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读书报告格式

合集下载

马原实践教学读书(3篇)

马原实践教学读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原实践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报告将结合马原实践教学的内容,对读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进行总结。

二、马原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马原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包括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实践检验真理等。

这些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武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论分析实际问题。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马原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原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读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具有普遍适用性。

在分析实际问题过程中,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

我:马克思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您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认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没有被我们人类认知。

我对这个理论感到很疑惑,既然没有能够认识世界上所有的对象,怎么就能够确定物质就一定可以被认识呢?马克思: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事情,那就是物质并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存在。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或许并不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叫做马丁·斯皮尔伯格的人,但这个人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其实,物质应该被理解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这样的客观实在可以通过我们的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

1我:既然说我们的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复写、摄影、反映,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意识是局限于客观现实之内的,反而说明了我们是无法认识所有客观事实的,这不应该是与认识论矛盾的吗?马克思:的确,长久以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索,无论是从微观的角度还是宏观的角度,都在呈现一个快速增长并且不断深化的过程。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承认,我们人类在任何事情,哪怕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我们都不能够完全地、彻底地去认识这个世界,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地一个基本的思想。

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从人们的本性或从世界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

2我:这不是应该是支持不可知论的观点吗?怎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呢?马克思: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定应该在于思维与存在是否存在同一性。

也就是说,人类能不能够彻底地去认识整个世界,这个讨论的范围本就不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范围之内。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1 《列宁选集》第二卷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3马克思:黑格尔曾通过辩证运动地方式,提出人类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与辩证唯物主义很相似,人的思维、对世界的认识与客观时间的本身就像是两条渐近线却不会相交,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弊病正是在于它声称掌握了绝对真理的全部内容,这是与他对认识论的阐述是矛盾的。

马原课程读书报告(5篇范例)

马原课程读书报告(5篇范例)

马原课程读书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马原课程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而提纲本身不过寥寥千余字,这说明其本身应该是有极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意义的。

鉴于此,我也不敢大谈我对提纲思想的种种把握,谨将自己的读纲思考过程回顾一遍,一来理顺一下自己的思路,二来也从实践中检验一下马克思理论中有关认识与实践过程的论断。

我的阅读思考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姑且把其称之为三次认识过程吧。

第一次认识是对提纲的初次阅读,第二次是对费尔巴哈的理论的粗略了解,第三次是对提纲中某些内容的细致思考。

下文一二三部分也拟将就此三次认识过程分段展开。

一.第一次认识过程:初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的印象有三:一为字数之少,二为“实践”一词出现频率之高,三为最后那句已成为名言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通过参读其他人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感想,我也了解到一般的感想也是就其中第二点即“实践”展开论述的。

不过对于我来说,当时最有感触的是最后那句话。

我认为最后那句话实际上点破了马克思在提纲中主要思想的来源或者说出发点。

他之所以强调实践,是因为实践是改变世界的主要途径。

而改变世界,正如他所说,是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这句话也反映了马克思的一系列理论思想的目的,即改变世界,而不是停留在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

二.第二次认识过程:我的第二次认识过程的焦点实际上是集中在费尔巴哈的理论上的。

既然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是批判费尔巴哈的某些思想,那么了解“费”的主要思想应该也是把握《提纲》思想所必要的。

通过相关阅读,我了解到“费”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唯物主义观点,其中的重要内容应该是他的“人本主义哲学”,其主要内容如下:“①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

基本概况:书名:《马克思传》作者: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易廷镇、侯焕良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年月:2000年5月最感兴趣的三个部分:一、中学时代的崭露头角(P4~P7)1830年亨利希·马克思将年满十二岁的卡尔送进特利尔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这也是马克思生活史上的新篇章。

同学多半是资产阶级和官吏的子弟,他们对马克思又爱又恨。

“喜欢他,是因为他乐于和他们一起闹着玩,怕他,是因为他能写辛辣的讽刺诗和善于嘲弄他的对手。

”同时,马克思的种种才能也开始显露。

十七岁便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王室考试委员会在他的毕业证书上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而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毕业作文中的一篇文章已经略微透出他的不平凡。

摘取部分:“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种种关系,还在我们能够对它们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规定了。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原因:但凡一些伟人,在童年时总是有些不寻常的地方,马克思亦如是。

