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示范文本

合集下载

和谐警民关系

和谐警民关系

浅谈和谐警民关系【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而警民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有利于增强警民感情、助力公安工作的开展;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本文笔者就和谐警民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警民关系;和谐;警察形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尤其是公安机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安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地方警民关系还算融洽、和谐。

但由于少数民警的群众观念淡化,态度较差,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损害了人民警察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使警民关系受到很大伤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警民关系是重中之重。

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有利于增强警民感情、助力公安工作的开展;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人民警察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同时又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之一。

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警民关系是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诸多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它不仅直接体现着国家政权与人民大众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和谐的警民关系就是指警民间的关系达到了对等平衡、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境界。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警民关系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尤其是在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

如何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
明确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不当执法行为。
01
推行文明执法
在执法过程中方式不当而引发的矛盾冲突。
02
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流程,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民警与居民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并解决公众安全问题。
如何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了解警民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策略与措施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CHAPTER
了解警民关系的重要性
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了解警民关系的重要性。
02
CHAPTER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强化安全防范宣传:开展各类安全防范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提供便民服务:在警务活动中,积极提供便民服务,如提供咨询、指导等,满足公众实际需求。
通过以上策略与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警方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为实现和谐警民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04
CHAPTER
分析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共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警民关系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03
CHAPTER
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策略与措施
建立警方形象宣传机制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警方形象宣传,提高公众对警方工作的认知度。

警民合作共建和谐

警民合作共建和谐

警民合作共建和谐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有所好转,警民关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警民合作共建和谐。

警民合作,是指警方和民众共同合力来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建和谐社会。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阐述警民合作共建和谐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警民合作能够提高治安防范效果警方作为维护治安的主力军,在日常工作中除了采取侦查手段、巡逻防范等方式来维护治安外,还要注重与民众的沟通协作。

警方与居民区、商圈等密切联系,向民众普及安全知识,同时也能了解民众的安全需求,及时解决群众的安全问题。

警方采取主动、及时的措施,不断提升社区治安水平,有效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让治安环境更加安全稳定。

二、警民合作能够增强民众安全意识警方通过了解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及需要,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识别危险、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仅对个人安全有利,也对社区治安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三、警民合作能够加强社区互动交流社区治安的稳定,需要社区居民和警方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我们应该鼓励警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居民进行交流,倾听民意,及时反馈环境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社区发生的安全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警民关系更加密切,居民也更加热心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向警方提供犯罪线索,对犯罪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力,使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

四、警民合作能够促进公平正义在维护治安工作过程中,警方依法行政,加强对治安案件的预防和侦查,在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依法处理,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警方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法律宣传,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增强大众对法律的信仰,共同构建法制社会。

综上所述,警民合作共建和谐,对于维护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构建法治社会和谐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加强对警方的支持和保障,为其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经费,同时也应该倡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警民合作,发扬社区自治精神,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策略及相关问题思索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策略及相关问题思索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策略及相关问题思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警民关系逐渐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理解警民关系的内涵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警方需要民众的支持和信任,而民众也需要警方的保护和服务,双方需要通过建立信任和合作来达成共同的目标。

二、构建警民关系的策略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警方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民众了解警方的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方式,增强对警方的信任和支持。

2. 建立警民沟通平台,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交流。

通过开展公开活动、组织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让民众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民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3. 提高警务水平,增强警力专业性和服务能力。

通过加强警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警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民众的需要。

4. 加强警民合作,共同维护社会安全。

通过建立警民联防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让民警双方共同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加强警民互动和合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民众对警方存在的不信任感。

针对这个问题,加强警方的宣传工作,提高警力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让民众感受到警方的诚意和努力。

2. 警方执法过于严厉,导致与民众的矛盾。

对于这个问题,警方需要注重文明执法,遵守法律和法规,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尽量避免执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3. 警民互动渠道不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警方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警民互动渠道,让民众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让警方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警方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对警民关系的构建有所启示。

