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028建筑物理教案

1028建筑物理教案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教学任务:介绍建筑热工学原理,论述如何通过建筑规划和设计上的相应措施,有效地防护和利用室内外热湿作用,合理地解决房屋的保温、防热、防潮、节能等问题,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并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教学内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包括建筑保温设计、防潮设计、防热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以及建筑日照设计等。

建筑热环境室内热湿作用室外热湿作用太阳辐射空气的温湿度风、雨、雪等空气温湿度生产和生活发生得热量与水分等第 1 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1.1 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物理环境:室内那些通过人体感觉器官对人的生理发生作用的影响的物理因素。

室内物理环境组成: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光环境、室内声环境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环境等组成。

其中室内热湿环境是建筑热工学必须研究的内容。

1.1.1 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因素:• 室内温度 • 室内湿度 • 气流速度 • 壁面辐射温度建筑热环境的设计目标:舒适、健康、高效 人体热平衡方程: ⊿q =qm -qe ±qr ±qc ⊿q ——人体得失的热量,w ; qm ——人体产热量,w ;建筑内部环境室内物理环境(生理环境) 室内心理环境建筑物理学属于qe ——人体蒸发散热量,w;qr——人体辐射换热量,w;qc——人体对流换热量,w。

∆q=0 体温恒定不变Qw=25-30%•正常热平衡Qc=25-30%(舒适的)Qr=45-50%•负荷热平衡∆q>0 体温上升(可以忍受的)∆q<0 体温下降使用采暖、空调设备(不能忍受的)不同的人对舒适的差异•瞬感现象•衣着状况•个体状况•适应性•种族差异•年龄差异•恒定与变化•代谢率单位1met=58.2W/m2,其定义为人静坐时的代谢率。

人体的能量代谢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肌肉活动强度、环境温度、性别、年龄、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的长短。

房间φ=100%µi=0.1m/sti每次实验变一个房间Φi、µi、t i均为可变任意组合1.1.2 室内湿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室内湿热环境标准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

建筑物理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二)学时与学分:75学时(其中理论课66学时,实验课9学时);4学分
(三)适用范围: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四)课程教材:重庆大学编《建筑物理》(图解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五)参考教材:柳孝图主编《建筑物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刘加平主编《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华南理工大学主编《建筑物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启高编著《建筑热物理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仲林主编《城市光环境》,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
吴硕贤编著《建筑声学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刘加平编著《城市环境物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
(六)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七)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建筑的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筑物理中的数字技术方法与相关的国家标准。

理解并掌握建筑热、声、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技术保障原则与措施。

完成学业后在此方向上能阅读相关书籍具备继续学习提高的能力;具备在数字技术方法等相关资料的帮助下完成专业设计任务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理论篇、应用篇和实验篇三大模块组成,每大模块又包含了建筑热工学、建筑光学、建筑声学三部分的内容,组成了建筑物理课程的有机整体。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物理课程编号:TJ090240参考学时: 10 参考学分: 0.625一、课程简介建筑物理研究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声、光、热作用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感觉所产生的反应;采取技术措施、调整建筑的物理环境设计,从而使建筑物理达到特定的使用效果。

其内容包括1、建筑声学,主要研究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噪声、吸声材料与建筑隔声、室内音质设计等内容;2建筑光学、主要研究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天然采光、建筑照面等问题;3建筑热工学,研究气候与热环境、建筑日照、建筑防热、建筑保温等知识。

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为必修课程,是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知识及设计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实验课是在《建筑物理》课程相关知识讲授之后开设,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

二、实验目的建筑物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某些物理量和某些建筑环境技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测试方法;初步掌握观测、分析实验现象和问题的方法;通过所得数据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掌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合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合格实验报告的方法;了解导热系数测定,驻波管法测材料吸声系数等实验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完成简单的设计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

三、实验基本要求1.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报告书,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预习有关理论知识;2.学生应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按照课程教学安排,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3.实验时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4.实验中应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5.实验结束后,应整理、清洁实验现场,经指导老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6.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分析结果等,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Structure Curriculum Design课程编号:082827009课程总学时:1周学分:1适用专业及年级:建筑学专业三年级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教学目标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物理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用学的建筑物理设计知识,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与计算,掌握建筑物理设计相关规范的正确使用,将课程设计成果绘制施工图,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具体应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三、教学形式在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应首先对设计大纲和指导书进行预习,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指导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对设计方法进行讲授,然后由学生完成方案设计,待方案设计经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后,方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段的设计工作,并最终按要求完成设计。

