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风笑天 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验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11、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社会调查的含义: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类型: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自填和邮寄)、访问调查(当面和电话)根据调查的目的或作用: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根据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应用性和学术性根据调查的内容:综合性和专题性▪题材: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有关人们各种社会特征的资料,回答“他们是谁”这样的问题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有关人们“做了什么”及“怎么做”等方面的资料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有关人们“想些什么”、“如何想的”或“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态度”等方面的资料社会调查的程序:普遍调查的特点;①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②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③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优点:①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②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③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④应用范围十分广泛⑤准确性高思考题1.联系实际说明社会调查的两种主要作用2.列举你所知道的社会调查的例子,并根据其性质或应用领域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社会调查行政统计调查:比如全国人口普查。
生活状况调查;比如对某市离退休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对某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等等。
社会问题调查:比如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调查,离婚问题调查,老年社会保障问题调查,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等等。
市场调查:比如化妆品市场调查,饮料市场调查,服装市场调查,家电市场调查等等。
民意调查:比如“非典”期间对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和看法进行调查,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对选民进行的总统选举测验等等。
研究性调查;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中的学术性社会调查。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研究步骤:(1)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设计阶段;<3>调查阶段;<4>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5>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1>研究问题的提出:(A)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问题可以指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B)可以指导观察资料的收集工作。
(C)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们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研究问题的选择:(A)理论意义。
学术界公认的重要题目或必要题目。
(B)应用价值。
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包括对社会长远发展有价值的问题。
(C)迫切性。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D)可行性。
能够得到社会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研究力量、经费、人员配合、资料提供、被调查者协作等方面得到较可靠保证。
(E)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
研究者本人的兴趣、学识、能力、精力、时间、研究条件等等。
(2)选择研究类型:<1>应用研究;<2>理论研究。
<3>描述性研究:目的是系统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地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探索性研究:也称先导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
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3)探索性研究的内容:<1>查阅文献:作用:(A)了解以往研究成果;(B)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C)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调查(风笑天)知识点整合
社会研究: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也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经验研究手段,有步骤地考察有关的社会现象,收集大量的、具体的社会事实,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社会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
四种主要研究法: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设计分类:<1>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根据研究的时间性: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3>根据调查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其他分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
是一种采用问卷法或结构式访谈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普查是指对有关范围内的全体对象逐一进行调查。
它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状态的社会现象。
普查的作用:能够对现状作出全面、准确的描述,其目的是了解国情,把握整体的一般状况、得出具有普遍性的概括。
普查的特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可统计汇总和分类比较,调查结论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可精确反映总体的一般特征。
但调查内容较有限、缺乏深度。
普查的工作量很大,所花费的时间、人力和经费很多抽样调查是在确定的研究范围内,从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并将调查结果用于对全体调查对象的推断。
抽样调查的特点: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风笑天 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
(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
(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2)准备阶段。
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风笑天 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
(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
(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2)准备阶段。
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研究步骤:(1)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设计阶段;<3>调查阶段;<4>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5>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1>研究问题的提出:(A)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问题可以指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B)可以指导观察资料的收集工作。
(C)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们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研究问题的选择:(A)理论意义。
学术界公认的重要题目或必要题目。
(B)应用价值。
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包括对社会长远发展有价值的问题。
(C)迫切性。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D)可行性。
能够得到社会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研究力量、经费、人员配合、资料提供、被调查者协作等方面得到较可靠保证。
(E)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
研究者本人的兴趣、学识、能力、精力、时间、研究条件等等。
(2)选择研究类型:<1>应用研究;<2>理论研究。
<3>描述性研究:目的是系统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地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探索性研究:也称先导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
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3)探索性研究的内容:<1>查阅文献:作用:(A)了解以往研究成果;(B)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C)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
查阅文献方法:查阅文献应当有目的、有选择。
研究这可以首先利用图书馆检索工具找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章、论文、书籍和调研报告,如百科全书、辞典、出版年鉴或报刊文摘、《新华文摘》上有关专题目录索引、社会科学刊物(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与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杂志)的目录索引、专业书籍索引等等。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风笑天版)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第一步:选择主题•第二步:文献搜索•第三步:论证设计•第四步:文献研究•第五步:文献批评•第六步:完成综述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来源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二)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四、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3.避免判断式的表述4.利用图表化的形式第三讲:从理论假设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一)社会科学理论的特征1.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知;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最新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资料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一、研究社会的不同方式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指的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2、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画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1、社会调查的定义社会调查:指的是采用自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3、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特征A、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研究方式。
