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复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通常用a1, a2, a3, …,an来表示,其中ai表示数列中的第i个数。

数列中的数称为项,n称为项数。

2. 数列的类型数列可以根据项的规律和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

3.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描述数列中任意一项与其序号之间的关系的公式,通常用an或者Un 表示第n个项,用n表示项数。

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根据数列的类型和性质进行求解。

二、等差数列1.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满足任意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条件,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差值为d。

2. 性质(1)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a1+an) * n /2。

(3)求和公式推导:对于等差数列Sn= (a1+an) * n /2,可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3.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计算机算法中的序列求和、物理学中等速直线运动、金融学中的等额本息贷款等。

三、等比数列1. 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比值为q。

2. 性质(1)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2)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a1*(q^n - 1)) / (q-1)。

3. 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复利计算、生物学中种群增长问题、物理学中的指数衰减等。

四、递推数列1. 定义递推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由前面的一项或几项通过某种规律得到的数列。

2. 性质递推数列的通常是通过递推关系式进行求解,递推数列的解可以是显式公式和递推公式。

3. 递推数列的应用递推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常见数列形式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第n项等于其前两项之和的数列,通常用F(n)表示,前几项为0, 1, 1, 2, 3, 5, 8, 13, …2. 调和数列调和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是调和级数的一部分的数列,通常用H(n)表示,前几项为1, 1/2, 1/3, 1/4, 1/5, …2. 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既满足等差数列的条件,又满足等比数列的条件的数列。

数列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有关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这组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通常用符号{an}或(an)表示,其中an表示第n个数列的项。

例如,{1, 2, 3, 4, 5, ...}就是一个常见的数列,其第n 个项表示为an=n。

1.2 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性质和规律,可以将数列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递减数列、递增数列等。

不同类型的数列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1.3 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某些特定的数列,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得到其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可以表示数列的第n个项与n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公式an=f(n)表示,其中f(n)为关于n的函数。

通过通项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数列的任意项,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列的规律和性质。

1.4 数列的性质数列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敛散性等。

这些性质对于研究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列的特点。

二、等差数列2.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例如,{1, 3, 5, 7, 9,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a1+(n-1)d,其中a1为等差数列的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通过这个通项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任意项。

2.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求和性质等。

这些性质对于研究等差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等差数列。

2.4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有求和公式Sn=n/2(a1+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

通过这个求和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三、等比数列3.1 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数列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列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列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数列的概念与定义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2. 数列的定义:数列可以用一个通项公式或者递推公式来表示,通项公式指明了数列的第n个项与n的关系,递推公式则指明了数列的第n+1项与第n项的关系。

二、常见的数列类型1.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3. 调和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倒数之差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调和数列。

调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1+d(n-1)),其中d为公差。

三、数列的性质1. 有限数列与无限数列:有限数列指数列中的项是有限个,无限数列指数列中的项是无限个。

2. 数列的奇偶性:如果数列的每一项的奇偶性相同,则称该数列为奇数列或偶数列。

3. 数列的首项和公差:首项指数列中的第一个元素,公差指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

4. 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用求和公式来表示,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相应的公式。

5. 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指明了数列的第n+1项与第n项的关系,可以通过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四、数列的应用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在数学和物理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计算。

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在数列中的应用尤其广泛。

3. 数列的模型应用:数列模型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变化规律,比如人口增长、物种演化等。

五、数列的判断与证明1. 数列的判断: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调和数列等,需要根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进行分析。

数列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列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列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定义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些按顺序排列的数所组成的集合,这些数的次序是确定的。

通常用a1,a2,a3…an表示数列中的元素,其中ai (i=1,2,3,…,n)称为数列的第i项。

2.数列的记法一般地,数列可以表示为:{an}={a1,a2,a3,…,an}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

3.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用n的代数式来表示数列的第n项的一种公式。

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n-1)d,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q^(n-1)。

二、数列的性质1.有界数列与无穷数列有界数列指数列中的元素有上下界,即存在M,使得|an|<=M。

无穷数列指数列中的元素没有上下界,即对于任意M,都存在n,使得|an|>M。

2.单调数列单调递增数列是指数列中的元素随着n的增大而递增,即an<an+1;单调递减数列是指数列中的元素随着n的增大而递减,即an>an+1。

3.常数数列常数数列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等,即an=a。

三、数列的常见类型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通常用d来表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通常用q来表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通常用F(1)=1,F(2)=1,F(n)=F(n-1)+F(n-2)来表示。

4.调和数列调和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是首项的倒数之和的数列,通常用Hn=1+1/2+1/3+…+1/n来表示。

四、数列的求和1.等差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得:Sn=n/2(a1+an),其中a1为首项,an为末项。

2.等比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得:Sn=a1(1-q^n)/(1-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定义数列是由一列有限或无限多个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集合。

其中,每个数称作数列的项,每项之间的间隔称作公差。

二、等差数列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2. 性质(1)首项 a1,公差 d(2)第 n 项 an = a1 + (n-1)d(3)前 n 项和Sn = (a1 + an) × n ÷ 2 = n[a1 + a(n-1)/2]3. 求和(1)连续求和法若已知数列的首项、尾项及项数,则可以使用连续求和法求和。

