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与“为道”共13页word资料
《为学》ppt课件
》
》
3、《为学》通过讲述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到达南
海而富和尚没有去成的故事,告诉我们
“有志者事竟成”“人贵立志”
道理。
17
《为学》练习
二、解释
蜀之鄙有二僧 吾欲之南海 贫者语于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 西蜀之去南海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远的地方,边境) (到…去)
(告诉)(说)
特殊的逻辑规律,深刻地阐明了“事在人为”的 道理。
前一句疑问句式,是质疑穷和尚的能力和
成功的可能性, 充满了怀疑。后一句是祈使句
是在陈诉自己条件优越尚且不能成功之后说
B的不相,充“信子满穷了和何不尚屑恃能和成轻而功视。往.这两?句话”与表明“富子和何尚 恃而往!”
14
C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
助词,不译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 么困难的事情也就容易了;如果不做, 那么容 易的事情也就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 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就容易了; 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就困难了。
天下事
人之为学
一般
个别
4
愚笨
及,赶上
不上别人(有才能)。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懈怠,
等到学成了,也不知道我是真的昏昧还是平庸了。 我天资聪
明,超过别人几倍; 我才思敏捷, 超过别人几倍但摒弃不用,
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区别了。孔子的学问 ,最终是靠不怎么
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既然这样,那么昏昧平庸与聪明灵敏的
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才能 平庸,平常
松懈
天资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到;
老子道学思想的启示-精品文档资料
老子道学思想的启示华夏子民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也积淀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这些遗产至今还在创造现代文明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一步纵深推进,一系列环境、人伦、道德等问题的不断涌现并导致了人们的诸多迷惑,使越来越多的人从我们的古代思想精髓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因而道学的研究也逐步兴盛起来,想从中领悟到些许古为今用的思想火花,本文拟就老子道学思想作粗浅的探析。
一、老子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老子的道学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德经》中。
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
因为任何撇开人的时代而谈论人的思想行为的做法都是轻率而荒谬甚至是可笑的。
所以要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精髓,就要分析老子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
老子出生在春秋末期。
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作为旧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与人的行为最高原则和依据的周礼正在分化瓦解之中。
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人们行为失据,治国失据,天下失道,社会动荡。
针对这一形势,各种派别的思想家竞相思考探求一种令人满意的救世方法。
以孔丘为首的儒家把周礼从一种体现天命的强制人们服从的外在规范和制度改造成主体的一种道德追求。
这种主张改造来挽救周礼的的方法遭到墨子的反对,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说来改造社会。
而法家则认为使天下有道的根本方法只有实行法制。
老子比其他各派学者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他认为,仁义忠孝等道德规范、法制都是人类暂时维持生存发展的一时之计,都是人们设定的非自然的功利目标。
老子认为必须从治本出发来救世,超越一切现实的制度、法制、规范,提出了“道法自然”这一根本原则,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方法。
老子的《道德经》一共有81章,五千余言,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道论、治论、玄同论。
[1]( P.170)对老子的“道”,历来解说不一。
有的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为学》1
2019年7月24日
步,金榜题名!
3
贫僧先立志,然 后努力去为,
富和尚只强调客 观条件,不立志 而不为。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
2019年7月24日
步,金榜题名!
4
为学
学则易,不学则难
对
比
贫者
富者
人贵立志,
事在人为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
2019年7月24日
步,金榜题名!
5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
2019年7月24日
步,金榜题名!
9
C
9、上文选自课文《__》,作者是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________
11、下列对富者说的“"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 而往"的情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为学
清 彭端淑
2019/8/29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
1
步,金榜题名!
选自《白鹤堂集》, 原名《为学一首示子侄》。
《为学》 为——做
学——学问。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
2019年7月24日
步,金榜题名!
2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是何道理?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
遇上你是我们的缘分,祝你学习进
2019年7月24日
步,金榜题名!
