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决策有用性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决策有用性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决策有用性往往被视为信息使用者的最终需求。当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以及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决策有用性。

一、决策有用性的重要

决策有用性是会计存在的前提。会计就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定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服务。会计的决策作用无处不在。会计如果不能为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决策有用性对会计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聚集资本组成规模庞大的公司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数众多的股东必须依靠会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用性,如果对决策无所助益,就不值得提供该项信息。决策有用性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潜在投资者的需要,这就要求会计要面向未来,提供更多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既包括财务信息、定量及确定性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定性及非确定性信息。如1987年美国开始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也于1998年停止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改为现金流量表。为什么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下决心要废止这张已有17年编制历史,且为国际会计界广泛接受的财务状况变动表,而以现金流量表代替之,并且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跟随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注重现金流量信息,更注重决策有用性。而这一点并不能从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得到反映。

二、决策有用性是未来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灵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成为未来会计的主导方向。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未来会计提高决策有用性提供了技术条件。

1.会计信息将以充分性、实时性等特点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在创新能力成为资本的同时,知识也产品化、商品化了,因而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并正确计量其价值已成为可能,未来会计将呈现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时得到充分揭示的格局,真正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未来会计将扩大信息量,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与动态信息,数量与质量信息,物质类型与精神类型信息,前瞻性信息等。

通过互联网,未来会计将建立“实时核算系统”,对企业的各种交易和事项在发生时即可实时记录、实时处理、实时报告,日常信息揭示成为可能;并且提供“金字塔”式的报告结构,从最底层的原始数据到高层的浓缩信息,这里既包括通用信息,又包括专用信息,信息使用者可直接进入企业信息系统,与信息提供者进行双向交流,自主选择会计信息,从而满足其决策需要,不必再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去获得那些经综合的历史信息。

2.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重计量手段,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得到统一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信息的可靠性与不确定性常常发生矛盾。但我们不应当把相关性与可靠性对立起来。如果所提供信息虽真实可靠但对人们决策没有用处,即完全缺乏相关性,人们当然不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得这种信息。现在,国外会计界很强调会计

的相关性,甚至有人主张即使不够可靠,但只要相关的信息,也可以报告,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如果提供不可靠的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可能产生误导,相关性也不能得到保证。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会计采用单一计量属性。如果将单一计量属性向多种计量属性转化,提供多元的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将迎刃而解。一般情况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若两种不同计量属性的会计信息同时提供,则既可满足相关性,又可满足可靠性。再如历史成本不能解决知识经济中创新资产价值的计量,因此,在计量创新资产时,应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以反映创新资产的实际价值,列在财务报表表外予以披露。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得到统一,构成了会计职业赖以存在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

3.补充提供现金流量信息,使会计信息更相关

传统的、以权责发生制为特征的会计模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美国会计学家狄倩(Dechow)的回归检验证明,目前资本市场上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确定的盈利信息的重视程度,超过了现金流量信息。但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确定的盈利信息,容易为管理当局所操纵,一些“利润”数额非常可观的企业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因此应该补充提供现金流量信息,因为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较之盈利的信息更有利于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提供的信息而言,具有更大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更能顺应会计面向决策、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经济中,电子货币将广泛应用,现金流动将大大加快,这时现金流量信息对决策更为相关。

三、传统会计对决策有用性的局限

应当承认,传统的会计模式,特别是会计报表所规定要解释的项目和披露的信息,对报表的使用者决策是有一定作用的,尽管对他们的有用程度各不相同。但是

传统会计模式一直存在着缺陷,只不过在工业经济时代尚未显露出来。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不断遭到怀疑,传统会计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1.传统会计不能反映高科技企业或信息产业等的真实价值,使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降低。

传统会计采用单一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原则为会计计量基础,而高科技企业中知识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的未来价值,而历史成本反映的则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尽管历史成本会计信息也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决策有用不仅意味着简单地由过去推知未来事物,要真正决策有用,及时的现在信息和具备合理预测能力的未来信息必不可少。这就要求采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另外在高科技企业和信息产业以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比重越来越大,而传统会计尚未对这些主要的无形资产进行恰当地确认和计量,如将一些无形资产费用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账面资产的大小和利润的高低对决策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2.会计方法选择上受到限制。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的会计方法。在传统会计中,会计方法的选择,依据有二:(1)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2)简便性。一些能够使会计信息更加有用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由于操作上的难度而不得不被放弃,如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坏账准备金提取的账龄分析法等,这样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为了更好地满足决策需求,简便性不应成为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会计方法选择的惟一条件应是决策有用性。

3.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较差,并且只能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