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具潜在益生特性菌株的筛选

合集下载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口腔、阴道等部位,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益处。

在实验室中,通过培养双歧杆菌,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它的特性、代谢途径、功能以及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个关于双歧杆菌实验操作的示例,包括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等步骤。

1.菌株的分离和纯化从人体标本或商业产品中获得含有双歧杆菌的样品,例如:粪便、口腔漱口水、乳制品等。

将样品悬浮于无菌PBS(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进行10倍序列稀释。

将适量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温度和营养成分的琼脂平板上。

经过孵育后,从单个菌落中刺取分离得到的单菌株。

2.菌株的培养将分离得到的单菌株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如MRS培养基)的液体培养物中。

培养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通常在30-37℃之间)、PH值和氧气供应等。

静态培养通常在试管中进行,而摇床培养则需提供常规的摇床条件。

3.菌株的保存为了长期保存双歧杆菌菌株,常常采用冷冻保存和干燥保存。

其中,冷冻保存利用甘油或液氮冷冻对菌株进行保藏。

干燥保存是将菌株培养物在适当的保护剂(如蔗糖、蛋白质)的作用下,通过真空或喷雾冻干处理。

冷冻保存要求贮存于低温(-70℃至-80℃)环境中,而干燥保存则可在室温下进行。

4.菌株的鉴定确定菌株是双歧杆菌的一种,需要通过鉴定方法进行确认。

传统的鉴定方法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形态学特征、生理和生化试验等。

另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用于鉴定双歧杆菌,如PCR扩增特定的双歧杆菌基因片段或测序分析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

5.功能研究在鉴定菌株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和代谢途径。

例如,可以采用培养基成分和环境参数的调整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

也可以评估双歧杆菌在产生保健益生素、抑制致病菌、增强免疫等方面的功能。

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可以实现对双歧杆菌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摘要】为丰富发酵剂及益生菌菌种资源,从内蒙古阿拉善盟采集7份新生婴儿粪便样品,在传统细菌分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莫匹罗星锂盐和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改良基础培养基,快速有效地分离获得双歧杆菌.结合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API20A试剂条鉴定菌种.结果共分离获得6株双歧杆菌,其中3株动物双歧杆菌,2株青春双歧杆菌,1株短双歧杆菌.试验验证甘油浓度为70%时冷冻保藏效果最佳.%In order to enrich more types of leavening agents and probiotics resources, faeces collected from sev-en infants(Alashan, Inner Mongolia)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bacterial separation method, Mupirocin lithium salt and X-Gal were added to the basic medium, to separate the bifidobacterium effectively. Automatic microorganism analytical system and API20A reagent strip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bifidobacteri-um. In total, six strains of bifidobacterium were obtained from infacts' faeces, among which three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lactis, two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and one strain was Bifidobacterium breve, and the optimum storage condition for the bifidobacterium is 70%glycerol.【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23【总页数】6页(P171-176)【关键词】双歧杆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PI20A试剂条;冷冻保藏【作者】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作者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正文语种】中文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了互惠共存的关系,具有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防治便秘腹泻、缓解乳糖不耐、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三高和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1-4]。

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_吴拥军

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_吴拥军

作者单位:贵州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贵阳 550025 中国收稿日期:1997-01-03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吴拥军 王嘉福 尹峻峰摘 要 研究了适宜的双歧杆菌分离方法,从婴儿、成人粪便中分离到36株疑似双歧杆菌,经过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确认为青春双歧杆菌(B if idobacterium adoles -centis )20株和长双歧杆菌(Bif idobacterium longum )6株。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分离 鉴定 双歧杆菌是人类肠道正常菌群中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它有益于健康的原因被逐渐弄清。

它以生成醋酸为主,同时生成乳酸和少量的甲酸,在肠道中造成低pH 环境,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长[1]。

双歧杆菌不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其代谢产物可抑制肠道中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可消除或显著减少亚硝酸盐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并能合成多种维生素,促使酪蛋白消化,调节菌群失调,激活吞噬细胞活性,消除自由基、过氧化脂质及腐败菌产生的吲哚胺、氨、硫化氢有害物质[6]。

双歧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对营养条件要求很高,对低pH 的抵抗能力极差,活性保持比较困难。

目前文献报道的方法[2][3][6]大多需要较高的实验条件或重复性差。

因此,研究一种适宜的分离方法具有现实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样品 分离样品采自贵阳地区婴儿、成人的粪便。

