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般若三句

合集下载

傅大士心王铭

傅大士心王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虽空贪嗔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罗蜜。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非佛莫测无所堪任。执空滞寂于此漂沈。诸佛菩萨非此安心。明心大士悟此玄音。身心性妙用无更改。是故智者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无隐显不定。心性离空能凡能圣。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邦造作还复漂沈。清净心智如世黄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有缘遇者非去来今。�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
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

生活禅与快乐人生

生活禅与快乐人生

到彼岸
• 破除了执著,所显示的 无漏智慧就是彼岸,就 是涅槃。能观之智与所 观之理不二即是涅槃。 所以彼岸并非遥不可及, 会心当处即是。我们千 万不要以为此岸与彼岸 有八万四千里之遥,非 也!此岸在当下一念, 彼岸还是在当下一念。 一念顿悟,众生即佛。
百炼成钢后得大自在
• 《心经》还告诉我们,有了 大智慧,破除了一切执著, 能够到彼岸,就得大自在。 《心经》的第一句说“ 观自 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 ,观自在菩萨可以理解 为一位具体的菩萨的名号, 也可以理解为所有修般若法 门的人。 • 我们学佛,最终的目的是希 望我们的生命摆脱一切枷锁, 放下一切负担,使我们的身 心真正能够生活在一个自由 自在的状态中,感受到人生 的价值。
人们才能真正认同生活禅这一法门的
如实性和可行性。
禅的内容
从自然现象来说
• 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 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 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 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 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 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
从社会生活来说
• 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 禅,适度是禅。
第三部分 《心经》与生活禅
佛陀以大智慧,引导我们到达觉悟的彼岸、涅槃 的彼岸,这就是《心经》的要义。
《心经》说什么?
• • • • 一,大智慧 二,破执著 三,到彼岸 四,大自在
大智慧
• 所谓大智慧,按照佛法的 解释,智与慧是有区别的。 所谓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 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 有照了之功,慧有鉴别之 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 断惑证真。 • 《心经》就是一部讲大智 慧的的经典。《心经》是 读诵最广的一部经,也是 字数最少的一部经,更是 佛典中最重要的一部经。
禅天禅地

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

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

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谈般若三进程与闻思修证和信解行证净德居士三般若进程,是指修行中的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而信、解、行、证也是修行中渐进性的修行过程。

以华严的观点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中含多,一可分解出若干份,三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乃至分得更细小,这很好理解了。

多即是一。

所谓毛端刹海啊!哪怕是一根毛的尖端那么一点地方也蕴涵着无量佛刹。

再小的一点,它也包含着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

不管一也好,多也好。

一与多是一体的,聚而则为一,散而则为多。

从华严这个观点来看我们的修行进程也是这样!从文字般若入手,我们有文化的人可以看高僧大德的论述,读佛学方面的书、可以读经。

就是没有文化的,人家可以看高僧大德讲经说法的光盘等等,在如今这个信息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媒介多样化的时代,简直太方便了。

通过读书、读经、看经解和看光盘,听讲经说法,我们可以从法师和大德的论述中,逐步正确的认识佛法、认识佛教,走近佛法和佛教。

这就是文字般若,通过文字和语音、影视,把高僧大德的直接的修行经验、体悟的心得,接受过来,转变为我们学佛的基础,当然也可以说是间接的经验,把这些间接的经验慢慢积累起来。

不要小看这个文字般若的过程啊!它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心性。

尽管你的习气这时还蛮重,宿业也很重,不可否认的是,你自性中的那些颠倒梦想、那些妄想、分别和执着,在你意识心的思索和对过去的反思、反省中,开始在动摇。

佛法通过语言、文字的传播,开始在你自性中激起了浪花,起了作用。

你觉得高僧大德说得对啊!觉得佛陀真的是太伟大了。

佛的经典里,在两三千年前就把我们末法时代的事情讲得这么清楚。

你会感慨不已。

这时候,你通过闻而思,思而解。

为什么我们这里要用思?因为你还是用的意识心。

用的是逻辑思维,但是有一部分佛法的浅显道理,你理解了。

所以叫思而解。

这就是闻、思、修、证的前两个步骤啊!也是信、解、行、证的第前两步。

往往是信一点,解一点,信得越多,解得越多,悟得越深。

般若中观的心理学观

般若中观的心理学观

佛教教理分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大组成部分,有为法表现了世俗人生的精神形态,而无为法则体现了出世间的佛菩萨的精神状态,般若中观的学说,则是架通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桥梁。

《心经》中讲到了苦、置碍、颠倒梦想、十二缘起这些四圣谛的苦集二谛,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灭道二谛,其方法就是般若。

般若学在即度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派,其代表人物就是龙树菩萨和他的代表作《中论》。

