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54795】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红字部分为答案!单选题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拆衷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2.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3.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4.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6.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7.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8.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
A.提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B.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D.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科学证明,人脑是() 。
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11.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福师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福福师师《《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基基本本原原理理概概论论》》在在线线作作业业二二一一,,单单选选题题11.. 有有些些同同志志在在工工作作中中单单纯纯凭凭自自己己的的经经验验办办事事,,轻轻视视理理论论的的指指导导作作用用。
他他们们在在认认识识论论上上犯犯了了(( 。
A A .. 类类似似唯唯心心主主义义先先验验论论的的错错误误B B .. 类类似似唯唯理理论论的的错错误误C C .. 类类似似客客观观唯唯心心主主义义先先验验论论的的错错误误D D .. 类类似似经经验验论论的的错错误误正正确确答答案案::D D22.. 运运动动是是物物质质的的(( 。
A A .. 唯唯一一属属性性B B .. 根根本本属属性性C C .. 特特殊殊属属性性D D .. 偶偶然然属属性性正正确确答答案案::B B33.. 制制约约着着地地理理环环境境对对社社会会发发展展作作用用的的因因素素主主要要是是(( 。
A A .. 生生产产方方式式B B .. 人人口口增增长长的的快快慢慢C C .. 有有无无先先进进理理论论的的指指导导D D .. 自自然然条条件件的的好好坏坏正正确确答答案案::A A44.. 否否定定之之否否定定规规律律是是在在(( 。
A A .. 事事物物经经过过量量变变和和质质变变两两种种状状态态后后表表现现出出来来的的B B .. 事事物物发发展展过过程程中中任任何何一一点点上上表表现现出出来来的的C C .. 事事物物完完成成一一个个发发展展周周期期后后完完整整地地表表现现出出来来的的D D .. 事事物物发发展展过过程程中中经经过过肯肯定定..否否定定两两个个阶阶段段表表现现出出来来的的正正确确答答案案::C C55.. 社社会会意意识识相相对对独独立立性性的的最最突突出出表表现现是是(( 。
A A .. 社社会会意意识识的的历历史史继继承承性性B B .. 各各种种社社会会意意识识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影影响响C C .. 社社会会意意识识对对社社会会存存在在的的反反作作用用D D .. 社社会会意意识识对对社社会会存存在在变变化化上上的的滞滞后后性性正正确确答答案案::C C66.. ““具具体体问问题题具具体体分分析析””的的哲哲学学依依据据是是(( 。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资料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0006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A
2.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C.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答案:D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案:C
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B
5.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答案:C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B.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D.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答案:A。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得分:70V 1.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 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 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 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 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满分:2 分得分:22. 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 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满分:2 分得分:23. 运动是物质的()。
A. 唯一属性B. 根本属性C. 特殊属性D. 偶然属性满分:2 分得分:24. 意识是()。
A.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B.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C. 人类独有的现象D. 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满分:2 分得分:25. 社会基本矛盾是()。
A.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B. 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满分:2 分得分:26. 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
这属于()A. 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B. 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C. 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D. 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满分:2 分得分:27. 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这是一种()A. 形而上学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满分:2 分得分:2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满分:2 分得分:29.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于()。
A.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C. 个性可以脱离共性而存在D. 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满分:2 分得分:210. 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A. 政治关系B. 经济关系C. 思想关系D. 家庭关系满分:2 分得分:211.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0010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0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答案:A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答案: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答案:A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A:生产方式
B:人口增长的快慢
C: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自然条件的好坏
答案:A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上层建筑的性质
答案:B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答案:C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社会意识。
福师(2020-2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2)答案

福师(2020-2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35题,70分)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拆衷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2、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3、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4、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福师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XXX远程教育在线作业福师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得分:70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满分:2分得分:22.国家在实质上代表(A)。
A.统治阶级的利益B.被剥削阶级的利益C.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D.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满分:2分得分: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惟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总分值:2分得分:24.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C)。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分歧阶级在乎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满分:2分得分:25.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B)作者:XXX【声明:本文仅供大家研究交流,禁止作为商业用途!】- 1 -。
XXX远程教育在线作业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拆衷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概念总分值:2分得分:26.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A)。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满分:2分得分:27.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生产方式B.生齿因素C.地理环境D.社会意识总分值:2分得分: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孕(C)。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满分:2分得分:29.运动是物质的(B)。
A.唯一属性B.根本属性作者:XXX【声明:本文仅供大家研究交流,禁止作为商业用途!】- 2 -XXX远程教育在线作业C.特殊属性D.偶然属性满分:2分得分:210.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福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0009

福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基本原理概论》
在线作业二-0009
本文档旨在概述福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的内容。
作业编号为0009,要求在800字以上。
作业二的主要目标是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原理。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实例,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意义和基本原理:
- 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 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 探讨历史辩证法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 联系实际例子,说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如何应用于实际历史研究中。
3.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发展与批判:
- 探索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 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批判与反思。
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程中的知识,并参考相关文献和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需要展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并能独立思考和评价。
同时,要求作业字数在800字以上。
祝您完成作业顺利!。
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教材为:教学中⼼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客观唯⼼主义认为世界是()A、客观存在的B、⼈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出来的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2、马克思主义⽣命⼒的根源在于()A、科学性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命性的统⼀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性在于()A.物质性B.运动性C.精神性D.物质性和精神性4、实践中“⼀⼑切”的⼯作⽅法是由于忽视()A、⽭盾的同⼀性B、⽭盾的普遍性C、⽭盾的⽃争性D、⽭盾的特殊性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的头脑并在⼈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已。
”表明()A、意识是⼈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D、⼈脑是意识的源泉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B、有限和⽆限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7、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主、⾃⼒更⽣和对外开放的⽅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A、⽭盾的同⼀性和⽃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8、“⼈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A.夸⼤了意识的作⽤B.唯意志主义的⼀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的⼀种正确的揭⽰D.唯⼼主义哲学的⼀种表现9、物质的唯⼀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10、“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前波让后波”。
20春【福建师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诡辩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第2题,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正确答案:B第3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第4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答案:D第5题,社会基本矛盾是()。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B、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第6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正确答案:C第7题,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第8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正确答案:D第9题,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第10题,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正确答案:A第11题,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C生产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矛盾正确答案:C2.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只凭借自己的经验,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这种现象属于经验论的错误。
4.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6.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这符合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7.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8.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0.科学证明,人脑是思维的器官。
11.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12.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政治思想。
13.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以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为依据D以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为依据正确答案:C25.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即认识主体通过实践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进行认识。