1.1.2 培养基分离培养基(%):蛋白胨2.0,酵母浸膏粉0.25,葡萄糖0.5,磷酸氢二钠0.25,氯化钠0.5,硫代乙醇酸钠0.1,L -半胱氨酸0.1,天冬氨酸0.01,重铬酸钾0.2,琼脂 1.5,牛肉汤50ml,肝汤50ml 。

调至p H7.5,0.7×105Pa 灭菌20min,冷至55℃加入5%~6%的无菌兔血或羊血制成培养皿平板。

增殖、纯化培养基:参照 1.2.1(不加兔血或羊血)。

糖发酵培养基(%):氯化钠0.5,蛋白胨 1.0,酵母浸膏0.25,硫代醇酸钠0.1,20%糖溶液 5.0m l,调节pH7.5,1kg /cm 2,30min 。

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

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

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益生菌的作用和益处。

人源益生菌指的是从人体内分离出的具有潜在健康益处的菌种,其分离鉴定以及体内外抗氧化潜能的研究对于推动益生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离鉴定是研究人源益生菌的第一步。

人体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了许多潜在的益生菌。

在分离过程中,可以通过采集人体样本,如肠道内容物、口腔拭子或者粪便样品等,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

培养基的选择对分离结果至关重要,不同的菌种对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适应性。

分离后,可以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等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在分离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人源益生菌的抗氧化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氧化应激是一种产生过多自由基,超过体内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的过程,它会对细胞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来清除自由基,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平衡。

然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会导致氧化应激加重,进而造成细胞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而益生菌中的一些菌株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对抗氧化应激,促进人体健康。

体内研究是了解人源益生菌抗氧化潜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将分离鉴定得到的益生菌菌株注入实验动物体内,观察其对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检测实验动物抗氧化酶和非酶的活性变化,评估益生菌对于改善体内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观察实验动物氧化指标,如丙二醛、超氧阴离子等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确认益生菌的抗氧化效果。

此外,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体外实验,可以评估益生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来评估益生菌的抗氧化能力。

同时,还可以使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抑制或减少DNA损伤实验等来检测益生菌的体外抗氧化潜能。

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

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

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乳酸细菌,具有很多种类,其分类鉴定过程是微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按照流程分步骤阐述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

第一步:样本收集首先,需要从目标样品中收集双歧杆菌。

样品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包括人体肠道、动物肠道、泥土、水样等。

在收集样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避免污染和杂质的干扰。

第二步:预处理样品收集到的样品可能包含大量杂质和其他微生物。

因此,在进行分类鉴定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消毒、滤液、大肠杆菌的去除等。

只有经过预处理后的样品才能进行后续的分类鉴定工作。

第三步:菌落分离通过培养,将目标微生物分离出单个菌落。

在分离时要保证菌落的纯度,尽可能地去除其他细菌的干扰。

为了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建议在分离时同时留取多个单克隆,每一个都应该经过相同的操作来验证。

第四步:生理生化特性判定生理生化特性是鉴定双歧杆菌的关键部分。

常见的生理生化特性包括菌种的形态特征、代谢途径、对培养基的需求等。

对菌落气味、颜色和形态等方面进行观察,测量它们的生长特性。

这一步是识别双歧杆菌是否出现新物种的关键所在。

第五步:分子生物学检测为了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建议在第四步生理生化特性判定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这包括测序、PCR等操作。

通过这些操作可进一步鉴定目标细菌的种类、品种。

在这一步中借助了现代的科研技术,为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和助力。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涉及许多步骤,包括样品的收集和预处理、分离菌落、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这一过程需要技术经验和实验操作配合,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风险性。

只有通过严格流程的操作和准确安排,才能确保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婴儿粪便中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

婴儿粪便中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

婴儿粪便中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作者:郑丽君吴秀英李洪亮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9年第04期摘要:采用从婴儿粪便中提取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种,为下一步的研究开发做乳酸菌种库做积累。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 5位志愿者进行样品采集,得到5份完全由母乳喂养的婴儿(2月龄)自然排出的粪便样,并分离纯化出5株乳酸菌(RS1, RS2,RS3,RS4,RS5)和5株双歧杆菌(SQ1,SQ2,SQ3,SQ4,SQ5),经鉴定,确定RS3和SQ1具有益生作用的。

结果表明,此2株菌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胆盐耐受力,对温度敏感,对模拟胃液和肠液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95%以上的抑菌率,可作为优良的益生菌候选菌种。

