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监测评价系统

合集下载

黑臭水体4项检测指标标准

黑臭水体4项检测指标标准

黑臭水体4项检测指标标准黑臭水体是指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其具有明显的异味和黑色底泥,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为了监测和评估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指标标准。

下面将介绍黑臭水体的4项检测指标标准。

首先,黑臭水体的氨氮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氨氮是黑臭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含量直接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程度和腐败过程的严重程度。

因此,氨氮含量可以作为评价黑臭水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氨氮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导致水体出现异味,并且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其次,黑臭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溶解氧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水体中藻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存活。

在黑臭水体中,有机物的大量堆积和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甚至富集有毒气体,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环境。

第三,黑臭水体的pH值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程度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的生物和化学过程。

在黑臭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导致水体呈酸性甚至酸性过高,这不仅会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种群,还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重水体的黑臭程度。

最后,黑臭水体的浊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水体的浊度反映了水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的多少,是一个直观的水质指标。

在黑臭水体中,有机物的大量堆积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导致水体的浊度增加,使水体失去透明度,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体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黑臭水体的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pH值和浊度是评价黑臭水体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指标标准,有助于监测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黑臭水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为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作出更大的努力。

黑臭水体监测评价系统

黑臭水体监测评价系统

黑臭水体监测评价系统一、功能概述“黑臭水体监测评价系统”基于物联网的理念,采用信息化手段,结合GIS展示,实现对“黑臭水体”水质、水量、污染源排放、环境因素(水文、管网、周边视频)、工程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等的监测,贯穿“源头预防—过程监测—效果评估”全流程,并且引入公众调查评议,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最终达到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感知层1、透明度传感器规格参数型号: XF-TM-01量程:0-10m , 0-100m分辨率:0.001m准确度:±0.04%FS可靠性:MTBF≥1440h环境温度:-5℃~50℃接口:RS485/MODBUS协议供电:直流12V,允许波动±15%2、溶解氧传感器规格参数型号: XF-DO-01量程:0.00~10.00mg/L, 0.00~20.00mg/L分辨率:0.01mg/L精确度:±0.1mg/L重复性:±0.1mg/L环境温度:-5℃~50℃标定:出厂标定,一年无需校准,可现场标定接口:RS485/MODBUS协议供电:直流12V,允许波动±15%材质:不锈钢探头3、氨氮在线分析仪规格参数型号: XF-NH3-300测试量程:(0~0.5~5~25~300)mg/L检出下限:0.02mg/L分辨率:0.01mg/L准确度:±5%FS重复性:≤3%最小测量周期:18min模拟输出:0/(4~20)mA模拟输出继电器控制:24V1A继电器高低点控制接口:MODBUS RS485或RS232显示:彩色触摸屏数据存储:30000组工作温度:+5℃~+40℃电源:220VAC±22VAC/(50±1)Hz4、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型号: XF-ORP-01规格参数量程:-2000mV~2000mV分辨率:0.5mV精确度:1mV重复性:±1mV温度补偿:自动温度补偿(0℃~80℃)标定:缓冲液标定,亦可样液标定,标定信息保存在传感器内部环境温度:-5℃~50℃接口:RS485/MODBUS协议供电:直流12V,允许波动±15%三、传输层遥测终端机(RTU)规格参数型号: XF-RTU-N供电范围:DC 6-26V待机电流:< 0.9mA(12V)工作电流:< 6mA (12V)特点:符合《SL180-2015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要求。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一、工艺安全管理措施:1.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明确施工人员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落实到实际作业中。

2.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技术改进,并提供安全的工艺设备和工具,确保操作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

3.对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的处理进行单独的工艺设计和安全措施,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4.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立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置,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二、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并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2.为设备配备安全保护装置和报警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3.设备的安装和拆卸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三、人员安全管理措施:1.对参与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技术培训,掌握相关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2.建立安全制度,规定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并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提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

