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自然辩证法(全)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 (全)有目录

自然辩证法 (全)有目录

目录自然辩证法-江西理工大学专用复习资料 (6)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 (6)二、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形式? (6)三、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6)四、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五、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7)六、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及选题的主要原则? (7)七、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7)八、如何理解否证式发展? (7)九、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7)十、技术的特征 (8)十一、什么是技术创新,它与技术发明有何关系 (8)十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8)问答题 (8)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8)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 (8)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 (9)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 (9)5、混沌理论的定义 (9)6、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P70) (9)7、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出辨析题) (9)8、科学和科学事实的关系 (9)9、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 (10)10、科学技术和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注意辨析)(P104) (10)11、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注意二者的区别) (10)12、科学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10)13、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1)14、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主要观点(4种)此题与第九题问题相同,只是表述形式不一样 (11)15、科学假说形成的途径,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11)16、科学研究的方法(3种,注意区分) (12)17、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12)18、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12)19、技术价值定义,其是否来源于技术本身属性?(辨析) (12)20、技术创新的机制。

(P243——P244) (12)21、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 (12)22、根据选题的基本原理,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题目,并简述选题过程及注意事项 (13)3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 (13)4、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 (13)5、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科研选题有何重要意义,基本原则 (13)6、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14)7、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4)8、科学事实及其作用 (14)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 (15)10、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对策? (15)11、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15)12、汤浅光朝的科学中心转移理论 (16)13、凯德洛夫带头学科更替理论 (16)14、国家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16)15、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16)1、自然观 (17)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17)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 (17)4、系统自然观产生的两个原因 (18)5、系统自然观的内涵和思想(特征): (18)6、系统的定义: (18)7、系统的特点: (18)8、古代的自然观 (18)9、近代自然观 (18)10、现代自然观 (18)11、机械自然观 (18)12、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19)1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19)14、生态系统三大规律 (19)15、科学观 (19)16、科学的基本特点: (19)17、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 (20)18、技术、技术观的基本定义 (20)19、技术的特征 (20)20、技术的性质 (20)21、技术的双重属性 (21)22、价值、技术价值定义 (21)23、技术价值的二重属性 (21)24、技术价值的特点 (21)25、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21)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27、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22)28、科学本质属性 (22)29、科学技术一体化 (22)30、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23)31、STS(科学、技术与社会) (23)1、为什么说辩证自然观的创立实现自然观的历史的革命性变革? (23)2、生态危机及其表现 (23)3、人与自然和谐 (23)4、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24)5、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 (24)6、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科研选题有何重要意义,基本原则 (24)7、科学选题 (24)8、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24)9、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25)10、科学事实及其作用 (25)11、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 (25)12、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25)13、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对策? (25)14、科学问题的意义 (26)15、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 (26)16、观察与理论的关系(观察中渗透理论) (26)17、科学实验的特点 (26)18、如何理解观察试验中的机遇? (27)19、科学思维逻辑方法: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27)20、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又叫抽象思维)关系(了解) (27)21、科学假说特征与作用 (27)22、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27)23、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27)24、一般技术方法特点(了解) (27)25、科学发展的三种模式(归纳主义的累积模式、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科学发展历史主义模式) (28)26、科学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 (28)27、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价值观反思) (28)28、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29)29、技术的高度发展引发技术工程 (29)6.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关注技术创新(主要谈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30)7.科学方法对提高自我科研能力的启迪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自然辩证法概论》电子版修订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电子版修订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04.5版By:D_2009-3-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绪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

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和思格斯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人类本身就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从自然界那里取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科学,对自然界的改造产生了技术;人类社会就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同发展起来的:近代以后,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极为重要的理论观点:第一,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要省人类存在,人类便需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同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自然史和人类史被此密切相连和相互制约oo 第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只有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才能从自然界那里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一旦人们开始生产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厂世界;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因此,在劳动发展史呻可以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个第三,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初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头打制而成的石器,它是人的自然肢体的延长,而对石器的打制是古代人掌握的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大约50万年前,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①,人工取火是古代人掌握的、最原始的能源技术。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1)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2)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3)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科技社会论;中国科技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科技发展而改变形式;它的发展历程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思想渊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

作用: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2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缺陷:1受原始宗教和神话影响,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2受当时自然哲学限制,不能在细节上科学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都是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希腊,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苏联,自然辩证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和发展的统一体,包含着各种矛盾,并以矛盾的解决和发展为动力。