就拿他的那篇毕业文章来讲。

此时的他认为,为人类服务并切实做到这一点是自己的本分,是一种福气。

虽然这只是沿用他的老师符登巴赫所宣讲的,但马克思更进一步认识到选择职业并不决定于个人的主观志愿,他已经意识到各种社会关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能提出这么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确实是很难得的。

雏形已具,就等未来腾飞。

二、战友恩格斯的加入(P64~P105)恩格斯也同马克思一样,慢慢地一步步确立其民主主义观点,最终摆脱了旧信仰,并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新态度——从宗教转向哲学,转向科学。

他撰写了大量的诗篇和文章,热情为人民的言论自由及其他权利辩护,呼吁建立一个统一的民主主义的祖国。

他热情地支持德国人民和其他民族反对压迫和奴役的斗争,并且公开表示自己对封建统治者及其血腥暴行的无比愤慨。

学习马原的心得体会格式版

学习马原的心得体会格式版

学习马原的心得体会格式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程,是现代青年学生理论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马原,我们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学习马原这门课程中所体会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马原的基本原理马原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各种基本问题的学科体系。

唯物史观是划分人类发展历史和社会历史阶段的基本依据,它强调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

学习马原,我们深入了解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的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观点。

辩证法是马原的灵魂和核心,它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揭示了矛盾的普遍联系和矛盾的特殊发展。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马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学习马原,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践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马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同时,马原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想武器。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建设中,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通过学习马原,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三、马原的实践意义学习马原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马原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矛盾,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才能够真正地把马原的理论活学活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够验证我们的理论是否正确和可行。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11342013 陈泽伟这学期的时间我读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感觉有所收获。

在刚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由于对哲学与社会学此类的知识了解不多,阅读起来感觉很有难度,对于一些名词如L.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一些哲学流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等,实在是一知半解。

在查阅网上的资料后,终于勉强将这本书读完,这才对于其中的内容有了些许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全书分为两卷,第 1 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第2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

其写作意图在于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清算马恩从前的哲学信仰以及满足当时革命的需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有着其巨大的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

在马克思之前,在社会历史的研究上,占支配地位的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只从人的主观意识方面去考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能说明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其次,唯心主义历史观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不重视。

在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

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

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从正面阐明唯物历史观的作用。

《马原》课程读书报告

《马原》课程读书报告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原(名)著读书报告读书报告题目:主标题: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何去何从——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小组代表人:院系专业班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填表日期: 2013年4月12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2013年2月26日填写说明1.读书报告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2.读书报告以3000——3500字为宜,观点正确,段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充分。

3.严禁抄袭,一经发现0分处理。

4.按各指导教师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提交电子版或纸制)。

5.封皮为4号宋体;表格为5号宋体,表格控制在当页。

6.封皮填写:小组成员不超过5人,小组代表人为1人,院系班级和联系电话均为小组代表人资料。

7.读书报告正文格式:题目(主和副标题40个汉字以内、4号宋体、加粗、剧中)摘要(200字左右、小4宋体、1.5倍行距)关键词(3-6个、小4宋体,词与词之间用“;”)正文内容(3000-3500字、小4宋体、1.5倍行距)参考文献(6个以内、5号宋体、1.5倍行距)主标题: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何去何从——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摘要:本文是通过对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的阅读,了解到马克思关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问题,影响青年选择职业的主要因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青年选择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的这一文章引发大学生对于选择职业和就业的深思,从而使大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最适合的,最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最大限度的服务社会的位置.关键词:青年;选择;职业;大学生;就业。

正文: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选择》的写作背景: 1835 年 8 月 12 日,就读于特里尔中学的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这篇文章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起点,反应他当时伦理的启蒙的世界观,反应了他愿意为全人类服务的决心和信念。

《马原》课程实践部分书写格式

《马原》课程实践部分书写格式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读书报告题目:思想的大解放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小组代表人:吕广阔院系专业班级: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2013级1班联系电话: 182********指导教师:填表日期: 2015.10.2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2015年11月1日填写说明1.读后感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2.读后感以3000——3500字为宜,观点正确,段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充分。