公式如下:S = (a1 + an)× n ÷ 2(2)差数求和法若已知数列的首项、公差及项数,则可以使用差数求和法求和。

公式如下:S = n[a1 + a(n-1)/2]4. 应用(1)找公差通过两个连续的数的差来求得公差。

(2)求某一项通过公式 an = a1 + (n-1)d 来求某一项。

(3)求和通过公式 Sn = n[a1 + a(n-1)/2] 来求和。

三、等比数列1. 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2. 性质(1)首项 a1,公比 q(2)第 n 项an = a1 × q^(n-1)(3)前 n 项和 Sn = a1 (q^n - 1) ÷ (q - 1)3. 求和(1)分步求和法将等比数列分为两个等差数列求和。

将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乘上公比 q,得到一个新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1 × q,公比为 q,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两次求和结果相加即为等比数列的和。

(2)直接求和法使用公式 Sn = a1 (q^n - 1) ÷ (q - 1) 直接求和。

四、通项公式1. 概念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任意一项的计算公式。

通过通项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数列中的任何一项。

2. 求法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数列的一般式或递推式,然后解出通项公式。

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比较1. 不同点(1)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相等,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相等。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列的概念1.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通常用一对大括号{}表示,其中的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例如:{1, 2, 3, 4, 5, ...}就是一个数列,它包含了无穷多个项,每个项都是自然数。

1.2 数列的表示数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常见的表示方法有公式法、图形表示法和文字描述法。

- 公式法:可以用一个通项公式来表示数列的每一项,例如:an = n^2表示数列{1, 4, 9, 16, ...}的通项公式。

- 图形表示法: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数列,例如:等差数列可以用直线表示,等比数列可以用曲线表示。

- 文字描述法:可以用文字描述数列的规律,例如:数列{2, 4, 6, 8, ...}可以描述为“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2”。

1.3 数列的分类数列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律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等。

- 等差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 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 斐波那契数列: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例如:1, 1, 2, 3, 5, 8, 13, ...1.4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任意一项与项号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一般用an表示第n项的值,n表示项号。

如果一个数列存在通项公式,则可以利用通项公式计算数列的任意项的值。

1.5 数列的性质数列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例如数列的有界性、单调性、敛散性以及极限等。

- 有界性:如果数列的项有上界或下界,则称该数列是有界的。

- 单调性:如果数列的项都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则称该数列是单调的。

- 敛散性:数列是否有极限,如果有极限则称该数列是收敛的,否则是发散的。

二、等差数列2.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例如:{2, 4, 6, 8,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列

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列

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列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的数的集合。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用a1,a2,a3,…,an,…表示,这些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例如,2,4,6,8,10,…是一个数列,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偶数,并且每一项比前一项大2。

二、数列的性质1. 通项公式数列中的项之间通常会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能够找到这种规律,并且能够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每一项,则这个公式就被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数列1,3,5,7,9,…的通项公式为an=2n-1,表示第n项是2n-1。

2. 常数数列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相等,则这个数列称为常数数列。

常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c,其中c为某个常数。

3.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相邻项之差都相等,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4. 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相邻项之比都相等,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5. 数列的和对于数列a1,a2,a3,…,an,…,如果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Sn=∑(k=1→n)ak,则Sn称为数列的部分和。

如果数列的部分和Sn具有极限,且极限存在,则称这个极限为数列的和。

6. 数列极限数列的极限是指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数列的前n项和Sn的极限。

如果这个极限存在,则称这个极限为数列的极限。

三、常见的数列类型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1,4,7,10,13,…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公差为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相邻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3,6,12,24,48,…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公比为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小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一个项,使用字母表示的数列一般写成a₁, a₂, a₃, ..., a_n。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二、等差数列1. 概念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该差值称为公差,用d表示。

2. 公式通项公式:a_n = a_1 + (n-1)d前n项和公式:S_n = (a_1 + a_n) * n / 2三、等比数列1. 概念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该比值称为公比,用q表示。

2. 公式通项公式:a_n = a₁ * q^(n-1)前n项和公式:S_n = a_1 * (1 - q^n) / (1 - q)四、特殊数列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即F(n) = F(n-1) + F(n-2),其中F(1)=F(2)=1。

2. 调和数列调和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是其逆数的等差数列,即1, 1/2, 1/3, 1/4, ...。

五、常见数列问题求解1. 求和问题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可以利用对应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求解。

2. 求通项问题对于已知数列的前几项,可以利用数列的定义进行求解。

3. 求公差/公比问题可以通过已知数列的任意两项之差或者比值得到公差或者公比的数值。

六、数列的图形表示1. 等差数列的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差数列的图形呈线性。

2. 等比数列的图形在对数坐标系中,等比数列的图形呈指数函数。

七、数列的应用1. 数学问题数列常常用于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寻找规律、求和等。

2. 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中,数列也常常被用于描述某些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3. 经济问题在经济学中,数列也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经济增长、收益等方面的规律。