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是自然界运动和变化的源泉。

矛盾的解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限制,即矛盾的双方相互制约,不能无限发展;二是转化,即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和调和,达到新的状态和形态。

例如,水的沸腾是由于水和热之间的矛盾,水被热蒸发。

矛盾的解决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变化。

自然辩证法的最终目的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通过对自然界的研究和认识,可以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控制能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手段。

同时,自然辩证法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人类应该以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整理未删减版.doc

自然辩证法整理未删减版.doc

自然辩证法整理未删减版.doc
自然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是一种解释自然、社会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自然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思维形式,并且是全面认识世界的根
本途径。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框架是:万物既有本质的相对稳定性,又以组织的变化来消除矛盾
提高系统的形式。

这种统一的自然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提出的三大观念的基础:统一性、变
异性和发展性。

即物质总是相统一,但它始终会变化,因此形成新的形态,并彼此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物质存在的矛盾、统一与发展。

物质总是在运动中发生矛盾,如果不能消弭这种矛盾,就不能达到客观全面的发展,而这种对立矛盾,正是物质发展过
程中产生统一性、变异性和发展性的潜在动力。

自然辩证法首先指出自然界是复杂的,总是某种发展动力处于活跃状态,其中发展动
力分为两种:历史内部物质性的矛盾、和引起变化的客观历史形势之外的涌入能量。

物质
的矛盾,是自己发生改变的动力,只有消除自身的矛盾,才能达到发展;而客观历史形势
之外的涌入能量,是推动物质进一步发展的外因,它们共同构成可以推进物质发展的力量。

自然辩证法的独特贡献是,它强调物质的复杂性和演化的历史性,发现物质的矛盾发
展规律,使得我们对自然界不同对象的演变性有更客观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自然辩证法
是引导并应用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框架。

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辩证法至关重要,是追求真理的一个宝贵技巧,而且它是深刻理解自然和社会发展之规律的基础。

”。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复习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复习

绪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如何?包括哪些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研究对象: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这一关系的中间的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

2、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将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也会不断吸取相关学科领域中有价值的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3、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正确的哲学理论可以启迪科学工作者的思维,开阔科学工作者的思路,有助于科技工作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

一般而言,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除了与研究者本人的知识背景、研究必须的仪器设备有关外,还与其是否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关。

思维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确,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一个科技工作者是否具备辩证的理论思维,是否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决定着他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是否取得成功和出成绩的大小和快慢。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

前言一、学科来源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独创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就传到中国。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恩格斯曾道出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我,可以说从德国唯心主义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可是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怎样理解辩证法?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辩证法:自然界本身联系、运动和发展的状况。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辩证法发展的几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辩证法;2)近代唯心辩证法;3)唯物辩证法;思考题: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有何区别?参考答案:自然的界的辩证法是自然界本身的联系、发展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它属于思想体系,在属于思想体系这一点上,它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没有区别。

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最终落脚点是指客观精神的联系、发展;而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的联系、发展。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讲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哲学,包括它的方法论、思想内容、科学技术与文化、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等。

三、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科学与哲学、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认识,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打下方法论的基础。

第一,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第二,对科学与技术思想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第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第四,对科学与技术本身的社会运行机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第一章科学技术与文明现代文明被认为是科学技术推动的,而文明又滋生科学技术,应该从科学、技术,文明之间的关系来透视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科学和技术的认知1、科学。

“科学”的“学”指得是知识体系,学说、观点、学识;“科学”的“科”指的是区别于文化、感觉、习惯、本能而可以形成逻辑体系的科目、类别,原初含义指的是涉及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科目。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生课程,涉及到自然界的辩证特征和规律。

以下是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基本介绍:
1.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自然辩证法是源于哲学辩证法的自然科学
扩展,旨在揭示和分析自然界事物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都具有矛盾性和运动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运动是事物变
化的规律。

3.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
质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

包括物质的结构、形态和运动变化等
方面。

4.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采用观察、实验、比较、
分析等科学方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揭示其中的矛盾,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

5.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自然辩证法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都有
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更
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6.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价值: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
识和理解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研究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
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的辩证法吗?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科学技术哲学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图景或总的观点。

自然观: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哲学: 古代的自然科学包括在自然哲学之中。

近代:包括各门自然科学在内的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哲学,“科学之科学”.自然科学是在起源意义上指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提供关于自然界各种具体物质形态、具体运动形态的具体知识。

自然观探讨自然界最一般的问题,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决定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方式和技术改造方式。

