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_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2概论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气体、酸溶液、碱溶液、碳酸盐等的检验方法,熟记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及这些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这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专题归纳一、物质的除杂1.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质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和“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①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①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①确定除杂质方法;①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二、混合物的分离1.混合物的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离开,并且恢复到各物质原来的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例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例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1.物质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第2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 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 的物质
理由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 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 的物质
理由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 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 的物质
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显示颜色型。
常见离子 H+ Na+
K+
Fe3+
Fe2+
试剂或方法 紫色石蕊试液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KSCN溶液 先加KSCN溶液
再加氯水
实验现象 溶液变_红__ _黄__色火焰 _紫__色火焰
(透过蓝色钴玻璃) 溶液呈_红__色
先无明显变化,再变_红__
色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Na+焰色反 应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K+,因为Na+的黄色对K+的焰 色反应具有干扰作用,故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K+焰 色反应,C项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 SO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 体不一定是CO2,D项错误。
【模拟母题变式】
(1)如何检验某溶液中含有 SO24 ? 提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
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 SO24 。 (2)如何确定FeCl3溶液中含有少量FeCl2? 提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 紫色褪色,说明含有Fe2+。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11.2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课件

(2)物质鉴别的三大类型 物质鉴别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进行定性鉴别,可以不加试 剂,也可以加入一种或几种试剂。
特别关注 1.物质鉴定对物质的阴阳离子都要进行鉴定,如鉴定氯化钠, 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离子,用焰色反应鉴别钠离子。 2.解答鉴别题的要求: (1)不能在原瓶中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再用,在原瓶中 操作,会造成试剂污染,要有“各取少许”字样。 (2)用词要准确,结论来自实验现象,加试剂之前物质是未知的, 不可出现“取某试剂加入某物质”等字样。
2.物质的鉴定和鉴别 (1)物质的鉴定: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 ①物质鉴定的一般步骤为: 取少量样品 ―→ 加入某种试剂 ―→ 加热、振荡等操作 ―→ 根据现象 ―→ 得出结论 总结为:取少量、讲操作、据现象、得结果。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差异”鉴定物质 任何具有明显实验现象差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可用于物 质的鉴定。在物质鉴定过程中常常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是否有气体 产生、能否溶解、有无沉淀、有无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来判断。可以 根据能不能产生某个现象来判断,也可以根据产生某个现象的快慢 进行判断。所以常常可以用多种方法鉴定某种物质。
(3)利用 AgNO3(HNO3 酸化)溶液检验
3.常见气体的检验
问题思考: 1.某同学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 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H+ 4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B.SO24- D.SiO32-
(3)将 Cu 投入到装有 D 溶液的试管中,Cu 不溶解;再滴加稀 H2SO4,Cu 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有关反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检验
二、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
(1)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主要指状态和颜色的观察, 从而划定大致可能的离子范围。 (2)试样的准备。因检验反应一般在溶液中进行,所以 当试样是固体时,首先要进行试样溶液的配制过程。
(3)检验。每次均应移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 检测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待检测溶液中
3、对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验。
在设计检验离子程序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相互干扰。 如果存在离子之间的干扰,则要先排除干扰,再进行检验。
操作: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试样溶液
(1)检验Fe2+ :
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入 2 滴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这 支试管中加入几滴新配制的氯水,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说明
①任加试剂的鉴别题
一般是通过实验分组,一直分到两个未知物为一组, 只要鉴别了其中之一,另一个也就确定了。此类题可 任意选用试剂或方法完成之。
【例题】用实验方法鉴别HCl、MgSO4、NH4Cl、 Na2SO4、(NH4)2SO4、BaCl2六种溶液。
物质的鉴别
②只用一种试剂或方法的鉴别题
a:选用焰色反应等操作方法鉴别 b:根据溶解度、密度等物理方法鉴别 c:加一种化学试剂逐一鉴别 d:加一种化学试剂一次性鉴别 e:附加条件加一种化学试剂一次性鉴别 f:加一种试剂由少量到多量一次性鉴别 g:加一种试剂同时利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鉴别
常 见 阴 离 子 的 检 验 方 法
物质的检验
六、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
物质的检验
六、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
物质的检验
六、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
物质的鉴定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是根据物 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其阳离子、阴离子,从而得出 是什么物质。
第二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__复习

①CO32-和SO32-可能存在,因为它们水解可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① ②CO32-肯定存在,产生的气体是CO2;SO32-不存在,因为没有刺 实验② 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实验③ ③Br-、I-不存在,因为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 实验④ 实验⑤ ④SO42-存在,因为BaSO4不溶于盐酸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⑤Cl-存在,因为其可与Ag+形成白色沉淀 (2)NO3-