因为龙树和他的《中论》对印度大乘佛学乃至中国佛学的影响太大了,所以人们又把般若学称为中观学。

《心经》虽然讲到了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也讲到了六根六尘十八界这一类唯识学中的基础框架,但其主旨则在于般若——空观。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以般若的空观融通了五蕴的教义。

并一步在"空中无色、无色想行识"这一段中又否定了五蕴的教义。

《心经》用同样的逻辑和方法,还融通和否定了六根六尘十八界,融通和否定了十二缘起,最后用"无苦集灭道",连佛教的根本——四圣谛也一概加以否定。

对于这个否定,一般熟悉佛教、信奉四谛法的人很不理解,但《心经》又是那样的权威,这就使人产生了困惑。

其实这种否定,就来源于四圣谛中的道谛,道谛的核心就是般若,般若的实质就足"空"。

苦于观察的人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社会中的那些具体的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事物产生了,某些事物消灭了。

任何事物,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发展、衰弱、消亡,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不变的、单一的、永恒的事物,这是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和哲学的定论。

运动是变化的、永恒的,佛教对此有自己特殊的认识,这就是空。

我们这个肉体的五蕴色身,在父母生下之前并不存在;百年作古之后,依然不复存在。

活着的人,特别是那些有力量、自我感觉强烈的人,谁会甘心接受这一事实妮?人们对"我"的那种贪恋和执着是超越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无所谓,但"我"却是实在的、最终的、最根本的存在,是"我"的一切的依据。

王雷泉佛教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

王雷泉佛教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

王雷泉佛教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智慧海《安徽佛教》2013-10-17一、中国社会的症结在精神萎缩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到现在,据说已经到了“不差钱”的地步,这话出自赵本山的小品,虽是戏言,却也反映了弥漫在社会生活中虚夸浮躁、骄奢淫逸的众生相。

既然在物质层面“不差钱”,那么还缺什么呢?缺德。

有鉴于此,温家宝总理这些年不断呼吁国人的血管中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要抬头仰望星空。

大脑萎缩、胸膛干瘪、下腹膨胀,这是当今社会价值失范、缺德少信的形象写照。

大脑萎缩,指思想空虚,丧魂落魄,精神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处;胸膛干瘪,指缺乏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下腹膨胀,指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

我曾经收到一个企业家学员在英国马克思墓前发来的短信,非常有意思:“我们以前为了追求思丢掉了马克,最近三十年为了马克又丢掉了思。

”在复旦大学禅学会举行的“企业家与社会责任”禅茶会上,这位学员在主题发言中呼吁:“面对社会上责任的缺失和资本的扩张,需要用佛眼去看穿本质,用佛法的智慧来提升自己,培养社会责任感。

”(陆峰:《责任与资本》,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四期,2009年5月)21世纪的中国,无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

道的第一个层次,属于世俗社会的法律和道德;道更深层的本原,是超越凡俗的宗教精神。

一个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宗教情操。

这种超越性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超凡脱俗的气质。

表现在社会上,就是要考虑长远、全面、整体的利益。

大道理不排斥小道理,但小道理一定要服从大道理。

在南传佛教的《巴陀伽摩经》,佛陀把人类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1、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的增加。

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

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2、当一个人富有后,他所渴望的是美名远扬。

他如此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

3、当一个人既富有,又有好名声,他祈求健康长寿。

他如此祝愿:愿我健康长寿。

4、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希望死后幸福。

复旦毕业致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复旦毕业致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上午好!我相信,诸位同学此时此刻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我体会到了这种情感。

我想,其中既有别离的伤感,也有依依不舍的眷恋,有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刻骨铭心的情感,有在默默无闻中品尝到的甜酸苦辣,甚至有的同学可能还有几分怨恨。

当然,更多的是大家对未来的憧憬。

这就是毕业典礼上所特有的、难以言表的一种滋味。

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无论你们藏有怎样的感受,激动还是怨恨,这一切都将成为复旦历史的一部分,并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在此,我特别要感谢今天在场的和没有在场的家长们以及中学的老师和校长们。

四年前,他们怀着对复旦大学的信任,把你们送到复旦。

今天,当你们走出这所学校,对于你们的未来充满期待的,除了他们,还有你们在大学的老师们,还有你们的母校——复旦大学。

此时此刻,我不想努力地从网络上搜寻一些流行的词汇来修饰我的讲话。

因为它们既不能让你们对我增加一分尊敬,也不能增加一分亲切,更加不能使我变得跟你们一样的年轻。

我想,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颗可以互相沟通的心灵。

苏格拉底在雅典准备接受死刑之前,还不忘告诫人们:“有一个真理我没有时间来给你们阐述。

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们,没有经过反省和检查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我相信许多学生最近都在反省自己四年的人生。

我不知道是否有的同学在省察时感到自己在这四年当中虚度了光阴。

即便是有,也不用过分地伤感,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在希腊语当中,学校就是“闲暇”的意思。