四、教学指导书自行编制教学指导书。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设计评阅,课程设计成果80%,调研及平时表现20%。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Structure Curriculum Design课程编号:082827037课程总学时:2周学分:2适用专业及年级:建筑学专业三年级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教学目标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用学的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知识,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与计算,掌握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相关规范的正确使用,将课程设计成果绘制施工图,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具体应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内容、要求与时间分配根据图例对建筑平面图进行结构布置,结构体系要合理安全,设计应符合任务及规范要求三、教学形式在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应首先对设计大纲和指导书进行预习,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指导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对设计方法进行讲授,然后由学生完成方案设计,待方案设计经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后,方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段的设计工作,并最终按要求完成设计。

《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Architectural Physics课程编号:0807010380301学时:48(含课外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建筑学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是阐述声、光、热三种物理刺激对人体所产生的胜利和心理反应,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因此是建筑环境科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包括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

在本课程中,首先介绍物理量的量度,然后说明人对这些物理刺激的反应,以及在建筑上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

共44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各辅以一、二个教学或演示实验。

通过课程学习并辅以一定的实践环节训练后,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建筑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且能够运用建筑设计、构造设计等手段,创造出适宜的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属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性课程,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树立重视建筑科学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形式,更注重性能的建筑设计理念,并传授相应的知识,是进一步深化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石。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与建筑光学的基本原理,教授给学生如何通过建筑与规划设计上的相应措施,改善建筑内外热湿环境、声环境与光环境,合理解决建筑设计中遇到的防热、防潮、保温、节能、音质改善、噪声与振动控制、天然与人工照明等问题,创造健康、舒适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使学生得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并且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从而做出合理的建筑设计。

(2)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如下要求:1.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与建筑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建筑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指导设计,改善建筑物内外热湿环境、声环境与光环境,合理解决建筑设计中遇到的防热、防潮、保温、节能、音质改善、噪声与振动控制、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等问题,注重节能减排,创造健康、舒适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3.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并且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物之间关系的能力,从而做出合理的建筑设计。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1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号: 0401108180课程名称:建筑物理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Physics课程类型: 必修总学时/实验学时:48/8学分:3适用专业: 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古代建筑修缮与保护方向)专业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建筑物理本身就是和应用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加深对建筑物理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了解先进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巩固和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概念、规律、理论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科研实践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对各实验内容的了解、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任务的完成、实验报告的编写等教学环节,学会按照有关规范,对建筑环境的基本物理量测量。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运用、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检查与排除故障、解决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为后续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项目与内容四、考核方式实验成绩采用的考核方式评定,用百分制为评定标准。

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组成。

实验总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20%。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建筑物理实验》,刘加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六、说明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实验项目具体时间由实验教师安排。

如果,由于设备问题实验没开出,成绩评定标准可以由任课教师进行调整。

制订人:审订人:×××批准人:×××20 年月日。

建筑学专业实验大纲

建筑学专业实验大纲

《建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建筑物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某些物理量和某些建筑环境技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建筑日照实验(4学时)掌握通过三参数日照仪获得任意日期和时刻,任意地点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在日照仪上直接绘制棒影图,并通过模型观测出该地区该日期的建筑群体阴影变化情况,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的关系。

(二)建筑围护结构热流温度观察实验(4学时)掌握使用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和温度热流自动巡回检测仪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流与温度观察并获得相应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人工天穹采光实验(3学时)通过在人工天穹内通过模型了解窗口位置、室内表面的光特性对室内采光的影响。

了解室内采光受到室外天然光状况、窗口高度、大小等多个因素影响。

(四)室内光场(照明)测定分析实验(3学时)利用照度计进行不同照明状况下光场测定。

检测照明设计效果、了解不同照明实况、分析比较设计方法。

了解室内光场照明效果受到光源数量、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五)用声级计测量声压级和A声级实验(3学时)使用声级计现场实测某声源的A声级和C声级。

掌握声级计的用法,并加强对声压级和A声级理解。

(六)建筑材料吸声系数的测定实验(3学时)利用驻波产生的声压极大值和声压极小值,求得材料的吸声系数。

掌握测试材料吸声系数的一般方法,了解工程上常用吸声材料的性能。

本课程重点内容:建筑实验原理本课程难点内容:建筑实验仪器使用三、考核方式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和出勤情况,出勤情况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70%。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结合教师现场演示、指导。