3.强化安全监督,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巡查和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四、环境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建立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监测系统,对空气、水质、噪音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3.施工现场要合理布置,设置临时围挡,防止施工材料和废弃物等进入周围的水体和空气。

五、监管安全管理措施:1.由相关部门对工程实施进行监管,对施工方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执法,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和安全措施进行施工。

3.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停工整改,并对违反安全管理措施的施工方进行处罚。

总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措施需要从工艺、设备、人员、环境和监管等方面全面考虑,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保护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多源数据对黑臭水体整治的遥感监测

多源数据对黑臭水体整治的遥感监测

多源数据对黑臭水体整治的遥感监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

黑臭水体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黑臭水体问题,利用多源数据对黑臭水体进行遥感监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从多源数据的获取、遥感监测的方法以及对黑臭水体整治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源数据的获取遥感监测黑臭水体需要获取多种类型的数据,主要包括遥感影像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

遥感影像数据是进行黑臭水体监测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卫星、航空等平台获取。

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获取到黑臭水体的位置、范围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水质监测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来源,可以从地面监测站点获取到,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黑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环境状况,为对黑臭水体的整治提供参考。

二、遥感监测的方法在获取到多源数据之后,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对黑臭水体进行监测。

遥感监测黑臭水体主要可以采用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两种方法。

光学遥感主要是通过卫星、航空等平台获取黑臭水体的高分辨率影像,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实现对黑臭水体的监测。

而雷达遥感则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等技术获取黑臭水体的反射和散射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黑臭水体的特征参数,实现对黑臭水体的遥感监测。

除了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遥感影像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集成,实现对黑臭水体的综合监测和分析。

还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估,为黑臭水体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三、对黑臭水体整治的实际应用利用多源数据对黑臭水体进行遥感监测的结果,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现黑臭水体的分布、范围和污染程度,还可以为黑臭水体的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遥感监测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掌握黑臭水体的动态变化情况,开展整治工作。

黑臭水体标准

黑臭水体标准

黑臭水体标准黑臭水体是指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产生难闻气味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的水体。

为了改善黑臭水体的状况,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黑臭水体标准,以便对黑臭水体进行科学评估和治理。

本文将介绍黑臭水体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黑臭水体标准主要包括了对水质、气味、生物和环境的评估要求。

在水质方面,标准规定了黑臭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这些限值是根据水体的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标准来确定的,旨在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其次,黑臭水体标准还对水体中的气味进行了评估。

气味是黑臭水体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标准规定了对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以及对气味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从而全面了解黑臭水体的气味特征。

此外,黑臭水体标准还对水体中的生物和环境进行了评估。

生物监测是评价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标准规定了对水体中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

同时,标准还对水体周边环境进行了评估,包括对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价要求。

总的来说,黑臭水体标准是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和监测体系,是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和改善的重要依据。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评估和监测,才能更好地了解黑臭水体的污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并最终实现黑臭水体的改善和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黑臭水体标准提供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对黑臭水体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治理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黑臭水体的改善,保护水环境,维护人民健康。

综上所述,黑臭水体标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对于改善黑臭水体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黑臭水体标准的重要性,积极应用这些标准,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黑臭水体的治理和改善,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清洁、美丽。

黑臭河道特征及评价体系

黑臭河道特征及评价体系

黒臭河道特征及评价体系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黑臭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危及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

目前国内外关于水体黑臭尚无公认的、可以完全通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本文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评价方法,并对这几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黒臭河道,特征,评价体系Abstract: Urban river is the city landscape and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ortant constituent, channel black smelly phenomenon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idents health, but also directly endanger urban drinking water of water quality. About water at home and abroad of black-odors there is no recognized, can be completely general evaluation method and standar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more several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several evaluation methods are analyzed.Keywords: Black smelly channel,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 system1. 概述作为城市的命脉,河流维系着城市生命的延续,然而全球河流生态系统的恶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危机。