关键词:婴儿粪便;乳酸菌;双歧杆菌;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S852.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9.04.003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robiotics from Infant FaecesZHENG Lijun,WU Xiuying,LI Hongliang,SUN Tao(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Industay(Group)Co.,Ltd,Huhot,Inner Mongolia 011517,China)Abstract:Along with increased recognition of the probiotics, however, the basic mechanism of probiotics hasn't been completely unified up to now,which needs furth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solate probiotic strains from the feces of infants,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library of probiotics next step. Five natural excre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ull breastfeeding babies(2 months)of Luoyang He'nan,f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RS1,RS2,RS3,RS4,RS5)and five Bifidobacterium(SQ1,SQ2,SQ3,SQ4,SQ5)were isolated after purification. Furthermore,two strains(RS3,SQ1)were characterized to have probiotic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two strains were well resistant to acid and bile condition,sensitive to temperature,and highly tolerant to simulated gastric and intestinal fluid. In addition,up to 95% E. Coli and Salmonella were inhibited by these two strains. Based on their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RS3)and(SQ1)can be excellent candidates of probiotics library.Key words:baby faeces;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0 引言益生菌是一類可以对宿主细胞起到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定植在人体肠道和生殖系统中[1],分为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革兰氏阳性双歧杆菌。

人体肠道中多雷拟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人体肠道中多雷拟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基 (Brucella Agar)ꎬ 中国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ꎮ
1 2 方法
1 2 1 粪便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选择 4 位 1 个月内
没有药物、 抗生素、 益生菌使用史的健康成人作为研究
对象ꎬ 其中男性 2 人、 女性 2 人ꎮ 研究对象自行采集晨
起第一次排出的新鲜粪便中间段没有接触空气和地面的
序列比对ꎬ NG01 菌株与 Bacteroides dorei 175 的 16S rRNA 相似度达到 98 96% ꎮ 结论: 分离得到的 NG01 菌株在细菌
形态、 培养特性、 生理生化反应结果符合拟杆菌属特征ꎮ
关键词: 肠道菌群ꎻ 多雷拟杆菌ꎻ 分离鉴定ꎻ 16S rRNA 测序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微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ꎬ
第8 期
苏晓明等: 人体肠道中多雷拟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63
图 1 NG01、 NG02 血平板菌落形态
2 2 菌体形态观察及革兰氏染色镜检
NG01 和 NG02 菌液于显微镜下镜检如图 2 所示ꎬ 均
呈小棒杆状、 无芽孢、 排列无规则ꎬ 常单独存在ꎬ 少见
群集ꎮ 革兰氏染色后ꎬ 菌体镜检结果呈红色ꎬ 如图 3 所
序: ①94 ℃ 预变性 3 minꎻ ②94 ℃ 变性 30 sꎻ ③55 ℃ 退
火 30 sꎻ ④72 ℃ 延申 1 minꎻ ⑤将上述 3 个步骤循环 30
次ꎻ ⑥最后在 72 ℃ 延伸 5 minꎮ PCR 反应结束后ꎬ 取 5
μL 反应液在 60 V、 90 min 条件下进行 5% 琼脂糖凝胶电
氧化酶试纸、 厌氧培养袋、 厌氧产气包、 氧气指示剂ꎬ
中国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ꎻ TIANamp Bacteria DNA Kit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钟智;马昕玮;路镜达;陈永福
【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
【年(卷),期】2024(52)3
【摘要】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

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

研究发现,实验菌株对12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仅对氨苄西林和利奈唑胺敏感。

全部实验菌株均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具有耐药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自L家庭母亲粪便的菌株对利福平、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婴儿粪便和母乳分离株。

短双歧杆菌的耐药表型差异较大,即使是分离自同一个家庭和个体的菌株其耐药表型也不相同。

研究为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评价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总页数】5页(P21-24)
【作者】钟智;马昕玮;路镜达;陈永福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5
【相关文献】
1.荷斯坦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2.母乳喂养评估量表在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应用研究
3.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及其菌株特性研究
4.健康成人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乳体内特性研究
5.“通乳导滞”推拿法提高母婴分离后捐献母乳合格率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细菌素屎肠球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特性

产细菌素屎肠球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特性

产细菌素屎肠球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特性张 明,罗 强,魏 婕,刘 巧,罗 璠*(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41)摘 要:从采自四川红原的传统发酵酸乳中分离得到308 株疑似乳酸菌,通过96 孔板法初筛和平板打孔法复筛,筛选出1 株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菌株SC-Y112。