2024年派出所调研汇报材料_派出所工作月小结

2024年派出所调研汇报材料_派出所工作月小结

2024年派出所调研汇报材料_派出所工作月小结为了更好地了解2024年派出所的工作情况,提升派出所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对各个派出所进行了调研和汇报。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整理出各个派出所的工作情况,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工作总结1.案件办理情况:各个派出所在本月共接警案件XXX起,其中XXX起已经结案,XXX 起正在办理中,XXX起正在侦查中。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了XXX起失误,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和不严谨导致的。

我们将对这些失误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2.治安维稳工作:本月共发生治安警情XXX起,XXX起已经得到有效控制,XXX起正在处理中,XXX起仍然处于管控状态。

针对治安维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巡逻和排查,提高治安维稳的效果。

3.社区服务访谈:本月各个派出所开展了社区服务访谈活动,共走访了XXX户,收集了XXX条社情民意。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社区居民的诉求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进行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1.工作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和不严谨的情况,导致了一些案件的漏洞和失误,严重影响了案件的办理效率和质量。

2.治安维稳工作不力:在一些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管控工作中存在漏洞,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巡逻和排查。

3.社区服务不到位:虽然开展了社区服务访谈活动,但在收集社情民意和解决居民诉求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工作。

三、改进措施1.加强培训与考核: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失误进行追责和奖惩。

2.加强巡逻排查:设立专门的巡逻排查小组,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巡逻和排查工作,提高治安维稳的效果。

3.建立社会服务台账:对社区服务访谈活动中的问题和诉求进行记录和分析,建立社会服务工作的台账,制定解决方案,及时回应社区居民的诉求和问题。

公安机关调研报告格式范文

公安机关调研报告格式范文

公安调研报告范文篇1:随着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安机关执法活动逐步走向规范,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治安管理和执法工作占主导地位,规范派出所执法问题,就显得相当重要。

分局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在规范执法行为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特别是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为此,通过对当前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1、为保证广大民警在执法活动中有章可循,促进办案质量的提高,我局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当前执法活动的需要,制做了案件网络审批系统,围绕刑事、行政案件办理和证据固定和赃物管理等方面的执法活动制定出各项工作流程,受到了市局肯定,对我局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2、推广在开展专项活动中涌现出的示范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特别是石羊派出所制定的常见警情处置规范,规范了民警的日常执法工作行为,使规范化建设和执法制度建设达到了整体推进的效果。

3、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会同区法院会签《关于建立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制度的规定》从而更好的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这一制度的落实,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建立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催办制度,通过在分局法制科网页设立“案件催办”专栏,对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即将届满的人员,提前催办。

从而使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现象大量减少,“保而不审”,处理不及时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5、实行“周通报月考评”制度,对各办案单位承办的每个刑事、行政案件进行考评,建立执法档案,及时指出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个案考核分数同时纳入执法质量目标考核。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提出的“三大建设”之一,是公安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而在“三项建设”中,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则是”三大建设”的核心所在,因为它是公安机关履行三大社会责任的最终检验。

作为一名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县区公安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公安工作的老兵,对警民关系的建设感触颇深,现就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公安机关如何对自身准确定位和完善自身建设,推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谈一些粗浅认识,以共同探讨。

一、当前警民关系的现实状况总体上讲,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还是认同的,警民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特别是在抢险救灾,救死扶伤等重大事件的关键时刻,警民携手、为一个目标共克艰难的鱼水关系还是当前警民关系的主旋律。

但在一些方面却表现的不够和谐,在一些程度上影响了公安工作和制约了公安事业的发展。

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有所降低。

这方面在处置警情时表现比较突出。

由于社会转型,社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一些地方群众安全感缺乏,群众很有意见,将很多责任归咎于公安机关。

而一旦发生案件,群众又对公安机关能否主持公平正义,能否客观公正地解决问题表现出不信任态度。

警民之间的隔膜由此可见一斑。

群众对公安工作支持的主动性减弱。

三十年前那种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的责任感有所淡化。

那种主动扭送违法人员,积极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带领公安民警进行走访的情景日趋减少。

