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总结: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年)(1)起步阶段(1840~189年):1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1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年):是最重要的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缓慢地、艰难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教学难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节洋务运动1. 洋务派与顽固派出现的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背景: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的问题阶级属性: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点:异:维护清朝统治的方法不同。
洋务派主X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主X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同:目的都是要维护清朝统治。
2. 洋务派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X之洞为代表。
3. 洋务运动分期:19世纪60~70年代,为前期;19世纪70~90年代,为后期,前后约进行了30年。
内容:①洋务运动前期,主要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某某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某某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某某机器制造局。
②洋务运动后期,又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目的是:辅助军事工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某某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某某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某某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某某三支海军。
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发展教育: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旗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洋务运动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
4.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它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②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二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背景 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使欧洲社会结构发生变 化,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背景 (3)新航路的开辟,以殖民掠夺的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资产阶级改革
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 1861 年的废 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 1868 年的明治维新
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 了障碍,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 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捍卫了资 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美国的扶持、援助;大力引进和采用最先进的科 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
技成果,发展科技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制 的共同原因
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线索二 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间
特点
19 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二战后初期 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原因 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经 济实力最强,拥有广阔的殖 民地 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 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 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美 国大发横财,其他国家在战 争中被削弱
(2)具体经济发展情况:①五六十年代:经济持
续迅猛发展,成为经济超级大国。②七八十年代:
表现 前期经济危机严重;后期调整经济政策,形势得
美国:霸权地
到好转。③九十年代:持续高速发展,进入新经
位的确立
济时代(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备课笔记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根底知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产生的年代和分布;中国早期著名的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诞生的年代、分布和来源;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早期斗争。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关系和新的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面性,而中国无产阶级那么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随着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中国社会的经济构造和阶级构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是当时先进的消费力,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步伐。
无产阶级是中国先进消费力的代表,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无产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
〔本节应着重对学生进展社会开展观点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形态——资本主义,它是当时新的消费力,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意味着中国社会阶级构造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新经济关系的产生,出现了新的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面性,而中国无产阶级那么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要求培养学生的才能:通过讲述和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特点,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作阶级分析的才能。
分析为什么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而产生?综合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通过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资本主义开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才能;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特点,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作阶级分析的才能。
教学要点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兴起的社会条件2.民族工业的出现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二、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1.先于中国资产阶级而诞生2.来源和分布三、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早期斗争1.身受三重压迫剥削2.和农民有天然联络3.集中程度高4.早期斗争本节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透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识记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
3、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形势概况;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两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殖民统治。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中英、中法《北京长约》的主要内容。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进军路线;定都天京。
3、《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北伐及其意义;太平军西征、东征。
六、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天京变乱: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简况。
2、重建领导核心。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三河镇大捷;李秀成进攻上海,英法侵略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
4、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七、新思想的萌发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2、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和《海国图志》;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
B、理解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所具有的新特点。
c、分析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2、《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意义及其空想性。
历史教案-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历史教案-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1、掌握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2、了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3、掌握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4、理解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思想教育:1、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而中国无产阶级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2、通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因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在近代中国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愿望。
能力培养:通过讲述和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做阶级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面性、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教学难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owpoint课件学生:复习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导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已经支离破碎。
上节课我们讲了洋务运动,出身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并不希望封建制度瓦解,但他们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科学技术,这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讲一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讲授新课:首先明确概念:什么是资本主义?(以资本剥削和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则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兴起的社会条件讨论:中国资本主义是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是,认为中国在明朝末年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正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发展,只是由于外国的侵入切断了其独立发展的道路。
另一种观点认为,民族资本主义不是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产生的。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1939 1943
1945
1948
=
②原因:(1)美国的经济掠夺 (2)官僚资本的挤压 (3)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 滥发纸币 大米0.002416两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9)
1、发展较快(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①时间:1927-1936年 。 ②原因: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外国资本
合计
8.13
14.74
55.2
100.00
15.16
41.25
36.8
100.0
3.9
思考:这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27—1949)
1、发展较快(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①时间:1927-1936年 。 ②原因: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中国从此会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 强吗?
