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气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a4983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0.png)
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升高导致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加剧,从而引发气候变化的严重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原理,分析温室气体的来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探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一、温室效应原理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照射后,部分能量被地表吸收,并向大气层传递。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利昂等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部分地球表面辐射出来的长波辐射,使得地球的能量平衡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类似于温室中的效应,因此称之为温室效应。
二、温室气体的来源及其影响1. 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工业、交通和能源消耗等活动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进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
2. 甲烷排放:甲烷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
人类活动中的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是主要的甲烷排放来源。
甲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远高于二氧化碳。
3. 氟利昂排放:氟利昂主要来自工业过程,尤其是冷冻和空调行业。
氟利昂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对于温室效应的贡献极为显著。
4. 其他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利昂,臭氧、一氧化氮等温室气体也对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挑战1. 温度上升:大气层中温室效应的加剧使得地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洪涝、干旱、飓风等。
2. 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使得海平面逐年上升,加剧了沿海地区的风险。
3. 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具有严重影响,许多物种受到威胁,生态平衡面临崩溃的风险。
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企业和个人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加强对工业和交通的监管、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
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0e45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1.png)
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介绍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1.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氟利昂(CFCs)等,它们在地球的大气中扮演着保温剂的角色。
2. 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源自燃烧化石燃料、工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
3.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上的温度上升,引发气候变化,如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讨论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1.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进而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这导致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2. 海平面上升: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
这将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如洪灾、海岸侵蚀、减少淡水资源等。
3.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变得不稳定,使得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增加。
这对生物多样性、农业产量和人们的生计都造成了巨大威胁。
4. 生态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物种灭绝、栖息地破坏等。
这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还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
探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1. 清洁能源的推广: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投资和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2. 能源效率的提高: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从而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3. 森林保护和重新造林: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加强森林保护和重新植树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4. 节约能源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用电、开发公共交通、节约用水等方式,减少个人温室气体的排放。
5. 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如签署《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
总结: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全球气候升温、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森林保护和重建等。
气候变化知识: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气候变化知识: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6c28f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3.png)
气候变化知识: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工业的蓬勃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了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据统计,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在逐年上升,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使得全球气候面临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展开分析,引导人们认清严重问题的实质,加强战略调整,做好应对严峻挑战的准备。
一、什么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是指那种可以吸收地球辐射能、使得地球温度升高的气体,常见的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和氧化亚氮等。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大的温室气体,其主要来源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其中,火山喷发、植物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等自然因素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经济活动则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人为因素,包括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甲烷:是一种典型的温室气体,其排放量和来源与二氧化碳相似,也有自然和人为因素。
其中,水稻田、沼泽、牛的肠道和填埋场等是甲烷排放的主要自然来源;而农业、垃圾消纳和能源生产等人类活动,则是甲烷排放的主要人为来源。
氟氯烃:是一类人为合成的气体,是全球大气中浓度极低、却具有极强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属于温室气体的重要成员之一。
氧化亚氮:也是一种温室气体,主要源于自然界氮循环的各个环节。
人类活动排放氧化亚氮的方式主要有燃烧化石燃料和施肥等。
二、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会造成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了大气中的温室效应的加强。
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的照射,其中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反射回空气中。
这就好比是温室玻璃把太阳光线捕获在玻璃房里,从而使室内的气温升高。
温室气体就好比是温室玻璃,它们阻碍了地球表面反射回空气中的太阳辐射能,使得温室气体可以把这部分热量吸收,再辐射回地球表面。
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温室效应的加强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气温不断升高,从而引发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控制,将会不可逆地引发海平面上升、冰盖消融、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https://img.taocdn.com/s3/m/e386d6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9.png)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和持续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天气的短期波动。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成为普遍现象,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例如暴雨、干旱、飓风等。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二、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是指具有吸收和辐射红外辐射能力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利昂等。
