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效应
教育学的各种效应
教育学的各种效应教育这件事儿啊,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多有趣的教育学效应,就像一个个隐藏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现。
咱先说那个“晕轮效应”吧,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人长得特别好看,你就会觉得他啥都好。
在教育里呢,要是老师对某个学生特别喜欢,可能就会觉得这学生啥都优秀,哪怕有点小毛病也都不是事儿啦。
这可不行呀,咱得全面地看待每个学生,不能因为一点好就啥都好咯。
还有那个“刻板效应”呢,就跟给人贴标签似的。
一提起某个群体,就觉得他们都一个样。
比如说觉得男生理科好,女生文科好,这多不准确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不能用这种刻板印象去评判他们。
“首因效应”也很有意思呀,就是第一印象特别重要。
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呀,第一次和学生见面的时候,可得好好表现,给学生留下个好印象,不然以后想改都难咯。
“近因效应”呢,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印象最深。
学生要是最近表现好,老师可能就忘了他以前的调皮捣蛋啦。
这也告诉我们,不能光看一时呀,得长远地看。
“自验预言”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老师要是觉得某个学生行,那学生可能真的就越来越行;要是觉得不行,说不定就真不行了。
这可真是神奇呀,咱可得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预言呢!“马太效应”也常见呢,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这可不行呀,咱得多关注那些稍微落后的学生,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呀。
“仰巴脚效应”也蛮有意思,有时候有点小缺点反而让人觉得更可爱、更真实。
老师也不必总是高高在上,偶尔有点小失误,学生可能会觉得老师更亲近呢。
教育可不就是这样嘛,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现象和效应。
我们得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和学生相处,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深入地去理解每个学生,发掘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别总是用那些老一套的眼光去看学生,要与时俱进,用新的视角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这些效应就是我们手中的画笔,用好了就能画出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画卷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呀,难道不是吗?。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陈树良简阳教师进修校2011年2月一。
罗森塔尔实验(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简介•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
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
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
他和雕像久久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
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的始祖。
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L F.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最真实的谎言是权威性的谎言¡ª¡ª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大家,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自我暗示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g14)二、框架效应教育中框架效应的运用•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教育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
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
教育学中的十二大效应
教育中的十二大心理效应(一)2008-12-9 9:11:00阅读681 次参与讨论(0)收藏1.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2.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
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
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3.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
”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
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这种效应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理论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
以下是对其理论基础的分析:1. 心理学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研究。
他们认为,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因为学生的行为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评价的影响。
2. 教育学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育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关爱。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传递积极的期望教师应将积极的期望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好成绩。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传递积极的期望:(1)鼓励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信任学生:教师应信任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
(3)期望具体化:教师应将期望具体化,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相信你在这次考试中会取得好成绩,只要你努力。
”3. 调整教学方法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学中的效应
• • • • • •
皮格马利翁效应 莱斯托夫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备忘录效应 夹生效应
一个美丽的传说
• 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 • 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 • 不要当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 事。 • 每天划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分享。 • 接受孩子的各种感情表现,决不要轻易否定。 • 强调孩子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 让孩子负些责任,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 • 多花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
系列位置效应
• 在系列学习(Serial Learning)中,在一系 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 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 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 效果的趋势
蔡加尼克效应
•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 于对已完工作的记忆现象。备忘录效应
• 在记忆心理学中,人们把 要记的东西用笔记下来而 产生增强记忆的现象,即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好记 性不如烂笔头”。
•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 横批:不服(扶)不行。
皮格马利翁效应
鼓励与赞美能使白 痴变天才
金玉良言
