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分级及防治
(完整版)化疗诱发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
![(完整版)化疗诱发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3174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e.png)
(完整版)化疗诱发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简介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然而,一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这是一种破坏骨髓造血功能的副作用。
由于药物的不同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对化疗诱发的骨髓抑制进行分级和适当处理非常重要。
分级1. 无骨髓抑制当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没有出现骨髓抑制的症状时,可被分级为无骨髓抑制。
2. 轻度骨髓抑制轻度骨髓抑制是指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造血功能损害,但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
一般来说,血细胞计数在正常参考范围的下限附近。
3. 中度骨髓抑制中度骨髓抑制是指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造血功能损害,可能会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减少。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重度骨髓抑制重度骨髓抑制是最严重的分级,患者的造血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贫血、出血倾向以及免疫功能低下。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处理化疗诱发的骨髓抑制的处理应根据不同分级采取不同的策略。
1. 无骨髓抑制对于无骨髓抑制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细胞计数,并定期进行化疗进展评估。
如果患者保持稳定状态,可继续进行正常的化疗计划。
2. 轻度骨髓抑制对于轻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细胞计数,并酌情调整化疗剂量或延长化疗间隔时间。
如果患者的骨髓功能恢复良好,可继续化疗。
3. 中度骨髓抑制对于中度骨髓抑制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这包括鼓励患者适当休息、提供生活上的支持,以及应用支持性治疗如输血、使用生长因子等。
此外,可能需要调整化疗计划或暂停化疗,直到骨髓功能恢复。
4. 重度骨髓抑制对于重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这可能包括立即停止化疗、输血、使用生长因子、抗感染治疗等。
骨髓移植可能是一个选择性治疗方法。
总结化疗诱发的骨髓抑制需要进行分级和适当处理。
通过对患者的骨髓抑制程度进行分级,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相应的处理策略。
及时监测血细胞计数,并根据不同分级调整化疗剂量和计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骨髓抑制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c1ba4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b.png)
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一、背景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因此,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确保化疗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已成为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的为了规范化疗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测和处理等环节,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医疗风险,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权益,制定本制度。
三、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化疗药物分为A、B、C三个级别,根据药物的毒性、安全性、疗效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分类。
1. A级化疗药物:毒性较大,安全性较低,疗效确切,市场需求较大。
A级化疗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实行备案管理。
2. B级化疗药物:毒性一般,安全性一般,疗效较好,市场需求一般。
B级化疗药物应加强使用管理,实行审批管理。
3. C级化疗药物:毒性较小,安全性较高,疗效不确定,市场需求较低。
C级化疗药物应合理使用,实行常规管理。
四、化疗药物采购管理1. 医疗机构应根据化疗药物的级别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并通过招标采购等方式,确保化疗药物的质量和供应。
2. 医疗机构应建立化疗药物采购档案,包括采购品种、规格、数量、供应商、价格等信息,并定期进行审计和评估。
3. 化疗药物的采购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禁止采购非法、假冒、劣质化疗药物。
