湘自沉罗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王怒而疏屈平。屈原绌……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开始
出生时的情况
n→v命名
n→v起字

美好的
第1节
状语后置句
译:我是颛顼(zhuān xū)帝的远代子孙,父亲名为伯庸。正当寅年的寅月寅日,我降生了。先父观察衡量我降生的情况,一出生就把好的名字赏赐给我。给我起名叫正则,给我起字叫灵均。
只-就
思考:第1节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用意?
明确:内容——自述出身与身世
表顺承
迎合他人的丑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同“圆”

何、怎么
表转折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责骂
容忍
辱骂
正义
a→v推崇
同“服”保持
困窘,走投无路
n→v合群
使...受屈
凶猛的鸟
于,在
状语后置句
为动用法
思考: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写到:“《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遭遇了哪些忧愁?请结合相关诗句回答。

第05课 《离骚》-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2)(共42张PPT)

第05课 《离骚》-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2)(共42张PPT)

第三,诗人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 事物特征。如,诗人以花草冠佩象 征品格已富有优美想象,而集中的 夸张描写,则把诗人品格的高洁表 现到极至,具有了浪漫主义特质。
课堂小结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 辉的光芒照耀诗坛。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 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 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 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 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 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剪裁 荷叶
收集
⑤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剪裁荷叶用它做上衣啊,收集荷花用它做下 裳。
宾语前置,“不知吾” 只要
确实
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罢了
名作形,美好
(人们)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的本心 确实是美好的。
高、长:使动,使……加高/长
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耸的样子 定语后置,高余岌岌冠
屈原的作品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 分两类:一类是《离骚》 《九章》等在流放生活 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 类是以《九歌》为代表 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 观、人生观的《天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 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 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 诗。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 . 《离骚》 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 见疑、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 感慨于笔端写成的。
选择 看清、明察 久久 通“返”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又 想返回。

离骚PPT课件(人教必修二第5课)

离骚PPT课件(人教必修二第5课)
阶 段 1
阶 段 4
阶 段 2
5
离骚
阶 段 5
阶 段 3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民生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 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段话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 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6)宁溘死以流亡 兮 .. 古义: 随水流而消逝 。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7)长余佩之陆离 .. 古义: 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
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译文: 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 译文: 不了解我也罢了啊 。 。

时俗之工巧兮 副词,本来 固 . 国不以山溪之险 动词,巩固 (7)固固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形容词,固执 .
好修姱以羁兮 余虽 . (8)虽 九死其犹未悔 虽 .
连词,虽然 连词,即使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屈 心而抑 志兮( . .
(8)亦余心之所善 兮( 形容词作动词,爱好,崇尚 ) .
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固时俗之工巧 兮 .. 古义: 善于取巧 。
今义:指工艺品、诗文书画细致精巧。 (2)吾独穷困 乎此时也 .. 古义: 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
(3)制芰荷以为 衣兮 .. 古义: 把……作为 今义:认为,动词。 (4)怨灵修之浩荡 兮 .. 古义: 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浩大。 (5)偭规矩而改错 .. 古义: 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 。 。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 (共26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 (共26张PPT)优秀课件
形作名,壮盛之年,污秽之行
• 古今异义 1)纫秋兰以为佩
2)汩余若将不及兮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恐美人之迟暮
• 古今异义 1)纫秋兰以为佩 (古)把…当作 (今)认为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古)赶不上 (今)比不上
3)日月忽其不淹兮 (古)时光 (今)太阳和月亮
4)恐美人之迟暮 (句中义)君主 (今)美女
骓不逝兮可奈何,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虞兮虞兮奈若何?
• 《楚辞》
一本诗集名称,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的 第二部诗歌专著。西汉刘向编定,收录以屈原为 代表的楚辞诗人的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但 不是他的个人专集,主要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 法(《诗经》则是现实主义) 。
四、关于“风骚”
1)(今)妇女言行举止轻浮、不庄重。 如:她就会卖弄~。
• 特殊句式 1)肇锡余以嘉名
2)又重之以修能
3)纫秋兰以为佩
4)恐年岁之不吾与
• 特殊句式 1)肇锡余以嘉名(状后) 还原:肇以嘉名锡余 2)又重之以修能(状后) 还原:又以修能重之 3)纫秋兰以为佩(省略) 补全:纫秋兰以(之)为佩 4)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宾前) 还原:恐年岁之不与吾
重要字词
? 他 请你猜猜 是谁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
离 骚(节选)
(战国·楚国)屈原
一、关于屈原
• 前340-前278,战国末楚国政治家,中国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中国古代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 创的标志性诗人,1953年入选为世界十大 文化名人。
2)(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 3) (古)“风”,《诗经》中的“国风”(民
歌),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骚”, 指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 传统。“风骚”并称,指中国诗歌的两大传统, 后泛指文学才能,如:各领~数百年,唐宗宋祖, 稍逊~。