11
1本文作者是 朝的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通过“为之”与“不为”,“学之”与“不 学”的对比,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为学与为道之辨
、
尊德性而道 问学 ( 秦 儒学 ) 先
先秦儒家 , L 到孟 苟 , 是在肯定人类文化秩序 的 从孑子 都 基础上来论述人生价值 问题 的。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 问题 , 就是使作 为群体人类 的秩序规 范 ( ) 外 与作为个 体人性 的
主观心理 结构 ( ) 内 相互 适应 。孑 子 在对理想人格 的设定 L
止观双行, 定慧双修。 禅宗有 “ 南顿北渐” 之争, 北宗神秀主张渐修 , 南宗慧能提倡顿悟。宋明理学中, 程朱理学 与陆王心学的 “ 尊德性” “ 与 道问学” 的对峙难以调和。
关键词: 为学;为道 ;尊德性;道 问学
中图分 类号 :D6 8 4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10 - 47 2 0 1 — 15 0 03 8 7 ( 06) 0 0 6 — 3
神境界 ( 为道 ) 的关系 。如何处理学习知识与提高精神境界 的关 系问题 , 为传 统哲 学面临 的难题 , 学与为道 , 问 成 为 学
与人格 , 构成 了传统哲 学所反复讨论 的一个 重要 理论问题 。 对于不 同的学术 流派 和 同一 学术 流派 的不 同发展 阶段 来 说,学” “ 有着不 同的含义 , 所追 求 的人生境界 和理想人格
修养活动。《 论语 》 中博文与约礼并举者有两处。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博我以文 , 以礼 , 约我 欲罢不能… ・ ・ 君子博学于文 , 约之 以礼 , 亦可 以弗畔矣夫 。 [ 6 1
孔 子的博文约礼说有两层含 义 : 其一 , 学习知识与道德 修养是儒家之学的不可缺少 的两个方面 。其二 , 的学习 知识 要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与统帅下进行 。 “ 文约礼” 的是德 博 讲 性修养 活动与认 知活动的关 系 , 家 “ 儒 以礼约文”, 就是用礼
为学之道
故事三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 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 焉。明年,遂登第。 ‚童年‛,没有满二十岁,二十岁叫‘弱冠’,十九岁以下叫‘童年’。可 见这个人相当聪明,他童年的时候就中举人,考取举人。以后考进士就没有办 法,考了许多次都没有考取。他的父亲是嘉善县的三尹。三尹就是县里面它的 地位是在第三级。通常我们叫大尹,大尹是县长,大概要照现在的说法,二尹 应当是秘书长、主任秘书,三尹大概是科长,这县政府的组织。他随著他的父 亲到嘉善来就职,他父亲相当于县政府的科长。钱明吾是当时的一位学者,很 有学问、德行的一位老先生。他自己做了文章,把自己的文章带去给钱先生看 。钱先生把他的文章大幅度的批改,许多地方都把它划掉了。通常文人的习气 ,总是自己的文章好,别人改动自己文章,心里总是不服。可是赵裕峰不一 样,钱先生改了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一点怒容,而且真正是心服,心服口服, 确实能够改正。到第二年,他再参加进士考试,他考中了。谦虚重要!
朱子曰:‚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 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 立志典范 立志小故事 立志意义 立志态度 立志歌曲
立志典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 张横渠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人民总理 周恩来
立志故事
宋朝的范仲淹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刚好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 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问那个算命先生说,「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 相」,这位算命先生可能这一辈子从来没有看过,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 当宰相,也吓了一跳。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 后来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接着又跟他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 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有一点纳闷,怎么差这么多的志愿,就问他,「 你为什么挑这两个志愿?」范仲淹就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一(这)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所以算命先 生马上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一颗心,叫真正的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 可以当宰相」。诸位朋友,你相信范仲淹可以当宰相吗?我绝对相信他可以当 宰相,为什么?因为他从什么时候就在做准备了?从小他的志向就很坚定,勇 往直前。
《为学》PPT
解题
题目《为学》为——做 学——学问。
本文的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示:① 明示,直接告谕② 暗示,带有启发性,可培养人的悟性。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哪一种?从课文中那里可以看出
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是教育我们要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天下事
为学
为学
天下事
天下事
为学
A
B
C
B
D
为 不为
用原文回答: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__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靠“__________”,实现了自己到南海的愿望,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们立下志向,刻苦学习。
回来
把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那个富和尚。富和尚显出惭愧的神色。
到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署鄙之僧哉?
