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学习与记忆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c861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2.png)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人类大脑内在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相互之间通过神经突触相互影响,形成极其复杂的相互联系。
记忆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所维持时间是短暂的,有些是持久的,而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记忆是人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从人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整个过程总称为记忆。
基本过程:1.编码:记忆第一过程,它是把来自感观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受和使用的方式,并且编码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
2.保持,也称存储,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人脑中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以被提取。
3.提取。
类型: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1、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只能将来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以其特有的形式继续保存一段时间并起作用,这些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
称视象和声象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TM)也称工作记忆,信息加工的核心,一般只保持20-30秒。
如果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编码的形式: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存储,也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存储容量:乔治米勒,7±2组块(人们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储存的持久性:复述是指信息保存起来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短时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保持性复述,即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的材料,和精细复述,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3、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地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编码形式:主要涉及语义代码,将信息成功地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还有视觉代码。
05-医学心理学:学习和记忆
![05-医学心理学:学习和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31fbc26e336c1eb91a375db1.png)
工作(短期)记忆
选择性提取信息并与 长期记忆进行关联 用意义对信息进行编码 7±2 约20~30秒 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 路、视觉空间画板 海马和额叶的神经回路
长期记忆
存储信息 把信息存储在 有意义的心理类别中 无限 无限 描述性记忆(语义记忆和 情景记忆)、程序性记忆 大脑皮层
感觉记忆的容量和保存时间
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是根据词语和概念的意义进行编码 的,意义相似词语和概念被连接在了一起。
就目前我们所知,长期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长期记忆是头脑中的脚手架,所建立的关联 越多,它能保留的信息也就越多。
长期记忆的结构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implicit memory ):不需要 意识参与的记忆。
Biblioteka 小阿尔伯特案例约翰•华生第一次 用实验演示了人类 的习得性恐惧。
使恐惧消退的治疗策略
经典条件作用提供了一些应对习得性恐 惧的工具。 让接受治疗者学会对原先引发恐惧的刺 激做出放松反应。
条件性厌食
某种味道过后数小时再出现的恶心还是能 够引发对具有那种味道食品的厌恶反应。
厌食是一种不仅涉及后天学习,而且涉及 先天特性的反应。
怯饵(bait shyness)具有生存价值
对草原狼进行条件作用
狼攻击羊的事件减 少了 30%~50%
有些狼甚至一看到 羊就呕吐。
味觉厌恶和化疗
让病人在接受化疗前吃一些不寻常的食物, 他们往往只会对这些食物产生厌恶。
这样做能够避免病人对有营养的食物产生 厌恶,对一些病人可能意味着生死之别。
正强化:在反应之后出现某种能够让相 关行为再次发生可能性增加的刺激。 负强化:通过消除令人不快或厌恶的刺 激而达到强化作用。
什么是学习和记忆心理学?
![什么是学习和记忆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df74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6.png)
什么是学习和记忆心理学?学习和记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和记忆机制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记忆的各个方面,包括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遗忘。
了解学习和记忆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记忆和理解新知识。
下面将为您介绍学习和记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方面。
1. 学习的类型学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运动学习。
认知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它需要大量的意识参与。
情感学习是指通过情感体验来加深记忆,例如通过与情感相关的事件来学习。
运动学习是指通过运动和体验来加强记忆,例如学习跑步或游泳等运动技能。
2. 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和可检索的形式,存储是指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检索是指通过记忆来找到存储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和意愿对记忆过程非常重要。
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的意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
3. 记忆和遗忘的机制记忆和遗忘是人类记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强化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不断地使用来实现,而遗忘则可能是因为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编码和存储,或者由于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消失。
了解记忆和遗忘的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记忆。
4. 记忆与认知记忆和认知是密不可分的。
记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信息,而认知过程对记忆的形成和提取有重要作用。
学习和记忆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记忆和认知如何相互影响,并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记忆策略。
5. 学习和记忆的应用学习和记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和科技等领域。
例如,在教育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医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手段来减缓或预防认知退化等症状。
在科技领域,可以开发更智能化的学习工具和媒介来促进人们的学习和记忆。
总结学习和记忆心理学是一门涉及记忆原理、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并提供有用的学习和记忆策略和工具。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机制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e49bdc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e.png)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机制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学科。
在心理学中,学习与记忆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学习与记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如何获取知识、形成记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各种任务和环境中。