这些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1. 二氧化碳(CO2)排放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
工业化进程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 甲烷(CH4)排放甲烷排放主要来自能源生产和利用、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等。
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0倍以上的温室气体,在短期内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3. 氧化亚氮(N2O)排放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活动、化学工业、焚烧活动等。
氧化亚氮是二氧化碳的300倍以上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三、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温上升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增强,捕获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威胁。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系统紊乱,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飓风等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气候变化导致物种栖息地减少、分布范围改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了巨大挑战。
四、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温室效应深入了解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作用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深入了解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作用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6221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c.png)
温室效应深入了解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作用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够阻挡地球上由太阳辐射而来的部分能量,并将这些能量重新辐射到地球表面,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平衡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作用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氟利昂等气体,它们在大气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它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进而将这些能量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
2. 甲烷(CH4)甲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尽管它在大气中的浓度较二氧化碳低,但其辐射能力远高于二氧化碳。
甲烷主要排放源包括牲畜排泄、湿地等,人类的森林砍伐和农业活动也是甲烷的重要来源。
3. 氟利昂等气体氟利昂是一类人为合成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大气层中的存留时间长,能够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氟利昂主要应用于冷冻设备、空调等领域,人类活动使得氟利昂的排放大幅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
二、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室效应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1. 全球气温上升由于温室效应的增强,地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全球气候也随之发生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地球各地出现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干旱、洪涝等。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水资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类生活的困扰。
3. 生态系统影响温室效应对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物种的分布和生态圈的稳定性产生冲击。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灭绝或迁徙,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联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联](https://img.taocdn.com/s3/m/06a334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a.png)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它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本文旨在探讨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一、温室气体的定义及排放来源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氟氯烃(CFCs)和氧化亚氮(N₂O)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但人类活动的增加使得它们的排放显著上升。
二、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强,即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累积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
这种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全球气温上升:温室气体阻止地球表面的部分热量向外空间辐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长期来看,全球气温上升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候变暖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暴风、洪水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3.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极地冰川和冰盖融化,海洋水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
三、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各国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 能源转型: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推广能源的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 交通领域的改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鼓励低碳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
并推广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交通方式,减少尾气排放。
3. 工业与农业的减排措施:工业部门应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农业部门应加强农田管理,减少施肥和畜禽养殖排放。
4.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各国合作,制定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政策。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形成国际共识和行动。
四、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除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外,我们还应该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损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科学 技术 社会 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科学 技术 社会 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 (2)](https://img.taocdn.com/s3/m/bb3f33d6b307e87101f696b7.png)
控制“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
2、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控制“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
3、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新能源
控制“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
4、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控制“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
5、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小结
1、什么是温室效应 ? 2、温室效应有哪些益处? 3、近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的原因? 4、温室效应不断增强会带来哪些危害? 5、防止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的措施有哪些?
因为二氧化碳 气体占93、7%, 所以,温室效
应主要与二氧 化碳有关。
温室效应有什么益处?
温室效应对于位于寒带亚寒带的国家来说, 可以使国内的气温提高,改变经济结构, 种植温带的作物;也可以改变种植制度, 一年多熟,从而提高产量,进而提高经济 水平。
