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管理制度大全1通用.doc
合作社管理制度(精选5篇)

合作社管理制度(精选5篇)合作社管理制度篇1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针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分配活动而制定、遵守的法律、法规、规则、准则、方法等一系列规范约束性条款,统称为财务管理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有别于一般的盈利组织,主要体现自我服务的公益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某一产品的生产,某一行业的经营或某一服务领域共同组织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完全按照合作制原则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形成共同生产或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取得规模效益。
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一)核算体制专业合作社遵循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财务管理体制。
其最高权力机构为社员(代表)大会,依据社章设立理事会,监事会。
各类专业合作社应依据原行业财务制度,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本社的财务制度。
定期向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
(二)资金来源1、社员股金。
社员股金是为了取得专业合作社社员身份而缴纳的股金,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社员股金按实现的利润进行分红。
2、提留的风险金和企业发展基金。
按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提取的一般盈余公积金作为风险金,以及按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取一定比例的发展基金。
3、公益金按现行财务制度提取。
4、盈余积累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金。
5、银行贷款。
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按照银行贷款的要求向各类商行申请贷款。
6、供销合作社投入的资金7.其他来源,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
(三)盈余分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是由理事会提出具体分配方案,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模版(5篇)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模版一、统一生产计划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和本社产品实际,统一制订年度生产计划和各个阶段生产计划,由社员(或者生产场、加工厂)按生产计划落实生产,与合作社签订生产合同,计划合同做到“八定”。
即定定面积产量、质量规格、定农资农械需求、定技术服务、定安全生产责任、定产品交售办法、定加工要求、定管理人员工资报酬奖惩。
二、统一供应农资合作社根据生产需要和技术要求,统一组织为社员(或者生产场、加工厂)采购、供应生产资料和设备。
实行规模采购,努力减少社员的生产成本。
合作社统一采购供应的农资必须保证质量,适合本社各种生产和质量安全技术标准。
否则,造成的损失由负责采购的当事人赔偿。
三、统一技术标准合作社按照质量安全要求,统一组织制订、实施生产技术规程,按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
四、统一产品认证合作社统一认证认定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及地方名牌、著名商标等,提升产品品牌和档次。
五、统一指导服务合作社实行管理人员(或者社员代表)分生产区域、分产业产品品种负责制,统一对社员(或者生产场、加工厂)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和管理。
合作社对管理人员的报酬或补助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发放。
因指导服务不到位,造成损失的由负责人负责赔偿。
六、统一加工销售1、合作社统一生产加工,统一商标品牌,统一包装销售。
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网络,寻求定向加工,努力降低销售费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在合作社收购社员产品环节上,要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收购质量、价格、数量,对待社员要公平公正,不厚此薄彼;社员要维护本社形象和利益,要履约守信,不贪小利;社员要听从统一指挥,服从统一调度,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交售产品,使产品能及时加工、包装、调运,进入市场。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模版(2)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一、总则农村合作社是依法成立、自愿入社、自愿退出、自主经营、利益共享的经济组织,依法享有经济、社会和法律等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合作社制度牌范本

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二条本合作社管理制度旨在保障社员合法权益,规范合作社经营行为,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合作社设立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
第四条社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第六条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合作社的财务和经营管理活动。
第七条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第三章财务管理第八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完整、准确。
第九条合作社的财务预算、决算和利润分配方案应当提交社员大会审议通过。
第十条合作社应当依法缴纳税款,按时支付工资、福利和其他费用。
第四章生产经营第十一条合作社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社员意愿,制定和调整生产经营计划。
第十二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三条合作社应当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社员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五章社员管理第十四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社员管理制度,规范社员行为。
第十五条合作社应当定期组织社员培训,提高社员的合作意识和业务水平。
第十六条合作社应当关心社员的生活,为社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六章合作社的解散和清算第十七条合作社解散应当依法进行,并提交社员大会决议。
第十八条合作社清算组负责合作社的清算工作,清算组成员由理事会指定。
第十九条合作社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法律法规和社员大会的决议进行分配。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自社员大会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合作社理事会。
第二十二条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5篇)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一、理事会职责一、组织召开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并向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其它需要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的事项。
二、在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执行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策。
三、制定本社的生产经营计划、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内部管理制度。