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掌握常见数列的公式和应用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精华总结

数 列 专 题考点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 由a n 与S n 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由S n 与a n 的递推关系求a n 的常用思路有:①利用S n -S n -1=a n (n≥2)转化为a n 的递推关系,再求其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的关系是a n =⎩⎪⎨⎪⎧S 1,n =1,S n -S n -1,n≥2.当n =1时,a 1若适合S n-S n -1,则n =1的情况可并入n≥2时的通项a n ;当n =1时,a 1若不适合S n -S n -1,则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 ②转化为S n 的递推关系,先求出S n 与n 的关系,再求a n .}2.由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通常用累加、累乘、构造法求解.累加法:递推关系形如a n +1-a n =f(n),常用累加法求通项; 累乘法:递推关系形如a n +1a n=f(n),常用累乘法求通项;构造法:1)递推关系形如“a n +1=pa n +q(p 、q 是常数,且p≠1,q≠0)”的数列求通项,此类通项问题,常用待定系数法.可设a n +1+λ=p(a n +λ),经过比较,求得λ,则数列{a n +λ}是一个等比数列;2)递推关系形如“a n +1=pa n +q n(q ,p 为常数,且p≠1,q≠0)”的数列求通项,此类型可以将关系式两边同除以q n转化为类型(4),或同除以p n +1转为用迭加法求解.3)(倒数变形3.数列函数性质的应用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即数列是一个定义在非零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依次从小到大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数列.因此,在研究函数问题时既要注意函数方法的普遍性,又要考虑数列方法的特殊性.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1)数列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因此要用函数的知识,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决. (2)数列的单调性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有关数列最大项、最小项、数列有界性问题均可借助数列的单调性来解决,判断单调性时常用:①作差;②作商;③结合函数图象等方法.;(3)数列{a n }的最大(小)项的求法可以利用不等式组⎩⎪⎨⎪⎧a n -1≤a n ,a n ≥a n +1,找到数列的最大项;利用不等式组⎩⎪⎨⎪⎧a n -1≥a n ,a n ≤a n +1,找到数列的最小项.[例3] 已知数列{a n }.(1)若a n =n 2-5n +4,①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②n 为何值时,a n 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2)若a n =n 2+kn +4且对于n ∈N *,都有a n +1>a n 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考点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a n -a n -1=常数(n≥2) a na n -1=常数(n≥2) 通项公式a n =a 1+(n -1)da n =a 1qn -1(q≠0)…也是等差数列,(1)若m 、n 、p 、q∈N *,且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特别地,若m +n =2p ,则a m ·a n =a 2p . (2)a n =a m qn -m(3) 若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为S n 则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成等比数列,即(S 2m -S m )2=S m (S 3m -S 2m )(m ∈N *,公比q≠-1). ,S n =na 1+a n 2=na 1+n n -12d(1)q≠1,S n =a 11-qn1-q =a 1-a n q 1-q(2)q =1,S n =na 11n n 个.解这类问题时,一般是转化为首项a 1和公差d(公比q)这两个基本量的有关运算. 2.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地去应用.但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3.用函数的观点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对于等差数列a n =a 1+(n -1)d =dn +(a 1-d),当d≠0时,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对应的点(n ,a n )是位于直线上的若干个离散的点;当d >0时,函数是单调增函数,对应的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S n 有最小值;:当d =0时,函数是常数函数,对应的数列是常数列,S n =na 1;当d <0时,函数是减函数,对应的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S n 有最大值.若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pn 2+qn(p ,q∈R ).当p =0时,{a n }为常数列;当p≠0时,可用二次函数的方法解决等差数列问题.(2)对于等比数列a n =a 1qn -1,可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来理解.当a 1>0,q >1或a 1<0,0<q <1时,等比数列{a n }是单调递增数列;当a 1>0,0<q <1或a 1<0,q >1时,等比数列{a n }是单调递减数列;当q =1时,是一个常数列;当q <0时,无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它是一个摆动数列. 4.常用结论—(1)若{a n },{b n }均是等差数列,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则{ma n +kb n },{S nn }仍为等差数列,其中m ,k 为常数.(2)若{a n },{b n }均是等比数列,则{ca n }(c≠0),{|a n |},{a n ·b n },{ma n b n }(m 为常数),{a 2n },{1a n}等也是等比数列.(3)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其相邻两项的差也依次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不变,即a 2-a 1,a 3-a 2,a 4-a 3,…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a 3-a 2a 2-a 1=a 2-a 1qa 2-a 1=q .(4)等比数列(q≠-1)中连续k 项的和成等比数列,即S k ,S 2k -S k ,S 3k -S 2k ,…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k.等差数列中连续k 项的和成等差数列,即S k ,S 2k -S k ,S 3k -S 2k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k 2d.5)>5.易错提醒(1)应用关系式a n =⎩⎪⎨⎪⎧S 1,n =1,S n -S n -1,n≥2时,一定要注意分n =1,n≥2两种情况,在求出结果后,看看这两种情况能否整合在一起.(2)三个数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 =a +c2,但三个数a ,b ,c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是b 2=ac. 6.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 n -a n -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 n -1=a n +a n -2(n≥3,n ∈N *)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 n =pn +q ; (4)前n 项和公式法:验证S n =An 2+Bn.%注意:在解答题中常应用定义法和等差中项法,而通项公式法和前n 项和公式法主要适用于选择题、填空题中的简单判断. 7.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a n +1a n =q(q 为非零常数,n ∈N *)或a n a n -1=q(q 为非零常数且n≥2,n ∈N *),则{a n }是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公式法:若数列{a n }中,a n ≠0且a 2n +1=a n ·a n +2(n ∈N *),则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a n =c·q n(c ,q 均是不为0的常数,n ∈N *),则{a n }是等比数列.(4)前n 项和公式法: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k·q n -k(k 为常数且k≠0,q≠0,1),则{a n }是等比数列.注意:前两种方法常用于解答题中,而后两种方法常用于选择、填空题中的判定.考点三:数列求和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公式法——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和(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a n 2=na 1+n n -12d ; (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q =1,a 1-a n q 1-q =a 11-q n1-q ,q≠1.2.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 n }的前n 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3.错位相减法这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其中{a n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a 1b 1+a 2b 2+…+a n b n 的和就适用此法.做法是先将和的形式写出,再给式子两边同乘或同除以公比q ,然后将两式相减,相减后以“q n”为同类项进行合并得到一个可求和的数列(注意合并后有两项不能构成等比数列中的项,不要遗漏掉). 4.裂项相消法(注重积累!!!))利用通项变形,将通项分裂成两项或n 项的差,通过相加过程中的相互抵消,最后只剩下有限项的和.这种方法,适用于求通项为1a n a n +1的数列的前n 项和,其中{a n }若为等差数列,则1a n a n +1=1d ⎝ ⎛⎭⎪⎫1a n -1a n +1.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在把通项裂开后,是否恰好等于相应的两项之差;(2)在正负项抵消后,是否只剩下了第一项和最后一项,或前面剩下两项,后面也剩下两项.常见的拆项公式(1)1n n +k =1k ⎝ ⎛⎭⎪⎫1n -1n +k ; (2) 12n -12n +1=12⎝ ⎛⎭⎪⎫12n -1-12n +1;(3) 1nn +1=1n -1n +1; (4) 1n +n +1=n +1-n ;(5)n +n +k =1k(n +k -n).5.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后再相加减. 6.并项求和法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可两两结合求解,则称之为并项求和.形如a n =(-1)nf(n)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例如,S n =1002-992+982-972+…+22-12=(100+99)+(98+97)+…+(2+1)=5 050. 7.放缩法是证明数列型不等式的压轴题的最重要的方法,放缩法的注意问题以及解题策略(1)明确放缩的方向:即是放大还是缩小,看证明的结论,是小于某项,则放大,是大于某个项,则缩小。

