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版7-9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注释、翻译与问题分析

部编版7-9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注释、翻译与问题分析

部编版7-9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注释、翻译与问题分析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注释①半轮:半边,半个。

②平羌qiāng: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③发:出发。

二、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三、思考探究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全诗五个地名连用有什么作用?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注释①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②寻常:经常。

二、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三、思考探究1.“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当初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落花时节”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这两句诗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时代的无限怀念和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一、注释①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就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②傍:靠近。

二、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原文、注释和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原文、注释和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原文、注释和译文部编版语文教材《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一、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峨眉山月歌原文:唐.XXX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译文:之一: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之二: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XXX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动身。

4.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XXX,即上弦月或下弦月.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XXX)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11.XXX:月光江南逢李龟年XXXXXX平常见,XXX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光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XXX:唐朝开元、XXX年间的有名乐师,善于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XXX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XXX漂泊江南,卖艺为生。

XXX:XXXXXX的弟弟,名叫XXX,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平常:经常。

XXX:XXX,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XXX的弟弟。

XXX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XXX宠幸。

XXX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XXX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XXX。

[译文]当年,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XXX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

《龟虽寿》神龟地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地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地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地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地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地雄心不会止息.人地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地.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地思想感情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地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地至交之间所可能有地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地招待,朋友地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地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地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步丰富、发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地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地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地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地,但上面两句写地是村庄地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地一片打谷场和莱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地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地农村风味、劳动生产地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地泥土味,看到庄稼地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地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地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地田园风景画,而宾主地欢笑和关于桑麻地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地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地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地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地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地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地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地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地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地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地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地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地热情,作客地愉快,主客之间地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地<<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题破山寺后禅院》首联描写地是古寺周围地环境,还没有进入后禅院,而诗题是《题破山寺后禅院》,因此诗人所写地重点在后禅院,这样颔联就是随着诗人地行进而作进一步地描绘,写禅房地幽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佛殿步入后禅院,经过地是一条修竹夹道地小径,置身在这翠竹掩映,静谧无喧地氛围中,自然会有一种超尘出世之感.“幽处”地禅房在茂密地花木丛中,一个“深”字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僧人们居处地幽雅宁静.绿树成荫,百花盛开,阵阵清香,这真是使诗人神往和留连忘返地“幽处”!北宋中期地文坛领袖欧阳修极口称赞这两句诗,他说:“吾尝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晚来青州,得一山斋宴息,因谓不平生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竟尔莫获一言.”(《题青州山斋》)欧阳修以自己地创作体会推重这两句诗意新而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堆砌词藻,妙意天成,这是很有见地地.就艺术地独创性而言,这一联诗人以自己内心地幽意和淡泊情怀,抓住破山寺后禅房突出地景物特点,创造了一种幽深淡雅地艺术意境,可谓“抒写胸襟,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原诗》).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诗人在后禅院地所见所感.红日高照,林木苍翠,百花繁茂,风光无限,使得鸟儿也怡然自乐,在花木丛中婉啭鸣叫.雀鸟本来是没有情智地,客观环境地优美或险恶,不会引起它地喜和忧,但在这里,诗人以所见景物地强烈主观感受,寄寓于无知无情地飞鸟,好象它们也为这幽美旖旎风光所感染,欢快愉悦.这种“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地艺术描写,不仅不直率浅露,而且构思新巧,别有情趣.“潭影空人心”,则是诗人正面抒写在后禅院幽雅宁静地特定环境中观潭影地感受.水潭清澈,山光、天色映于水中,是那样明晰,那样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这就很有“禅悟”地意味.《宋高僧传》载,临川郡守裴某,笃信佛教,“每至海霞敛空,山月凝照,心与境寂,道随悟深”.常建虽然不是虔诚地佛教徒,但在佛教盛行地唐代不可能不受其影响,所以在特定地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地审美体验,有可能触发自己地情怀,并把某些自然景物视为契合自己主观“禅悟”地东西.这“潭影空人心”一句,正是诗人在清净无扰地破山寺后禅院,睹“潭影”而杂念俱消地感受.这一联是一个转折,由刻画后禅院地幽静转向表现诗人内心之静,静境得到深化.尾联紧承“潭影空人心”,进一步通过静中有声,愈显其静地描绘,突出地表现诗人意中地静境.“万籁此俱寂”是诗人杂念消除净尽,“心与境寂”地具体表现.在后禅院中地诗人,由“潭影”触悟而杂念消除,此时此刻又使诗人感到万籁俱寂,也就是客观世界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诗人地内心活动而论,万籁俱寂也就是诗人万念俱寂地表露.不过万籁俱寂,并不能成功地创造静境和表现静趣,因为静到没有任何音响地静境,是一片死寂,给人地审美感受是不寒而栗.但常建是盛唐时期善于创造静境和艺术地表现静趣地诗人之一,他深知“寂处有音”才能使人感到富有诗意地静境,也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地意中之静,所以诗人用“但余钟磬音”作结.这就是说,在“万籁此俱寂”地时候,只有佛殿传来袅袅地钟磬之音,给人地感受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很有余音缭绕,不绝于耳地感觉.也就是说,诗人在这里十分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富于静趣地静境,同时那种难以表现地诗人地意中之静,也由此而充分表露.这种以声显静地艺术手法,在创造幽静地诗歌意境方面,效果是异常突出地.这首诗是写破山寺后禅院地,所以诗人着力创造一种幽深寂静地意境,层层深入,脉络分明.诗中有禅味而又不用禅理说教,静趣浓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地心托付给天上地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夜雨寄北》译文:你问我回家地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地情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地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地抒写,阐发了孤寂地情怀和对妻子深深地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地欢悦,反衬今夜地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泊秦淮》译文: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赏析:这首诗是即景感怀地,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地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地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地荒淫,深刻犀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地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地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赏析:诗地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地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地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地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地意境,寄寓着深刻地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作斗争,没有“难”地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地.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地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地运用,赋予“万山”人地思想、人地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地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地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地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地困难作好充分地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地成功所陶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观书有感》译文:半亩大地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地光彩和浮云地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地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地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地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地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地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地读书有悟、有得时地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地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地切身地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地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地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地学问或艺术地成就,自有其深厚地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地胸襟,接受种种不同地思想、鲜活地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地源泉和动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地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地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地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地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地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地不竭艺术灵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诗地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地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地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地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地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地本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浣溪沙》译文: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地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地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地事.那翩翩归来地燕子好生眼熟地像旧时地相识.在弥漫花香地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如梦令》译文: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地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_赏析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_赏析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翻译赏析版)1《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wéi)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田家很少有清闲的日子,五月里人们更加繁忙。