一、学习的定义与类型学习是指通过经验的积累和个体的行为表现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学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1. 条件反射:由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形成学习。
2. 习得:习得是指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3. 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的操作相互作用,形成学习。
4. 认知学习:认知学习强调个体的思维和信息处理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学习与大脑学习是与大脑密切相关的过程。
大脑是学习和记忆的中枢,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传递信息来实现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强化或减弱,从而形成新的神经回路和记忆。
三、记忆的过程与类型记忆是指个体获取、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感知记忆:感知记忆是指个体对感官刺激的持续感知和记忆,例如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
2. 短期记忆:短期记忆是指短暂保存信息的能力,通常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
短期记忆可通过重复练习和注意力来增强。
3. 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是指能够持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可以维持数小时到数年之久。
长期记忆可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两种类型。
- 显性记忆:显性记忆是指能够有意识回忆和表达的记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事件经历等。
- 隐性记忆:隐性记忆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记忆,例如技能习得和条件反射等。
四、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表明,学习和记忆涉及多个脑区和神经途径的相互作用。
1. 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中重要的记忆中枢,参与新信息的编码和记忆的形成。
2. 杏仁核和下丘脑:杏仁核和下丘脑参与情绪记忆和情绪相关的学习。
心理学与学习和记忆的关系
![心理学与学习和记忆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dc5cf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3.png)
心理学与学习和记忆的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而学习和记忆则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与学习和记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学习和记忆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是指个体在接触外界刺激或通过内部认知过程,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概念或行为的过程。
学习行为的进行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学为理解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观察、试错、反馈等方式进行,而心理学则研究了这些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
记忆是指个体对于过去经历和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知识等信息的保持和再现。
学习的成果可以通过记忆进行保持和巩固,从而形成长期记忆。
心理学研究了记忆的各个阶段,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过程,揭示了记忆的原理和规律。
学习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学习为记忆提供了材料和基础,而记忆则为学习提供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在学习过程中,记忆的功能被广泛运用,帮助个体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和存储,以便日后的回忆和应用。
同时,记忆也为学习提供了反馈和指导,通过回忆和反思过去的学习经验,个体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和提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和记忆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影响的因素。
情绪、动机和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对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个体更容易在学习中保持集中注意力,并且更能有效地编码和存储学习材料,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而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则可能干扰学习和记忆的进行,降低学习成效。
另外,个体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也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潜力和倾向,而环境因素则对这一潜力的发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教育方式、学习环境和社会交往等因素,都会对学习和记忆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心理学与学习和记忆的关系密不可分。
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和记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心理学中的学习和记忆
![心理学中的学习和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e0c0f2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f.png)
心理学中的学习和记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情感等心理活动的科学。
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关乎个体的知识获取、信息处理和应对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从学习的过程、记忆的类型和调节等方面,探讨心理学中学习和记忆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的过程学习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并在今后的行为中将其应用。
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理解、记忆、运用和评价等环节。
1. 注意注意是学习的起点。
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分配注意力来关注重要的信息。
注意力不足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因此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2. 理解理解是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将其转化为个体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理解能力是学习的核心,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来提高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3. 记忆记忆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习成果的保持和应用至关重要。
记忆的过程分为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阶段。
编码指的是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可被大脑储存的形式;存储指的是将学习内容在大脑中长期保存;检索指的是从存储中提取所需的学习内容。
4. 运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将所学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发挥真正的作用。
5. 评价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反馈和总结。
通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记忆的类型记忆是指个体有意或无意地保存和回忆事物、事件或知识的能力。
根据记忆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将记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意识记忆意识记忆又称为陈述性记忆或声明性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能够以语言形式叙述的记忆。
意识记忆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包括回忆和认知两个子类型。
回忆是指个体可以主动回忆起过去发生的事情;认知是指对于已经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
2. 非意识记忆非意识记忆也称为程序性记忆或惰性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规律和技能。
