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计算公式
投影幕尺寸-投影机亮度-投影机投距计算公式
计算方法 标准公式 简化公式 光通量Φ =AL*CR*投影幕面积÷(幕增益*CU*K) 光通量Φ =AL*3*投影幕面积÷0.9
常规计算使用简化公式
计算光通量Φ 3612 3382 2233
投影幕尺寸 (英寸) 120 120 100
投影幕比例 4:3 16:10 16:9
环境照度 (lux) 300 300 300
对比系数 3 3 3
屏幕面积 (M2) 4.46 4.18 2.76
环境系数 0.9 0.9 0.9
1、填入环境照度,一般白天教室照度为200lux 2、填入对比系数,取值范围2-10,此处取3进行计算 3、环境系数已综合空间传损系数及维护系数,此处取0.9为经验值 4、正常情况环境照度*对比系数不会大于1000,此类情况可以通过关闭部分人工光源等措施来降低 环境照度 5、背投一次反射镜反射率为90%-95%,也就是损失率5%-10%,二次反射时*2
投影机投射距离测算公式
DLP投影机投射距离测算公式:
4:3------机器投距=画面尺寸*2.54*0.8*投影比
16:9------机器投距=画面尺寸*2.54*0.8746*投影比
16:10------机器投距=画面尺寸*2.54*0.848*投影比
LCD投影机投影距离测算公式:
投距=画面尺寸/液晶板尺寸*焦距【f值越小焦距越大】
例如:投100英寸,液晶板0.79英寸,焦距f23.5 to f28.2 mm
最大距离=100/0.79*23.5=2168.8mm
最大距离=100/0.79*28.2=1807.4mm
投射比算法
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比值越小,说明相同投影距离,投射画面的宽度越大)
投影距离=画面宽度*投射比
幕布尺寸及边长测算公式:
4:3------宽边=幕布尺寸*2.54*0.8 高边=幕布尺寸*2.54*0.6 16:9------宽边=幕布尺寸*2.54*0.87 高边=幕布尺寸*2.54*0.49 16:10------宽边=幕布尺寸*2.54*0.846 高边=幕布尺寸*2.54*0.53。
投影距离和投影画面尺寸的计算公式
投影距离和投影画面尺寸的计算公式最小投射距离(米) =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距离(米) =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英寸)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焦距(米)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1 英尺=12 英寸=0.3048 米1 毫米=0.03937 英寸1 厘米=10 毫米=0.3937 英寸1 分米=10厘米=3.937英寸1 米=10分米=1.0936码=3.2808英尺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x 0.8 =屏幕尺寸(英寸)÷50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x 0.6 =屏幕尺寸(英寸)÷66得到的单位为米例如:(1)、已知:EPSON EMP-820的焦距是28.3mm~37.98mm, 液晶片尺寸是0.9英寸LCD板,需要72英寸的画面。
求:最小的投射距离和最大的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83米 x 72英寸÷0.9英寸 = 2.264米最大投射距离(米)=0.03798米x 72英寸÷0.9英寸 = 3.0384米(2)、已知:EPSON EMP-8300的焦距是53mm~72mm, 液晶片尺寸是1.4英寸LCD 板,投射距离为5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5米x 1.4英寸÷0.053米 = 132英寸屏幕尺寸计算: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8 大约=屏幕尺寸(英寸)÷50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6 大约=屏幕尺寸(英寸)÷66得到的单位为米依此公式举例:12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2.4(米)高度为60÷66=1.8(米)常用尺寸:卷帘/支架(方幕)附:投影距离是指投影机镜头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一般用米来作为单位。
投影机位置计算
屏幕及镜头换算法
投影距离换算公式:
以100寸幕布为例:宽2.05m×高1.52 投影机F值:1.7-2.2 投影距离:1.7×2.05m=3.48m
2.2×2.05m=4.51m 投影距离就是:
3.48-
4.51之间任意位置就可以。
投影距离换算法:F值×幕宽=投影机距离
屏幕长和宽换算公式:
4:3和16:9表示幕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不是长度,它表示幕布的规格。
一般说多少寸表示对角
线的长度,英寸跟厘米的换算大约是1英寸=2.5厘米。
所以120寸的对角线长度120×2.5=3米然
后,用三角形的三边计算公式,长宽为4:3,那么对角线比例应该是5,所以,长=对角线×4/5
=2.4米,宽=对角线×3/5=1.8米
幕布对角线换算公式:幕布对角线(米)=幕布对角线(寸)×2.5厘米
幕布长和宽换算公式:幕布长=幕布对角线(米)×4/5 幕布宽=幕布对角线(米)×3/5。
【精选】投影幕尺寸及投影距离计算
投影幕长宽计算一、16:9比例幕布计算方法:长 = 对角线 X 0.8716宽 = 对角线 X 0.4903例:100寸幕(1 英寸=2.54厘米)长 = 100 X 0.8716 = 87.16英寸 = 87.16 X 2.54 = 221.39 (cm)宽 = 100 X 0.4903 = 49.03英寸 = 49.03 X 2.54 = 124.54 (cm)二、4:3比例幕布计算方法:长 = 对角线 X 0.8宽 = 对角线 X 0.6(注意:各品牌厂家,出厂标法不同。
