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单元计划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宇宙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并能对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有关的数据。
科学知识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第一课登月之旅)2、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了解四季的成因(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3、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天空中的主要星星(北斗星、北极星)(第三课看星星)4、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恒心和毅力。
2、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3、看夜空,认识星座。
4、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5、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体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3、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
4、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5、有理有据、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1、登月之旅 1课时2、太阳系大家族 1课时3、看星座 1课时4、探索宇宙 1课时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1课时1、登月之旅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对月球探索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进行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小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结构、恒星、行星等。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借助于图片、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宇宙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但是,对于宇宙的起源、结构等深层次的知识还比较模糊。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是由于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认识恒星、行星等宇宙中的基本天体,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基本知识,恒星、行星等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2.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宇宙的知识,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宇宙模型、恒星和行星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PPT:设计精美的教学PPT,展示宇宙的知识点和相关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宇宙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宇宙产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恒星、行星等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让学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呈现的知识点,总结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宇宙的知识问答,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4探索宇宙教案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
14探索宇宙教案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教学内容本课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安排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它们是实现人类探索太空梦想的工具,拓宽学生对航天工程的认识。
活动二,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航天之旅,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三,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我国自主航天工程成果的自豪感。
活动四,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意义,组织学生讨论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太空是否值得的问题,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好契机。
此外拓展介绍了人类向太空发送地球信息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好奇心。
2.教学目标认识不同类型的航天器的特征和用途。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阅读航天失事资料,认识到探索宇宙的巨大风险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价值。
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取得的成就。
难点: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
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类航天器的视频、图片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我国航天事业成就宣传资料。
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人类为了冲出地球所做的努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板书课题:14.探索宇宙二、教学新课活动一:了解航天器1.出示世界上第1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相机介绍:你们认识他吗?这是世界上第1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是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
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前艇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三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三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
2.从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到现在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他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4_探索宇宙》苏教版_(7)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4_探索宇宙》苏教版_(7)一. 教材分析《4.4_探索宇宙》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的特征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宇宙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学生对宇宙的认识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宇宙的了解。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宇宙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课堂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组成,认识恒星的特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宇宙的奥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组成,恒星的特点。
2.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恒星的生命周期。
五.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宇宙的现象,分析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恒星的特点和生命周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准备实验器材,如望远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对宇宙有什么认识和疑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宇宙的基本组成,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通过图表和文字,讲解恒星的特点,如发光、发热、核聚变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宇宙中的恒星现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全部教案(共5课时)
根据苏教版教材制定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共5份)学校:姓名:日期:1.登月之旅【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会设计完成环形山的相关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水槽、沙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子、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你们知道这幅图画的是谁么?他在干什么?生: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
2.师:阿姆斯特朗真的仅仅是登陆月球么?有没有进行其他的探索呢?3.师:播放视频。
生:欣赏视频。
4.师:虽然电影中的设想是虚构的,但是科学研究表明,月球的背面很有可能存在一艘500米高7000长的巨型宇宙飞船。
网络上甚至出现了“月球上的外星人”之类的书籍。
5.师:那么月球上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让我们一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板书:登月之旅)二、体会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1.学生阅读“人类探月史”的材料2.师:欢迎乘坐“和爱号”火箭,你们准备好去月球探索一番了么?生:准备好了!(师:出发)3.师:伴随着一声巨响,我们离开了可爱的蓝色星球,现在距离我们到达月球还有一段时间,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人类的探月史吧!4.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人类探月史”。
思考材料中的问题。
5.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
6.师:阅读完的同学,和组内同学分享你的想法!7.师生共同总结人类的探月史。
8.师: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人类的探月过程是十分曲折艰难的,它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呢?生发言、师总结:神话幻想阶段、万户飞天阶段、望远镜阶段、登月成功阶段……(板书)三、登陆月球1.观察月球表面提出问题。
2.师:以上就是人类的探月史。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想要了解月球,就必须自己亲自去看看!走!我们下火箭!3.师:天呐!为什么月球和我们书上说的一点也不一样?!它是什么样的?生:月球表面布满了坑!4.师:科学上把这些坑叫做环形山。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4.探索宇宙》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4.探索宇宙》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宇宙有更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宇宙的深入了解还不够,对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等概念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建立对宇宙的系统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掌握一些基本的宇宙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2.难点:对宇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讨论、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组成,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3.观察:让学生观察宇宙模型,加深对宇宙结构的理解。
4.讨论:分组讨论宇宙的起源和组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科学思维。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的基本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起源:大爆炸•组成:恒星、行星、星系•结构: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测试成绩。
通过这些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内容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恒星、银河系、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简单的文字,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宇宙的基本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宇宙概念和现象产生好奇,也可能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认识太阳系、恒星、银河系等基本宇宙概念,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恒星、银河系等基本宇宙概念,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难点:恒星、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宇宙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美丽和神秘。
提出问题:“你们对宇宙有什么认识和疑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恒星、银河系等基本宇宙概念。
同时,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让学生对宇宙有更深刻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刚刚呈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1
4.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2.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3.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知道望远镜的发展史,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主要航天英雄【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教学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神话传说、望远镜、航天器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宇宙的知识,学习“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关于宇宙你想知道什么?2.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是怎样去探索宇宙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关于宇宙的图片。