医学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医学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4eb824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2.png)
医学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今天今天带领大家学习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是人们熟悉的心理现象。
如果没有记忆,个体将一直处于新生儿状态,难以适应一切活动。
所以说记忆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记忆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嗔觉的、味觉的或触觉的形象。
例如,科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软硬、冷热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
这些记忆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以语言或符号的形式表现出事物的意义、本质和规律,这种记忆形式是人类所独有的。
(3)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
例如,失去亲人后的痛苦心情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忘怀,就是情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是7士2个创克。
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人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持时间长,从1
分钟。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578a9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0.png)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在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领域中,记忆与学习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记忆是指人类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的心理过程,而学习则涉及到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类型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较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临时存储的能力,通常持续几秒到几分钟。
而长时记忆则是指信息在大脑中长期存储和保持的能力,可以持续数小时到数十年。
长时记忆又可进一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指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的记忆,如事实、事件和概念等。
而隐性记忆则是人们无需有意识就能表现出来的记忆,如过去的经验和技能等。
二、学习的过程学习是通过获取新知识、技能或经验来改变行为或思维的过程。
学习可以通过观察、练习和经验等途径进行。
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发挥着关键作用。
人们通过将新学的知识和经验储存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回忆和应用。
三、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记忆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学习是记忆的来源,而记忆则是学习的基础。
通过学习,人们将新的知识和技能储存在记忆中,以备将来的使用。
同时,记忆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回忆已经记住的信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记忆和学习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据来探讨人类记忆和学习的机制。
他们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如记忆测试、学习任务和神经影像等,来观察记忆和学习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医学和工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教育领域,研究者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医学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治疗失忆症和其他记忆障碍的患者具有指导意义。
在工业领域,研究者可以利用对人类学习和记忆的理解,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产品和技术。
总结起来,记忆和学习是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心理发展中的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的进化
![心理发展中的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的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5e56bd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b.png)
心理发展中的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的进化在心理学领域中,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被广泛认为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也在不断进化。
本文将从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的定义和特点入手,探讨其在心理发展中的进化。
一、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的定义和特点学习是指通过获取、处理和理解信息,从而改变行为方式或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记忆认知功能则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接收、保存和再现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具有以下特点:1. 学习具有积极性:学习是主动的过程,个体积极地参与其中,通过思考、观察和实践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2. 学习具有动态性: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3. 记忆认知功能具有保持性和再现性:记忆认知功能可以将学习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回放和再现,以支持学习和行为的调用。
二、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进化1. 幼儿期:在幼儿期,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处于起步阶段。
幼儿通过感知和运动经验来获取新知识,如通过触摸和摸索来了解物体的特征和形状。
记忆方面,幼儿可以通过重复的活动和经验来建立简单的记忆,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
2. 小学期:随着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逐渐发展和巩固。
儿童开始接触系统化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学习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来扩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记忆方面,儿童开始能够运用记忆策略和技巧,如编制记忆卡片、使用关键词等方法来提高记忆效果。
3. 青少年期:在青少年期,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青少年通过思维的抽象化和推理能力的提升,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学习和问题解决。
记忆方面,青少年能够通过组织和编码信息来提高记忆效果,并运用不同的记忆策略来应对不同的学习任务。
三、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进化的影响因素学习和记忆认知功能的进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和环境两方面。
心理学对人的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心理学对人的学习与记忆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f8c8b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f.png)
心理学对人的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中,对人的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过程,通过研究学习和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
一、学习的定义与类型学习是指通过获取和整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学习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例如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性学习和认知学习等。