因此你只要在这四年当中体验了,也思考了,那么你的心智已经得到了自由的发展,你仍然是向着智慧的方向在努力地前进。

我的期望是,但愿复旦没有因为生怕你们“虚度光阴”而使你们被迫地“误用光阴”,而让你们远离智慧。

无论你们当初进入复旦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现在更需要省察的严肃问题是:复旦在这四年中给了你们什么!除了文凭以外,你们从复旦还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教育的本质问题。

语默动静体自然(无量至尊自在心)

语默动静体自然(无量至尊自在心)

语默动静体自然(无量至尊自在心)无限般若自在,语言无声,静而自然。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禅人像摄影\无限般若心自在,语言无声,动静自然。

我问佛祖:为什么不给所有女人闭月羞花?佛陀说: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人的眼睛没有一种美能抵得上一颗纯洁而充满爱的心我给每个女人但是有人在上面放了灰尘我问佛: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遗憾?佛陀说:这是一个旋转的世界,旋转意味着遗憾再开心,没有遗憾也感受不到幸福。

我问佛:如何让人心不再孤独?佛陀说:每颗心都是孤独和不完整的大多数人一生都带着这种残疾只是因为当你遇到另一半可以让它变得完美,不是疏忽错过了,就是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祖:如果我遇到了一个我可以爱的人,却怕我抓不住怎么办?佛说:人间还剩多少爱,浮世迎千变万化和爱人做开心的事不要问是劫还是命我问佛陀:我怎么能像你一样聪明?佛说:佛是先来的人,人是未来的佛佛将世间万物分为十大境界:佛、菩萨、音闻、缘感、天、阿修罗、人、兽、恶灵、地狱;神、阿修罗、人、兽、恶灵、地狱是六种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并从中体验痛苦在经历痛苦的过程中,只有理解生命的真谛,才能获得永生凤凰涅槃佛陀说:人生有八大苦难:生、老、病、死、爱离别、长期怨恨、不能问、不能释怀佛陀说:生命是自己创造的,但它是由心生的世间万物为一相,心不动,物不动,心不变,物不变佛说:坐亦禅,行亦禅,一花即天下,一叶即同。

春天花开,秋天落叶佛说:一切法律都是天生的,都是命运偶然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在相遇的那一刻缘起缘灭,缘空我和你一样天真。

佛教说一个人的开悟有三个阶段:“探索、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放下才能安心佛说:无量般若自在,静与动自然。

有与空——论三性与三无性

有与空——论三性与三无性

有与空——论三性与三无性有与空——论三性与三无性济群法师2010年元旦,为复旦大学禅学会学员所讲(顶礼济群法师)三性代表了唯识宗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也是整个唯识理论的建构基础。

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

在唯识宗,性和相的概念是相通的,又称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

通过三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空与有的真相,获得中道的如实智,从而摆脱生命中的一切迷惑。

一、”空“、”有”两宗的差别我们知道,中观和唯识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两个思想源流。

中观以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为依据典籍,论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二谛是通过二分法(对立法)认识世界。

所谓世俗谛,即凡夫认识的世俗世界。

所谓胜义谛,即圣贤体认的诸法实相。

这个实相就是空性,就是圆成实,并非一般人所能认识,惟有具备空性慧才能通达。

但我们也不必气馁,因为这一能力是众生本自具备的,只是被无明遮蔽了,不曾产生作用。

修行所做的,正是开启这一蒙尘已久的智慧,由此体认空性。

对于空性的表述,中观和唯识有着不同侧重。

中观讲空性,偏向用空来表述,故称空宗。

但这种空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空无所有,而是超越空和有两边的。

唯识讲空性,偏向从有来表述,故称有宗。

但这种有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实实在在的有,同样是超越有和空两边的。

所以空性是非空非有的,无论说它是空或有都会落于一边,是片面而不完整的。

除了对空性有不同表述外,中观和唯识的主要区别还体现在对现象世界的分析。

对于现象世界,中观称之为世俗谛。

唯识宗则分为依他起相和遍计所执相两个层面,将缘起现象和呈现在认识上的影像作了区分。

我们看到桌子,看到房子,看到世间万象,其中都包含着这样两个层面:一是缘起现象,一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影像。

我看到的你们也是同样,一是缘起现象,也就是你们的五蕴身,属于依他起相;一是你们呈现在我认识上的影像,也就是我所看到的你们,属于遍计所执相。

心净则国土净

心净则国土净
心净则国土净
——佛教博客 http://blogsinacomc n/buddhaeye09
王雷泉简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1952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春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 1984年留校任教,担任宗教学原理、佛教哲学史、 佛学原著选读、中国佛教史专题、禅学研究等课程。 研究方向:1.佛教哲学 2.宗教学原理

