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重点-简答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

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出现性格角色分化(恋母情结、恋父情结)4、潜伏期(6岁-12岁)玩伴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两性期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正常人,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详解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以下哪种选项的科学?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 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A.表象 B.想象 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哪两局部?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局部。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开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根底学科的开展。

11.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及马斯洛的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客观性原那么 3.调查法 4.测验法 5.自变量 6.内省法四、简答题1.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范围?2. 心理过程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五、论述题1. 试述意识及意识的特征。

2.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开展理论。

3、试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个性心理倾向7.思维8.语言9.具体思维 10.物理学 11.人本主义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普通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普心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3. 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4. 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5. 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6. 抑制: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的活动。

7. 动型:即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

8. 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9. 意识: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0.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 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

14. 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16.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7.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8.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9.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1。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2。

记忆过程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者回忆过程。

保持是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3.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活动任务的性质(3)材料的数量和性质(4)识记的方法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 (2)系列位置效应(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4)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5)识记的方法(6)时间因素(7)情绪和动机5.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1)合理安排教学(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6.如何防止遗忘(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复习、老师该如何安排有效复习)(1)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2)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的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复习次数要适宜(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7.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基础(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8。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行为主义C.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D. 认知主义、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 以下哪个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4. 以下哪个选项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存储、提取B. 感知、注意、记忆C. 存储、保持、回忆D. 编码、回忆、保持5. 情绪的生物学基础主要与哪个脑区有关?A. 大脑皮层B. 边缘系统C. 小脑D. 脑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心理学。

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

8.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思维和语言。

9. 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是指通过________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10.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1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14. 论述情绪智力理论,并讨论其在教育和职场中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小张是一位大学生,最近他发现自己在准备期末考试时,总是感到焦虑和不安。

请分析小张可能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A5. B二、填空题6. 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7. 生理需求8. 感知、注意9. 正向反馈10. 社会关系三、简答题11.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彭聃龄

心理学重点知识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普通心理学简答及论述题清单-9

普通心理学简答及论述题清单-9

普心简答及论述题总结第一章1、心理现象的包括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本全4页)2、心理过程的包括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本全4)3、个性心理包括的方面及其相系互系(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一本全93)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本全5)第二章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一本全15)2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普心23)3试述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一本全14)答:(仅是提示)巴埔骆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暂时联系是学习(习得)的神经基础。

(1)操作条件反射的定义 (2)特征:被试的活动是自由的,主动的。

条件反射的形式是靠强化,而非靠非条件刺激物。

强化:*奖赏*惩罚第三章1意识的基本特征(一本全20)2意识的产生及发展答: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劳动的产生和发展,人类从原来的自然群体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语言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原因。

3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的区别(一本全21)第四章注意1、注意的基本特征答:(1)注意的指向性特征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2)注意的集中性特征:强度或紧张度2、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本全36)3、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答:1过滤器理论。

代表:布鲁德本特。

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按照全或无的工作法则,接通一个通道,通过一些信息,使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

2衰减理论。

代表:特瑞斯满。

没有集中注意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没有完全阻断只是被衰减。

3完全加工理论。

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加工受阻在于人不能记住无限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厚的结果的能力。

4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理论。

资料限制是指执行作业时受资料的质量问题限制。

智源限制是指注意是有限的心理资源。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的基本任务。

4、简述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5、简述机能系统学说。

6、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7、简述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8、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9、简述解释催眠的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和意识功能分离理论的主要观点。

10、简述注意认知资源理论的主要观点。

11、简述注意过滤器理论的主要观点。

12、简述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有哪些?13、从保持时间、编码方式、记忆容量三个方面,列表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4、简述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1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6、简述创造性及其心理成分。

17、简述表象的含义、种类及特点。

18、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功能。

19、简述前景理论的主要观点。

20、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2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22、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23、简述动机逆转理论的基本观点。

24、简述情绪及其功能。

25、简述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26、简述情绪调节的策略。

27、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8、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的几个方面。

29、简述遗传、环境与教育、主观能动性对能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30、简述气质与性格这两种人格特征的区别。