温室效应好处: 1、 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 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 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 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 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 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 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 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7、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 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 生活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 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氧气 ,并释放出 二氧化。碳
(2)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这是依 靠植物的 光合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 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会 对人体的 呼吸 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bc8aba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e.png)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是地球上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活动所加剧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人口的增长,大量的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进而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温室效应的机制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造成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吸收并重新辐射地表和大气中的辐射能量,使得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的自然现象。
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大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以及水蒸气等。
这些温室气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的特点,从而导致地球表面被吸收的太阳能量无法完全通过热辐射释放出去,使得地球温度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气候系统的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以及工业排放等。
这些活动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到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全球气候的变化。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方面。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科学研究表明,自19世纪中叶以来,地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约1℃。
全球变暖不仅导致了极地冰川的融化和海冰的减少,还引发了极端高温事件以及干旱的频发。
这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随着温度上升,造成了更加频繁和强烈的暴雨、洪涝灾害、飓风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
这些天气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给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灾害频发还导致了人口流离失所,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最后,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随着极地冰川的融化和海洋温度的升高,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尤为危险,众多沿海城市和岛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海平面上升不仅会淹没沿海土地,还会破坏海岸线生态系统,加剧海岸侵蚀和海岸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ae2700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d.png)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全球气温将会继续上升,这将对人类和地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一、温室气体排放是何物?温室气体是指对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从而使得地球温度升高的气体。
这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其中,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排放量最大的一种。
二、排放温室气体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如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极端天气等。
实际上,全球温度已经升高了1摄氏度以上,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气候变化将对人类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的短缺、农作物歉收等。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
具体措施有:1. 制定并执行减排计划。
政府应该制定减排目标和计划,并制定政策和法规来管控污染物排放。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2. 加强能源管理。
鼓励使用低碳、高效节能的能源,例如清洁能源和太阳能等。
3. 开展环保教育。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和节约用水。
4. 增加科学研究。
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及对于不同类型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五、结论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问题,需要全球人民共同合作来加以解决。
减排是最有效的控制气候变化的方法之一,各个国家应该加强合作,制定有效的减排计划,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https://img.taocdn.com/s3/m/9bfe05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c.png)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近年来,全球变暖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对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及其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一、温室气体的定义和类型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具有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所辐射的太阳能力的气体。
常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和氟利昂等。
这些气体在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能够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使其在大气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二、温室气体的源头和释放方式1. 二氧化碳(CO₂):主要来自于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和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
2. 甲烷(CH₄):主要来自于油气勘探、生物质燃烧、农田排水等。
3. 氧化亚氮(N₂O):主要来自于化肥的使用、农田排水和生物质燃烧等。
4. 氟利昂等人造化学物质: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使用等。
这些温室气体被释放到大气层中后,会逐渐积累并形成温室效应,从而加剧全球变暖现象。
三、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大气层的温度升高。
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一系列的气候变化现象开始出现,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温室气体还会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极端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可能导致某些植物和动物无法适应,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温室气体的增加还与海洋酸化紧密相关。
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形成碳酸,导致海洋酸性增加,对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四、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改善工业生产工艺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 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能源节约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3. 发展低碳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的良性循环。
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04fe1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0.png)