六、参考书1、建筑物理实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七、说明1、先修课程《建筑物理》理论课程。

建筑物理II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II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I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物理II/ Building Physics 2课程代码:05232077课程类型:拓展/选修总学时数:32(理论学时:22,实验10 )学分:2.0先修课程:建筑物理I、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基础开课单位:建工学院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建筑物理II也是以建筑设计为主线的专业基础课,与建筑物理1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所谓“专业”是指,保证人居身心健康的物理环境是室内外空间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是建筑师、规划师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最初构思的方案中就应整合并体现的。

“基础”是指要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背景分析空间的声、光、热等条件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的影响,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首先采用与规划、设计整合并符合物理规律的工程技术措施,创造出符合相关标准的人居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设计本质上属于建筑设计范畴,许多工程技术措施与建筑设计整合在一起。

大量性建筑的物理环境品质保障都应由建筑师领衔设计,实践证明,在依照热、光、声环境品质要求思考与建筑设计整合时,建筑师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创造出新的建筑形式。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为建筑声学环境,并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实践环节。

建筑声环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核心内容之一,教学中仍以可持续建筑环境这一全新的、高品质的大学科为背景,从基础理论入手,结合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实践观,能够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声环境空间和优良的音质设计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建筑声学基本知识了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和表征声音强弱的计量指标;了解声音频谱的概念和人耳的主观听觉特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表征声音强弱计量的指标。

2.室内声场了解室内声场中声音的传播特点;了解混响时间和混响半径,驻波和房间共振的概念;掌握混响时间的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混响时间的概念与计算3.吸声材料和构造理解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掌握各种吸声材料和构造的选用方法。

建筑物理教案标准1

建筑物理教案标准1

山东科技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案授课学时:2学时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一、二节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备注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的过程2、掌握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的原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的原理;屋顶或者墙体传热的简单计算难点:屋顶或者墙体传热的简单计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2、教学手段:以口述为主;教学进程设计(含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时间分配等)一.引入上一节熟悉了室内外热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知道了传热过程,这一节研究其传热原理。

(约3min)二.教学进程设计第一节稳定传热1、一维稳定传热特征(约8min)1,通过平壁的热流强度q处处相等。

只有平壁内无蓄热现象。

才能保证温度稳定,因此就平壁内任一截面而言.流进与流出的热量必须相等。

2,同一材质的平壁内部各界面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化规律为直线。

2、平壁内的导热过程(约17min)2.1单层均质平壁导热单层匀质平整的稳定导热方程2.2经过多层平壁的导热2.3通过组合壁的导热(了解)3、平壁的稳定传热过程(约25min)3.1内表面吸热公式如下:各个参数参见p253.2平壁层的导热公式如下:教学进程设计(含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时间分配等)3.3外表面的散热与平壁的内表面吸热相似。

公式也相似:由于我们讨论的是一维稳定传热过程,所以:K0叫做平壁的传热系数。

它的物理意义是:当ti—te=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平壁单位表面积的传热量,单位是W/(m2.K)4、封闭空间层的热阻(约10min)垂直空间层;水平空间层;5、平壁内部温度的计算(约22min)以三层均质平壁结构为例,推倒出计算公式: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当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为定值时,每一材料层内的温度分布是一直线,在多层平壁中成一条连续的折线。

材料层内的温度降落程度与各层的热组成正比,材料层的热阻越大,在该层内的温度降落也越大。

材料导热系数越小,层内温度分布线的斜度越大(陡),反之,导热系数越大,层内温度分布线的斜度越小(乎缓)。

建筑物理(1) 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1)   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1)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123Z10课程名称:建筑物理(1)/Architectural Physics(1)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造适用专业:建筑学教材1.刘加平等主编.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教学参考书2.柳孝图等主编.建筑物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朱颖心等主编.建筑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建筑物理-热环境知识是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体系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尤其在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的今天。

《建筑物理(1)》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建筑室内外环境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等物理环境刺激对人体产生的各种效应、传热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作为人和自然共处之间的一个载体,在围护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的热环境因素。