在打击犯罪中甚至不愿为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提供任何方便,民警开展工作非常被动。

警民关系紧张的局面时常出现。

主要表现在涉及群众利益的房屋拆迁等非警务活动场面,民警在执勤、维护秩序时常遭到群众的对抗。

民警对做群众工作有畏难情绪。

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民警,在遭遇群众的多次不理解后,常会失去信心,被动地去工作,久而久之,畏难情绪滋生,警民关系更加疏远。

个别地方袭警案件时有发生。

对警民关系的和谐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民警执法中常常遭遇尴尬。

公安机关改革调研报告

公安机关改革调研报告

公安机关改革调研报告公安机关改革调研报告范文(一)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与构建与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员在科学推断、准确把握公安工作进展态势的基础上,为推动公安长远进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随着公安三项建设工程的全面推进,原有粗放性的公安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习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进展需要,亦急需调整改进。

在公安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应对日益细致的社会分工,关于优化警务流程、规范警务管理、提升警务效能有着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有效提升公安工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原于日本xxx世纪xxx 年代,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与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定要求,是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与降低管理成本为要紧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落实到公安机关,我懂得精细化管理之精,具体能够表达到四精四细上,即精华(思想、文化)、精品(质量、品牌)、熟知(业务、专业)、精密(管理、考评),与细分对象、细分职能、细分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各个落实环节。

精能够懂得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能够解释为更加具体,细大不捐。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二、公安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一是推行公安精细化管理是时代进展的客观要求。

前些年,公安机关通过三基建设与队伍正规化建设使自身的硬件装备与队伍整体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管理的粗放型、经验型仍未有根本改变,严重制约了公安事业与队伍建设的科学进展。

普遍存在各岗位职责界定不够明晰、许多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性不强、工作效能低下、现代化管理水平不够高等问题,精细化管理,是公安机关应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日益动态复杂社会治安形势、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元的公共安全服务需求及加强自身建设的必定选择。

治安派出所和谐警民关系调研报告

治安派出所和谐警民关系调研报告

治安派出所和谐警民关系调研报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我们党和群众路线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三项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和谐警民关系也是当前和今后能否做好公安工作的关键。

治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窗口和主力军,也是公安机关服务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

xx治安派出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和谐警民关系与公安工作的密切联系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客观、最公正的评判者。

构建和谐社会,密切警民关系,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所民警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思想,工作中更好的体现公安服务职能,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贴近职工、贴近群众、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积极、主动、热情,为辖区群众谋福利、保平安,以实际行动证明、用真情实意感动。

让广大职工群众充分体验到亲切、温暖、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主动配合工作成为治安工作的“眼和手”,利用群众的力量,达到治安群防、群治的目的。

二、以构建和谐企业为主导,抓好主业,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和谐警民关系,构建和谐企业是广大职工群众和xx 派出所民警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新时期做好公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孟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提出:要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对公安服务的新期待。

云南省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调研报告

云南省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调研报告
极探索 规律为 目的 ,开 展 了全 面 、系统 的调研 。
二、调研 方法和过 程
机 关开展 了实地调研 ,参加 了多个 警 民关 系座谈 会 ,参与 了中介组织 对云南警 民关 系测 评相关工 作 ,全面 了解 了实 际工作开展 情况 ;下半年 又参 与 了对全省 和谐 警 民关 系建设 的全 面调研 ,系统 总结分 析工作成效 与不 足 ,深入探 索推进 和谐警 民关 系的建设 的思路 、办法和措施 。在此 基础上 撰 写 了该 调研报告 。
21 0 0年第 1 N . 0 0 期 O 12 1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Ju a o Y n a oc fcrA ae y or l f u nn Pl eO ie cd m n i
总第 7 8期 Sm 8 u 7
云 南省公安 机 关和谐 警 民关 系建设调研 报 告
黄 荣
Hale Waihona Puke 课题 组对 全 省 和 谐 警 民关 系建 设 的 调 研 工 作 ,主要采取 实地调研 、召开 公安机关 民警及 群 众座 谈会 、通 过 中介 机构进行 警 民关 系测评等方 法进 行 ,同时参阅 了省 内外大 量文献资 料 ,保证 了调研 结果 的客观性 、科 学性 。一 年来 ,课 题组
研究 。