请按实际为准)另一种换法:4:3 屏幕尺寸(英寸)=〔屏幕宽度(米)×5/4〕×100/2.5416:9 屏幕尺寸(英寸)=〔屏幕宽度(米)×18.257/16〕×100/2.54================================================================== 在您确定了投影环境后,所需的银幕大小的公式就应该是:所需银幕大小(对角线尺寸)=你和投影银幕之间的距离除以0.8再乘以1.87。
家用投影机的亮度一般都要比普通商用投影机的亮度偏低,大约都在500流明~1000流明,在小的环境中使用投影机,需要购买低亮度的投影机,一般来说,800ANSI流明左右的机型就足够了;稍大投影机环境(25m2左右的场所,可选择1000ANSI流明亮度的机型;超过25m2的投影场所则建议用1500ANSI流明左右的机型。
市场上高亮度的投影机越来越多了起来,这并不是说,这些高亮度的投影机都适合您,亮度的增大,不仅使投影机的功耗随之增大,而且,高亮度投影机对重现电视、DVD等视频类信号还具有相反的负作用,随着亮度的增大,由于透射型芯片的光阀闭合不能达到100%的闭合,所以造成了视频信号在显示纯黑信号的的极大缺陷,使视频信号本来纯黑信号变成了灰蒙蒙的灰色调。
影响了这些节目源的观看效果。
投影机亮度的计算公式
投影机亮度的计算公式
投影机的亮度是一个常见的性能指标。
它表示投影机能够投射出来的
图像的光强程度,也叫做亮度。
亮度的计算公式是:
亮度(Lumen)=辐射功率(WACT)/ 光强(Lux)
所以,当我们说投影机的亮度,就是把投影机辐射出来的光强除以投
影机的屏幕尺寸,得到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投影机亮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亮度(Lumen)= (光源输出瓦数(W) × 波长补偿系数(K))/ 屏幕尺寸(d)
其中,光源输出瓦数(W)是投影机辐射出来的光能量;波长补偿系数(K)表示不同波长的光在空气中的衰减率;屏幕尺寸(d)表示投影仪屏幕的
尺寸。
举例来说,一台200瓦的投影机,波长补偿系数K=1,屏幕尺寸为1米,则其亮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亮度(Lumen)= (200W × 1)/ 1米 = 200 Lumen
投影机的亮度值一般介于1000Lm~4000Lm之间,亮度值越高,投影图
像的亮度就越强,越亮;亮度值越低,投影图像的亮度就越低,越暗。
投影机的亮度值不仅取决于投影机的内部参数,还取决于房间的控制
室等外部环境。
一般情况下,房间的控制室要求投影机的亮度大于500Lm,以保证室内的亮度程度。
另外,不同的投影机类型有不同的亮度范围。
投影机计算公式
1:直投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 x 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直投背投距离4972(mm)2:次反射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x 0.6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 x 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 x 0.6=直投背投距离2983.2(mm)以上公式只做为参照,实际距离视环境及设备等因素决定2:实际屏幕亮度=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平均亮度(英尺-朗伯):平均亮度(英尺-朗伯) = 实际屏幕总亮度/ 屏幕面积(英尺2) 因为我们通常使用屏幕对角线尺寸(英寸)来表示画面大小,因此:16:9画面:平均亮度= 337x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屏幕对角线的平方(英寸)4:3画面:平均亮度= 300x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屏幕对角线的平方(英寸)实例:已知:VW11HT的输出光强为1000流明,投射100″ 16:9的画面,屏幕增益为1。
求:此时的屏幕亮度?屏幕亮度:337×1000x1/10000=33.7 (英尺-朗伯)实例:已知:VW11HT的输出光强为1000流明,屏幕增益为1。
求:要达到16 footlamberts以上的亮度,最大的屏幕尺寸是多少?屏幕对角线的平方 = 337 x 1000 / 16= 21062.5平方英寸最大屏幕尺寸:145英寸实际意义:VW11HT在全遮光的环境下,要达到理想的亮度,最大的画面尺寸是145英寸。
如果你想要投得更大,你需要使用高增益的银幕。
虽然规格书上讲VW11HT可以最大投影到400英寸,实际上由于亮度太低,400英寸对于观看画面来讲没什么意义。
背投暗房空间如何计算公式如下:1:直投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x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直投距离4972(mm)2:一次反射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x0.6 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x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x0.6=背投距离2983.2(mm)。
投影仪的计算公式
投影仪的计算公式一、原理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距离透镜的距离u在f~2f之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他们的关系为:1/f=1/u+1/L (1)其中,f表示焦距(投影仪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距(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距离镜头的距离);L表示像距(投影仪距离屏幕的距离)。