五、化疗药物储存管理1. 医疗机构应根据化疗药物的级别和特性,设立专门的化疗药物储存室,确保化疗药物的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2. 化疗药物储存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盗、防火等措施,并设置合适的温湿度监测设备。
3. 化疗药物应按照类别和有效期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化疗药物配送管理1. 化疗药物的配送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确保配送过程中的安全和时效。
2. 化疗药物的配送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确保化疗药物的质量和服务。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8138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e.png)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重要依据,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毒性分级标准使用最为广泛。
根据WHo毒性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具体如下:1.轻度:这类不良反应程度较轻,通常不需要治疗。
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中度:中度不良反应需要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重度恶心、呕吐、脱发、疲劳、感染风险增加等。
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调整化疗方案等,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重度:重度不良反应威胁生命,但可恢复。
这类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免疫力降低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支持疗法等,患者通常可以恢复。
4.严重:严重不良反应直接致死或促进死亡。
这类反应极其严重,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不可逆的损伤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或加速死亡。
除了WHO毒性分级标准,白细胞下降程度也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1.一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4000之间,属于轻度不良反应。
2.二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2000之间,属于中度不良反应。
3.三级:白细胞计数在2000-100o之间,属于重度不良反应。
4.四级:白细胞计数低于1000,属于严重不良反应。
通过这些分级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化疗副作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还可以根据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反应的时间效应关系,不良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不良反应和延迟性不良反应。
急性不良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而延迟性不良反应则可能在给药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如骨髓抑制、肺部毒性等。
此外,根据不良反应对器官系统的损害程度,也可以将其分为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
局部不良反应主要影响给药部位及其附近的器官,如静脉炎、口腔黏膜炎等;全身不良反应则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
化疗副作用
![化疗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2dc66d52d380eb62946dc3.png)
化疗导致呕吐的治疗的新进展
神经激肽-1 (neurokinin-1, NK-1)受体的抑 制剂
P物质(Substance P, SP)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 统常见的神经递质 在消化道P物质能选择性与NK-1受体结合诱导 出现呕吐反应 阻断NK-1受体与SP结合能阻断呕吐的发生。
化疗导致呕吐的治疗的新进展
开普拓所致腹泻的处理原则
急性胆碱能综合征
在静注开始后24小时内出现急性腹痛、腹 泻、出汗、流泪、流涎、结膜炎、鼻炎、低 血压、血管舒张、寒战、全身不适、头晕、 视力障碍、瞳孔缩小等
处理方法:阿托品*,0.25 mg 皮下注射 如果病人在上一次化疗有严重的乙酰胆碱样
症状,下一次化疗可预防性的使用阿托品 * 有禁忌证者除外
骨髓抑制 口炎 腹泻 脱发 周围神经炎
致畸致癌 皮肤色素沉 着、重要器官 损伤、重要系 统损伤、免疫 抑制
按毒性转归分类
������ 可逆性毒性
������ 不可逆性毒性
按毒性所致后果分类
������ 致死性毒性
������ 非致死性毒性
按毒性发生系统分类
������ ������ ������ ������ ������ ������ ������ ������ ������
化疗导致呕吐的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性别 年龄 饮酒史 晕动症 妊娠呕吐反应 焦虑症 既往化疗
影响结果
女性>男性 <6岁,>50岁较少见 >10单位/天者少见 无晕动症者少见 无妊娠呕吐反应者少见 无焦虑症者少见 无既往化疗史者少见
主要引起呕吐的化疗药物
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卡莫司汀、异 环磷酰胺、放线菌素D等
完整版)化疗致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