7 — 6

荣 : 云南 公 安 机 关 和 谐 警 民 关 系建 设 调 研 报 告
要案 和 多 发 性 侵 财 案件 ,全 力 维 护 社 会 政 治 稳 定 ,大力 开展 和 谐 警 民关 系建 设 。据 调 研 统计 , 在大 走访 中 ,全 省公 安 机 关 共 出动 4 0余 万 人 次 民警 开展走 访 ,共走 访单 位 、企业 、居委 会 、村 委会 8万余 个 ,走访 群众 家庭 近 20万 家 ,推 出 0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第一篇: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面对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对消防部队来说,警民关系是指在行使国家法律赋予消防部队的职权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

和谐警民关系就是消防官兵热爱人民、保护人民、依靠人民、受人民监督,人民爱护消防官兵、理解消防、支持消防、监督消防,军民警民间的关系达到了对等平衡、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境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牵动着公安消防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多元化,人民群众对公共消防安全的诉求日益强烈,公安消防工作的任务更重、职能更宽、情况更复杂,新时期的警民关系更有其与时俱进的意义和内涵。

(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思想的具体体现。

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和军队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孟部长指出,人民群众满意,不仅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衡量和检验政法工作的根本标准。

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公安消防部队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方针政策、出台重大举措,要看群众需要不需要、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凡是群众赞同的,我们认真去做,凡是群众提出意见的,我们就坚决地改,以实际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服务发展的重要要求。

当前,我国进入了世界公认的人均GDP1000-3000美元之间的安全事故多发期,加之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和冲击不断加深,我国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范围更广、处置难度更大,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

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4月3日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分局进行了工作调研,围绕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估价新时期警民关系、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与分局干警深入研讨。

现将调研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发挥广大群众治安工作中的作用,对治安部门预防、发现、控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特点警民关系是治安部门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

警民关系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特定时期政治法律制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政治烙印。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发展,警民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治安部门职能的发展变化看,新时期治安部门不仅要保安全、保稳定,起到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缓冲器”作用,还要保发展、保人权、促和谐,发挥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切实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特别在政府职能部门由社会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过程中,对治安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能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从人民群众对治安部门的期待和要求看,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事关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对安全感和治安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而言,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还期待保护社会政治权利;不仅要求治安部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还期待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严格公正执法,还期待热情服务、优质高效等。

三是从具体的执法实践过程看,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不仅需要“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优秀民警,更需要将和谐警民关系从职业道德层面升华到法制层面,在执法工作各环节体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根本要求。

二、新时期影响和谐警民关系主要因素近年来,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警民关系日益融洽,人民群众对治安部门满意度持续提高。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是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宁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我深深体会到了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下面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享。

一、加强警民沟通要想建立起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需要加强警民之间的沟通。

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尤其是在处理矛盾纠纷和调查案件时,要多与当事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需求。

在接受报警和处理案件时,要及时告知当事人案件的进展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二、提高服务意识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守护者,应该做到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提高服务意识。

对于群众来访和求助,要积极予以回应和解答,尽力帮助解决问题。

在巡逻执勤中,要主动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只有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依法严正执法在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警察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树立起权威和公信力。

在处理违法犯罪和纠纷争议时,要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权责边界,避免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风格。

只有依法执法的同时也做到廉洁奉公,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支持,促进警民关系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警民培训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需要警察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为此,警方要加强对警民关系的培训和宣传,提高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法律知识、执法规范、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警察既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也能更好地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同时,在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警察工作的了解,提高对警察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程度。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建立起真正和谐的警民关系。

