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题专项训练.docx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M一、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1:1 B.5:3:1 C.9:4:1 D.3:2:1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逐渐减小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的时间有几个()A.一个解B.两个解C.三个解D.四个解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7题图A.1t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1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1t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1t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8.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4S后甲在乙前面9.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10.一个以初速度0v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t v ,如图2-2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2t v v v +=B .0()2t v v v +<C .a 恒定D .a 随时间逐渐减小二、填空题:(11,12每题5分。

高一物理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1)

高一物理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1)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低头族”在社会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若司机也属于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剧增。

若高速公路(可视为平直公路)同一车道上两小车的车速均为108km/h ,车距为105m ,前车由于车辆问题而紧急刹车,而后方车辆的司机由于低头看手机,4s 后抬头才看到前车刹车,经过0.4s 的应时间后也紧急刹车,假设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6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不会相撞,两车间的最小距离为12mB .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车速为6m/sC .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后车车速为18m/s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两车的初速度0108km/h 30m/s v ==,结合运动学公式知两车从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220130m 75m 226v x a ==⨯= 则后车从开始到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2130(40.4)m 75m=207m>105m+=180m x x ⨯++=所以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已经停止,距后车减速到速度为0的位置相距207m 180m 27m x ∆=-=根据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以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处理,则相撞时后车的速度22v a x ∆解得18m/s v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0-10 s内,乙车的速度一直比甲车大,两车应逐渐远离,则A错误;B.在10-20 s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大,两车逐渐靠近,则B错误;C.在5-15 s内,两图象与坐标轴的面积相等,则两车的位移相等,则C正确;D.在t=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则D错误.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

高一必修一实验题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沟通电源的频次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以下图,在纸带上选择 6 个计数点 A 、B、 C、 D、 E、 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 A 点的距离挨次是 2.0 cm、 5.0 cm、 9.0 cm、 14.0 cm、 20.0 cm。

( 1)依据学过的知识能够求出小车在 B 点的速度为 v B= __________ m/s, CE 间的均匀速度为__________ m/s。

( 2)以打 B 点时为计时起点,成立v- t 坐标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 3)依据图中作出的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快度为__________ m/s2。

2、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 1 s。

剖析照片获得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挪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挪动了8 m,由此可求得()A .第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 .质点运动的加快度C.从第 2 次闪光到第 3 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3、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的加快度,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过的500mL 的玻璃瓶装适当水,连同输液管一同绑在摩托车上,调理输液管的滴水速度,使其恰好每隔 1.00 s 滴一滴。

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快至某一速度,而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

图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边为起点)。

设该同学质量为50 kg,摩托车质量为75 kg, g= 10 m/s2,依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量:( 1)骑摩托车加快时的加快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 2)骑摩托车滑行时的加快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

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快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次为 50 Hz ,以下图是一次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准时间次序取0、1、2、3、4、5、6 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 1、2、3、4、5、6 点到 0 点的距离分别为 1.40 cm 、3.55 cm 、6.45 cm、10.15 cm、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表时辰的刹时速度大小为v4= 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快度大小a=______m/s2。

物理高一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高一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假设列车经过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列车长为L 通过一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列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列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A .1212·t t L a t t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设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要的时间为t 0,从列车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计时,列车全身通过桥头时的平均速度等于12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可得: 11L v t =列车全身通过桥尾时的平均速度等于202t 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 22L v 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2121022t t v v a t ⎛⎫=-+- ⎪⎝⎭联立解得:21210122t t t t L t a t t --=⋅- A. 1212·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A 错误.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B 错误.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相符,故C 正确.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D 错误.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两车间距为0s ;0t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0t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t 时间内甲车在前,002t t 时间内乙车在前B .002t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 .02t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12s D .067s s【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知在0~t 0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A 错误;B .0~2t 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032v ,乙车平均速度012v ,所以B 错误;D .由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s 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3,所以可求三角形OCD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6,所以0—t o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s 0+ s 0∕6得s 0=67s 故D 正确;C .2t 0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 的面积即s 0∕3,所以C 错误.故选D 。

