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名句名篇默写
中考语文复习:《诗文默写》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诗文默写》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8803f60242a8956bece4b0.png)
中考复习专题十一:诗文默写(一)【解题指津】考查内容:要能背诵新课标及中考语文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考试题型:1.直接型默写题: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句子,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
2.理解型默写题:根据有关情境或提示默写相应内容(中考语文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必背古诗词和必背文言文中的句子)。
3.运用型默写题:多设置具体的语境,需要考生借助联想,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
命题导向:(1)多以机械性默写为主,但有3个小题是理解运用性默写,最后一个一般是归纳性默写。
(2)这几年在命题时,一般会回避几年重复考某一首诗或某一篇文。
题量及评分要求:题量为8个小题;评分要求:每小题的每个空,错、漏、多l字均扣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考查水平: 识记【备考精炼】1.(2014·山东滨州)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2)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5)曾子曰:“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山东德州)默写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2c4a2b3186bceb18e8bbe2.png)
第二章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专题十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写出以下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祸害常积于忽微, .②天假设有情天亦老,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2、默写以下古诗文①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② ,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证·季氏?〕③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④新松恨不高千尺,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⑤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3、补出以下各句的上句或下句.,我以我血荐轩辕.独学而无友, .博学之, , , .三更灯火五更鸡, , ,白首方悔读书迟.4、名句名篇默写.(1)人谁无过, , .(2)面壁十年图破壁,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 !5、填空. ①默写?咏柳?一诗并指出作者及其朝代.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内容写出作品及其作者、朝代.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作者〕那首有名的?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句鹂鸣鹭飞,自由自在;三句自己终日而对雪山,绝非故土景色;四句眼看吴船,买掉无门.这四句乍一看来,好似各有不相干,却表现出一种思归不得的心情.6、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句子.①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乐府歌辞·长歌行?③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赠汪伦?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王安石?元日?7、默写填空〔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白爵然泥而不滓者也., .〞这两句话出自 ,作者是 .〔3〕“二十四桥仍在 , .〞此句出自?扬州慢?,作者是代的 .8、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 ,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滕王阁序?〕〔2〕屈平正道直行, ,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3〕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氓?〕9、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的空缺局部〔1〕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赤壁赋?〕〔4〕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5〕细雨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10、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1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局部.〔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诗经·氓?〕〔2〕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3〕单独莫凭栏,无限江山,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4〕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5〕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12、根据语境填空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宋代词人 ?雨霖铃?中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 〞,更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13、补写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1〕叶上初阳干宿雨, ,.〔周邦彦?苏幕遮?〕〔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4、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抒怀?〕〔3〕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15、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李白?将进酒?〕〔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送别?〕〔3〕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 .〔苏洵?六国论?〕16、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处? .〔柳永?雨霖铃?〕〔3〕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17、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姜夔?扬州慢?〕〔3〕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18、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君不见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 ,; ,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19、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 〔1〕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 ,.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3〕积土成山, ; ,蛟龙生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20、依据前后文在横线上补写原句〔1〕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屈原列传?〕〔2〕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3〕千古凭高对此, .六朝旧事随流水, .〔?桂枝香·金陵怀古?〕2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的空缺局部.①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②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苏轼?赤避赋?〕.22.补充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2〕民生各有所乐兮,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23.任选两句填空〔多项选择扣分〕①文章千古事, .〔唐·杜甫?偶题?〕②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宋祁?玉楼春?〕③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东林书院楹联〕④穷那么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24.补写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2〕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西厢记?〕25.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韩愈?师说?〕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③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
课时作业11:名句名篇默写
![课时作业11:名句名篇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077e9e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0.png)