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人类活动日益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
首先,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地球的升温。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这些气体的排放来自于工业过程、能源消耗和燃烧等活动。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散发地球表面的热辐射,形成了一个类似温室效应的现象,导致地球的温度上升。
据科学家的研究显示,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8摄氏度,这与过去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速度相比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还会带来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由于地球的升温,气候系统变得更加不稳定,导致干旱、洪涝、暴风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例如,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热浪会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强烈的风暴和洪水则会造成大规模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些灾害性的天气事件越来越常见,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此外,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还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逐渐崩溃,给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些动物种群生活的栖息地逐渐消失,无法找到适宜的生存条件而灭绝,例如北极熊和珊瑚礁等。
此外,一些植物物种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而这些植物又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生态系统会因此发生连锁反应。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针对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控制,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燃煤等高污染能源的使用。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23b3c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4.png)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温室气体排放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温室气体的定义和主要来源温室气体指的是那些能够吸收地球上部分放射热量并在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氟利昂(CFCs)等。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化、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农业等人类活动。
二、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地球的温度上升,从而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
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堆积在大气层中,形成了一个“温室”的效应,阻碍了地球上部分热量的辐射,使得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城市和岛屿。
其次,气候变化引发了极端天气,如洪水、干旱和风暴等,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气候变暖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崩溃,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最重要的一步。
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的关键。
国际社会应加强政策协调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此外,个人也应积极参与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如减少用电、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展望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仍将继续,但具体程度和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化的机理和趋势,加强气候预测和灾害管理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总结起来,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4bb5e2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4.png)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第一章:温室气体排放的概念与来源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并辐射地球表面向外发出的长波辐射的气体。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氟利昂(CFCs)等。
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人类的活动,比如燃烧化石燃料、森林伐割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从而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第二章: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引起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会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强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的变化等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第三章: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与后果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与后果。
首先,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洪涝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其次,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热浪、干旱和暴雨等,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生物多样性的流失、珊瑚礁白化、森林火灾频发等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直接后果。
第四章:应对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方法要应对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
其次,开展单位面积尽量多地种植树木和保护森林,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和执行各国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第五章: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前景展望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
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但是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未来,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能力和建立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我们有望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世界。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模型知识点总结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模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b076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a.png)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模型知识点总结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科学家们建立了各种模型。
这些模型基于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融合了大量的数据和先进的计算技术。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模型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大气成分与物理过程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等气体组成,同时还包含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
这些微量气体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大气物理过程中,辐射传输是一个关键因素。
太阳辐射以短波形式到达地球,经过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后,一部分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释放热量。
大气中的气体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和发射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分布。
大气环流也是重要的物理过程。
包括全球性的经向环流(如哈得莱环流)和纬向环流,以及局部的季风环流等。
大气环流决定了热量、水汽和污染物的输送和分布。
二、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太阳活动的变化、火山喷发等。
太阳活动的强弱会影响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
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进入大气,会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导致短期内气温下降。
然而,近年来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