(完整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 1 -2gH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下列几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 .位移和加速度反向B .速度和加速度反向C .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D .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2. 小鹏摇动苹果树,从同一高度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直接落到地上,苹果先落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苹果和树叶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B. 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 苹果的运动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 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会同时落地3.图 1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 v -t 图象分别如图 1 中的 a 和 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t 1 时刻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 在 t 2 时刻甲与乙相遇C.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 在 0~t 2 时间内,甲比乙的位移大4.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3∶5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D. 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个相等的位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 2∶ 5.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m 甲∶m 乙=5∶1,甲从高 H 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 2H 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 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 HC. 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D. 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13- 2 -6. 某战车在伊位克境内以大小为 4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 2,则刹车后 2 s 内与刹车后 5 s 内战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 .1∶1B .3∶1C .4∶3D .3∶47.图 2如图 2 所示,物体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第一次经光滑斜面 AB 滑到底端时间为 t 1.第二次经光滑斜面 ACD 下滑,滑到底端时间为 t 2.已知AC+CD =AB ,在各斜面的等高处物体的速率相等,试判断(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不确定8. 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40 m/s 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 40 m/s ,有三种行进方式:a 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 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A .a 种方式先到达B .b 种方式先到达C .c 种方式先到达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它在时间 t 内通过的路程为 x ,它在中间位置 x /2 处的速度为 v 1,在中间时刻 t /2 时的速度为 v 2,则 v 1 和 v 2 的关系为(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10.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 3 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 前 10 s 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后 10 s 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B. 前 10 s 内甲在乙前,后 10 s 乙在甲前C .20 s 末两车相遇D .相遇前,在 10 s 末两车相距最远二、填空与实验(本题 2 小题,共 14 分)11.(6 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 4 所示.A 、B 、C 、D 、E 、F 为相邻的 6 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 ,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图 412.(8 分)如图5 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单位:cm)图 5(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x2-x1x3-x2x4-x3x5-x4x6-x5Δx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由此可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之差,在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xn-xn-3(2)根据a=x4-x13T2 ,可以求出:x5-x2 x6-x3a1=3T2 =m/s2,a2=a1+a2+a33T2 =m/s2,a3=3T2 =_m/s2,所以a= 3 =m/s2.三、计算题(本题 4 小题,共46 分)13.(10 分)从地面同时竖直上抛甲、乙两小球,甲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比乙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多5.5 m,甲球落地时间比乙球迟 1 s,不计空气阻力,求甲、乙两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各为多少?(g 取10 m/s2)14.(12 分)一列长100 m 的列车以v1=20 m/s 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过1000 m 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2=10 m/s 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 3 -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好为10 m/s;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 m/s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1 m/s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20 m/s,共用了多长时间?15.(12 分)从离地500 m 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小球落到地面;(2)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 s 内的位移和最后1 s 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16.