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耕文化探源

合集下载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日期:2012-03-06 13:44 作者:夏学禹来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农耕文化的主要内涵、主要特征、实践原则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

考古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

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

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

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一)主要内涵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农耕文化历史典故

农耕文化历史典故

农耕文化历史典故一、农耕文化的起源农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它不仅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也催生了丰富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2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人类开始进入定居农耕阶段。

1. 《山海经》中的首次记载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最早关于农耕文化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了古代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和神秘生物的文献,成书于战国时期。

其中有许多关于农耕的典故。

2. 黄帝时期的农耕改革中国历史上,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在农耕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发明了犁耕系统,改进了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耕作效率。

黄帝还对土地进行了合理分配,使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

二、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农耕文化是指在农耕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它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包括了丰富多样的农事活动、传统农具与农业技术、农民的习俗和信仰等方面。

农耕文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农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适应。

农民根据气候变化、季节变迁等自然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同时,农民还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水源等因素,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2.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在农耕文化中,农具与农业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农民们凭借长期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耕作方式和技艺。

例如,中国的水稻农耕文化中,水稻的栽培和收获等环节都有一套独特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累积和传承发展起来的。

另外,农耕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现代农业技术逐渐应用于农耕生产中,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传统农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仍然是农耕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习俗与信仰的影响农耕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们的生活和习俗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

例如,在农历的一些重要节气中,农民会举行丰收祭祀活动,以感谢自然的恩赐和保佑来年的好收成。

【高中地理】浙江9千年前遗址证明水稻种植源于我国

【高中地理】浙江9千年前遗址证明水稻种植源于我国

【高中地理】浙江9千年前遗址证明水稻种植源于我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最近在浙江龙游发现的距今9千年的青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对此又添新证。

它充分证明浙江的钱塘江上游地区不但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发祥地,而且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稻作农业文明发祥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9日在龙游县考古现场举行的学术通报会上介绍,今年8月23日至3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龙游县博物馆共同对县内的钱塘江上游衢江、灵山江流域进行新时代考古调查。

调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发现了青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初步勘探确认,青碓遗址原产范围南北长170多米,东西阔160多米,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

遗址涵盖两个阶段的文化层沉积,遗存大量的陶器和石器。

其中,下层遗物具备浓烈的上山文化晚期特征,年代距今9千年,上层遗物具备显著的跨湖桥文化特征,年代距今8千多年。

上山遗址位于距龙游县约100公里的浦江县境内,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1年至2021年发现并发掘的,距今有8600-11400年的历史〖古工作者还在其中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把中国稻作文明的时间表由过去河姆渡文化的7千年提前到了1万年。

蒋乐平研究员就是当时上山遗址考古队领队。

他说记者,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实行了“浙中地区以上山文化为核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专题调查”,青碓遗址调查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目前,浙中及附近地区在上山遗址之后,已经辨认出了10处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上述区域均属于钱塘江上游地区,蒋乐平认为,青碓遗址的发现,说明上山文化的分布已向浙西地区延伸,这充分证明钱塘江上游地区不但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稻作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从年代看看,上山文化之后依次就是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蒋乐平说道,青碓遗址就是浙江境内第三处辨认出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轻易地层梯状关系的遗址,其上时下层器物之间存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更有力地证明了跨湖桥源于上山文化的假设,更充份地证明了钱塘江早期文明源远流长的沿袭发展关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一万年 证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一万年 证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万年证据自有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中华文明便历经漫长而辉煌的发展。

通过对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可以发现大量支持这一主张的证据。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证据,来证明中华文明的存在和持续发展已有至少一万年的历史。

1.考古遗址证据:考古学家们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发现了许多古代遗址,这些遗址中保存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陶器、祭祀品、农具等。

其中,黄河流域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安阳殷墟文化等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被广泛认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2.书籍和古籍记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连续文字记载——甲骨文、篆书、隶书等,并有着丰富多样的古籍文献,如《诗经》、《尚书》、《易经》、《史记》等。

这些文献提供了中华文明渊源和发展的珍贵资料。

3.语言文字演变:中国汉字文字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中国历代文字的演变和变革是对中国文明不断发展的有力证明。