主要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以及农业活动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等。
三、气候模型的类型气候模型可以分为全球气候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型。
全球气候模型覆盖整个地球,能够模拟大气、海洋、陆地和海冰等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
它可以预测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趋势,但由于分辨率较低,对局部地区的细节模拟不够精确。
区域气候模型则专注于特定的区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详细地模拟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和变化。
但它需要全球气候模型提供边界条件。
四、气候模型的构建要素气候模型的构建涉及多个要素。
首先是初始条件的设定,包括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等。
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e23bf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8.png)
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迅猛进程,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也愈加严重,这些污染物质对于大气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温室气体是大气环境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它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风险。
一、什么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是指那些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和大气层向外辐射的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氟氯烃等。
这些气体会阻挡地球发出的热量,从而降低地球表面的散热速度,把部分热量留存在地球大气中,使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
二、温室气体的来源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的代谢作用、海洋的蒸发、火山的喷发和陆地的腐烂等都会生成温室气体。
而人类活动所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则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费等方面。
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全球气温上升温室气体会阻碍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发,从而使得大气温度不断上升。
长期以来,地球表面气温持续升高,人类社会已经面临着这种气温上升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比如说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现象增多等。
2.生态环境破坏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一些生态系统会受到影响,生态链条被打破,许多动植物种族的生存和繁衍也会受到影响。
3.气候异变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导致大气环境中各种气候因素出现变异,从而引起气候变化。
比如说,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降水分布出现异动现象、飓风、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加剧等。
四、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社会所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采取措施以减少这种排放。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能源管理能源的消耗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限制能源的消耗。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新能源、推广低碳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减少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f7892d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5.png)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随着工业、交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越来越高。
而温室气体排放就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指的是那些能够阻挡地球表面向外散发热量的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氧化物、氯氟烃和臭氧等。
这些气体能够在大气中形成一种温室效应,使得热量不能完全散发出去,从而导致地球的气温升高。
温室气体的来源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工业和交通的发展。
人类在生产和消费中需要能源,而大部分能源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此外,农业、畜牧业和垃圾处理等领域也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总之,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会带来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的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在不断升高,形成了一种正反馈机制,导致气温越来越高。
气温上升又会引起许多其他气候变化,如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这些变化会给全球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威胁。
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为了遏制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际社会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其中最主要的是《巴黎协定》。
该协定规定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在本世纪下半叶之前达到峰值,然后开始逐渐降低。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减少林木砍伐、强化垃圾处理等。
结语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让我们共同关注环境,尽我们所能为保护地球家园作出贡献。
气候变化知识:气候变化对大气层中的气体有何影响
![气候变化知识:气候变化对大气层中的气体有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afb13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f.png)
气候变化知识:气候变化对大气层中的气体有何影响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大气层中的气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大气层中的气体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对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含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地球表面放射出的热辐射,从而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人类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已经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明显上升。
这种上升导致了大气层中的温度也随之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反射和吸收辐射。
这就引发了空气的质量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如极端气候、暴雨、洪水、干旱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其次,气候变化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臭氧层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臭氧浓度极高的区域。
这层臭氧层起到了屏蔽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的作用。
但随着温度的变化、化学污染等因素影响,臭氧层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这样的影响主要包括: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和暴露于辐射级别较低的病患的死亡率。
当然影响涉及到的方面不仅限于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了解其产生的全部影响。
第三,气候变化也会对大气中的水分循环产生影响。
水循环是指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形成水蒸气,经过大气层中的冷却、凝聚、形成云层和降水,再回到地球表面的过程。
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层温度的变化会对水蒸气含量产生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气层中的水蒸气量也会增加,这对于降水、洪水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气候变化应对中,应该加强对大气层中水循环的研究,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最后,气候变化对大气层中的空气质量也产生了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雾霾天气、钢筋混凝土的蒸发、沙尘暴等现象的发生也日益常见。
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空气中的污染也加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日益严重。
因此,在未来的气候变化应对中,应该加强对大气层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控,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b67a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c.png)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显。