条件反射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和反应来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著名的巴普洛夫狗实验就是条件反射学习的经典例子。
操作性学习是指通过试错和反馈来建立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习得行为的过程。
比如,当我们试图解决一个难题时,我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认知学习是指通过理解和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这种学习类型更加关注思考和推理的过程,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二、记忆的定义与三个过程记忆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存储和保持,并在需要时进行检索的能力。
记忆通常包括三个过程: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指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和使用的内部表示的过程。
编码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语义编码、视觉编码和感知编码等。
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以影响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进行长期保持的过程。
存储的方式主要有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三种形式。
感知记忆是指短暂地存储外界的感官信息,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世界。
工作记忆是指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期记忆是指储存的时间相对较长,在需要时可以从大脑中检索到的信息。
检索是指从存储的信息中找到并获取特定的记忆内容的过程。
检索的方式包括自由回忆和识别两种。
自由回忆是指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回忆特定的信息,而识别是通过从一系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来验证记忆。
三、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因素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情绪和睡眠等。
注意力是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与记忆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与记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506c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1.png)
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与记忆研究近年来,学习和记忆研究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
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者们努力探索学习和记忆的机制以及如何改善和优化学习与记忆过程。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和记忆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理论。
一、学习与记忆的定义与特点学习是一种通过获取新知识、技能或经验,使得行为、理解或判断能力发生改变的过程。
记忆则是通过对学习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以便在需要时有效地检索和使用。
学习和记忆具有以下特点:1. 学习和记忆是紧密相关的,学习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记忆则是学习的结果和目标。
2. 学习和记忆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人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能力和效果存在差异。
3. 学习和记忆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过程,需要主动参与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
4. 学习和记忆是可以改变和提高的,通过特定的学习策略和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习和记忆效果。
二、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内容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与记忆的认知过程:学习和记忆是一种认知过程,涉及到注意、感知、编码、存储、提取和使用等多个环节。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揭示了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心理现象。
2.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学习和记忆的产生和表现是由神经活动所支持的。
研究者们通过神经影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神经元记录方法,揭示了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和脑区活动。
3. 学习与记忆的忘记过程:忘记是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一部分。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记忆的保存、遗忘和重新学习等现象,揭示了忘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4. 学习与记忆的干预与优化:研究者们通过探索不同学习策略、记忆技巧和训练方法,寻求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的途径。
例如,通过分布式学习和精细化编码等方法,可以增强记忆的持久效果。
三、学习与记忆的相关理论学习和记忆的研究基于不同的理论框架,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1. 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和记忆是由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构成的,通过关注信息加工的各个环节,揭示了学习和记忆的认知机制。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8bb3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d.png)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学习和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通过学习,我们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储存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运用。
因此,理解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原理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个人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领域。
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是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记忆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的过程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回忆来促进和巩固彼此的效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通过调配认知资源来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
认知负荷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内部负荷、外部负荷和混合负荷。
内部负荷是指学习任务本身对认知资源的需求。
外部负荷是指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外界干扰,例如噪音或其他注意力分散的因素。
混合负荷则是内部负荷和外部负荷的组合。
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管理认知负荷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期内临时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是我们在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和进行决策时所依赖的关键认知过程。
工作记忆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研究建议,通过训练和提高工作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智力表现。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记忆的编码和提取。
编码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储存在记忆系统中的过程。
提取是指在需要时能够从记忆系统中找回特定信息的过程。
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策略来促进信息的编码和提取。
例如,深度加工和组织化是两种常用的记忆策略。
深度加工是指将信息与个人的经验、情感和意义联系起来,这有助于提高信息的编码质量和记忆效果。