四、设置内部管理机构,聘用或解聘合作社经理和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并制定奖惩办法和报酬标准。
五、代表本社对外签订协议、合同和契约。
六、组织成员参加培训和开展各种互助协作活动。
七、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
八、接受监事会对本社生产、经营、分配、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督,并对监事会提出的监督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
九、讨论本社成员的加入、退出、除名、继承等事项。
十、履行本社章程和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它职权。
二、理事长岗位职责一、主持理事会的全面工作,组织召开理事会、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
二、制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计划,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内部管理制度。
三、主管合作社财务部工作,按照费用开支制度审批合作社的费用开支。
四、代表合作社承担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产业发展的科技推广应用,全面负责合作社的生产、加工和营销,并代表合作社签订营销及收购协议、合同和契约。
五、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反映成员的意愿和要求,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生产、加工、营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搞好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做好协调服务。
三、监事会职责一、监督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对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决议和本社章程的执行情况。
二、监督检查本社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及盈余分配情况,负责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并向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审计结果。
三、监督检查理事会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四、向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提交监事会工作报告和各项决议执行情况的审查报告。
五、列席理事会会议,向理事会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5篇)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合作社的管理,保障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合作社会员的权益和义务第二条合作社会员享有以下权益:1. 参与决策权:合作社会员有权参与并表决关于合作社事务的决策;2. 被选举权:合作社会员有权被选举为合作社管理机构的成员;3. 分红权:合作社会员有权按照合作社规定,获得合作社的经济利益分红;4. 信息权:合作社会员有权获取合作社的经营信息,包括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等;5. 退出权:合作社会员有权按照规定程序退出合作社。
第三条合作社会员应履行以下义务:1. 遵守合作社章程和决策:合作社会员应遵守合作社章程和经过合法程序决定的合作社事项;2. 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合作社会员应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为合作社的发展作出贡献;3. 守信经营:合作社会员应诚实守信地经营,遵守商业道德,不得损害合作社的利益;4. 缴纳会费:合作社会员应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按时缴纳会费。
第三章合作社管理机构第四条合作社设置管理机构,包括理事会、监事会和理事会办公室。
第五条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策合作社的重大事务。
理事会成员由合作社会员选举产生,任期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
第六条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合作社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监事会成员由合作社会员选举产生,任期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
第七条理事会办公室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理事会的决策,并对合作社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第四章合作社经营活动第八条合作社从事的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作社章程的规定。
第九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十条合作社应及时向会员公开财务信息,接受会员监督。
第五章合作社的退出与解散第十一条合作社会员有以下退出合作社的情形:1. 自愿退出:合作社会员可以根据合作社章程规定的程序,自愿退出合作社;2. 违约退出:合作社会员严重违反合作社章程或经营规定,影响合作社利益的,合作社有权决定将其排除在合作社之外;3. 转让退出:合作社会员可以将其在合作社的股权转让给其他合作社会员或第三方,经合作社章程规定的程序完成股权转移后退出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

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
第一条总则。
1. 为规范合作社成员的行为,维护合作社的正常运作秩序,保障合作社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合作社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1. 合作社成员有权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享有合作社经营所得的分红权利。
2. 合作社成员有义务遵守合作社的章程和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维护合作社的利益和形象。
第三条组织管理。
1. 合作社设立理事会,由合作社成员选举产生,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2. 合作社设立监事会,由合作社成员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合作
社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第四条经营活动。
1. 合作社成员应当按照合作社的章程和规定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不得擅自进行违规操作。
2. 合作社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第五条分红分配。
1. 合作社的经营所得按照合作社章程和规定进行分配,分红比例由理事会决定。
2. 分红分配应当公平合理,不得存在利益输送和不当占用合作社资金的行为。
第六条纪律处分。
1. 对于违反合作社章程和规定的行为,合作社有权进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罚款、暂停资格或开除会员等处罚措施。
2. 纪律处分应当依据事实和情节严重程度进行,不得存在滥用权力和歧视行为。
第七条附则。
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过理事会讨论决定。
2. 合作社成员有权对本规章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合作社应当认真对待并进行合理回应。
以上为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合作社成员应当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依据规定进行处理。
合作社管理制度模版(6篇)

合作社管理制度模版理事长岗位责任制一、认真贯彻党的____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强化财务建设,搞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二、组织本社人员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抓好本社财务管理,着重抓好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四、坚决执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全面掌握本社财务状况,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加强内部管理,制订工作计划和岗位责任制,调动本社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合作社”工作职能,促进本社财务规范化、制度化。