知识点总结数列

知识点总结数列

知识点总结数列一、数列的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字。

数列可由以下形式表示:{a1, a2, a3, …, an},其中ai表示数列中的第i个数字。

2. 数列的元素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元素。

第一个元素称为首项,最后一个元素称为末项,数列中相邻两个元素之间的差称为公差。

3. 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数列等不同类型。

二、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常数d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等差数列通常用an=a1+(n-1)d表示。

2. 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a1+an)n/2。

(3)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有an=a1+(n-1)d。

(4)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有Sn=(a1+an)n/2。

3.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由以下公式表示:Sn=(a1+an)n/2。

4.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代数、微积分、概率统计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等差数列也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金融领域的利息计算、物理学中的加速度等。

三、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等于同一个非零常数的数列。

常数q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等比数列通常用an=a1*q^(n-1)表示。

2. 等比数列的性质(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1-q^n)/(1-q)。

(3)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数列是等比数列,则有an=a1*q^(n-1)。

(4)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数列是等比数列,则有Sn=a1*(1-q^n)/(1-q)。

3.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由以下公式表示:Sn=a1*(1-q^n)/(1-q)。

完整版)数列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数列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数列知识点归纳数列一、等差数列性质总结1.等差数列的定义式为:$a_n-a_{n-1}=d$(其中$d$为常数,$n\geq2$);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推广公式为:$a_n=a_m+(n-m)d$。

因此,$d=\frac{a_n-a_m}{n-m}$;3.等差数列中,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即$A=\frac{a+b}{2}$;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frac{n(a_1+a_n)}{2}=na_1+\frac{n(n-1)d}{2}=\frac{n[2a_1+(n-1)d]}{2}$。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n-1$时,$a_n$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且$S_{2n-1}=n\cdot a_n$;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a_n-a_{n-1}=d$或$a_{n+1}-a_n=d$(常数$n\in N^*$),则$\{a_n\}$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数列$\{a_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2a_n=a_{n-1}+a_{n+1}$($n\geq2$,$n\in N^*$);3)数列$\{a_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a_n=kn+b$(其中$k$、$b$为常数);4)数列$\{a_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S_n=An^2+Bn$(其中$A$、$B$为常数);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a_n-a_{n-1}=d$或$a_{n+1}-a_n=d$(常数$n\in N^*$),则$\{a_n\}$是等差数列;等差中项性质法:$2a_n=a_{n-1}+a_{n+1}$($n\geq2$,$n\in N^+$)。