• • • • ﹡ 赞美就像浇在玫瑰上的水;赞美的话并不费力,却 能成大事。 ﹡ 我们要下决心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每一个人加 以赞美,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 说句好话轻而易举,只需要几秒钟,但它的功效却 是巨大的,有的甚至能够让一个人收益终身。 ﹡ 爱、称赞、感谢都应该说出来,让对方知道,如果 你认为只放在心里就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 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 ﹡ 赞美和鼓励是引发一个人体内潜能的最佳方法。
常见十个教育理论
教育学中常用的十个原理一、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其它较长板子的优势作用常常因那块较短板子而被忽略;加长这块短板的长度所带来的效果成级数增长。
学生某一学科的能力缺陷将会影响其整体水平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最弱项往往影响其整体形象,并可能影响其整个人生;个别学生的所作所为常常影响一个班集体的形象;一小部分老师的形象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对其所在教师群体的评价。
因此,弥补弱势学科,改掉个体性格中的某些致命弱点,不让集体中的任何一员落伍掉队,意义重大。
也正因如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切实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
二、破窗理论:建筑物一个窗子或一块玻璃被人砸碎,如果不及时补上,其它的玻璃将碎得更快。
在人看来,反正是破窗子,再多碎一块也无所谓。
个别学生未被教育好,受其影响者会更多更快;一个知识点的疑惑被认为无所谓,会有更多的疑惑被认为无所谓;忽略或原谅自己偶尔的一些小过错,也就会继续为新的过错找理由,最后悔之晚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那么,在自我管理、班级教育中,应懂得防微杜渐。
三、磁化效应:一般普通的铁都具有磁性,但通常情况下其磁性不能像磁石、磁铁那样显示出来,因为其内部分子结构凌乱,正负两极磁性互相抵消了,而用磁石加以引导后,铁分子井然有序,从而就具有了磁性,具有了吸引力。
一个优秀集体的形成,同样也需要一种良性的外力作用加以引导。
校长有人格魅力,才会有一个团结上进的教师集体;班主任有人格魅力,才会有一个和谐奋进的班级;老师有人格魅力,才会有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的喜爱。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亲其师,信其道”,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四、安泰效应: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盖娅所生。
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
因为他在战斗无力时,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而继续作战,直至打败对手。
敌人发现了他的秘密,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
涟漪效应 教育学
涟漪效应教育学涟漪效应是指当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事件产生波动时,波动会向周围蔓延,并影响到周围的事物。
在教育学中,涟漪效应可以用来描述教育活动对学生和教师以及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涟漪效应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一、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活动的涟漪效应首先体现在学生身上。
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这种积极的影响会传递给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育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对教师的影响涟漪效应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身上,对教师的影响同样重要。
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这也会激发教师自身的专业热情和教育研究的热情。
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和教育同行。
三、对社会的影响涟漪效应的最终目的是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位优秀的教师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教育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教育学中,涟漪效应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育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育活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涟漪效应在教育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育活动对学生、教师和整个社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重视教育的涟漪效应,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涟漪效应的应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学断桥效应
教育学断桥效应1. 什么是断桥效应?断桥效应是指在教育学领域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现象。
它源于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如果没有掌握前置知识,会导致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产生困难,进而影响整个学习过程。
2. 断桥效应的原因2.1 缺乏前置知识断桥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缺乏必要的前置知识。
前置知识是指学习某一知识点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这些前置知识,就会导致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困难,从而产生断桥效应。
2.2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不当也是造成断桥效应的原因之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可能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无法有效地掌握知识点。
这样就会导致断桥效应的出现。
2.3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不足也是断桥效应的原因之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就会缺乏对知识的积极探索和学习的动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产生断桥效应。
3. 如何避免断桥效应?3.1 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要避免断桥效应,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掌握前置知识,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巩固前置知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也是避免断桥效应的关键。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讨论、做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3 提高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动力是避免断桥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设定学习目标、与他人互动等方式来提高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避免断桥效应的出现。
4. 断桥效应对教育的影响4.1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断桥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在遇到断桥效应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助,从而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2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断桥效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学生无法克服断桥效应,就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进而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的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效应蝴蝶效应破窗理论
1、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2、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
3、近因效应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效应蝴蝶效应破窗理论