六、组织本社人员,努力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经理岗位责任制一、服从本社成员大会的决议,认真服从理事会的领导及时向成员大会和理事会或理事长汇报工作。
二、积极工作,以为本社成员增加收入为工作己任,按时完成合作社制定的各项经济指标。
三、对外协调各部门关系,积极争取资金,招商引资来促进合作社大发展。
四、遵守各项财务制度,及时向理事长汇报,不得擅自支出现金。
五、接受执行监事监督和审计部门的财务审计。
六、完成理事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会计核算员岗位责任制一、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帐、登帐,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按《会计法》的要求做好财会工作。
二、定期与社出纳对帐、结帐,并进行盘库,做好总帐明细帐,按时上报会计报表。
三、严格执行财会制度,对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有权拒绝入帐,有权反映财务上存在的问题。
四、及时提供本社民主理财小组对本社帐目的审计,并负责解答提出的问题。
五、根据合作社财务公开的要求,做好本社财务公开,及时填写公开内容。
六、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存档会计资料及营销、承包经营合同文书资料,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七、做好财务管理和本社财务人员的业务辅导、培训。
八、做好本社经营项目合同的签订、鉴证工作。
出纳员岗位责任制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廉洁奉公,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制度使用现金。
二、做到出纳现金严格分库保管制度,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制度。
合作社规章制度

合作社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合作社的管理和运作,保障合作社成员的合法
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合作社成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作社章程,维护
合作社的利益,不得损害合作社的声誉。
第三条合作社成员应当遵守合作社的管理制度,服从合作社的
管理决定,不得擅自行使合作社的权利。
第四条合作社成员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合作社的会费和其他费用,不得拖欠或拒绝缴纳。
第五条合作社成员应当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发挥自己
的专长和能力,为合作社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六条合作社成员应当遵守合作社的劳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第七条合作社成员应当保守合作社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合作
社的经营信息,不得利用合作社的资源谋取个人私利。
第八条合作社成员应当尊重合作社的领导和其他成员,不得有言语或行为上的侮辱或歧视。
第九条合作社成员如有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合作社有权依据章程对其进行纪律处分,甚至开除合作社成员资格。
第十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合作社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以上为合作社规章制度,望各位成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合作社的利益和形象。
合作社规章制度

合作社规章制度
第一条,组织架构。
1.1 合作社设立理事会,由合作社成员选举产生,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1.2 合作社设立监事会,由合作社成员选举产生,监事会负责对合作社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条,成员权利和义务。
2.1 合作社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有权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管理。
2.2 合作社成员有义务遵守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合作社的利益。
第三条,经营管理。
3.1 合作社应当根据成员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经营
计划和发展规划。
3.2 合作社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经营,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经营活动。
第四条,财务管理。
4.1 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4.2 合作社应当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向成员公开财务信息,确保财务透明度。
第五条,纪律处分。
5.1 对于违反合作社规章制度的成员,合作社有权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2 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暂停权利、取消成员资格等。
第六条,修改和解释。
6.1 对于合作社规章制度的修改,应当由理事会提出并经过成员大会的讨论和表决通过。
6.2 对于合作社规章制度的解释,由理事会负责,并向成员公开解释。
以上为合作社规章制度,各成员应当遵守并执行。
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合作社管理制度(4篇)

合作社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促进合作社成员的自觉遵守合作社章程和决议,保障合作社正常运转,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是合作社基本规范和运作标准,适用于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第三条合作社管理制度应遵循合作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对等的原则。
第四条合作社在设立之日起即适用本管理制度。
合作社成员通过加入合作社,即视为同意遵守本管理制度。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的修改需经合作社的决议,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合作社的管理机构是合作社大会和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第二章合作社大会第七条合作社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合作社成员组成。
第八条合作社大会由每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召开临时大会。
第九条合作社大会的召开需提前三十天通知全体合作社成员,并公示召开时间、地点和议程。
第十条合作社大会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合作社的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二)合作社的年度财务报告;(三)合作社的重要事项的讨论和决策;(四)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的修改。
第十一条合作社大会的决议采取的原则是绝对多数原则,即有效出席的合作社成员过半数同意的决议为有效。
第十二条合作社大会的会议记录应做好并保存,并及时通知全体合作社成员。
第十三条合作社成员有权参加合作社大会,并对合作社的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合作社成员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合作社大会和理事会的成员。
第三章理事会第十五条合作社的理事会是合作社大会的执行机构。
第十六条合作社理事会由合作社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
第十七条合作社理事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执行合作社大会的决议;(二)制定合作社的重要决策;(三)监督合作社的日常运营;(四)审议和决定会员入社、出社和退社等事宜。
