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实验二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浙大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实验二单向交流电路

浙大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实验二单向交流电路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单向交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交流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

2.掌握用交流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方法。

3.了解电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二、主要仪器设备1.实验电路板2.单相交流电源(220V)3.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4.交流电流表5.功率表6.电流插头、插座三、实验内容1.交流功率测量及功率因素提高按图2-6接好实验电路。

图2-6(1)测量不接电容时日光灯支路的电流I RL和电源实际电压U、镇流器两端电压U L、日光灯管两端电压U R及电路功率P,记入表2-2。

计算:cosφRL= P/ (U·I RL)=测量值计算值U/V U L/V U R/V I RL/A P/W cosφRL219 172 112表2-2专业:姓名:学号:__ _日期:地点:(2)测量并联不同电容量时的总电流I和各支路电流I、I及电路功率,记入表2-3。

并联电容C/μF测量值计算值判断电路性质(由后文求得) I/A I C/A I RL/A P/W cosφ电感性1 电感性电感性电感性电感性电感性表2-3注:上表中的计算公式为cosφ= P/( I ·U),其中U为表2-2中的U=219V。

四、实验总结1.根据表2-2中的测量数据按比例画出日光灯支路的电压、电流相量图,并计算出电路参数R、R L、X L、L。

如图,由于I RL在数值上远远小于各电压的值,因而图中只标明了方向,无法按比例画出。

另外,此处I RL是按照U R的方向标注的。

(如若按照cosφRL=,得I RL与U的夹角φRL=-63°,则I RL与U R的方向有少许差别,这会在后文的误差分析中具体讨论。

)R=U R/I RL= Ω据图得U L与I RL夹角为81°,则得:R L+jX L=Z=U L/I RL=+ j因而得:R L= ΩX L= ΩL= X L/2пf= H2.根据表2-3的数据,按比例画出并联不同电容量后的电源电压和各电流的相量图,并判别相应电路是电感性还是电容性。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极管应用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极管应用电路)

实验报告(二)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二极管应用电路专业班级:姓名: 座号: 09实验地点: 仿真室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成绩:实验目的: 1.通过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绘制, 加强对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的理解;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及其特点。

实验内容: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

实验步骤: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二极管测试电路(1)创建电路二极管测试电路;(2)调整V1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1;(3)调整V2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2;(4)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V1 200mV 400mV 600mV 800mV 1V 2V 3VU D198.445mV 373.428 mV 47.16 mV 528.7 mV 549.97 mV 670.25 mV 653.78 mV I D15.4 mA 265.7 mA 1.284 mA 2.798 mA 4.5 mA 1.379 mA 23.403 mAV2 20V 40V 60 V 80V 100VU D20V 40V 50.018V 50.118V 50.13VI D0A 0A 99.19 mA 298.82 mA 498.6mA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1)创建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2;(2)利用虚拟示波器, 观察输出电压uo的波形, 并测量仪表输出直流电压Uo(Uo为RL上的电压),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3)令RL=200Ω, 讲电容C改成22Uf,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4)将电容C设置成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5)将D1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6)将D1和电容C同时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7)在电路中加入稳压电路如图2-3, 观察滤波后uc波形及uo的波形, 测量Uo;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实验总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稳压二极管如果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则当反向电流的变化量较大时, 二极管两端响应的电压变化量却很小, 说明具有稳压性学生签名:年月日。

实验二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班姓名学号
同组人
实验二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电路
1.降压斩波电路
2.升压斩波电路
三、实验内容
1.PWM性能测试
观察PWM脉宽调制电压(u GE)波形,观察其最大占空比和最小占空比波形,并记录在下表中。

2.降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3.升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四、思考题
(1)根据记录的波形,分析并绘制降压斩波电路的U o/U i- (占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2)如果斩波电路的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对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有何影响,为什么?。