复旦大学禅学会发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讨论,并把 环保理念落实到企业的实践中。如我们会员所领导的一 家印染厂,投放上千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为“心能转 物”作了有力的见证,被誉为当代“放生池”。(《人 成则企业成,助人者必自助》,刊于《佛教观察》总第 四期,2009年5月;博客: /buddhaeye09)。
从缘起论推出原理之二:性空无我
在万法缘起的观照下,必然否定有独立的精神主宰 “我”的存在。 在佛教看来,当今人类所有的问题都由自我中心主 义所导致。世界本来是环环相扣、由无尽的因缘而 构成的世界,任何个人、族群、国家都只是网络中 的环节。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而膨胀,就扭曲了这个 网络,无数人的我执,就会导致这个网络的破裂, 结果就形成种种冲突、痛苦、苦难,造成鱼死网破 的局面。 因此,必须去掉我执,才能真正回归到世界如实的 状态 。
总而言之,佛教是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的。要让有 力量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力量。这就需要有更 多的社会人群掌握佛教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扬真 正如理的佛法,从而形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业力论推出原理之二:自他同体
自,生命主体的行为,即别业。 他,他人及社会群体共同所造的共业。 生命不仅受个体别业的制约,还在更大范围内受到 共业的制约。所以,佛教的社会责任感,就从共业 与别业的辩证关系里推导出来。一个企业、一个学 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地球,都是人类的 共业所成,层层放大,层层递进。 菩萨以他为自,只有解脱一切众生的苦难,菩萨才 能最后圆满成就佛果。由此形成“无缘大慈、同体 大悲”的慈悲思想和菩萨愿行。

(整理)佛法与生活梦参老和尚复旦大学演讲.

(整理)佛法与生活梦参老和尚复旦大学演讲.

佛法与生活(梦参老和尚复旦大学演讲)诸位老师、诸位同学、诸位道友,大家好!祝各位吉祥!我与王雷泉教授认识是在1985年,到现在正好二十五年了。

那时我到南普陀去,从那时起有了这份因缘。

这次我到上海来,王教授让我与大家结个缘,讲的题目是“禅”——就这一个字。

我非常高兴,这是因为讲禅可以随意而说,无所限制。

修禅不外求参自己内心“禅”在佛门中即是“无言教诲”——离开语言,也离开文字。

禅直指我们的心地,这个心地法门无言说相、无有行为、不假言说而现前。

可是不说又怎样明了呢?语言文字所形容的“禅”都是虚妄的。

这就如我们以指指月,所印者月也,非指也。

关于“禅”,有非常简要的说明,就是将禅字分开:一个“示”字,一个“单”字,表示“极简单的开示”。

一个简单的动作,例如举起手指就可以说明“禅”。

这是因为禅离文字相,离言语相。

而用经书表达的是教义,不是禅。

因此,今天我借着“禅”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用这些故事来表达禅。

让大家明白禅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直指内心。

先给大家讲一个很容易懂的故事。

宋代苏东坡很信仰佛教,他的前生是个和尚,因此他能了解他前世智慧的存在。

有一次,他去一所寺庙,看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像,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着一个念珠。

他觉得很奇怪,就问他的道友佛印禅师:“观音菩萨拿念珠念谁呢?”佛印就讲:“观世音菩萨拿念珠念观世音菩萨啊。

”苏东坡不明白,就让佛印解释一下。

佛印禅师没有解释而让苏东坡自己去参。

于是两人接着逛庙。

逛完之后,苏东坡告诉佛印:“不用你解释了,我明白了。

”佛印就问:“你明白什么了?”苏东坡回答:“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就叫做“禅”。

因为它离开了语言文字,需要自己的思维与开悟。

佛弟子常常念咒、诵经、礼拜,其实求的是自己。

学禅的人一定要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佛与诸众生都可以归结为我们的心。

所以禅才能离开文字语言。

在唐武宗灭佛的时候,经书大量地被烧毁了,很多出家人逃到了深山之中。

因为没有经书可以修习,所以只能够修唯心法门——禅。

第五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五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五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心經經文,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之後,接下來是: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段經文,是上承“五蘊皆空”而來的,五蘊可攝入色、心二法,所以前四句是色法,後四字──受、想、行、識四者是心法,在我人的執著中,“色身”最難破,因為明明有一個實在的我,要說它不異於空,難免使人困惑,所以破五蘊,特別於色蘊加重語氣。

色蘊不僅指我人的色身,同時也包括宇宙萬有的種種色法──宇宙間所有的物質現象在內,因此本文在此所談的色空問題,是以宇宙間的物質現象為主,自然也包括了我人的色身在內。

原來“空”之一字,義理甚深,要說到空的性體,就到了真如實相──涅槃境界,涅槃是聖者所證的境界,是無以用語言文字所可詮解表達的,所以我們只能就空義中最粗淺部分──“緣起性空”部分加以說明。

要說“空”,先要知道這個空字的來源,佛經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所以這個空字也是由梵文譯過來。