距离
到
了
难道
吗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不能到,而穷和尚却到了。人们要有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四川省
告诉
的
边境
对
我
想要
到
怎么样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水瓶
凭,靠
什么
你
“你凭着什么去?”
我
够了
器具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2019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doc
2019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篇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Word文档(2)解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基督·佛”浅析道德经中有句话,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当时在背诵的时候,觉得似乎矛盾,想着日后慢慢理解。
现代社会,人们有了一个普遍共识,就是要做终身学习者,这是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愿望——活到老,学到老。
当时孔子的原话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现在学习的东西,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
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同过去人们学习汉语英语等都是属于交流工具范畴的。
这种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让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这个时候,各行业的人们都感觉,不学习就会落伍。
不得不学,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受益而不是受损。
生活中吃穿住行要学,与人交流要学,行业中的本专业知识技能要学相关的知识技能也要学。
道在哪里?人们忙碌于学习,忙碌于从学习中受益。
如果走向一种学习日益的执着,就是迷失了道心。
有人说,学傻了。
如痴似傻的学习,不一定是一种执着。
如果这种痴傻中,不存在贪嗔痴满分别执着妄想,这就是一种高超的学习境界。
不管是生活、学习工作上,这都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就是这种境界的展示。
为道日损,就是去掉学习中或者过去的习气中沾染的贪嗔痴满分别执着妄想。
这种根尘,是与生俱来的。
用科学的观点,即生命诞生的时候,就存在了。
所以这种去除,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工作。
蘧伯玉,从二十岁时,就是一个比较优秀者,但是从那时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找到了立即改掉,到了四十九岁,他仍然在那里找自己的毛病,每天真正的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一种大彻大悟的人,以至于孔子也是非常钦佩他的。
学习的内容,都是器的范畴,都是可以显现的。
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不着于形相。
佛菩萨都是不着于形相的,所以金刚经上讲,不要以音声色相求我,这样求佛菩萨是不可得的。
中国有个很有名气的作家,叫史铁生。
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叫昼信基督夜信佛。
为人与为学
为人与为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伦理价值观(如正直、公平、真诚、守信、责任心)、合作价值观(如忠诚、团队精神、处理冲突能力、开诚布公)、绩效价值观(如利益、能力、适应性、创造性、革新导向、质量)和沟通价值观(如尊重、关爱、公开、透明。
交流)不断相互调适且充分考虑到机关现实。
唐山学院校训“诚信奋斗为人,严禁求真为学,从做人和做学问两个角度,明确阐释了唐山学院师生员工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唐山学院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