它为什么以科学技术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呢?2 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

科学技术的应用导致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讨科学认识的一般特征和科学活动的一般过程,探讨科学研究活动中使用的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探索复杂性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技术方法的原则和程序——科学技术方法论3 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从价值论的角度着重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一般社会条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从总体上研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科学技术论三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1 它是哲学的二级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与国际学术界结合)2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科学技术的中间环节,是二者的中介3 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西方相近学科)四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特征综合性:整体把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最一般问题。

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交叉性:科学与技术,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工程与技术之间的交叉,科学技术与哲学的交叉,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辐射性:所有的人类认识、改造、保护和创造自然的活动,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都蕴含一定的哲理性,这些都可以成为科学技术哲学所关注的对象。

自然辩证法课件 (新)

自然辩证法课件     (新)
社会变革的先导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先于社会变革,为社会的变革提供物 质基础和思想准备,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哪个 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哪个国家就能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技术的价值评估
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
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包括求真、创新、实证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是人类文明 进步的重要动力。
方法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公众。
03
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和守护者
他们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勇于创新,并坚守科学道德和规范,维护科
学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科学家们在共同的研究领域和目标下,通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 方式逐渐形成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科学共同体的研 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更加紧密。
自然观与科学观相互渗透
03
自然观与科学观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
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PART 03
科学方法论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观察与实验方法
观察法
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 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自然、 社会、思维等现象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 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 ,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探索性实 践活动的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自然科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探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哲学基础和理 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科技伦理是科技安全的基础
科技伦理规范了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为科技安全提供了基本的道德保障。
科技安全促进科技伦理的发展
科技安全的需求推动了科技伦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了科技活动的道德水平。
科技伦理与科技安全相互依存
科技伦理和科技安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在遵循科技伦理的前提下,才能保 障科技安全;而科技安全的实现,也需要科技伦理的支撑和保障。
03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 革相互作用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 会的进步。
当代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
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缓解能 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
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揭示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阐述科学技术的 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 持。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展的过程。
创造性
科技创新需要打破常规,提出新的理 论、方法和技术,具有创造性。
探索性
科技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实践性
科技创新需要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 应用,具有实践性。
人才培养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基 础和前提,是科技事业持 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打印版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打印版

自然辩证法绪论一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答: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当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与外核学科两大部分,内核学科是它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个学科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属性的哲学学说。

这种哲学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存在与演化,即自然界万物由什么构成?如何存在?联系方式是什么?如何演化发展?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一是静态的分析科学,把科学看做事有研究成果组成的知识体系,分析他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二是动态的分析科学,将科学看做是一个依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探索的过程,考察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怎样对它进行检验与评价。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技术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主要的研究内容:1,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的本体论地位;2,技术认识的程序论;3,技术知识结构论;4,常规技术与技术革命;5,技术与文化;6,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伦理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国外与这个领域相对应的是STS,这是一个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历史演进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以什么方式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或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客体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一系统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答:系统较为全面的定义应该具有如下涵义:(1)一切系统均由多个元素(至少是两个元素)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2)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联系具有某种确定性,形成一定的结构,人们能够据以认识该系统,并与其他系统相区别。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求和教学要点)导论教学要求: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认识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0.1自然辩证法及其学科地位0.1.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哲学学说。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0.1.2 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相并列。

作为重要分支,自然辩证法集中研究和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层次,是具有相对性的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都以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二者具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自然科学各门类运用特殊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特殊领域以探索其探索特殊规律。

而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进行总体考察,研究带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要以自然科学为中介,植根于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实证研究。

自然辩证法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具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与历史上自然哲学有理论渊源联系。

古代和近代的自然哲学包含一些合理思想和观点,创立自然辩证法也吸取了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合理因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是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思潮,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容和不少合理的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应当而且可以吸收和借鉴其合理因素。

但自然辩证法与它们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上有着原则区别,自然辩证法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课件

自然辩证法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价值
指导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事物发展的 曲折性,这有助于我们在科技创新中保持耐 心和毅力,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自然辩证法提供的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理解科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 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自然界的多样性
03
自然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地理多
样性、气候多样性等。
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
自然演化的历程
自然界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包括宇宙的起源、星系的演化、 地球的形成、生物的演化等。
自然演化的动力
自然演化的动力来自于自然界内部的各种自然力相互作用,如引力 、电磁力、核力等。
推动科研与文化创 新
科研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 要力量,文化创新则能够促进 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应该 鼓励科研人员与文化工作者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研与 文化创新的协同发展。
加强社会共建
社会共建是促进科学技术与人 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手段。应该 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科学研 究和文化创新,推动科技与文 化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与文 化的共同发展。
人文精神引导科学技术健 康发展
人文精神强调对人的尊重、关爱和理解,这 有助于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 会的整体利益,避免科技滥用和伦理道德问
题。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教育改革
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 养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教育 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 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人工合成生命