汉字的词义丰富,文字之间的关联性强,也反映了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文化变迁和发展。

4.文化习俗传承:中华文明中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习俗在中国各地传承至今。

同时,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地存在,并对民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持久影响。

5.科技和发明创造: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地区之一,农业、纺织、铁器制造、造纸、火药等科技发明对全球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6.建筑和艺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古代宫殿、陵墓、庙宇等建筑,如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这些建筑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民族的工程技术和建筑风格,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这些证据表明中华文明的存在已有至少一万年的历史。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对全球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多样发展。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02-全练版: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02-全练版: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原始农业的发展1.(2023福建晋江期中改编)粟具有耐旱、自生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我国北方早期先民首先从粟下手栽培种植;而几乎同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

粟和稻的种植说明(H7101002)()A.农业开始精细化发展B.原始农业兴起C.农业适应了定居生活D.北方农业较南方发达2.【历史解释】(2023山东东明二中第一次月考)中国是农业大国,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史,那么原始农业产生的重大意义是()A.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B.远古先民开始定居生活C.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D.中国已经进入文明社会3.(2022山东蒙阴期中)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房屋的出现④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知识点2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4.【跨学科·音乐】(2023山东莒南期中)有学者研究河姆渡遗址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时,认为河姆渡居民懂得音乐,会时常开个“party”。

以下该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H7101003)()A.炭化稻谷B.猪纹陶钵C.骨哨D.象牙雕刻品5.(2022湖南娄底中考)如图是某远古人类遗址地当时干栏式建筑的复原图。

该地最有可能是(H7101002)()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北京人遗址6.【新情境·文物图片展】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中国故事”图片展,如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

据此推测(H7101002)()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③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新独家原创】有学者认为,我国今天北方建筑中的传统风格无不受着半坡建筑文化的影响。

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

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

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中国是一个千年古国,其独特的农耕文化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在华夏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耕文化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生产生活到宗教信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

一、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的农耕文化根植于远古时期,据考古学研究发现,早在上古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开始进行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耕生活。

那时候的农耕工具原始简陋,只有石头、骨头等,但是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农耕技术体系,并将其传承至今。

二、农耕文化的价值意义农耕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国的农耕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哲学思想中国农耕文化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重视自然”、“节约粮食”、“顺其自然”等。

这些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合一,提倡节俭对大自然负责的观念。

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人文精神中国农耕文化还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中国人相信“民以食为天”,因此,对于农民来说,节约粮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美德。

此外,中国的农耕文化还强调“家国大义”和“协作精神”。

这些精神对于今天的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保护。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失,农耕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国的农耕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激发农村文化的活力。

农耕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和利用农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等,赋予它新的活力。

2.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等场所。

建设这样的场所有利于向广大民众普及农耕文化的知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农耕文化。

中华农耕文明及其现实意思

中华农耕文明及其现实意思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根源,理解其独特性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从而推动跨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发展。

1. 文明起源带来的历史认知通过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全球少数几个能够追溯到早期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见证。

通过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人类思想、技术、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2. 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索中华文明起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给后代。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家族和社区价值观念的传承,这种价值观念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家庭观念和社会秩序等,这对于塑造个人品格和社会和谐非常重要。

此外,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也能够激励创新。

中国古代的科技、艺术、哲学等领域都有着丰富的传统和智慧。

通过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我们可以借鉴古代智慧,结合现代科技和思维方式进行创新。

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还能为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

3. 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有助于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通过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这种跨越时空与地域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共处。

4. 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对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其文化影响力广泛而深远。

通过了解中华文明起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李侃良:中华探源(5章炎帝黄帝蚩尤氏)

李侃良:中华探源(5章炎帝黄帝蚩尤氏)

李侃良:中华探源(5章炎帝黄帝蚩尤氏)第五章蒂之帝:炎帝时代提要:1、距今约7000年时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之“五帝”时代(古“帝”字本意即花之“蒂”),并形成了三大父系部落姓族(此时的母系氏族,多以“女儿族”或“妻族”与其共存):(1)诞生于渭河南岸支流之姜水流域的“姜”姓炎帝神农族(对应于仰韶前期的半坡文化)。