专题十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对待正反两种榜样的正确态度。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假如六国之君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同样,假如秦能够爱惜六国之民,“________________”,没有人能够消灭它。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迷离美好的梦境以及诗人内心难言的悲慨。
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说即使“________________”,但通过火烤把它加工成车轮,也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平淡质朴的语言,含蓄隽永地表现了战友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当年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景仰之情。
答案(1)木直中绳其曲中规(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来描写“焚椒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描写“宫车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比况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020年新课标语文高三总复习作业:11名篇名句默写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新课标语文高三总复习作业:11名篇名句默写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62f50233687e21af45a977.png)
2020年精品试题芳草香出品专题十一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刻画出周瑜儒雅从容的将领风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易错字:(1)纶,樯,橹;(2)苟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游山西村》中,陆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一幅农家祭社祈年的乡土风俗画。
(2)荀子在《劝学》中,以“土”“水”为例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只要不断积累善行,也可以具备圣人的品德和思想。
答案(1)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易错字:(1)箫;(2)德,得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龚自珍《己亥杂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愿望。
(2)《逍遥游》中描绘鹏鸟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但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解析易错字:(1)作;(2)抟、摇、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逍遥自在、无所待的状态。
高三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检测及答案
![高三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7a2c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a.png)
高三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检测及答案高三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检测答案:姓名:得分:( 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名句名篇默写高考真题(36分)1.(xx·新课标全国Ⅱ卷)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舱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2.(xx·新课标全国Ⅰ卷)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决地表示:“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xx·新课标全国Ⅱ卷)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盘旋,最后境界顿开,用“,”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xx·新课标全国Ⅰ卷)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5.(xx·新课标全国Ⅱ卷)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
(1)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2)每至晴初霜旦,,,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学生卷)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学生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a308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c.png)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试题简析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二、(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三、(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四、(2023·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五、(2023·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六、(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1a33ea19e8b8f67c1cb99b.png)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1.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2.所谓“常见”,一是指知名度高的,二是指常被引用的,三是指教材规定要背诵的,四是指考纲规定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中的。
所谓“名”是指“著名”,具体地讲,就是写景生动、议理深刻、抒情真切、情景交融、理景交融,引用较多、值得品味、富于启迪的诗句和文句。
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名篇的全篇(诗词)或完整段落的默写。
3.2011年命题分析如下:①从考查范围看,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课内以高中为主,初中受到关注;取材以唐宋诗文为主,如2008年约80道小题,涉及唐宋诗文的50道。
2009年涉及唐宋诗文的48道。
②从考查形式看,主观题占绝对优势,客观题偶有涉及,考查逐渐走向多样。
有的与文学常识考查相结合。
③从考查题型来看,补写式默写为重点,情境式渐受重视。
1.(2009年宁夏·海南)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体,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
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答案】(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2009年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________,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答案】(1)又重之以修能(2)吾尝跂而望矣(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雄关漫道真如铁苍山如海3.(2009年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专题11名篇名句默写(一)(解析版)
![专题11名篇名句默写(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cad4ce964bcf84b8d57b58.png)
备战2020 年高考语文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专题11 名篇名句默写(一)一、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写人的表情和言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其中“ ________ ” 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 ___________________ ”是写弹奏琵琶的手法。
(3)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意蕴深厚的朦胧美,《锦瑟》中“ ______ ,______ ”两句写美好事物不常在或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答案】(1)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 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衡”“喻”“拨”“拢”“抹”“沧”“暖”,书写字体工整,写完要回顾检查。
二、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渡。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感叹英雄的风流余韵,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只留下北固亭供后人凭吊而已。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fad3a1d0d233d4b14e6992.png)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汇编 专题十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卷)(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汇编 专题十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605509ce2f0066f4332236.png)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汇编专题十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卷)(含解析)1.(xx·安庆三模·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譬喻,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