自然辨证fa

自然辨证fa

“人类中心主义”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仅仅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将自然视为可随意利用的附属物。

这种观点的实质思想是,把人看成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认为人类可以无限制地改造和开发大自然,认为人类作为理性存在物,其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即人以外的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只能存在于人类价值共同体范围之外。

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绝对支配,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忘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正是在这种对人类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漠视中,自然资源被无休止地耗尽,环境日益被污染。

目前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和环境污染等灾祸日益凸现到人类面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以它特有的规律回报着人类。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危害环境的根源所在,在对待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

地球上一切事物在整个生态系统的金字塔内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内在的、个体的、以自身为目的的局部的价值,是外在的、集体的、整体的价值的组成部分。

非人类中心主义包括动物解放- 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等。

非人类中心主义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价值观,从整体出发强调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并不是最高主体,更不是绝对主体, 自然才是最高主体, 甚至是绝对主体” ,这种观点显然过于强调自然的客观性、先在性,从而降低人的能动性、批判性,贬低人的主体价值,混淆了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

唯一可行的方法只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贯彻。

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自然具有独立的客体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能把内在价值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的主体价值,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收敛性思维-即主体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围绕既定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数学模型-它是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逻辑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模拟。

具体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学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火不等式以及图标、图像、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

水平思维法-指的是针对垂直思考法而言的,以非正统的方式或者显然地非逻辑的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它考虑的是事物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以及如何提出新观点。

溯因法-指根据某事物现象特征去回溯该现象的原因的逻辑方法。

是通过分析、发现、选定最佳的假说,然后再与其他相应的背景知识出发,对观察到得现象进行解释时,提出理论性命题的方法。

物理模型-建立在分析现象和机理认识基础上的模型。

系统-为实现规定功能已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

系统方法-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经历了从哲学到科学、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它是在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得到发展时建立的。

其根本特征在于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分析与综合、分解与协调、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精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把握系统,达到整体优化系统功能性所谓功能性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内部功效等,体现着系统联系的外在方面。

系统结构性-指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它是系统得以存在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内在根据。

信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信息交合法-信息交合法是一种在信息交合中进行创新的思维技巧,即把物体的总体信息分解成若干个要素,然后把这种物体与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相关的用途进行要素分解,把两种信息要素用坐标法连成信息标X轴与Y轴,两轴垂直相交,构成“信息反应场”,每个轴上各点的信息可以依次与另一轴上的信息交合,从而产生新的信息。

问答题简述非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伪科学是无视客观事物的胡编,或者是给非科学造假作伪证乔装骗人、害人。

而非科学是人类在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对客观事物作出了自以为正确、实际上是错误的反映。

伪科学的制造者是故意的、有预谋的、有卑劣目的。

而非科学的创立者没有预谋,没有卑鄙的企图。

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区别及其科学用途。

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

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用途: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

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一切论断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简述负反馈与正反馈的生物学意义。

生理功能的反馈调控: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简述公理化方法的内容和科学意义。

所谓公理化方法,就是指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即公理、公设)出发,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其他命题,建立起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

具有分析、总结数学知识的作用;是数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在科学方法论上具有示范作用。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

观察通常是指自然观察。

它是一种获得经验知识的基本方法。

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作出安排,人为地尽可能控制或模拟所研究的自然现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

两者的区别: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

不利于认清现象后面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性。

实验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先发现、新理论的提出也是在实验基础上产生的。

它可以让我们人为地去干预、变革和尽可能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的各种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

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可重复性,可以使实验想象有规律地再现,能接受公众的检验,使人们能相信实验的结果。

简述归纳法的内容和意义。

归纳法是抽出各个不同的事例之间共同的性质和关系,推导出普遍适用的命题或者法则的方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经验事实出发而概括得出一般性原理、原则的思维方法。

主要包括完全归纳法、枚举归纳法、排除归纳法以及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统计中选样、求平均数等收集和整理材料的方法。

