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狼》专题训练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七上第18课《狼》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七上第18课《狼》](https://img.taocdn.com/s3/m/ccb0d3c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7.png)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七上第18课《狼》一、课内阅读(共56 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积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其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止.有剩骨(只、仅)B.顾.野有麦场(看、视)C.屠暴.起(暴怒)D.屠自后断其股.(大腿)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投以.骨静以.修身B.数刀毙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D.而.顷刻两毙温故而.知新3. 翻译下面句子,错误的一项是()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文: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的很。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4. 下面对文章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文笔简练,情节曲折。
B.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语言、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C.“顾”、“奔”、“倚”、“弛”、“持”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
D.本文语言简练而生动,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的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画的活灵活现。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专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499d343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1.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专练一、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
3.盖以诱敌4.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二、基础题1.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乃悟前狼假寐.C.屠暴.起D.屠自后断其股.1.B2.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一狼洞.其中B.狼不敢前.C.其一犬.坐于前D.止.有剩骨2.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D.止.有剩骨止.增笑耳3.D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断三处)(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断两处)(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断三处)4.(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狼》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其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5.蒲松龄清书斋记述奇异的事三、单篇阅读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作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348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1.png)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10分)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值()(2)或()(3)去()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
(2分)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
(2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2、(1)遇到(2)有的人(3)离开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二」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
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昔以色幸者多矣。
高祖有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
孝景帝时,中无宠臣,然独郎中令周文仁,仁宠最过庸,乃不甚笃。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
嫣者,弓高侯孽孙也。
今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
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
专题11 《狼》(课后检测百分试卷)-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中考真题专练
![专题11 《狼》(课后检测百分试卷)-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中考真题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cbcf3d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4.png)
专题11《狼》(课后检测百分试卷)一、课内基础知识题(36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每空0.5分,共6分)缀.行(______)大窘.(______)假寐.(______)眈.眈相向(______)尻.尾(______)少.时(______)目似瞑.(______)狼亦黠.矣(______)苫.蔽(______)顷.刻(______)chí(______)担持刀bì(______)命2.文学常识填空。
(6分)本文的作者是,字,世称, (朝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等。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个故事的高潮是屠户扔尽了骨头,而两只狼仍然跟随,此时气氛最为紧张。
B.屠户利用柴草堆这个有利的条件,转而积极防御,直到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说明了狼十分狡诈,想制造假象迷惑屠户。
D.本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的小说家。
B.志怪小说,主要指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故事为内容的小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东方朔的《神异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等。
“志”是记述的意思。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写的大多是奇人异士的故事。
题目“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
D.《狼》这一课告诉我们,面对那些凶恶可怕的敌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屠/自后/断其股B.其/一犬/坐于/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6.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D.一狼径去.太丘舍去.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狼洞.其中C.其一犬.坐于前D.—狼径去.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A.一狼洞.其中B.其一犬.坐于前C.目似瞑,意.暇甚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9.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久之.C.又数刀毙之.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0.默写名句。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https://img.taocdn.com/s3/m/e09269db7cd184254a35355f.png)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苫.蔽成丘:?一屠.晚归:?一屠晚.归:?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狼》(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狼》(含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9e201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9.png)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狼》(含题目和答案)的《聊斋志异》中的《狼》讲述了一个屠夫遇到两只狼的故事。
屠夫晚归时,担中只剩下骨头,途中遇到两只狼,一只得到骨头就走了,另一只却一直跟着。
屠夫不知所措,投掷骨头试图脱身,但是两只狼仍然紧追不舍。
最后,屠夫发现一座麦场,就躲在里面准备应对狼的攻击。
一只狼假寐,另一只狼则在场外坐着。
屠夫趁机杀死了假寐的狼,然后又发现另一只狼正准备从麦场后面进攻,他迅速把狼的后腿砍断,最终成功击败了两只狼。
本文选自清代著名文学家XXX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10.“XXX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奔倚”是指屠夫跑到麦场下面,靠着麦场躲避狼的攻击,同时拿着刀准备自卫。
11.屠夫的机智表现在他在危急时刻能够迅速找到躲藏的地方,并且能够利用狼的疏忽杀死它们。
他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成功击败了两只狼。
一位屠夫晚上回家,肩上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了两只狼,它们一直跟着他。
屠夫害怕,就把骨头扔给它们。
一只狼得到了骨头就停下来了,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他又扔了一次骨头,后面的狼停下来了,但前面的狼又跑回来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还是并肩前行。
屠夫非常窘迫,害怕被前后夹击。
他看到野外有一个麦场,里面堆着很多秸秆。
他就跑到那里,靠在秸秆上,拿出刀子。
狼不敢靠近,只是凶恶地盯着他。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突然离开了,另一只狼坐在那里不动。
它的眼睛看起来闭上了,似乎非常放松。
屠夫突然起身,用刀劈了它的脑袋,又砍了几刀。
正准备离开时,他看到秸秆后面有一只狼钻了进去,似乎想从后面攻击他。
它已经半身进去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后面砍断了它的腿,也杀死了它。
这时他才明白,前面的狼之所以假装睡觉,是为了引诱他上当。
9.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白话小说》。
作者是XXX。