1、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2、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
3、近因效应 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20个--著名效应
20个--著名效应马太效应马太效应(英语:Matthew effect),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1][2]。
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蝴蝶效应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是一种混沌的现象。
“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
鲶鱼效应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是指透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的一种效应。
在挪威,鲜活的沙丁鱼比急冻的要贵好几倍。
有说,在当地长期以来只有一艘渔船能做到将鲜活的沙丁鱼带上岸。
而个中秘诀,只有船长一人知道,而且始终没透露半句。
船长离世后,渔民在他的渔获盛器中发现一条鲶鱼东游西窜,沙丁鱼为闪避它而改变其一贯的惰性,不停游动,以求保命,终得以存活下来。
口红效应口红效应(Lipstick Effect)是指美国1930年经济大恐慌时期,人们消费能力有限,买不起高级消费品。
消费者会转而购买价钱较低的产品,这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犯错误效应(PRATFALLEFFECT):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
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牢骚效应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约通过“谈话试验“活动中总结到: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教育学效应之一:破窗理论
教育学效应之一: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
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破窗理论也叫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
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
比方说,你分别到两位朋友家做客。
朋友甲的家里窗明几净,地板上一尘不染。
十大教育学效应
十大教育学效应1、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2、蝴蝶效应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
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认为,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4、青蛙效应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
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
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0°-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激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
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反波效应教育学
反波效应教育学在咱们的教育领域里,有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叫做“反波效应”。
这可不是什么生僻的概念,其实就在咱们身边,只是很多时候咱们没留意罢了。
你想想看,咱平时教育孩子或者自己学习的时候,是不是有时候越使劲儿想做好一件事,反而越做不好?就好比你想把一个气球吹得特别大,结果用力过猛,“砰”,气球爆了!这就是反波效应在捣乱。
比如说,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给孩子报了一堆辅导班,天天督促孩子学习,想着这样孩子成绩肯定能提高。
可结果呢?孩子压力山大,越来越讨厌学习,成绩不升反降。
这难道不是反波效应在发挥作用吗?再比如说,有些同学自己给自己定了个超高的目标,每天都拼命学习,连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给自己留。
最后呢?身体累垮了,学习效率也越来越低。
这难道不是反波效应在“使坏”?那到底为啥会有这反波效应呢?其实啊,就像一辆车,你一直猛踩油门,不注意保养和调整,它能不抛锚吗?人的精力和心态也是一样的道理。
过度的压力和期望,会让人失去平衡,反而达不到原本想要的效果。
那咱们该怎么应对这讨厌的反波效应呢?首先得调整心态,别把目标定得太离谱,要一步一个脚印。
就像爬山,你总不能一下子就想飞到山顶吧,得慢慢爬,欣赏沿途的风景,这样才能不累,还能享受过程。
然后呢,得学会劳逸结合。
别整天就知道学习工作,该玩的时候就得玩,该休息就得休息。
你看那弹簧,一直拉一直拉,最后不就没弹性了吗?还有啊,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别老想着“我不行”“我做不好”,要多跟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的”。
这就好比给自己的心里种上一朵小花,让自己心情美美的,做事自然更有劲儿。
总之,反波效应虽然讨厌,但只要咱们明白了它的门道,就能巧妙地避开它,让咱们的教育和学习之路走得更顺畅,更愉快。
难道不是吗?。
关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些效应
关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些效应心理学和教育学,那可是藏着好多神奇的“宝贝”,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百宝箱!咱先来说说“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就好比你心里觉得一朵小花能开得特别美,天天给它浇水、跟它说话,结果它真就开得娇艳欲滴。
在教育里,老师要是真心相信学生能学好,给学生满满的期待和鼓励,那学生往往就能真的变得优秀起来。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要是老师总觉得某个学生不行,那这学生可能真就越来越差啦!这不就像你总说自己做不好一件事,结果真就做不好了一样吗?还有那个“晕轮效应”,就像月亮周围的光环,能把月亮衬托得更美。
要是一个人在某方面表现出色,比如学习好,那大家可能就觉得他啥都好,品德也好,体育也好。
反过来也是,要是一个人有个缺点被大家知道了,可能就觉得他哪儿都不好。
这多不公平啊,咱可不能这么片面地看待别人,也不能让别人这么看待自己,对吧?“木桶效应”大家也得知道。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
在学习上也是,不能有偏科,不然总成绩可就被拉下来啦。
就像跑步比赛,你一只脚跑得快,另一只脚跟不上,能跑赢吗?“鲶鱼效应”也很有意思。
在鱼群里放一条鲶鱼,能让其他鱼都活跃起来。
在班级里,要是来个特别活跃、积极的同学,是不是也能带动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变得更有劲头呢?“首因效应”也不能忽视。
第一次见面给人的印象特别重要,就像相亲的时候,第一眼看对眼了,后面才有发展的可能。
在面试、交友的时候,可得好好表现,给人留下个好的第一印象,不然可能就错过好多机会啦!“近因效应”也有它的门道。
最近的表现往往更能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
比如你平时表现一般,但最近特别努力,老师可能就会觉得你进步了。
所以啊,不管啥时候都不能松懈,要一直保持好的状态。
这些效应在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教育里更是常用。
咱们当老师的、当家长的,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利用这些效应把孩子教育好。
孩子们自己也得明白,别被这些效应给“坑”了,要发挥好的效应,克服不好的。
常见的丁达尔效应
常见的丁达尔效应1. 什么是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是指人们在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时存在的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该效应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丹宁和克鲁格于1999年提出,用以描述那些能力较差的人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较强的人则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相对低估。
2. 丁达尔效应的原理丁达尔效应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知识领域和元认知能力。
2.1 知识领域丁达尔效应在不同的领域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相对简单或者直观的领域中,能力较差的人可能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了解有限,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而在相对复杂或者抽象的领域中,能力较强的人则更有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有更深入的了解,能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2.2 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评估和控制能力。