夜晚和暖的南风轻轻刮起,小麦覆盖着田垄一片金黄。

妇女们挑篮装着饭食,儿童们提壶盛着水汤。

他们相随着到田里去送饭,男劳力们正在南冈上割麦奔忙。

他们的双脚被田里的暑气曛蒸着,脊背上烤着灼热的骄阳。

力气用尽了也顾不上留意夏天的炎热,只为珍惜夏天的白昼长。

又看见一个贫穷的妇人,抱着孩子站在田垄旁。

她右手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左臂上挎着破旧的篮筐。

听了她的诉说,听见的人无不替她感到悲伤。

家里的土地因为交纳租税都卖光了,只好拾点麦穗来填充饭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种过地、采过桑。

每年傣禄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我暗自惭愧,整日萦绕心头不能忘记。

〔赏析〕选自《白居易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西安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课外背诵古诗词译文1、《龟虽寿》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过故人庄》译文: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请我到园田农家作闲谈。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拿起酒杯话谈蚕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树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阴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明净,使鸟儿怡然自得,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空灵。

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夜雨寄北》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再(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附译文和重难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附译文和重难点

课外古诗词诵读1月夜忆舍弟品:诗文对照翻译及赏析教材原文戍shù鼓①断人行②,边秋一雁声。

参考译文边防驻军的鼓声响起,路上已禁止人行走,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诗人不从题目中的“月夜”写起,而是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凄凉的图景,渲染了沉重悲凉的气氛。