北航电子电路实验报告二

北航电子电路实验报告二
(2)输入电阻
测试方法同第二步
测得:Ii=202.33nA,Ui=99.996mV,进而可求的Ri=494.22kΩ
(3)输出电阻
测试方法同第三步
测得:Io=2.913mA,Uo=99.996mV,进而可求的Ro=34.32Ω
(4)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将xbp表如图所示连接在电路中,观察xbp表即可得其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100mV
对于电路一用上面公式计算放大倍数,可以看到随着RL的增加,放大倍数增加,逐渐接近输入电压100mV。
而对于理想放大器来说,跟随器的作用就是使得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所以输出电压恒为100mV
3测量输出电阻
将输入电压源短路,同时在输出端串接电压源,同时连接万用表如下图所示
测得:Io=2.929mA,Uo=99.996mV,进而可求的Ro=34.140Ω
4利用软件提供的测量仪表测出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将xbp表如图所示连接在电路中,观察xbp表即可得其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5利用交流分析功能测出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电路一
10欧
100欧
1000欧
10千欧
100千欧
1兆欧
100兆欧
22.088mV
81.811mV
98.302mV
99.665mV
99.803mV
99.816mV
99.818mV
运算放大器
10欧
100欧
1000欧
10千欧
100千欧
1兆欧
100兆欧
100mV
100mV
100mV
100mV
100mV
100mV
电子电路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名称】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目的】1.学习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2.学习单管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电子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预习要点】1.复习课件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工作点稳定问题的内容。

2.放大电路输出信号波形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产生失真?应如何消除失真?【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如图2-1所示。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三极管的性能发生变化,致使放大器的工作点发生变化,R和射极电阻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图2-1所示电路中通过增加下偏置电阻B2R来改善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其工作原理如下:E图2-1 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①利用B1R 和B2R 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V B 。

当B1R 、B2R 选择适当,满足I B1>> I B 时,有B2B CC B1B2R V V R R =+式中B1R 、B2R 和CC V 都是固定的,不随温度变化,所以基极电位V B 基本上为一定值。

②通过E R 的负反馈作用,限制C I 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

具体稳定过程如下:CT ︒I电容C 1、C 2有隔直通交的作用,C 1滤除输入信号的直流成份,C 2滤除输出信号的直流成份。

射极电容C E 在静态时稳定工作点;动态时短路R E ,增大放大倍数。

当流过偏置电阻B1R (b1R 和电位器W R 的阻值和)的电流I B1远大于晶体管的基极电流B I (一般5~10倍),基极电压V B 远大于V BE 时,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B1B CC B1B2R V V R R =+B BEC E E=V V I I R ≈- CE CC C C E =(+)V V I R R -当放大器的输入端加交流输入信号i v 后,基极回路便有交流输入b i 产生,经过放大在集电极回路产生β倍的c i ,同时在负载输出o c L 'v i R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2)当α在[0°,90°]之间时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当α>90°时电路工作在逆变状态。这是因为α在[0°,90°]之间时,整流输出能量大于逆变输出反馈回电网的能量,以整流为主,当α>90°时,逆变输出能量大于整流输出能量以逆变为主。
第三章实验十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原理概述
通过改变反并联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的控制角α,从而改变交流输出电压的大小。因为触发脉冲为窄脉冲时,会造成晶闸管工作不对称,所以交流调压电路通常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二、实验报告
(2)α=30°时
α=60°时α=90°时
阻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波形相同在此略
(3)在负载侧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使负载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续流,而不再经过T1、D1或T3、D2这样可使晶闸管恢复阻断能力。
三、思考题
(1)电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突然把触发脉冲切断或者α角增大到180°,就会产生“失控”。
三、思考题
实现有源逆变的条件有两个
(1)外部条件:外部有一个直流电势,方向与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2)内部条件:逆变电路的主电路为全控结构,α>90°,处于逆变区。
本电路直流电势由整流输出电压提供,使用心式变压器进行升压,使直流电势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第三章实验八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二、实验报告
(1)当α=90°时,Ud、UVT波形如图所示。
(2)
(3)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晶闸管导通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输出电压Ud两端,当晶闸管截止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晶闸管两端;带感性负载时,由于电流不能突变,输出电压出现负压,此时电压由变压器提供。
三、思考题
(1)由 知C1越大, 越小,反之,C1越小, 越大。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李凌峰班级:13级电子1班学号:13348060
一、实验数据与相应原理图:
1、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对实验中所选的组合电路写出函数式。