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a_1$、$d$、$n$、$a_n$及$S_n$,其中$a_1$、$d$称作为基本元素。

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知识点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定义.2.数列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3.数列的分类:①按数列中项的多少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中项的变化情况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③按任一项的绝对值是否都大于某一正数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 4.数列的递推公式. 5.数列的前n 项和.对于任一数列{}n a ,其通项n a 和它的前n 项和n s 之间的关系是⎩⎨⎧≥-==-)2()1(11n s s n s a n n n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3、等差中项的概念: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2a b A +=a ,A ,b 成等差数列⇔2a bA +=. 4、等差数列的前n 和的求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5、等差数列的性质:(1)在等差数列{}n a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在等差数列{}n a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3)在等差数列{}n a 中,对任意m ,n N +∈,()n m a a n m d =+-,n ma a d n m-=-()m n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N +∈且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5)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n=2p,则p n m a a a 2=+; (6)连续n 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特殊说明: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 ,(Ⅰ)若项数为偶数,设共有2n 项,则①S奇-S 偶nd =; ②1n n S aS a +=奇偶; (Ⅱ)若项数为奇数,设共有21n -项,则①S 偶-S 奇n a a ==中;②1S nS n =-奇偶 6、数列最值(1)10a >,0d <时,n S 有最大值;10a <,0d >时,n S 有最小值;(2)n S 最值的求法:①若已知n S ,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n N +∈);②若已知n a ,则n S 最值时n 的值(n N +∈)可如下确定100n n a a +≥⎧⎨≤⎩或10n n a a +≤⎧⎨≥⎩.三、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n a +:(0)n a q q =≠.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0(111≠⋅⋅=-q a q a a n n .说明:(1)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知道:当公比1d =时该数列既是等比数列也是等差数列;(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若{}n a 为等比数列,则m n mna q a -=. 3.等比中项如果在b a 与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b a 与的等比中项(两个符号相同的非零实数,都有两个等比中项).4.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123,,,,,n a a a a 的前n 项和是=n S 123n a a a a ++++,当1≠q 时,qq a S n n --=1)1(1 或11n n a a qS q -=-;当q=1时,1na S n =(错位相减法). 说明:(1)n S n q a ,,,1和n n S q a a ,,,1各已知三个可求第四个;(2)注意求和公式中是nq ,通项公式中是1-n q不要混淆;(3)应用求和公式时1≠q ,必要时应讨论1=q 的情况.5.等比数列的性质①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比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 m ≤,公比为q ,则有m n m n q a a -=;②对于等比数列{}n a ,若v u m n +=+,则v u m n a a a a ⋅=⋅.③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n S 是其前n 项的和,*N k ∈,那么k S ,k k S S -2,k k S S 23-成等比数列.k kk kk S S S k k S S k k k a a a a a a a a 3232k31221S 321-+-+++++++++++四、数列的通项与求和1.数列求通项①用数学归纳法求通项公式;②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形如()n f a a n n =-+1形成的数列均可利用累加法求通项; ③用累乘法求通项公式:形如()n f a a nn =+1形成的数列可利用累乘法求通项; ④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形如()为常数,q p q pa a n n +=+1的递推式求通项可构造等比数列求解; ⑤已知数列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求通项:n a =⎩⎨⎧--11s s s n n 12=≥n n ;2、数列前n 项和①重要公式:()21321+=++++n n n ;()()61213213222++=++++n n n n ;()2333321321⎥⎦⎤⎢⎣⎡+=++++n n n ;()212531n n =-++++ ; ()12642+=++++n n n .②等差数列中: ; ③等比数列中: ;④倒序相加法求和:如果一个数列,与首末两端“等距”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可用倒序相加法;⑤错位相减法求和:错位相减适用于{}n n b a ⋅型数列,其中{}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⑥裂项相消法求和; ⑦分组求和.。

数列九大知识点总结

数列九大知识点总结

数列九大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由一串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通常用{an}表示,其中a1、a2、a3等依次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分为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两种,其中有限数列是只含有有限个项的数列,而无限数列是含有无限个项的数列。

数列常用的一些术语包括通项公式、首项、公差、公比等,这些概念在研究数列的性质和求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常见数列常见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通常用an=a1+(n-1)d表示。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通常用an=a1*q^(n-1)表示。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通常用an=an-1+an-2表示。

研究这些常见数列的性质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的知识。

三、数列的性质数列的性质包括有限数列的性质和无限数列的性质。

有限数列的性质主要包括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数列的范围、数列的奇偶性等。

无限数列的性质主要包括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无穷大性质、数列的收敛性等。

研究数列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列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数列的知识。

四、数列的求和数列的求和是数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用Sn表示数列的前n项和。

有限数列的求和通常采用数学归纳法或者公式法计算,无限数列的求和通常需要研究数列的极限来求解。

研究数列的求和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列的性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数列的知识。