2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即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着不断的否定和超越,从而推动事物向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
27.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区别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只能以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为依据,因为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个人和集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D个人和集体是对立的,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正确答案:C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D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正确答案:A8辩证法的根本问题是()。
A事物的发展问题B事物的本质问题C事物的存在问题D事物的数量问题正确答案:A9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理性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C感性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D直觉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正确答案:A1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
16春季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人在价值关系中(). 只能做价值主体. 只能做价值客体. 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 只是价值目的,不是价值手段正确答案:2.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正确答案:3.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正确答案:4. 社会形态是()。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正确答案:5.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 动力和源泉. 现象和本质. 状态和形式. 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6.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正确答案:7.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正确答案:8.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 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 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 否认世界有两个本原正确答案:9.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正确答案:10. 意识是()。
.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人类独有的现象. 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正确答案: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正确答案:1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存在性. 可知性. 运动性正确答案:13. 社会基本矛盾是()。
17春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17春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1.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3.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经济基础。
4.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
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6.矛盾体系中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差别。
7.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经济关系。
8.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9.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政治思想。
1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磨擦发热。
13.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14.唯物史观的重大变革在于提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这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明显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7.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8.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因此,正确答案为D。
19.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因此,正确答案为A。
20.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2.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3.国家在实质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因此,正确答案为A。
24.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因此,正确答案为B。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资料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资料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0006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A
2.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C.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答案:D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案:C
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B
5.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答案:C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B.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D.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V1.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满分:2 分2.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 。
这在哲学上符合()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满分:2 分3.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 .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C. 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D.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满分:2 分4.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于()。
A.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C. 个性可以脱离共性而存在D. 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满分:2 分5. 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A. 政治关系B. 经济关系C. 思想关系D. 家庭关系满分:2 分6.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满分:2 分7.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满分:2 分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满分:2 分9.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 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满分:2 分10.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 昼夜交替B. 寒来暑往C. 磨擦发热D. 电闪雷鸣满分:2 分11.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质量互变规律满分:2 分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满分:2 分13.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满分:2 分14.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A. 动力和源泉B. 现象和本质C. 状态和形式D. 方向和道路满分:2 分15. 现象是()。
A. 事物内在的联系B. 事物稳定的联系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D. 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的联系满分:2 分16. 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 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C. 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D. 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满分:2 分17.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 诡辩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满分:2 分18.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存在性C. 可知性D. 运动性满分:2 分19.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满分:2 分20. 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宗教思想B. 政治思想C. 艺术D. 道德满分:2 分21.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A. 生产方式B. 人口增长的快慢C. 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D. 自然条件的好坏满分:2 分22.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这是一种()。
A. 不可知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满分:2 分23.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 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满分:2 分24.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 纯粹是必然的B. 纯粹是偶然的C.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满分:2 分25.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A. 提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B. 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D. 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满分:2 分26.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满分:2 分27.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 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满分:2 分28. 国家在实质上代表()。
A. 统治阶级的利益B. 被剥削阶级的利益C. 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D. 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满分:2 分29. 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B.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满分:2 分3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A.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B.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满分:2 分31.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满分:2 分32. 社会基本矛盾是()。
A.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B. 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满分:2 分33. 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
A. 上层建筑B. 经济基础C. 国体D. 意识形态满分:2 分34. 认识的客体是()A. 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C. 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D. 外部自然界满分:2 分35.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A. 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 生产关系的性质C.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 上层建筑的性质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A.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B. 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C. 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D. 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满分:2 分2.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 水往低处流B. 日出于东落于西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满分:2 分3. 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A. 形式主义B. 形式虚无主义C. 相对主义D. 诡辩论满分:2 分4. 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A.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B.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C.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D. 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满分:2 分5.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 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D. 意识活动能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满分:2 分6.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 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B. 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C.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 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满分:2 分7.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 时间.空间是整理感性材料的工具D. 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满分:2 分8.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A. 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B. 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C.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满分:2 分9. 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
A. 三思而后行B. 弱肉强食C. 趋利避害D.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满分:2 分10. 矛盾的同一性是()。
A. 不同矛盾的共性B.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D.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满分:2 分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是哲学发展的顶峰。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从起源上说,国家是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