詹天佑
第一批留美幼童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变动二:外商企业出现 变动三:洋务企业出现 变动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
变动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成分
年代 地点 官僚、地主、商人 (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 沿海地区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②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③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①方举赞,孙德英
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日军占据的中央银行大金库。门上贴 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陈立夫、陈果夫
孔 祥 熙
蒋介石
宋子文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1927—1949)
1、发展较快(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①时间:1927-1936年 。 ②原因: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是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的,你都掌握了知识点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⑴原因: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④宗教根源:__会要传播基督__⑵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航海家支持国时间成就迪亚士葡萄牙 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哥伦布西班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葡萄牙 1497 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麦哲伦西班牙 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⑴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开始⑵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对亚非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⑷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2】二、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荷兰殖民扩张⑴对外贸易发达。
2019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输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导致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
洋布输入,造成“织”与“耕”的分离。
(导致中国传统手工业破产)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农产品商品化)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的曲折发展1.先天不足: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
2.后天畸形:轻工业、东南沿海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软弱性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
3.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解体的结果: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4.影响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为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封面)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特点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关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其经济侵
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即着眼于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方式逐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目的转为争夺并独占投资场所。
表现在谋求侵略权益上,早期主要
是强开通商口岸,设租界。
而后期转变为谋取资本输出特权。
划分势力
范围,强占租借地。
其中《中法新约》较早显现出这种变化,即法国要
求获得在中国广西和云南的筑路权。
到《马关条约》表现:更为明显直
接要求在中国通商口岸办工厂和大片割地,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和分割
世界的要求,以至迅速刺激和引发了瓜分狂潮。
另外,商品输出和资本
输出又不能截然分开,在四五十年代商品输出阶段,已有早期的资本输出,只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商品输出服务,如沿海的外资工厂,把收来的棉花、茶叶、蚕茧等加工之后运回本国,既减少消耗,又
增加效益。
而19世纪末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商品输出也仍然存在。
高中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实行改革开放(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导和奠定者。
本文将介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 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多次外国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国民经济陷入衰退。
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实业家开始探索中国资本主义的道路,努力推动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 先驱者清末民初,中国的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孙中山、梁启超等,积极倡导新思想、新文化和现代经济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资本主义的方案。
他们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先驱者,为中国经济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 工商业的兴起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商业的兴起。
20世纪初,一些实业家开始兴办工厂,发展制造业。
他们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改良传统手工业,提高生产效率,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企业,如汇源、潮商等,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资本市场的兴盛为了融资扩大生产规模,中国民族资本家积极开拓资本市场。
在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纷纷成立股票交易所和银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这些资本市场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壮大。
3. 农业经济的改革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也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改革。
在20世纪初,中国的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农村组织相继兴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地位的提升。
这些组织通过改良传统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1. 经济效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民族资本家的投资和创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学⽬标1.知识⽅⾯: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了解或掌握中国资本主义⼯业产⽣的年代和分布;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产阶级的产⽣;中国⽆产阶级的特点;⽆产阶级的早期⽃争。
2.能⼒⽅⾯:(1)通过中国资本主义产⽣和民族资产阶级特点的教学,培养学⽣从历史条件出发,辩证地、全⾯地认识历史问题的能⼒。
(2)通过对中国⽆产阶级产⽣的教学,培养学⽣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
3.态度、价值观⽅⾯:(1)通过中国⽆产阶级的诞⽣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的教学,使学⽣认识到:中国资本主义的产⽣标志着资产主义⽣产⽅式在中国产⽣;⽆产阶级是中国新⽣产⼒的代表,从⽽对学⽣进⾏社会发展观点的教育。
(2)通过对中国⽆产阶级的特点及早期⽃争的教学,使学⽣认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产阶级深受三种压迫,从诞⽣之时起就具有强烈的⽃争精神,对学⽣进⾏⾰命传统的教育。
4.学法指导⽅⾯:(1)引导学⽣从经济地位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性特点,让学⽣会剖析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基本⽅法。
(2)引导学⽣阅读中国⽆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产⽣的史料,让学⽣学会利⽤信息,认识中国国情的⽅法。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业的兴起是⼀个重点。
教学要使学⽣明确中国资本主义⼯业兴起的社会条件;了解早期资本主义的企业;懂得伴随着近代⼯业的出现,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量。
(2)民族资产阶级的诞⽣及其特点是⼜⼀重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夹缝中产⽣的,这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命性⼀⾯;同时⼜具有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依赖性的⼀⾯,使其在政治态度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妥协性,这给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带来很⼤影响。
(3)中国⽆产阶级的产⽣及其特点是重点。
