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修订稿
《包装的学问》教案
《包装的学问》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对包装环保意识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包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包装制作的技巧4. 包装的环保意识5. 包装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包装的基本概念、作用、设计原则、制作技巧和环保意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包装案例,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并制作包装,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包装设计基础》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剪刀、胶水等。
3. 素材:各种包装设计案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典型的包装案例,引发学生对包装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包装的基本概念、作用、设计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包装案例,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设计并制作包装,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对于实践活动,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3. 在讲解案例时,要注重分析包装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包装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作品,包括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研究报告、设计草图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反馈等,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八、课后作业:1. 研究一种产品,分析其包装设计的特点和作用。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了“包装糖果”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设计理念1.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中,教师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动手实践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包装的概念,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体现了“再发现”的乐趣。
2.重视“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教学。
本节课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并且在小组内交流合作,从而解决包装问题。
同时,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发挥了“合作——探索”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等优点。
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得到大力发扬,学生群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2.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五、教学用具:课件、长方体纸盒。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生:玩具车、生日蛋糕……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只要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的)师:原来包装礼物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
包装的学问教案教案
包装的学问教案教案《包装的学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包装的作用和重要性。
掌握常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
学会计算简单的包装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经历探究包装方案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包装的作用和常见的包装方式。
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包装问题。
2、教学难点探究不同包装方案的最优解,理解表面积和体积在包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精美的包装图片,如礼品盒、食品包装等,提问学生:“这些包装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要对物品进行包装?”引导学生思考包装的作用,如保护物品、方便运输、美观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包装的学问。
2、讲授新课介绍常见的包装材料,如纸、塑料、玻璃、金属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包装盒为例,讲解包装方式。
如将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有三种拼法:将两个长方体的长拼在一起、将两个长方体的宽拼在一起、将两个长方体的高拼在一起。
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拼法最节省包装材料?”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让学生发现将面积较大的面拼在一起可以节省包装材料。
3、小组探究给出一个具体的物品,如长方体形状的牙膏盒,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包装方案,并计算每种方案所需的包装材料面积。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总结出最优的包装方案。
4、拓展应用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如超市中商品的摆放、快递包裹的打包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包装过程中节约材料,减少浪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了“包装糖果”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设计理念1.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中,教师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动手实践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包装的概念,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体现了“再发现”的乐趣。
2.重视“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教学。
本节课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并且在小组内交流合作,从而解决包装问题。
同时,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发挥了“合作——探索”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等优点。
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得到大力发扬,学生群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2.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五、教学用具:课件、长方体纸盒。
六、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生:玩具车、生日蛋糕……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如何进行包装?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原来包装礼物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
《包装的学问》教案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设计包装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教学难点: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包装设计。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包装设计素材3.学生作品展示板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物品,引导学生关注包装的美观和实用性。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包装,激发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包装的定义:包装是指为了保护商品、便于运输、提高商品价值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措施。
2.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便于运输、提高商品价值、传递信息、吸引消费者。
3.包装设计原则:美观、实用、环保、创新。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成功的包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四)设计实践1.教师给出一个设计主题,如“环保创意包装”,引导学生进行设计。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设计方向和方案。
3.学生动手制作包装设计作品。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包装设计作品,介绍设计思路和创意。
2.教师组织学生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六)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一个环保创意包装。
2.学生将作品拍照,附上设计思路和创意,分享到班级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包装的基本概念、作用、设计原则,以及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包装设计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包装设计的认识和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2.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包装设计。
3.学生对环保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包装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优秀5篇)
包装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优秀5篇)有些看似简单的包装,其实隐匿着大学问。
关于包装中的学问,你了解多少?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包装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给您最好的伙伴。
包装的学问的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五班级下册第82页—第83页。
2、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同学已经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有关学问。
本课是组织同学组拼计算、察看发觉、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1)找出各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进展优化思想。
(2)进展动手操作本领、空间观念,培育积极思索、探究规律的本领。
(3)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敏捷、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以老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2、学法:以同学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实行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同学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同学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依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三、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1、“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同学对学习有深厚的爱好,将是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