![完整版)化疗致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62b38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4.png)
完整版)化疗致骨髓抑制的分级和处理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
骨髓抑制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化疗的重要环节。
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表1)。
对粒系抑制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白细胞总数更为重要。
注意两个关键节点:一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109/L,二是血小板计数低于
50×109/L。
它们分别是3度粒细胞减少和3度血小板减少的临
界点,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给予干预的指征。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具有以下意义:(1)它限定化疗
疗程的间隔时间。
化疗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最强剂量,以迅速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
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需要时间,故很多化疗是3~4周进行一次;(2)涉及对2度骨髓抑制的
处理。
对于3度和4度骨髓抑制必须给予干预,但对于2度骨
髓抑制,何时必须干预,何时可以短暂观察则较为困惑。
利用
上述规律,有助于决策(后述);(3)有助于及早发现骨髓
抑制。
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后,能及早发现这一问题并行相应处理。
化疗后每两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即可达到这一目的。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3dd01b524de518974b7de5.png)
菌感染。
●对于由5-Fu、CPT-11、HCPT导致的腹泻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治疗;
其它化疗药物引起的腹泻大多会自行缓解。
腹泻的护理:
• 饮食调整: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少渣食物, 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
• 粘膜保护、修复:硫糖铝、别嘌呤醇、苯海拉
明、维生素E溶液等含漱。
第三十一页,共66页。
四.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是蒽环类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第三十二页,共66页。
WHO分级
心脏 节律
0度 正常
心功能
正常
心包炎
无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窦性心动过 速,休息心 率>100次/ 分
无症状,但 有异常心脏 征象
单灶PVC (室早), 房性心律失 常
裂霉素(二甲亚砜与维生素E加维生素B6)、长春碱类(透明 质酸酶);
• 中度损害:博来霉素、铂类、氟脲嘧啶、紫杉醇; • 轻度刺激:卡氮芥、氨甲喋呤。
根据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 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第十一页,共66页。
处理原则 •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预 防及治疗粒细胞减少。
• 必要时考虑输注粒细胞治疗粒细胞缺
乏症。
第十二页,共66页。
使用CSF
预防:
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或临床估计会出现明显白细 胞 ( WBC ) 下 降 , 开 始 用 细 胞 集 落 刺 激 因 子 /CSF 至 WBC再次恢复到10,000/mm3时停止。 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e28f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e.png)
世界卫生组织(WHO)没有提供单独的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但他们通常使用一种称为CTCAE(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的标准来评估和分级治疗副作用。
CTCAE是一套国际通用的标准,用于评估临床试验中治疗或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它包含了各种治疗方法的常见不良事件及其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CTCAE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5个等级,从0级到5级,具体描述如下:
0级:没有不良事件
1级:轻微不良事件,无需治疗干预,不会对日常活动和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2级:中度不良事件,需要轻微的治疗干预,可能会对日常活动和功能造成轻度限制
3级:严重不良事件,需要积极治疗干预,对日常活动和功能有较大影响
4级: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需要紧急治疗干预,可能导致永久性损害或功能丧失
5级:死亡
这些分级标准是根据临床观察和患者报告的症状和影响进行评估,并且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和记录治疗引起的不良事件的严重性。