(12 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运动180 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运动员就以14.3 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 5 m/s,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 取10 m/s2)- 4 -- 5 - 2 × 2Hg 2H g 2Hg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答案1.D [只要有加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发生变化,位移和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反,速度和加速度也可以反向,例如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CD [空气阻力对树叶影响较大,不能忽略;空气阻力对苹果影响较小,可以忽略,故选项 A 、B 错误,选项 C 正确;当没有空气阻力时,苹果和树叶只受重力作用,它们将会同时落地,D 正确.]3.A [在 t 1 时刻,甲和乙速度均为正值,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A 正 确.在 t 2 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两物体的位移不相同,乙的位移比甲的位移大,B 和 D 均错误.b 直线的斜率比 a 的斜率大,即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C 错误.]4.ABC [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g ,所以1 1A 对;第一个 1 s 内的位移 x 1=2gt 0,第二个 1 s 内的位移 x 2=2g(2t 0)1 3 1 1 52-2gt 2=2gt 0,第三个 1 s 内的位移 x 3=2g(3t 0)2-2g(2t 0)2=2gt 2,则x 1∶x 2∶x 3=1∶3∶5,所以 B 对;第 1 s 末的速度 v 1=gt 0,第 2 s 末的速度v 2=2gt 0,第 3 s 末的速度 v 3=3gt 0,则 v 1∶v 2∶v 3=1∶2∶3,所以 C 对;通过三个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1∶( 以 D 不对.]2-1)∶( 3- 2),所 5.D [二者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v =gt 可知,下落时间相同,则速度相同,A 项对.甲落地前,甲、乙在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相同,B 项对.甲落地所用时间为 t 甲=,则乙的速度大小为 v 乙=gt =g· = 2gH ,C 项对.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乙==1∶ 2,D 项错.]v0 = 2·t 甲,故 t 甲∶t 乙6.D [刹车到停下所用的时间 t = a =4 s ,所以刹车后 5 s 内的位移等于 4 s- 6 - v2 1 内的位移x 5=2a =80 m,2 s 内的位移 x 2=v 0t -2at 2=60 m ,x 2∶x 5=3∶4.] 7.A8.C[作出 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从出发点到出事地点位移一定,根据 v -t 图象的意义,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则只能 t c <t a <t b ,所以 c 种方式先到达.]9. AB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故有 v 1=v 2.分别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进行讨论,可有三种方法:方法一(定性分析法):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必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间过半位移却不到一半,即 t/2时刻在 x/2 位置对应时刻的前边,故有 v 1>v 2.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故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必大于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间过半位移已超过一半,即 t/2 时刻在 x/2 位置对应时刻的后边,故也有 v 1>v 2.方法二(公式分析法):设物体的初速度为 v 0,末速度为 v ,则由v0+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v 1= (v0-v )2,v 2= 2 .因为 v 1-v 2=4>0,故不管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v 1>v 2.方法三(图象分析法):画出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均有 v 1>v 2.] 10. ACDv2+v2211.1.5812.(1)1.60 1.55 1.62 1.53 1.61 1.580.05 3.2 时间内误差允许匀加速直线运动(2)1.59 1.57 1.59 1.58解析(1)x2-x1=1.60 cm;x3-x2=1.55 cm;x4-x3=1.62 cm;x5-x4=1.53 cm;x6-x5=1.61 cm;Δx=1.58 cm.0.05 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3.2%.由此可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2)采用逐差法,即x4-x1a1=3T2 =1.59 m/s2,x5-x2a2=3T2 =1.57 m/s2,x6-x3 a1+a2+a3a3=3T2 =1.59 m/s2,a= 3 =1.58 m/s2.13.13.5 m/s 8.5 m/sv0解析由最大高度公式H=2gv甲2 v乙2有H 甲=2g ,H 乙=2g已知H 甲-H乙=5.5 m可得v甲2 -v乙2 =110 m2/s2①又根据竖直上抛的总时间公式t=2v甲2v乙有t 甲=g ,t 乙=g已知t 甲-t乙=1 s可得v 甲-v乙=5 m/s②联立①②两式求解得v 甲=13.5 m/s,v 乙=8.5 m/s 14.160 s 2v0g- 7 -- 8 -2 × 50010解析 设过桥前减速过程所需时间为 t 1v2-v1 10-20t 1= a1 = -0.25 s =40 s .设过桥所用的时间为 t 2.x 100+1000t 2=v2= 10s =110 s . 设过桥后加速过程所需时间为 t 3v1-v2 20-10t 3= a2 = 1 s =10 s .共用时间 t =t 1+t 2+t 3=160 s .15.(1)10 s (2)5 m 95 m (3)125 m1由 x =2gt 2,得落地时间t = s =10 s . (2) 第 1 s 内的位移: 1 1x 1=2gt 1=2×10×12 m =5 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 9 s 内的位移为:1 1x 9=2gt 9=2×10×92 m =405 m .所 以 最 后 1 s 内 的 位 移 为 :x 10=x -x 9=500 m -405 m =95 m .(3) 落下一半时间即 t ′=5 s ,其位移为1 1x 5=2gt ′2=2×10×25 m =125 m .16.(1)305 m (2)9.85 s解析 (1)由 v 2-v 2=2gx 1 可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 v 1=60 m /s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 v 2-v 1=2ax 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位移 x 2=125 m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 x =x 1+x 2=305 m .v1(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g =6 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v2-v1t2= a =3.85 s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 s.- 9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完整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汇总