B、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三、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1、社会调查的分类a、收集资料的方法:自填问卷和结构访问b、调查研究目的:描述性和解释性c、调查研究时序: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d、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生化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四、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1、普遍调查概念和方式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逐个进行调查。
方式:a、统计报表b、直接登记2普查的特点A、工作量大、费事、费力、费钱B、高度集中的组织和统一的安排C、调查项目不能多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优点:a、节省时间、人力、财力b、迅速获得资料c、详细收集信息d、范围广泛e、准确性高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一、调查课题的类型1、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2、自选课题与委派课题二、选题的重要性1、决定调查的方向2、体现调查的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力、社会经历经验等)3、制约调查的过程4、影响调查的质量三、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2、创造性(独到、新颖)3、可行性4、合适性四、选题的途径和方法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3、从现有的文献寻找(A、在阅读文献时,带着审视、提问、评论的眼光,不要过于恭敬、崇拜。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睑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IL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风笑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第一章导论 (2)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6)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9)第四章研究设计 (11)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13)第六章抽样 (16)第七章调查研究 (19)第八章实验研究 (23)第九章文献研究 (24)第十章实地研究 (25)第十一章定量资料分析---参看统计学 (29)第十二章定性资料分析 (30)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 (32)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参见P 4)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 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风笑天主编 知识点总结
社会调查方法
3) 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4) 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 5) 说明调查方案:调查方案中的这一部分主要用来说明调查过程中所
面临的具体技术问题。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7) 确定具体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第四章 抽样
1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1.1 抽样的概念 1) 总体。总体通常与构成它的元素共同定义: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 合,而元素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2) 样本。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 抽样。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 取一部分元素(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 4) 抽样单位。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 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是相同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5) 抽样框。抽样框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元 素的名单。 6) 参数值。参数值也称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
社会调查方法
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以外,还比描述性调査显得更为严谨,针对性也更 强。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调査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 分析。 3 确定分析单位 3.1 定义:我们把一项社会调査中所研究的对象(注意,并非调査对象,也 不是研究内容或研究主题),称之为分析单位。 3.2 特点:首先,调査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其 次,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 体 (调査的样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或者用 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 3.3 在理解分析单位时,需要将其与调査对象和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区分。 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调査所研究的对象,调査对象则是研究者收集资 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则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 征。 3.4 分析单位的分类 1) 个人:以个人作为分析单位的描述性研究一般旨在描述由那些个人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风笑天版).doc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第一步:选择主题•第二步:文献搜索•第三步:论证设计•第四步:文献研究•第五步:文献批评•第六步:完成综述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来源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二)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四、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3.避免判断式的表述4.利用图表化的形式第三讲:从理论假设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一)社会科学理论的特征1.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知;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风笑天版)精编版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第一步:选择主题•第二步:文献搜索•第三步:论证设计•第四步:文献研究•第五步:文献批评•第六步:完成综述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来源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二)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四、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3.避免判断式的表述4.利用图表化的形式第三讲:从理论假设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一)社会科学理论的特征1.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知;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版考研笔记 ---------------------------------------------------------------- 4 教学目的与要求--------------------------------------------------------------------------------------------- 4 第一章导论 ----------------------------------------------------------------------------------------- 4 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 4第二节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方法 ---------------------------------------------------------- 4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发展简介 ---------------------------------------------------------------- 4 第二章研究原理 ----------------------------------------------------------------------------------------- 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逻辑-------------------------------------------------------------------------- 5第二节、理论与研究 -------------------------------------------------------------------------------- 5第三节、研究过程 ----------------------------------------------------------------------------------- 5 第三章研究设计 ----------------------------------------------------------------------------------- 6 第一节确认问题 ----------------------------------------------------------------------------------- 6第二节提出研究假设 ----------------------------------------------------------------------------- 6第三节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6第四节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 6 第四章抽样------------------------------------------------------------------------------------------------ 7 第一节抽样与抽样调查-------------------------------------------------------------------------- 7第二节概率抽样原理与方案-------------------------------------------------------------------- 