用小写的w表示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的尺寸;用大写的W表示投影仪投在屏幕上的尺寸。
根据简单的几何知识我们就可以有下面的公式:w/W=u/L=(L-f)/f (2)通过公式(1)和(2),我们就可以得到:L=W*f/w +f在实际使用中由于,f和相比较非常小,就把上面的公式简化为:L=W*f/w由于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w是个固定的值,可以看出,投影距离的大小L和投影尺寸W,以及焦距f都是是成正比的。
因此,在投影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投影距离的大小L的最大最小值,可以同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即:Lmax = W*fmax/wLmin = W*fmin/w相同的原理,在投影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投影尺寸W的最大最小值公式:Wmax = L*w/fminWmin = L*w/fmax二、应用(1)sony的VPLCX155,参数列表:Image Device : 0.79 inch XGA LCD panelProjection Lens : 1.2 times zoom lensProjection Lens : f23.5 to 28.2 mmProjection Lens : F1.75 to 2.17Screen Coverage : 40 to 300 inches (viewable area measured diagonally)其中f表示焦距,F表示的是光圈的大小,不要搞错了。
如果我们的投影距离为100inches,则:最大W=100 *25.4* 0.79*25.4 / 23.5 = 2168.8mm=85.4inches最小W=100 *25.4* 0.79*25.4 / 28.2 = 1807.4mm=71.2inches所以在投影距离为100inches的时候,最大屏幕对角线长度为85.4inches,最小为71.2inches;注意:这里的W为屏幕对角线长度,如果是高度H=0.6*W,宽度V=0.8*W,这个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来的。
投影仪的计算公式
投影仪的计算公式投影仪的计算公式一、原理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距离透镜的距离u在f~2f之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他们的关系为:1/f=1/u+1/L (1)其中,f表示焦距(投影仪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距(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距离镜头的距离);L表示像距(投影仪距离屏幕的距离)。
用小写的w表示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的尺寸;用大写的W表示投影仪投在屏幕上的尺寸。
根据简单的几何知识我们就可以有下面的公式:w/W=u/L=(L-f)/f (2)通过公式(1)和(2),我们就可以得到:L=W*f/w +f在实际使用中由于,f和相比较非常小,就把上面的公式简化为:L=W*f/w由于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w是个固定的值,可以看出,投影距离的大小L和投影尺寸W,以及焦距f都是是成正比的。
因此,在投影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投影距离的大小L的最大最小值,可以同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即:Lmax = W*fmax/wLmin = W*fmin/w相同的原理,在投影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投影尺寸W的最大最小值公式:Wmax = L*w/fminWmin = L*w/fmax二、应用(1)sony的VPLCX155,参数列表:Image Device : 0.79 inch XGA LCD panelProjection Lens : 1.2 times zoom lensProjection Lens : f23.5 to 28.2 mmProjection Lens : F1.75 to 2.17Screen Coverage : 40 to 300 inches (viewable area measured diagonally)其中f表示焦距,F表示的是光圈的大小,不要搞错了。
如果我们的投影距离为100inches,则:最大W=100 *25.4* 0.79*25.4 / 23.5 = 2168.8mm=85.4inches最小W=100 *25.4* 0.79*25.4 / 28.2 = 1807.4mm=71.2inches所以在投影距离为100inches的时候,最大屏幕对角线长度为85.4inches,最小为71.2inches;注意:这里的W为屏幕对角线长度,如果是高度H=0.6*W,宽度V=0.8*W,这个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来的。
投影机亮度的计算公式
投影机亮度的计算公式
投影机亮度计算原则:
1、在屏幕范围内最大程度保证亮度、均匀度、色彩和色温的一致性,最大程度满足使用环境的视角范围。
2、对于所需的投影机亮度,根据专业投影系统解决方案经验,投影系统对投影机亮度的要求,可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LP=LuxE×IS×CRP×(CR-1)/(CRP-CR)