意义:归纳法是整理实验材料、提供经验定律和经验公式的重要方法,从而使经验性的科学事实上升为一般原理;通过归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一般规律,是提出假说和形成理论的有效方法;为科学实验的设计提供逻辑依据,利于揭示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性。

简述归纳与演绎的区别。

区别:1、定义不同: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概念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2、归纳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前提和结论间具有或然性;演绎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前提和结论间具有必然性。

3、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是对经验事实的概况,演绎是对一般性原理的运用。

联系:1、归纳与演绎都是属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思维部分,是人们认识世界、寻求客观规律的方法。

2、作为演绎的一般性知识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的结果,归纳则必须有演绎的补充研究。

3、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简述黑箱、灰箱和白箱的特点及其在科学中的应用。

黑箱强调从整体与外部环境联系中认识事物,而不去深究其内部结构和局部细节,如心理学中的人脑、中医的人体,从总体行为上去描述和把握系统、预测系统的的行为。

灰箱只能对系统某些部分进行定量的分析,仍不能从总体上理解整个系统。

白箱在系统的机制和结构完全明白了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定量的分析,强调从结构和局部的机理来把握。

在科学中,可以根据我们对所研究事物的了解程度,把某些部分当成黑箱或灰箱或白箱系统,通过反复实验,观察其输入与输出信息,通过分析输入与输出对应关系,再结合我们对箱内的结构了解推导出箱内规律。

例如,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能掌握了一些过程知识但无法确定所掌握的过程知识的精确程度,这时我们通常用到灰箱控制法。

如果能掌握过程的大量知识,那就是一个“白箱”问题,基于对过程的了解,利用成熟的控制方法及工具设计控制器就可以进行工控。

黑箱方法还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人的认识由不知道知的过程就是一个黑箱变灰箱再到白箱的过程。

简述黑箱法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作用。

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它时刻不停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们完全可以把人体当做一个黑箱系统,通过无数次反复临床试验,观察其输入与输出信息,最后通过对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的分析,就可以推导出人体“黑箱”里面的规律和特性。

自跨入“系统科学时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运用黑箱方法认识人体内部规律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科学已经证明,整天的性质不总是分析性研究所得各局部器官系统性质的简单总和,而是各局部规律的对立统一体。

因此,现代医学在深入分析到分子、亚分子水平的同时,已经开始出现以系统综合为主要研究形式的新兴学科如医学控制论。

它把人体看做一个的复杂调节控制系统即一个特大的黑箱,用以研究的方法就是黑箱方法。

然而,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之前在创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实际上就运用了黑箱方法,如中医的“藏象学说”就是运用从象测脏的方法。

中医就是应用黑箱方法通过系统辩证哲理的演绎推理来认识人体内部的规律。

而在对药物的认识上,中医依其“黑箱法”偏重于研究药物对人体的最终的整体效应。

对药物给人体整体功能的影响了解的相对较少。

简述技术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技术发展技术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从人类诞生以来,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工业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生活方式也相应由采集、狩猎、农耕到如今的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由单一的生活方式向多元化、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转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相应得到改善,开始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和发展”型消费转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价值观也发生改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闲暇空间扩大,娱乐的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娱乐活动由“恢复型”向“发展型”过渡;技术的发展也使人们的交往空间扩大,交往速度加快,交往增多。

举例说明价值观念与科学革命的关系。

价值观念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衡量不同事物标准的基本看法。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的跨越式发展,是理论不断更替的过程,从而引起科学观念、科学研究模式以及科学研究活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科学的进步所引起的不仅是一场生产革命或经济革命,而是整个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急剧变革。

科学和社会价值观念都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科学主要是以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潜移默化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规范,从而逐渐变革社会价值观念的。

近代科学革命,客观上打破了神为自然界立法的教义,确立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的信念,把社会价值观念从神性转移到人性,从虚幻的来世转移到世俗的现世。

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价值观念提供了理论根据,农业社会中那种安贫克己、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不求进取的伦理观念不在受人们的推崇。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的作用或制约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它与科学的价值观念合拍,则可以引导社会给科学物质上的或道义上的支持,激励人们献身科学事业,潜心从事研究工作;反之,则抑制或阻碍科学的发展。

17世纪英国的清教主义所促成的正统价值观念无意之中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相反地,中国古代某些传统价值观念,诸如重人轻自然、重玄思轻实践,重故纸轻创新以及觉巧弃利、艺成而下、读书做官等等,则严重地妨碍了当时科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