(2)诞生于渭水北岸支流之姬水(即古漆水,源自甘肃天水清水县)流域的“姬”姓黄帝族;后沿汾水、桑干河迁徙于燕山之南北麓定居发展(对应于北福地二期与赵保沟文化)。

(3)其前身为山东后李文化,后向南部之苏皖淮河流域发展的“风”姓太昊族(对应于北辛文化)。

(4)在今天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这时已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但其为何姓族无考。

2、活动于黄渭与汉水广大流域的炎帝族,因其继承了女娲、伏羲之中心祖地并对犂耕农业的重大贡献被称为神农氏,在这一时代处于主导之地位。

炎帝族内发展为四大支族:(1)主族夸父族,为鱼图腾,领地在渭洛汾流域;(2)祝融族,为火图腾,领地在豫的黄河之南及汉水流域;(3)共工族,为水图腾,领地在黄河之北豫冀交界处之古“江地”;(4)蚩尤族,为鸟图腾,是炎帝族进入东部北辛文化之淮地,并与太昊族联姻衍生之九黎鸟族。

3、第一次炎黄之战发生于距今6500-6400年左右。

(1)第一阶段:生于“江地”的共工族(对应于大司空文化),迫于黄河水患向南迁徙,与黄河之南的祝融族发生战争。

因战争失败的共工族后北退到河套地区(即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

(2)第二阶段:水患消退后,部分共工族又返回“江地”。

这次与其一起南下的还有黄帝虎族(对应于后岗文化)。

但黄帝虎族南下“江地”后又跨过黄河,发生争夺炎帝祝融族领地之战(见华阴横阵遗址人骨迭压的二次葬)。

被战败的祝融族被迫南退至江汉流域(对应起始于距今约6400年的大溪文化)。

(3)第三阶段:占居黄河之南的黄帝虎族,后被炎帝夸父族(“愚公移山”传说中称其为“博父”)击败,又逼退回“江地”(见距今6400多年的濮阳西坡45号墓贝塑龙虎图),大战就此宣告结束。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植物考古学的视角,深入探讨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之间的紧密关联。

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农业起源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文章将重点关注植物在农业起源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植物种类、种植技术、农作物传播以及植物资源利用对早期文明形成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我们期望为理解人类历史演进和文明发展提供更多维度的视角和证据。

二、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农业起源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植物考古学在揭示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植物考古学通过对古代遗址中植物遗存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早期农业起源的宝贵线索。

在植物考古学的研究中,首先关注的是农作物的起源和驯化。

通过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植物种子、果实和茎秆等遗存的鉴定,可以确定哪些植物种类在何时何地开始被人类所利用。

这些植物种类包括谷物、豆类、果树等,它们的驯化过程往往伴随着人类定居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植物考古学还关注农作物的传播和扩散。

通过对不同地区遗址中植物遗存的分析,可以揭示农作物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路径和扩散过程。

这种传播和扩散不仅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形成和扩散。

除了农作物本身,植物考古学还关注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和农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骨器、木器等农业生产工具的鉴定和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

通过对遗址中植物遗存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化等信息的分析,还可以揭示古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植物考古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农业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依据。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植物考古学研究将在揭示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导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启示和影响,并追溯农耕文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一、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启示1.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注重生态平衡和天人合一的理念。

农民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现代农业技术在借鉴和应用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 知识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强调知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

祖辈们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经验和智慧。

这种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思维,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现代农业科学家在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和研究不断创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3. 生态农业的价值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尊重自然,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

这种观念与现代的生态农业理念相契合。

生态农业通过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质量等,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农耕文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1. 精准农业的发展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通过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提供农田精细管理的解决方案。

传统农耕文化注重农田的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理念,为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精准施肥、适度灌溉等措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农业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2.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鼓励人们利用劳动工具提高农业生产力。

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工具使用的理念相契合。

农用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经济基础的国家,农耕文明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农耕方式、农业发展、农耕工具、农耕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耕方式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旱地农耕和水田农耕。