设计一个代码转换电路,输入为4位8421码,输出为4位循环码。

对应的各位码如下表所示。

2、实验逻辑函数式:
实际实验逻辑表达式(用一异或门代替与或门):
3、实际实验逻辑图:
4、实际实验操作图
二、实验操作记录
1,检测转换电路:
2,实测波形图
10hz方波:
G3 G2 G1 G0波形:
B1 B2 B3 B4波形图:
由以上波形图张图绘制出总的时序图如下:
三、心得与体会
1、这次实验所用器材用了异或门74LS86和异步计数器74LS197.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时,要先由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写函数式,然后对函数式进行化简或变换,再根据最简式列真值表,最后确认逻辑功能。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则应先根据给定事件的因果关系列出真值表,然后由真值表写函数式,再对函数式进行化简或变换,最后画出逻辑图,并测试逻辑功能。

2、对示波器的操作仍不够熟悉,在将示波器连接到实验箱的测试端时总是忘了要接地,
致使示波器显示信号不正常。

3、在比较波形时,借用同学的接口同时加载4个波形容易做出总的时序图。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熟悉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

3. 理解并应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及其符号。

实验原理:电路原理图是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和连接方式的图。

它是电子工程师用来设计和交流电路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具体的电路案例来学习如何绘制电路原理图,并理解电路图的基本组成元素和设计规则。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计算机一台,安装有电路设计软件(如Eagle, Proteus, Multisim 等)。

2. 电路元件清单,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3. 相关电路设计资料和手册。

实验步骤:1. 打开电路设计软件,创建新的电路设计文件。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并放置所需的电子元件到工作区域。

3. 使用线路工具连接各个元件,形成完整的电路。

4. 对电路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

5. 添加必要的注释和元件值标签,确保电路图清晰易懂。

6. 保存并打印电路图,准备进行下一步的PCB布线设计或电路仿真。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绘制了一个基本的放大电路原理图。

通过对电路图的绘制,我们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且熟悉了电路设计软件的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例如元件方向放置错误、连接点遗漏等,这些都是在后续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电路原理图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工具,掌握其绘制技巧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并应用到实际的电子产品开发中。

电子电工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

电子电工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Ⅱ)--数字计时器实验报告专业:通信工程班级:9141042202姓名:许雪婷学号:9141133702082016年09月目录一、实验目的、要求及内容;二、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三、各单元电路的原理、设计方法及逻辑图;四、数字计时器电路引脚接线图;一、 实验目的、要求及内容1.实验目的① 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② 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2.实验要求实现00’00”—59’59”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3.实验内容① 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KHz F Hz F Hz F Hz F 14,5003,22,11≈≈≈≈) ② 设计实现00’00”—59’59”计时器单元电路。

③ 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

含防抖动电路(开关k1,频率F2,校分时秒计时器停止)。

④ 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开关K2)。

⑤ 设计实现整点报时单元电路(产生59’53”,59’55”,59’57”,三低音频率F3,59’59”一高音频率F4)。

二、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元件清单:集成电路:NE555 一片,CD4040 一片,CD4518 二片,CD4511 四片,74LS00 三片,74LS20 一片,74LS21 三片,74LS74 一片。

电阻:1KΩ一只,3KΩ一只,150Ω四只。

电容:0.047uF 一只。

LED共阴双字屏二块。

1、NE555图1-1 NE555引脚图图1-2 NE555逻辑功能表2、CD4040图2-1 CD4040引脚图图2-2 CD4040功能表3、CD4518图3-1 CD4518引脚图图3-2 CD4518功能表4、CD4511图2-1 CD4511引脚图图2-2 CD4511逻辑功能表5、74LS0074LS00是一种集成了4个与非门的集成电路。

图5-1 74LS00引脚图图5-2 与非门逻辑表6、74LS2074LS20同样是一种与非门集成电路,与74LS00不同的是它的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2电路元器件的认识和测量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2电路元器件的认识和测量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元器件的认识和测量系别:班号:实验者: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完成日期:一、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室常用的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