7第三节概率抽样方法 ----------------------------------------------------------------------------- 7第四节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 8 第五章测量 ----------------------------------------------------------------------------------------- 8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8第二节测量尺度 ----------------------------------------------------------------------------------- 8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 ----------------------------------------------------------------------------- 9第四节测量量表 ----------------------------------------------------------------------------------- 9第五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9 第六章问卷设计 ---------------------------------------------------------------------------------------- 10 第一节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10第二节问卷设计程序 ---------------------------------------------------------------------------- 10第三节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 10第四节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 10 第七章问卷与访问 ------------------------------------------------------------------------------------- 11 第一节访问及类型 ------------------------------------------------------------------------------- 11第二节自填问卷与结构式访问 --------------------------------------------------------------- 11第三节无结构式访问 ---------------------------------------------------------------------------- 11第四节访问的实施 ------------------------------------------------------------------------------- 11 第八章观察----------------------------------------------------------------------------------------------- 12 第一节观察法及类型 ---------------------------------------------------------------------------- 12第二节参与观察法 ------------------------------------------------------------------------------- 12第三节参与观察的实施与问题 --------------------------------------------------------------- 12 第九章资料处理 ---------------------------------------------------------------------------------------- 12 第一节原始资料的审核------------------------------------------------------------------------- 12第二节定性资料的整理------------------------------------------------------------------------- 13第三节问卷资料的整理------------------------------------------------------------------------- 13第十章资料的统计分析------------------------------------------------------------------------- 13 第一节经验数据的统计描述------------------------------------------------------------------- 13 第二节总体推论与方差分析------------------------------------------------------------------- 14 第三节变量关系的相关分析------------------------------------------------------------------- 14 第三节因果模型与回归分析------------------------------------------------------------------- 14 第十一章撰写调查报告 ---------------------------------------------------------------------------- 15 第一节调查报告的概述------------------------------------------------------------------------- 15 第二节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 15 第三节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 --------------------------------------------------------- 15 参考书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风笑天主编 知识点总结
1) 简单随机抽样 2) 系统抽样 3) 分层抽样 4) 整群抽样 5) 多段抽样 6) PPS 抽样: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7) 户内抽样:从所抽中的 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以构成访谈对象的
样本 5 非概率抽样
1) 偶遇抽样 2) 判断抽样 3) 定额抽样
9
3) 定距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间距测量或区间测童。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 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 距离和数量差别。定距测童所测出来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 算。需要注意的是,定距倒量所得的值虽然可以为 0,但这个 0 却不具 备数学中我们所熟悉的 0 的的水平,制约调查的过程,影响调查的质量
3 选题的标准 3.1 重要性:理论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调査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 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
2
社会调查方法
等所能作出的贡献上; 而实践方面的意义或价值,则主要体现在调査课 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 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上。 3.2 创造性:最具创造性的课题当然是那种全新的、前人从没有做过的课题,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属于“填补空白”的课题。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 一项课題具有创造性,更经常地是指该课题在研究的思路或者研究的 角度、依据的理论、调査的对象、采用的方法、调査的内容等方面或 某几方面,与前人的调査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的、新颖的地方。 3.3 可行性: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査课題的主、 客观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指研究者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事 这项调査课 題行不行得通。 3.4 合适性: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调査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这 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调査课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调査课 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所调査的对象之间的相 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课题的要求相符 合的程度等等。 4 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1) 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 2) 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3) 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5 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重点风笑天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重点风笑天版)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一. 名词解释1.社会调查:所谓社会调查,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现实社会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
2.概念的操作化:是指对调查研究所使用的抽象概念给予明确的定义,并确定其边界和测量指标的一种设计工作。
3.层次谬误: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使用较高的或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研究,而使用另一种较低的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4.减化论:是指研究者仅仅使用非常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想象。
5.社会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将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用一组符号和数字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6.信度:运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得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7.效度: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地测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8.普查:是指为了掌握被研究对象的总体状况,对全体被研究对象逐个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式。
9.抽样调查:是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代表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推论被研究对象状况的一种调查方式。
10.典型调查:是指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抽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对其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以认识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
11.个案调查:是指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单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
12.标准化访谈:又称结构性访谈,是指按照统一的设计,有一定结构的调查表或问卷表所进行的访谈。