组织化是指将学习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关系进行组织,使其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除了学习和记忆过程的理解外,研究还关注外部因素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机制研究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96f9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8.png)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机制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学习与记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学习是指通过获取新知识、技能或经验来改变行为的过程,而记忆则是指我们对已经学习过的信息的保留和回忆能力。
学习与记忆机制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大脑是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的。
一、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获取阶段和应用阶段。
在获取阶段,我们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到外界的信息。
这些信息首先会在感官通道中被处理,然后进入短期记忆。
这个阶段的时间很短暂,信息很容易被遗忘。
然而,如果我们对信息进行了特别注意或者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那么这些信息就会进入工作记忆。
在工作记忆中,我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操作,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时候,我们会先听到新的词汇,然后在工作记忆中将其与已知的词汇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形成新的记忆。
二、记忆的分类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比较短暂的记忆状态,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的信息,但容易受到干扰遗忘。
长期记忆则是相对持久的记忆状态,能够保留更长时间的信息。
在长期记忆中,可以进一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指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的记忆,如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个人经历等。
而隐性记忆则是指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如乘车、骑车等熟练的技能。
三、学习与记忆的机制学习和记忆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多个脑区的相互作用。
其中,海马体和额叶是两个比较重要的脑区。
海马体是大脑中关键的学习和记忆处理中心,位于颞叶内侧。
它与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过渡和空间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海马体的损伤会导致记忆功能的丧失,而经过适当的训练,可以促进海马体的功能恢复和改善记忆能力。
额叶是人类大脑的前部,也是学习和记忆过程中重要的脑区之一。
它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将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和归类。
在学习新知识和记忆过程中,额叶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与记忆
![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与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43e92a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6.png)
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与记忆学习和记忆一直以来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心理学的视角下,学习是指通过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或经验而导致行为改变的过程。
而记忆则是指将学过的内容或经历储存在脑中,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回忆和运用的能力。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学习和记忆的相关理论、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一、学习的心理学理论1.1 条件作用理论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理论的最基本理论之一。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联结两种刺激来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产生学习效果。
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是条件作用理论的典型例证,即在无条件刺激(食物)的情况下,通过有条件刺激(铃声)的配对,使得狗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
1.2 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和记忆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将学习和记忆比喻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输入、编码、存储、检索等环节。
学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信息的处理质量和个体的认知能力。
1.3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它认为学习是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激励机制来调节个体的行为,从而产生学习效果。
斯金纳的箱子实验是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正面奖励(食物)和负面刺激(电击)来引导鼠类的行为。
二、学习和记忆的策略2.1 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是学习和记忆的两种不同策略。
深层加工是指通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将其与已有知识相结合,形成更为牢固的记忆。
而浅层加工则是以表面特征为中心,快速记忆信息。
研究表明,深层加工在长期记忆效果上优于浅层加工。
2.2 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是学习中的两种不同策略,它们在记忆效果上有着不同的影响。
分散学习是指将学习内容分成多个短时间段进行学习,而集中学习则是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学习某个内容。
研究发现,分散学习在长期记忆效果上胜过集中学习,因为它能够加强记忆的巩固和提取过程。
2.3 生成效应和测试效应生成效应和测试效应是学习和记忆的两种有效策略。
心理学对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与提升
![心理学对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2a86db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7.png)
心理学对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与提升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对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与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心理学在学习与记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提升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学习与记忆的基础理论学习与记忆是息息相关的,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记忆则是保存和检索已学习内容的过程。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学习与记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情感和环境等。
其中,著名的学习理论之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条件反射机制影响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则更强调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这些基础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
二、心理学在学习与记忆上的研究成果1. 学习策略的研究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心理学家发现,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例如,分布式学习是指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相比于集中学习,分布式学习能够更好地巩固记忆。
另外,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或教学活动、进行自我测试等策略也有助于提升学习与记忆效果。