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ropA管家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该菌株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通过排酸及排除H2O2影响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经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效果明显消失或下降,说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成分具有蛋白质性质。

进一步探究该菌株所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稳定性及抑菌特性表明,该细菌素在菌株接种后6 h产生,12 h达到最高;菌株在连续传代86 代内,产细菌素能力较为稳定;细菌素在 pH 3.0~7.0的条件下稳定,在100 ℃处理30 min后仍具有抑菌活性;SC-Y112所产细菌素具有广谱抗菌性,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发酵酸乳;屎肠球菌;细菌素;抑菌Screening for and Identification for Bacteriocin-producing Enterococcus faecium and It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ZHANG Ming, LUO Qiang, WEI Jie, LIU Qiao, LUO Fan*(Key Laborator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imal Genetic Resource Re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hengdu610041, China)Abstract: A total of308 strains suspected of being Lactobacillus were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fermented yoghurt collected from Hongyuan, Sichuan province, and were screened by 96-well plate method and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 Among these strains, SC-Y112 was selected for its obvious antibacterial effect. It was identified as Enterococcus faecium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16S rDNA and ropA housekeeping gene sequencing analysis,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After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acid and hydrogen peroxide, th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 of the strain still had considerabl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decreased and even disappeared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protease,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antibacterial components in th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 were proteins. Further,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stability and bacterio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cteriocin produced by the strain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showed that the bacteriocin was produced at 6 h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at 12 h after inoculation; the bacteriocin production ability was relatively stable within 86 consecutive generations; the bacteriocin was stab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3.0-7.0 and heat-treatment at 100 ℃ for 30 min. The bacteriocin had a wide antibacterial spectrum, especially against Listeria monocytogenes.Keywords: fermented yogurt; Enterococcus faecium; bacteriocin; inhibition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1213-147中图分类号:Q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21)06-0171-07引文格式:张明, 罗强, 魏婕, 等. 产细菌素屎肠球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特性[J]. 食品科学, 2021, 42(6): 171-177. DOI:10.7506/ spkx1002-6630-20191213-147. ZHANG Ming, LUO Qiang, WEI Jie, et al. Screening for and identification for bacteriocin-producing Enterococcus faecium and it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J]. Food Science, 2021, 42(6): 171-17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 spkx1002-6630-20191213-147. 收稿日期:2019-12-13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CX2017SZ046)第一作者简介:张明(1993—)(ORCID: 0000-0003-4252-534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饲料微生物。

人源双歧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_熊强

人源双歧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_熊强
第 11 卷第 6 期 2013 年 11 月
生物加工过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doi:10. 3969 / j. issn. 1672 - 3678. 2013. 06. 008
人源双歧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熊 强,杨青丽,韩 浩
( 南京工业大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 211800)
表 2 利用 Biolog 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的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the Biolog automated microbial analysis system on candidate Bifidobacterium
笔者通过在乳酸细菌(MR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 物质,选择性抑制一些肠道细菌,并根据双歧杆菌的菌 落形态和色泽达到双歧杆菌快递分离和筛选的目的, 以期为以后的科研和生产构建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仪器 1. 1. 1 试样来源
新鲜粪便:采自南京工业大学的健康学生。
收稿日期:2013 - 01 - 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 (2011CB200906) 作者简介:熊 强(1970—) ,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与发酵工程,E-mail:xiongqiang@ njut. edu. cn
首先对筛选出的双歧杆菌疑似菌株进行需氧 性鉴定,然后对需氧性鉴定阴性菌株进行接触酶试 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V. P. 试验、硝酸盐还原 试验、明胶 液 化 试 验、脲 酶 试 验,淀 粉 水 解 试 验[7]。 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利用 Biolog 自动微生物分析 系统进行鉴定[8]。
2 结果与讨论

人源双歧杆菌论文:人源耐酸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性能评价

人源双歧杆菌论文:人源耐酸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性能评价

人源双歧杆菌论文:人源耐酸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性能评价【中文摘要】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体内十分重要的益生菌群之一,目前,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益生菌产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益生菌制剂在服用过程中,需要保证一定剂量活的菌体最终进入人体肠道,才能对宿主产生益生作用,而人源双歧杆菌对胃部的低pH酸环境是高度敏感的。