31、简述认知风格及其三组典型的认知风格类型。

32、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对人格的作用。

33、什么是似动?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34、简述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3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主营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36、简述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37、什么是双眼视差?它在深度知觉活动中有何作用?38、简述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

39、简述赫尔驱力减少理论的基本观点。

40、简述割裂脑研究及揭示的脑的秘密。

单项选择题1、在一般情况下,生物节律以为一个周期。

A、一年B、一月C、一天D、一小时2、人的一生中大概有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普通心理学简答

普通心理学简答

1、感觉的概念、现象及分类。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现象:①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②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

③感觉对比:是由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受性变化的一种表现。

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④联觉: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也称通感。

(3)感觉的分类:①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②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2、知觉的概念、特性及种类。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2)知觉的特性:①整体性: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②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③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④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形状、大小、明度(视亮度)、颜色恒常性)(3)知觉的种类:①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②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③运动知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

(真动、似动)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听觉估计准确性最高、视觉最低(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内容丰富容易低估,枯燥容易高估(3)时间的持续性长短:长时间容易估计短,短时间容易估计长(4)人的兴趣和情绪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客观因素:①对象背景差异——强度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习题普通心理学(下)第七章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2、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辐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5、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6、表象7、心理旋转8、想象9、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10、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1、概念12、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3、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15、概念形成16、算法式与启发式17、定势(心向)18、功能固着二、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人类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什么?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什么?4、定势对解决问题有何影响?5、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6、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7、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8、试术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9、什么是有意想象?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三、论述题1、什么是问题的解决?、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2、综合分析人在推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原因。

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试论述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发展。

5、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6、简要评价概念形成的两种理论。

7、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8、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11、什么是创造性?它有什么特征,以及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一、名词解释:1、语言理解2、布洛卡区(Broca’s area)3、内部语言4、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5、语言的表征6、语言的加工7、威尔尼克区(Wernick’ area)9、语言知觉10、句子理解11、图式二、简答题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简述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3、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4、什么是语句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5、简述语言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评价心理学家教育黑猩猩学习语言的情况。

6、简述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普通心理学期末重点

普通心理学期末重点

心理学一.名词解释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知觉适应: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注意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上表现的差异问题: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处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总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每题5分)在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确定上,自变量至少选多少检查点(或处理水平数),各检验点间距的确定原则是什么?记忆研究中出现很多被试的记忆量达100%的现象,说明实验设计中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正?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定律,各可用哪些量表方法予以验证?制作等距量表的方法有哪些?组间设计与组内设计有何不同,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对被试的奖惩不同,影响被试的哪种反应特征?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视觉实验需控制哪些因素?图形识别实验常用的仪器及反应变量指标。

(二)记忆实验中的自变量种类、反应变量指标及无关变量有哪些?(10分)(三)今有一保健用品,理论上能提高注意力和创造性,该用品是提供视觉刺激(不同振荡频率的光刺激)的仪器,请问该验证效果(由两个功能键,提供两种功能作用刺激:注意力、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应怎样考虑取样、自变量、因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方法。

(15分)(四)心理测量题(每题10分)欲编一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测验,应怎样确定对象行为?简述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的步骤。

应用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一)简答题(每题6分)计算平均数要注意哪些问题,应用中常易出现哪些错误,举例说明之。

答:(1)极端数据(2)数据不清(3)同质性标准差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在测验编制和对实验数据的控制上怎样意义标准差?求题目内部一致性系数,有哪些相关方法,各要求满足哪些条件?写出二项分布平均数及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在心理实验研究中的用处。

有人给你两组数据,让你帮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写出你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考程序。

欲研究某种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用何种统计方法描述其间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公式。

(二)已知实验数据总体分布为正态,但方差未知,求其差异显著性。

数据如下:n1=3.0, 3.5, 4.0, 4.3, 3.1, 4.1, 5.0, 3.7, 3.3, 4.1n2=3.8, 3.3, 4.5, 4.6, 4.2, 4.4, 5.0, 3.7, 3.6, 3.7 (10分)(三)有研究者欲考察某一高考试题的得分情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统计结果如下:及格不及格男290 160女100 350该统计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四)随机取样,随机分组的两个因素各有三个水平的实验设计。