那麼,在梵文中這個空字是什麼意思呢?多年前的中央日報上,有一篇澹思先生“論空即是色”的文章,把這個空字的來源和意義說得很清楚,現在摘錄一段如下:“空,在梵文裡叫Sunyata(音舜若多) ,實際上,Sunyata不能簡稱為空,而應稱為“空性”,ta在此是一個接尾詞,Sunya是一個語根,當然我們可以把Sunya叫做空,但在“色即是空”這句話裡,原文並不是Sunya,而是Sunyata,有此一接尾詞的ta字,在梵文裡與只是Sunya一字,那就大有區別了,ta的意思有性質、實在、形態等義,空與空性是有著不同的意義,這特別在龍樹的思想裡,單講空Sunya,梵文裡本也有虛無,非有等義,但同時也可解做空寂、空淨等義。

就境界說,空寂並非“虛無”,空淨也不是“非有”的,講到空性Sunyata,這問題就更大了。

空性這句話,在龍樹的中論觀Madhyamaka-sastra 裡,原是指緣起性Paratitya Samupadata的實義而言……。

弘一大师最经典三句

弘一大师最经典三句

弘一大师最经典三句(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教学总结、作文大全、日记大全、读后感、句子大全、个性签名、名人名言、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work summary, activity summary, teaching summary, composition summary, diary summary, post-reading feeling, sentence summary, personal signature, celebrity quot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弘一大师最经典三句1、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

中国佛教文库

中国佛教文库

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大声疾呼:中国佛教岌岌可危时间:2010年12月22日来源:华人佛教加入收藏夹复制给朋友我曾经专门引述了在1893年,1893年锡兰的居士,就是摩诃菩提会的会长,达摩波罗居士。

他参加了芝加哥的世界宗教大会之后,在返国的途中,一个很戏剧性的事实。

结识了一个美国的传教士——李提摩太,而李提摩太曾经配合铃木大拙和中国的杨文会,把《大乘起信论》翻译成英文,介绍到了西方。

当时的达摩多罗居士,只有29岁,他怀着一颗要复兴佛教的祖国,要把在印度已经灭亡的佛教,重新恢复起来的心愿。

他呼吁中国的僧人,能够到印度去把佛法发扬光大,能够把佛法传播到西方。

我为什么感动呢?这个是在中国的命运,在中国佛教极其衰微的时候,当时的中国佛教徒也在感叹,中国佛教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印度?所以在我们自己的事情都还没有做好的时候,他们已经具有世界性的眼光。

但是达摩多罗居士在向龙华寺的僧人呼吁的时候,没有得到反应。

所以李提摩太就专门请了南京的杨文会,南京的杨文会为什么有志于要复兴佛教呢?我们可以再回溯到,一八五几年,就太平天国覆灭之后,在南京的一片废墟中,杨文会看到了一个非常令他震撼的现象,就是在废墟中,站在废墟上传播福音的是基督教,没有佛教。

就在太平天国灭亡以后的南京废墟中,已经有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福音了,但是没有和尚,没有中国的出家人在传播佛教。

所以他就有志于,毁家复教。

他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出来,办了金陵刻经处。

他又受到达摩波罗居士的影响,所以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怎样复兴佛法,把佛法发扬光大到世界。

所以我们把杨文会看成是中国第一个睁开眼看世界的佛教徒,他曾经追随曾纪泽,就曾国藩的儿子,出使英法等欧洲国家。

接触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宗教学,看到了宗教学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以及追随麦克斯缪勒博士的日本僧人,看到了中国与日本所存在的巨大差距。

因为日本的佛教是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中国已经有将近300部佛经,在中国本土已经没有了。

所以杨文会是最早看世界的一个中国佛教徒,具有国际性的眼光,同时也有如来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他当时办这个祗洹精舍,就是想培养梵文和巴利文人才,能够把佛教在印度复兴起来,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国。

走出中国教育困境刍议

走出中国教育困境刍议

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王雷泉我本人曾于1992年1月在上海龙华宾馆参加了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赵朴初老先生亲自参加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

在这个会议上,赵朴初老先生提出了三个第一: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

当时确实是群情振奋,曾经给人以巨大的希望。

同年10月份,在北京又举行了一次由圣辉法师等人主持的一个小型的工作座谈会。

我在会上也提交了长达十三页的论文。

十年过去了,当年曾经给我们以巨大希望的那两次会议,后来也就不了了之啦!正如佛门中一幅对联所说:“天下事本不了,不妨以不了了之”。

在我看来,现在佛教教育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转折,与十年以前有很大的区别。

以前是由中国佛教协会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现在则出现自下而上的运作方式,由地方、丛林自行举办,或与世俗大学、研究所共同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果从上而下走得不通畅,那么从下而上是否可行?上下交集、上下互动,看看能否使我们走出困境?用句套话,就是“挑战和机遇同在,希望与绝望并存”。

多年前,我曾经提出一个“佛教教育圈”的理论。

佛教是一个出世的宗教,但他既然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同时还要与世俗文化发生广泛的接触,那么就有信仰、社会、文化三个层圈,也就具有宗教、政治和学术三个标准。

