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d221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0.png)
采煤生产成本控制是降低煤炭生产成 本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采煤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式,降低采煤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
采煤生产管理
采煤生产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 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 理手段,提高采煤生产的效率和安全 性。
采煤生产中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概述
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采煤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以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
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开采成本。
03
绿色开采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开采成为采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
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采煤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
开发利用。
采煤技术的前沿研究
无人开采技术
无人开采技术是当前采煤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采煤工作面的无人化作业,提高 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采煤技术的重要性
总结词
采煤技术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采煤技术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煤技 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煤炭运输、煤炭加工和火力发电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煤技术 也在不断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 的协同工作,实现对采煤生产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采煤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 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采煤工艺流程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4492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d.png)
采煤概论课件一、引言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课件旨在对采煤的基本概念、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对采煤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采煤的基本概念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指地下蕴藏的煤炭储量和可采储量。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
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指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矿井地质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煤炭开采。
常见的采煤方法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3.采煤工艺采煤工艺是指从煤炭资源勘探、矿井建设、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到煤炭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
采煤工艺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对提高煤炭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煤方法及工艺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在地面直接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条件简单、煤炭质量较好的地区。
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煤炭资源浪费等问题。
2.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是指在地下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煤炭质量较差的地区。
地下开采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生产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3.采煤工艺流程(1)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查明煤炭资源的分布、储量、质量等情况。
(2)矿井建设:根据勘探结果,设计矿井布局,建设矿井井筒、巷道、硐室等工程。
(3)煤炭开采:采用合适的采煤方法,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
(4)煤炭洗选:对开采出来的煤炭进行洗选,提高煤炭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5)煤炭销售:将洗选后的煤炭销售给电厂、钢铁厂等用户。
四、采煤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3.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2024年度采煤概论急倾斜煤层采煤法PPT课件
![2024年度采煤概论急倾斜煤层采煤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d468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7.png)
24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2024/2/3
CHAPTER
25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矿急倾斜煤层采煤实践。该案例详细介绍了急倾斜煤 层的地质条件、采煤工艺、设备配置及安全技术措施等 方面的内容,通过实际数据展示了采煤效果。
案例二
成功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的急倾斜煤层采煤案例。本案例 重点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采取有效的采煤方 法和技术手段,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采煤效率。
支架隔离采空区,工人在掩护支架下采煤。
8
柱式采煤法
2024/2/3
房柱式采煤法
在煤层内开掘一系列宽为5~7m左右的煤房,煤房与煤房之 间用联络巷相通,形成近似于长条形的煤柱,煤柱宽度由数 米至二十几米不等。
巷柱式采煤法
在急倾斜煤层中,沿伪倾斜方向开掘成组的煤巷,在煤巷两 侧用联络巷贯通,将煤层切割成矩形的煤柱,然后逐巷逐柱 地回采。
影响因素
急倾斜煤层的开采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瓦斯、水、火、粉尘等灾害因素以 及采动压力、支承压力等矿山压力显 现规律。
2024/2/3
5
开采难度与挑战
开采难度
由于急倾斜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复杂,使得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技术 难题和安全风险。
挑战
急倾斜煤层的开采需要解决瓦斯抽采、防灭火、防尘降尘等灾害防治问题,同 时还要应对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带来的挑战,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9
其他采煤方法简介
水力采煤法
利用水枪射流破煤,借助水力运输和 提升煤炭,人员无需进入工作面,适 用于急倾斜煤层和地质构造较复杂的 煤层。
气压采煤法
机械化采煤法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实现落煤 、装煤、运煤、支护和顶板管理等工 序的机械化作业,适用于各种煤层赋 存条件。
2024版《采煤概论》经典课件