(投影机亮度=环境光亮度×屏幕的面积×投影机的对比度×屏幕显示理想的对比度/投影机的对比-屏幕显示理想的对比度)
上述公式中,LP代表所需的投影机亮度,LuxE是所测的环境光亮度(lux),IS代表屏幕的面积,CRP是投影机的ANSI对比度(标准对比度),CR代表屏幕显示理想的对比度。
一般来说会议室正常照度在50~100LUX。
对于会议室的应用模式,建议关闭部分照明以观看更清晰的图像,此时会场照度一般为35Lux,CRP参数对于LCD投影机约为120:1(ANSI对比度)。
对于以会议应用为主的显示,要求CR至少为27。
由此可计算出LP=35Lux×4.32m ×120×(27-1)/(120-27)=5072ANSI流明所要求的投影机亮度。
投影机计算公式范文
投影机计算公式范文
1.投影距离(D)的计算公式:
D=(Sxd)/W
其中,S是屏幕大小(对角线),d是投影距离的放大系数(通常为1),W是投影机的标称分辨率宽度。
2.光学变焦的计算公式:
F=W/T
其中,F是焦距,W是图像的宽度,T是焦距的调整比例。
3.投影尺寸(I)的计算公式:
I=(WxD)/F
其中,W是投影尺寸的放大系数(通常为1),D是投影距离,F是焦距。
4.屏幕大小(S)的计算公式:
S = W / sin(θ)
其中,θ是投影机的可视角度。
5.投影机分辨率(R)的计算公式:
R=(WxH)/A
其中,W是水平分辨率,H是垂直分辨率,A是像元的宽高比。
6.投影亮度(L)的计算公式:
L=(IxR)/(D^2)
其中,I是彩色亮度,R是屏幕反射率,D是投影距离。
7.投影距离(D)的最大值计算公式:
D max = Ht / tan(θ)
其中,Ht是屏幕的高度,θ是投影机的可视角度。
8.投影亮度(L)的最大值计算公式:
L max = P / (π x D^2)
其中,P是投影机的功率,D是投影距离。
9.融合图像的最小投影距离计算公式:
D min = (S x d) / (W x p)
其中,S是屏幕大小,d是投影距离的放大系数,W是投影仪的标称分辨率宽度,p是图像融合的像素间距。
关于投影机投影面积如何计算
关于投影机投影面积如何计算?在选购投影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投影机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均匀度等重要参数,另外,我们也要弄清楚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等参数,以便在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上适合我们使用场合,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是与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紧密相关的,其相互关系如下: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例如:1、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x 85英寸÷0.7英寸= 3.217米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x 85英寸÷0.7英寸= 3.825米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 - 38.2 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4米x 0.8英寸÷0.024米= 133.3英寸最小投射画面(英寸)=4米x 0.8英寸÷0.0382米= 83英寸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
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款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8 =屏幕尺寸÷50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6 =屏幕尺寸÷66得到的单位为米依此公式:6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1.2(米)高度为60÷66=0.909(米)15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150÷50=3(米)高度为150÷66=2.27(米)20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200÷50=4(米)高度为200÷66=3(米)。
投影仪计算公式
投影距离和投影画面尺寸的计算公式最小投射距离(米) =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距离(米) =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英寸)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焦距(米)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1 英尺=12 英寸=0.3048 米1 毫米=0.03937 英寸1 厘米=10 毫米=0.3937 英寸1 分米=10厘米=3.937英寸1 米=10分米=1.0936码=3.2808英尺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x 0.8 =屏幕尺寸(英寸)÷50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x 0.6 =屏幕尺寸(英寸)÷66得到的单位为米例如:(1)、已知:EPSON EMP-820的焦距是28.3mm~37.98mm, 液晶片尺寸是0.9英寸LCD板,需要72英寸的画面。
