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与“为道”共13页word资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与“为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为学”与“为道”,在“作为人”、“成为人”的道路上都是重要的,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等级或层面上的区别。相对而言,“为学”重在求得外在的经验知识,也可以对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未超越“知识”,达到对于“道”即最高真理的深层把握。“为道”是通过对外在经验及其知识的超越,透过“直观”而把握内在“虚静”的心境,追求最高的“大化之道”的精神境界。

一、为学

“为学日益”,也就是求得知识,积累知识,增益学问。

1 求知:人类的本性

真理性知识的获得来源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世界万物及其知识的追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探索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爱智慧”之人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在此,我们推而广之,不仅哲学如此,而且对于其他门类知识的求知者来说,同样经历着“惊异(惊异的层次是不同的,哲学的惊异是高位层次的惊异)――求知”的过程。因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类首先偏爱感觉,因为它“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但在许多生物中包含着这种形式,所以,官能的感觉不能以为是智慧,而“智慧”是寻求事物的原因和原理的那一类知识。柏拉图把人们求知的欲望与感性生活相分离,知识和真理属于理念王国,它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拒斥了柏拉图把经验和理念世界的隔离,

因为人类知识这一较高的形式是由较低的形式发展而来的。亚里士多德对于人类的感性生活给予了赞美,并且他又把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联结在了一起。人们从惊异开始寻求知识,再以获得到可靠的知识来消解惊奇,展现了人们的求知过程。黑格尔把古希腊求知开始的“惊异”视为“精神”外在的东西,但又与人类精神亲近,与之处于积极的关系之中,这是人们求知的开始,因此,“直观只是知识的开端”,他更加强调了推动知识前进的“否定性”的力量。人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否定”,而使认识形式不断地提升,知识不断地增益。

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在“否定”中进步。从钻木取火到火箭升空;从航海寻路到星空探秘;从于龟背写字到活字印刷(再到激光照排),从鸿雁传书到网络快车等等。在科学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绝对时空观到相对时空观。在这些标明着人类的进步和知识的推进两极的跨越中,经历了多少次“否定”?!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于惊异――求知――否定的上升性的循环中前进。这正是人类求知本性的展现。

2 求知:“为学”之路径

真理性知识的获得来自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渴求。

为学者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求知的前提和态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当柏拉图恳求成为他的学生时,他问柏拉图,你知道我对自己的评价吗?柏拉图说,知道,那就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向我学习呢?柏拉图说,这正是您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知道也就是知识,知道自己无知,也就叫有知识了。据说,

一次,有一人去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想取些经验,苏格拉底把他带到水缸前,把他的头按了下去,那人挣扎出来说,这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说,你要像在水里迫切地需要空气那样需要知识,你就能够获得到知识了。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不断地提问,启发人们获得知识,增益知识。要以“无知”的心态去求知,以渴求的精神去获知。这同老子所言相似,“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七十一章)。也就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的人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那就是缺点了。若想求知,要自知无知,才能进一步追求真知。即便是在“熟知”事物的面前,也要抱有这样一种态度。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的不去管它了。”实际上,熟知并非真知,要探寻真知,就要时时警示自己,不以自知为知。

为学者在自知无知的前提下,要“独上高楼”,博览群书,即“博学之”。在古代和近现代都有许多西方的智者,既是哲学家,又是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热衷于动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并著有提及了500多动物的《动物学研究》,具有开创性。后来他把对自然万物研究的著作编在一起,叫《物理学》,把非经验科学,亦就是哲学所探讨的问题放在物理学之后,即《物理学之后》,我们译为《形而上学》,用汉语言来说,前者探讨的是“器”,为形而下者;后者探讨的是“道”,为形而上者。他还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在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修辞学、诗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恩格斯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

的人物”。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和现代的罗素等等,都可谓“博学者”。

人尽可能地成为博学者,但人不可能达到“完整”和“完美”,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永久的目标去追寻。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完整”与“完美”,布鲁尼强调:“非凡的才华只能从渊博的知识中产生。”“要研究哲学、诗歌、演说、历史以及其他方面的著作,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思想丰富多彩,……此外,还必须进行不可忽视的文学方面的修养。科学和文学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学习这两方面的知识可以相得益彰。”这一时期,达芬奇就是出类拔萃的全才。中国古代,许多智者同样集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等于一身,所以我们称之为“思想家”。而今不一定要求我们是通才,但“博学”是求知者努力积累知识的重要路径,如此,方可“为学日益”。

为学者在求知中须不断得“审问之”,提出问题,这是获得知识的重要起点,是创造和悟“道”的开端。牛顿由“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的问题引出了关于“万有引力”方面的知识。爱因斯坦经常思索假如光在前进,人追着光跑,光速会不会减慢?假如人跑得极快,光会不会不动了呢?等等问题引出了“相对论”的知识。波普尔认为,“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增长所能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

知识,去实验、去观察”。使我们“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古希腊哲人最早追问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到苏格拉底又把哲学引入了新的问题,追问着“人是什么?”由他们提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