![2024版《采煤概论》经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2363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d.png)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采煤概述•采煤地质基础•采煤方法与工艺•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机电与运输•煤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煤概述01采煤的定义与意义采煤定义采煤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和技术手段,从地下煤层中开采出煤炭资源的过程。
采煤意义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采煤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推动工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采煤的历史与发展古代采煤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煤炭作为燃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煤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方式。
现代采煤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现代采煤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采煤的分类与特点分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采煤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其中,地下开采又可细分为房柱式开采、长壁式开采等多种方法。
特点不同采煤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
例如,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资源回收率高等优点,但受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较大;地下开采则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但投资大、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
采煤地质基础02阐述煤田的形成过程,包括沉积环境、成煤物质来源、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等。
煤田的形成煤田构造特征煤田勘探方法详细介绍煤田的构造形态、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以及它们对煤层赋存的影响。
介绍煤田勘探的常用方法,如地质填图、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以及勘探成果的表达方式。
030201煤田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的厚度和稳定性阐述煤层的厚度变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如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
煤层的结构和构造详细介绍煤层的结构特征,如层理、节理、结核等,以及它们对采煤工艺的影响。
煤层的顶底板条件分析煤层的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稳定性等条件,以及它们对采煤安全和效率的影响。
阐述矿井充水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如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
矿井充水因素介绍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和步骤,包括水文地质勘探、建立水文地质模型、涌水量计算等。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b09d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9.png)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直 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废气污染
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废气包含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大 气环境造成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煤炭开采、洗选等过程产生大量煤矸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占用土 地并可能引发地质环境问题。
煤矿环境保护措施
风动凿岩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钻孔机具,用于 中硬和坚硬岩石中钻孔。
采煤机械与设备
滚筒采煤机
以旋转滚筒上的截齿对煤体进行 截割的采煤机械。
连续采煤机
采用横向布置截割头、纵向进给 方式进行落煤和装煤的采煤机械
。
刨煤机
利用带刨刀的犁形工作机构沿煤 层切削或刨削落煤的采煤机械。
装载机械与设备
刮板输送机
01
正台阶采煤法
在急倾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 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3
水平分层及斜切分层采煤法
将急倾斜厚煤层沿水平面或成25°~30°的斜面分 成若干厚2~3m的分层,按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回采。
特殊条件下的采煤技术
“三下一上”采煤技术
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 体上采煤的总称,需要采取特殊的开 采技术和安全措施。
矿井瓦斯防治
瓦斯来源与性质
了解瓦斯的成因、赋存状态及涌出规律,掌握其物理 和化学性质。
瓦斯检测与监控
运用瓦斯检测仪器对井下各地点进行定期检测,设置 瓦斯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报警。
瓦斯防治措施
采取合理的通风方式、风量调节、瓦斯抽放等方法, 降低井下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积聚和爆炸事故。
矿尘防治与矿山救护
硐室设计
包括主变电所、主排水泵房、水仓、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中央水泵房等硐室的 设计。这些硐室是矿井生产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应满足生产需要,符合安全规程 要求,并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采煤概论》PPT课件
![《采煤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7bec16fab069dc51220104.png)
3
矿车按与运料相反的方向运出采区。
3 通风系统
※
2 →3 → 4 → 11 → 15 → 19 → 20 → 23
→17 → 8 → 7 → 6
采区绞车房和变电所所需新风均由轨道上山直接 供给。
3 供电系统
4
高压电缆由井中央变电所,经大巷、采区运输石 门、下部车场、采区运输上山至采区变电所,降压 后的低电压,由低电压电缆分别引向回采和掘进工 作面附近的配电点,以及上山运输机、绞车房等用 电地点。 4 排水系统 采掘工作面20 → 14 → 10 → 5 → 4井底水 仓→中央水泵房→地面
5
6
供电系统图
7
图7-18 综采面设备
8
单滚筒采煤机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7-25 综采工作面支架
10
图7-8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11
图7-9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12
图10-1 单输送机放顶煤支架放煤
13
放顶煤放煤支架喷雾
14
图7-22 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
15
壁式体系采煤法
16
17
2 底卸式矿车卸煤过程
排水系统采掘工作面204井底水仓中央水泵房地面供电系统图图718综采面设备单滚筒采煤机图725综采工作面支架图78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图79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图101单输送机放顶煤支架放煤放顶煤放煤支架喷雾图722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壁式体系采煤法矿车图45立井单层罐笼和多层罐笼图12野外断层1缓倾斜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法适用
23
采煤概论
1
第二讲 矿井生产系统
一、巷道名称
矿井示意图
采煤方法概论PPT课件
![采煤方法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d3978ef7ec4afe04a1dfdf.png)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夏大峰、扎涝诺尔灵泉、海渤湾公乌素等(0.6Mt/a) • 3)20世纪80年代至今,平朔、霍林河、准格尔、伊敏河、小龙潭和东胜等
(千万吨)
• 技术装备:12—27m3单斗挖掘机、10t及154t自卸汽车、带宽1.4M
的带式输送机、能力为2000t/h的可移式破碎机等.