做人要诚实守信,不懈奋斗,才能成就大事;做学问必须严谨务实,求真创新,才能成为大家。
为人与为学我们经常上课,把话都已讲完了,再要向各位讲话,似乎没有好的意思贡献给大家。
这次月会承陶训导长相邀作一次讲演,事前实在想不出一个题目来。
想来想去,才想到现在所定的题目——为学与为人。
为什么想到这个题目呢?是因为我近来常常怀念我们在大陆上的那位老师熊先生。
当年在大陆的时候,抗战时期,我们常在一起,熊先生就常发感慨地说:“为人不易,为学实难。
”这个话,他老先生常常挂在口上。
我当时也不十分能够感受到这两句话的真切意义,经过这几十年来的颠连困苦渐渐便感觉到这两句话确有意义。
我这几年常常怀念到熊先生。
我常瞻望北大,喃喃祝问:“夫子得无恙乎?”他住在上海,究竟能不能够安居乐业呢?今已八十多岁,究竟能不能还和当年那样自由的讲学,自由的思考呢?我们皆不得而知。
(今按:熊十力先生已于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寿八十六岁。
)常常想念及此,所以这次就想到他这一句话,“为人不易,为学实难”。
这句话字面上很简单,就是说做人不容易,做学问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但是它的真实意义,却并不这么简单。
我现在先笼统地说一句,就是:无论为人或为学同是要拿出我们的真实生命才能够有点真实的结果。
先从为人方面说。
“为人不易”,这句话比起“为学实难”这句话好像是更不容易捉摸,更不容易了解。
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名义上在做学问,所以这里面难不难大家都容易感觉到。
关于为学和为道文章
关于“为学”和“为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出于《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和“为道”,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路径。
为学指平常的认知方式,它的认识对象是现象界的一切事物,作为人伦日用之学,这些知识必须靠人们与外界交往、日积月累才能获得,所以说是“为学日益”。
而“为道”与为学不同。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是宇宙生命之源,超乎形象,独立无对。
一个至高无上的大道,人们无法用普通的认知手段加以把握,甚至无法用语言加以描述。
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减少知识,减少一切主观的认知成分和情感因素,使主体主动地融于宇宙之中,与大道化为一体,才能体悟大道的整体性存在,继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境界。
在两者关系上,老子主张用“为道”的方式来指导“为学”,而“为学”的最终目的则是服务于“为道”。
我认可这两者关系,承认在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通过主体的不断认知,便可以达到“为学日益”;而使主体主动地融于宇宙之中,与大道化为一体,则需损之又损,以达“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境界之观点。
书法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则是通过线条的流动,如何起笔,如何收笔,如何顿挫,如何挺拔有力,如何刚中有柔,柔中含刚,最后达到那条线曲中有直,直中寓曲,在文字的书写和构形以及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安排布局中,表达创作主体的人格、情感、意趣、创造出体现艺术家独特个性的审美意境。
能够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地反复学习,那真是叫“为学日益”。
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作品充满着矛盾,又协调统一,作品的意境使得鉴赏者无法用语言描述美在哪里,因为作品在审美主体面前,已经看不到书家具体的笔画,具体的写实,写到最后是情性的流露,自然的表达,好似意象,谁能看得出,意象的形是什么呢?那真是“精”、“气”、“神”的有机统一。
那时间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为道日损”呢?回答是肯定的。
先前临习赵孟頫《道德经》时,欣赏着赵书圆美流畅风格,仿佛书法家伏案间,和颜悦色地就在眼前示范着,耐心地告诉我,如何写好《道德经》(附:《道德经》书法局部照片)的每一个字,然后再平和地告诉你《道德经》含义……赵孟頫用书法语言,告诉了“为学”和“为道”的既辨证又统一的哲理。
【道德经系列25】为学和为道截然相反?