EHBR黑臭水体治理ppt课件

EHBR黑臭水体治理ppt课件
国际国内首家实现在河道治理领域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5
应用领域
6
应用领域
• 河道、湖泊水体(包 括黑臭水体、劣V类 水体)净化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 工业有机废水处理 •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7
EHBR河道湖泊 水体治理
8
膜设备形式多样,适合于不同状态水体
帘状固定式,流动或静止水体 水草式,流动或静止水体 浮岛移动式,不流动及大面积水域
20
EHBR生物修复系统的启动
表1挂膜期间河道水体污染物变化情况
Item
COD NH4+-N TN TP NO3--N Chl-a Tur
EHBR启动前 71.3 18.3 21.5 1.5 2.3 17.6 35.5
10天 64.2 13.2 20.5 1.7 6.7 18.9 41.4
20天 56.5 8.3 19.6 1.4 11.0 15.6 48.1
治理措施
泄洪河道
以EHBR技术为 核心,集成其 它技术
32
处理前
处理后
33
广州海珠区黑臭河道
项目概况
治理长度 1000m
平均宽 3-10m
水质特征
大量污水直排, 水质近生活污 水,底泥上浮, 典型黑臭。
泄洪河道
治理措施
以EHBR技术为 核心,集成其 它技术,形成 综合治理方案。
34
初步治理效果
13
系统自动运行,无需值守
14
总结:效果和优势
高效:一般二周内基本消除黑臭(无持续性大量排污) 长效:一次安装,长期运行,水质可达IV类以上。 原位修复:无需任何土建。 生态安全:从原水体中培养驯化微生物。 运行成本低廉:具备经济可持续性。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第1篇黑臭水体治理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地表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水体黑臭现象频发。

这不仅影响了城市景观,还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本项目旨在针对某城市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二、治理目标1. 消除黑臭现象,提高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态功能。

2. 保障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3.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体长治久清。

三、治理原则1. 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3. 防治结合,注重实效。

4. 社会参与,共同治理。

四、治理措施1. 污染源控制(1)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企业监管,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实现达标(2)生活污染源治理: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3)农业污染源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 水体生态修复(1)清淤疏浚:对黑臭水体进行清淤,减少内源污染。

(2)生态补水: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体流动性,增强自净能力。

(3)生态修复:采用生物技术、植物修复等技术,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3. 长效管理机制(1)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定期监测水体水质,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2)落实河长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加强部门协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黑臭水体治理。

五、实施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合理利用社会资本,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3.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治理效果。

4. 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管,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六、项目评估与调整1.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理措施。

黑臭水体认定标准

黑臭水体认定标准

黑臭水体黑臭水体认定标准一是感官判定,水体异味或颜色明显异常等;二是公众评议判定,开展不少于30份的问卷调查问卷,认为“黑”或“臭”问题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60%以上的。

三是水质监测判定,水质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25cm)、溶解氧(≥2mg/L)、氨氮(≤15mg/L)3项指标,任意一项不达标即判定为黑臭水体。

一、什么是黑臭水体?黑臭水体的定义:黑臭水体是一种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其是由于水环境遭受超过其自净能力的有机污染,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的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

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将黑臭水体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

城市黑臭水体:一是明确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也就是居民身边的黑臭水体;二是从“黑”和“臭”两个方面界定,即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以百姓的感观判断为主要依据。

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将黑臭水体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

农村黑臭水体是各县(市、区)建制镇(乡、街道等)的行政村范围内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浓烈(难闻)气味的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具体判定标准及监测方法如下:也就是说,黑臭水体识别主要针对感官性指标,百姓不需要任何技术手段就能判断,感官的接受是最低标准。

水体颜色、气味异常到引起百姓不适的,即可初步判断水体黑臭。

二、黑臭水体的成因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很多,简单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污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呈急剧上升趋势,由于生活污水没有完全接污纳管及肆意排放等原因,一部分生活污水流入附近河道。