我是这样引入的:(播放)“同学们!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呢!”同学们看到这么两件古老的、旧的瓶装物体,确定发生很大的奇怪心,纷纷进行猜谜。
可能有的同学会猜中,也可能猜不中。
告知大家,这是我国最出名的国酒——茅台酒。
几十前,茅台酒就是这样的的包装。
”我接着提问:“这样的包装美丽吗?”同学们确定说不美丽。
“关于茅台酒,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15年,茅台酒参与巴拿马万国展览会,就是这仿佛的、简陋的包装,这样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未能引起评委的注重,差点失去扬名世界的机会。
包装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
包装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包装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包装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包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 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包装与环保、包装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包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包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和环保理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包装样品、包装设计案例。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包装样品,引导学生关注包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包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让学生对包装有全面的认识。
3. 案例分析:展示包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包装设计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5.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包装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包装的学问2. 课题:包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重点:包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和环保理念4. 难点:包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和环保理念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交流分享、总结反思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包装样品,分析其设计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2.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款环保、实用的包装。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篇6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学生每人准备一盒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图片。
(课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盒)。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
其实呀,包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那么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这些都是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情境引入,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知识基础,另外,教师随机渗透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二、组织新课,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明确求磁带的包装面积就是求磁带盒的表面积。
师:老师现在很想知道,如果要包装这盒磁带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方法解决所求问题,因为学生已有这样的学习经验。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9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篇5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80页《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包装的学问”,教材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学习目标: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2、通过解决包装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棱、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渗透节约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最节约的包装策略。
难点是: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方案。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对一些组合图形有了一定的表象,能根据要求合并、分割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具备初步的猜测归纳能力。
但是,对于涉及一个立体图形由什么图形组成,特别是由文字呈现时,全班近一半学生感到困难,要借助实物操作、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主要采用个人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利用任务单为学生搭建支架、明确学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要适时进行引导、合理利用。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自备长方体纸盒2—4个(餐巾纸、牛奶盒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淘气要给台湾的小朋友寄糖果,如果是一盒糖果就好说了,包装精美、漂亮就行,可淘气是要寄两盒一样的糖果,两盒糖果要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
今天我们就帮助淘气来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教案:包装的学问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包装的学问》。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包装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包装的基本原则,学会如何用最少材料包装物体使其表面积最小化。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包装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包装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包装的基本原则,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让学生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用最少材料包装物体使其表面积最小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带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个礼物,提问:“如果我们想把这个礼物包装得漂亮一些,应该怎么做?”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学教材第101页的内容,了解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老师讲解包装的基本原则,如最小表面积、最大容积等。
2. 老师通过例题讲解如何用最少材料包装物体使其表面积最小化。
四、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剪刀、胶带等材料进行包装。
2. 学生展示实践成果,老师点评并指导。
五、随堂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练习题。
2. 老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老师根据讲解内容,板书包装的基本原则和包装方法。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板书。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请用所学知识,为你的礼物设计一个最精美的包装。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老师批改并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解答。
3. 老师拓展延伸,介绍包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流、制造业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包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了用最少材料包装物体使其表面积最小化。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小编整理)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小编整理)第一篇: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包装的学问授课人:深圳市翠茵学校*** 说明:我的数学教研月公开课教案,制作于2015年3月19日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81 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1.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道理,探索最节省的包装策略。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长方体盒子若干,计算卡。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引入包装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PPT,内容为商品包装前后的对比图片)师:看完这些图片,你觉得这些包装怎样?生:好看,精美,……师:包装除了美观、便于携带之外,还有别的值得研究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一)活动1:包装一个牛奶盒子 1.出示问题。
师:老师想包装这盒牛奶,需要多大的包装纸呢?(接口处不计)2.理解包装的含义。
(1)包装它,就是要包它的哪些部分?(露在外面的面)(2)在实际包装时会产生接口,看看题目中对接口是怎么规定的?(接口处不计)(3)那么,求包装纸的大小也就是求什么?(求包装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3.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1)出示数据: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
(2)学生口头汇报算式及结果:(10×6+10×4+6×4)×2=124(cm2)4.教师小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我始终坚信,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更是生活中的逻辑与智慧。
本节课《包装的学问》正是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数学与社会》第五章《几何图形》第二节《包装的学问》。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包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它们在包装中的基本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包装中的优势。