3.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二、学习新课(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
你知道古代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盘古开天辟地。
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嫦娥偷药奔月。
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女娲炼石补天。
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夸父持杖逐日。
那是,人类只能站在地球上肉眼观察宇宙,并编传了一些神话传说。
(2)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你知道哪些望远镜?(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探索宇宙》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探索宇宙》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的分类和生命星球的特点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在教材的安排上,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同时,由于宇宙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宇宙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的分类和生命星球的特点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的组成、恒星的分类和生命星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恒星的生命周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直观地展示宇宙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宇宙相关的谜语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如宇宙、恒星、行星等。
3.知识讲解:讲解宇宙的组成、恒星的分类和生命星球的特点。
4.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天空,识别不同的恒星和行星,了解它们的特点。
5.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恒星的生命周期等话题。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苏教六年级上册4单元探索宇宙《看星座》
《看星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
2、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橡皮泥、小木棒、白色纸板、记录纸、光源。
教师准备:课件、激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
2、在星河中,像牛郎织女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将进入星空探索星空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学生熟知的有关星的故事,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星空的积极性。
)二、建立“我的星座”。
1、从认识星座导入。
在课的开始,先展示美丽的星空图,用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北斗七星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星座(出示大熊座、小熊座等),然后撤去犬屏幕上星座间的连线,并介绍:古人把星星和星星之间用线连起来,将之看成是动物、人或其他东西,这就是星座。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初步认识星座,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星座”。
谈话:既然古人能建立星座,同学们也可以回家后各自观察星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
通过谈话,要求学生建立“我的星座”。
2、观察星空,选择星星建立自己的星座。
根据学生观察的结果,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并在透明胶片上把“我的星座”画出来。
天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每天都想去观察星座,让每个学生都去建立“自己的星座”,这样,学生就可以张开想像的翅膀,按照各自的心愿,满怀兴趣和关心去观察星星。
2024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4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在太阳中的相对位置。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C.与地球的环境最接近
D.体积和质量最大
3.右图是()它是八颗行星中光环最突出和明显的行星。
A.木星
B.土星
C.金星
D.天王星
4.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B.地球上重 40 牛顿的物体,月球上也是 40 牛顿
C.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D.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
5.目前,科学家在探知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存的生物是
A.阿姆斯特朗
B.万户
C.杨利伟
D.尤里·加加林
3.如图是自制的纸火箭,它的飞行高度与()有关。
A.纸筒的长度
B.纸火箭的长度
C.纸筒的宽度
D.橡皮筋的拉伸长度
4.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A.天宫一号
B.东方红1号
C.东方红2号
D.天宫二号
7,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发明的。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主要介绍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对宇宙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宇宙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知识,认识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知识的掌握。
2.难点:对宇宙广阔和神秘的理解,以及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宇宙的奥秘。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直观的PPT,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以便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宇宙相关模型、星空图等实验器材,便于学生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宇宙有什么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星系等知识,让学生对宇宙有初步的了解。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4.4探索宇宙-附知识点梳理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作者单位:扬州市东关小学王静)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知识与技能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
(板书课题)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2.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蜗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4《探索宇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宇宙的起源、恒星和行星的区别等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讨论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起源2.恒星和行星的区别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了解它们的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探讨宇宙的相关知识。
3.讲授法:教师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宇宙星空图片2.恒星和行星的资料3.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宇宙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
2.呈现(10分钟)呈现恒星和行星的资料,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恒星和行星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找出天空中的恒星和行星。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恒星、行星等概念。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宇宙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还有哪些未知?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的起源和恒星、行星的特点。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探索宇宙苏教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探索宇宙苏教版探索宇宙——小学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宇宙,了解宇宙的组成部分,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
2.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体验)向学生展示一张有关宇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让学生了解宇宙包括太阳、行星、恒星、星系等,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3. 地球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微小的存在,地球提供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的保护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4. 观察和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水准仪,借助水准仪,学生可以观察地球是平的,并了解地球的形状。
5. 学习交流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交流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6. 拓展练习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宇宙中的最大行星是什么?b) 除了地球,宇宙中还有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c) 宇宙中最亮的恒星是什么?d) 为什么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e) 你认为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 你对宇宙的认识有了哪些改变?b) 你觉得宇宙是什么样子的?c) 你对地球的位置和作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d) 你对地球的保护有什么新的认识?8.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想。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_苏教版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_苏教版第一篇:《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_苏教版《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
2、介绍运载火箭。
3、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
4、介绍探索太空的英雄。
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
【教学目标】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在手里及衣兜里放一些东西,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激发学习兴趣。
2、讲述:小小的手里及衣兜里都引起了大家这么多的好奇,那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仰望天空,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通过编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2)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探索宇宙》是一节以培养学生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和探索兴趣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宇宙空间知识,对恒星、行星等天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宇宙的总体认识还不够全面,对宇宙的起源、结构、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疑问。
此外,学生对宇宙的观测手段和工具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掌握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学会使用观测工具观测宇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宇宙空间的认知和探索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2.难点:宇宙的起源、结构,观测工具的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观测工具、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宇宙星空的课件,引导学生进入神秘的宇宙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新课: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讲解恒星、行星等天体的特征,展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使用观测工具,进行宇宙观测,了解观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宇宙知识体系。
5.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宇宙结构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并将其整合成网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
课件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图片,浏览关于宇宙的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2)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说明古人对天地产生最初的思考,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百度搜索有关这些神话故事的介绍。
(4)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
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
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2)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代劳动人民对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天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古代天文成就不仅表现在古人发明了精美实用的观象仪器,制定了最完善的历法制度,还表现在中国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天象记录,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天文研究者都到中国来查阅古代天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