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红外辐射并向各个方向重新辐射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氯烃等。
温室气体能够形成类似温室的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根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报告组织的估计,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占到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约75%。
而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的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涉及大量物理、化学和生命过程,因此难以准确建模。
2. 气候系统存在许多自我反馈机制,这些机制会加速或减缓气候变化过程。
3. 区域差异性很大,例如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也很大。
二、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现状目前针对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主要依靠气候模型。
气候模型是以计算机模拟方式为基础,模拟气候系统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命过程,预测气候变化的情况。
气候模型主要包括全球气候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型两种。
全球气候模型用于模拟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海洋、大气、陆地、冰雪等,而区域气候模型主要用于模拟特定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
目前全球气候模型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主要能够预测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估计。
但是全球气候模型对于区域气候变化的预测能力还比较有限。
而区域气候模型虽然能够对特定地区的温度、降雨等气象要素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但是其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模型基础数据的选择、参数调整等。
因此,对于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模型。
三、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意义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揭示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规律和机制。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75814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5.png)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这对地球的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和辐射地球表面长波辐射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
这些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起气候变化。
首先,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的排放量主要来自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
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70%以上。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人们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上升。
此外,森林砍伐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吸收器,但是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其次,甲烷是另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
它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
人类活动中的甲烷排放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牲畜的消化系统和稻田的水稻种植。
此外,垃圾填埋场和能源生产也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来源。
自然过程中的甲烷排放主要来自湿地和水体,如沼泽地和海洋。
甲烷的排放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强大20多倍,因此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氧化亚氮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它主要来自农业和工业过程。
农业中的氧化亚氮排放主要来自化肥的使用和畜禽粪便的处理。
化肥中的氮元素在土壤中转化为氧化亚氮,进而释放到大气中。
工业过程中的氧化亚氮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和废物处理。
氧化亚氮的排放不仅会引起温室效应,还会对大气中的臭氧层产生破坏,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对地球的气候系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它导致了全球气温的上升。
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得大气中的热量无法有效地辐射回太空,从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
这会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其次,温室气体排放还导致了气候模式的改变。
全球变暖使得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气候模式的变化导致了干旱、洪涝和飓风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
![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efee6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f.png)
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大气物理学成为一个焦点领域。
有关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大气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
大气物理学家通过对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发现它们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物理学家也利用数值模拟模型研究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利用模型可以模拟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并帮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模型可以模拟大气动力学、辐射变化等基本物理过程,进而推断未来的气候场景。
大气物理学家还使用遥感技术来了解气候变化的情况。
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卫星上测量大气中的温度、水汽、云覆盖率等重要参数,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追踪特定地区的卫星测量数据,可以观察到污染物对地球平均温度的影响。
大气物理学家已经发现,温室气体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还能观察到相关的气象现象的变化,如从热带到极地的风速变化,大气中云层、湍流等现象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研究可用于预测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大气物理学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对策。
例如,通过研究温室气体的浓度,提供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等措施。
同时,加强监测和研究气候变化,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大气物理学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
与此同时,大气物理学家的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和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必要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H4浓度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后,大气中甲烷浓度呈迅速增长态势, 平均增长速率1%左右;北半球浓度明显高于南半球浓度。 CH4在大气中的源、会情况复杂,其源、汇变化和在大 气中的输送过程至今还不是很清楚 1993年前后在全球范围内观测到了大气CH4浓度增长 速率大大降低的结果,其原因还没有达成共识。
气候:研究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长期 (如 100年)平均规律,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 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和冰冻圈共同组成,气候是这些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气候变化: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 期 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尺 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到年际、季际、月际。 气候异常:指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导 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适应,影响人类社会及生产活动,危机 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可能导致飓风、热浪、暴风雪等 灾害性时间。 大气辐射以及各个圈层内部和相互之间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气候变化。
第七章 大气温室气 体与气候变化