(一)电阻器1、电阻器的分类:通用电阻器、精密电阻器、高阻电阻器、高压电阻器、高频电阻器。

2、电阻器主要特性指标:标称阻值(电阻器表面所标注的阻值)、容许误差、额定功率。

3、电阻器的规格标注通常采用文字直标法和色标法,对于额定功率小于0.5W 的电阻器均采用色标法,只标注标称阻值和精度等级,材料类型和功率常从其外观尺寸判断。

色环电阻器一般为四环、五环,根据颜色查表可以算出对应的阻值和精度等级。

4、性能测量:一般采用万用表测量。

5、使用常识:使用前检查其阻值是否与标称阻值相等,使用时注意每个电阻不超过额定功率和最高工作电压。

(二)电位器1、电位器的类型:非接触型电位器、接触型电位器。

2、性能指标:选用万用表测量电位器两固定端的电阻值是否与标称阻值相符。

测量滑动端与任一固定端的阻值变化:慢慢移动滑动端,数字变化平稳,则电位器良好。

3、使用常识:(1)电位器的选用: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阻值和额定功率,还要考虑安装调节方便和成本,电性能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

(2)安装、使用电位器:安装应牢靠,避免松动和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短路;焊接时间不能太长;三个引出端连线时应注意电位器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三)电容器1、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CD铝电解电容、CL涤纶电容、CC瓷片电容,其余查表可知。

2、电容器的分类:(1)按介质分类(2)按结构分类(3)按用途分类3、电容器的主要特性指标:标称容量及容许误差、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阻、频率特性。

4、电容器的规格标注:(1)直标法:一般用于两位的参数。

(2)数码标法:前两位为容量有效数字,后一位为乘10的n次方,单位为pF。

5、性能测量:容量测量和漏电测量。

6、使用常识(1)选用适当的型号;(2)合理选用标称容量及容许误差;(3)额定工作电压一般高于实际电压的1~2倍;(4)选用绝缘高的电容器。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路与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子器件的性能特点。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和结果。

实验一:电阻的测量与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并进行了一些电阻的应用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阻对电流的限制作用,以及电阻对电路中功率的影响。

这些实验为我们理解电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电容与电感的特性研究本实验旨在研究电容和电感的特性。

我们通过测量电容与电感的充放电过程,了解了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我们还研究了电容和电感对交流电信号的响应,并观察到了相位差和频率对电容和电感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三:二极管与晶体管的特性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二极管和晶体管的特性。

通过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了解了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特性。

在晶体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并研究了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与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二极管和晶体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四:运放的应用与电路设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运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研究了运放的放大特性和反馈电路的设计。

我们还实现了一些基本的运放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和比较器,并观察了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这些实验为我们理解和应用运放提供了实际的经验。

实验五:数字电路设计与逻辑门应用本实验旨在研究数字电路的设计和逻辑门的应用。

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门的工作方式。

我们实现了一些基本的数字电路,如与门、或门和异或门,并观察了它们在逻辑运算中的应用。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数字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这些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子器件的性能特点。

我们学会了使用仪器测量电路参数,并实践了电路设计和优化的基本原理。

最新模电实验二实验报告

最新模电实验二实验报告

最新模电实验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使用常见的模拟电子实验仪器和设备。

3. 通过实验验证基本的模拟电路设计和分析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1. 设计并搭建基本的放大电路,包括共射放大器、共集放大器和共基放大器。

2. 测量并记录不同配置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和频率响应。

3. 实验中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对不同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4. 搭建滤波电路,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并测量其频率特性。

5. 分析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探讨误差来源。

实验设备和材料: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

2. 示波器。

3. 万用表。

4. 信号发生器。

5. 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电子元件。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搭建放大电路。

2. 调整信号发生器,产生所需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

3. 使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放大器的输出波形,调整电路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4. 改变电路配置,重复步骤2和3,测量不同放大器类型的特性。

5. 搭建滤波电路,并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测试其性能。

6.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

7. 记录所有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列出实验中测量到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等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2. 分析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验证其设计的有效性。

3. 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

4.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电路设计的建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并测试了不同类型的放大器和滤波电路。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验证了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同时,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加深了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升。

电路综合设计实验-设计实验2-实验报告

电路综合设计实验-设计实验2-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2: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一、摘要任意波形发生器是不断发展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孕育出来的一种新型测量仪器,能够满足人们对各种复杂信号或特殊信号的需求,代表了信号源的发展方向。