五、建立长效机制为了确保和谐警民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机制。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共5篇)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共5篇)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共5篇)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党的十大以来,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正齐心协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机关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部门,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也是公安机关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这一伟大目标所必须为之创造的条件和工作的落脚点,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性。

一、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警民关系,按照双方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与群众之间形成的一种基于法律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例如,在办证过程中,人民警察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办证当事人,有义务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期限内为当事人办理证件,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当事人则有拒绝办理的权利。

而办证当事人则有认真遵守法律、如实提供法定办证所需的各种资料,有权对人民警察的办证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第二层次,是指广大群众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重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履行法定义务,确保人民警察顺利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

这一层次的警民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讲,广大群众仅自己履行法定义务,至于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则不主动参与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中来,也不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警民关系,即是本文所指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社会秩序井然。

广大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的行列中来,踊跃参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人民警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群众,警民之间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

这种和谐的警民关系,最大限度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试论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试论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A p 01  ̄2 2
试论创 新社会 管理视野下和谐警 民关系 的构建
李成学
( 川理 工学 院 , 四 川 自贡 6 3 0 ) 四 40 0

要 :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社会管理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公 安机 关作 为政 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 负着
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 。 文在 充分调研基础 上,客观分析 了公安机 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 关在社会管理 中,尤其是建 立和谐警 论 民关系中存在 的问题 ,剖析 了原 因,继 而提 出了构建和谐警 民关系的途径与对策 ,以期对基层公 安服务社 会管理 ,密切警民
建 和谐 社会 的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有效
解决 不适应、不符合 当前社会管理的问题 , 这些为公安机关
高强度 的压力 , 节假 日坚守 岗位更是家常便饭 。 特别是一线 民警除 了繁杂 的日常事务 , 还有大量的非警务活动 。 所周 众 知, 实施社 区警务 战略的 目的之一就是实现警力下沉 、 提高 群众见警率 。 安部 明确规 定社 区民警每周在辖 区开展工作 公

当前 警 民关 系存在 的 问题及 原 因分析
( )当前 警 民关 系存 在 的 问题 一
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在履行职责、执行职务、开展各种警
务活动中与民众形成的社会公共关系 。 和谐警 民关 系在政治
上体现为对等平衡 的民主关系 , 在法律 上体现 为相互支持 的 合作关系 , 在感情上体现为理解包容 的亲情关系 。 总体来看 , 警民关系的主流是和谐 的、融洽的 。 受整 个社会环境 、民 但 警素质和群众认知能力等各种 因素 的影响 , 民不和谐 的因 警 素仍在不 同领域、不 同范 围存在 , 别是在一 些基层派 出所 特

新常态下公安派出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新常态下公安派出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2016年第2期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No.2新常态下公安派出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袁海霞(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31)[摘要]派出所是公安机关和老百姓密切联系的节点,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阵地。

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减少与群众之间的隔阂,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切实推动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关键词]派出所;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90(2016)02-0056-03公安派出所是公安工作最基础、最具体、最直接、最前沿的公安战斗实体部门,在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在警不在民,基层派出所又是这其中关键的关键。

因此,我们务必转变观念,牢记使命,求真务实,正视不足,不能让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一、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一)执法不规范败坏了人民警察的正义形象作为公安机关一线执法战斗实体,派出所的勤务范围包括接处警、立案侦查、户政管理、纠纷调解、巡逻安防等许多层面和环节,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个别民警由此产生畏难情绪、懈怠情绪,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导致执法中问题频发:或因个人责任意识不强,接处警不规范使得案件无法继续查处,引起受害人投诉;或因个人素质不高,有案不查,立案不实,无证传唤等反映出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现象;或因业务能力欠缺,超时审讯、刑讯逼供严重侵犯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违反监管规定造成犯罪嫌疑人员自残、自杀或者其他非正常死亡,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等。

(二)作风不良伤害了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除了打击破案,派出所还是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窗口服务单位,尽管较过去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状况,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打擦边球的现象也时常见诸报端。