求:最小的投射距离和最大的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83米 x 72英寸÷0.9英寸 = 2.264米最大投射距离(米)=0.03798米x 72英寸÷0.9英寸 = 3.0384米(2)、已知:EPSON EMP-8300的焦距是53mm~72mm, 液晶片尺寸是1.4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5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5米x 1.4英寸÷0.053米 = 132英寸屏幕尺寸计算: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8 大约=屏幕尺寸(英寸)÷50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6 大约=屏幕尺寸(英寸)÷66得到的单位为米依此公式举例:12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2.4(米)高度为60÷66=1.8(米)常用尺寸:卷帘/支架(方幕)附:投影距离是指投影机镜头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一般用米来作为单位。
投影距离和投影画面尺寸的计算公式
投影距离和投影画面尺寸的计算公式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8 =屏幕尺寸(英寸)÷50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6 =屏幕尺寸(英寸)÷66得到的单位为米依此公式举例:6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1.2(米)高度为60÷66=0.909(米)15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150÷50=3(米)高度为150÷66=2.27(米) 20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200÷50=4(米)高度为200÷66=3(米)常用尺寸:卷帘屏幕(卷帘/附:投影距离是指投影机镜头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一般用米来作为单位。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在狭小的空间要获取大画面,需要选用配有广角镜头的投影机,这样就可以在很短的投影距离获得较大的投影画面尺寸;在影院和礼堂的环境投影距离很远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合适大小的画面,就需要选择配有远焦镜头的投影机,这样就可以在较远的投影距离也可以获得合适的画面尺寸,不至于画面太大而超出幕布大小。
普通的投影机为标准镜头2.0,适合大多数用户使用。
投影距离的计算公式为:投影幕布下边距(宽) X 投影机镜头焦距 = 投影机镜头与幕布间应留的距离例如:用2.0的标准镜头打200寸(320m*4.17m)的投影幕投影距离的计算公式为:4.17m*2.0=8.34m 考虑到投影机机身有1米,应该在8.34m的距离基础上再加1m,用于摆放投影机,即9.34米. 如果打背投的话,就显得比较占用会场空间了,所以建议用0.8的广角镜打,计算公司则为 417m*0.8=3.34m,加上机身1M的长度,只要留4.34m的距离就够了,大大节约了空间.投影方式吊顶功能:将投影机倒置吊在屋顶上进行投影,要求投影机投射的图像能实现上下翻转功能。
投影距离和投影尺寸之间的换算公式 你知道多少
投影距离和投影尺寸之间的换算公式你知道多少?答复: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焦距(米)例如:(1)、已知:EPSON EMP-820的焦距是28.3mm~37.98mm, 液晶片尺寸是0.9英寸LCD板,需要72英寸的画面。
求:最小的投射距离和最大的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83米 x 72英寸÷0.9英寸 = 2.264米最大投射距离(米)=0.03798米x 72英寸÷0.9英寸 = 3.0384米(2)、已知:EPSON EMP-8300的焦距是53mm~72mm, 液晶片尺寸是1.4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5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5米x 1.4英寸÷0.053米 = 132英寸最小投射画面(英寸) =5米x 1.4英寸÷0.072米 = 97英寸
从本投影机的镜头到投影机的距离确定实际的影像尺寸。
请参考下表进行设置,使影像尺寸小于投影尺寸。
投影机亮度的计算公式
上述公式中,LP代表所需的投影机亮度,LuxE是所测的环境光亮度(lux),IS代表屏幕的面积,CRP是投影机的ANSI对比度(标准对比度),CR代表屏幕显示理想的对比度。
一般来说会议室正常照度在50~100LUX。对于会议室的应用模式,建议关闭部分照明以观看更清晰的图像,此时会场照度一般为35Lux,CRP参数对于LCD投影机约为120:1(ANSI对比度)。对于以会议应用为主的显示,要求CR至少为27。
投影机亮度计算原则:
1、在屏幕范围内最大程度保证亮度、均匀度、色彩和色温的一致性,最大程度满足使用环境的视角范围。
2、对于所需的投影机亮度,根据专业投影系统解决方案经验,投影系统对投影机亮度的要求,可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LP=LuxE×IS×CRP×(CR-1)/(CRP-CR)
(投影机亮度=环境光亮度×屏幕的面积)
由此可计算出LP=35Lux×4.32m ×120×(27-1)/(120-27)=5072ANSI流明所要求的投影机亮度。
投影机镜头焦距及投影距离的计算方法
投影机镜头焦距及投影距离的计算方法
很多朋友一直在询问投影机的镜头跟投影距离的相互关系,以下的内容希望能给你一点帮助!