五、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依赖于前面一项或者前几项的数列,通常用an=f(an-1,an-2,...,an-k)表示。

递推数列的研究在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递推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列的应用和拓展,从而更好地应用数列的知识。

六、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通常用an=a1+(n-1)d表示。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一、数列的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有限或无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

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一个由实数构成的序列。

一般用字母或符号表示,如{an}、{bn}等。

2. 数列中的相关概念(1)通项公式:数列中的第n个数的一般表达式,通常用an表示。

(2)前n项和:数列前n项的和,通常用Sn表示。

3. 数列的分类(1)等差数列: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恒定,称其为等差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等比数列: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恒定,称其为等比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3)常数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等的数列称为常数数列。

二、数列的性质1. 数列的有界性(1)有界数列:当数列中的数有上界和下界时,称其为有界数列。

(2)无界数列:当数列中的数没有上界和下界时,称其为无界数列。

2. 数列的单调性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满足an≤an+1或者an≥an+1时,称其为单调递增数列或者单调递减数列。

3. 数列的性质(1)数列的线性组合:若an和bn是两个数列,k和m是任意常数,那么k*an+m*bn 也是一个数列。

(2)数列的绝对值:若an是一个数列,那么|an|也是一个数列。

三、常见数列1. 等差数列(1)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a1*n+n(n-1)d/2。

(2)求通项公式:an=a1+(n−1)d。

(3)常用公式:Sn=n/2(a1+an)。

2. 等比数列(1)性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q^n-1)/(q-1),|q|>1。

(2)求通项公式:an=a1*q^(n-1)。

(3)常用公式:Sn=a1*(q^n-1)/(q-1)。

3. 斐波那契数列(1)定义: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典型的递推数列,前两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2)通项公式:an=f(n)=f(n-1)+f(n-2)。

(3)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无界数列。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一、数列的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

我们通常用{n}来表示一个数列,其中n为自然数。

2. 数列的常见表示方式(1)通项公式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₁,a₂,a₃,......,aₙ,其中aₙ是第n项的值。

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是一种算式,可以用来表示数列的第n项。

(2)递推关系表示:数列的第n项与它的前几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数列的递推关系,通常用递归的方式表示。

3. 数列的分类(1)等差数列: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是常数,这种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比是常数,这种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3)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数列中既存在等差关系,又存在等比关系,这种数列称为等差-等比混合数列。

(4)等差-等比-等比差混合数列:数列中既存在等差关系,又存在等比关系,同时等差项间的差也构成等差数列,这种数列称为等差-等比-等比差混合数列。

二、数列的性质1. 数列的有界性(1)有界数列:如果一个数列存在一个上界和一个下界,那么该数列称为有界数列。

(2)无界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不存在上界或下界,那么该数列称为无界数列。

2. 数列的单调性(1)单调递增数列:如果数列的每一项都大于等于前一项,那么该数列称为单调递增数列。

(2)单调递减数列:如果数列的每一项都小于等于前一项,那么该数列称为单调递减数列。

3. 数列的极限(1)数列的极限定义:对于一个数列{aₙ},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存在N∈N,对于所有n>N,有|aₙ-L|<ε成立,则称数列{aₙ}的极限为L,记为lim⁡(n→∞) aₙ=L。

(2)数列的极限存在性:一个数列未必存在极限,但只要该数列有上界和下界,则该数列一定存在极限。

4. 数列的和(1)数列的部分和:对于数列{aₙ},它的前n项的和称为数列的部分和,用Sₙ表示。

(2)数列的无穷和:如果lim⁡(n→∞) Sₙ=L,那么L称为数列{aₙ}的无穷和,即∑ aₙ=L。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 .一、数列1. 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或它的有限子集) 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2. 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 a f (n)n .3.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a n 与它的前一项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a n f (a n 1 ) 或a n f (a n 1,a n 2) ,n 1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a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a n 中,a1 1, a n 2a n 1 ,其中na n 2a n 1是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4. 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S n a1 a2 a ;②nS (n 1)1a n .S S (n 2)n n 1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 对于任何n N , 均有a n 1 a n .②递减数列: 对于任何n N , 均有a n 1 a n .③摆动数列: 例如: 1,1 ,1, 1, 1, .④常数数列: 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 存在正数M 使a n M ,n N .⑥无界数列: 对于任何正数M , 总有项a 使得a n M .n1、已知n*a 2 (n N )nn 156,则在数列{ }a 的最大项为__(答:n125);2、数列{ }a 的通项为nana n ,其中a,b 均为正数,则a n 与a n 1 的大小关系为___(答:bn 1a a n 1);n23、已知数列{ a } 中,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3);a n n ,且{ } nn n4、一给定函数y f (x)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a( 0,1) ,由关系式a n 1 f (a n )1* 得到的数列{ }a 满足a n 1 a n (n N )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答:A)neord 完美格式. .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

数列必考知识点总结

数列必考知识点总结

数列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通常用字母a1, a2, a3, ... 或者 {an} 来表示。