可编程门阵列(FPGA)具有髙集成度、髙速度、可重构等特性。

使用FPGA来开发数字电路, 可以大大缩短设计时间,减小印制电路板的面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此次实验我们采用DEO-CV开发板,实现函数信号发生器,根据按键选择生产正弦波信号、方波信号、三角信号。

频率范围为10KHz~300KHz,频率稳定度W10-4,频率最小不进10kHz。

提供DAC0832, LM358o二、正文1.方案论证基于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老师提供的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运算放大器LM358以及DEO-CV开发板来实现函数信号发生器。

DAC0832是基于先进CMOS/Si-Cr技术的八位乘法数模转换器,它被设计用来与8080, 8048,8085, Z80和其他的主流的微处理器进行直接交互。

一个沉积硅辂R-2R电阻梯形网络将参考电流进行分流同时为这个电路提供一个非常完美的温度期望的跟踪特性(0. 05%的全温度范围过温最大线性误差)。

该电路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流开关和控制逻辑来实现低功率消耗和较低的输出泄露电流误差。

在一些特殊的电路系统中,一般会使用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TL) 提高逻辑输入电压电平的兼容性。

另外,双缓冲区的存在允许这些DAC 数模转换器在保持一下个数字 词的同时输出一个与当时的数字词对应的电压。

DAC0830系列数模转 换器是八位可兼容微处理器为核心的DAC 数模转换器大家族的一员。

LM358是双运算放大器。

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 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 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 无关。

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 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实验二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二单管放大电路
班级
姓名-学号
报告内容
实验内容及步骤:
装接电路如图2.1所示
晶体管名称: 2N2222
描述: Vceo=30 Vcbo=60 Ic(max)=0.8 hFE(min)=35 hFE(max)=300 Ft=250 Pd=3
图2.1单管放大电路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V1的极性及好坏,放大倍数以及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
实测
实测计算
Vbe(V)
Vce(V)
Rp(KΩ)
Ib(uA)
Ic(m239 uA
0.985 mA
表2.1
3、动态研究
(1)、将信号发生器调到f=1KHz,幅值为100mV,接到放大器输入端,此时Vi=1mV,观察Vi和Vo段波形,并比较相位。
(2)、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幅度,观察Vo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表2.2。RL=∞时
测输出电阻
实测
测算
估算
实测
测算
估算
Vs(mV)
Vi(mV)
Ri
Ri
Vo
Rl空载
Vo
Rl=5.1K
Ro(k)
Ro(k)
103 mV
1.018 mV
50.9
50.36
392 nV
196 nV
5.1k
5.1k
表2.5
交流通路:
Rp值
Vb(mV)
Vc(mV)
Ve
输出波形情况
最大
1.00mV
17.212 uV
68.576 uV
不失真
合适
1.345 mV
74.236 mV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篇报告将对我所进行的电子线路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和测试不同类型的电子线路,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电路元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电源:用于提供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源。

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过的元件。

3.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4. 电感:用于储存磁能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5. 晶体管:用于放大和开关电流的元件。

6. 二极管:用于整流和保护电路的元件。

7.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

实验过程:1. 实验一:搭建简单的电路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我们观察到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测量了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

接下来,我们将电容器替换为电感器,观察到了电感器的磁场储能和释放的现象。

2. 实验二: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晶体管来设计和测试放大电路。

首先,我们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搭建了一个共射极放大电路,并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放大效果。

接着,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进行了比较,包括共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 实验三:整流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二极管来设计和测试整流电路。

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半波整流电路,并观察到了输入交流信号被转换为输出直流信号的过程。

接着,我们又搭建了一个全波整流电路,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整流电路的输出效果,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我们发现,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充电时间常数与电容器的电容量成正比,而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在放大电路中,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电子线路专题实验Ⅱ一、实验要求:1. 认真阅读学习系统线路及相关资料2. 将键盘阵列定义为0. 1. 2------ E. F,编程实现将键盘输入内容显示在LCD显示器上。

