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 初步认识压强(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新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章节,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能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掌握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特点,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和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理解。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液体压强计、大气压强计、演示用压力板。
2. 学具:纸张、硬币、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站在沙滩上,感受脚下的压力,引出压强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给出计算公式,介绍单位。
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
4. 液体压强:演示液体压强计,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的关系。
5. 大气压强: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演示大气压强计,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求压强。
(2)实践题:收集生活中的压强实例,分析其原理。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2)实践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1)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压力相同时,压强的变化。
(2)了解现代科技中利用压强的实例,如飞机升力、液压机械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__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压强》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压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压强》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采集实验数据。
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
观察现象。
收集数据。
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
松软的沙滩。
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压强》,具体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压强的大小影响因素。
教材章节为5.1节和5.2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压强的大小影响因素。
难点:压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受力面积测量仪、演示用压强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课堂练习册、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和压强现象,如书包带对肩膀的压力、气球爆炸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和压强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压强的大小影响因素。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例子,讲解如何计算压强,解答学生疑问。
4. 实验演示:演示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观察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实验结果及结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强。
(2)应用题:分析生活中的压强现象,解释其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设计、飞机飞行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制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学生实验和结果分析5. 作业设计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 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篇11(一)教学目的1.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的。
2.常识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简单工作过程和原理。
3.常识性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和打气筒的简单原理。
4.常识性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二)教具演示用:玻璃管、注射器、红水、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泵模型及挂图、玻璃杯、打气筒。
学生用:玻璃杯(或其他口杯)、小竹筒两端开口约10厘米长(或毛笔的竹笔筒)。
(以上器材由学生课前自带)(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1标准大气压约为多少帕?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银柱?(学生举手回答)2.1标准大气压又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请全班同学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算一算,另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算)二、新课引入:1.对在黑板上算的结果进行讲评。
2.问:既然1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约10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这个大气压强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呢?本节课将对这一问题及其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
(板书课题)三、进行新课:1.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1)学生随堂实验:将竹笔筒竖直插入口杯内的水中,然后提出水面,竹筒内是否有水流出(实验结果:没有);又竖直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的口,提出水面一定高度后,放开堵住竹筒口的手指,竹筒中是否有水流出(实验结果:有一大滴水从竹筒中流出)。
(2)讲述:第一次竹筒口未堵住,筒内水面与大气相通,杯内水面也与大气相通而平衡,竹筒提起后没有水留在竹筒内。
第二次竹筒上端开口处被手指堵住,杯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支持着一段水柱;手指放开后,筒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出筒来。
(3)讲述和演示:将注射器(去注射针),活塞推到底端(讲述: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插入红水中,保持注射器在水中,提起活塞,红水随着活塞的提起进入注射器内(讲述:因为排出了注射器内空气,注射器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红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注射器内);将注射器整个拿出水面,注射器内的水,并不流出来(讲述:表明注射器内的水,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支持着)。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整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整章教案)教案目录:一、压强的概念二、压强的大小比较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四、液体压强的特点五、大气压强的存在与测量一、压强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单位。
教学内容:1. 引入压强的概念,解释压强的定义。
2. 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讲解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压强的计算过程。
3. 介绍压强的单位,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量方法。
二、压强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强大小的规律。
教学内容:1. 介绍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直接比较力与面积的比值、控制受力面积或力的大小不变,比较压强的大小。
2. 讲解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压强大小时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
2. 讲解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压强大小时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强大小的规律。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2. 介绍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 让学生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 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压强与浮力》的第一节“压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因素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演示用气球、压力计、细线、直尺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强现象,如鞋子、书包带等,引发学生对压强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3)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气球感受不同压力下的压强变化,进一步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压强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4.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① 重100N的物体,受力面积为0.1m²;② 重200N的物体,受力面积为0.2m²。
(2)简述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答案:(1)① 压强P = 100N / 0.1m² = 1000Pa;② 压强P = 200N / 0.2m² = 1000P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压强的概念。
1.2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1.3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2通过讨论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压强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物体受到压力的情况,比如压路机、剪刀等。
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压强的相关知识。
2.知识讲解师: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压强的单位。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每平方米。
也就是说,当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1牛顿的压力时,压强为1帕斯卡。
3.实验观察师:为了更好地理解压强的概念,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
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白纸,用铅笔在纸上画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捏住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的另一端压在正方形的中心。
观察铅笔尖对正方形产生的压痕。
然后,将铅笔尖移到正方形的一个角上,再次观察压痕的变化。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铅笔尖在正方形中心时,压痕较小;而当铅笔尖在正方形角上时,压痕较大。