2. 注意力与集中力的研究注意力是学习与记忆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活动,良好的注意力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吸收信息并加以利用。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分散注意力在学习与记忆过程中是不利的,而集中注意力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培养专注力等方法对于提升学习与记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3. 情绪与记忆的关系研究情绪对学习与记忆有着深刻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信息的编码和记忆的巩固,而负面情绪则可能干扰记忆过程。
心理学家提出了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的方法,通过调整情绪状态来提升学习与记忆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音乐、运动、艺术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和放松的学习状态。
医学心理学学习与记忆
![医学心理学学习与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9d944287d0d233d4b14e6915.png)
在训练开始时,用冷冻或药物暂时抑制此核的活 动,像平时一样呈现CS及UCS,没有发现学习的 证据(即LIP抑制期间没有反应)。等抑制作用消 失后,继续训练,家兔开始学习,它们学习速度 与没有接受训练的动物一样。这证明,在抑制期 间的训练是无效的。为了确定是学习发生处,还 是信息传递处?研究者抑制红核接受小脑传入的 中脑运动核的活动,家兔再次在训练时无反应, 而当红核从冷冻或药物抑制中恢复,家兔对音调 产生强烈的反应。这就是说,红核的暂时抑制阻 断了反应,但没有阻断学习;因此认为这种学习 发生于唤起这种学习的序列中的最后结构。
他提出神经系统的两条原则: 等能性(equipotentiality)是指大脑皮 质的各处同等参与复杂行为如学习,皮质 任何部分均可以相互取代。 群体作用(mass action) 指大脑皮质是 作为整体参与工作的,投入愈多,效果愈 好。
(3)Hebb定律
Hebb质疑等势原理,提出细胞集合学说,如今发 展为Hebb定律(活动依赖性神经元可塑性改变); 这种突触修饰机制已被广泛接受。 他认为脑内反映外界客观物体的是由被该物体 激活的所有皮质细胞组成的(他称之为细胞集合)
学习
非联合型学习 联合型学习 认知学习
(条件反射 以外的学习)
习惯化 敏感化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性学习)
程序性学习 (熟练技巧)
情绪学习
(二)记忆分类(1)根据保持时间与工作性质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与参考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是对某次学习 训练时出现的特殊刺激或线索的暂时储 存,等待处理的记忆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信息储存
1.记忆痕迹 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的定位已经成为研究进 展的最大障碍,并且仍然是研究的根本问题。有 一个概念必须明确,即记忆痕迹有其定位的前提, 并不意味着记忆痕迹只有单一的解剖定位;相反, 记忆痕迹回路可以包含一系列(记忆)位点,平行 的回路或反馈环路。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8563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d.png)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一直在研究这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包括相关定义、步骤和应用。
一、学习与记忆的定义1. 学习指的是获取新知识、技能或经验的过程,通过感知、思考和经验来获得。
2. 记忆是指获取、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二、学习的心理学研究1. 行为主义理论- 重点:关注可观察的行为- 方法:实验和观察- 实验:帕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实验- 结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
2. 认知心理学理论- 重点:关注思维和信息处理过程- 方法:实验和模型建立- 实验:巴特莱特的模式匹配实验,巴德利的观察学习实验- 结论:学习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来实现的。
三、记忆的心理学研究1. 模型理论- 重点:提供记忆结构和存储过程的模型- 方法:实验和模型建立- 模型:艾特金森和沃金斯的多储存系统模型,图灵的整体理论模型 - 结论:记忆是通过多个存储系统和加工过程来实现的。
2. 编码和检索- 重点:研究如何将信息存储到记忆中并提取出来- 方法:实验和观察- 实验:巴德利的深度加工实验,特尔维廷的上下文加工实验- 结论:信息的编码和检索取决于加工的深度和上下文的丰富性。
四、学习与记忆的应用1. 教育- 教学方法:示范、问答、合作学习等- 记忆增强:重复、归纳整理、提问等- 学习策略:时间管理、集中注意力、复习计划等2. 认知训练- 记忆训练:数学游戏、记忆宫殿、单词卡片等- 注意力训练:冥想、注意力游戏等- 智力训练:解谜游戏、智力测试等3. 记忆改善- 饮食:鱼类、坚果、蓝莓等富含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锻炼:有氧运动、拳击、舞蹈等- 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五、结论学习和记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为我们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个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方法。
通过对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我们可以优化教育和个人的认知功能,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研究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11dd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8.png)
心理学中的学习与记忆研究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其中学习与记忆是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基本方式,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学习与记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一、学习学习是获取和获得新知识、技能和理解的过程。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学习的一些基本原理,如条件反射和认知学习。
其中条件反射是指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在某种刺激和特定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使得特定刺激引发特定行为的反应。
这一原理的研究由俄国学者巴甫洛夫在末世纪初提出,并通过研究条件反射的狗和唾液分泌作为被试,他发现当一种中性刺激(例如声音)与食物同时出现时,狗对这种中性刺激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
在经过多次的实验后,狗在听到这种中性刺激时依然会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应。
这说明狗学习到了一种条件反射,即中性刺激与食物之间的联系。
另一种学习方式是认知学习,它强调个体理解和意义的建构。
认知学习的研究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认知学习中的一些原理,如积极主动地处理信息、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联系和组织、控制注意力等。
他们运用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人们在获取知识和理解事物时的认知过程,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学习策略,如概念映射、归纳推理和问题解决。
二、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历的信息的存储和再现。
记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四个阶段。
感知是指个体接收信息的过程,编码是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成能被大脑理解的形式,存储是指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的过程,检索是指将存储的信息再次提取出来的过程。
根据记忆的性质和过程,可以将记忆分为多个类型,如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容量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记忆系统,它在接收到信息后会迅速遗忘掉。
而工作记忆是指在个体进行信息处理任务时,所处的记忆工作状态。
它不仅具备存储和维持信息的能力,还能对信息进行操控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分类
学习
非联合型学习 联合型学习 认知学习
(条件反射
习惯化 敏感化
以外的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性学习)
程序性学习 (熟练技巧)
情绪学习
(二)记忆分类(1)根据保持时间与工作性质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与参考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是对某次学
学习机制的两类突触设想
US 调节神经元
US 突触前神经元
突触前神经元
CS
. …. .... CR
….