第十八条合作社理事会应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特殊情况下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第十九条合作社理事会决议采取的原则是多数原则,即出席会议成员过半数的同意的决议为有效。
合作社员工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合作社员工管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确保合作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合作社全体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二、员工招聘与录用第四条合作社员工招聘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岗位需求、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择优录用。
第五条招聘程序包括:发布招聘信息、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录用通知等。
第六条新员工录用后,需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员工培训与晋升第七条合作社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技能提升和职业道德教育。
第八条员工晋升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员工的业绩、能力、潜力等因素进行选拔。
第九条员工晋升程序包括:自我推荐、部门推荐、考核评审、公示等。
四、员工考核与奖惩第十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员工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第十一条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果、团队协作等方面。
第十二条员工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十三条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表现不合格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调整或辞退。
五、员工福利与待遇第十四条合作社应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合作社应关心员工生活,定期举办员工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第十六条合作社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六、员工离职与退休第十七条员工离职应提前一个月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八条员工退休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七、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合作社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合作社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合作社的管理,提高合作社的运营效率,根据合作社组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合作社管理制度是合作社的基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合作社全体会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合作社会员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活动。
第四条合作社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第五条合作社成员应当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合作社的利益。
第二章合作社的组织和管理第六条合作社应当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集体决策、民主管理。
第七条合作社理事会由合作社会员选举产生,负责制定合作社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规划。
第八条合作社监事会由合作社会员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合作社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第九条合作社管理人员由合作社理事会任命产生,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管理决策的公平合理,保障会员的权益。
第三章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第十一条合作社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合作社章程的规定。
第十二条合作社应当按照市场需求和会员需求,积极开展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合作社应当加强会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会员的专业能力和经营水平。
第十四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财务公开、透明。
第十五条合作社应当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和违反规定的会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
第四章合作社的沟通和协作第十六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定期的会员大会和理事会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会员的意见和要求。
第十七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交流和合作机制,促进会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第十八条合作社应当积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
第十九条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方便会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
第五章合作社的发展和优化第二十条合作社应当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
第二十一条合作社应当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合作社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合作社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合作社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合作社全体成员及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第三条合作社质量管理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全程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条合作社应当设立质量管理组织,明确质量管理职责,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合作社设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理事长担任,副组长由副理事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合作社质量管理策略、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合作社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成员若干名。
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由理事长提名,理事会批准。
质量管理办公室的职责包括:(一)组织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和追溯;(四)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和宣传;(五)建立健全质量档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七条合作社成员应当履行以下质量管理职责:(一)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合作社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二)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三)按照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四)妥善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报告质量安全事故。