但请注意,具体的分级标准可能会因治疗类型、疾病状态和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对于特定的化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不良事件分级信息。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详]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15181e1ae2bd960591c6772e.png)
皮质神经 0°:无 1°:轻度嗜睡或激动 2°:中度嗜睡或激动 3°:重度嗜睡或激动,混乱,无定向力或幻
觉 4°:昏迷,癫痫发作引起的精神病
神经-小脑 0°:无 1°:轻微不协调,轮替运动障碍 2°:紧张发抖,辨距障碍,发音含糊,眼球
震颤
3°:运动失调 4°:小脑坏死
0°:无 1°:轻度 2°:中度 3°:重度 4°:威胁生命
感染
感染引起发热 0°:无 1°:37.1~38.0° 2°:38.1~40.0° 3°:>40.0°,持续时间<24小时 4°:>40.0°,持续时间>24小时或伴随低血
压
体重增加/减少 0°:<5.0% 1°:5.0~9.9% 2°:10~19.9% 3°:≥20% 4°:
腹瀉或其它非血液毒性
Grade 1(2-3 stools/d > pretreat) Maintain dose level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NCI-CTCA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是国际上通用的药物毒副反应评定标准,与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ECIST)具有同等 的重要性
危险,故患者以此剂量用药不得连续用药超 过48 h。洛派丁胺不应用于预防给药,甚至 前一治疗周期出现过延迟性腹泻的患者也不 应使用。
如虽按上述治疗腹泻仍持续超过48 h,停用 洛派丁胺,改用其他抗腹泻措施和大力加强 治疗,如给予复方苯乙哌啶、八面蒙脱石加 用生长抑素、活性碳等;并且应该开始预防 性口服广谱抗生素,同时接受胃肠外支持治 疗,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
![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14b49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7.png)
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毒副反应的指标包括骨髓抑制分级(度)ⅠⅡⅢⅣ和血液系统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等。
其中,血红蛋白应≥110(g/L),白细胞应≥4.0(×109/L),粒细胞应≥2.0(×109/L),血小板应≥100(×109/L)。
若出现胃肠道和肝功能损害,则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应≤1.25×N,1.26~2.50×N和2.6~5.0×N。
此外,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则需要视情况进行治疗。
对于肾和膀胱方面,尿素氮和肌酐等指标应≤1.25×N,1.26~2.50×N,2.6~5.0×N和5.1~10.0×N。
同时,蛋白尿、血尿等情况也需要注意,其中蛋白尿应为+,1.0克/100毫升。
在肺方面,若出现发热(药物性)和镜下血尿等情况,需要注意症状的轻重程度。
若症状轻微,则发热应<38℃,克/100毫升,严重血尿应为毫升。
若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完全卧床。
在过敏反应方面,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瘙痒、头发脱落等情况。
对于轻微的过敏反应,可采用注射治疗。
若出现湿性皮炎、溃疡剥脱性皮炎、坏死等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处理。
最后,需要注意心脏方面的情况,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不齐等。
若出现心功能不足、心功不足等情况,则需要视情况进行治疗。
同时,对于感染情况,也需要根据轻度、中度和重度进行分类,并注意是否伴随低血压等症状。
心包积液症状明显,但无需进行填塞手术,只需要抽取积液即可。
若出现心包炎,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若患者没有症状,只是出现了心包积液,可以进行液体疗法来缓解症状。
在神经系统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的情况,但清醒时间也不会太短。
大约50%的时间是清醒的,另外50%的时间则处于嗜睡状态。
周围神经正常,但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反射减退和无力现象。
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便秘和轻度中度的腹胀,但不会引起疼痛(非肿瘤引起)。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d9aa46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0.png)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肿瘤化疗是目前常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药物靶点存在非绝对特异性,肿瘤细胞被杀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无法逃脱化疗药物的“误伤”,患者出现化疗副反应。
常见的化疗药物副作用主要有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肾毒性、心脏毒性、脱发。
一、胃肠毒性胃肠毒性的表现大多数化疗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