普通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

普通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

普通心理学局部常考的25 个简答、阐述题其实一直很想把心理学局部的主不雅观题总结一下,但由于比来几个月“档期〞太满,所以一直未能完成,由于小伙伴们已经临近测验颠峰,再加上今天上完课后,感觉身心状态还不错,所以晚上就加了个小班儿把普心局部的主不雅观题总结了一下,但愿能对大师的复习有所帮助〔也可以存在里,把持零碎时间复习一下〕,教心局部的主不雅观题会在随后几天内分享。

想用的可以转走,转发记得标注版权噢!祝大师顺利通关!一、发生无意注意的条件客不雅观因素,即刺激本身的特点:①刺激的强度;②刺激物的比照性;③新异性;④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

主不雅观因素,即人本身的状态:①常识布局和常识程度;②精神状态;③需要和兴趣。

二、发生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

如:课前要预习。

〔2〕合理组织活动。

如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做笔记等。

〔3〕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4〕排除表里因素的干扰。

外在的刺激和机体的状态〔疾病、疲劳、心理状态〕等都可能干扰当前活动。

〔5〕过去常识的影响。

有相应的常识经验,容易理解,有意注意就易维持。

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力〕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习长于组织本身的注意力2、要培养学生广泛而不变的兴趣3、教育学发展于控制本身的情绪4、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本身排除干扰的能力5、要养成严肃当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针对学生注意的个别差异,采纳不同的培养方法四、注意规律的应用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另一方面,应充分把持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常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引起学生的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首先,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其次,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最后,运用注意规律改变教学方法。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 权威版本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 权威版本

第一章第一节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2个体心理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

3、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4、心理和行为的关系:a、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b、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c、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5、某些动作方式起初可能受到意识的调节,但在反复后,便可能转化为自动化的无意识现象。

6、心理学的任务: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a、心理过程b、心理结构c、心理的脑机制d、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三、研究心理学意义:理论意义:a、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科学正确认识心理现象实践意义:a、描述行为b、解释行为c、预测行为d、控制行为e、改善行为7、心理学研究领域:a、普通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c、发展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e、医学心理学f、工程心理学g、社会心理学8、如何做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知识和科学素养。

在自然科学方面,他需要了解神经科学、语言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他需要懂得社会学、语言学、逻辑学、人类学等。

9、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

10、心理测验法: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试要注意两个要求: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和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11、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分为:实验室试验和自然实验。

12、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

它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1.自我意识对自身行为的作用是什么?自我意识使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分折、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控制。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指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

3.请阐述医学心理学研究方向以及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对医患关系的强调?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医学心理学强调建立医生与病人之间和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

4.在进行心理研究时,一般在哪几种情况下可采用观察法?①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②控制条件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③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5.请问测验法的两个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测验的两个基本要求为: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有效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

6.请问实验室实验法是怎样进行的?它的缺点是什么?实验室实验法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缺点是由于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极大的人为性。

7.请阐述什么是双盲控制以及它的作用?在有些实验中,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处理叫双盲控制,它对排除实验者的偏好有作用。

8.请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主张是什么?构造主义代表人物有冯特,铁钦纳。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表象和情感三种元素。

9.请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主张什么?机能主义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它主张研究意识,将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并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10.请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两个重要特点是什么?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华生。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A.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B. 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C. 研究主题的广泛性D. 研究过程的系统性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部分?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3.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情绪调节B. 记忆过程C. 社会行为D. 人格发展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自我实现需求C. 生理需求D. 尊重需求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A. 标准化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系统性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7.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忽视了内部心理过程。

()8. 心理测量的目的是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完全由潜意识决定。

()10.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1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情绪智力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15. 分析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讨论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某学生在考试前感到非常紧张,试分析其可能的心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C5. C二、判断题6. 正确7. 正确8. 正确9. 错误 10. 正确三、简答题1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心理测量法等。