CS
..… CR
突触后神经元
三、学习记忆过程的化学调控
学习记忆的脑机制主要是通过递质、调质 来实现;另外,还有激素的影响,这些就 形成了化学调控。
(一)中枢胆碱能递质与学习记忆
Ach有助于学习记忆。
槟榔碱则可改善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障 碍。
5.东莨菪碱曾被应用于助产,在使用后, 产妇往往不能回忆分娩时的情况。
6.Palmer(1991)研究发现,新皮质胆 碱通路功能的降低与老年痴呆病人的学 习记忆能力丧失有关。
7.脑内胆碱能神经元分布甚广, 海马的 胆碱能系统与学习记忆相关。已知隔 区-海马-边缘叶的M-胆碱能突触与短 时记忆有关,曾有人称为“记忆突触” 。
运动皮质
三、神经系统的信息储存
1.记忆痕迹 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的定位已经成为研究进展
的最大障碍,并且仍然是研究的根本问题。有一 个概念必须明确,即记忆痕迹有其定位的前提,并 不意味着记忆痕迹只有单一的解剖定位;相反,记 忆痕迹回路可以包含一系列(记忆)位点,平行的 回路或反馈环路。
(1)
Pavlov将CR 的暂时联系定 位于大脑皮质; 1940年, Shurraner & Cullar证明,脊 髓动物也能建 立简单的CR; 因此,可以说,整 个神经系统都 具有学习记忆 所需的可塑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Lashley为寻找记 忆痕迹(学习的代表区) 而进行大量实验。 在大 鼠学会走迷宫、光线分 辨作业后,切除不同部 位的大脑皮质。
结果:所研究的学习类型 不依赖皮质联系;切除 的量比部位更影响业绩 受损。
本意是从定位观点出发, 结果是支持整体理论。 导致等势原理及整体作 用原理的产生。
1.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二异丙基氟磷酸( DFP , diethyl fluorophosphate)阻止胆碱酯酶(AchE) 破坏Ach,使脑内保持高浓度。
实验发现:学习后1天或4天给药对学习无影响; 学习后7天后给药损害记忆;学习后21天后给药 则易化记忆(未给药动物已开始遗忘)。
据此推测,记忆的储存和提取与中枢胆碱能突触 的效能有关,DFP只有在促使脑内胆碱能效应达 到最佳水平时,才有易化作用;若胆碱能效应超 过最佳水平时,则产生相反效果。
(二)儿茶酚胺类(CAs)递质与学习记忆
情绪兴奋状态下释放的肾上腺素(E)可增 强事件记忆储存。
1.Gold等(1988)进行大鼠避暗学习(明 暗两室笼,进暗室给电击足底,以明室停留时 间长度作对电击的记忆程度);结果发现,强 电刺激引起避暗(在明室停留)时间长于弱电 刺激;弱电刺激+注射E引起避暗(在明室停留) 时间等同于强电刺激。提示E增强记忆巩固。
一、简要概述
记忆的脑机制又有整体、细胞、生物膜、 分子等层次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 学基础。这些生物学基础又因记忆系统、 记忆过程和记忆模式不同而异。
关于记忆过程、记忆系统和记忆模式
1.记忆过程 编码、固化、储存、提取等, 过 程不同,脑机制也不同。如海马对某些特定 的记忆是需要的,但对任何信息的提取没有 作用。
Penfield就让她对H.M.作研究。
H.M.9岁时从自 行车上摔下,丧 失意识5分钟; 10岁起轻微癫 痫,逐年加重。 高中毕业工作, 虽服药但发作仍 日益加重,影响 工作。27岁时 手术切除两侧长 达8cm的脑组 织(包括内侧颞 叶、杏仁核及海 马前2/3) , 癫痫发作缓解, 知觉、智力、人 格未受影响;各 方面大都正常。
(5)Milner长期随访的病例H.M.
Brenda Milner是Hebb的研究生, 主要研究癫痫病人脑手术后,颞叶对 病人的影响。在手术室见到 Penfield报道的病例触动了她, 作为 实验心理学家,她不能认同Penfield 的推测;大多数单侧颞叶切除的病人 并无什么影响,但有两例出现严重顺 行性遗忘,她们推测,这两人的另一侧 可能存在未发现的病变。后来,神经 外科医生W.Scoville有一名两侧内 侧颞叶切除的病人也有类似症状,他 就是H.M.