培养学生从热物理、生理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来综合分析周围环境对健康、舒适造成的影响,并做出客观科学评价,为设计营造适宜的建筑室内环境选择围护结构类型及设计分析构造措施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室内外热环境因素对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熟悉冷热负荷的形成机理;了解人体对室内各种热环境物理参数的反应。

能力:培养物理理论分析、举一反三的应对能力;发现和提取概念能力;概念与设计手法转化能力;设计计算和数据分析能力;实验方案设计和结果分析能力。

素质:通过课程学习,形成对环境、节能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感;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极佳的团队合作与交流意识。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建筑物理教案.doc

建筑物理教案.doc

第一篇 建筑热工学主要任务: 通过建筑上的规划,有效的防护或利用室内外热作用,经济、合理地解决房屋的保温、防热、防潮、日照等问题;配备适当的设备调节(采暖、空调);创造和完善装配房屋的建筑构件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第一章 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条件:有温差,热量总是自发地由高温物体 向低温物体传递。

第一节 传热的基本方式:一、导热设一单层匀质平壁厚 d 平壁内、外温度为 θi 、 θe (设 θi > θe , 且均不随时间变化)。

这是一稳定导热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壁体的热流量Q 满足下面关系式:热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说明:● 热阻 :在同样温差条件下,热阻越大,通过材料层的热量越少;增加热阻的方法:加大平壁厚度或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导热系数 λ :当材料层单位厚度内的温差为 1℃ 时,在 1小时内通过 12m 表面积的热量。

●影响λ 的最大因素是:容重和湿度。

不同状态的物质导热系数相差很大Rddq ei e i e i θθλθθθθλ-=-=-=)(λdR =τθθλF dQ e i )(-=二 、对流:对流换热计算公式 :三、 辐射: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物体对外来射线的反应遵循与可见光相同的规律。

设有能量为0I 的热射线投射到物体表面,则其中 αI 被反射,γI 被吸收,τI 可能透过物体。

由能量守恒:或严格说,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外来辐射的吸收、反射及透射的性能不同。

绝对白体(简称白体):能将外来辐射全部反射的物体;绝对黑体(简称黑体):能将外来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 绝对透明体(透热体):能将外来辐射全部透过的物体。

一般,固体和液体都是不透明的,即 τh =0 因此 γh + ρh = 1 所以, 凡是善于反射的物体一定不善于吸收(磨光的铝、镍鉻板、研磨的黄铜 γh =0.02~0.04〕 ,反之亦然。

cR tca tt cacq -=-=-=θθθ1)(ot a r I I I I =++11=++=++h h h oI t Io I a I o I r Iτργ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平壁的稳定传热一. 传热过程:室内、外热环境通过围护结构而进行的热量交换过程,包含导热、对流及辐射方式的换,是一种复杂的换热过程。

建筑物理备课本

建筑物理备课本

《建筑物理》备课本绪论一、学科性质:建筑学学科之建筑技术科学(综合性学科)1)交叉学科(建筑设计与物理学)2)综合性学科(包括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3)技术性学科(不同于纯艺术、纯理论等学科)二、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对象:(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人的感觉——物理人的感觉——心理学生理学工效学行动学物理——物理特性理论计量等2.内容: ①物理环境的物理特性②物理量与感觉量的关系3.物理环境的评价4.材料、结构的物理性质5.与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关系三、具体构成:(一)建筑声学建筑物理三个方面: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建筑学与声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较晚、比较年轻.主要研究内容:1.基本知识:声音与听觉及其传播、声学材料及结构2.厅堂音质(室内声学):原理、评价及要求、设计3.噪声控制:危害、现状、评价、测试、防治三、具体构成:(二)建筑热工学1.基本知识:热及其传递、稳定传热、不稳定传热2.湿及其传递:湿空气、冷凝及其防治、设计3.建筑保温及隔热:原理、设计三、具体构成:(三)建筑光学1.光学基本知识:光觉、光度2.天然采光:光气候、采光标准、设计原理、设计3.人工照明:光源、灯具、设计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室外的环境热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影响着房间的热环境,为保证冬、夏室内的热舒适要求,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温和隔热措施。

根据建筑保温和隔热设计中所考虑的室内外热作用的特点,可将室内外温度的计算模型归纳为如下两种,(1)恒定的热作用。

(2)周期热作用:单向周期热作用 双向周期热作用按照建筑热工设计中所取的室内外温度计算模型,本章仅限于讨论通过围护结构主体部分一维的稳定传热和周期性不稳定传热问题。