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由于环境因素,投影距离往往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所以很多时候投影机需要换镜头,那应该换什么样的镜头呢?需要什么样的投影机镜头焦距呢?
其实,计算投影机距离有这么一道公式
投影的距离=投影机幕布的宽*投影机镜头的焦距
由公式套出:投影机幕布宽=投影距离÷投影机镜头的焦距
投影机镜头的焦距=投影距离÷投影机幕布宽
举个例子:松下FD570投影机要在10米的距离投100寸的话求应该用哪个投影机镜头
我们可以这样算 10(米)÷2.03(米)=4.9261084(这个就是投影机镜头的焦距)
由此可以得出需要的镜头是ET-DLE300(变焦长距离3.7-5.7:1)
以下这些镜头是适用于松下FD系列的投影机上的
ET-DLE050定焦短距镜(0.8:1)
ET-DLE100变焦短距镜(1.3-1.8:1)ET-DLE200变焦长距离(2.5-4.0:1)ET-DLE300变焦长距离(3.7-5.7:1)ET-DLE400变焦长距离(5.7-8.0:1)标准镜头 1.8~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直投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
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 x 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直投背投距离4972(mm)
2:次反射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x 0.6
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 x 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 x 0.6=直投背投距离2983.2(mm)
以上公式只做为参照,实际距离视环境及设备等因素决定
2:
实际屏幕亮度=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平均亮度(英尺-朗伯):平均亮度(英尺-朗伯) = 实际屏幕总亮度/ 屏幕面积(英尺2) 因为我们通常使用屏幕对角线尺寸(英寸)来表示画面大小,因此:
16:9画面:平均亮度= 337x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屏幕对角线的平方(英寸)
4:3画面:平均亮度= 300x投影机输出光强x屏幕增益/屏幕对角线的平方(英寸)
实例:已知:VW11HT的输出光强为1000流明,投射100″ 16:9的画面,屏幕增益为1。
求:此时的屏幕亮度?
屏幕亮度:337×1000x1/10000=33.7 (英尺-朗伯)
实例:已知:VW11HT的输出光强为1000流明,屏幕增益为1。
求:要达到16 footlamberts以上的亮度,最大的屏幕尺寸是多少?
屏幕对角线的平方 = 337 x 1000 / 16= 21062.5平方英寸最大屏幕尺寸:145英寸实际意义:VW11HT在全遮光的环境下,要达到理想的亮度,最大的画面尺寸是145英寸。
如果你想要投得更大,你需要使用高增益的银幕。
虽然规格书上讲VW11HT可以最大投影到400英寸,实际上由于亮度太低,400英寸对于观看画面来讲没什么意义。
背投暗房空间如何计算
公式如下:
1:直投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
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x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直投距离4972(mm)
2:一次反射背投距离=屏幕的底边长度x投影机镜头的倍数x0.6 120寸屏幕底边为2489(mm)x现在普通投影机的镜头倍数2.0x0.6=背投距离2983.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