第三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第八条合作社应当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操作规程,明确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第九条合作社应当加强农产品原料采购管理,选择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原料,对原料来源地进行核实,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第十条合作社应当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药、兽药等残留物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制度

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管理活动,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维护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合作社的生产管理活动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地方农业发展规划。
第三条合作社的生产管理活动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
第四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生产组织管理第五条合作社应设立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合作社的生产活动。
第六条合作社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确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
第七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生产队伍,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生产计划管理第八条合作社应根据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年度生产计划,报批相关部门。
第九条生产计划应包括作物种植计划、养殖计划、农产品加工计划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生产活动的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信息。
四、农业生产质量管理第十一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二条合作社应严格执行农药、化肥、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规定,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第十三条合作社应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
五、生产资料采购和管理第十四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生产资料采购制度,确保生产资料的质量和供应。
第十五条合作社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合理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第十六条合作社应对生产资料进行妥善保管,防止生产资料的丢失、损坏或变质。
六、生产成本和收益管理第十七条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生产成本和收益管理制度,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第十八条合作社应对生产成本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人工、物资、设备等各项费用。
第十九条合作社应根据生产情况和市场变化,合理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确保合作社成员的收益。
合作社规章制度

合作社规章制度第一条合作社的宗旨和任务。
1. 合作社的宗旨是团结合作、互助共赢,促进成员共同发展。
2. 合作社的任务是为成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条合作社的成员。
1. 合作社的成员应当遵守合作社章程和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合作社的利益。
2. 合作社的成员应当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共同推动合作社的发展。
第三条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1. 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保障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2. 合作社应当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定。
第四条合作社的财务管理。
1. 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财务的透明和合法性。
2. 合作社应当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五条合作社的利益分配。
1. 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应当按照成员的投入和贡献进行公平分配。
2. 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利润分配制度,确保成员的利益得到保障。
第六条合作社的社会责任。
1. 合作社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
2. 合作社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第七条合作社的奖惩制度。
1. 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
2. 合作社应当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成员进行相应的处罚,维护合作社的正常秩序。
第八条合作社的变更和解散。
1. 合作社如需进行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变更,应当经过成员大会的讨论和表决。
2. 合作社如需解散,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进行清算和分配。
第九条合作社规章制度的修订。
1. 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如需进行修订,应当经过成员大会的讨论和表决。
2. 合作社的规章制度修订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
以上为合作社规章制度,各成员应当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合作社的利益和稳定发展。
经济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本

经济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经济合作社的运营管理,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合作社名称:×××经济合作社。
第三条本合作社的宗旨是:成员互助,合作共赢,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条本合作社的主要业务:(一)组织成员开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二)为成员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资金互助等服务;(三)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等业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本合作社设理事会、监事会和成员大会。
第六条理事会由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理事组成,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
第七条监事会由监事长和监事组成,负责对合作社的财务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第八条成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