Fe
2Fe3++Fe=3Fe2+
练习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B
选项 A 实验操作及入盐酸酸化的氯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 ,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 为红色
Ba2++SO42-==BaSO4↓
阳离子
检验方法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
Al3++3OH-===Al(OH)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 Al(OH)3+OH-===[Al(OH)4]- 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 〔或Al(OH)3+OH-===AlO2-+ 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2H2O〕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 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Fe2++2OH-===Fe(OH) ↓ 2 最后变成红褐色;或向亚铁盐的 4Fe(OH) +O + 2H O=== 4Fe(OH) 2 2 2 3 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 2Fe2++Cl2===2Fe3++2Cl- 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 即显红色 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 色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 生成红褐色沉淀 Fe3++3SCN-===Fe(SCN)3 Fe3++3OH-===Fe(OH)3↓
高考化学 试卷讲义 第二讲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第二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与形成结论等核心要素。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装置和物理方法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实验装置(1)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若滤液浑浊,需要换滤纸,重新过滤。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2)蒸发:分离溶于溶剂的固体溶质。
不适用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如NH4Cl溶液(3)蒸馏:分离相互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①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②溶液不可蒸干;③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萃取和分液(如图1)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两种溶剂互不相溶;③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升华(如图2):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6)洗气(如图3)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注意事项: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3.分离、提纯的创新实验装置(1)蒸馏、冷凝装置的创新特点:图1、图2、图3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装置,可使反应物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2)减压蒸馏特点:减压蒸馏(又称真空蒸馏)是分离和提纯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高沸点物质和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到沸点就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诊断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液体(×)(2)从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其操作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3)根据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4)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1.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方法原理举例说明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分离和提纯物质电解精炼铜,将含杂质的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Cl-、SO2-4、CO2-3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阳离子可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离子生成沉淀,过滤除去洗气法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而除去杂质气体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Cl2中的少量HCl酸碱溶解法利用酸或碱将杂质溶解除去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去杂质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SO2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CO2-3、HCO-3、SO2-3、HSO-3、NH+4等与H +或OH-反应生成气体除去热分解法用加热法除去固体混合物中易分解的物质除去NaCl中的NH4Cl调pH 法加入试剂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分离如向含有Cu2+和Fe3+的溶液中加入CuO、Cu(OH)2或Cu2(OH)2CO3等,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分步沉淀又称选择性沉淀,指选择适当沉淀剂或控制溶液的pH,使溶液中两种或多种离子分步沉淀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第11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注意事项 (1)溶质在萃取剂 中的溶解度比在 原溶剂中要大 (2)萃取剂与原溶 剂不相溶 (3)萃取剂与溶质 不反应 (4)分液时,分液 漏斗中的下层液 体从________流 出,上层液体从 ________倒出
第十一章 第 2讲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沸点相差 较大的液 体混合物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1)玻璃棒的作 用:搅拌,防止 局部温度过高造 分离易溶 成液体飞溅 性固体溶 (2)当有较多量晶 质和溶剂 体析出时,停止 加热,用余热蒸 干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十一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1)萃取:利用溶 质在互不相溶的 溶剂里的溶解度 不同,用一种溶 剂把溶质从它与 另一种溶剂组成 的溶液里提取出 来(2)分液:两种 液体互不相溶且 易分层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十一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 CO2 3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________色沉淀,再加稀
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 气体。 SO
2- 4
→加入稀________,无沉淀,无气体产生,再加
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 -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备注
在常见的 气体中, 遇水显碱 性的只有 氨气
NH4 +OH
(2)NH3+HCl===NH4Cl
在洁净试管里加入5 二氧化硫 (SO2) mL品红溶液,再通 入待检气体
品红溶液 ______, 加热后恢 复原颜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第2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新人教版

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23-。 (3)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 SO2。
() ()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 CO2。
()
(5)当溶液中既含有 SO24-又含 Cl-时,先用 Ba(NO3)2 溶液检验出
SO42-,再用 Ag+检验出 Cl-。
()
(6)用饱和 Na2CO3 溶液中除去 CO2 中的 SO2 气体。 ( )
实验操作
验期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 无现象,再滴加 BaCl2 溶液,振荡 有 SO24-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验期现象: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证明含有 Fe2+
[思考·感悟] 2.能否用加热升华的方法分离NH4Cl和I2的混合物?