生活污水中耗氧性有机物和氮磷进入水体后,无论其是否有充分的溶解氧,在适合的水温下都将受到好氧放线菌或厌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种类发臭物质,加剧了城市水体黑臭程度。

黑臭水体4项检测指标标准

黑臭水体4项检测指标标准

黑臭水体4项检测指标标准黑臭水体是指由于污染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味,给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的水体。

为了有效监测和改善黑臭水体的状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检测指标标准。

下面将介绍黑臭水体的4项检测指标标准。

首先,pH值是评价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来说,黑臭水体的pH值偏低,表明水体呈酸性,这可能是由于有机物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的酸性物质。

因此,监测黑臭水体的pH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酸碱度,为后续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氨氮是黑臭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也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氨氮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藻类大量繁殖,产生难闻的恶臭气味。

因此,监测黑臭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

另外,溶解氧是评价水体中生物活性和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黑臭水体中,由于有机物的大量分解,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从而影响水体中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因此,监测黑臭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氧气供应情况,为改善水体环境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浊度是评价水体透明度和悬浮颗粒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黑臭水体中,由于有机物的大量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会导致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增加,从而使水体变得浑浊。

因此,监测黑臭水体中的浊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透明度和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为水体的净化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黑臭水体的4项检测指标标准包括pH值、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和浊度。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黑臭水体的水质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能够密切关注黑臭水体的监测工作,共同努力改善水体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要求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要求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要求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黑臭水体的分级评估:根据黑臭水体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黑臭水体的程度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等。

根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将黑臭水体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个级别。

2. 整治工程完成情况评估:需要评估整治工程是否全部完成,并经过竣工验收。

这包括对水质改善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截污治污工程等各项整治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3. 长效机制建设评估:需要评估是否建立了长效机制,形成有效防止黑臭现象反复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

这包括对黑臭水体的监测、监管、维护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

4. 公众满意度调查:需要委托专业调查机构或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了解公众对黑臭水体整治效果的满意程度。

调查问卷每次应不少于100份,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公众对整治效果的认可程度,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

5. 水质监测情况评估:需要评估黑臭水体的水质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设置、监测频次、监测指标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并了解水质改善情况。

同时,需要了解水质改善的可持续性,以及是否存在反复污染的情况。

总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要求需要对整治工程的完成情况、长效机制建设、公众满意度、水质监测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整治效果符合预期目标,并实现“长制久清”的要求。

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判定标准及监测方法

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判定标准及监测方法

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判定标准及监测方法农村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和农业面源污染物等的排放,导致水体出现强烈的恶臭和黑色水质现象。

为了保护农村水资源,确保农民健康饮水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我们需要建立黑臭水体水质判定标准和相应的监测方法。

首先,针对农村黑臭水体的水质判定标准,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关指标。

其中,应关注的主要指标包括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COD)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程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指标,如叶绿素-a浓度等,以更全面地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其次,为了监测农村黑臭水体的水质,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步骤。

现场采样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并注意避开污染源的影响。

可以利用现场测试仪器进行一些快速指标的测定,如PH、溶解氧(DO)、浊度等。

此外,采样时还需注意采样容器的清洁和保存条件,避免污染。

实验室分析阶段涉及到样品的前处理和具体分析方法。

首先,样品的前处理包括过滤、酸化、蒸发等步骤,以提取和浓缩目标污染物。

然后,针对不同指标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硫酸盐法测定总氮、总磷;N-(1-萘基)乙酰胺法测定氨氮;高锰酸钾法或快速消化法测定COD等。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黑臭水体水质的判定标准和监测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研究制定的,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农村黑臭水体的特点和环境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判定标准和监测方法是保护农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学准确地判定和监测农村黑臭水体的水质,我们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修复水体,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确保农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技术探讨