(完整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汇总

(完整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一、选择1.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A .交流电压的高低B .交流电的频率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2.图2-2-5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_____(多选) 3.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2-6所示,则()(多选) A .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2~4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3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且改变运动方向 D .2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m/s4.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位移一定最大的是() A .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 .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 .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 .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5.A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如图,则()A.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前4s 内,A 、B 两物体位移相同Ct =4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 6.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速率、加速度B.加速度、位移C.速率、位移、加速度D.路程、速度7.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末的速度达到3m/s ,则物体在第2s 内的位移是 A .3mB .4.5mC .9mD .13.5m 二、填空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2m/s ,加速度a =0.1m/s 2,则第3s 末的速度为10 5152.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 2,若初速度大小为20m/s ,则经4s 质点的速度为________m/s 。

3.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3s 内速度变为9m/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 2。

高一上册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 、B 、C 三点,已知从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AB 间的距离x 1=3m ,BC 间的距离x 2=5m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1m/s 2B .2m/s 2C .3m/s 2D .4m/s 2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速度变化量相等得知两段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结合平均速度推论和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详解】因为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可知A 到B 的时间和B 到C 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 点的速度1242B x x v T T+==;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12B A v v ax -=即22442()(2)23T T T--=⨯⨯ 解得:T =1s则加速度222m/s 2m/s 1v a T ∆===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象。

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B .t =1s 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C .t =2s 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D .t =3s 时,甲物体速度大小为3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于甲物体有012x v a t v t ==+甲甲甲 由题图知21/2s 1m a =甲 00v =甲则22m/s a =甲对于乙物体有012x v a t v t ==+乙乙乙 由题图知2/2m s 11a =-乙 04m/s v =乙故22m/s a =乙由于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两物体恰不相碰,则乙物体在后,甲物体在前,故A 错误; B .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即422t t -=解得1s t =故B 正确;C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2s t =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42m/s 0v t =-=乙()故C 错误;D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3s t =时,甲物体的速度大小26v t m/s ==甲故D 错误。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 、B 、C 三点,已知从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AB 间的距离x 1=3m ,BC 间的距离x 2=5m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1m/s 2B .2m/s 2C .3m/s 2D .4m/s 2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速度变化量相等得知两段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结合平均速度推论和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详解】因为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可知A 到B 的时间和B 到C 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 点的速度1242B x x v T T+==;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12B A v v ax -=即22442()(2)23T T T--=⨯⨯ 解得:T =1s则加速度222m/s 2m/s 1v a T ∆===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2.如图所示,水平线OO '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 ,一条长为L (L h <)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 和B ,小球A 在水平线OO '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 上,A 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从OO '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 等高位置时,从OO '上静止释放小球A 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B 将与小球1同时落地B .h 越大,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大C .从小球2释放到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D .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设小球1下落到与B 等高的位置时的速度为v ,设小球1还需要经过时间t 1落地,则:21112h L vt gt -=+① 设B 运动的时间为t 2,则2212h L gt -=② 比较①②可知12t t <故A 错误;B .设A 运动时间为t 3,则2312h gt =可得3222()h h L t t g g--=可知L 是一个定值时,h 越大,则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小。

完整word版,高中必修一物理实验专题

完整word版,高中必修一物理实验专题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6V 以下的交流电。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 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打点间隔为0.02s3、根据纸带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算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法做出V —t 图实验:1、先开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 =0.1s数据处理: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T 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1)瞬时速度(2)求加速度:a 、理想纸带(即ΔX 相等):b 、不理想纸带(即ΔX 不相等):用逐差法 注意化单位数据处理:图象法: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1.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 实验原理:(1)两个力F 1、F 2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相同:使像皮绳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相同)长度。