【道德经系列25】为学和为道截然相反?我们继续聊聊老子的《道德经》第48篇:以无为取天下。
这一篇是《道德经》的名篇之一,也极具思想性的,我们先来看看原文,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01“为学”和“为道”的区别首先,这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经常被人误解,说是老子的道家思想,不主张学习求知,但其实并不是。
这里的“为学”和“为道”其实是两个方面,为学”是探求外物学问的活动,学习和积累外在的实践经验或者一般性的知识,所以是愈累积愈多的,称之为“为学日益”。
而“为道”则不太一样,“道”是形而上的,是精神上的,为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的智慧,一种对宇宙万物最根本、更全面的认识。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摈弃一些成见、偏见和欲望的干扰,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所以,要“为道日损”。
就像哲学家冯友兰老师说的:为道就要日损,为学就要日益,但是,所损所益并不是一个方面的事。
曰损,指的是欲望、情感之类;日益,指的是积累知识的问题。
这两者并不矛盾,为学所得的是知识的积累,为道所得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和智慧,或者说让思维更加理性,免受欲望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所以,为学和为道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一方面吸收知识和经验,一方面过滤掉不需要的东西,有点类似“去伪存真”的过程。
02什么才是真正的“至道”?其中在《庄子·知北游》这一篇里面庄子也谈到这个道理,他讲了很多寓言故事,而有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有一天孔子闲来无事,就去问老子,什么才是真正的“至道”。
老子说,你先得斋戒静心,再疏通你的心灵,清除你的精神,破除你的才智,然后才能谈论道。
老子继续说,博读经典的人不一定懂得真正的道理,善于辩论的人不一定格外聪明,圣人懂得果断舍弃上面的这些做法。
增加了看起来又没有增加,减少了看起来又没有减少,这就是圣人所把持的道。
道深邃像大海,高大如高山,万物的运动都是在它的范围之内,这就是道。
初三作文议论文《为学》800字(共10页PPT)
为学
800字
选自清代《白鹤堂集》的《为 学》,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应该怎样
做学问。古今中外,多少圣
人贤士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
将自己的学问做的如此深不可测。 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学与问。
态度 学,就是要端正自己的
,树
学风 立起良好的
,改变自己不好
的作风。
关键词:清代,白鹤,详细,我们,
折,困难,不要,抱怨,因为,我们,自 己,选择,路上,本来,布满,荆棘,我 们,提醒,自己,过去,前方,就是,光 明,我们,为什么,做学问,因为,我们, 希望,梦想,需要,通过,努力,实现, 我们,只有,努力,做学问,才能,抓住, 希望,实现,梦想,赢得,未来。
初三作文议论文《为学》
为学,仔细想来,这是两个值得
初三作文议论文《为学》
做学问时,如果遭遇挫折、
困难、不要抱怨,因为我们自己选择
的路上,本来就布满荆棘,我们要提
光明 醒自己,走过去,前方就是
。
我们为什么要做学问?因为我们
梦想 有希望,有
。而这是需要通
过努力来实现的。我们只有努力地做
学问,才能抓住希望,实现梦想,赢
得未来。
关键词:做学问,如果,遭遇,挫
难题 在学习时,都会遇到
,这时,
所 就要学会提问。这样才会使自己
学的知识更全面。所以,做
学问,学与问才是最基本的,
最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知识,学习,优秀,品质,基础,当然, 学会,问题,每个,学习,遇到,难题, 这时,就要,学会,提问,这样,自己, 所学,知识,全面,所以,做学问,基本, 重要,基础。
再见
初三作文议论文《为学》
国学:为学之道
国学:为学之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为学之道【原文】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挛挛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与“为道”《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四十八章)“为学”与“为道”,在“作为人”、“成为人”的道路上都是重要的,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等级或层面上的区别。
相对而言,“为学”重在求得外在的经验知识,也可以对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未超越“知识”,达到对于“道”即最高真理的深层把握。
“为道”是通过对外在经验及其知识的超越,透过“直观”而把握内在“虚静”的心境,追求最高的“大化之道”的精神境界。
一、为学“为学日益”,也就是求得知识,积累知识,增益学问。
1 求知:人类的本性真理性知识的获得来源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世界万物及其知识的追问。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探索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爱智慧”之人为求知而从事学术。
在此,我们推而广之,不仅哲学如此,而且对于其他门类知识的求知者来说,同样经历着“惊异(惊异的层次是不同的,哲学的惊异是高位层次的惊异)――求知”的过程。
因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类首先偏爱感觉,因为它“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但在许多生物中包含着这种形式,所以,官能的感觉不能以为是智慧,而“智慧”是寻求事物的原因和原理的那一类知识。