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技术探讨

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技术探讨作者:危勤涛张灵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7期摘要:本文结合相关监测规范、监测方法,从黑臭水体现场采样、分析、分级与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技术探讨,以期为黑臭水体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现场采样;分析;分级与评价;监测技术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处理不达标和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城市河道。

水体中污染物的聚集,引起河道底泥污染严重、水体缺氧和富营养化,导致城市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2015年8月28日发布。

《指南》规定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为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明确了城市黑臭水体分级标准与测定方法、布点与测定频率、黑臭水体级别判定。

结合相关监测规范、监测方法,本文对城市黑臭水体监测的现场采样、分析、评价等技术进行探讨。

1、黑臭水体现场采样技术探讨对于河流型黑臭水体,可沿黑臭水体每200-600米间距设置监测断面,每个水体的监测断面不少于3 个,采样垂线为中泓线;对于湖塘型黑臭水体,可在水体中心点及周边设置3-5个监测垂线。

采样点一般设置于水面下0.5米处,若水深不足0.5米时,设置在水深的1/2 处。

目前针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人工曝气增氧、底泥疏浚、调水冲污)、化学法、生物生态修复法[2]。

所以采样时要避开跌水处、曝气设施处、水生植物,防止样品溶解氧测定异常偏高。

样品采集后,加保存剂保存。

若水样中含有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应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规定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静置30分钟,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3],切勿不经沉降直接加保存剂,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摘要:黑臭水体是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造成黑臭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有机污染物、底泥再悬浮以及水体热污染,城市水循环条件不足是引起黑臭水体的水动力学因素。

文章重点就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理与治理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黑臭水体;形成机理;治理评价;研究1黑臭水体内涵水体黑臭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对水体极端污染状态的一种描述。

所谓“黑臭”,可以从外在视觉感官和内在形成机理两个方面解释。

在视觉感官上,水体呈黑色或泛黑色,在嗅觉上会有刺激性气味,引起人们不愉快、恶心或厌恶。

从形成机理上,水体发黑发臭主要是在缺氧或厌氧状况下,水体内有机污染物发生系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结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也提及了城市黑臭水体概念,即城市范围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

2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理2.1致黑机理水体致黑原理主要以下两种,一是以固态或吸附于悬浮颗粒上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的不溶性物质,另一是溶于水的带色腐殖质类有机化合物。

相关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水体发黑与悬浮颗粒有直接联系,悬浮颗粒中的致黑物质主要是腐殖酸和富里酸。

对苏州河水体黑臭进行研究,通过沉淀分离、充氧及氧化还原点位测定等试验,发现悬浮颗粒对水体致黑起到主导作用,并指出悬浮颗粒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因吸附络合了Fe、Mn和S的化合物成为主要致黑化学物,并证明了Fe2+在致黑方面的主导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也通过试验证明,水体发黑主要与吸附了FeS的带电胶体悬浮颗粒有关。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有机物只要达到一定负荷水平对水体均有致黑作用,但含硫有机物相比不含硫有机物,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导致水体变黑,且水体颜色更深。

因此,从致黑物质的元素形态组成方面主要指Fe、S及其化合物FeS。

2.2致臭机理根据不同产臭途径和致臭物质,致臭机理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第一,H2S、NH3等小分子气体。

黑臭水体四项指标

黑臭水体四项指标

黑臭水体四项指标从古至今,人类对水资源的使用一直提出不同的层次和要求。

环境污染的威胁拉大了对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尤其是黑臭水体。

研究黑臭水体时,往往需要衡量四个指标来评估其质量:氨氮浓度、总有机碳浓度、化学需氧量和pH值。

首先,氨氮浓度是衡量水体污染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中活性氮的含量。

通常来说,氧化氨氮浓度意味着有机物的氨化,溶解氧的消耗以及水体中悬浮物的介质中的细菌的活动。

因此,控制水体中氨氮浓度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其次,总有机碳浓度是另一个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反映了水体的有机物的含量。