筛选出更加耐酸的人源双歧杆菌对双歧杆菌益生菌制品的生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用于提高菌株耐酸性的主要方法是用亚致死酸性条件短时间处理而使菌株增强耐酸性,可是已有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双歧杆菌。

我们需要找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实验采用了将双歧杆菌长时间暴露在致死低pH环境下的酸致死筛选方法,用两种不同的处理顺序,从健康儿童的新鲜粪便中,筛选出了22株人源双歧杆菌,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种属的分子鉴定和耐酸性能的评价,选出了耐酸性能最优的2株长双歧杆菌SQS7-31与SQS4-64。

通过对这两株长双歧杆菌连续20代的无压力传代后的耐酸性能评价,研究其耐酸性能的遗传稳定性,比较两种不同的筛选处理顺序对耐酸菌株筛选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这两株长双歧杆菌的耐酸性能可稳定遗传,直接对人体粪便通过酸致死处理来筛选双歧杆菌和先在温和条件下从粪便选出菌株再进行酸致死处理和筛选,均可以获得具有遗传稳定性的优良耐酸菌株。

这个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对已有文献相关论点的质疑,说明并非只有直接对人体粪便进行酸致死处理筛选才可获得优势耐酸双歧杆菌菌株。

通过观察两株菌在不同胆汁盐浓度下生长迟滞情况对其耐胆汁盐性能进行评价;通过观察两株菌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对它们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通过亚致死温度的短时间处理,对这两株耐酸菌株的耐热性能进行评价;通过计量菌体在模拟消化道中的幸存率,评价它们对人体不利环境的耐性。

综合所有的评价结果,最终选出长双歧杆菌SQS7-31做为潜在的商业化生产菌株,该菌株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内蒙古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内蒙古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内蒙古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孙春玲;李梅花;孙婷;王雪妮;刘文俊;丹彤;孙天松【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年(卷),期】2013(041)007【摘要】以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锡林郭勒盟健康人群新鲜粪便为材料,从中分离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从12份粪便样品中共分离到乳杆菌和双歧杆菌16株.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研究,将分离到的菌株鉴定为乳杆菌的9个种和双歧杆菌的1个种.呼和浩特市的7份粪便样品分离出8株乳杆菌(7个种).锡林郭勒盟的5份粪便样品分离出7株乳杆菌和1株双歧杆菌(3个种).结果表明,两地区不但粪便样品提供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且呼和浩特市粪便样品提供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大于锡林郭勒盟粪便样品提供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总页数】4页(P12-15)【作者】孙春玲;李梅花;孙婷;王雪妮;刘文俊;丹彤;孙天松【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1【相关文献】1.荷斯坦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J], 周浩;王彬;丁光明;邹玲;孙友德;单虎;温建新2.双八面体蒙脱石和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联用治疗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 [J], 王桂琴3.2017年内蒙古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J], 冯小慧;杜琳;胡泽光;王丽芳;张三粉;宋洁4.成人粪便中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分离鉴定及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J], 刘瑞娜; 周雪; 梁玉; 贺菁; 赵鹏昊; 赵桉; 孟祥晨5.健康成人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乳体内特性研究 [J], 张旭东;庄伟清;李忠磊;刘蔷;刘洪岐;陈代杰;邵雷;谭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简述益生菌制剂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筛选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为水产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AbstractDeveloping history,mechanism of action and selection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in the paper.The existing deficiency an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were propos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health aquaculture.Keywordsprobiotics;mechanism of action;selection methods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因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问题屡受挫折,经济损失巨大。

2006年,我国水产品又接连在港台和大陆等国内市场遭遇抗生素和孔雀石绿残留影响,给水产品质量安全蒙上阴影。

这些药物残留主要来自水产病害控制中使用的抗生素及饲料中添加的药物,而水产病害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和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越来越严重,与此相应,滥用水产药物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水产品中药物残留严重。

抗生素残留是阻碍水产品出口创汇和引起国内消费者担心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欧盟发布全面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禁令,损失6亿多美元。

2006年在销往台湾的大闸蟹中检出可疑致癌物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同年,在多宝鱼中也检出上述残留物,还查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禁用抗生素残留,从而引发国内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危机。

毫无疑问,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抗生素残留已严重阻碍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

益生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生态制品、活菌制剂,是指一类通过添加到食品或饲料中能够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从而对人或动物产生有利影响的微生物。