(2)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F 1、F 2的合力F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 '与F 。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 '与F 相同,就验证了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

4. 实验条件:为使橡皮绳有较明显的伸长,同时弹簧测力计有较大的示数,两测力计所拉线绳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和过小,一般在60°~120°之间较合适。

5. 主要测量:用两个测力计拉线绳,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O 点,记录此时两个测力计的数值F 1和F 2及两个力的方向;用一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 点,记录此时F 的TX X V V EG F 265+==2T Xa ∆=23216549)()(T X X X X X X a ++-++=大小和方向。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

图甲中仪器A 和B 通过电缆线连接,B 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 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 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

现固定装置B ,并将它对准匀加速行驶的小车C ,使其每隔固定时间6T 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1、2、3为B 发射的超声波信号,1'、2'、3'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

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则根据所给信息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36v TB .72v TC .8819vTD .140v T【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图乙可知第一次和第二次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差为6.5T ;第二次和第三次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差为7T ;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时仪器距离汽车1122x v T vT =⨯=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时仪器距离汽车213322x v T vT =⨯= 第三次信号到达汽车时仪器距离汽车315522x v T vT =⨯= 其间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时汽车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信号第一次到达汽车开始到信号第二次到达汽车时间段内,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221016.5 6.52x x v T a T -=⨯+⨯同理从信号第一次到达汽车开始到信号第三次到达汽车时间段内,有()2310113.513.52x x v T a T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8819va T=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m ,小球从a 到c 的时间和从c 到d 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过b 、c 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A .v b 8m/sB .v c =1.5m/sC .3m de x =D .从d 到e 所用的时间为4 s【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201112ac x v t at =+即:0722v a =+物体从a 到d 有:202212ad x v t at =+即:01248v a =+故:21m/s 2a =-,04m/s v =A .从a 到b 有:220-2b ab v v ax =解得:210m/s b v =,故A 错误。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 、B 、C 三点,已知从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AB 间的距离x 1=3m ,BC 间的距离x 2=5m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1m/s 2B .2m/s 2C .3m/s 2D .4m/s 2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速度变化量相等得知两段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结合平均速度推论和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详解】因为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可知A 到B 的时间和B 到C 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 点的速度1242B x x v T T+==;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12B A v v ax -=即22442()(2)23T T T--=⨯⨯ 解得:T =1s则加速度222m/s 2m/s 1v a T ∆===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2.若每节车厢长度近似相等,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nC .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时,车厢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21:4:9::nD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21n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设每节车厢长度为L ,列车加速度为a 。

A .一节车厢通过212v aL =n 节车厢通过2n 2v anl =得到n 1v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n故A 错误;B .第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时1212L at =前(n )1-节车厢通过观察者时2n 11(1)2n L at --= 前n 节车厢通过2n 12nL at =由数学知识得到得到n t =,n 1t -=则第n 节车厢通过时间n 1T t =所以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1:1):::⋯故B 错误;CD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位移公式212x at =在相等时间里物体位移之比1:3:5:21n (-)根据速度公式v at =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时,车厢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故C 错误,D 正确。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假设列车经过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列车长为L 通过一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列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列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A .1212·t t L a t t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设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要的时间为t 0,从列车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计时,列车全身通过桥头时的平均速度等于12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可得: 11L v t =列车全身通过桥尾时的平均速度等于202t 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 22L v 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2121022t t v v a t ⎛⎫=-+- ⎪⎝⎭联立解得:21210122t t t t L t a t t --=⋅- A. 1212·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A 错误.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B 错误.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相符,故C 正确.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D 错误.2.若每节车厢长度近似相等,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nC .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时,车厢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21:4:9::nD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21n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设每节车厢长度为L ,列车加速度为a 。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故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从A到B和从B到C速度的增加量△v均为2m/s,AB间的距离x1=3m,BC间的距离x2=5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1m/s2B.2m/s2C.3m/s2D.4m/s2【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速度变化量相等得知两段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结合平均速度推论和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详解】因为A 到B 和从B 到C 速度的增加量△v 均为2m/s ,可知A 到B 的时间和B 到C 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 点的速度1242B x x v T T+==;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12B A v v ax -=即22442()(2)23T T T--=⨯⨯ 解得:T =1s则加速度222m/s 2m/s 1v a T ∆===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 ,位移为x ,其21x t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 .t =0时,物体的速度为abC .0~b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2ab 2D .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012x v t at =+加得 02112x v a t t =+加即21x t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高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a b、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