主要内容: 大气温室气体的种类、来源及其分布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 温室效应增加和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实际上就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 体层,其总质量约为6000×108 T。 大气层是由氮气(78%)氧气(20.95%) 氢气(0.93%)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臭氧, 一氧化碳,甲烷等微量气体组成。此外大气 层中还有一些含量变化不定的水蒸汽等组 分。
温室气体的直接辐射强迫:辐射活性气体通过吸收和发射红 外辐射对辐射平衡产生影响 间接辐射强迫:反映活性温室气体通过影响化学转化过程和 大气中反映活性物种(例如OH)的分布对辐射平衡产生 间接的影响
新增温室气体产生的辐射强迫会 随着其本底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存在饱和现象。
四、全球变暖潜势
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是一个相对概念, 定义为单位质量的某一温室气体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于参考气体的累积 辐射能力。
大气层就像人们熟知的温室中的玻璃或 塑料薄膜一样,将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大 温室,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变暖并基本保持 在目前的这个水平上。那些能够阻挡地球 红外辐射向大气层外逃逸从而对地球起着 保温作用的气体就被称为温室效应气体或 简称为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哪几种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大气中的温 室气体主要有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 化亚氮,臭氧,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 其他滞留在大气中的痕量气体,如氟氯烃, 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醛类,以及各 种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温室气体的气体 总和也超不过整个大气层体积的0.03℅。一 部分由于人类本身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排放 而滞留在大气中。
当大气层对长波辐射吸收率AL增大时,地面温度也将升高 地面辐射收入总是大于支出,多余能量用于水分蒸发,以潜热 和热对流方式给予大气;整层大气辐射平衡为负,通过地面显热和潜热补偿
实际辐射平衡状况在不同纬度和季节都会有所变化
第二节 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来自地面、大气和云层的 部分红外辐射,并向外发射红外辐射,由于这些微量气体发 射的红外辐射是朝向各个方向的,其中一部分辐射返回地面 净的结果是将能量阻截在低层大气中,使地面温度升高,这 种作用机制被称为天然温室效应;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就称为温室气体。 “大气窗口” 7~13μm 地面长波辐射 很强,CO2 和H2O吸收很小 但O3,CFCs 吸收很大
二、甲烷 大气中的甲烷由于其含量甚微,长期以来不被人们 所重视。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通常被俗 称为沼气,,按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前者 主要是自然湿地,海洋,淡水,甲烷水合物以及白 蚁等,其中自然湿地是大气中甲烷的最主要自然 源。人为源就是水田,由于水田中可提供良好的厌 氧条件,因此促进了甲烷气体的产生和向大气排 放。另外,畜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会使畜牧场地的粪 便、碎屑等动物废弃物大量增加,而这些废弃物以 肥料形式埋入地下腐烂发酵时会产生厌氧条件百而 导致甲烷的产生和排放。第三个被公认的甲烷人为 源就是固体废弃物的填埋。
三、氧化亚氮 N2O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 物,主要来自于天然来源,即由土壤中硝 酸盐(NO3-)经细菌的脱氮作用而产生:
由于在低层大气中N2O非常稳定,是停留 时间最长的氮的氧化物,一般认为其没有 明显的污染效应,大气寿命约120a
天然源:海洋和热带森林 人为源:农田氮肥使用、工业生产和家畜、生物质燃烧 以人为源排放导致增加为主
四、臭氧
天然源 平流层输送 原因: 对流层顶折叠 判断:数据突变,7Be 高值(平流层物种,由宇宙射 线产生) 峰值出现在冬季和春季,或浓度没有明显白昼变化
对流层光化学过程产生
第二节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
一、温室气体的浓度极其测量 “温室气体”的真正科学问题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自工 业革命以来有多大变化?今后会如何变化?温室气体含量变 化会使它们的温室效应增强多少? 1958年,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在夏威夷岛的莫纳洛娃山 建立了全球第一个连续观测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极其变化的 观测站 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共同 发起和组织了“大气本底污染观测网”(Background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Network,简称BAPMoN,旨在对世 界范围内大气污染状况进行长期全球性观测,其中包括对大 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观测,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有200个观 测站。 对历史大气状况进行研究,使用冰芯气泡分析法,已获得距今 20万年以来大气中CO2、CH4等气体的含量; 海底沉积物也是研究方法。
判断一种物质是否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三个 方面:1. 该气体必须有足够宽的红外吸收带,在大气中浓度足够高,
能显著吸收红外辐射;2. 该气体如果在7~13 μm的大气辐射窗口有吸 收,对温室效应的增强最有效;3.大气寿命长。
气体分子的红外辐射
基态(E0) 碰撞活化、吸收光子 激发态(E1) 激发态(E1) 自发发射、受激发射、碰撞失活 基态(E0) 对流层由于气体浓度高,碰撞活化和碰撞失活是主导因素
二、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大气中温室气体分为两类:一种能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称 为辐射活性气体,包括CO2,CH4,N2O和卤代烃等寿命较 长,在对流层大气中混合均匀的气体,也包括时空分布差 异很大的O3;另一种不能或只能微弱地吸收和发射红外 辐射,但可以通过化学转化来影响辐射活性气体的浓度水 平,称为反应活性气体,包括NOX,CO和VOCS. 平流层O3损耗,降低平流层温度,降低向下的红外辐射; 增加进入对流层紫外辐射,使对流层光化学过程活跃, OH浓度增加,加速CH4和HFCs的去去除,起到降温作用 NOX 升高会使CH4和HFCs浓度降低,O3浓度升高,另外 作为N肥,沉降到地面和海洋,促进植物生长,降低CO2 浓度,对辐射平衡的影响很难量化。
3. N2O浓度的变化
20世纪中叶,大气中N2O浓度一直处于285×106 左右,几乎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其后,浓度呈现了 明显增长趋势,目前,年增长率约为0.26%。
N2O在全球浓度基本呈现均匀分布,一方面因为 浓度较低,另一方面跟N2O在大气中寿命较长有关。
四、大气中CFCs的变化
三、未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趋势 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在今后30~50a间 如何变化时当今人们在温室气体研究中最关心的问 题。 大气中温室提起浓度今后的变化特征将主要取 决与人类本省的行为。 估计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今后的变化是一件 非常困难的事,不仅涉及到各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 的源、汇需要作出科学认识和估算,更重要的是它 涉及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等一系列 社会、环境问题。 所有温室气体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都带有较大 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来自何处
大气中温室气体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大气中固有的,如二氧化碳、臭氧、氧化亚 氮、甲烷 一类是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 如氟氯烃、醛类以及一些氮和硫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于燃烧过程, 土壤或其他地方有机物的分解以及人群和 动物的呼吸。
第一节 大气辐射传输过程
一、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 吸收:空气分子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时,一部分电磁场 的能量转化为分子或原子内部的能量。被吸收的能量可使温 度增加,也可变化为化学能或导致光化学反应。一般吸收都 伴随着分子内部的能级跃迁,具有波长选择性。 散射:当电磁波照射到折射不均匀的地区时,会发生传播 方向的改变,称为散射。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水滴、气溶胶 粒子、冰晶等颗粒物会造成散射,由于温度不均匀导致的湍 流块也会造成散射。散射过程特点是将波传播的方向改变。 弹性散射 非弹性散射 一次散射 多次散射 X<<1 瑞利散射;0.1<x<50 米(Mie)散射 x>50 几何光学方法
激发态分子数 基态分子数 玻尔兹曼分布: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数目随着 温度降低而减少,辐射能量也随着温度降低 而减少
温室气体的净效应不只取决与它对地球长波辐射的吸收,还 取决于它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 CO2进入平流层,由于浓度很低,吸收的红外辐射很小,但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激发态分子比例也随着高度增 加而增加,净结果是更多的辐射能量进入到宇宙空间,与对流 层相反,平流层CO2起降温作用,H2O也一样。
二、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极其变化 1. CO2浓度的增加 它被公认为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含量取决于地球 上生物圈,海洋和大气圈等主要碳库间二氧化碳的交换和 平衡过程。就全球而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并非是均 匀分布的,如前所述,化石燃料燃烧是当前导致大气中二 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这种燃烧大约百分之九 十五发生在北半球,因此,北半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要 高于南半球大气中的相应值。南北半球浓度之差约为 2×106到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