在密切受污染的水体中,总有机碳水平会异常增加,这是因为污染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因此,通过测定总有机碳,可以了解水质的污染程度。

此外,化学需氧量(COD)也可以用来衡量水质。

COD是水体中反应活性有机物的浓度测定,大多数有机物在反应条件下可以被氧化,从而产生COD。

因此,监测COD可以衡量有机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反映水质被污染的程度。

最后,pH值也可以用来衡量水体的污染程度。

pH值是水体中的酸碱度,可以反映水中的物理状态,以及乙醇和醋酸等有机物的含量。

由于酸碱度对水生物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监测pH值可以及时发现水体受到污染的程度。

测定水体污染的指标至关重要,其可以及时发现水质是否受到污染以及严重程度,从而为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指标和依据。

因此,在研究黑臭水体时,应当重视衡量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总有机碳浓度、化学需氧量和pH值,以此来准确评估黑臭水体的质量。

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技术处理,更应当考虑政策、经济、社会及其他因素。

例如,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改善排放物中的污染物,或增加水质净化的程度,或对污水予以处理,实施排污管理等措施。

此外,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如实施行政管理和监督,建立污染源报告及备案制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社会各界的参与,建立良性发展的体制,引导各社会主体自觉参与到黑臭水体治理中来。

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城市污水管网渗漏、城市河道富营养化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水体腐败、异味、水质恶劣的现象。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对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保护水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监测技术1.传统监测技术传统的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和现场调查。

水质监测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

空气监测则是通过检测空气中的恶臭气味成分来评估黑臭水体的情况。

现场调查则是通过人工观察和嗅闻的方式来判断黑臭水体的程度。

这些传统监测技术存在着信息获取不及时、监测范围有限、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2.遥感和无人机监测技术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和无人机进行城市黑臭水体监测逐渐成为了新的趋势。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航空器等平台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水体信息,包括水体表面温度、水色、叶绿素含量等,从而实现对城市黑臭水体的识别和监测。

无人机则可以在低空对水体进行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监测,能够实时获取水体的图像和数据。

遥感和无人机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黑臭水体的监测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3.传感器监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城市黑臭水体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体的各项指标,包括水质、气味、温度、溶解氧等,具有信息获取及时、监测范围广等优点。

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利用传感器网络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污水处理技术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污水排放过多,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和异味。

加强污水处理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膜工艺、厌氧-好氧工艺、地表湿地处理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从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异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臭水体监测评价系统
一、功能概述
“黑臭水体监测评价系统”基于物联网的理念,采用信息化手段,结合GIS展示,实现对“黑臭水体”水质、水量、污染源排放、环境因素(水文、管网、周边视频)、工程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等的监测,贯穿“源头预防—过程监测—效果评估”全流程,并且引入公众调查评议,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最终达到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感知层
1、透明度传感器
规格参数
型号: XF-TM-01
量程:0-10m , 0-100m
分辨率:0.001m
准确度:±0.04%FS
可靠性:MTBF≥1440h
环境温度:-5℃~50℃
接口:RS485/MODBUS协议
供电:直流12V,允许波动±15%
2、溶解氧传感器
规格参数
型号: XF-DO-01
量程:0.00~10.00mg/L, 0.00~20.00mg/L
分辨率:0.01mg/L
精确度:±0.1mg/L
重复性:±0.1mg/L
环境温度:-5℃~50℃
标定:出厂标定,一年无需校准,可现场标定接口:RS485/MODBUS协议
供电:直流12V,允许波动±15%
材质:不锈钢探头
3、氨氮在线分析仪
规格参数
型号: XF-NH3-300
测试量程:(0~0.5~5~25~300)mg/L
检出下限:0.02mg/L
分辨率:0.01mg/L
准确度:±5%FS
重复性:≤3%
最小测量周期:18min
模拟输出:0/(4~20)mA模拟输出
继电器控制:24V1A继电器高低点控制
接口:MODBUS RS485或RS232
显示:彩色触摸屏
数据存储:30000组
工作温度:+5℃~+40℃
电源:220VAC±22VAC/(50±1)Hz
4、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
型号: XF-ORP-01
规格参数
量程:-2000mV~2000mV
分辨率:0.5mV
精确度:1mV
重复性:±1mV
温度补偿:自动温度补偿(0℃~80℃)
标定:缓冲液标定,亦可样液标定,
标定信息保存在传感器内部
环境温度:-5℃~50℃
接口:RS485/MODBUS协议
供电:直流12V,允许波动±15%
三、传输层
遥测终端机(RTU)
规格参数
型号: XF-RTU-N
供电范围:DC 6-26V
待机电流:< 0.9mA(12V)
工作电流:< 6mA (12V)
特点:
符合《SL180-2015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要求。