人源分离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人源分离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人源分离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体外益生特性分析王明芳;陈丽澜;张雪玲;田丰伟;倪永清【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24(45)2【摘要】对新疆伊宁县哈萨克族学龄儿童粪便样品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开展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longum subsp.longum)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

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和重复性外源性回文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技术,416株双歧杆菌隶属于B.longum、B.bifidum、B.pseudocatenulatum、B.catenulatum和B.breve。

依据优势种B.longum subsp.longum的指纹分型,27种基因型显示了个体间菌株的遗传差异,同时发现同一个体肠道有多菌株共存现象。

27株代表菌株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2B3-21、1B23-11、2B33-3和1B68-16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最优,菌株1B68-16、2B13-5、2B33-3和1B39-2的抑菌能力较强;菌株1B38-1、2B33-3、1B68-16和2B13-28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综合所有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利用多种植物源聚糖的能力进行考虑,筛选菌株1B68-16和2B33-3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后续开展体内益生特性研究,本研究可为开发适应特定区域人群的优良益生菌株及产品奠定基础。

【总页数】8页(P155-162)【作者】王明芳;陈丽澜;张雪玲;田丰伟;倪永清【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8【相关文献】1.成人粪便中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分离鉴定及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2.牛乳外泌体对动物双歧杆菌F1-3-2生长及益生特性的影响3.华南虎源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体外益生特性4.罗非鱼源肠道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益生特性分析5.人源长双歧杆菌长亚种i772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粪便堆肥化优势菌株初步筛选

粪便堆肥化优势菌株初步筛选

表明放线菌在堆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放线菌是高
温阶段的主要作用菌群. 堆肥过程中 ,霉菌的数量和
种类都比细菌及放线菌少 ,种类单一[3].
2. 4 脱臭菌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为方便起见 ,将分离出来的菌作如下标记 ,即
从各次测定的情况看 , 有以下菌对粪便提取 液的 脱 臭 效 果 较 好 : 0XZ1 , 0XZ4 , 0XZ11 , 1XZ3 ,
相对耗氧 量/ %
7. 61 6. 1
271 267. 5
262 258 251 245 239 - 32
- 34
54. 4
-
266 268 267 267 267 266 266 0
-2
3. 4
16. 9
282 278. 5
272 266 258 251 243
281 283. 5 283. 5 283. 5 283. 5
有异香味列出了两组生物耗氧率测定结果两组瓦勃氏呼吸仪则定的生物耗氧率时间内源基质内源基质温差组内源基质累积变化数实际变化数测定方法和结果分析快速降解菌用去除率高的菌测定的数值计算如表结果比较与结论将从脱臭效果耗氧速率及去除率三方面得到的快速脱臭高效降解的优势菌种作比较可以得到去除率也较高生物活性也高是堆肥中起到快速脱臭高效降解的优势菌种测定结果和对比分析经过对比发现无论是哪种状态下加入有菌堆肥品的试样均比加入灭菌后的粪便堆肥品的试样减重快脱臭效果明显这表明堆肥中含有能快速降解快速脱臭的有效菌种能够促进堆肥的进程缩短堆肥的时间在温度的比较上加入有菌855459
2XZ2 ,2XZ7 ,3XZ1 ,3XZ4 ,4XZ3 ,0XG3 ,5XG2 ,3MZ3 , 2MZ4 ,5FZ4 ,3FZ6 ,3FZ2 ,4J Z2 ,4J Z3 及 5J Z2 均有极 微弱臭味 ;0XZ4 有异香味. 2. 5 快速降解菌的筛选结果与分析 2. 5. 1 用生物活性作指标筛选与分析 从瓦勃

两种来源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种来源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种来源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乳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保健品等领域。

本研究旨在从两种来源(不同地区的商业乳制品和人体粪便)中分离并鉴定乳杆菌,并探究
其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了解乳杆菌的特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
1.从商业乳制品和人体粪便样本中分离乳杆菌,鉴定其种类并比较两种来源乳杆菌的差异;
2.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和RAPD技术,探究乳杆菌的遗传多态性;
3.识别优良乳杆菌菌株,为开发新型益生菌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三、研究内容
1.收集商业乳制品和人体粪便样本,分离筛选乳杆菌菌株;
2.通过基于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及16S rRNA序列的鉴定方法,鉴定其物种归属;
3.利用RAPD技术对乳杆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
4.对具有优良生理生化特性的菌株进行随机引物扩增遗传多样性分析;
5.以系统发育树和聚类分析来研究乳杆菌菌株的进化关系;
6.对优良菌株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分析,为乳杆菌的产业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意义
通过对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乳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筛选出一
些具有优良生理生化特性的乳杆菌菌株,为乳制品、饮料和保健品等行业的生产提供
新的菌株选育方案。