习训练时出现的特殊刺激或线索的暂时 储存,等待处理的记忆信息。
记忆分类(2)根据储存与回忆方式
记忆
┏━━━━━┻━━━━━┓
陈述的
非陈述的
(外显的explicit ) (内隐的implicit)
事实 事件 技巧与 启动 运动 习惯化 情绪 习惯 效应 CR 敏感化 学习
海马-内侧颞叶、纹状体 新皮质 基底节 反射 杏仁核 前额、间脑 小脑 小脑 路径
对H.M.的研究表明,他保留了童年记忆;短时记 忆正常,通过不断复述,可记住6个数字,但经 不起干扰;他的缺陷是不能形成新的陈述记忆; 他能形成新的程序记忆(镜画技术),虽记不住 训练镜画的经历(陈述记忆),但学会了操作技 能(程序记忆) 。
6.Thompson的痕迹CR研究
Thompson等用小脑研究兔的瞬目条件反射: 声音(CS)-对角膜吹气(UCS)建立条件反射;记录各种脑细胞 学习期间的电活动,发现小脑的外侧栓状核(LIP)在训练开始 时反应微弱,随学习进行,反应增强。
学习与记忆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潘芳
一、简要概述
传统心理学与神经生理学对学习记忆 机制的研究是沿着一条基本假设前进的。 即认为,学习记忆是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 发生在脑内某些特定部位 (功能定位观 点) 。这就是脑结构、细胞、分子三个不 同层次的学习记忆机制。
一、简要概述
20世纪90年代,多学科协作的脑科学产生 许多新方法, 形成多重记忆系统的理论 。 现代认知神经科学并不把记忆看成统一的 过程和统一的记忆系统。因为只有讨论某 一特定记忆系统中某一具体过程时,研究它 的脑机制或神经相关物质才有意义。
A
B
C
D
E
F
在训练开始时,用冷冻或药物暂时抑制此核的活 动,像平时一样呈现CS及UCS,没有发现学习的 证据(即LIP抑制期间没有反应)。等抑制作用消失 后,继续训练,家兔开始学习,它们学习速度与 没有接受训练的动物一样。这证明,在抑制期间 的训练是无效的。为了确定是学习发生处,还是 信息传递处?研究者抑制红核接受小脑传入的中 脑运动核的活动,家兔再次在训练时无反应,而 当红核从冷冻或药物抑制中恢复,家兔对音调产 生强烈的反应。这就是说,红核的暂时抑制阻断 了反应,但没有阻断学习;因此认为这种学习发 生于唤起这种学习的序列中的最后结构。
他提出神经系统的两条原则:
等能性(equipotentiality)是指大脑皮 质的各处同等参与复杂行为如学习,皮质 任何部分均可以相互取代。
群体作用(mass action) 指大脑皮质是 作为整体参与工作的,投入愈多,效果愈 好。
(3)Hebb定律
Hebb质疑等势原理,提出细胞集合学说,如今发 展为Hebb定律(活动依赖性神经元可塑性改变); 这种突触修饰机制已被广泛接受。
Hebb的修饰作用(Hebbian modification)
这一假说指出了突触的 可塑性, 在视系统中得到 验证。
LGN中两个靶细胞分别具有来自两 眼的输入,最初重叠,以后在兴奋影 响下分离。a.上眼两输入同时兴奋, 激活LGN的上靶神经元;但不能兴 奋下上靶神经元。兴奋输入到兴奋 靶细胞,进行Hebb修饰,从而提高 效率。b. 与a同,只是换成下神经元 和下靶细胞。 c.随时间推移,一起 兴奋的神经元一起进行组构。
家兔瞬目条件反射研究流程图
音调 耳
听觉通路
眼 吹气
传入径路
小脑LIP核
红核
VI脑神经 瞬膜
这类条件反射的机制在人类可能也一 样,对青年人眨眼的经典反射时作扫描 可见小脑、红核及其它一些脑区的活动 增加(Logan & Grafton,1995)。
小脑受损患者眨眼条件反射受损 (Woodruff-Pak , Papka & Ivry,1996)。
他认为脑内反映外界客观物体的是由被该物体激 活的所有皮质细胞组成的(他称之为细胞集合)
脑内反映外界客观物体 是由被该物体激活 的所有皮质细胞组 成的,“细胞集合” (cell assembly)来 完成。这些细胞相 互连接,只要细胞集 合内的连接持续激 活,就能作为短时记 忆保存;如激活时间 足够长,就可能通过 一种“生长过程” 使记忆巩固。如一 个刺激再激活集合 内的部分细胞,就可 诱发整个细胞集合 的反映而形成循环。
2.记忆系统 五大记忆系统的脑结构及提取 方式不同。
3.记忆模式 是指研究中使用的实验范式 (paradigm),即用什么刺激(作业方式) 、 如何记录(脑成像,电生理等) 。
二、记忆研究的当前认识
1.脑内有多种记忆系统, 是由许多神经回路组成 的多功能网络。
2. 研究从不同水平进行:脑区代谢、神经通路、 细胞电活动、突触结构、离子通道、递质-受 体、蛋白质合成等宏观及微观研究。
声音(CS)-对角膜吹气 (UCS)建立条件反射; 记录各种脑细胞学习 期间的电活动,发现 小脑的外侧栓状核 (LIP)在训练开始时反 应微弱,随学习进行, 反应增强。
小脑外侧间 位核 (lateral interpositu s ,L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