(3)苏轼《水调歌头》中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其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x·哈尔滨第九中学三模·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初次被热情招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x·哈尔滨市第六中学三模·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xx·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四模·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名句名篇默写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名句名篇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d69f373cd0d233d4b14e69c5.png)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名句名篇默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30题;共247分)1. (8分)默写。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________,太守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
(4)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
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5)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________”,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阻遏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
2. (9分) (2019八上·江油月考) 用课文原文填空。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
(王绩《野望》)(2)烈士暮年,________。
(曹操《龟虽寿》)(3)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 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10分) (2017八下·无锡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1)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2)________,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________》)(3)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淮南秋雨夜,________。
(韦应物《闻雁》)(5)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人有百口,口有百舌,________。
(林嗣环《口技》)(7)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________)《渔家傲》)(8)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 (10分) (2019七上·马山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名句名篇默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名句名篇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83bc426d0b1c59eef8c7b4a5.png)
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如: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以上诗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错写顺序:把“春色满园”错 写为“满园春色” 。
6.要留意具体语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 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
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得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
内容相关的课外名句。
考纲 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
考纲 解读
策作用的哲理句: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
句子,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反映传统美德的 句子,诗文中的中心句以及较有文采的句子。 考查途径基本上是补写上、下句的空缺部分。
考纲
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依据安徽省最新《考试说明》, 2013年高考名句名
②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 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题答案为: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 ②悦亲
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其中 “萧”容易写成形近 的“箫”, “消”容易写成形近的“销”。
5.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 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
篇可能会呈现如下趋势: 考情 分析 1.试题的数量在6~8句,分值为6~8分;多为选择
其中三题作答;
2.“名句名篇”考查与课文理解相结合; 3.课内考查和课外考查相结合,但主要还是以课内
名篇为主。
一、7大夺分策略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许多学生虽然会背诵, 但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
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专题11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富贵不能淫》)+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解析版)
![专题11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富贵不能淫》)+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7f56e7a216147916112833.png)
古诗文题组训练十一限时:20分钟1.古诗文默写①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②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③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⑤__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
(《关雎》)⑥_______________,不必为己。
(《大道之行也》)⑦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水涨船高,一帆风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知天上宫阙秋容如拭峨眉山月半轮秋属国过居延窈窕淑女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背诵、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此类题关键在于学生平时要加强记忆、积累。
背诵时要准确把握名句的含义,根据句义强化对字形的记忆,这样就不容易把字写错。
本题应注意“宫阙、窈窕、悬”的书写。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孟子自范①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②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③使之然也。
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於垤泽之门④。
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注释)①范:地名。
②气:气质。
③居:地位。
④垤(dié)泽之门:宋国城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 (2)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___(2)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 (4)而王子若.彼者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始一反焉.B.丈夫之.冠也孟子自范之.齐C.以.顺为正者自康乐以.来D.独行其.道其.居使之然也4.用“/"给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断两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Ⅲ 1.(2019·全国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三__军__可__夺__帅__也____,_匹__夫__不__可__夺__志__也___”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 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 价是:“__小__学__而__大__遗___,_吾__未__见__其__明__也___。” (3) 苏 轼 在 《 念 奴 娇 ( 大 江 东 去 ) 》 中 , 用 “__人__生__如__梦____ , __一__尊__还__酹__江__月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解析 注意“纶”“樯橹”不要误写。