在0t=时刻,b车在a车前方0S处,在10~t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s,则()A.若a b、在1t时刻相遇,则03s s=B.若a b、在12t时刻相遇,则32s s=C.若a b、在13t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143tD.若a b、在14t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a车速度为13v【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题述,在0t=时刻,b车在a车前方0S处,在10~t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s,若a b、在1t时刻相遇,根据v 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3s s s+=解得02s s=,故A错误;B.若a b、在12t时刻相遇,根据v 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744ss s+=解得32ss=,故B正确;C.若a b、在13t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的时刻为关于1t t=对称的153t时刻,故C错误;D.若a b、在14t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174t,下次相遇时a车速度111117244av t vv vt=-⋅=故D 错误。

故选B 。

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设经过b 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a 和v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m n Sa m n mn+=-B .2()()m n Sa m n mn-=+C .b ()m n Sv mn+=D .()22bm n S vmn+=【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匀变速度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12b v n an S +=212b v m am S -=两式联立,得2()()m n S a m n mn -=+,()22b (+)m n S v mn m n +=B 正确,ACD 错误。

(完整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完整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a=Δv/t )1.(单选)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单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答案 B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3.(多选)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D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CD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5.(单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6.(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答案 B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B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8. (单选)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答案:C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 9.(多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 2B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m/s 2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 2【答案】AD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 v 1=L Δt 1=0.10 m/s v 2=L Δt 2=0.30 m/s a =v 2-v 1Δt ≈0.067 m /s 2. (2) x =v 1+v 22Δt =0.6 m.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本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①v =v 0+at . ②x =v 0t +12at 2. ③v 2-v 20=2ax(2)两个重要推论 ①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 s t .中间位置速度v s 2=√v12+v222.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aT 2.(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1∶(2-1)∶(3-2)∶…. 1.(单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为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2.(单选)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小3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 2B .2 m/s 2C .3 m/s 2D .4 m/s 2【答案】C 7.(单选)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 内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 5 mB . 11.25 mC . 20 mD . 31.25 m 【答案】B 3.(多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 内的位移比第14s 内的位移多0.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加速度为0.2m/s 2B . 小球前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 . 小球第14s 的初速度为2.8m/sD . 第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答案】AB4.(单选)如图是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首次发车,标志着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 D 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 .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C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 .求:(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刹车后6s 内的位移.解答: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第1s 内位移为:x 1=代入数据,得:9=v 0+ 第2s 内的位移为:x 2=v 0t 2+﹣x 1, 代入数据得:7= 解得:a=﹣2m/s 2,v 0=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则汽车刹车后6s 内位移等于5s 内的位移,所以有:==25m 故答案为:2,256.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位移为6 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 内位移为2 m ,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假设列车经过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列车长为L 通过一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列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列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A .1212·t t L a t t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设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要的时间为t 0,从列车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计时,列车全身通过桥头时的平均速度等于12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可得: 11L v t =列车全身通过桥尾时的平均速度等于202t 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 22L v 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2121022t t v v a t ⎛⎫=-+- ⎪⎝⎭联立解得:21210122t t t t L t a t t --=⋅- A. 1212·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A 错误.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B 错误.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相符,故C 正确.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D 错误.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两车间距为0s ;0t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0t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t 时间内甲车在前,002t t 时间内乙车在前B .002t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 .02t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12s D .067s s【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知在0~t 0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A 错误;B .0~2t 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032v ,乙车平均速度012v ,所以B 错误;D .由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s 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3,所以可求三角形OCD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6,所以0—t o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s 0+ s 0∕6得s 0=67s 故D 正确;C .2t 0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 的面积即s 0∕3,所以C 错误.故选D 。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x=6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12s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s时两车相遇B.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4mC.0~12s内两车有两次相遇D.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题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0~4s,甲车的位移为48m,乙车的位移为40m,因在t=0时,甲车在乙车后面6m,故当t=4s时,甲车会在前,乙车会在后,且相距2m,所以t=4s前两车第一次相遇,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2m,故AB错误;CD.0~6s,甲的位移为60m,乙的位移为54m,两车第二次相遇,6s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又跑在前面,8s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还会有第三次相遇,当t=12s时,甲的位移为84m,乙的位移为72m,甲在乙的前面,所以第三次相遇发生在t=12s之前,所以在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低头族”在社会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若司机也属于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剧增。