12.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个体会试图通过改变其中一个认知来减少这种不适。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什么?A. 认知心理学B. 人本主义心理学C. 生物心理学D. 发展心理学答案:B2.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A. 意识B. 潜意识C. 自我意识D. 社会环境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三大成分?A. 生理反应B. 行为表达C. 认知评估D. 环境因素答案:D4.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信息遗忘最快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A. 学习后立即B. 学习后1小时C. 学习后1天D. 学习后1周答案:A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关于学习的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认知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6. 卡尔·罗杰斯提出的自我理论中,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自我实现的倾向?A. 自我效能B. 自我一致性C. 无条件积极关注D. 实现倾向答案:D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社交需求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失调理论中提出的解决失调的方法?A. 改变行为B. 改变态度C. 增加新的认知D. 减少认知答案:D9.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冲突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耻C. 同一性与角色困惑D. 亲密与孤立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情绪识别B. 情绪调节C. 情绪表达D. 逻辑思维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影响记忆的因素?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睡眠D. 年龄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A. 特质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A. 群体行为B. 态度形成C. 人际关系D. 社会影响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压力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人际关系C. 经济问题D. 个人健康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社会支持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詹姆斯-兰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重点(简答)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一种认知活动。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感觉和知觉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 2.简述知觉的种类和特征 答:知觉的种类:(1)按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不同,可把知觉分 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等。 (2)按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征,可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 觉。 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从客观事物中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 象 (2)知觉的整体性——反映当前事物各个部分和各个属性的整体联系 (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其知觉对象仍保 持相对稳定。 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1)迁移: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问 题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动机强度: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他所持有的动机及其状态对问题的解 决有很大影响,解决问题和动机强度之间的关系呈倒 U 曲线。 (3)思维定势: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有助于解决类似问题,起积极 作用;但在条件变化时,思维定势不利于解决变通性问题。 (4)个性差异: (5)原型启发 4.如何根据艾宾诺斯的遗忘曲线规律组织复习? 答:艾宾诺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规律是,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的最初 时间遗忘得最快,之后逐渐减慢,最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根据遗忘规律应该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分配复习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动员多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6)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5.简述思维的过程 答:思维是通过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活动实现的。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在头脑里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 心理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二、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这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 三、 1879 年,冯特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独立出来。
四、
psyche 心灵、灵魂 ) 心理学(psycholoegy) (古希腊文字 log os 讲述、解说
1. 刺激物的特点 2. 任务(任务越多,范围越小;任务越少,范围越大) 3. 知识经验 4. 情绪 (二) 、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广义的,是对某一活动而非某一对象的稳定 影响因素: 1. 对象本身的特点 2. 活动内容及方式 3. 自身主体的状态 注意的起伏现象也称注意的动摇,我们的注意总是会间歇性的起伏和动摇。 (三)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 1. 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 的 2.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形成了动作系统 (四) 、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影响因素: 1. 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2. 新事物的特点 3.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4. 自身已有的习惯 十五、感觉 (一) 、概念: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二)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的灵敏程度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1)人刚能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3)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受 性越高,反之亦然 2.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1)差别感受性就是人刚能感觉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2)刚刚能觉察出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3)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它是衡量差别感受 性的指标 (4)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成反比例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 受性越低,反之亦然 (三) 、感觉分类 1. 外部感觉: (1)视觉 (2)听觉 (3)味觉与嗅觉 (4)肤觉 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等 (四) 、感觉的规律: 1.感觉适应: (1)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觉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自我认知:自我感觉、 自我观察、自我印象、 自我概念、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从 内 容 分