3.(2017·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观沧海》中“_水__何__澹__澹___,__山__岛__竦__峙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 峰峦矗立的景象。
解析 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澹澹”的正确书写。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 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使__秦__复__爱__六__国__之__人___,__则__递__三__世__可__至__万__世__而__为__君__, _谁__得__而__族__灭__也__?”
(3) 李 煜 《 虞 美 人 (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 》 中 , 春 花 秋 月 之 外 , “__小__楼__昨__夜__又__东__风__” 也 是 勾 起 作 者 故 国 之 思 的 景 象 ; 而 “_恰__似__一__江__春__水__向__东__流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解析 根据“腾跃起飞”“飞行的极致了”可推知答案
(2) 李 白 《 蜀 道 难 》 中 “_地__崩__山__摧___壮__士__死__ , _然__后__天__梯__石__栈__相__钩__连___” 两 句 , 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解析 根据“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可推知答案
(3) 范 仲 淹 《 渔 家 傲 ( 塞 下 秋 来 风 景 异 ) 》 中 “___浊__酒__一__杯__家__万__里____ , _燕__然__未__勒__归__无__计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 不得还乡。 解析 根据“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可推知答案。 易错字:(1)仞,翱,蒿;(2)摧,钩;(3)勒。 2.(2018·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___温__故__而__知__新_____,___可__以__为__师__矣_____”两句指出, 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2017·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 后 指 出 八 百 岁 的 长寿 老 人 实在 不 算 什么 : “__而__彭__祖__乃__今__以__久__特__闻____ , __众__人__匹__之___,__不__亦__悲__乎__!” 解析 抓住“八百岁的长寿老人”来确定需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不要遗漏 “乃”字,注意“匹”的写法。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南__阳__诸__葛__庐___,_西__蜀__子__云__亭___”来借指自己的 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解析 抓住“借指自己的陋室”“仰慕前贤、安贫乐道”就能确定要默写的 句子,注意“庐”“蜀”的写法。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 经 ·陈 风 》 中 的 《 月 出 》 篇 , 即 文 中 所 谓 “_诵__明__月__之__诗___ , _歌__窈__窕__之__章___”。
解析 题需要注意“窈窕”的写法。
命题微探
1.命题特点 (1)范围稳定: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64篇,不涉及课外。 (2)题型稳定:全为情境式填空题,或两诗一文,或两文一诗。 (3)分值大致稳定:5~6分。 (4)重点突出:①突出高中14篇作品;②突出先秦、唐宋时期的作品; ③突出荀子、苏轼、白居易等名家作品。
解析 易错字:(1)昳;(2)覆,隔;(3)袅,缕。
2.(2018·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孟 子 ·鱼 我 所 欲 也 》 中 说 , 虽 然 一 点 食 物 即 可 关 乎 生 死 , 但 若 “_呼__尔__而__与__之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蹴__尔__而__与__之___”,即便 是乞丐也会拒绝。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_岂__无__山__歌__与__村__笛___,__呕__哑__嘲__哳__难__为__听___”两句表达了 这样的意思。 解析 题只要理解了前一句话的意思,就能确定要默写的句子。需要注意 “呕哑嘲哳”的写法。
解析 注意“俄顷”“漠漠”的正确写法。
4.(2016·全国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 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肉__食__者__谋__之___,_又__何__间__焉___?”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题无生僻难写字,关键是要理 解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
解析 注意“递”不要误写。
4.(2016·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上__食__埃__土__,__下__饮__黄__泉__”,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埃”字易错。
(2) 在 《 出 师 表 》 开 头 , 诸 葛 亮 向 后 主 指 出 , 先 帝 刘 备 过 早 去 世 , “今__天__下__三__分__,_益___州__疲__弊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解析 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矣”的正确书写。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好__古__文____”,点出 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__艺__经__传__皆__通__习__之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解析 注意“皆”不要误写。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羽__扇__纶__巾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 装束;“_樯__橹__灰__飞__烟__灭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考点要求
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简释:所谓“常见的名句名篇”,就是《考试说明》规定好的64篇。
真题精做
全国卷Ⅰ 1.(2019·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 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不__过__数__仞__而__下_, _翱__翔__蓬__蒿__之__间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解析 “弊”字易错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 文 帝 刘 义 隆 本 希 望 能 够 “_封__狼__居__胥___” , 但 由 于 行 事 草 率 , 最 终 却 “__赢__得__仓__皇__北__顾__”。
解析 “狼居胥”是古山名,“胥”字易错;“赢”字易错,注意是“输 赢”的“赢”;“仓皇”易错;“顾”是“回头看”之意,理解了意思 就不容易写错了。
解析 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蹴”的写法。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五__陵__年__少__争__缠__头___,__一__曲__红__绡__不__知__数__”两句 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解析 注意“陵”“绡”的写法。
(3) 苏 轼 《 赤 壁 赋 》 中 描 写 明 月 初 升 的 句 子 是 “__月__出__于__东__山__之__上__ , __徘__徊__于__斗__牛__之__间__”。 解析 注意不要遗漏“于”。
专题十一
大一轮复习讲义
名句名篇默写
——重在积累的传统文化素养阅读 Nhomakorabea导语
名句名篇默写是古代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文化传承与 理解这一核心素养。高考考查范围明确,题型相对稳定。只要我们基于理 解,反复识记,拿满分应该是易如反掌。
内
容
Ⅰ 研练真题 把握复习方向
索
Ⅱ 准确理解 正确书写
引
Ⅰ
研练真题,把握复习方向
2.所选名句名篇特点 (1)选句:①富有哲理性的句子;②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句 子;③抒发爱国情怀,表明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句子;④ 格式上比较工整、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的句子。 (2)选篇:①就作者出现的频率来看,由高到低,荀子、杜牧、苏轼、白 居易、李白。②就篇目出现的频率来看,由高到低,高中——《劝学》 《阿房宫赋》《赤壁赋》《琵琶行》;初中——《出师表》《孟子·鱼我 所欲也》。③就时代出现的频率来看,以先秦、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
解析 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臾”“博”的正确书写。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__此__先__汉__所__以__兴__隆__也__” ; 而 亲 近 小 人 , 疏 远 贤 臣 , “_此__后__汉__所__以__倾__颓__也__”。
解析 注意“隆”“颓”不要写错。
3.(2017·全国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 生蛟龙设喻,引出“__积__善__成__德___,__而__神__明__自__得___,__圣___心__备__焉___”的观点。
解析 本题无生僻难写字,关键是要理解题意,确定要默写的句子。同时注意 不要出现错别字。中“圣心”容易写错;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俄__顷__风__定__云__墨__色__,__秋__天__漠__漠__向__昏__黑__”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 夜雨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