这说明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4.应用拓展师:了解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1:压路机。
生2:剪刀。
生3:针尖。
师:很好,同学们提到了压路机、剪刀和针尖。
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在较小的受力面积上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
5.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应用。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知道了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压强》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理解物理现象。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来解释压强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压强的存在。例如,我让学生们体验在不同面积上施加相同力时的压力感受,这个实验使得他们对压强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帕斯卡定律: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大气压强: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认识气压计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压强的应用:分析生活中压强的应用实例,如液压机械、气压制动系统等。
举例:在讲解压强公式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力作用于不同面积上的压力效果,强调单位面积上的力即为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章节,内容包括:
1.压强的概念及其公式;
2.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
3.压强与力的关系;
4.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5.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6.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7.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
8.大气压强及其测量;
9.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10.压强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能力,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精品教案通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章节,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能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直尺、三角板、演示用压强板、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用压强板,让学生感受不同面积和力的大小对压强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兴趣。
(1)在压强板上放置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压强板形变程度。
(2)改变物体与压强板的接触面积,让学生再次观察压强板的形变程度。
2. 例题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1)压强的定义: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 表示受力面积。
(3)单位:帕斯卡(Pa)。
(4)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1)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记录压强变化。
(2)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记录压强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压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强。
(2)应用题:解释生活中的压强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能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压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2. 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压强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3. 学习影响压强的因素:通过实验、图片等资源,让学生观察、分析影响压强的因素。
4. 应用压强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压强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压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计算公式的熟练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压强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工厂、实验室等,观察压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压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压强相关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压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压强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压强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根据课堂所学,运用压强公式计算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写一篇关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
3.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来减小或增大压强?举例说明。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压强相关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减小或增大压强?”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压强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压强的概念,学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学浮在雪面上,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却陷进了雪里。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就相差这么多?那蚊子为什么能用口器很容易刺破皮肤,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2. 生成新知:- 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总结。
3. 应用拓展:- 教师出示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象。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教师总结并强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3. 撰写一篇关于压强的科普文章,分享自己的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压强,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的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压强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学会计算压强,掌握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两张图片,分别是两个人站在雪地上,一个人穿着滑雪板浮在雪面上,另一个人穿着普通鞋子陷进雪里。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那蚊子为什么能轻易刺破皮肤,大型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二、生成新知1. 教师讲解压强的定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应用拓展1.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生活中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强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2. 搜集生活中的压强实例,分析其原理,下节课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压强的概念,学会计算压强,掌握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整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整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让学生学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和问题分析。
4. 培养学生对压强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压强公式的应用。
4. 实际问题中的压强计算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 难点: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际问题中的压强计算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的现象和规律。
3. 运用例题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压强公式解决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压强的现象和规律。
3.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和问题分析。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示例:第1节压强的概念和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
2. 难点: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的现象和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的第一课时,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压力计、尺子、砝码等。
学具:每组一份压强计、尺子、砝码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一个气球被挤压变形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分析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实例。
4. 随堂练习:布置与压强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5. 知识拓展:介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4.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5. 压强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面积是0.1m²。
(2)重200N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接触面积是0.2m²。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如何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 压强在工程设计和科技发展中有哪些应用?3. 探究不同材料的抗压性能,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