[提示] 不能;因为NH4Cl受热分解成NH3和HCl。遇 冷后,NH3和HCl重新又化合生成NH4Cl固体。与I2升 华现象相同。
1.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 分离 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 的 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 纯净物 的过程,又叫 混合物的净化或 除杂 。
2.物质分离提纯物理方法的选择
(1)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是 分液 。 (2)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是 蒸馏 。 (3)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是 过滤 。 (4)分离易溶性固体溶质和溶剂(如NaCl溶液)的方法是 蒸发 。 (5)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的差异,用 结晶 方法分离KNO3和NaCl。 (6)提纯、净化胶体的方法是 渗析 。
中考化学实验复习讲座二: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PPT课件 人教版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是( B )
A、固体:NaOH、NaCl、CaCO3 B、溶液:KNO3、NaNO3、Na2CO3 C、固体:CuSO4、FeCl3、CaCl2 D、溶液:NaOH、Ba(NO3)2、H2SO4
物 3、下列各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不能鉴
质 别出的是( A )
的
A、Na2SO4 、BaCl2 、KNO3 、NaCl B、Na2SO4 、K2CO3、 BaCl2、 HCl
验 (2) 物质的鉴定和鉴别的一般次序:先取样 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
重
常见气体的检验
点 气体
检 验 方法
提 醒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有关容器内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或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CH4 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子应该是_H_+__、__A__g_+__、__B_a__2+_、__N__O_3。-
乙
分 H+
乙 甲乙 Ag+ K+ Ba2+
析
OH- 甲
Cl- 甲
N乙O3- C甲O32-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ppt课件

二、知识梳理
沉淀法
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总结: 试剂:_稀__硝__酸__、_A_g_N__O_3_溶__液__。
注意:加稀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CO32-等的干扰,因为Ag2CO3可 溶于稀硝酸,而AgCl不溶。
现象:产生_不__溶__于__稀__硝__酸__的_白__色沉淀。
氯离子检验的答题模板 取少量被检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硝酸,然后滴入AgNO3溶 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被检测液中含有Cl-,若无白色沉淀则无Cl-。
二、知识梳理
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利用某些现代仪器设备,测量物 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组成、含量及结构等信息的 学科。仪器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特点。 例如,元素分析仪能够对物质中 C、H、N、S 等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测定;通 过核磁共振分析可以了解特定原子的化学环境、原子个数等;质谱分析技术 能够测量化学物质,特别是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色谱及其联用 技术能够进行广泛的高效分离分析测试等。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仪器分 析正朝着智能化、实时跟踪、微型化、非破坏性检测、遥测等方向迅速发展。
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 符号)。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 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过滤 蒸发 (2)B (3)滤液浑浊
课堂精练
三、课堂精练
1.实验室进行氯化钠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放置蒸发皿 d加热搅拌 e.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其中正确操作顺序是( ) A. bcdea B. abcde C. bcade D. bacde
高三化学一轮 第15章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大纲人教版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 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 K SO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 氯离子: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 目的是检验________并将其除去;第二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填 化学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 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则:“不增(不引入新物质)、不减(不减 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 质易复原)”。
需要注意的是:(1)除杂试剂需过量;(2)过量试剂需除尽;(3)去除 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4)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2010·江西重点中学联考)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 氢钠杂质,试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供选用 的试剂有:①稀HCl、②稀HNO3、③稀H2SO4、④NaOH溶液、⑤Na2CO3 溶液、⑥BaCl2溶液、⑦Ba(OH)2溶液、⑧Ba(NO3)2溶液,供选用的实验操 作有: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ຫໍສະໝຸດ 和提纯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 离、提纯和鉴别。
一、离子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白色
白色 不溶解
絮状白
红褐 血红
白色
灰绿
红褐
血红 红 红 无色 红色
黑 白
考点核心突破 10.2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课件

气体
NH+ 4
杂转纯 法
氧化还 原法
热分解 法
酸碱溶 解法
电解法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 提纯的物质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 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 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
用氧化剂(还原剂) 除去具有还原性(氧 化性)的杂质
如用酸性KMnO4除去CO2中的SO2 ,用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干后得不到原来的
溶质
2.固体与固体的混合物
方法 溶解过 滤
结晶
适用条件
在某种试剂中一 种_可__溶__而另一种 _不__溶__的固体混合 物
用于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相差_较__大__ 的__可__溶__性__固__体___ 混合物
实例
碳酸钠和碳 酸钙
说明
沉淀的洗涤方法是沿玻 璃棒向过滤器中加蒸馏 水至淹没沉淀,静置, 待液体全部流下,再重 复2~3次,然后通过检 验洗涤液(滤液),判断 是否洗净
序 号
①
N2
O2
②
CO
CO2
③
CO2
CO
④
CO2
HCl
⑤
Cl2
HCl
⑥
CO2
SO2
⑦
碳粉
⑧
Fe2O3
⑨ NaHCO3溶液
⑩ NaCl溶液
⑪ FeCl3溶液
⑫ FeCl2溶液
⑬
I2晶体
⑭ NaCl晶体
⑮
乙烷
⑯ 乙酸乙酯
⑰
乙醇
CuO Al2O3 Na2CO3 NaHCO3 FeCl2 FeCl3 NaCl NH4Cl C2H4 乙酸 水(少量)
除去KNO3中 若结晶一次纯度达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 开来,获得几种___纯__净_物_____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
得到
目标物质
的过程又叫混
合物的净化和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方法、装置 过滤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把__固_体__和_液__体__进 行分离
石灰水 变浑浊 ,继 续通入后_变__澄__清__
Cl2 用湿润的KI 淀粉试纸靠近集气瓶口
变蓝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盐酸沉淀不消失,能否判断溶液中存在SO42-?