旱地农耕是指在没有灌溉系统的情况下,仅依靠自然降雨进行农作物种植;水田农耕则是利用水源进行灌溉,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作物生长。

旱地农耕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水田农耕则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湿润的河流流域。

二、农业发展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初,人们仅仅通过简单的挖掘土地、播种和收获来进行农作物种植。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生产逐渐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犁耕、栽培、围田等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人们还开始使用肥料、杂交选育等手段改良农作物,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出。

三、农耕工具古代中国的农耕工具主要包括犁、耒、耙等。

犁是一种用于翻耕土地的工具,可以将土壤中的杂草翻入土中,为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耒则是一种用于耕地的工具,它在犁后边耕地,使土地更为松软。

耙用来将耕地上的土块、杂草等清除,保持土壤整洁。

四、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古代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农耕文化被视为神圣而尊贵的事物,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

例如,祭祀农神、农历节日的庆祝活动等,都是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此外,农耕文化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如农时观念、劳动观念等。

五、农耕文明的传承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和发扬农耕文明成为了当代中国人所关注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农耕知识的教育普及,推广农耕文化的体验活动,保护传统农耕技术和合理利用农耕资源等方式,传承和发展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

总结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也涵盖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思想观念。

我们应该重视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发扬,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农业遗产,让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中国农耕文明演进史

中国农耕文明演进史

中国农耕文明演进史夏商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56年夏、商、周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与生产力水平的显著进步,激发、创造着灿烂的思想文化和物质文明。

>耒耜>爵、角、斛彼时农业生产工具仍然以木石为主,少量采用青铜工具。

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他们大多喜欢饮酒,将大量粮食用来酿酒,夏桀终日饮酒作乐,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他们还铸造了各种青铜酒器,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农耕文明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

那时,我国已确立了耕作与时令的关系,按季节种庄稼,不违农时,修建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形成了整套田间灌溉系统。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那时,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

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铁制农具此外,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两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两汉时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我国农耕文明发展至中国古代第一个高峰。

西汉的铁犁,装上犁壁后,能够在耕地的同时,完成翻土的过程,使得耕地效率大为提高。

>铁犁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早期陶器和中华农耕文明起源之关系初探

早期陶器和中华农耕文明起源之关系初探

早期陶器和中华农耕文明起源之关系初探探源Retrospect陶器的重要作用陶器时代,先民的食物主要是黍和稻。

考古发现基本证实,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已种植粟和水稻了,主要食物亦是粟和稻。

甲骨卜辞中关于黍的记载最多,近300条,其中言“受黍年”的上百条,“庚申卜贞:我受黍年。

三月。

甲辰卜,商受年。

贞,不其受黍年”。

“熟”和“享”两个字与早期祭祀使用的器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享是陶器,黍和熟同音,源于登黍的祭礼。

《说文新证》载:甲骨文孰字,从享、从丮,会于享(祭享建筑)前有所进献之意,后世加火旁作熟。

《金文编注》载:甲骨文孰字,从丮,象手持食器向宗庙敬献祭品之形。

本义为食物烹熟,引申为植物果实、种子成熟。

食物烹熟了的意思便另加形符火,作熟。

陶釜是最早出现的炊具,使众多无法生食的动物、植物,在蒸煮后即可食用。

在一万年前,陶釜仅出现在中国,在两河流域、古埃及均未发现陶釜的痕迹。

史载“燧人氏范金合土为釜”。

据说,在蛮荒时代,燧人氏教会了人们钻木取火,继而教人熟食。

火的灵活运用促使陶器的发明。

古人发现黏土经过火烧之后会变硬,可以制造盛水煮食的器皿。

可能人类开始发明陶器的目的只是为了盛水煮饭,因为水是液体,陶器是最好的盛水加工食物的器皿。

《古史考》载:“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

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贾国涛二里头遗址白陶鬶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华先民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的特点栽培农作物,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农业生产、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的制度,其文化集合即农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分界最重要的标志是陶器的出现。

陶器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文明出现了一次跨越式发展,创造力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10(下)26中华先民高超的陶器制作技术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手工业制品,制陶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门类。