若高速公路(可视为平直公路)同一车道上两小车的车速均为108km/h,车距为105m,前车由于车辆问题而紧急刹车,而后方车辆的司机由于低头看手机,4s后抬头才看到前车刹车,经过0.4s的应时间后也紧急刹车,假设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6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不会相撞,两车间的最小距离为12mB.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车速为6m/sC.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后车车速为18m/s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两车的初速度0108km/h 30m/s v ==,结合运动学公式知两车从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220130m 75m 226v x a ==⨯= 则后车从开始到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2130(40.4)m 75m=207m>105m+=180m x x ⨯++=所以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已经停止,距后车减速到速度为0的位置相距207m 180m 27m x ∆=-=根据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以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处理,则相撞时后车的速度22v a x ∆解得18m/s v =故C 正确,ABD 错误。

(完整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汇总

(完整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汇总

精心整理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一、选择1.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A .交流电压的高低B .交流电的频率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2.图2-2-5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3.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2-6A .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2~4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3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且改变运动方向D .2s 4A C Ct =4时,A 、B D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6.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速率、加速度B.加速度、位移151精心整理C.速率、位移、加速度D.路程、速度7.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末的速度达到3m/s ,则物体在第2s 内的位移是A .3mB .4.5mC .9mD .13.5m二、填空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2m/s ,加速度a =0.1m/s 2_______m/s ,5s 末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

2.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 2________m/s 。

3.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3s __________m/s 2。

4.飞机以5.6m/s 时,所通过的路程x =.三、计算12m/s 2(1(2)经5s 汽车的速度是多少?(3)经10s 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 速度达到10m/s ,然后匀速度运动了20s ,接着经2s 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 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精心整理3.物体M 沿直线从A 运动到B ,前1/3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1,后2/3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 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塔高为多少米?259(g =10 m/s 2)5.汽车先以a 1=0.5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 末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10s 2=-2m/s 2,求:(1(2)汽车刹车后的(3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公式为v-t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题专项1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

如果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就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纸带上的点也相应的表示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研究纸带上的各点间的间隔,就可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2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计时仪器,它使用交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 6V 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 时,它每隔0.02s 打一个点,通电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

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位移。

3 、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类似,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实验误差也就比较小。

打点计时器:(注意操作:先开开关,再让纸带运动)(1) 作用: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 时,每隔 0.02s 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①电磁打点计时器: 4V~6V 交流电源。

②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20V 交流电源。

(3)纸带上点的意义: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③可以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来确定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1) 即 v n=,如图所示:(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①逐差法:即根据x4- x1= x5- x2= x6-x 3=3aT 2 (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 a 1=、a 2=、a3=,再算出 a 1、 a 2、a3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

②图象法:即先根据v n=求出多个点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 -t 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研究匀速直运( 一 ) 目的1.学会用打上点的研究物体的运。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运的方法。

3.会利用定匀速直运的加速度。

4.使用打点器( 二 ) 原理1.匀速直运的特点(1)物体做匀速直运,若加速度a,在各个相等的T 内生的位移依次x1、x 2、x3、⋯、 x n,有: x2-x 1= x3- x2=⋯ =x n-x n-1= aT2,即任意两个相等的内的位移差相等。