配感、认同感、身高、 体重、体型、健康 生理自我:占有感、支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对成人的态 度变成尊敬性、选择性
从 自 我 观 念 分
现实自我 投射自我 理想自我
十三、注意 (一)注意含义: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 (二)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 (三)种类: 1.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1)特点:无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差,保存时间较短,但人在此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少, 不容易疲劳 (2)规律: A.刺激物的特点:a.相对强度 b.相对新异性 c.相对运动变化 B.主体的状态:a.需要和兴趣 b.知识经验 c.情绪状态 d.期待心理 2.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1)特点:有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好,保持时间较长,但人在此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太 多,很容易因为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 (2)规律: A.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 B.精心组织有关活动 C.培养和激发间接兴趣 D.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 3. 无意注意: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直接兴趣 有意注意: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间接兴趣,即对目的和结果感兴趣 4.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1)规律: A.对活动浓厚兴趣 B.活动的自动化 (2)有意后注意是最高级的注意,是最不容易形成的 十四、注意品质的特性: (一) 、注意的范围(也称广度) :在一定时间内我们可以清楚的觉察到注意 影响因素:
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
、记忆、思维、想象、 言语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 心理过程 事物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过程:对周边 (动态变化) 意识的改造过程,总是 和行动结合在一起 意志过程:有目的、有 世界观 普 信念 五、 通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兴趣 动机 心 (较稳定) 理 需要 学 气质、性格、粗心大意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激情、灵感等,漫不经 心 个性心理特征:注意、 (相对稳定)
六、
四大节律:年节律(一年) 、月节律(28 天) 、日节律(24 小时) 、90 分钟节律(白 日梦,警惕、警觉性) 七、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应,是社会化的结 果。 (心理的实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不可能脱离物质载体。 八、 脑功能开发: 1、左脑: 意识功能, 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抽象思维, 人的语言占优势的是左脑) 2、右脑:潜意识功能,通过情感和形象表达内心世界。 (音乐、美术、形体、空间) 九、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客观条件有: (1)刺激物强度的相对性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 (3)刺激物的变化性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条件有: (1)人的个性倾向 (2)人的心境如何,身体疲劳与否,对事物有无期待 7.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 答:(1)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地确定目的是人的意志的首要特征。离开自觉 的目的,意志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就没有意志可言。意志行动的目的越明显、 越高尚、越远大,意志水平就越高,行动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也就越小。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的核心价值所在。克服困难的过程就 是意志的过程。一个人能够克服的困难越大,表明这个人的意志越坚强,反之则 意志越薄弱。因此,人在活动中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是衡量其意志强弱的标志 之一。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人的行动都是由动作组成的,动作分为不随意动作和 随意动作。 不随意动作指不受意识支配的不由自主的运动;随意动作是在不随意 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的练习形成的,它受人的意志调节和控制,具有一定 的目的性。随意动作时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 8.注意的外部表现在哪三方面? 答:(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 (2)呼吸运动的变化 (3)无关运动的停止 论述题 1.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依据。 答:(1)认知是意志的前提,倘若没有认知就没有行为目的,也就没有意志, 人的认知愈丰富,愈深刻,就愈能充分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意志行 动的目的就愈明确,克服困难的力量就愈强,选择的方式和方法就愈合理。 (2)意志也给认知过程以巨大的影响。意志对认知起着支持的作用,没有意志, 就不可能有深入、持久的认知活动。 (3)意志与情感也有密切联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能成为 阻力。 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维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 志行动的动力,反之则会成为阻力。积极的情感由于意志的作用,才能持久地巩 固和发展,而消极的情感也可以依靠意志来克服和控制。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 反射,只能保证有机体 适应固定的环境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的 反 ( 望梅生津、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e.g:膝跳反射、眨眼睛、 射 反射基础上,通过无关 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 时间上多次结合产生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 e.g:厌恶毒品、小狗回应 主人
十、 意识——人类独有(第二信号系统) 十一、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脑对实现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人的心理对客观现 实具有依存性。 十二、 自我意识 从 (认识) 结 自我体验:自信、自豪 、自尊、自爱、自恋、 自负、自傲、自卑 构 形 (情绪) 式 自我调控:自强、自主 、自律、自控 分 (意志)
2.感觉对比: (1)同一感受器接收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有同时对 比和先后对比两类 (2)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 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会产生先后对比现象 3. 联觉: (1)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2) 色彩的作用 十六、知觉 (一) 、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二) 、物体知觉: 1.视知觉、听知觉和触知觉 2.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知觉 (2)深度知觉:是由双眼视差引起的 (3)时间知觉:时间长短、先后、周期性 (4)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和运动幻觉 (三)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偏差: 1.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是指与陌生人首次相见时,对对方产生的印象 2.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掩盖了其余 品质,特征的知觉 3. 刻板印象: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 4. 近因效应:指在时间上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四) 、知觉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原则) 2.选择性原则 3.理解性原则 4.恒常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