陶器制作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为先进的生产力,是一个部落生存发展的根基。

中华文明探源 文明标准

中华文明探源 文明标准

中华文明探源文明标准中华文明是指中国上古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成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连贯性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的探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代,通过对其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根源和特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国家,逐渐形成了农耕文明。

农耕社会的出现使人们在经济上变得相对富裕,出现了城镇的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

此时,人们开始有了时间去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等问题,这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中国古代时期,中华文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夏朝的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从部落冶进入国家形态,夏王代表着人与自然力量和谐相处的理念,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和国家观念的基础。

其次是商朝的兴起,商王朝的首都在黄河流域,继承了夏朝的文化传统,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商朝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蓬勃发展,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文化和艺术。

然后是周朝的崛起,周朝的勃兴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社会的形成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周朝的统治者通过建立封建制度,对各个部落进行整合和统一,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与此同时,儒家思想的兴起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出了君臣、父子和夫妻等各个关系的道德准则,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另外,中华文明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也与其他文明有着显著的区别。

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默默无闻、勤俭节约、克制欲望等价值观,而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攀比心理。

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与中国长期的农耕经济和封建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耕经济注重勤劳和劳动,封建制度侧重稳定和秩序,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延续至今。

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

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

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农耕的生产方式。

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起源的研究是人类学、考古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通过对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农耕人类的生活方式、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文将综述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着重探讨早期农业遗址的发现和农业工具、农作物的考古证据,以及对农业起源的认识的理论和学说。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农业起源的历史过程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农业起源研究概述,并通过对考古发现和认识的详细分析,深入探讨早期农业的起源和农业革命的意义。

通过本文对农业起源的研究,我们希望进一步促进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解,并为农业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介绍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探讨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包括早期农业遗址的发现以及农业工具和农作物的考古证据。

然后,我们将介绍农业起源的认识,包括农业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关于农业起源的各种理论和学说。

最后,我们将对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进行总结,并归纳出相关的结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起源的历史过程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文的整体架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的主题和逻辑关系。

首先,在本文的引言中,我们简要概述了农业起源的重要性和研究的背景。

接着,我们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考古发现和学说来认识农业起源。

这样的引言部分有助于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

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

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一.农业的发明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

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

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

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

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

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

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

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

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

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

(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2.稻作的起源关于稻作的起源,中国的学者倾向于人口压力说:“(长江流域)夏季炎热,植物生长茂盛;冬季寒冷干燥,除某些地下块茎植物外,很难找到就便的植物性食物,而狩猎也难以保证稳定的食物供应。

在人口随着史前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个矛盾必定会尖锐化,迫使人们去寻找那种能够增产又便于储存的食物。

一旦人们发现了野生稻的食用价值和易于长期储藏的特点,必定会着意培养繁殖。

”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宴享说。

如陈淳先生就认为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可能是原始先民们为了寻找味美的食物而选择了野生稻,然后有意加以栽培[10]。

其次,就中国本土农业而言,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是各自独立起源的,并无先后继承的关系。

即黄河流域是旱作农业区,主要栽培粟、黍、稷、麻、豆等旱地谷物。

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区,主要栽培水稻。

“二者在农业发展上是并行的两个系统,而不是前后继承的关系。

”[11]这是由各自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也为考古发掘资料所证实。

因而国内外学者大都持赞同观点。

不过,中国的学者更注意着力探讨的是稻作起源地的问题。

关于稻作的起源地,国际学术界素有争议。

在20世纪上半叶,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稻作起源于印度,然后渐次传到中国、日本和南洋诸岛。

这是因为当时考古出土的稻谷标本以印度的较早。

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各地出土的稻谷标本的年代越来越早,远远超过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国家,于是,更多的学者(特别是中国的学者)主张应该在中国本土寻找稻作起源地。

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种观点。

(1)起源于华南最早提出这一假说的是已故中国着名农学家丁颖教授。

早在1949年他就提出“中国之稻种来源,与古之南海即今之华南有关”[12]。

1957年他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中,再次论证“根据我国五千年来稻作文化创建过程并由华南与越泰接连地带的野生稻分布和稻作民族的地理的接壤关系,特认定我国的栽培稻种是起源于华南”[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E
源源
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夏学禹
农家服务社
【编者按】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
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
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