侧重点不同,评价标准也就不一样。

为什么要重申这一点呢?因为我在与一些教界的大德,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法师们交谈时,感到我们之间的立场、出发点经常会搭不到一起,老是有鸡同鸭讲的感觉。

比如刚才济群法师说佛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对此我有不同看法,若真的是完全不同的话,我们今天就坐不到一起来了。

这里边有一个向上门和向下门的问题。

任何世俗的学术研究,它必然有一个终极的追求,就是说,即使是一个不信任何宗教的科学家、一个学者,他都有一种类似于宗教情操的,为全人类根本利益而献身的情操,这就可以和宗教信仰发生紧密关联。

王雷泉:《心经》的智慧,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过自由而有用的人生

王雷泉:《心经》的智慧,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过自由而有用的人生

王雷泉:《心经》的智慧,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过自由而有用的人生FDSM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佛教也是为了改造我们的生命,透过改造我们的生命来改变这个世界。

《心经》可能是读诵最广的一部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部经。

它字句简略,却被认为是600卷《大般若经》的精要。

这部经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将佛教的理论核心揭示无余。

弘一法师曾说,《心经》虽然只有260个字,却包含了全部佛法,语言最简练,义理最丰富,是集佛教思想精华的经典。

《心经》所表达的智慧,能够启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照生命和精神境界,在圣凡迷悟之间处理世俗与理想世界的关系。

“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特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雷泉为大家讲述《心经》的佛学真谛,管窥佛学之大千世界。

(以下内容根据讲座整理)《心经》把佛教的精髓浓缩到了260个字,了解了《心经》中的基本概念要素,大体上也了解佛教的基本含义。

我们来看佛教三个最主要的概念:“轮回、涅槃、般若”。

释迦牟尼佛无数世的修行中,有一世在雪山上修行,称为雪山大士。

佛教的护法神帝释天变身为罗刹,去和他讲了人生道理,即著名的“雪山四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雪山大士听了心生欢喜,在石头、墙壁、道路上书写此偈,然后爬到高树上要往下跳以身供养,当时罗刹显出帝释原形,在半空把他接住了。

有这样一个功德,他超越了十二个大劫。

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努力,释迦牟尼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

所以佛是觉悟者,他并不创造世界。

佛教的一个中心就是觉悟成佛。

佛教徒每天唱颂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其中“南无”一语,就是尊重、敬仰、皈依,赞美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

有些人跑去拜佛,诉求本身就有问题,你本来是要去感谢伟大的导师,“天若不生佛陀,万古如长夜。

”结果跟他做交易去了。

佛是提供给大家观察世界、观察人生的智慧和方法。

佛是觉悟者,不是创造者、主宰者和审判者。

王雷泉始终心要导读

王雷泉始终心要导读

王雷泉始终心要导读
《王雷泉始终心要导读》可能是指王雷泉对《始终心要》这本书的解读或评论。

由于我不清楚你具体想要了解的内容,以下是一个关于《始终心要》的简短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始终心要》是一本佛教著作,由印度高僧龙树菩萨所著,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重要典籍之一。

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中观学派的核心教义,即诸法皆空、因缘和合、无自性等观点。

王雷泉可能是一位对佛教研究有深入了解的学者或专家,他对《始终心要》进行了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意义。

他的导读可能包括对书中教义的解释、历史背景的介绍、与其他佛教经典的对比等,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观学派的思想。

如果你对《王雷泉始终心要导读》或佛教的相关内容感兴趣,我建议你进一步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章或研究资料,以获取更深入和详细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以及不同学者对这些经典的解读和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宗教和与之相关的话题,每个人的观点和信仰都可能不同。

如果你有特定的问题或需要更深入的讨论,最好与相关的宗教专家、学者或信仰群体进行交流,以获取更准确和个性化的解答。

般若心副教授即清校居士股票运作理念

般若心副教授即清校居士股票运作理念

般若心副教授即清校居士股票运作理念般若心副教授即清校居士股票运作理念在股市中一定不是炒股,而是运作!即决不进行短线炒作!买入大多股票至少持有一波行情(一波行情持股时间一年至二、三年左右)。