• 煤层厚度:17~76 m;煤层倾角:0~20°;盖山 厚度:5~200m;采剥比:1~6m3/t
大.达到一个高 峰后又逐渐变小此 峰称为剥离洪峰。
生产剥采比:指露灭矿在义一定生产时期内(一般以年 为单位)必须剥离的岩石量与所采出的矿石量之比
薄煤层开采工艺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我国矿井赋存有薄及极薄煤层的可采储量52.9亿t, 占全国统配煤矿可采储量的20.86%左右,特别是南 方地区所占比重较大,煤质好;在北方,薄煤层分 布范围广,储量稳定。然而薄煤层的产量只占10% 左右,远远低于其储量所占比例。而且伴随着大批 煤矿中厚煤层资源的枯竭,煤矿开采的趋势正在向 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发展。
露天开采技术的发展阶段
• 一、手工露天开采阶段 • 二、机械化露天开采阶段(17世纪中叶-20.50) • 三、现代化露天开采阶段(20.50以后) • 四、新中国露天采煤的发展 •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建及改建了海州、抚顺、新邱等(4Mt/a): • 2)20世纪仍年代起, 义马北露天、哈密三道岭、平庄西露天、鹤岗岭北、宁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7c92e4763231126fdb119b.png)
煤矿地质知识第一章煤矿地质知识第一节地壳与地质作用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第三节煤田地质勘探与储量第四节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第一节地壳与地质作用一、地壳及岩石•岩石按其生成的方式可以分三大类: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煤是一种沉积岩。
第一节地壳与地质作用二、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一、煤的形成1、成煤植物在漫长的45亿年的地球历史上,有过三次高等植物的极盛时期,即:•石炭二叠纪的蕨类植物•三叠侏罗纪的裸子植物•第三纪的被子植物这三个时期也是历史上的三个聚煤期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2、煤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第二阶段:煤化阶段煤成岩作用煤变质作用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3、成煤条件•煤在地壳中的积聚.主要依靠古气侯、古地理地貌和地质作用等条件的良好配合。
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煤层,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植物条件。
第二、气候条件。
第三、地理环境。
第四、地壳运动。
二、煤系煤系地层:在煤的形成过程中,煤层上下同时形成许多岩层。
这些夹有煤层的岩层是在同一个成煤时期形成的,通常称为某一地质时代的煤系地层。
煤系:煤系是指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它们彼此间大致连续沉积,并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
三、煤的性质1.煤的物理性质–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脆度、比重和容重、导电性等。
2.煤的化学组成:有机质和无机质,主要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磷。
第二节煤的形成及工业分类四、煤的工业分类1.常用的煤质指标—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水分W、灰分A、挥发分V、胶质层厚度Y、发热量Q、硫S和磷P的含量以及含矸率等。
2.煤的工业分类—我国现行的工业分类,是以炼焦煤为主的分类方案,分类指标主要用挥发分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mm)为指标划分煤的种类,从无烟煤到褐煤分为十大煤种,即无烟煤、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
第三节煤田地质勘探与储量一、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主要是:查清楚煤系地层构造、煤层赋存状况、煤炭储量及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
采煤概论全套课件
![采煤概论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3669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2.png)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开采方法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巷道布置形 式,如单翼布置、双翼布置、环形布置等。
典型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一
某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 通过优化巷道布置和运输 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
案例二
某金属矿山采用斜井开拓 方式,通过加强支护和排 水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
案例三
某露天煤矿采用平硐开拓 方式,通过合理规划采场 布局和运输道路,降低了 开采成本。
刨煤机
适用于薄煤层及倾角较小的煤层,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能 耗低等优点。
钻削式采煤机
适用于硬煤层和夹矸的煤层,具有截割力大、破岩能力强等特点。
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
选型原则
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的设备。
选型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设备的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 最优选型方案。
气流动通路。
通风原理
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使新鲜空 气沿进风井进入井下,经过用风地 点后,污浊空气沿回风井排出井外。
通风方式
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三种, 根据矿井地形、地质和开采技术条 件选择。
通风设施类型及作用
通风设施类型
包括风门、风桥、挡风墙、 调节风窗等,用于控制风 流方向和风量。
通风设施作用
多元化发展
煤炭企业将积极拓展非煤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抗风险能 力。
国际化发展
具备实力的煤炭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企业国际化发 展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压力显现对矿山生产的影响
包括巷道变形、支架损坏、煤柱压裂、片帮冒顶等。
《采煤概论》ppt课件
![《采煤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8a8f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0.png)
2024/1/26
03
CATALOGUE
采煤方法与工艺
11
常见采煤方法介绍
2024/1/26
炮采
使用爆破落煤,人工或机械装煤,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的顶板 。
普采
使用采煤机破煤和装煤,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的顶板,刮板输 送机运煤。
综采