3. 编程实现将日历、时钟显示在LED显示屏上〔注意仔细阅读PCF8563资料〕,日历、时钟轮回显示。

4. 利用D/A转换通道〔下行通道〕实现锯齿波发生器;输出〔1~5V〕固定电压转换成〔4~20mA〕电流。

5. 利用A/D转换通道〔上行通道〕实现数据采集,将采集信号显示在LED屏上。

程序要求分别具有平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滑动滤波功能。

6. 将按键阵列定义成与16个语音段对应,编写程序,实现按键播放不同的语音段。

二、实验设计思路:本次实验用c语言实现,主要包括LCD,LED,AD,DA,日历芯片,测温传感芯片。

受到嵌入式系统实验的启发,将LCD,LED,I2C总线协议,键盘扫描模块接口写成一个文件库〔放在library文件夹下〕,尽量做到调用时与底层硬件无关。

通过调用库文件中的函数,实现代码的重用性。

键盘,LCD的代码由于与嵌入式实验具有相通之处,因此可将高层的函数〔与底层硬件无关的函数〕方便地移植过来。

三、实验设计:1.矩阵键盘扫描模块4×4的矩阵键盘,通过扫描可得到按下键的行列值,将行列值转换为相应的对应数字0~F。

函数GetKey()实现获得按键的键值。

对于键盘模块对于对按键的键值识别主要是通过两次扫描而取得。

对于第一次扫描,给四行键全部赋予1,然后读回键盘值,对于第二次扫描,逐行为键盘送1,每次送1后再读回键盘值,假设非零,说明此行有键按下,最终确定键值。

通过调用GetKey函数构造GetChar()函数,实现获取键盘字符〔’0’~’F’〕的功能。

通过调用GetChar()函数构造GetDec()函数,实现获取键盘输入整数的功能,整数范围在0~99999。

有按’C’键回退一格,按’E’清空当前未完输入,按’F’键结束输入的功能。

电路实验报告(8篇)

电路实验报告(8篇)

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1一、实验题目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二、实验目的利用类改造试验三种构造的计算程序,实现类的封装。

通过这种改造理解类实现数据和功能封装的作用,掌握类的设计与编程。

三、实验原理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的电势差和电阻总数,并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电势差必须大于0,电阻总数必须大于0小于等于100的偶数。

再要求用户输入每个电阻的电阻值,并且验证电阻值的有效性:必须大于零。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且该函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临界判断,若所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要重新输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实验构造了两个类,一个CResistance类,封装了电阻的属性和操作,和一个CLadderNetwork类,封装了阶梯型电阻电路的属性和操作。

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并赋给CladderNetwork的数据,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输出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以便检查,,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EveryPart()函数实现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换算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Calculate ()函数实现的。

最后输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 的PrintResult()函数实现的'。

此程序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技术:封装性:类的方法和属性都集成在了对象当中。

继承性:可以继承使用已经封装好的类,也可以直接引用。

多态性:本实验未使用到多态性。

安全性:对重要数据不能直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个类的说明: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double voltage;double resistance;double current;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SetResist(double r); //设置resistance的值void SetCur(double cur); //设置current的值void SetVol(double vol); //设置voltage的值void CalculateCurrent(); //由电阻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double GetResist(){return resistance;} //获得resistance的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double GetCur(){return current;} //获得current的值double GetVol(){return voltage;} //获得voltage的值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CResistance resists[MAX_NUM]; //电阻数组int num;double srcPotential;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InputParameter(); //输入数据void Calculate(); //计算void PrintEveryPart(); //显示输入的数据以便检查void PrintResult(); //显示结果四、实验结果程序开始界面:错误输入-1(不能小于0)错误输入0 (不能为0)输入正确数据3输入错误数据-1输入错误数据0输入正确数据4同样给电阻输入数据也必须是正数现在一次输入2,2,1,1得到正确结果。

电子电路实验二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数据处理1.工作点的调整=,,测量VCEQ的值。

调节RW,分别使ICQ2.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别在ICQ=,情况下,测量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输入信号vi是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 的正弦电压),包括测量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幅频特性。