本刊自2009年5月开辟“农业古诗文赏析”栏目起,
一直致力于从农耕文明的浩瀚海洋中撷取先贤智慧的点点珍珠,以期带给读者科学启迪和
文化传承。

近日在北京举办在“中华农耕文化展”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一再延期闭幕,让我
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公众对农耕文化的关注和追捧。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夏
学禹先生撰写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一文对农耕文化的思想和内涵
进行了深刻地诠释,本刊特摘取其中一段,以飨广大读者,在此向夏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中国农耕文化探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

考古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

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

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

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1.主要内涵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那么,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1)“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

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

后来,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
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

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

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其时间性是很强的。

因此,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审时》)。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

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2)“取宜”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即适宜、适合。

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

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我们的祖先在农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取宜”的原则,周祖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守则”则,即准则、规范、秩序,它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4)“和谐”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
72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
2012.02
总第232期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就是农业的本质。

天、
地、人“三才”观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
运动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各个方面。

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是并列的,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

几千年来,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

农耕生活的平实性与和谐性,使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并且重视和合。

中国的农耕文化连绵不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铸就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使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思想。

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仍是农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和主要精神资源。

2.主要特征
(1
)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
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差异很大。

中国很早就懂得根据不同土壤、
地貌、季节与作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因物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创造了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模式。

从南方的热带农业,到北方的寒带农业,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山地高原,农业的地域类型十分丰富多样。

中国传统农业非常注重多作物的搭配与布局,创造了间作、混作、套作等多层次的种植,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使农田生态系统复合化,提高稳定性。

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组合在一起,利用相生组合使种间互利共生,使用相克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

南方北方,各有差异;东部西部,各具特色。

我们经常说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等等,都表明了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2)农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
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
族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一部中国农
业史,就是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多元交汇的历史。

各民族在
其繁衍生息过程中,依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创造了自己的农耕文化。

比如,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蚕文化与
茶文化等,都是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有与之相应
的生产生活习俗。

同时,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在文化
的传播和传承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

比如,
各地的动植物品种、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都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印记。

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也包括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通过植物考古、
动物考古,已确认了小麦、山羊、绵羊等并非我国本土的产物,而是来自中亚或东亚。

(3)农耕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农耕文化是人类最古老
的原生性遗产文化,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村的某些习俗中发现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

比如,祈年求雨习俗、祭山拜地习俗、
开犁开廉习俗、丰收庆典习俗等等(重农的国家的人都敬天地,敬自然。

人必须要有所敬畏,不能天不怕、地不怕,要懂得感恩)。

由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各民族的农耕文明进程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梯性。

有的地区发展程度较高,而有一些地区发展进程较慢,但构成农耕文化的文化链都没有断。

农耕文化景观,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

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它是历经漫长历史不断发展、演变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兼具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两种不同要素和特征,凸现了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关联,表现出极大的地域性、
民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4)农耕文化的乡土民间性
农耕文化产生于乡土乡
村,它与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

农耕文化的民间性特点,使它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既不完全受王朝演替的影响,也不全部因时尚文化而改变。

这就是农耕文化的生命力。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抗御文化进程中的都市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冲击与同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延续传承,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如民歌、船工号子)。

中国的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美好享受的,花好、月圆、人长寿的人文理念。

让人的灵魂提升而不是下降,给人希望而不是绝境;它如灯火照亮人们心中的幽暗给你以光明,它如船工的号子给疲惫的心灵以力量。

古今中外,能够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给人以生活的智慧和生命勇气的民间传统文学故事,大多是有温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的。

这种温暖和精神是一种力量,它能够超越时空,直抵心灵;它是一种慰藉,能使冷漠的情感火热起来;它是一种生命,能够感染乃至唤醒另一个生命。

文化、文明、精神对一个人、
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具有灵魂的作用。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延续性,永远影响、
照耀和激励着后人。

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