3.严禁抄袭,一经发现0分处理。

4.按各指导教师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提交电子版或纸制)。

5.封皮为4号宋体;表格为5号宋体,表格控制在当页。

6.封皮填写:小组成员不超过5人,小组代表人为1人,院系班级和联系电话均为小组代表人资料。

7.观后感正文格式:题目(主和副标题40个汉字以内、4号宋体、加粗、剧中)摘要(200字左右、小4宋体、1.5倍行距)关键词(3-6个、小4宋体,词与词之间用“;”)正文内容(3000-3500字、小4宋体、1.5倍行距)参考文献(6个以内、5号宋体、1.5倍行距)思想的大解放——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摘要: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次讲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作了深刻系统的阐述。

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观,揭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详尽地论述了解放思想的意义,从而开始打破了党内长期存在思想僵化的状态,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莫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在讲话中的这些重要思想观点的提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开端。

关键词:邓小平;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文:1978年11月 10日至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它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

邓小平在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好似一声春雷,把亿万中国人民从“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升华,为新中国的建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马原,作为一名著名的当代作家和学者,其作品涉及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深受读者喜爱。

本次读书报告将围绕阅读马原的作品展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作品概述马原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包括《冈底斯的诱惑》、《拉萨河》、《叠纸船》等。

其中,《冈底斯的诱惑》以一个藏族村庄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探寻自身身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与成长。

而《拉萨河》则以拉萨河畔的家族故事为线索,描绘了西藏地区的历史与文化。

此外,《叠纸船》则以一艘纸船为道具,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爱情与信仰的故事。

二、主题分析1. 文化冲突与融合马原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到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主题。

例如,《拉萨河》中描述了藏族家族与汉族家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随着历史变迁而发生的文化融合。

这种文化冲突与融合在马原的作品中常常表现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在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 个人成长与探索马原的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个人成长与探索。

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主人公为了探寻自己的身世经历了许多波折,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学会了面对挫折与困难。

在《叠纸船》中,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爱情与信仰,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这种个人成长与探索的主题在马原的作品中贯穿始终,成为其作品的核心之一。

3. 宗教信仰与神秘主义马原的作品中还经常涉及到宗教信仰与神秘主义的主题。

在《拉萨河》中,藏族家族的信仰与汉族家族的观念产生了碰撞,同时也展现出宗教信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叠纸船》中,主人公通过纸船这一神秘道具实现了自我超越,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于神秘主义的思考与探索。

三、创作风格1. 魔幻现实主义马原的作品常常被归类为魔幻现实主义。

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与超现实、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

例如,《冈底斯的诱惑》中的种种奇幻场景以及主人公的身世之谜,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魔幻的氛围。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使得马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为读者带来深刻的阅读体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读书报告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实践教学·马列经典原著读书报告读书报告题目:主标题:把握哲学之美,指引我们前进——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感小组代表人:院系专业班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填表日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2010年10月31日填写说明把握哲学之美,指引我们前进——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也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自己。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之美;实践;矛盾;大学生。

正文: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阅读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以下就我体会最为深刻的几点进行论述。

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

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认识的源泉。

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著名文章《实践论》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不能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能一味地投身于实践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即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身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性科学,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意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只有通过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正确把握法学专业的真谛。

其他的各类科学的学习亦是如此。

二: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两者是辨证统一的。

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的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脱离客观规律办事,进行学术研究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这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一、书名:《围城》二、种类: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三、字数:256千字四、作者简介: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被称为“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

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他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曾留学英国,获副博士学位,后又留学法国,1938年归国任大学教授,他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等。

五、主要人物:方鸿渐、苏文执、鲍小姐、唐晓芙、赵辛楣、孙柔嘉、曹元朗、周淑英、周厚卿、方遯翁、鹏图、凤仪、李梅亭、顾尔谦、高松年、汪处厚、董斜川、褚慎明等。

六、内容简介:《围城》曾一度被称为“新《儒林外史》”,是在一个比较宽阔的抗战背景下,来对庞大的知识分子群进行描绘的。

小说采用西方流浪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以留学归来的方鸿渐的经历为主线,描写抗战爆发以后从上海到湖南后方的一些知识分子,并从中探讨人的本性,人的存在价值,人的出路等问题。

从中也阐明了: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

七、读后感:围城造心上面当然都是在定好这个主题之后上网百度的基本资料,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个人对这本书——《围城》的读后感。