《离骚》课件2PPT课件

《离骚》课件2PPT课件
文学风格影响
《离骚》所展现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 风格强调个性的张扬、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成为文学创作中的 重要流派。
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文学史研究
《离骚》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文学史具 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离骚》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 文学的发展脉络、文学思潮的演变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
比兴和反问
《离骚》中还运用了比兴和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 动、形象、有力。
04
《离骚》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创作
屈原的《离骚》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灵感 和借鉴。
思想启示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的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的思想,启 示了后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道德观启示
在《离骚》中,诗人表达了对道德操守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这启示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应秉持正直的品格,坚守道德底线,不为世俗所动摇。同时,也要关注 社会正义,勇于维护公平与良知。
THANKS
感谢观看
感染力。
抒情和叙事相结合
《离骚》将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 合起来,以情感为主线,贯穿全 诗,使得诗歌更具统一性和完整
性。
修辞手法
对偶和排比
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 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表现力。
借代和象征
借代和象征是《离骚》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 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文化传承
《离骚》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了数千年,不仅在文 学上,还在文化、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佳人”空有色艺,抒发诗人怀才 不遇的郁闷。“容华若桃李”却不为时俗所重,恐 惧时移岁改,湮没无闻。曹丕称帝后,对曹植极力 排斥、打压,对曹植“辅主济民”的愿望一概不予 理睬。这首诗,作者以美人自喻,慨叹年华易逝而 功业无成。全篇寄情咏志,构思巧妙,含意深长, 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怨愤之情
/edu/ppt/ppt_playVideo.actio n?mediaVo.resId=55ceffdcaf508f0099b1c676
《屈原颂》朗诵
由《屈原颂》视频导入。这位伟大的爱国诗 人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作品及其高尚的 品格将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宝贵遗产, 永照后人。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 节最为明显。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 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 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 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 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 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 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 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 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 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 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 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课时2
1、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 美。
2、欣赏诗中的香草美人意象,移情手法 的运用。
• 1、复习导入 • 2、揣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 3、通过语言分析理解屈原诗歌中常见的“香草美
人”意象,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
• 4、课内检测 亮点
引导学生明白人物形象,写作特色都离不开对语言 的细致分析,加强诗歌鉴赏中语言欣赏能力的培 养。
6.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
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 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 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 质。要热爱祖国。
•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 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
3.纵观全诗,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 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1.揣摩语言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 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 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 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 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 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 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 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 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 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 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 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 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 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
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 量。
5、《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 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 明,富有感染力。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①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美德)②怨灵修 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 喻指准绳、准则)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 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 与小人同流合污)⑤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 比喻原先的志向)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 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
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离
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
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
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并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 ,是不为过的。
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①,容华若桃李②。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③。 时俗薄朱颜④,谁为发皓齿⑤? 俯仰岁将暮⑥,荣耀难久持⑦。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 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 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 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 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 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 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 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 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
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 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 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 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