13.代填问卷:是指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当面提出问题,然后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14.自填问卷:一般是通过报刊发行.邮局传递或派人送发等方式将问卷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并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然后再返回到调查者手里。
1.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①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
②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
(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
(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2)准备阶段。
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3)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调查手记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分析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
(5)总结阶段。
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结果。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1.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既是指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一项调查课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
(2)创造性,也可以称作为创新性活动特性,他指的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的特点。
(3)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4)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色。
这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在该调查课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调查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所调查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课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等。
第三章调查设计1.调查设计的分类: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描述性调查与解释性调查(明确因果关系的假设)。
按侧重点分为:应用性调查、理论性调查(明确假设)2.分析单位的定义:用来考察和解释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一种单位。
3.分析单位的五种类型:个人(最常用)、群体(非正式、相同特征一类人)、组织(正式、相同特征一类人)、社区(以地区特点划分)、社会产物。
第四章抽样一.抽样与其他一些相关的概念1.抽样。
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
2.总体:是构成他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而元素是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3.样本: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4.抽样单位,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5.抽样框。
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元素的名单。
6.参数值。
也称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参数值只有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调查或测量才能得到。
7.统计值。
也称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8.置信水平。
又称为置信度,他指的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
9.置信区间。
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
置信区间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
10.抽样误差:因为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所以在用样本统计值去推算总体参数时总会有偏差(实质:样本的代表性误差)二.概率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
(方法:直接抽、抽签、随机数表)优点: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没有偏见,而且简单易行,在从随机样本中抽取到对总体进行推断是有一套健全的规则。
缺点:总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方法工作繁杂,费时、费力、费钱。
2.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
他是把总体的元素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系统抽样的具体步骤如下:(1)给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按顺序编上号码,即制定出抽样框,这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做法一样。
(2)计算出抽样间距,方法是用总体的规模除以样本的规模。
假设总体规模为N,样本规模为n,那么抽样间距K就由下列公式求得:K(抽样间距)=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3)在最前面的k个元素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元素,记下这个元素的编号(假设所抽取的这个元素的编号为A),他称作随机的起点。
(4)在抽样框中,自A开始,每天一个元素抽取一个元素,即所抽取元素的编号分别为A,A+K,A+2K,……,A+(n-1)K。
(5)将这n个元素合起来,就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前提条件:1.不能规则排列2.不能有周期性。
3.分层抽样。
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的)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只要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分层标准采用的原则(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和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成变量。
(3)以那些已有明显层次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分层的比例问题(1)按比例分层抽样:指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同总体单位数目间的比例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即在单位多的类型或层次中所抽的字样本就大一些,在单位少的类型和层次中所抽的子样本就小一些。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即通过调整样本中过程的比例,使数据资料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4.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取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法。
整群抽样方法与分层抽样的方法区别: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或类别、层次)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差异不大时,则适合于分层抽样的方法;反之,当不同此前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则特别适合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5.多段抽样6.PPS抽样7.户内抽样三.1.非概率抽样方法: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2.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1)总体的规模(2)估计的把握性与精确性要求(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第五章测量1.测量的四个要素(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是我们要用数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或说明的对象。
(2)测量内容,即测量课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3)测量法则,即用数字或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4)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2.测量层次分为四种:(1)定类测量: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2)定序测量: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3)定举措量: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4)定比测量:具有上述三种的全部性质外,还具有一个特点,它制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3.总加量表也称为总合量表或总合评量,它由一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意见,根据回答者同意或不同意见分别计分,然后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回答者对这些事物或现象的态度的得分。
4.信度,即可靠性,他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5.信度类型分为三种:再测信度(时间不同)、复本信度(工具不同)、折半信度(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6.效度也称作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
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7.测量效度的三种类型,(1)表面效度;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
(2)准则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称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抽样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
(3)构造效度:涉及一种理论的关系结构中其他概念(或变量)的测量。
第六章问卷设计1.问卷的一般结构分为: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重点为封面信、问题及答案)2.问卷设计的步骤:(1)探索性工作(2)设计问卷初稿(卡片法、框图法、混合型)(3)试用:客观检验法:回收率、有效回收率、填写错误、填答不完全主观评价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抄写或复印若干份,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直接阅读或分析问卷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认识对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不妥之处。
(4)修改定稿并印制3.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常用的规则:(1)问题的语言尽量简单(2)问题的陈述尽可能简短(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4.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1)概念抽象、(2)问题含糊、(3)问题带倾向性、(4)问题提法不妥、(5)问题有多重含义、(6)问题与答案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