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可预见和可预防的胃肠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根据催吐潜能可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个催吐风险等级,是指不予预防处理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和<10%。
不同的化疗药物催吐效应不同,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提前了解药物的催吐潜能,根据病情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有效且能耐受的化疗方案。
恶心呕吐的药物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案除了恶心呕吐,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diairhea,CID)也是一种常见胃肠毒副反应。
C1D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可致休克、死亡。
氟尿喀咤、伊立替康,羟基喜树碱、卡培他滨等是常见导致C1D的药物。
国际抗癌协会将C1D 分为0-5级,相应的治疗方案见下表:如果使用伊立替康,可在使用前检测UGTIA1基因致预测腹泻的发生率,纯合子突变型UGT1AI7/7、杂合子UGTIAI6/7、野生型UGTIA16/6导致3〜4级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27.6%、18.5%、6.9%o二、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表现分级骨髓抑制在早期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多数患者会表现为乏力、抵抗力下降、出血等表现。
根据临床血液学检查,骨髓抑制由轻到重分为4级,如下表: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不同药物或化疗方案引起骨髓抑制的程度不同,患者因素如高龄且接受全量化疗、骨髓受侵、肝肾功能异常、免疫抑制状态、近期进行手术、既往放化疗等都是出现骨髓移植的高危因素。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及处理规范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及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d1f98b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4.png)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及处理规范1.化疗药物的特点:选择性不高,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杀伤力。
对增殖旺盛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细胞、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1.1按毒副反应出现时间划分1.1.1立即反应:用药后一天内出现的反应,如恶心、呕吐等;1.1.2早期反应:用药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如口腔炎、白细胞减少等;1.1.3迟发反应:用药后几周至几月内发生,如心、肺毒性;1.1.4晚期反应:用药数月至几年后才发生,如第二个肿瘤、不育症等。
1.2根据化疗药物外渗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1.2.1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
如氮烯咪胺、足叶乙苷等。
1.2.2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如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
1.2.3非发疱性化疗药物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
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等2.局部毒性反应2.1静脉炎静脉炎分级药物PH值和渗透压对静脉的影响PH值的影响:正常7.35-7.45低于4.5或高于9.0引起静脉内膜损伤渗透压:正常270—320mOsm/L文献表明〉450mOSM/L会引起中度静脉炎>600mOSM/L则必定引起静脉炎部分常用药物的渗透压2.1.1静脉炎的有关因素2.1.1.1药物的刺激性2.1.1.2注射针头对血管内皮的损伤2.1.1.3血管的粗细及血流速度2.1.1.4药物的PH值2.1.2静脉炎防治措施2.1.2.1调整药物浓度2.1.2.2对血管的选择2.1.2.3温度调整2.1.2.4避免同时应用其他血管刺激性药物2.1.2.5局部应用喜疗妥、护脉膏等2.1.2.6血管未遭破坏前选择PICC、锁穿、静脉留置针等2.2药物外渗2.2.1与药物渗漏发生的有关因素2.2.1.1注射血管:细、弹性差2.2.1.2注射部位:避免手背、关节处2.2.1.3注射技术2.2.1.4外界因素2.2.1.5病理性因素:上腔静脉综合征、乳腺癌患侧肢体2.2.1.6放射线影响2.2.2药物渗漏后的处理2.2.2.1间断冰敷或冷敷:2.2.2.1.1血管收缩,降低药物吸收;2.2.2.1.2减弱药物对组织细胞破坏能力,限制损伤范围2.2.2.2局部封闭2.2.2.3护脉膏、喜疗妥、地米等3.消化道毒性3.1恶心、呕吐3.1.1恶心、呕吐的分类3.1.1.1急性恶心呕吐:指发生于化疗后24小时内。
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2be2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8.png)
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一种利用药物杀死体内肿瘤细胞的方法。
人体内正常细胞的生长是在一定调控下进行的,而癌细胞却是失控性地分裂和增殖。
化疗是通过阻断或减慢癌细胞的生长而发挥作用的。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局部反应化疗局部不良反应占化疗药物所致各种不良反应的2%~5%。
1、局部药物外渗反应药物外渗可导致轻微红斑、局部不适、疼痛,甚至组织坏死。