健康人粪便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健康人粪便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健康人粪便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和意义:乳杆菌是肠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对肠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粪便乳杆菌是人体肠道内常见的一种微生物群体,其对于肠道健康的维持和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分离、鉴定和研究粪便乳杆菌的菌群结构和遗传多态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分离、鉴定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探索健康人粪便乳杆菌的菌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粪便乳杆菌的功能及其与肠道健康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研发粪菌移植等相关技术提供数据基础。

研究步骤:1. 采集健康人新鲜粪便样本,并进行分离和对单菌落的鉴定;2. 选取代表性的粪便乳杆菌,进行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16S rRNA序列的分析;3. 通过多态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粪便乳杆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

参考文献:1. Zhu W, Winter M G, Spiga L, et al. Precision editing of the gut microbiota ameliorates colitis[J]. Nature, 2018, 553(7687): 208-211.2. Gu S, Chen D, Zhang J N, et al. Bacterial community mapping of the mous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 PloS one, 2013, 8(10): e74957.3. Lee S M, Lee J; Shin J H; Yih W,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PCR-DGG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method to detect and identify bacteria[J].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008, 46(1): 82-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具潜在益生特
性菌株的筛选
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河南、四川、西藏、云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的18份人体粪便样品中的双歧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到的29株双歧杆菌进行了鉴定。

以B.animalis subsp.Iactis V9为参照,通过耐酸性、人工消化液和胆盐耐受试验,筛选出胃肠道转运过程中耐受性较好的4株双歧杆菌。

并对筛选出的双歧杆菌进行了脱脂乳发酵特性和贮藏特性的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从18位中国部分地区健康人体粪便中分离得到29株双歧杆菌,经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法将IMAUFB064、IMAUFB065和IMAUFB091等9株菌鉴定为B. longum,其中河南6株、四川2株和新疆1株;将IMAUFB071、IMAUFB073、IMAUFB084、IMAUFB090和IMAUFB092等20株菌鉴定为B.pseudocatenulatum,其中四川9株、西藏7株、云南3株和内蒙古1株。

29株双歧杆菌中有24株在pH3.0、3.5和4.0的改良MRS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初筛出的24株双歧杆菌分别经pH3.0、2.5、2.0人工胃液消化3h后,存活率高于V9(84.97%)的菌株有2株,分别为IMAUFB084(85.98%)和MAUFB073(85.66%),占总菌数的6.90%,各菌株在不同pH值人工胃液中耐受性有显著差异
(P<0.05),随着pH值的降低,供试菌株对模拟人工胃液的耐受性也随之降低。

4株复筛出的双歧杆菌在人工肠液消化8h后,其中MAUFB090的存活率为101.8%,高于V9(97.84%),MAUFB073(97.19%)、IMAUFB084(94.38%)和IMAUFB064(89.93%)都低于V9的存活率。

4株双歧杆菌均能耐受2.0%胆盐浓度,但各菌株的延迟时间差异显著
(p<0.05),IMAUFB064延迟时间为0.59h,为可耐受胆盐菌株;IMAUFB084、IMAUFB073和IMAUFB090的延迟时间表明其为轻微耐受胆盐菌株;参考菌株V9的延迟时间为0.25h,为对胆盐不敏感菌株,显而易见,各供试菌株对胆盐的耐受性均低于V9。

分别以IMAUFB064、IMAUFB073、IMAUFB084、IMAUFB090和V9单菌株发酵制备酸乳,结果表明:IMAUFB073到达发酵终点的时间最短,仅用了18h,发酵结束时活菌数为6.02×108, MAUFB090、V9、IMAUFB084和IMAUFB064到达发酵终点的时间均为21h,活菌数分别为5.44×108、5.13×108、3.91×108和3.33×108。

贮藏发酵乳的过程中,14d之后4株供试菌株的pH值下降速度显著低于V9;21d后V9和MAUFB084的活菌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分别增加了0.06和0.01个单位(logcfu/g),IMAUFB064的活菌数也没有明显的下降,说明V9、1MAUFB084和IMAUFB064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比IMAUFB073和IMAUFB090好,有利于益生菌制品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