可以依据个特点,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运。

(2) 做匀速直运的物体在某段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段内中刻的瞬速度(三 ) 器材火花器或磁打点器,一端附有滑的木板、小、、、、刻度尺、、源、复写片。

( 四 ) 步1.把附有滑的木板放在桌上,并使滑伸出桌面;把打点器固定在木板上没有滑的一端;接好路,再把一条拴在小上,跨滑,下挂上合适的;将穿打点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的后面。

装置如所示。

2.把小停在靠近打点器,接通源后,放开小,小拖着运,打点器就在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上新,重复三次。

3.从三条中一条比理想的,舍掉开比密集的点,在后便于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在好的开始点下面作0,0 后面第 5 个点作1,1 后面第 5 个点作2,⋯依次出数点3,4, 5,6,两相数点的距离用刻度尺出,分作x1、x2、⋯、 x6。

4.根据量果和前面算公式,算出 a1、 a2、 a3的,求出 a 的平均,它就是小做匀速运的加速度。

可先画出v-t象,再求小做匀速运的加速度。

( 五 ) 注意事1.要在落地放上或砂箱,防止撞坏。

2.要在小到达滑前用手按住它或放置泡沫塑料板,防止撞坏小。

3.小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度的量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50 cm 的上清楚地取出 7~8 个数点宜。

4.运尽量不要与打点器的限位孔摩擦。

5.要先接通源,待打点器工作定后,再放开小;放开小,小要靠近打点器,以充分利用的度。

6. 不要分段量各段位移,尽可能地一次量完( 可先一量出各数点到数起点0 之的距离 ) ,数估到毫米的下一位。

( 六 ) 差分析本参与算的量有x 和 T,因此差来源于x 和 T。

1. 由于相两数点之的距离x 量不精确而使 a 的量果生差。

2. 市的率不定使T 不定而生差。

1.某同学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得到一段纸带如图所示。

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相邻计数点 A、 B、C、 D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到A 的距离为、和。

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打 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T, B、 C 和 D 各点,打点计时器在2.某物体牵引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运动,计时器每隔T=0.02s打出一点,从纸带上已测得连续8 个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如图所示,AB=5.62cm,BC=5.23cm,CD=4.85cm,DE=4.47cm,EF=4.08cm,FG=3.70cm,GH=3.31cm,HI=2.92cm。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①这是不是匀变速运动?根据什么?。

②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 a 的大小为m/s2。

③ B 点的瞬时速度υB=m/s。

3.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 BC=9.17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 ,则打 B 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4.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___V。

当电源的频率是时,它每隔___________S打一次点。

5.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对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电压约为______V,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 ______ S打一次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每打 5 个点取一个记数点,但第 3 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m/s 2第 3 个记数点与第 2 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__c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7.如图所示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系列点迹,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测得 s1=2.0mm,s2=2.8mm,则打B点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m/s ;物体运动加速度为 _____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8.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下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 4 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1 s ,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 位置 4 对应的速度为 ________ m/s,能求出 4 的具体位置吗? ________求.解方法是: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历年高考题9.(2010 ·广东高考) 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 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两点间距s = ________; 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O、10. ( 2011 年广东 34 ( 1))( 18 分)图 14 是“研究匀变数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 、 B、C、 D 和 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

加速度大小用 a 表示① OD间的距离为cm② 图1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2图线( 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其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 ( 2013年广东34 ( 1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6 (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 ( b )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填写)。

②图16 ( b )中标出的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s。

③计数点 5 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_。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题号123456789 10 11.答案A-2-2×10-2均可 )9×10-23.0 ×10 (2.8×10 ~ 3.10.02S0.70cm0.100m/s1.20 a/20.933(解析:要估读一位,②01at2,斜率为 a/2 )2① CDBA② 0.1s③s4s5④(s4s5s6 ) ( s1 s2 s3 )2T9T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