稳定传热周期性不稳定传热 第一节 稳 定 传 热当围护结构受到图2—1所示恒定热作用时,围护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和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即会处于不随时间而变的稳定传热状态。

建筑物理课程标准09

建筑物理课程标准09

《建筑物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711009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学时:30学分:2开课学期:第三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建筑物理》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理的功能和使用质量提供保证。

2.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案例、现场、演示等来体会声光热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情境设计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音质、照明等内容;综合应用建筑物理声光热的知识对家装、公装及综合建筑物进行包含声光热方面的装饰设计。

3.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分模块式教学,分别按建筑光学、建筑声学和建筑热工学等进行,通过演示,并结合建筑现场及涉及到的如热工保温材料,吸、隔声材料和灯具、光源都使用真实材料让学生认识,真正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传统教学常出现无法下手的尴尬局面。

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

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课间多信息量、多案例的学习,并在课程后设置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光学知识:(2)熟悉声学知识;(3)掌握热工学知识。

2.能力目标(1)合理设计室内外照明的能力;(2)具有设计声环境的能力;(3)具有设计室内外保温与节能的能力;(4)具有综合设计民用建筑室内声光热的能力;3.素质目标(1)团结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2)吃苦耐劳、敬业精神(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4)具有创新意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建议本课程必须将必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贯穿在建筑物照明、隔热、保温等的设计过程中,内容循序渐进,形式从简单到复杂,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循环,使学生对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建筑物理教案模板范文

建筑物理教案模板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3)学会分析声学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建筑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

2. 难点:(1)声学问题的分析;(2)声学参数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声学问题;3. 实验法:通过声学实验,让学生掌握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建筑声学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建筑声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讲授新课(1)讲解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介绍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

3. 案例分析(1)展示几个实际建筑声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实验教学(1)进行声学实验,让学生掌握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物理》2. 多媒体课件:建筑声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操作等;3. 实验设备:声级计、分贝计等;4. 案例资料:实际建筑声学案例。