(三)社会转型阵痛期导致警民关系异常脆弱入室盗窃、街头“两抢”、网络诈骗等侵财性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当前形势下的警政警民关系

当前形势下的警政警民关系

当前形势下的警政警民关系自古以来,警政机构一直都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共秩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而在现代社会,警察除了需要履行上述职责外,还要对民众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项任务。

因此,建立健康的警政警民关系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警政警民关系正在经历着许多变化,这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期望、公众的利益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当前形势下的警政警民关系。

一、警民矛盾问题在我国,尤其是在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存在一些警民矛盾问题。

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是警方执法行动不当或者存在过度执法的情况,而民众则普遍认为警方执法过于严厉、不公正,或者执法过程中出现了不端行为。

这种警民矛盾不仅会导致公众对警方失去信任,更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警方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加强警民沟通,及时排除潜在的矛盾。

二、警方队伍建设一个优秀的警察队伍是维护警民关系的基础。

虽然近年来警方对于队伍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警察执法不规范、执法过程中存在过度和不恰当的行为、粗暴执法等。

这些不良行为将会严重影响民众对警察的信任度,进而使得警察的工作难以开展。

因此,警察队伍建设是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无论是在专业技能、法律知识、道德品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打磨和提高。

三、公众参与公众的参与是维护警民关系的重要因素。

一些警察局和地方政府会通过分别在社区和网上举办听证会、征询城市治理的意见、开放投诉渠道等方式来增加公众的参与。

公众的参与将会带来更好的治理并建立起更强大的社区互助系统,也能听到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和反馈,以更好地适应其需要和扩大社区参与。

四、警察文化建设警察文化建设,是维护警民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警察文化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以权力为核心,缺乏对优秀警察惯例的肯定及宣传。

为了更好地将警察文化建设为维护警民关系的关键因素,警察队伍应该重新审视警察文化的内涵,注重对警察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的塑造和宣传,强调警察职业生涯中的责任、权力与制约等。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治安问题愈发凸显,对警民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警民关系是指警方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关系,是社会治安稳定的基础和保障。

在新时代下,警民关系的构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创新。

本文将就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如何积极引导警民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新时代警民关系的特点1.多元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有着不同的需求。

不同群体、不同行业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点和需求在不断变化,因此警民关系需要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维护工作。

2.互动性和透明度新时代的警民关系需要更加强调双向的交流和沟通,警方需要更加透明地向民众传递信息,而民众也需要更加主动地和警方进行交流互动。

只有建立了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排除障碍。

3.社会化参与除了警察专业力量的参与外,社会各个方面也需要积极参与到警民关系的构建中来。

政府、学校、行业协会、社区居民等都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动警民关系的良性发展。

1.加强警务人员的培训警务人员是警民关系的重要桥梁,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警民关系的发展。

应加强对警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辅导,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

2.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社会治安是警民关系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警民合作。

积极引导各界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建立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格局。

3.深化警民互动渠道加强警民互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机制,提高警务公开透明度。

利用新媒体和信息化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警民互动,以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安全需求。

4.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社区是警民关系的重要领域,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有利于提高警民关系的密切程度。

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社区警务办公室、开展社区警务活动、加强社区民警队伍建设等措施,使警民关系在社区层面更加紧密。

创新社区警务模式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创新社区警务模式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创新社区警务模式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民关系问题,既是公安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际操作的难点问题。

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影响公安机关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作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安机关应当以沟通、理解、携手、和谐为主题,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为目标,推出阳光警务新模式,架起警民新型的连心桥,构建新型的警民互动关系,以此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有效地回应新时期广大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要求、新期待。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社会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挑战,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处置突发事件、驾驭社会治安局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各级公安机关的重大任务和迫切要求。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可以进一步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更好地依法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责,更有效地发动、组织、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公安工作,更广泛地利用群众的力量和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既是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服务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和谐、良好、紧密的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之根,是做好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是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示范文本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corresponding strategies.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