(2分)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1)恐前后受其敌:害怕被前后夹击。
2)意暇甚:非常放松。
初一语文期中专题复习《狼》
![初一语文期中专题复习《狼》](https://img.taocdn.com/s3/m/a928e9b031b765ce04081407.png)
初一语文期中专题复习《狼》(一)阅读文言文《狼》,作答1-3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敌()(2)顾野有麦场()(3)一狼洞其中()(4)屠自后断其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文章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___________——御狼——_____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与“目似暝,意暇甚”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本文,请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作4-6题。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6e50eb1d51e79b89680226af.png)
《狼》蒲松龄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⑤屠自后断其股.:古今异义,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⑥盖.以诱敌:古今异义,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
⑦弛.担持刀:古今异义,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https://img.taocdn.com/s3/m/83a240cd852458fb770b56ff.png)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狼》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1153f0502d276a200292eaf.png)
《狼》蒲松龄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⑤屠自后断其股.:古今异义,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⑥盖.以诱敌:古今异义,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
⑦弛.担持刀:古今异义,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
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练习题
![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6e7606a1c7aa00b52acbdf.png)
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练习题一、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寐(mèi)少时(shǎo)积薪(xīn)奔倚(yǐ))少时(shǎo)顷刻(qǐng)变诈(zhà)二、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临川人,清代文学家。
三、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四、原文翻译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卖剩的骨头。
途中(遇到)两匹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止有剩骨:止,仅、只。
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
甚,很、十分。
词类活用:担中肉尽(形容词作动词,卖完)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屠户很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屠户)再投骨头,后得到骨头的狼停止了,但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到了。
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一狼仍从:从,跟从。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https://img.taocdn.com/s3/m/b3103b2ddd3383c4bb4cd2f3.png)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狼》(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狼》(含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138b1d1f34693daef3ecf.png)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狼(节选)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9.本文选自的短篇文言小说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的语法现象相同的是 ( )(3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 B.一狼洞.其中 C.其岸势犬.牙差互11.选文中屠夫的机智具体表现为。
(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狼的形象。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句描写了狼的贪婪。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描写了狼的狡猾。
D.文章结尾的议论句充满了对狼的蔑视和讽刺。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3)狼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阅读【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阅读【部编版七上第20课】](https://img.taocdn.com/s3/m/ddf2eb6b5ef7ba0d4a733be0.png)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⑤屠自后断其股.:古今异义,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狼》2019-2020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 含解析
![《狼》2019-2020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3bc393cc7931b765ce15c1.png)
《狼》中考实战训练一、(2019年广西中考模拟题)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宭,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得小狼二。
(节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①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两股.战战屠自后断其股.B.一狼洞其.中故人不独亲其.亲C.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无从致.书以观D.故.令嗥既克,公问其故.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节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C.(甲)文中的“屠”是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乙)文中的“竖”是“童仆”的意思,“牧竖”指牧童。
D.(甲)文“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和(乙)文“跑号如前状”都是倒装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周周清
满分:100分得分
【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2分,每空各1分)
缀行(zhui )大窘(jiong )狡黠(jie )苫蔽(shan)• • • •
眈眈(dan )积薪(xin )弛担(chi )目似瞑(ming)• • • •
意暇甚(xia )尻尾(kao)假寐(mei)变诈(zha )• • • •
二、填空。
(15分)
1、本文作者蒲松龄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
课文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吧名,“志异”是
记录着怪异的事的意思。
(6分)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一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分)
3、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分)
(遇狼)f惧狼御狼)f(杀狼)
4、写出两个带“狼”的成语:狼心狗肺、引狼入室。
(4分)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0分,每空各2分)
1、缀行:紧跟着走 2 、顾野有麦场:环顾
• •
3、苫蔽成丘:用草编成的覆盖物
4、犬坐:像狗似得蹲坐着
• ・
5、屠暴起:突然6 、洞其中:打洞
• ・
7、意将隧入:从洞中8 、尻尾:屁股
• ・
9、断其股:大腿10 、假寐:假装睡觉
• • •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6分,每小题各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用完了,但是两只狼却依旧像以前一般并排着走。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夫非常困迫,害怕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环顾野外发现有一个麦场,麦场场主把柴堆积在其中,用草席覆盖着好像一个丘陵。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夫赶快跑到那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刀。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不一会,一只狼径直走开了,还有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前面。
6、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过了一会,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7、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在柴草中打洞,企图从洞中钻过去攻击屠夫的后面。
8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原来是前边的狼假装睡觉,用来诱敌。
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是狡猾的,但不一会就死了两只,禽兽的欺骗手段又有多少呢?只是
增添笑料罢了。
【阅读理解题】
一、请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
(17分)
面对凶狠的狼,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又害怕到勇敢拼杀
2、全文表现了狼怎样的特点?试举例分析。
(至少举两例)(5分)狡诈,如: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贪婪,如:骨已尽矣,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3分)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狼很狡猾,但终于自取灭亡,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5 分)
揭示了禽兽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人的面前终归难逃失败的命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