当然特大盘股期间如有突破性上涨,在几月内,也可提前坚决卖掉,决不长期持有!投资是挖掘已明显确定的股票价值,进行价值投资。

此价值主要考虑股票已明确的成长性(而不是未来的预期,这点与众也不同)和当前市值高低。

一、资金管理“安全第一,赚钱第二!”为达此目的,必须进行分散投资。

即小资金至少买入十几只股票(每只股哪怕买一手也行)。

大资金至少买入四十几只股以上,但也不要超过九十多只(特大资金除外,可更多)。

二、选股首先考虑板块所处行业。

必须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朝阳行业。

其次考虑市盈率和净利润率。

以确定股票价值。

好股买入时间不对也不行。

三、进出时机参考本人于2010年4月20日发布在此博客《中国股市六十年周期轮回走势大预测》一文。

决定进出时间。

特大资金依次时间可提前半年进出,实现时间差。

最好是在他人恐慌时介入!不要追求从最低点介入!买入后股价仍下跌,那您才是高手!因您有胆量啊!有魄力啊!更有超人的谋略!套住不要紧。

四、持股心态其一买入的股票在70%的情况下,据“28定律”,有80%的股被套,实属正常,其价格可能平均被套20%。

被套时间可能平均一年多,均为正常。

其二“远离股市”。

建仓完成后,决不每天看股票K线图。

远离股市,不要被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左右。

真正高手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超人啊!五、空仓股市真正的天才是具有空仓的“定力”!据上预测之文,一定要空仓。

最长可空仓一年或以上(期间资金可存银行拿利息)。

总之,以上各条每条皆很重要!尤其最后一条,非大成功者,很难做到!记住,不会空仓者,就一定赚不了大钱。

成不了大器!切记、切记!但,最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买入后被套,仍然能有好的心态!这点是整个操作理念的核心!要求将金钱不要看的很重,非佛教修炼者能成也!看破放下!只要是好股,可能当时在股市上其价值不能反映出来,但坚持持有,哪怕较长时间,哪怕一年以上也无所谓。

佛教教育的目的

佛教教育的目的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王雷泉一、反省当前佛教教育的困境。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的复兴,正处于蓄势待发的临界状态。

大陆二十多年的佛教复兴,教内教外的佛教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但佛教教育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佛教人才的需求。

一个健全的佛教教育体系,应该是以佛学院的宗教教育为核心,以居士组织和居士教育构成坚实的社会基础,以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佛学研究和教学为学术依托。

但迄今为止,佛教教育几乎都局限于僧教育,而在办学形式和评价标准上,却基本上仿照世俗教育的全日制学校模式。

居士组织和居士教育尚处于零星自发的萌芽状态,办学规模与僧教育和世俗学历教育相比,远远不成比例。

佛教团体与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合作虽然有相当规模的发展,但佛教自身在社会事业和文化活动上的弱势,无法吸纳更多的佛教人才,也使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佛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受到抑制。

若与基督教的教育格局相比,其强烈反差,足以引起我们的警省。

笔者曾在《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论文中,剖析当前佛教教育存在的困境与误区有四:(一)佛教主体软弱,神圣性资源流失严重;(二)团契精神淡漠,凝聚不起必要的教育资源;(三)教育范围狭窄,学制管理失序;(四)评价权威缺位,未形成吸引人才的环境和机制。

这里固然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积痼和欠帐,但办学思维方法的转变,有助于我们走出困境和误区。

本文试以《维摩经》所揭示的智慧,对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效果再作探讨。

二、《维摩经》所揭示的禅式教育法。

铃木大拙对禅曾作如下界定:“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所谓“禅式教育”,即充分解放心灵,以“心净则国土净”的理路,化解一切从心灵到制度、文化的封闭隔阂。

以禅活泼自在的大机大用,因势利导,整合一切教育资源,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

僧肇在《注维摩诘经序》中,融会《法华经》“开权显实,发迹显本”之思想,揭示了《维摩经》的主题:“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用,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中道方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范围涵盖出世与世间的智慧,处理世出世间关系的方法,即真俗二谛论。

所谓实际理体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性空”,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

•“幻有”具有二重意思:一、幻有并非无有,是相对于实有说其非实在;二、幻有非凭空而现,它的产生要有条件(因缘)。

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讲说一切法,这就是俗谛。

•《金刚经》全部讲的是“性空幻有”,表现为这么一种说法的形式:“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

”即出于度生实践,所以要假设佛法。

在经中这样的“既非”句式不胜枚举。

四种思辨形式•凡是读过《金刚经》的人,都会对其特殊的思辨形式印象深刻,而这部分却也是让很多人最感困惑的。

•(一)正→反→合:这是一种辨证逻辑,先说正面的,再说反面,最后是正、反合起来说。

•(二)肯定→否定→肯定:与“是→不是→才是”相同。

•(三)假有→非有→真有:这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形式。

•(四)有→空→中道:这也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形式(非空非有)。

•针对第三种“假有→非有→真有”,“假有”的意思是:一切现象,只要想像的出来,可以用语言、文字、思想加以形容、表达的,都是假的,并不是实有。

•至于第四类的“有→空→中道(非空非有)”,这就是世俗谛与真谛(第一义谛)。

“即非”的逻辑•首先,提出某概念如P,这概念只是现象的提举而已,•跟着便否定此概念,如非P,这否定是对P 的自性否定,即否定以自性立场来看p,而得p 的否定;•但这非p 也不可执着,继而再否定这非p,随即显示一超越于p 的即非p 的更高境界,即超越的p。