,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4月3日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分局进行了工作调研,围绕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估价新时期警民关系、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与分局干警深入研讨。

现将调研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发挥广大群众治安工作中的作用,对治安部门预防、发现、控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特点警民关系是治安部门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

警民关系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特定时期政治法律制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政治烙印。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发展,警民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治安部门职能的发展变化看,新时期治安部门不仅要保安全、保稳定,起到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缓冲器”作用,还要保发展、保人权、促和谐,发挥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切实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特别在政府职能部门由社会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过程中,对治安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能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从人民群众对治安部门的期待和要求看,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事关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对安全感和治安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而言,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还期待保护社会政治权利;不仅要求治安部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还期待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严格公正执法,还期待热情服务、优质高效等。

三是从具体的执法实践过程看,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不仅需要“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优秀民警,更需要将和谐警民关系从职业道德层面升华到法制层面,在执法工作各环节体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根本要求。

二、新时期影响和谐警民关系主要因素近年来,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警民关系日益融洽,人民群众对治安部门满意度持续提高。

但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派出所工作缺失影响警民和谐关系一是警力不足与“陌生人”社区现象交织,致使警民沟通联系缺乏。

由于客观上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陌生人”社区已经成为常态,治安部门传统的“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警务模式遇到较大阻碍,传统的“邻里守望”等治安防范模式无法开展,制约了社区警务的做深、做细、做透。

另一方面,群众习惯于将现代警察与传统意义上的“人民警察”作比较,容易产生警民关系疏远的结论。

如,在对派出所开展社区“大走访”中,辖区群众集中反映“部分派出所社区民警下段少、警民沟通联系少”,引起群众对民警工作精力投向的误解和质疑。

二是打防关系把握不准,使群众安全感下降。

突出表现为打防投入失衡、打防重心失衡、打防导向失衡。

部分派出所重打击、轻防范,重大案、轻小案,重案件侦破、轻可防性案件回访,重对象查处、轻案后追赃等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执法理念偏差损害了警民关系一是“差异性执法”损害警民关系。

工作中,个别派出所和少数民警将警民关系片面定位在与本地区居民的关系,忽视外来人员和弱势群体,有意或无意将执法对象区别对待。

如,调解治安纠纷时,个别民警对油田居民较为重视,执法规范。

而对来人员,思想上轻视,对本地人和外地人“两种态度”、“两张脸”,恶化了警民关系。

二是执法不规范损害警民关系。

部分民警群众观念不强、群众意识淡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态度蛮横。

如,有些执法民警对群众问询态度恶劣、回答过于简单,缺乏语言艺术;在接待群众办事、报案过程中,态度冷淡,居高临下,造成群众不满;在接处110警情时,只接警不处警,引起群众投诉或不满,严重影响了执法形象。

三是执法“机械化”激发社会不和谐因素。

主要表现在执法尺度的把握与社会效果关系处理上存在偏差。

一些单位片面追求简单绩效,重打击处理数量、轻办案质量,重执法结果、轻执法过程,重法律结果、轻社会效果。

(三)执法环境因素对构建新时期警民关系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是治安管理职能泛化带来的影响。

在当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对敌斗争复杂、刑事犯罪高发的特殊时期背景下,诸如流动人口管理、群体性不安定因素处置等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屡禁不止的社会丑恶现象,多数肇始于诸多社会矛盾交织、社会前端管理缺位或综合治理缺陷,最终显现于治安问题。

治安部门作为维护治安的职能部门,很容易演化为执法管理全责责任人。

尽管,近年来政府已经十分注重采取源头综合治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短期内要彻底改观有相当难度。

二是群众方面的消极因素带来的影响。

如,期望值过高问题。

相当一部分群众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又是排忧解难的公仆。

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方法和途径(一)明确“两个导向”,深刻认识治安部门的本质属性和工作出发点、立足点,坚持服务社会、树立执法权威两手抓一是要把“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作为治安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整体上,要努力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治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关注民生,把群众满意作为治安管理工作最大绩效。