《建筑物理》教学日历

《建筑物理》教学日历

《建筑物理》教学日历主讲教师: 杨春宇 2012 - 2013 学年 春 季学期课程名称: 建筑物理课程编号/课序号:JZWL-2012 J 授课班级: 建筑学1-4班 职 称: 教授 合讲教师: 唐鸣放、陈仲林、何荥、吴静、许景峰、刘英婴、严永红、谢晖、张海滨、尹轶华、翁季、杨真静、宗德新、黄海静、陶陶教材:《建筑物理(图解版)》,陈仲林,唐鸣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参考书目:1.《建筑物理》,柳孝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07月2.《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08月3.《建筑物理》,华南理工大学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08月4.《建筑采光和照明设计》杨光璇,罗茂羲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11月5.《城市光环境》,陈仲林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6.《城市光环境设计》,(荷)范山顿编著,章梅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7.《视觉与视觉环境》,杨公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06月8.《建筑热物理基础》,陈启高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9.《室内热环境设计》,刘加平,杨柳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04月10.《Heating Cooling Lighting》,Norbert Lechner,Wiley,2000.12 11.《建筑热环境》,刘念雄,秦佑国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12.《人与室内环境》,S.A.康兹,魏润柏合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13.《建筑热过程》,彦启森,赵庆珠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14.《传热学》,章熙民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15.《建筑环境学》,朱颖心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07月16.《建筑声环境》(第二版),泰佑国,王炳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08月17.《声学基础》,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03月18.《建筑声学设计原理》,吴硕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19.《实用建筑声学》,项端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20.《演艺建筑——音质设计集成》,项端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1.《建筑声学设计指南》,(美)詹姆斯·考恩编李晋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01月22.《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07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
应用
重点: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自然通风降温措施;
建筑隔热、
隔热、通风方法的建筑应用案例分析
课堂讲授、
4
建筑通风 4 难点:围护结构隔热措施;隔热、通风方法的 小组讨论 -
应用
结合测试
实验的校
5
建筑遮阳
4
重点:建筑日照规律;遮阳建筑案例分析 难点:建筑遮阳措施的评价、应用
课堂讲授、 园建筑“绿 小组讨论、 色化”调研 实验调研 与设计
——光环
境部分
声音的基本
重点:人的听觉特征
12 知识
4 难点:声音的计量、叠加
课堂讲授 -
13
材料、结构 的声学特征 4 建筑隔声
重点:吸声材料、结构的分类与特性 难点:墙体、门窗的隔声特性及其提高隔声性 能的主要措施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
14
室内声学与 厅堂音质设 4 计
重点:厅堂的音质评价 难点:混响时间;室内声压级;厅堂的体型设 计方法
课堂讲授
学生每人 至少阅读 两篇与绿 色建筑发
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展有关的
文章
建筑热工学
重点:实测法;模拟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热方式
2
的评估方法 4 难点:围护结构稳定传热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
重点: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围护结构受潮的防
3
建筑保温、 建筑防潮 4
止与控制;保温、防潮方法的建筑应用案例分 析 难点: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保温、防潮方法的
教学参考资料:《建筑热环境》刘念雄等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筑光环境》詹庆旋 著,清华大
学出版社、《建筑声环境》秦佑国等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简介:建筑物理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提高建筑功能质量,创造适宜的生
活和工作环境。本课程是研究建筑中声、光、热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任务在于使学
授课对象:2017 级建筑学 1 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王频/讲师,李宁/助理研究员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在课室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采用
E-mail、QQ 或电话等方式;3、采用预约方式,在办公室或教室单独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 ) 闭卷() 课程论文( ) 其它( ) 使用教材:《建筑物理》,华南理工大学等 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热环
境部分
8
建筑光学基
本知识
4
重点:基本光度单位;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射 难点:基本光度单位的应用
课堂讲授
-
9
天然采光
4
重点:窗洞口设计 难点:窗洞口形式的选择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
结合测试
实验的校
10 建筑照明
4
重点:室内工作照明设计 难点:室内工作照明设计
课堂讲授、 园建筑“绿 小组讨论、 色化”调研 实验调研 与设计
设计为目的 的校园建筑 3
评测方法 难点:校园建筑室内外光环
设计
光环境测试
境参数测试与数据分析
重点:环境噪声的基本测量
方法
以“绿色化”
难点:校园建筑室内外声环
设计为目的 的校园建筑 4
境参数测试与数据分析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声环
栏): ■核心能力 1. 具有运用数学、力学等自然 科学知识和建筑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核心能力 2. 具有方案设计与研究,数据 分析、信息综合等能力 ■核心能力 3. 具有工程实践所需技术、技 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 ■核心能力 4. 具有针对复杂建筑问题开展 分析、设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能 力 □核心能力 5. 具有项目管理与有效沟通表 达、团队领导与协作的能力 □核心能力 6. 具有发现、分析与解决复杂 工程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 7.具有环保意识,了解建筑设 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具备 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核心能力 8.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
和职业道德。(理解、运用)
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
道德
专业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 教学主题
时长
教学的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课程思政
重点:绿色建筑发展;室内热环境;城市气候
作业:要求
1
建筑热工学 的背景与设 4 计目的
和微气候 难点:风玫瑰图;城市小气候特点及内涵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建筑行业发展新时期我 国在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生态城市等方面
生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
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理的功能和使用质量提供保证。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
一、知识目标:
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
1. 掌握建筑物理专业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评价与设 计方法;(理解、运用、评价) 2. 掌握对建筑物理环境进行初步研究、对声光热数据进 行分析的能力。(理解、分析、综合)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建筑物理环境设计实践所需技术、工具与方法的 能力;(运用、分析、评价) 2. 具备以建筑物理环境优化为导向的分析、提出科学合 理的设计方案的能力。(运用、分析、综合)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具有环保意识,了解建筑物理环境、建筑技 术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塑造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理 解、运用) 2.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
15 噪声控制
4
重点:城市噪声的控制 难点:建筑设计中噪声控制的要点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实验调研
结合测试 实验的校 园建筑“绿 色化”调研 与设计 ——声环 境部分
合计: 48
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次 6-7 11 16
项目类型(验证/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建筑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Physic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63/4/3.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5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构造 授课时间:周三(3-4 节)、周五(1-2 节)
授课地点:12M201、调研及实验周授课地点根据 实际要求确定
综合/设计)
重点: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
定的基本测试方法
难点:校园建筑室内外热环
以“绿色化”
境参数测试与数据分析
设计为目的 的校园建筑 8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热环 境测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
综合
热环境测试
实验过程中主动思考理论
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去验证
实验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
辅相成
以“绿色化”
重点:室内外光环境的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