引起组织损伤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表柔比星、吡柔比星)、长春碱类、氮芥等。
处理:蒽环类抗生素和丝裂霉素外渗时,可局部给予抗氧化剂二甲亚砜,同时合用1%的氢化可的松软膏。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氮芥类药物外渗后的特异性解毒剂。
若无特异性解毒剂,可用2%普鲁卡因或用50~100mg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做环型封闭,同时外涂氟氢松软膏并给予冰敷。
2、静脉炎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常由卡莫司汀、长春瑞滨、氮芥等引发。
二、全身反应1、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多数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剂量限制性毒性,化疗药物可诱导骨髓中分裂旺盛的造血细胞凋亡,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的减少。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蒽环类、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长春碱类(长春地辛、长春瑞宾)、亚硝脲类(卡氮芥)、依托铂苷、吉西他滨、卡铂等都可引起较严重的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通常Ⅰ~Ⅱ度白细胞减少(分级标准见附表)不需特殊处理,多可自然恢复且不影响下个疗程;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①治疗性用药:当WCB<2*10~9/L时开始使用G-CSF 5~7µg/kg/天,直到WCB>10*10~9/L。
②预防性用药:如果患者上个疗程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为使下个疗程能正常进行,可预防性使用G-CSF3~5µg/kg/天,多于化疗结束后48h开始使用,用到患者安全度过白细胞最低点而开始回升后截止。
常用化疗药物主要毒副作用
![常用化疗药物主要毒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9b23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1.png)
蒽环类药物
阿霉素
表阿霉素 脂质体阿霉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累积剂量(mg/m2) 400 550 700 >900 >900 >90 >120
心力衰竭发生率(%) 3-5 7-26
18-48 0.9-11.4
2 5-18 2.6
4 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的预防
限制或降低葱环类药物的 最大累积剂量
改变剂型(多柔比星改为多柔比 星脂质体)
CINV治疗药物 传统的止吐药物 5-HT3受体拮抗剂 NK-1受体拮抗剂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 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
抗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 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 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一直是预防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福沙匹坦、阿瑞匹坦、NEPA胶囊等,可明显控制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 5-HT3 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不含 卡铂方案)进行止吐治疗
PART
03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 ) 是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毒副反应。 CID 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 可致休克、死亡。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CINV 的危险因素
使用致吐药
化 静脉注射时间短 疗
重复化疗周期等
女性
50岁以下
患
低剂量酒精摄入史
者
特
孕期晨吐史
征
晕动病史
既往CINV史
焦虑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致吐药物
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88353576a20029bd642df5.png)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心率、节律 心功能 心包炎
正常 正常 无
窦性心动过 速,休息时 每分钟心率 >100次
单灶性期前 收缩,房性 心律不齐
多灶性期前 收缩
室性心律不 齐
无症状,有 短暂心功能 有心功能不 心功能不
异常心脏体 不全,不需 全症状,治 全,治疗无
征
要治疗
疗有效
效
无症状之心 包积液
有症状,但 不需要抽心 包积液
0度
<1.25
<1.25
蛋白尿
无
血尿
无
肺
无
药物热
无
过敏
无
皮肤
正常
脱发
无
肾、膀胱
Ⅰ度
1.26~2.5
Ⅱ度
2.6~5
Ⅲ度
5.1~10
Ⅳ度
>10
1.26~2.5
+ < 3g/L 镜下血尿
2.6~5
++~+++ 3~10g/L 肉眼血尿
5.1~10
>10
++++ >10g/L
肾病综合征
肉眼血尿、有血块 尿路梗塞
0.5~0.9
<0.5
75~99
50~74
25~49
<25
瘀点
轻度失血
可编辑ppt
明显失血
大量失血
4
胃肠道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Hale Waihona Puke Ⅳ度口腔炎无疼痛、红斑
红斑、溃疡, 能进食