•即非逻辑并不表示其在逻辑上有矛盾,无宁即非有辩证的意味,因为必须通过反的历程,否定自性p,才能臻于空的p,最后对p 才有正确的理解,这实在是一种认识层面的升进历程,由现象的认识以达于本质的认识。

•即非的诡辞不单有认识的涵义,且有实践的涵义,这主要是就对世界的态度来说。

P表示对世界的肯定,但这肯定有执着在内,执着世界的自性也。

非P 表示对世界的否定,否定其自性也。

第三步的P,表示最后还是肯定世界,不能舍离,但这肯定是无执着的肯定,真正的肯定。

这也是修行者对世界的正确的态度。

参见吴汝钧:《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金刚经》中“佛说×××、即非×××、是名×××”的“完整”提法有如下二十九条:1.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第9分)2.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第9分)3.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第9分)4.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9分)5.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第10分)6.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第13分)7.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第13分)8.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13分)9.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第13分)10.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第14分)11.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第14分)12.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第14分)13.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第17分)14.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第17分)15.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第17分)16.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第18分)17.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第20分)18.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20分)19.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第21分)20.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21分)21.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22分)22.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23分)23.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第25分)24.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故名如来。

(第29分)25.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第30分)26.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30分)27.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第30分)28.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第31分)29.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31分)《金刚经》中“先肯定一个命题,再否定这个命题”的“非完整”提法还有如下十三项: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灭度者。

(第3分)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3分)3.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第5分)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第7分)5.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第8分)6.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8分)7.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10分)8.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第14分)9.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第14分)10.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第14分)11.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第14分)12.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第17分)13.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

(第25分)经文举例之一•“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第5分)•如来虽有三十二相,但这也是暂时的虚妄相,不是真实永恒不变的如来相,因为下面便说:凡是有形相可让我们执著的,都是虚妄,不是真的。

•因此如果能见到“诸相非相”,不执著一切法相,也就是见到了“空”、“无相”,就是见到如来,这便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般若,实证如来法身、亲见一切法性,对如来而言叫作法身,对法相而言叫作法性;然而不论法身也好、法性也好,都是无相的-法身即无身,法性即空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话如果能够熟背不忘的话,遇到任何困难都能解决,因为你会知道见到任何相都是虚妄相。

正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是有人自称他已经得到三明六通,能够神通自在,便会知道那不是佛法,因为不论对方玩什么花样,在佛法之前都无所遁形。

经文举例之二•“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第14分)•此处的“第一波罗蜜”,就是“实相”,就是“非相”;能够亲自体验到“实相非相”的这个人,就已经得到超度了,能够从烦恼的生死苦海而得解脱,而得自由自在、神通广大。

•这一句的思辨型式是:知道有这样东西,但是不执著实有这样东西,那才是真正拥有这样东西。

•所谓的“自由自在”,是心的自在。

《六祖坛经》中说的很清楚:“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如此便能来也好,去也好,来去都好;生也好,死也好,生死都好;这是来去自由、生死自如。

•佛菩萨们便是随缘度众生,自由又自在。

“随缘”有两种:一种是等待因缘,另一种是促成因缘。

等待因缘非常消极,促成因缘才是菩萨行。

如果怎么努力都无法促成因缘,那是由于因缘尚未成熟,心中应该仍旧保持自在,不必起烦恼。

经文举例之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13分)•• 1.微尘,即非微尘,就是微尘;2.微尘所结合成的世界,说是世界,便是非世界,那就叫作世界。

至于有多少微尘呢?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微尘。

•一个日月系统,也就是一个太阳系,叫作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作大千世界;因为包括了三个“千”,所以一个大千世界也叫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一个大千世界便是一尊佛所教化的范围。

•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释迦牟尼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

•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是数不清的,无量无数,比恒河沙数还要多得多,但是如来说不要称它为微尘,你把它当作是微尘的话就错了,因为微尘也只是假相,所以那不是微尘;但是这个假相也不能说是没有。

不论是一粒微尘、所有微尘,或是像世间那么多的微尘,都是如此。

毛泽东:佛说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接见了胡达法师率领的柬埔寨佛教代表团。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是喜饶嘉措大师)参加了会见。

毛泽东一边等待客人,一边兴致勃勃地和赵朴初聊天。

客人还没有到,毛泽东以开玩笑的口吻对赵朴初说:“佛经中有些语言很奇怪,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佛说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

先肯定再否定,再来一个否定的否定,是不是?”……•佛说→正即非→反是名→合•正反合三段式与“佛说×××、即非×××、是名×××”有相似之处:•但佛法并不以此为止。

佛法教人知道“佛说×××、即非×××、是名×××”之后。

沿此思想递进递上,直至心性(佛性)清净,而不为丝毫客尘所染,转得《法华》,而亲证无上菩提也。

(田光烈:《金刚经》主题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