中国⽆产阶级不仅是中国新⽣产⼒的代表,他们的特点还有,先于资产阶级⽽产⽣;分布集中,便于宣传和组织⽃争;破产农民多,有利于⼯农联盟;⾝受三重压迫,⽃争性强。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对于八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学习历史知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是需要对历史知识的总结的,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总结一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839年6月3日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P32.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4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P6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P8表3.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5_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5.企业产生全过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势力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深受其压迫,因而发展 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 封建势力,既有依赖又有矛盾的复杂关系。这正是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典型试题】
1.下表为1913~1936年中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
),对下表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上表反映出该时期民族工业还很弱小 B.上表反映出民族工业总体上增长缓慢 C.上表反映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工业的特点 【解析】
()
A.清朝政府完全放弃了中国工业化的主导权 B.民族资本企业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 C.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代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 D.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解题依据时 间“1936年”可以直接排除A;再分析表格数据,从外国在华 产业资本对生铁产量、钢产量、机器采煤量与铁路运输量所占 比重看,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选项D错 在“完全控制了重工业资源”。
【答案】 B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3.地区分布: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 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大城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这些城 市多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自然经济较早解体 ,同时这些地区便于利用外来技术,引进机器,利用廉价的 劳动力。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 4.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业设备基本靠进口,技术大多 依赖国外,经营管理落后。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含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②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③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④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4.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知识点二:外资企业的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1.时间:鸦片战争后2.地点:通商口岸(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3.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前数量较少,且为非法,诞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外国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增多。
4.实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知识点三: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的创办(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产生单元概要历史发展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历程终于被列强的入侵所切断。
外国经济侵略的扩大,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之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相比于古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三种形态——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相继出现。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决定了其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展现出作为新的生产力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一有机会就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其只能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所以步履蹒跚,最终没能在中国近代实现工业化;也决定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体现出两面性,从而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学习策略本单元内容与前面学过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内容相联系,学习汇总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理解列强的侵略对华造成深刻的影响,并结合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说明政治状况的变化对引起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学习中要注意与世界史的有关内容相联系。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发展性规律,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不同阶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从纵向的角度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的发展历程,形成综合性与整体性的认识。
经济史的生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本单元的时候,要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注意调查研究。
第一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览众山小三维目标1.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类历史在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
神⼈记丑,烧给冥界,⼀般是指⼈物所发⽣过的事。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第⼀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式的变⾰1.原始农业的产⽣:“⼑耕⽕种”、“⽕耕”2.距今七⼋千年前:中国农业进⼊了“耜耕”或“⽯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式形成。
汉代⽜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时出现了⼀⽜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式便于⽜耕普及。
(⼆)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利有较⼤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地命⽂武百官背⼟,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患。
5.隋炀帝:开通了⼤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利⼯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具筒车。
⼆、古代中国的⼿⼯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先后顺序:⿇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艺特点:分布⼴,规模⼤,⽔平⾼。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了⾰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东龙⼭⽂化——蛋壳⿊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高一历史必修二精选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9课)1)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①背景:封建的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②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③影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①背景:面临内忧外患②重要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④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⑤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⑥活动:A.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B.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C筹划海防D创办新式学堂⑦失败标志: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⑧积极作用:A.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B.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C.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0课)(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①原因:A.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和实业救国的影响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②主要表现:A.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