柏拉图把人们求知的欲望与感性生活相分离,知识和真理属于理念王国,它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亚里士多德拒斥了柏拉图把经验和理念世界的隔离,因为人类知识这一较高的形式是由较低的形式发展而来的。
亚里士多德对于人类的感性生活给予了赞美,并且他又把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联结在了一起。
人们从惊异开始寻求知识,再以获得到可靠的知识来消解惊奇,展现了人们的求知过程。
黑格尔把古希腊求知开始的“惊异”视为“精神”外在的东西,但又与人类精神亲近,与之处于积极的关系之中,这是人们求知的开始,因此,“直观只是知识的开端”,他更加强调了推动知识前进的“否定性”的力量。
人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否定”,而使认识形式不断地提升,知识不断地增益。
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在“否定”中进步。
从钻木取火到火箭升空;从航海寻路到星空探秘;从于龟背写字到活字印刷(再到激光照排),从鸿雁传书到网络快车等等。
在科学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绝对时空观到相对时空观。
在这些标明着人类的进步和知识的推进两极的跨越中,经历了多少次“否定”?!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于惊异――求知――否定的上升性的循环中前进。
这正是人类求知本性的展现。
2 求知:“为学”之路径真理性知识的获得来自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渴求。
为学者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求知的前提和态度。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当柏拉图恳求成为他的学生时,他问柏拉图,你知道我对自己的评价吗?柏拉图说,知道,那就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向我学习呢?柏拉图说,这正是您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苏格拉底认为,知道也就是知识,知道自己无知,也就叫有知识了。
据说,一次,有一人去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想取些经验,苏格拉底把他带到水缸前,把他的头按了下去,那人挣扎出来说,这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说,你要像在水里迫切地需要空气那样需要知识,你就能够获得到知识了。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不断地提问,启发人们获得知识,增益知识。
要以“无知”的心态去求知,以渴求的精神去获知。
这同老子所言相似,“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七十一章)。
也就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的人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那就是缺点了。
若想求知,要自知无知,才能进一步追求真知。
即便是在“熟知”事物的面前,也要抱有这样一种态度。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
有一种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的不去管它了。
”实际上,熟知并非真知,要探寻真知,就要时时警示自己,不以自知为知。
为学者在自知无知的前提下,要“独上高楼”,博览群书,即“博学之”。
在古代和近现代都有许多西方的智者,既是哲学家,又是自然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热衷于动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并著有提及了500多动物的《动物学研究》,具有开创性。
后来他把对自然万物研究的著作编在一起,叫《物理学》,把非经验科学,亦就是哲学所探讨的问题放在物理学之后,即《物理学之后》,我们译为《形而上学》,用汉语言来说,前者探讨的是“器”,为形而下者;后者探讨的是“道”,为形而上者。
他还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在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修辞学、诗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恩格斯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和现代的罗素等等,都可谓“博学者”。
人尽可能地成为博学者,但人不可能达到“完整”和“完美”,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永久的目标去追寻。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完整”与“完美”,布鲁尼强调:“非凡的才华只能从渊博的知识中产生。
”“要研究哲学、诗歌、演说、历史以及其他方面的著作,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思想丰富多彩,……此外,还必须进行不可忽视的文学方面的修养。
科学和文学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学习这两方面的知识可以相得益彰。
”这一时期,达芬奇就是出类拔萃的全才。
中国古代,许多智者同样集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等于一身,所以我们称之为“思想家”。
而今不一定要求我们是通才,但“博学”是求知者努力积累知识的重要路径,如此,方可“为学日益”。
为学者在求知中须不断得“审问之”,提出问题,这是获得知识的重要起点,是创造和悟“道”的开端。
牛顿由“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的问题引出了关于“万有引力”方面的知识。
爱因斯坦经常思索假如光在前进,人追着光跑,光速会不会减慢?假如人跑得极快,光会不会不动了呢?等等问题引出了“相对论”的知识。