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
12
采煤工艺流程详解
评价标准
煤炭资源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等原则, 综合考虑地质、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
煤炭资源评价的意义
为煤炭资源的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煤炭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20
提高资源回收率途径探讨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加强地质勘探,提高勘探精度,减少勘 探误差,为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和提高资源 回收率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CATALOGUE
现代科技在采煤中应用与展望
2024/1/26
23
智能化技术在采煤中应用现状
2024/1/26
智能化开采技术
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实现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 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煤矿安全状况,及时预警和 处置安全隐患。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采煤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采煤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工业革命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 的兴起,煤炭需求急剧增加,采煤技 术也得到不断改进。
2024/1/26
5
中国采煤现状及趋势分析
采煤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庞大的 采煤产业。目前,中国采煤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采煤概论精品课程.ppt
![采煤概论精品课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760d7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7.png)
图5—9 立井环行井底车场示意图
a—卧式车场;b—斜式车场;c—立式车场
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线;4--主井空车线5—调车线;6回车饶道;7—主要运输 大巷
第四节 井底车场
第三节 阶段大巷布置
三、运输大巷的位置 运输大巷在煤层群或煤组中的具体位置直接关系
到大巷掘进和维护的难易程度。大巷位置与大巷 布置方式关系密切。一般地,对服务年限较长的 大巷(如水平服务年限长的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大巷等),最好布置在不受采动影响的煤层或煤 组底板岩石中。当大巷服务年限不太长,煤组下 部煤层为薄及中厚煤层,煤质坚硬、围岩稳定且 自燃倾向不严重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较小时,也 可沿该煤层布置。
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确定
一般缓倾斜煤层,只有当煤层倾角较小(< 16°),瓦斯含量较低,涌水量不大时, 适于既采用上山开采,又采用下山开采, 即一个开采水平为上、下山两个阶段服务。
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确定
二、开采水平的确定 根据井田内划分阶段的多少,可以设一个或几个开采水平。
这主要取决于井田的斜长和阶段尺寸的大小以及是否采用 下山开采。 开采水平的尺寸用水平垂高表示。水平垂高指的是该水平 开采范围煤层的垂直高度。如果一个水平只采一个阶段, 则水平高度就等于阶段高度,如果一个水平既开采上山阶 段又开采下山阶段,这时水平高度就是两个阶段垂高之和。 随着开采水平高度增大而减少的费用有:井底车场及有关 硐室、开采水平内的石门及阶段平巷等的基本建设费用, 以及设备和安装等费用。随着阶段高度增大而增高的费用 有:上山部分煤的运输费用、通风费用以及巷道维护费用 等。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544页PPT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54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c85eec650e52ea5418987e.png)
• 急斜煤层 45°~90°
• 通常又把8°以下的煤层称为近水平煤层。
第四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 二、煤层顶底板岩石
– 煤层顶底板岩石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 的岩层。按照沉积的次序,在正常情况下,先于煤生 成的岩石是煤层的底板,较煤后生成的岩层叫做顶板。
• 三、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
– 地质构造的形态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单斜构造、 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
第五节 煤田地质勘探及矿井储量
• 一、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
– 了解矿井资源/储量、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 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种煤 质等矿井的资源条件。
• 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阶段划分
–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划分为煤田普查、矿区详查 和井田精查三个阶段依次进行。
• 三、矿井储量
– 矿井储量分为:矿井地质资源量 、矿井工业储 量 、矿井设计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
• 二、煤的工业分类
– 1.常用的煤质指标
• 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水分W、灰分A、挥发分 V、胶质层厚度Y、发热量Q、硫S和磷P的含量以及 含矸率等。
– 2.煤的工业分类
• 我国现行的工业分类,是以炼焦煤为主的分类方案, 分类指标主要用挥发分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mm) 为指标划分煤的种类,从无烟煤到褐煤分为十大煤 种,即无烟煤、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 气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 。
第二节 煤的形成及煤系
• 一、煤的形成
– 煤层的形成受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及古构造等条 件的控制。
– 我国最主要的三个聚煤时期为:石炭二迭纪、侏罗纪 和第三纪。
– 古植物从死亡、堆积到转化为煤的演化过程,称为成 煤作用。分为泥炭化阶段 和煤化阶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应该明确的两个问题: 地壳是煤及各种矿产资源形成的地方,矿产资源 的形成与地壳的物质运动及演变有密切关系。 地球表面生物的生长、发育及死亡的整个过程不 断地改变着地球表面各种元素和矿物的分布,使某 些元素离散或集中形成有价值的矿产。(生物遗体 变为煤和石油等) 这两个方面都是地壳物质在地质作用下运动和演 变的结果,因此,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在地质 作用下的地壳物质运动,是掌握矿床形成和埋藏规 律的基础。