溃疡、只能 进流质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分级及防治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分级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a7f5158b4daa58da0114ad6.png)
38℃ 40℃
伴低
血压
六、过敏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过敏 无
水肿
支气 管痉 挛, 无需 注射 治疗
支气 管痉 挛, 需注 射治 疗
过敏 反应
七、皮肤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皮肤 无
红斑
干性 湿性 剥脱
脱皮, 脱皮、 性皮
水疱, 溃疡 炎,
瘙痒
坏死,
需手
术
八、脱发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 刘晓晖
基本概念
一、在实施化疗前必须确定 1、患者一般情况 2、病理诊断 3、TNM分期 4、PS评分 5、化疗同意书 6、化疗方案
基本概念
二、按化疗目的分为: 1、根治性化疗 2、姑息性化疗 3、辅助性化疗 4、新辅助性化疗 5、同步化疗
基本概念
<0.3g/100ml +++ , 0. ml
3~
1g /100m
l
无
镜下血尿
严重血尿 严重血尿伴血块 泌尿道梗阻
四、呼吸系统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肺 无 症状 活动 休息 需完 轻微 后呼 时呼 全卧 吸困 吸困 床 难难
五、发热(药物所致)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发热 无
低于 38~ >40℃ 发热
(1.26~ 2.5)×N
(2.6~5)×N (5.1~10)×N >10×N
(1.26~ 2.5)×N
(2.6~5)×N (5.1~10)×N >10×N
红斑、疼痛 红斑、溃疡、 溃疡,只进 不能进食
可进食
流食
恶心
化疗各类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
![化疗各类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d2c212d4d8d15abf234e67.png)
肉眼血關+血决
畫输血
心功能异常
3
1级
2»
4级
X
无蛊價「一过蝮不霽治
£
坯隶岌主曲挣長的•隍不 事沿疗
时疗
織监护・低血压/
監性卍功迥ST童
无
无症帕静息时LVEF
忧化疗PEfflt<20%
无JS1乱VFShLVEF比 化疗6<^* 2 20%
轻虑燉性心功m
謀,洽仔昔数
产垂或难洽性悝性
心亂£血鹽丑鼠樋 死
中懂球摘:毋箱曹用止爛直制响功1齡环显响曰
严垂.臣癖;氏痛或 開止摘商,"童,
劇响日第舌动
病妊
过3(直括药由
无
一溟牲皮摘,药物性炭 眞V38P
醫鼎疹,药柄性宗換2
38©,轻屡表珥霍坯学
血滴病支气管瘙 拿・粪沿疗(译
过題反应
ft亜関加丸贰轻
<50%
5 0%-9 9%
10 0%-19 9%
□0%
—
无
比化疗菊加■備苹影响 正嵐送动
誓能状的w«*n
*
祚包壊■需羸閤瀛
光?!无烫代
*EK«7S»ff(Q括一対性必位怪低血
雜扩昏或轉他泊疗僵不空fi険
畐诒疗盍任険但』8h內好箱
倍砖后矣酋疗至住 険 >砒h
神经功能异常
分錢
0
1W
2®
41»
fftt
无或无吏化
轻度・潯讎&嗣消丸
程度翦申復菩琨嚴觉溝齐
或中罔感宠异常
芦亶的藍页感处沽 笑或殛觉异轴・影 响功能
一般来说,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粒细胞、岀血、感 染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肤黏膜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 神经功能异常、电解质异常。
化疗各类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
![化疗各类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97c400f01dc281e53af0a5.png)
一般来说,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粒细胞、出血、感染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肤黏膜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神经功能异常、电解质异常。
本文从如上几个方面介绍了化疗毒副作用的1-4 级。
血细胞减少
消化道反应
肝功能异常
肾功能异常
心功能异常
神经功能异常
电解质紊乱(单位:mmol/L)
皮肤及粘膜反应
其他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
![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e309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f.png)
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化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然而,化疗药物也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因此,对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分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副作用。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来进行评定的。
一般来说,副作用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四个级别。
轻度副作用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中度副作用可能需要医生的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而重度和严重副作用则可能需要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