例如,1, 3, 5, 7, ... 就是一个数列,其第n个项为2n-1。

数列也可以是无穷的,例如1, 2, 3, 4, ... 就是一个无穷数列。

二、数列的性质1.有界数列:如果存在一个常数M,使得对于数列{an}中的每一个项都有|an|≤ M,那么称{an}是有界的。

2.单调数列:如果对于数列{an}中的每一个项都有an≤ an+1或者an≥ an+1,那么称{an}是单调的。

3.等差数列:如果数列{an}的相邻两项之差是一个常数d,即an+1 - an = d ,那么称{an}是等差数列,这个常数d称为公差。

4.等比数列:如果数列{an}的相邻两项之比是一个常数q(不等于0),即an+1 / an = q,那么称{an}是等比数列,这个常数q称为公比。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用来表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公式。

有界等差数列、无穷等差数列、有界等比数列、无穷等比数列都有特定的通项公式。

有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无穷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有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无穷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四、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公式用来表示数列前n项的和。

有界等差数列、无穷等差数列、有界等比数列、无穷等比数列都有特定的求和公式。

有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a1 + an) / 2无穷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a1 + a1 + (n-1)d) / 2有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1 - q^n) / (1 - q)无穷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1 - q)五、常见问题类型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第n项;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前n项和;3.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4.已知数列的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等差等比,求相关参数。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通常用表示为{an},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个项。

例如,1, 2, 3, 4, 5,… 就是一个简单的递增数列。

2. 数列的常见表示方式数列可以用公式、递推关系或者图形等方式来表示。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递推关系F(n) = F(n-1) + F(n-2)来表示,而调和数列可以用公式表示为{1, 1/2, 1/3, 1/4, …}。

3. 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性质和规律,可以将数列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数列、递归数列、调和数列等多种类型。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根据数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二、数列的常用公式与性质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递推公式、前n项和公式、通项求和公式等,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等比数列同样具有递推公式、前n项和公式、通项求和公式等性质,其在金融、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3. 通项公式对于一些特定的数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得到其通项公式,这样就能方便地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通项公式的求解是数列问题中的常见技巧,需要灵活运用代数方法和数学归纳法进行推导。

4. 前n项和对于一个数列{an},其前n项和S(n)可以用数学方法得到一个通用的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公式分别为Sn = n/2(a1+an) 和 Sn = (a1(q^n-1))/(q-1),这些公式在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5. 数列的极限当n趋向无穷大时,数列{an}的极限值称为数列的极限。

数列的极限可以用来判断数列的趋势和发散性,以及在微积分和数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一、知识梳理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 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n n a a a S +++= 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 n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③摆动数列:例如:.,1,1,1,1,1 ---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 ,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常数d 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⑴通项公式d n a a n)1(1-+=,1a 为首项,d 为公差.⑵前n 项和公式2)(1n n a a n S +=或d n n na S n )1(211-+=.3.等差中项如果b A a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b a A +=2⇔a ,A ,b 成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⑴定义法:d a a n n =-+1(+∈N n ,d 是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⑵中项法:212+++=n n n a a a (+∈N n )⇔{}n a 是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⑴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p a n +、{}n pa (p 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⑵在等差数列{}n a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d .⑶dm n a a m n)(-+=;b an a n+=(a ,b 是常数);bn an S n +=2(a ,b 是常数,0≠a )⑷若),,,(+∈+=+N q p n m q p nm ,则q p n m a a a a +=+;⑸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则⎭⎬⎫⎩⎨⎧n S n 是等差数列;⑹当项数为)(2+∈N n n ,则nn a a S S nd S S 1,+==-奇偶奇偶;当项数为)(12+∈-N n n ,则n n S S a S S n 1,-==-奇偶偶奇. 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0(≠q q ,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常数q 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⑴通项公式:11-=n nq a a ,1a 为首项,q 为公比 .⑵前n 项和公式:①当1=q时,1na S n =②当1≠q 时,qqa a q q a S n n n --=--=11)1(11.3.等比中项如果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 即:G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a ,A ,b 成等差数列⇒b a G ⋅=2.4.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⑴定义法:q a a nn =+1(+∈N n ,0≠q 是常数)⇔{}n a 是等比数列; ⑵中项法:221++⋅=n n n a a a (+∈N n )且0≠n a ⇔{}n a 是等比数列.5.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⑴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则数列{}n pa 、{}n pa (0≠q 是常数)都是等比数列;⑵在等比数列{}n a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kq .⑶),(+-∈⋅=N m n q a a m n m n⑷若),,,(+∈+=+N q p n m q p nm ,则q p n m a a a a ⋅=⋅;⑸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则k S 、k k S S -2、k k S S 23-、k k S S 34-是等比数列.二、典型例题A 、求值类的计算题(多关于等差等比数列)1)根据基本量求解(方程的思想)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63,6,994=-==n S a a ,求n ;2、等差数列{}n a 中,410a =且3610a a a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n a 前20项的和20S .3、设{}n a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16,151==a a ,求数列{}n a 前7项的和.4、已知四个实数,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首末两数之和为37,中间两数之和为36,求这四个数.2)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006=a ,则=11S ;2、设n S 、n T 分别是等差数列{}n a 、{bn}的前n 项和,327++=n n T S n n ,则=55b a .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935,95S Sa a 则( ) 4、等差数列{}n a ,{}n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若231n n S nT n =+,则n na b =( )5、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m n n S m S m n ≠==,则=+n m S .6、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153537225a a a a a a ++=,则35a a +=_______。