第三章财务管理第九条本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十条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由理事长负责,具体事务由会计和出纳负责。
第十一条合作社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相关财务报表。
第十二条合作社的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四章成员权益第十三条成员享有以下权益:(一)参加成员大会,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按照出资额获得合作社的收益;(三)按照出资额享有合作社的财产权;(四)查阅合作社的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五)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合作社的管理和经营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成员应履行以下义务:(一)按照出资额缴纳股金;(二)遵守合作社的章程和制度;(三)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四)不侵占、挪用合作社的财产;(五)按照约定履行与合作社的合同。
第五章经营管理第十六条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按照市场需求和成员意愿进行,确保经济效益。
第十七条合作社应加强与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合作社规章制度

合作社规章制度
第一条合作社的宗旨和任务。
1. 合作社的宗旨是为了促进成员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促进社区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2. 合作社的任务是为成员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社的成员资格。
1. 凡是同意合作社宗旨和任务,并愿意遵守合作社规章制度的个人或组织,均可成为合作社的成员。
2. 成为合作社成员需要经过合作社成员大会的审议和通过。
第三条合作社的管理机构。
1. 合作社设立理事会,由合作社成员选举产生。
2. 理事会负责制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和经营计划,监督合作社
的日常经营管理。
第四条合作社的经济管理。
1. 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合作社成员大会决定。
2. 合作社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确保经济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五条合作社的成员权利和义务。
1. 合作社成员有言论自由和参与合作社管理的权利。
2. 合作社成员有义务遵守合作社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合作社
的经济活动。
第六条合作社的退出和解散。
1. 合作社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申请退出合作社。
2. 合作社解散需要全体成员大会通过,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清
算和结算。
第七条合作社的纪律和奖惩。
1. 合作社成员应当遵守合作社的纪律要求,不得损害合作社的利益。
2. 对于违反合作社规章制度的成员,合作社有权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为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希望各位成员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合作社的利益和发展。
农业合作社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合作社的人员管理,提高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人员素质,保障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合作社全体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
第三条人员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录用第四条人员招聘应当根据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和岗位要求,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五条招聘程序如下:(一)发布招聘信息;(二)资格审查;(三)面试;(四)考核;(五)体检;(六)录用。
第六条录用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二)具备相应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三)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工作;(四)服从合作社的管理和调配。
第三章人员培训与考核第七条合作社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八条培训内容应包括:(一)政策法规培训;(二)业务技能培训;(三)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培训;(四)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培训。
第九条员工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一)工作态度;(二)工作能力;(三)工作业绩;(四)团队合作;(五)遵纪守法。
第四章人员调配与晋升第十条人员调配应遵循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
第十一条员工晋升应根据工作表现、能力素质和岗位需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第十二条晋升程序如下:(一)员工提出晋升申请;(二)部门经理进行初步审核;(三)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综合评定;(四)经合作社理事会批准;(五)办理晋升手续。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三条对表现优秀、成绩显著的员工,合作社将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第十四条对违反合作社规章制度、损害合作社利益的员工,合作社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奖励与处罚的具体措施如下:(一)奖励:奖金、晋升、表彰等;(二)处罚: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合作社理事会负责解释。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

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篇1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规范运营。
规范运营可以从登记注册,办公室布局,社员管理,决策规范,业务规范,荣誉添加等几个方面努力改进,目标是按照示范社的要求规范发展。
(一)登记注册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是合作社规范运营的第一步。
合作社首先要取得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三个法定注册登记证件。
一般是到工商局取得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局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局和地税局取得税务登记证。
(二)办公室布局办公室的布局一方面是政府检查的重点,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社员的门面。
规范的合作社布局一般包括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室外部分:门头上要悬挂合作社全称横排,大门两侧门框边上挂合作社牌子、分站牌子等其他牌子,门上一般要贴上“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字样,窗上要贴合作社的口号和服务,比如“服务三农”“民主管理”“造福社员”等。
室内部分主要是在营业窗口设计上,要避免装修成银行的样子,不要有大的封闭玻璃墙。
一般要体现亲民性。
在墙上要挂上合作社章程、各项管理制度、中央的政策文件节选、合作社宗旨和理念、领导人照片等。
(三)社员管理合作社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管理社员。
凡入社农户,都要填写入社申请表,复印本人户口本复印件或身份证复印件留底,发放社员证。
在日常的交易过程中,要建立合作社成员账户,在成员账户和社员证同时记录交易信息,作为年底分红以及申报国家补贴的依据。
社员退社要提前申请,经理事会批准后办理退社手续,以合适的形式退还社员股金以及公积金。
总之,无论是入社、交易、分红、退社都要有流程有底案。