《围城》这本书从初中起我的语文老师们就开始推荐,让我们一定要看一看。

高中的语文老师尤为甚,所以这次重读便是我的第三遍了。

我喜欢重复,好听的歌喜欢单曲循环,好看的剧喜欢隔一段时间就重看一遍,好看的书也是这样。

有人说你这样多没意义啊,不会无聊么。

我想说,这就跟围城一样,你不进去永远不会知道在里面的人是什么感受,单曲循环的时候我享受的是它一遍又一遍情感的冲击,而你听到的只是重复曲调所以厌烦。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围城》不一定就代表束缚,不自由,禁锢,压迫,或是代指婚姻,甚至一般都是指婚姻的不幸福。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概括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读完这本书后,我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在总体架构和部分细节方面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的实际来反思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和局限性,谨在此发表一些可能并不是很科学很正确的观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诸多的领域和各个方面,是及其深刻和丰富的。

书中从各个角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并对其做了诸多拓展,本人认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在广泛和深入学习先贤的思想和创造性地进行自己的思考后形成的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诸多的领域和各个方面的认识。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后人在学习马克思的思想的基础上对其思想的拓展﹑深化、修正而形成的新的思想。

如果想要学习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我认为通过阅读马克思本人的著作,比如《资本论》,自然可以得出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很明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并不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概论,而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概论,这从本书广泛的引用文献就可以看出。

这里所说的基本原理,其实也并不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应此我认为这本书更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理概论比较合适,这是一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二.该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当你想要对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产生自己的认识并且发表自身的看法时,最好的方法便是亲身去观察体验思考,而不是从别人的描述中得出危险而不负责任的结论,我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作者们和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们的水平有所欠缺,而是出于谨慎的考虑,自己去学习杜绝了被误导的可能,虽然自己去学习实践也避免不了对于这门高深理论理解的偏离。

马原经典阅读报告

马原经典阅读报告

马原经典阅读报告第一篇:马原经典阅读报告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近段时间,我阅读了毛泽东主席所著的《矛盾论》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明白了在延安抗战极为艰苦的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错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使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得以发扬和光大……毛主席的《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是继《实践论》后的又一篇哲学论文。

当时“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得抗日的局面即将到来,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但是,由于在长征之前的江西中央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这种不良影响一直持续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清除了以王明、博古等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正确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王明这些人在党内所造成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不作一番大的努力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加强统一全党的思想。

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和教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中国共产党从她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可能对任何国家的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和答案,特别是中国革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因此,不能死板教条式的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只言片语,更不能照抄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做法”,只能在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的实际出发寻找出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来。

不管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在苏联留过学,住过洋房,喝过洋牛奶,吃过洋面包的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中央苏区的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浙江大学马原读书报告

浙江大学马原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读书报告书名:《西方哲学精神》作者:何兆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0月第1版一、著作中最有价值的或最感兴趣的内容1.第一讲西方哲学概述(P2--4)本章为总论性章节,从中国最早的“道学”、“理学”、“玄学”谈到现在的“哲学”,进而谈到中西方哲学精神的不同,作者这样说:“中国的传统精神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特别注重一个人的修养和德行;西方的哲学传统相性之下似乎更强调的是认识,是知识和论证……西方的哲学很多走的是知识论的道路,或者说走的是逻辑的道路,走的是推论过程的道路。

”喜欢这段文字的原因是作者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了所谓“中西方哲学精神”在本质上的区别、中西方哲学精神的核心理念以及共通之处。

尽管我以前接触哲学,并且经常看到“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精神”等名词,但没有能够针对中西方哲学精神做一个本质上对比。

于是作者对二者的区别的描述令我颇感兴趣。

为什么我们鲜以听闻“东方哲学史”等说法,而是大量的被灌输“西方”的哲学概念?这个问题看似平常,确是中西哲学思想对比的最大问题。

读完这一部分之后我明白因为涉及“东方”必然主体是古近代中国,而古近代中国并没有成形的哲学体系。

从先天来说,其实哲学不应有中西之分,但是后天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演变最终导致了中西方哲学的不同。

西方哲学精神主“知”,东方哲学精神主“德”,但双方对真理的统一认知并不矛盾和冲突。

这一切都验证了具有真理性、科学性、普适性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西方,却适用于中国的这一历史现实。

这样一来,我就对中西方哲学核心价值的认知有了非常感性的认知,为之后学习西方哲学精神奠定了基础。

2.第三讲中世纪和近代的西方哲学(P61--71)这一章的主题是西方中世纪和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其中我觉得较有价值的内容是作者介绍的西方哲学发展史。