能力较差的人往往缺乏对自己的准确评估能力,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而能力较强的人往往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有更全面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3. 实证研究证明丁达尔效应的存在已经在多个领域进行了研究和验证。
3.1 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完成一项认知任务,并在任务结束后对参与者的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那些能力较差的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较强的人则更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3.2 教育学在教育学领域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学生对自己学术能力的认知。
结果显示,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则更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3.3 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一项实证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创业者对自己商业能力的评估。
结果显示,那些刚刚开始创业的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那些有成功经验的创业者则更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4. 丁达尔效应的影响丁达尔效应对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4.1 个人影响丁达尔效应可能导致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偏差。
.罗森塔尔实验的内容
罗森塔尔实验的内容
罗森塔尔实验,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上著名的实验。
该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目的是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实验中,罗森塔尔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并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者”。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所有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发现这些被选中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且性格更加开朗、自信,求知欲更旺盛,更乐于与人交往。
这一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当教师对学生抱有高期望时,他们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支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绩,还对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抱有高期望,相信每个学生的潜力和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期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教育学效应【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近因效应】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青蛙效应】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
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
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0°- 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激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
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美人效应】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
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
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
”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我找给他们的零钱。
”【晕轮/光环效应】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
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通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
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晕轮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一定会给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对方的赏识,取得面试的成功。
比如,当招聘者问及你的英语水平时,你便用英语熟练地与其交谈,必然会引起招聘者的极大兴趣,很可能当场便与你拍板“成交”。
但在运用这一效应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制造“光环”效果,那种虚妄做出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木桶效应】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
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
……此种现象在管理学中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有个故事:天国主人要外出,临走前把家产分给3个不同才干的仆人,分别是五千、二千和一千。
那个领五千的随即去做买卖,又赚了五千;领二千的也赚了二千,唯独那个领一千的把银子埋到地里。
主人回来,对前两位大加赞赏,用原数奖励他们,却把第三位仆人的千两银子收回来奖给了第一位。
这就是《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的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即所谓“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
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
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
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
古人说“用人不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
【投射效应】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
”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
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
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
”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的吃一些飞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它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
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
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厨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的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
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位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竭尽全力干涉,然而,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加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俨然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
后来,校长改变了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没有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
过后,这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由于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而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