微观上,要着力研究群众的新期待、积极回应群众的新要求,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把工作成效更多体现到促进和谐、惠及百姓上,并作为长效机制持续、深入贯彻下去。

二是要把维护法律尊严,树立治安部门机关执法权威始终作为治安管理工作的立足点。

牢固树立“治安管理工作对法律负责”的观念,明确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增强依法办事和严格、公正执法的责任心。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要明确执法范围,下大力气减少、杜绝行政干扰和非警务活动,以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度化的法律规章和条例代替行政命令,指导和约束警务行为,尽可能减少不规范的人为因素,以营造有利于治安管理工作的执法环境。

要针对影响严格、公正执法的突出问题,如地方保护主义,人情干扰,利益诱惑等,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内外监督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坚决纠正执法随意性,坚决抵制各种压力和诱惑,坚持严格依法办事。

(二)把握“三个关键”,立足于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根本要求,解决好“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的问题一是找准群众需求,解决好“做什么”问题。

近年来,治安部门积极推进民意测评机制建设,好的做法很多,如“万警大走访进社区”、“执法零过错”、“大走访大调研”等,从服务群众角度了解治安部门的工作薄弱环节,接受群众对治安管理工作的监督。

但总的来说,这些活动的关注点都在于治安部门的自身作风建设方面,而非以群众为主体开展需求调查,即使有一些类似政风建设的调查,也还存在涉及的社会层面不完整、反映情况还不够客观、对业务工作指导性不强等弱点。

在开放式的社会环境下,要更加重视通过社会舆情、媒体网络、治安信访等渠道,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将其作为治安部门执法管理工作好坏的“反光镜”。

二是调整评估导向,解决好“怎么做”问题。

工作导向决定评估导向、评估导向决定单位工作走向,为此,建立与工作导向相适应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发挥杠杆调节作用。

三是提高治安队伍素质,解决好“做得好”问题。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案例点评、法律知识竞赛、执法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教育培训活动,苦练执法基本功,提高治安队伍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

(三)围绕社区警务、执法管理、行政审批、警务公开、公安宣传等重点方面,突出“六项重点”,落实具体措施一是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促进警务回归社区。

要以巩固和深化“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切实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民警队伍建设。

要统一标准,配齐加强社区民警。

进一步精简机关和非执法岗位警力倾斜基层,新增警力优先投向基层社区。

对派出所的警力配置,要探索科学量化的配置标准,尽量减少主观性。

要突出社区民警工作重点。

将实有人口信息登记、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发现、社区安全防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主要工作内容,防止给其增加过多的责任,使其能集中精力做好社区工作。

要做活社区勤务模式。

以社区警务为载体,做实接待日制度,积极推行巡防工作制、弹性工作制以及搭档错时制等勤务模式,提高与群众的见面率。

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支持,逐步强化社区民警在社区综合治理中的组织、协调、建议和督导等作用发挥,做到责权一致。

二是增强严打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在严厉打击严重暴力性犯罪的同时,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无论案件大小,都应不遗余力地打击处理。

另一方面,要在破案后全力追赃,不仅满足于案件侦查终结,更要通过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努力消除由案件引发的不和谐因素。

三是推进人性化执法管理。

要善于用和谐思维来指导执法工作,和谐理念来处理社会矛盾,和谐方式开展执法工作,将法、理、情融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教育当事人遵守法律。

四是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

在职权范围内,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提速”。

同时,从方便群众办事角度出发,努力做到“一口受理—内部循环—一口反馈”,尽可能缩短和减少当事人申请办理时间和往返次数,提高一次办结率。

要积极探索实施网络化管理,丰富服务手段。

五是切实推进警务公开。

要采取开设警方提示专栏、社区网上论坛、“电子警民联系箱”等形式,提供规范化的办事公开内容、流程、要素和统一收费标准,公开举报、投诉、监督电话等方式,不断增强执法服务行为的透明度。

六是加强宣传力度。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大治安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提高群众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创造一个有利于严格执法的良好环境。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