2.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包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包装实例,如饮料瓶、牙膏盒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包装的共同特点。
3. 例题讲解:以一个实际包装问题为例,如“如何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包装一个长方形的礼物”,引导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包装问题,如“用两张正方形的纸包装一个长方形的礼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包装中的应用。
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示和关键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设计一个实用的包装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2.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包装可以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优化,提出改进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2)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教案:包装的学问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章节:第11章几何初步详细内容:1.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2. 包装问题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包装问题。
3. 学生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运用。
重点:包装问题的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几何模型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实际情景引入包装问题,例如:如何用最小的材料包装一个物体。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通过示例和几何模型进行解释。
2. 引导学生跟随讲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给出一个包装问题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 分步骤引导学生跟随解题过程,解答问题。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给出几个类似的包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2. 设计板书,突出重点内容。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布置几个相关的包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解答。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
2.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探索更多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运用。
2. 包装问题的实际应用。
对于这两个重点和难点,下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运用1. 性质和判定方法的重要性: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解决包装问题的基础。
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质和判定方法,才能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 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性质:性质是描述几何图形内在特征的语句。
《包装的学问》教案
-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尤其是对“两倍”的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计算包装纸的面积,考虑实际使用中的损耗。
-将环保理念融入包装设计,考虑实用性与环保性的平衡。
举例:
a.对于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可设计动画或实物操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需要乘以“两倍”。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包装的学问》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包装纸选用和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精确测量和考虑边角料的利用感到困惑。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明的语言解释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两倍”的概念。看到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积极互动,我感到很高兴。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包装是为了保护商品、便于运输和销售而进行的容器和材料的选用及设计。它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商品的安全、美观和环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商品尺寸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以及如何计算所需包装纸的面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包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b.在计算包装纸面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测量方法和边角料的利用,如如何通过合理剪裁减少浪费。
《包装的学问》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包装的学问》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盒,引导学生观察盒子的形状。
2.学生回答:这是一个长方体盒子。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吗?4.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
(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引导学生观察纸盒的各个面。
2.学生发现:长方体的6个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吗?4.学生思考后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它6个面的总面积。
5.教师解释:表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各个面的面积,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各个面的面积。
2.学生指出:长方体有4个长方形面和2个正方形面。
3.教师提问: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4.学生回答:计算每个面的面积,然后相加。
5.教师引导学生列出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
6.教师举例: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cm,宽为5cm,高为8cm,求它的表面积。
7.学生计算后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36cm²。
(四)实际操作1.教师分组,每组发一个长方体纸盒,要求学生合作计算纸盒的表面积。
2.学生分组合作,计算纸盒表面积。
3.各组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纸盒,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点。
2.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3.教师提问: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4.学生回答:正方体的表面积=6×边长×边长。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包装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它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便于携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在活动1中,我们需要包装一盒牛奶。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包装的含义,包装就是要包住露在外面的部分。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包装纸的面积,也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在活动2中,我们需要包装两个盒子。
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同的包装形式,分开包装和组合包装。
我们需要探索不同的包装策略,找到最节省包装纸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还可以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能够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
1.三个牛奶盒包装问题如何节约包装纸?重叠三个大面最节省2.四个牛奶盒包装问题设计最节省的包装方案比较两种方案,选择更节省的方案3.生活中包装的大学问考虑节约、美观、携带、稳固、环保等因素欣赏生活中的包装,评析其设计理由包装中的学问还有很多,希望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在这节课上,我们将研究包装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会探讨如何在包装三个牛奶盒时节约包装纸。
最优方案是重叠三个大面,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包装纸。
接下来,我们将应用这些原则,设计一个最节省的包装方案,来包装四个牛奶盒。
首先,我们将分组活动,动手研究。
然后,汇报设计方案,并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
最终,我们会选择更节省包装纸的方案。
除了节约包装纸,包装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美观、携带、稳固、环保等。
我们将欣赏生活中的包装,评析其设计理由,以此了解包装设计的大学问。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包装中的学问。
最后,让我们记住:包装因内容而存在,内容因包装而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
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包装的学问
授课人:深圳市翠茵学校 ***说明:我的数学教研月公开课教案,制作于2015年3月19日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81 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
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道理,探索最节省的包装策略。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长方体盒子若干,计算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包装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PPT,内容为商品包装前后的对比图片)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觉得这些包装怎样?
生:好看,精美,……
师:包装除了美观、便于携带之外,还有别的值得研究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一)活动1:包装一个牛奶盒子
1.出示问题。
师:老师想包装这盒牛奶,需要多大的包装纸呢(接口处不计)
2.理解包装的含义。
(1)包装它,就是要包它的哪些部分(露在外面的面)
(2)在实际包装时会产生接口,看看题目中对接口是怎么规定的(接口处不计)
(3)那么,求包装纸的大小也就是求什么(求包装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
3.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1)出示数据: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
(2)学生口头汇报算式及结果:
(10×6+10×4+6×4)×2=124(2
cm)
4.教师小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2——包装两个盒子
1.引导发现不同的包装形式:分开包装与组合包装。
师:如果包装两个这样的盒子需要多少包装纸呢?