波普尔认为,“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增长所能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实验、去观察”。
使我们“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古希腊哲人最早追问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到苏格拉底又把哲学引入了新的问题,追问着“人是什么?”由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引发出了哲学史上展现出的不同的哲学派别及其思想理论。
反过来,他们的思想理论又构成和创造了哲学的历史和知识。
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中这样说,“问题是某种打开混乱局面、在绝境中能够提供一线希望的东西。
最高级、最充满人性的学习方式是把确定的体系置于问题的光辉中。
如果不仅使个别的符号,而且使总的规则作为问题呈现出来,创造就会成为可能。
在中国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中国仁人志士的面前,由此,人们寻找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道路。
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此为指导,探索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从中说明了在求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它使创造成为可能。
为学者还须“慎思之”、“明辨之”等,这都是求知的重要路径。
“为学日益”是通过有效的方法积累知识,增益学问。
“为学”之道乃“知者”之道、“学者”之道,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求道”。
二、为道“为道日损”,也就是“减负”知识,超越知识。
寻求最高真理,达到“人与天一”的天地境界,以至于无为而无不为。
1 求道:超越知识“求道”之路是对“求知”之路的超越。
维特根斯坦说:“在登上高处之后,他必把梯子扔掉。
”求知之路就像攀沿知识的阶梯,只有上得高处,不仅是“通过”知识,而是要“超越”知识,才能转而求道、获道,生成思想和智慧。
亦正是老子所言,减损知识之累,从厚积的知识中跳跃出来,寻求“道”――宇宙的最高真理,扫除心中迷障,迸发出思想,把相对而言的“有限的知识”扬弃于“无限的思想”自身之中。
因此,思想是对知识的超越。
积累知识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在于出思想。
帕斯卡认为,人类全部的尊严和他的全部优异,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他全部的义务就是要像他所应该地那样去思想。
“可是世人都在思想着什么呢?……只想着跳舞、吹笛、唱歌、作诗、赌赛等等,想着打仗,当国王,而并不想什么是作国王,什么是作人。
”因此,知识的爆炸,并不一定思想倍出和丰富,反而有时却显现出思想的贫乏,因为人们太忙碌于现实,无暇顾及思想之深处。
人类需要“高明的灵魂”而引导其归宿。
所以思想和知识相比,层次不一,影响不同。
正是思想才使人优异,形成了人的伟大。
尽管人在自然界面前如此的脆弱和渺小,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于死命”,“纵然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宇宙对自己的优势一无所知。
而人的优势和尊严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填充了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努力地思想,努力地求“道”。
“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思想的伟大力量不可估量,它不可用探测物理事物本性的方法去测量;它不以保持和占据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度量,它可以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传承与徜徉。
牛顿关于古典物理学的思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思想,康德“批判哲学”的思想,黑格尔第一个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描写为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思想;中国儒家的“乐生”、道家的“长生”、佛家的“无生”的思想等等,都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会思想的苇草――人拥有着宇宙。
这就是人为求得最高真理而产生出的思想的力量。
“为道”之道乃“智者”之道,“思想者”之道。
2 求道:天地境界求“道”,求得最高真理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因此人们要行道、修道、得道。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或最高概念,它是“形而上”者。
尽管各家对“道”所述不一,很难言尽,但它是自然万物和人伦等所依循之“道”。
无论是春秋时代所讲的从属于天的“天道”(日月星辰所遵循的轨道),孔子侧重讲的“人道”(人类生活所遵循的轨道);还是老子的先天地而生的世界本原之“道”,张载的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之“道”等等,中国古代哲人对“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但皆以“道”为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故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以!”“闻道”是学问的目的。
老子所言之“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家哲学让人们去除智虑分辨,减损知识的重负,其目的在于达到对“道”的认知,追求与“道”合一的境界,因此“道”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