符合《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

一体化设计,集成DTU通信模块,支持GPRS/CDMA2000/3G/4G。

支持GPS或北斗通信模块,覆盖范围广。

接口丰富、标准易用,预留了足够的数据接口。

内置存储空间大,可存储20年数据,支持最大128GB存储卡扩展。

低功耗设计,待机功耗<0.9mA 。

兼容多种通信协议,方便扩展接入多种常用及定制传感器。

支持同时向三个中心站发送报文与短信。

四、平台层
系统平台:HTML5、CSS3、JavaScript
1、跨平台
2、良好的版本及性能升级机制
3、最统一、最规范的前端技术
4、最先进的前端技术
5、最强大的前端功能
6、兼容性最好的前端技术
7、更高端、友好的体验度
系统平台:多态灵活性
支持PC端(企业平台、门户网站)和移动端(微信、APP),实现一套系统多样性应用。

五、应用层
在GIS地图上展示所有与黑臭水体相关的监测站点及工程设施,提供地图缩放浏览、站点导航、报警滚动显示、实时数据展示等功能。

1、河湖水系及其周边环境(如河道、入河管网、入河排口等)的水质(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等)、水文(流速、流量、水位)、雨量、视频等监测站点的位置、状态及报警。

2、水系相关工程设施如泵站、涵闸、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等运行状态。

六、水质污染预警
统计实时和历史报警数据,发掘需重点关注水系。

水质污染分析
分析水质变化趋势;
分析水质变化原因(外源、內源)。

水质污染溯源
根据上下游同一水系和周边环境水质变化情况,定位污染源位置。

七、整治效果预评估
根据历史监测数据,结合相关整治工程措施的建设,对水质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对整治效果进行预评估。

治理进度及黑臭水体整治评估
1、治理工程实施前的基本情况摸底调查
本底监测数据
2、工程实施进展情况的全程跟踪
水体整治工程实施记录及水体整治前后的相关影像材料
3、跟踪整治效果基础上完成评估并向社会公示
1)按指南所列4种理化指标评估—技术支撑
方法:取多个监测点连续测定的各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评估依据。

2)公众调查评议结果—主要依据
方法:手机二维码完成公众调查。

90%以上的问卷答复"非常满意"或"满意",则认定达到整治目标。

八、站点管理
对所有水质站点进行详细管理,包括站点位置、站点采集的水质数据。

九、应急指挥
根据内置预警规则自动产生预警,自动推送;通过模型进行污染扩散预测;针对不同污染级别启动不同等级应急预案。

十、公众监督
公开发布黑臭水体整治及考核评估情况,公众可通过微信服务号对建设项目情况进行公开查询,并且就水环境、水安全等问题通过微信服务号进行反应与投诉。

十一、智慧管理
实现地图监视+各种监测站运行状态监控的智能监控;通过对大量基础数据按照系统设定的规则进行智能化分析,获得用户需要的不同类型的报表视图,列表视图以及图形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