我对近代西方哲学派别原本只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在很多方面很模糊,尤其是不同流派的思想产生、碰撞和互相的批判历史,而这也正是我所感兴趣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有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有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格式(手写)**************************——读*********有感系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摘要:150字左右关键词:3~5个引言*******一、*******内容简介*******二、*******内容评价*******三、主要结论或启示*******参考文献作者,文献名,出处,时间几点说明1、本模板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参考模板;请认真填写要求的基本信息,序号标注按上例要求编排。

2、原则上要求选择已提供的经典篇目中的一篇进行阅读和写作,自拟题目,撰写2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感而发,真正体现自己的思考。

3、读懂原著是前提。

写读书心得最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尊重原著,有感而发。

4、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不能从网上下载,否则,将不予评分。

5、报告内容要抓住重点、目的明确、言简意赅,字迹要工整、清楚,层次分明,要根据内容适当地分节分段,每起一段要空格。

6、本调查报告须用手写方式完成,使用“合肥工业大学信签纸”或A4纸书写,杜绝使用机打。

7、请各位同学按照“封面”在上,“读书报告”在下的顺序装订成册。

第16周,各班学习委员将读书报告收齐,并按序号排好交给任课教师。

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交齐,请予以说明,以防漏掉成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封面(手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原著选读篇目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原读书报告

马原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读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人创造了宗教文章开头,马克思就提出了反宗教批判的依据,那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这一段论述详细的阐述了作者对于宗教的理解,以及他所分析的宗教产生的原因以及人们的心理。

根据这些分析,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是“锁链上虚构的花朵”。

反宗教的斗争,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斗争。

真正的幸福是现实的幸福。

因此人民应该扔掉这样的锁链——让人陷于幻境,如同“鸦片”的锁链——理智地思考与行动,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现实。

真理存在于真实世界而不是幻想的宗教中。

因此对宗教、天国、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法、尘世和政治的批判。

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二、批判德国制度历史法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

这样陈旧、腐朽的思想是必须要批判的。

马克思强调:“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可见这种制度的危害性,可见马克思对它的不满和愤怒。

批判是激情的头脑,是武器,是消灭这个制度,揭露这个制度之丑陋的武器。

揭露就是描述,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描述它所导致的巨大的压力、沉闷的情绪以及严重的狭隘性。

这样的政府制度是卑劣的,它有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批判它、揭露它。

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相互对立,甚至必须承认自己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是上天的恩准,是正确而且肯定的!反观统治者,他们身价极高,人数又极少。

这种状态是多么荒谬啊!人民难以提升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只能在被统治的状态下生存,而统治者则极易麻痹在权利之中,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心理越来越沉重的恶性循环。

正因如此,人们只得寻求宗教这种幻想的方式逃避痛苦,寻求安慰。

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是纵容这种制度的态度。

因此我们才更应狠狠的与这种制度进行搏斗。

如何进行批判呢?搏斗式的批判,关键在于给敌人以打击。

让压迫的人们意识到沉重的压迫,让耻辱公开从而更加耻辱。

马原报告范文

马原报告范文

马原报告范文第一篇:马原报告范文《民工棚走出的博士生》案例分析报告《工棚里走出的博士生》讲述了谭文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下岗职工一步步成长最终成为一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博士生的故事,从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到其成功背后所蕴藏的艰辛和汗水。

谭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仔细分析案例,我们发现谭文的成长过程体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首先,谭文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名下岗职工最终成为一名博士生,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

正是有了大量的努力和付出,才使得谭文不论是在学识、思想上,还是在社会待遇、收入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其次,身为博士生的谭文和以前那个下岗职工谭文实际对立又统一的,他们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但是他们又是同一个人,这也是无法否定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法的实质与核心。

最后,博士生谭文是对下岗职工谭文的一种否定,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基本规律。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谭文通过社会实践,在不断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

他从自身所处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条件出发,调节好自身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坚持不懈,实事求是,最终获得成功。

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统一,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路线。

在学习了这篇案例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认识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没有谁可以不付出就有收获,只有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坚定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怕困难,勇于奋进,才能获得成功。

从谭文身上,我看到了他强大的耐力和他所具备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些都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欠缺的。

正是有了这些,并加上自己积极进取的决心,谭文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对于出身农村,没什么社会背景的我来说,要获得成功最保险也最稳妥的途径就是好好读书。

从小我就知道只有好好读书上大学,我才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