提示 不能。若溶液中存在Ag+,也有相同的现象发生。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 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能否判断该气 体一定是CO2? 提示 不能。若气体是SO2,也有相同的现 象发生。若该气体无色无味,则可以判断 是CO2。
根据离子检验时生成物所表现出的现象不 同,可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气体;③显现特殊颜 色。
阳离子
H+ Na+ K+ Mg2+ Al3+ Fe2+
Fe3+
Cu2+ Ag+ Ba2+ NH4 +
试剂或方法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活泼金属(如Zn)或Na2CO3溶液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NaOH溶液 NaOH溶液 ①NaOH溶液 ②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 ①NaOH溶液 ②KSCN溶液 ③苯酚溶液 NaOH溶液 ①含Cl-的溶液,稀硝酸 ②稀氨水 稀硫酸或可溶性的硫酸盐溶液 NaOH溶液,加热
方法 沉淀法
气化法
杂转 纯法
氧化还 原法
热分 解法 酸碱溶 解法
电解法
原理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 的物质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 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 杂质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 解除去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 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离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杂质成分
Cl-、SO24-、CO32-及能形成弱碱的阳离子
CO
2- 3
、HCO
-
3
、SO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了解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2.能综合运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对常见的物质 进行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
1.离子检验答题的规范性。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装置及操作要求。 3.分离提纯方法在工业生产流程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2)当有 较多量晶体 析出时,停止加热, 用余热蒸干
方法、装置 萃取和分液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 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 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 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2)分液:两种液体互不 相溶,易分层。用于分 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混合物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 度比在原溶剂中 要大(2)萃 取剂与原溶剂 不相溶 (3) 萃取剂与溶质 不反应 (4)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 层液体从 不反应 流出, 上层 液体从上口倒出
实验现象
①变红
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黄 色火焰
紫 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 白 色沉淀,不 溶于过量的碱 白 色沉淀,溶 于过量的强碱 ①白 色沉淀→灰绿色→红褐 色 ②先无明显变化,再变血红 色
①生成红褐 色沉淀 ②溶液呈血红 色 ③溶液呈紫 色
蓝色 沉淀,加热则沉淀变黑 ①白色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先生成 白色沉淀 ,然后沉淀溶解
SO
2- 4
―→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
不溶于稀盐酸的 白 色沉淀
SO
2- 3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
出无色有 刺激性 气味并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
体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
(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 I-―→滴入淀粉溶 大的液体混合物
(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 烧瓶的 支管口 处(2)蒸馏 烧瓶中要加 沸石 (3)冷凝 管水流方向应为 __“__下__进__上__出__”____
方法、装置 升华 渗析 盐析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易 应与物质的分解反
升华,利用物质易升 应区分,如
(1)一贴: 滤纸 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 低于 漏斗口 ,液面低于
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 璃棒轻靠 三层滤纸 处,漏斗下端靠
__烧__杯__内_壁___ (2)若滤液浑浊,需__重_新__过_滤__
蒸发
分离固体溶质 和溶剂
(1)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 过高造成___液_体__飞_溅___
3.常见气体的检验
检验气体是根据气体的特性,一般从以下5 方面考虑:①气体的颜色和气味;②水溶 液的酸碱性;③助燃、可燃及燃烧现象和 产物;④遇空气的变化;⑤其他特性。
待检物
操作步骤
现象
O2
用试管或集气瓶取待检气体,然后向试 管或集气瓶中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_复__燃____
使待检气体通过尖嘴玻璃导气管并点燃,有 浅蓝色 火焰,烧
H2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杯里有水雾生成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变蓝
NH3
②把待检气体收集在集气瓶里,盖上玻 璃片,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开启玻璃
片放在瓶上方
生成白烟
SO2
在洁净试管里加入5 mL品红溶液,再 通入待检气体
品红溶液 褪色 ,加热 后又__恢__复__红__色__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 下分离的方法
△ NH4Cl =====NH3↑ +HCl↑
分离提纯 胶体 与 要不断更换烧杯中
小分子(或离子)组成 的蒸馏水(或用流动
的混合液
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利用某物质在加某
些 无机盐
[如
Na2SO4·(NH4)2SO4等] 时,其溶解度降低而
盐析后过滤
析出的性质来分离的
方法
3.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白色 沉淀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的气体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CO23-―→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 白 色沉淀,再加稀盐酸
沉淀 溶解 ,并放出 无色无味 气体
HCO
-
3
―→加入BaCl2溶液后,
无
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
放出 无色无味气体 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