附录:1. 作业答案:(1)压强P = 100N / 0.1m² = 1000Pa,表示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为1000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本章学习压强的知识,内容包括: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强调学生实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加强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章共4节:1.第1节为“压强”,本节主要讲述压力、压强的概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2.第2节为“液体的压强”,本节主要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3.第3节为“大气压强”,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和应用;4.第4节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主要讲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同时在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使学生能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能通过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明确压强的概念,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会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结合生活实例来解释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原因;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连通器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大气压的测定;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8课时:第1节压强第1课时初步认识压强【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学素养.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教学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性笔、压力小桌、砝码、细砂、海绵及周边其它物品.【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挑战中考训练中的习题(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课件:厚厚的积雪,人们在地上玩耍,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而滑雪者穿着雪橇不仅不会陷入雪地,而且还能飞奔疾驰.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用两个大拇指顶住中性笔笔尖和笔帽,观察笔尖和笔帽陷入两个指头的深度,体验两个手指头的感觉.教师提问:问题一:雪地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问题二:脚印的深浅什么不同?问题三:捏住笔时,手指为什么会感到疼痛?有什么不同?学生观看并思考、讨论.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雪地上留下脚印是因为雪地受到人的压力,手指感到疼痛是因为手受到了笔的压力,而脚印的深浅不同、手的疼痛感觉不同,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师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进压强的概念.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压强.【进行新课】知识点1 压力的产生及其作用效果1.压力的产生师请同学们回忆下,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弹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师回答正确,人站在雪地对雪地有压力;手指顶住中性笔有压力,那压力如何产生的?生:人们走在雪地里,鞋底与雪地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形变产生了力;手指顶住中性笔,中性笔与手指间发生形变产生了力.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发生了形变.师:回答正确,由此可见,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也可以说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板书: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压力产生的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力的作用.3.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压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有何关系”,并讲解.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有何关系(多媒体课件)压力是弹力的一种,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压力与重力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力,二者不能混淆.虽然压力与重力性质不同,但有的时候,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引起的,故它们的大小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观察下列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1)图甲:杯子(物体)放在水平支承面上,而且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压力是由杯子的重力引起的,大小上有压力F等于重力G;(2)图乙:图钉(物体)被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跟图钉的重力无关,只取决于外力——手作用在图钉上的力.(3)图丙: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着重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小明用10N的水平方向的力把重1.2N的黑板擦挤压在黑板上,并使黑板擦贴着黑板匀速直线下滑,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作出黑板擦受力示意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大小.解析: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受到重力G和摩擦力f;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F 和黑板对它的支持力N.由于黑板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零,即重力G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压力F与支持力N是一对平衡力.答案: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G=f=1.2N,F=N=10N.2.压力的作用效果师我们刚才看到小孩站在雪地里,双脚陷入雪里;运动员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却几乎没有陷入雪里;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用的力越大,皮肤陷入越深;用手指顶住中性笔的两端,笔尖、笔帽对手指有压力,笔尖扎进手指深些,笔帽扎进手指浅些.请大家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生1: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了形变.生2: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师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师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那么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生:控制变量法.师那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请大家就利用自己手头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如海绵\,细砂\,砝码、压力小桌等)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如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小桌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说明你的探究结果:(1)探究的某一因素是__________;(2)选用的是图________;(3)探究的结果是_________.解析:比较图A与B,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压力越大,凹陷越深.比较图C与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受力面积越小,凹陷越深.答案:(1)压力大小(2)A与B(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或:(1)受力面积(2)C与D(3)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知识点2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师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引进“压强”这个物理量,即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速度、密度的定义,请大家回忆下.生回忆: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师压强的定义也是这么制定的.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师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请大家根据前面学习的密度、速度的定义,说出压强的定义式.生: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用公式表示为p=F/S.师回答正确,像这种下定义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方法,请大家要熟悉.师下面我们学习压强公式中各个符号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师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在工程应用中,常用千帕作单位.从公式中可以看出1Pa=1N/m2,那么请大家思考,压强为1Pa表示什么物理意义?生:表示1 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板书:注意:(1)在应用压强定义式p=F/S进行计算时,S指的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不一定是物体的面积.(2)公式p=FS中,不能简单地说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物理学中的公式不同于数学公式,它除了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外,更主要的是表示特定的物理意义,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例题3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31页例题,并讲解.例题4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用50N的力F把砖分别压在水平桌面上和竖直墙壁上.如果砖重为20N,砖与受压物体的接触面积均为200cm2,则桌面和墙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多少?分析:在解答有关压强问题时,首先要把与压强有关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辨析清楚,再应用压强公式解题.本题的常见错误是:错误地认为砖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砖的重力,或误认为砖对墙的压力等于砖的重力和外加压力之和.解:由甲图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力F1=G+F=20N+50N=70N,受力的面积S1=200cm2=0.02m2,桌面受到的压强p1=F1/S1=70N/0.02m2=3.5×103Pa.由乙图可知,墙壁受到的压力与砖的重力无关,所以F2=F=50N,墙壁受到的压强p2=F2/S2=50N/0.02m2=2500Pa=2.5×103Pa.【教师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我们还知道了压强的定义式,并能进行压强的相关计算.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2.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这一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弄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两样.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求知方法的教育,在帮助学生理解压强概念时,采取了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进行类比的比值法下定义,正是这些方法的不断深入领会与应用,帮助学生丢掉“拐杖”,学习不再依赖于教师,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去,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素材积累】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