在进行化疗治疗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化疗毒副作用的分级标准:一、恶心和呕吐。
1. 轻度,偶尔恶心或呕吐,不影响日常生活。
2. 中度,每天出现恶心或呕吐,影响日常生活和饮食。
3. 重度,频繁呕吐,无法进食和饮水。
4. 严重,持续呕吐,伴有腹泻、脱水等并发症。
二、脱发。
1. 轻度,局部脱发或稀疏,不影响正常社交和工作。
2. 中度,明显脱发,影响外观和心理状态。
3. 重度,全身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和自尊心。
4. 严重,脱发伴随皮肤瘙痒、炎症等并发症。
三、贫血。
1. 轻度,血红蛋白降低在正常范围下限,无明显症状。
2. 中度,血红蛋白降低,出现疲乏、乏力等症状。
3. 重度,血红蛋白严重降低,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4. 严重,血红蛋白极度降低,需要输血治疗。
四、免疫系统副作用。
1. 轻度,轻微感染或发热,不需要特殊处理。
2. 中度,反复感染或发热,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
3. 重度,严重感染或发热,需要住院治疗和抗感染药物。
4. 严重,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需要特殊治疗和支持。
五、神经系统副作用。
1. 轻度,轻微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2. 中度,持续头痛、头晕、焦虑、抑郁等症状。
3. 重度,严重头痛、神经病变、抽搐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
四、化疗药毒性反应分级 推荐的化疗药物副反应的分度为0级、Ⅰ级、 Ⅱ级、Ⅲ级、Ⅳ级
一、造血系统毒性反应
二、胃肠道毒性反应
三、泌尿系统毒性反应
四、呼吸系统
五、发热(药物所致)
六、过敏
七、皮肤
八、脱发
九、感染(特殊部位)
十、神经系统
十一、疼痛
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种类
内容
心率加快段抬高,心酶谱升高,可能为冠状 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受损。 4.长期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毒性
四肢末端麻木、无力,6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
亚叶酸钙()
适应症 与氟尿嘧啶类联合增效,大剂量甲氨蝶呤解毒治疗
注意事项 1:一般用葡萄糖配制 2:避免光线直接照射 3:在5前应用
化 疗 后 口 腔 炎
预 防 措 施
1.胃肠道反应:纳差、恶心、呕吐,急性呕吐一般发生于给 药后1~2小时,可持续一周左右。
2.肾毒性 :一般剂量每日超过902即为肾毒 性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肾小管损伤。急性损 害一般见于用药后10~15天,血、增高,肌 酐清除率降低,多为可逆性,反复高剂量治 疗可致持久性轻至中度肾损害。目前除水化 外尚无有效预防本品所致的肾毒性的手段;
氟尿嘧啶(5)
适应症 消化系统肿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
注意事项 1:一般溶于葡萄糖 2:静滴3小时以上 3:与亚叶酸钙联合在其后使用
1.胃肠道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一般剂量多不严
重。偶见口腔黏膜炎或溃疡,腹部不适或腹 泻。 2.骨髓抑制
周围血白细胞减少常见(大多在疗程开始 后2~3周内达最低点,约在3~4周后恢复正 常),血小板减少罕见。 3.心脏毒性
治疗因素 ①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②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
患者因素 ①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
并放疗等)
②与末次治疗的间隔时间
③全身状况、年龄
④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顺铂()
注意事项 1:一般用盐水配制 2:致吐最强的化疗药物之一 3:肾脏毒性 4:一次性大剂量(602)时应水化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分级及防治
基本概念
一、在实施化疗前必须确定 1、患者一般情况 2、病理诊断 3、分期 4、评分 5、化疗同意书 6、化疗方案
基本概念
二、按化疗目的分为: 1、根治性化疗 2、姑息性化疗 3、辅助性化疗 4、新辅助性化疗 5、同步化疗
基本概念
三、化疗副反应原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 之间在生化代谢及修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细胞选择性低。 据美国的统计,因化疗副反应及并发症引起 的死亡率为3%~10%。
3、神经毒性:神经损害如听神经损害所致耳 鸣、听力下降较常见。末梢神经毒性与累积 剂量增加有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手、脚套 样感觉减弱或丧失,有时出现肢端麻痹、躯 干肌力下降等,一般难以恢复。
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白细胞和/或血小 板下降)一般较轻,发生率与每疗程剂量有 关,若≤100 m2,发生率约10~20%,若剂 量≥120 m2,约40%,但亦与联合化疗中其 它抗癌药骨髓毒性的重叠有关。
●进食对口腔粘膜刺激性低、胃肠道易于消化吸收并富含维 生素、高蛋白的流质饮食,以促进促进粘膜组织增生,加速 溃疡愈合;
●口腔溃疡出血严重者可用或口含及锡类散等外敷治疗。
谢谢
谢谢大家!
口腔炎护理措施
●用0.2%的洗必泰或地塞米松10、庆大霉素16万U的生理盐水 进食前含漱,每次10~15,在口内保留0.5~1分钟,每天2~3 次,可减轻吞咽或咀嚼时的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的机会,有 利于粘膜上皮的修复; ●若疑有霉菌感染则应予5%碳酸氢钠或制霉菌素漱口;若疑 有厌氧菌感染可用3%双氧水含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