生:分开包装需要124×2=248(2
cm)。
师:(创设冲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包装两个盒子还可以怎样包呢请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三种包装方案
师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一个保持不动,另一个分别和它的上面、右面、前面相重合。
师:这样合起来包装跟分开包装有什么区别?
学生发现合起来包装会比分开包装更节省包装纸。
师:究竟省在哪儿了呢?
生:合起来包装时会重叠两个面,而这两个面隐藏起来,不用再包,包装时也就节省了这两个面的面积。
2.初步感知,发现规律。
(1)初步感知最省方案:究竟哪一种方案更节省包装纸呢?
(2)配合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三种方案的区别。
方案一重叠了两个怎样的面方案二呢方案三呢
学生归纳得出:方案一重叠了两个较大的面;方案二重叠了两个中等的面;方案三重叠了两个较小的面。
(3)同桌讨论:想一想,重叠部分面积与包装纸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重叠部分面积包装纸的面积)
(4)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结论:重叠部分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
(补充板书:越大越小)
(5)点题:这就是包装中的学问。
(指读课题:包装的学问)
3.深入研究,理解规律。
(1)师:这三种方案各用了多大的包装纸呢?请动手计算。
(分组计算三种方案)
(2)汇报交流算法。
以方案一为例,重点讲解以下两种思路:
算法①:把拼成后的图形看作整体。
4×2=8(cm),(10×8+10×6+6×8)×2=376(2
cm)。
师:有哪些同学是用这种思路算出方案二、方案三的结果呢
算法②:表面积之和—重叠的面积。
248×2-6×4×2=376(2
cm)。
师:这种思路是先求出了什么怎样求包装纸的面积用这种思路求方案二
的用纸面积该怎样列式方案三呢
(3)重点研究算法②: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48×2-10×6×2=376(2
cm)。
248×2-10×4×2=416(2
cm)。
248×2- 6×4×2=448(2
cm)。
师:前面不变的部分求的是什么(表面积之和)
(板书:不变)
师:表面积之和不变的时候,重叠的面积与包装纸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师:(小结)通过计算再一次证实了我们所得出的结论。
4.强化节约意识。
师:关于包装,不仅我们在课堂上研究,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1)播放央视《焦点访谈》,评说过度包装现象。
(2)为了避免过度包装的浪费现象,我们该怎样做呢?
(三)试一试——包装三个盒子
师:怎样包装才能更节约呢?我们来试一试。
1.出示:将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三个牛奶盒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
节约包装纸?
2.独立思考,通过想象得出最优方案。
3.演示汇报:重叠三个大面时最节省包装纸。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一)包装四个盒子
1.师:我们要把四个牛奶盒包在一起,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最节省的包装方案。
(1)分组活动,动手研究。
(2)汇报设计方案。
2.比较方案。
①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呢?
②重点探讨下图两种方案:
③师:能进一步说明理由吗?
学生配合课件演示:方案一重叠了6个大面;方案二重叠了4 个大面4 个中面。
④组织学生讨论:哪一种方案更节省包装纸呢?
引导学生比较重叠的面积。
方法一:计算比较。
方法二:直观演示,用2 个大面与4 个中面比较或用1 个大面与2 个中面比较。
得出最优方案:方案二更节省包装纸。
⑤相互评价,树立信心。
师:我们应该给方案二的同学送上热烈的掌声。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方案一的同学,正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才让我们从争辩中得出了更精彩的结论。
3.反思小结:方案一明明是把最大的面重叠起来的,为什么还不是最节省的?
使学生明白:不仅要考虑大面重叠,还要考虑重叠面的数量以及各个面之间的大小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了解生活中包装的大学问
师:生活中的包装,除了考虑节约,还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欣赏生活中的包装。
出示几组典型图例,礼品盒、手提饼干盒、瓷制茶具、巧克力等。
2.引导评析:看完后,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出这样包装的理由:有时还要考虑美观、携带、稳固、创意……
四、总结全课,激励学习
电影胶片式播放生活包装图片,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字幕出现:
“包装中要考虑节约、美观、携带、稳固、环保……”
“包装中的学问还有很多,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
结束语:包装因内容而存在,内容因包装而精彩!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