(四)决策规范合作社要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制定和执行决策事项。
社员大会由全体社员参加,一年至少召开一次,主要用来修订章程、分红、选举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制定来年发展计划以及增资扩股等重要事项。
社员大会表决要经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每个社员签字生效,要留有会议记录。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模板范文(五篇)

农村合作社管理制度模板范文(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和规范农村合作社的管理机制,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保障会员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农村合作社是按照“自愿、互利、民主、法人”原则组织成立的农村经济组织,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农村合作社的管理。
第三条农村合作社应依法合规经营,依据本制度进行管理。
第四条农村合作社应注重社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社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五条农村合作社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社员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第六条农村合作社应当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决策科学、监督有效、执行有序。
第二章合作社的组织结构第七条农村合作社依法成立,应设立如下组织结构:(一)会员代表大会:由社员选举产生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重大决策和选举合作社理事会。
(二)合作社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制定合作社的管理规定和监督合作社的日常事务。
(三)监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行为,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和合作社理事会报告。
(四)合作社负责人:由合作社理事会选举产生或聘任,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执行。
第八条农村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应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级组织协调工作,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第九条农村合作社应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流通畅通和及时反馈。
第三章会员的权益和义务第十条农村合作社会员享有以下权益:(一)平等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按照合作社规定享受其发展中的利益,合理分享合作经济发展成果。
(三)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监督,对合作社的经济责任有表决和监督权。
(四)根据经济贡献得到公正报酬。
第十一条农村合作社会员应承担以下义务:(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作社的章程、规章制度。
(二)按照合作社的规定参与合作经营活动,共同经营优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
(三)按照合作社规定的要求交纳会员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社管理制度大全1xxx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一、社员(代表)大会由全体社员(代表)组成,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1、制定和完善合作社章程、制度,决定有关解散、合并、联合等重大决议;2、选举和罢免理事会、监事会成员;3、审查批准理事会、监事会工作计划、工作报告,以及财务计划和报告;4、审查批准产业发展、业务发展计划及重大生产经营项目;5、审议批准年度盈余分配方案和亏损处理方案;6、讨论决定社员交纳的股金总额,每股股金额度、个人认购股金的最大份额;7、决定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8、听取理事长或理事会关于社员变动情况的报告;9、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二、社员(代表)大会应当有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社员( 代表)出席方可召开。
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或作出决议,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
出资额较大的社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
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社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十。
享有附加表决权的社员及其享有的附加表决权数,应当在每次社员大会召开时告知出席会议的社员(代表)。
三、社员(代表)大会的召集由章程规定,每年至少召开一至二次社员(代表)大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二十日内召开临时社员(代表)大会:五分之一以上社员或三分之一以上社员代表提出;执行监事或监事会建议;理事会认为有必要时;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前,理事会须提前五天向社员(代表)通报会议内容、时间、地点,否则社员有权拒绝参加。
四、社员(代表)大会应当将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由出席会议的社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五、本社社员超过一百五十人时,可以按照章程规定设立社员代表大会。
社员代表大会按照章程规定可以行使社员大会的部分(或者全部职权)xxx合作社理事会工作制度一、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
本社理事会由5名理事组成,设理事长1名,理事4名。
理事会成员由社员(代表)大会从本社社员中选举产生,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理事长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
二、理事会职权1、组织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并向社员通报工作开展情况,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2、制定实施本社发展规划、年度业务经营计划、内部管理规章制度;3、组织社员培训,开展各种协作活动;4、管理本社资产和财务,保障财产安全;5、接受、答复、处理执行监事或监事会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意见;6、决定社员入社、退社、继承、除名、奖励、处分等事项;7、决定聘任或解聘理事长助理、财务、会计等管理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8、履行社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办理章程中所规定的其他事项。
三、理事会应严格遵守各项报告制度,定期向社员(代表)大会提出有关业务、财务等工作报告。
四、理事会负责经营本社业务,保护本社一切财产,如有违法失职、徇私舞弊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
情节严重者,须负法律责任。
五、理事会表决制度理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并经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同意方可形成决定。
理事会所议事项要形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理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理事个人对某项决议有不同意见时,其意见应记入会议记录并签名。
执行监事(或者监事长)列席理事会会议,理事会会议可以邀请3至5名社员代表列席,列席人员无表决权。
六、理事会接到监事会意见或建议的书面通知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