在上述地质作用中,最活跃的、起主导作用的是
地壳运动。
7
神戶大地震破壞 (高速公路倒塌)
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斷層
8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由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等 引起的地质作用。它能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地壳表层化学元素产生 迁移、分散和富集。按作用方式分为: 1) 风化和剥蚀 风 化 和 剥 蚀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8848.13米, 是喜马拉雅山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 1)地壳运动—即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为升降运动 。地球物质沿地球切线方向运动时,呈水平运动。表现为激烈的造 山运动。 2)岩浆活动—是地下的岩浆沿地壳的裂缝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在上 升过程与围岩相互作用,不断改变自身的成分和状态直至冷凝的全部过程。
3
地 质 作 用
按 能 源 及 作 用 场 所 分 )
内力地质作用
(
外力地质作用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1.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 表形态变化的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对煤矿床的形成及赋存条件有着重要影响。 地壳沿地球半径方向运动时,表现为地壳的缓慢上升或下降(海陆变迁),称 秦岭
11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和尸体腐烂分解过程 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有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 1. 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
植物根对岩石的破坏,蚯蚓等钻洞,人类活 动如挖洞、采矿等对岩石进行破碎。
2. 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死亡后,腐烂分解形成一种腐植质(胶 状的物质),是一种有机酸,对岩石起腐蚀作 用. 地壳表层岩石经机械破碎,化学风化后形 成的松散物,再经过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 增加了有机物质---腐殖质,这种具有腐殖质、 矿物质、水和空气的松散物质叫做土壤。
9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
机械风化作用 岩石和矿
物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 化学成分的风化作用,称为 机械风化作用。 它是由于温度变化及 岩石 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 引起的,作用方式主要有:
1. 岩石的热胀冷缩 2. 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 的物态的变化
10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风化—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氧气)、水溶液以及程叫风化作用。 剥蚀—以风雨、流水等流动物质为动力,对岩石进行 破坏并把破坏的产物剥离开的过程称为剥蚀作用。
风化和剥蚀往往是彼此促进的,岩石遭受风化变得松软就易于剥蚀,剥蚀后 暴露上来新鲜的岩石重新又受到风化。
岩浆喷出地表——火山作用 岩浆未达地表——岩浆侵入活动
4
夏威夷冒纳咯火山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
5
中国西昆仑山阿什库勒火山 火山口底部,可以见到红色的岩浆
裂隙式火山
夏威夷普乌哈鲁鲁喷发形成的岩浆河
6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3) 变质作用—地壳深部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质 活泼的流体作用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化学成分产 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4) 地震作用—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是岩石能量积 累突然释放的结果。
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岩浆岩是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岩浆是来自地壳深部或地幔 中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到地壳表层或 喷出地表,便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2、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环境中形成的岩石。主要是由暴露于地表的岩石,经受外力地质作 用,即先经风化和剥蚀,搬运,沉积,再经受紧压、脱水、胶结,变成坚硬的岩石,如页 岩、砂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分布最广,它覆盖的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5%。
化学风化作用空气中的氧和水溶液不仅使岩
石和矿物化學成分发生变化,而且使一部分被 溶液帶走,或使稳定的矿物变为不稳定的矿物, 这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1. 氧化作用 氧气与各种矿物混合,产生 新的矿物。 黄铁矿FeS2(++)氧化成褐铁矿 Fe2O3.H2O(3+),由铜黄色变为褐红色,颜 色变深,结构变疏松。在地表称铁帽,地 下连着矿床。 2. 溶解作用 任何矿物都溶于水,只是 溶解度有大有小。 CaCO3+CO2+H2O-->Ca(HCO3)2 方解石 (重碳酸钙) 3. 水解作用 水和矿物相结合的一种化学 反应。正长石+H2O-->高岭石+。. 4. 水合作用 有些矿物吸引一定数量的水。 石膏+H2O-->硬石膏
3、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各种不同的原有岩石,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改变 其成分、结构和构造而变成新的岩石,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等。 煤是一种沉积岩。在煤矿生产中遇到的也几乎全是沉积岩。
2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二、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作用 风化和剥蚀 搬运和沉积 固结成岩
1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一、地壳的组成与岩石
地壳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其全球地壳平均厚度为16km,大陆地壳平均约33km;大洋 地壳较薄,平均约7km。 岩石是一些矿物颗粒的集合体。 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常见矿物:石英、正长石、白云母、橄榄石、蒙脱石、 方解石、白云石、褐铁矿、石膏、滑石、石墨等。
12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叶状剥落 (果洲群島)
块状崩解 (石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