B.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②此外,还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1、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加以总结改造,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朝时受到沉重打击;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_治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知识总结: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是否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的问题,史学界尚无定论。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的移植过来。
”因此,它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来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缓慢地朝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传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它破坏了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这些条件使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得以发生,同时又被原已存在的资本主义萌芽利用而滋长,中国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表现为双重的发生过程。
”因此,不能说它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处理这一问题,要把下面两个问题区分开来: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否是欧风美丽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否成长为参天大树。
“欧风美丽”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一是破坏作用,毁掉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作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扩大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和资金,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新的社会条件又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形成的,这隐含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落后地区后果的理论认识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必将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形成。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欧风美丽”关系甚密,对其有资金、技术、机器等方面的依赖。
☆关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其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即着眼于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方式逐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目的转为争夺并独占投资场所。
表现在谋求侵略权益上,早期主要是强开通商口岸,设租界。
而后期转变为谋取资本输出特权。
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
其中《中法新约》较早显现出这种变化,即法国要求获得在中国广西和云南的筑路权。
到《马关条约》表现:更为明显直接要求在中国通商口岸办工厂和大片割地,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以至迅速刺激和引发了瓜分狂潮。
另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又不能截然分开,在四五十年代商品输出阶段,已有早期的资本输出,只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商品输出服务,如沿海的外资工厂,把收来的棉花、茶叶、蚕茧等加工之后运回本国,既减少消耗,又增加效益。
而19世纪末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商品输出也仍然存在。
☆关于租界、租借地
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作为外侨居住和贸易的一定区域,作为其进一步侵略该国的据点,上海英租界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租界。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将其划定经济手段控制某国的一定区域,不许别国插足的特殊区域,是向殖民地发展的过渡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侵华方式的比较
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自
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方式和帝国主义阶段的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方式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本质相同,都为掠夺中国的财富;二者的不同点主要有:商品输出主要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特权,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在通商口岸办工厂,剥削中国人民;《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除继续商品输出外,还通过奴役性贷款,开办工矿和修铁路进行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掠夺性更强。
我们知道,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和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必然引起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高涨。
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是由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变化决定的。
资本输出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是一战前资本主义进一步扩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加剧了这些国家经济的贫困和落后,严重阻碍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加速了这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
③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
区别: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具体改革的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
②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这个口号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步形成的朴素认识,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在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停留在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阶段。
“灭洋”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清廷”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没有表示反对封建制度。
“扶清灭洋”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
但这一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对清朝统治阶级放松了警惕,不能识破清政府的诡计,以致后来上当受骗。
☆怎样认识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策略的变化
义和团运动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高潮(抵抗八国联军侵略)和失败的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也有一个剿灭、招抚再剿杀的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日益深入,反映在中国政治上就是清朝统治日益半殖民地化,日益不敢得罪洋人,对反对外国侵略的人民斗争采取日益严厉的镇压手段,这就迫使人民群众在反侵略的同时不得不武装反抗清朝统治者的镇压,
从而动摇和打击了清朝统治,如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
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剿灭的政策。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义和团大批迫近和进入京津地区,直接危及清朝统治,如果继续和义和团对抗,清朝统治包括慈禧太后也要立即被义和团运动的浪潮吞没,用清政府给各省督抚的电文说:“剿之,则即刻祸起时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因此,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承认义和团合法,企图加以控制利用。
清政府公开改变“招抚”策略,转而“剿杀”义和团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逼近北京之际。
这时由于八国联军的血腥镇压,义和团力量遭到严重摧残,已不再构成对清政府的威胁,而八国联军的强大侵略势力直接危及清朝统治,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取得侵略者的“宽容”和“谅解”,清政府可耻地出卖了义和团,完全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综上所述,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始终围绕一个目标: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