7、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若 471017a a a ++=,45612131477a a a a a a ++++++=且13k a =,则k =_________。

8、已知n S 为等比数列{}n a 前n 项和,54=n S ,602=n S ,则=n S 3.9、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84==S S ,则20191817a a a a +++的值为( ) 10、在等比数列中,已知910(0)a a a a +=≠,1920a a b +=,则99100a a +=. 11、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20,86015==a a ,则=75a 1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848161,.3S S S S =求 B 、求数列通项公式1) 给出前几项,求通项公式1,0,1,0,……,,21,15,10,6,3,13,-33,333,-3333,33333……2)给出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1、⑴n n S n 322+=; ⑵13+=nn S .2、设数列{}n a 满足2*12333()3n na a a a n N +++=∈n-1…+3,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给出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a 、⑴已知关系式)(1n f a a n n +=+,可利用迭加法或迭代法;112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例:已知数列{}n a 中,)2(12,21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b 、已知关系式)(1n f a a n n ⋅=+,可利用迭乘法.1122332211a a a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21n n a n n a a n --=≥=+,求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c 、构造新数列1°递推关系形如“q pa a n n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中,32,111+==+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递推关系形如“,两边同除1n p+或待定系数法求解例、n n n a a a 32,11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递推已知数列{}n a 中,关系形如“n n n a q a p a ⋅+⋅=++1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中,n n n a a a a a 23,2,1122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4°递推关系形如"11n n n n a pa qa a ---=≠(p,q 0),两边同除以1n n a a - 例1、已知数列{}n a 中,1122n n n n a a a a ---=≥=1(n 2),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例2、数列{}n a 中,)(42,211++∈+==N n a a a a nn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d 、给出关于n S 和m a 的关系 例1、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11++∈+==N n S a a a n n n ,设nn n S b 3-=,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例2、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a ,)2(212≥⎪⎭⎫⎝⎛-=n S a S n n n . ⑴求{}n a 的通项; ⑵设12+=n S b n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C 、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1)证明数列等差例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nS b nn .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例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n +2S n ·S n -1=0(n ≥2),a 1=21.求证:{n S 1}是等差数列;2)证明数列等比例1、设{a n }是等差数列,b n =na ⎪⎭⎫⎝⎛21,求证: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例2、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1nn n ba b S -=-⑴证明:当2b =时,{}12n n a n --⋅是等比数列;⑵求{}n a 的通项公式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1,3,32().n n n a a a a a n N ++===-∈⑴证明:数列{}1n n a a +-是等比数列;⑵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⑶若数列{}n b 满足12111*44...4(1)(),n n b b b b n a n N ---=+∈证明{}n b 是等差数列.D 、求数列的前n 项和基本方法: 1)公式法, 2)拆解求和法.例1、求数列n{223}n +-的前n 项和n S . 例2、求数列 ,,,,,)21(813412211n n +的前n 项和n S . 例3、求和:2×5+3×6+4×7+…+n (n+3) 2)裂项相消法,数列的常见拆项有:1111()()n n k k n n k =-++;n n n n -+=++111;例1、求和:S =1+n ++++++++++ 32113211211 例2、求和:nn +++++++++11341231121 . 3)倒序相加法,例、设221)(x x x f +=,求:⑴)4()3()2()()()(213141f f f f f f +++++;⑵).2010()2009()2()()()()(21312009120101f f f f f f f ++++++++4)错位相减法,例、若数列{}n a 的通项nn n a 3)12(⋅-=,求此数列的前n 项和n S .5)对于数列等差和等比混合数列分组求和例、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12n -n 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T n .E 、数列单调性最值问题例1、数列{}n a 中,492-=n a n ,当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取得最小值时,=n .例2、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6,2541==a a 当n 为何值时,n S 取得最大值;例3、数列{}n a 中,12832+-=n n a n ,求n a 取最小值时n 的值.例4、数列{}n a 中,22+-=n n a n ,求数列{}n a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例5、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a a =,13n n n a S +=+,*n ∈N .(Ⅰ)设3n n n b S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Ⅱ)若1n n a a +≥,*n ∈N ,求a 的取值范围.例6、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1=a ,)2(21≥=-n a S S n n n . ⑴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⑵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正整数k ,使得不等式1+>k k a a 对任意不小于k 的正整数都成立?若存在,求最小的正整数k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7、非等比数列{}n a 中,前n 项和21(1)4n n S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1(3)n n b n a =-(*)n N ∈,12n n T b b b =+++,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 ,使得对任意的n 均有32n mT >总成立?若存在,求出m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