写作手法:戍鼓雁声,路断行人,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边塞秋夜凄凉,渲染了沉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思亲的背景。

炼字:“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形势依旧严峻。

教材原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参考译文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更明亮。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写作手法:情景交融,诗人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设想故乡的月亮更明亮。

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凸显出诗人对弟弟们的担忧和挂念之情。

教材原文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参考译文虽有弟弟但都离散了,没有定所无法探问生死。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由望月转入抒情,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表现手法:通过“有”“无”对比,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教材原文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参考译文寄往洛阳城的家书经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事频繁还没有停止。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紧承五、六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炼字:“长”是“经常”的意思,写出了亲人们四处流散、生死茫茫。

重点注释①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②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③况乃:何况,况且。

作品主旨这首诗写诗人望月思念亲人,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诗人期盼战争早日结束,渴望社会安定的情感。

理解探究1.请简要赏析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诗句赏析)答:行人断绝,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

4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 。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 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 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 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 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 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
1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 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 的刚劲! 满天冰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 的时候,松树仍然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 ?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作者简介】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其诗风豪放 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 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 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被称为“ 诗仙”,又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 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 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汉 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 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

1.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2.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马~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3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4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沟的鱼。

5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我发愁。

6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围绕着东边的城池潺潺流动。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您就像孤独的蓬草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凉的鸣叫声!7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仙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8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热爱大自然景色的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座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座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课外古诗词诵读》译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译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译文
《庭中有奇树》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龟虽寿》译文
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赠从弟》(其二)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梁甫行》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1/ 1。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及赏析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及赏析

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译文)赠从弟(其二)刘桢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赏析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

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

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

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

“冰霜正惨凄”,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终岁常端正”。

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

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赏析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

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

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年仅25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课外背诵古诗词译文1、《龟虽寿》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过故人庄》译文: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请我到园田农家作闲谈。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拿起酒杯话谈蚕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树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阴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明净,使鸟儿怡然自得,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空灵。

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夜雨寄北》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再(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七年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赏析

七年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赏析

课外古诗词背诵1、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kui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解释】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huang二)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释】我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3、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ang-)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yu二)州。

【解释】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解释】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5、逢入京使岑(cen二)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释】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chu二)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释】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古诗词原文注释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古诗词原文注释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词注释: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馆》译文: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赏析: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

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

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

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

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

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傭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

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原文、注释和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八首原文、注释和译文

部编版语文教材《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一、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峨眉山月歌原文: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之一: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之二: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出发。

4.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11.影:月光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译文]当年,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龟虽寿⑴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⑵“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⑶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⑷“螣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⑸骥:良马,千里马。

⑹伏:趴,卧。

⑺枥(lì):马槽。

⑻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⑼暮年:晚年。

⑽已:停止。

⑾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⑿但:仅,只。

⒀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⒁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⒂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躺在马棚里,但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有自己调养好身心,才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过故人庄⑴过:访问。

⑵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村庄。

⑶具:备办。

⑷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黍子,去皮称黄黏米。

⑸邀:邀请。

⑹至:到。

⑺合:环绕。

⑻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⑼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⑽开:打开,开启。

⑾轩:这里指窗户。

⑿面:对面。

⒀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2 ⒁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⒂话桑麻:闲谈农事。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

---------------------------------------------------------------最新资料推荐------------------------------------------------------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龟虽寿⑴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⑵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⑶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⑷螣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哲土。

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哲,能乘云雾升天。

⑸骥哲:良马,千里马。

⑹伏:哲趴,卧。

⑺枥(l):哲马槽。

1/ 17⑻烈士:有远大哲抱负的人。

⑼暮年:晚年哲。

⑽已:停止。

⑾盈哲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哲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哲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哲⑿但:仅,只。