七、本社理事长为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其主要职权:1、召集并主持理事会会议,按章程主持社员(代表)大会;2、签署本社社员出资证明;3、签署聘任或解聘本社理事长助理、财务、会计等管理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组织实施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决议,检查决议实施情况;5、代表本社开展对外交流、经济合作及有关商务合作事项等;6、履行社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xxx合作社监事会工作制度一、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构,代表全体社员监督合作社的财务和业务执行等一切相关事宜。
本社监事会由3人组成,设监事长1人,监事2名。
监事会成员由社员(代表)大会在本社社员中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合作社理事长、理事长助理及财务、会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二、监事会的职权:1、监督理事会对社员(代表)大会决议和本社章程的执行情况;2、监督检查本社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情况;3、监督理事会和本社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4、向社员(代表)大会提出年度监察工作报告;5、向理事长或理事会提出工作质询和改进工作的建议;6、代表本社负责记录理事与本社发生业务交易时的业务交易量(额)情况;7、如发现理事会有违法或徇私舞弊行为,应及时阻止或提出反对意见报告,要求召开临时社员(代表)大会,并报告有权机关予以处置;8、履行社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三、监事会会议由监事长召集,监事长因故不能召集会议时,可以委托其他监事召集。
合作社管理制度大全1第2页四、监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监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监事出席方能召开。
重大事项的决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监事同意方能生效。
五、监事会所议事项要形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监事个人对某项决议有不同意见时,其意见也要记入会议记录并签名。
xxx合作社议事规则制度一、本社按照“社员(代表)大会决策、理事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社员团结合作”的民主管理机制进行运行。
二、社员(代表)大会按照章程规定召集和主持召开,其选举、决议、表决必须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其内容,按照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采取举手通过、举手表决、投票选举等方式进行。
三、理事会实行集体决议,分工负责,民主集中制;理事会由理事长主主持,在其职权范围内研究决定事务,重大事项需形成方案提请社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事项需表决的采取举手或投票表决方式进行。
四、监事会由监事长主持,按照章程规定的职责,研究制订对理事会及其成员、经营管理人员、合作社社员进行监督检查的办法和方案,提出质询建议内容、方式和答复要求。
监事会书面提出质询问题的同时,有权书面通知停止所质询对象的疑惑行为,当答复通过后方可解除;质询对象答复解释说明不清,或者拒不整改的,根据质询问题的大小和质询对象的不同,通过提请理事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表决解决。
五、根据全社社员居住分布状况和生产状况,实行每个理事、监事、社员代表分工联系社员制度,开展生产经营指导服务,确保信息畅通。
xxx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社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保护全体社员的合法权益和资产运行安全,根据《会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财务工作应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工作准则,及时编制财务计划,准确开展财务核算,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完整保存财务资料。
第三条一切从勤俭出发坚持勤俭持社,厉行节约合理使用好合作社的每一分资金。
二、会计工作职责第四条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编制和执行财务预决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第五条对合作社生产成本和相关费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社各生产环节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六条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及时开展记账、复账和报账工作,做到手续完备、数据准确、账目清楚、资料齐全。
按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第七条定期检查分析合作社财务、成本和利润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及时向理事会或理事长报告财务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向监事会和全体成员公开财务收支状况。
三、出纳工作职责第八条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现金出纳各种账据,严格审查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得坐收坐支,不得白条抵库。
第九条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日常零星开支所需备用金限额为1000元,超过部分必须及时存入银行,严禁公款私存。
第十条建立支票管理制度,健全支票使用手续,使用支票须理事长签字后,方可生效。
第十一条配合会计做好各种账务处理;配合银行做好对账、报账工作。
完成理事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开支报账管理第十二条社内非生产性开支5000 以下由理事长审批,5000元以上由理事会审议通过。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开支的,与理事会商议,事后向监事会说明事由。
生产性开支10000 元以下由理事长审批,超过10000元由理事会审议通过。
第十三条本社办公用品的购置和生产资料的采购须报理事长批准后才能购买。
采购生产资料还需二人以上方能进行。
第十四条凡本社管理人员的伙食费一律自理,如有特殊原因外出就餐须经理事长同意。
因工作需要接待客人的需经理事长批准。
第十五条因公出差、开会、学习培训等费用须报财务登记,否则不能报销补助;开会、学习、食宿举办方已支付的,只报往返交通费用,食宿举办方未支付的,按有关标准据实报销。
五、现金及存款管理第十六条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不准白条抵库,不准坐支挪用,不准公款私存,库存现金不准超过规定限额。
第十七条建立现金出纳员岗位责任制,实行帐、款分别管理,出纳员不登记会计记录,负责办理库存现金的收、支和保管工作。
第十八条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支票、存折和印鉴应分别妥善保管,定期核对账目。
第十九条严格开支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不得付款,对不合理的开支,出纳员有权拒付。
第二十条现金日记账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帐页和正规的票据,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设立规范的账目。
六、资产及物资管理第二十一条固定资产属全体成员所有,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使用。
按规定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妥善保管,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的出租、变卖和报废,应经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执行。
第二十三条定期清查和核对各种应收款项,对外单位和本社成员欠款,应采取措施加以摧收。
对坏帐、呆帐的核销应由理事会、监事会核准,经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核销。
第二十四条合作社统一收购成员产品、开展集中销售,必须分户建立产品物资登记台账,详实记录品名、数量、等级、价格、金额和收购时间,及时兑付收购资金。
第二十五条大型固定资产购建,大量生产资料的采购,应由理事会提出购建和采购计划,经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实行招投标,提高招标竞标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