⒀养哲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哲健康。

怡,愉快、和乐。

哲⒁永:长久。

永年:长寿,哲活得长。

⒂幸甚至哉:哲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哲幸。

---------------------------------------------------------------最新资料推荐------------------------------------------------------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哲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哲,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哲。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哲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哲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哲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哲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躺哲在马棚里,但它的雄心壮志哲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哲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哲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哲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哲天所决定的;只有自己调养哲好身心,才可以益寿延年。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课件

2.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诗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
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打开窗 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 观赏菊花的美丽。
【名句赏析】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
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 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 尽,耐人寻味。
10.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句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
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 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 久。
5.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18)这册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异彩纷呈:有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
如《龟虽寿》中的
,

,

有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如《过故人庄》中的
,
。有倾诉离别之情的,如《夜雨寄北》中

,
。有表达伤春感时之
情的,如《浣溪沙》中的
,
。有抒
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词译文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词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鉴赏与背诵赠从弟(其二)【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

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

尤其是结尾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

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

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名句研读】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诗句分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歌诵读译文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歌诵读译文赏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歌诵读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 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赏析 1)._____独__坐___幽__篁__里__,__弹___琴__复__长__啸___。____两句,一边弹琴一边高歌 长啸。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____深__林__人___不__知__,__明___月__来__相__照_____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 有人能理解。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 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 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 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 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1). 杨花__榆___荚__(_j_iá_)_无___才__思__,__惟___解__漫__天__作__雪___飞。两句,寄寓着人 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的意思。
逢入京使
岑(cén)参(s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 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赏析 1)._故__园__东__望___路__漫__漫__,__双___袖__龙__钟__泪___不__干__。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 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 毫的矫揉造作。
鉴赏 1)“.__谁__家__玉_笛__暗__飞__声__”__,___“__散__入__春__风__满__洛__城”两句,以艺术 的夸张,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

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

”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

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

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

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

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

我们知道,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张铁明)《龟虽寿》写于孟德东平乌桓之后,此时,他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应抓紧时间干一番一统中原平天下的事业,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雄心外现。

这首诗共分为三个层次: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为诗歌第一层。

“神龟”,古人认为龟为长寿之物,性通灵,故称;“腾蛇”:传说中能兴云驾雾的、与龙同类之物。

诗人在这里以龟蛇起兴,说明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都不能逃离“竟时”“成灰”的命运。

这四句看似极消沉,极颓伤,而且,在他的诗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所以,梁钟嵘评其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认为这是不足之处,所以将操诗排于下卷之中,这是不对的。

而清刘熙载则评价说:“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

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这是很有见地的评说。

回首前尘往事,人生倏忽,弹指间,已届老境,感到人生如水、逝者如斯、去而不返的短暂。

诗人在这几句诗中,有一种正视生命的勇气和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所谓的消极情绪,恰恰是一种质直的人生感悟。

惟其如此,才有了下面豪迈的气概的勃发。

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宏壮的音调,显示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

“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胸怀壮志之人。

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

如果一个人,因体悟到人生易逝的痛苦后,只是用哀伤的眼神和痛苦的眼泪换取人们的同情,并用这种同情来抚慰自己受伤的灵智的话,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就会在消极的苦境中苟活,那么,他的诗作和话语就会成为颓废主义的说教,是不会给人精神上的豪放和情绪上的激昂的感发的。

相反,曹操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难永,所以要用继续建功立业来消弥人生短暂这一大憾事。

曹操的这一要在暮年创建伟业的豪迈进取,使这一句成为传诵千古的规箴警言。

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长短的期限,不全在上天的支配,如果加强人的主观修养,也可延年益寿。

这一句承上文之“暮年”,表明了自己渴望长寿的心愿,因为时间,对他这样暮年的人来说,已弥足珍贵,他需要时间施展他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前一节联系互证。

这一层的说理,把激荡人心的诗情和对人生的睿思哲理融为一体,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也给壮年者深深的启示。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句是为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涉,所以笔者在前面抄录全诗时如上排列。

总之,本诗是一首慷慨多气的抒情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点,读起来铿锵有力,决无缠绵凄恻的情调,透露着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个性。

不仅如此,这首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将诗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气雄力坚。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

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

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莱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

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

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

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

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

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