幅频特性:ICQ=f/Hz电压增益|Av|频率f/MHz电压增益|Av|fL127Hz fH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ICQ=频率288090200400680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注:电压增益均取绝对值,方便画图)3.负反馈电阻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改接CE与RE2并联,测量此时放大电路在ICQ=下的动态特性(输入信号及测试内容同上),与上面测试结果相比较,总结负反馈电阻对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幅频特性: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可以发现,负反馈电阻电路的幅频曲线曲线与任务2中得到的曲线形状有差异,但是与仿真得到的曲线图相近,应该不是测量误差导致的。

二、测量方法总结1.工作点调节的原理与方法实际上,静态工作点Q可以通过调节静态电流ICQ来设置,因为根据电路结构与KVL,可知I II=1II III III≈I II−(I I+I I1+I I2)I II故当ICQ 确定后,IBQ与VCEQ也成了确定的值,即工作点Q被确定。

搭好线路后,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同时用万用表红表笔接触晶体管的C极,黑表笔接地,则IC =V/RC。

若RC两端的电压值相等,原因可能是面包板上电阻或晶体管的引脚没有接进电路中,此时应检查电路的连接情况。

若RC两端的电位有可观的差值,则可用万用表测一测各电阻(除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检查电阻是否有短路的情况,若发现某电阻短路,则应更换此电阻再设置静态工作点。

排除开路和短路的问题后,即可得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另外,若后续的测量中仍出现工作点不合适的问题,可参考思考题1中的做法,即当输入信号幅度增大时,让输出电压波形同时出现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单管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一、实验数据处理
1.工作点的调整
调节RW,分别使I
=1.0mA,2.0mA,测量VCEQ的值。

CQ
2.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的影响
分别在ICQ=1.0mA,2.0mA情况下,测量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输入信号vi是幅度为5mV,频率为1kHz的正弦电压),包括测量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幅频特性。

幅频特性:ICQ=1.0mA
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
ICQ=2.0mA
频率f/Hz 28 80 90 200 400 680
电压增益
18.60 47.10 51.69 88.63 116.44 128.31
|Av|
频率
0.4 0.6 0.8 1.2 2.0 2.5
f/MHz
电压增益
138.33 132.58 126.12 111.39 86.87 74.43 |Av|
fL 245Hz fH 1.6MHz
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
(注:电压增益均取绝对值,方便画图)
3.负反馈电阻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改接CE与RE2并联,测量此时放大电路在ICQ=1.0mA下的动态特性(输入信号及测试内容同上),与上面测试结果相比较,总结负反馈电阻对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电压增益Av 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
-6.46
10792Ω3349Ω
幅频特性:
频率f/Hz 10 27 80 230 400 680
电压增益
3.83 5.61 6.25 6.41 6.42 6.43
|Av|
频率
0.1 0.5 0.7 1.0 2.0 2.8
f/MHz
电压增益 5.61 5.56 5.50 5.39 4.83 4.36
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
可以发现,负反馈电阻电路的幅频曲线曲线与任务2中得到的曲线形状有差异,但是与仿真得到的曲线图相近,应该不是测量误差导致的。

二、测量方法总结
1.工作点调节的原理与方法
实际上,静态工作点Q 可以通过调节静态电流I CQ 来设置,因为根据电路结构与KVL ,可知
I BQ
=1
I CQ V CEQ ≈V CC −(R C +R E1+R E2)I CQ
故当I CQ 确定后,I BQ 与V CEQ 也成了确定的值,即工作点Q 被确定。

搭好线路后,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同时用万用表红表笔接触晶体管的C 极,黑表笔接地,则I C =V/R C 。

若R C 两端的电压值相等,原因可能是面包板上电阻或晶体管的引脚没有接进电路中,此时应检查电路的连接情况。

若R C 两端的电位有可观的差值,则可用万用表测一测各电阻(除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检查电阻是否有短路的情况,若发现某电阻短路,则应更换此电阻再设置静态工作点。

排除开路和短路的问题后,即可得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另外,若后续的测量中仍出现工作点不合适的问题,可参考思考题1中的做法,即当输入信号幅度增大时,让输出电压波形同时出现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2.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电压增益、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
A v =V o V i =−β(R C //R L )r be
R i =R B1//R B2//r be
R o ≈R C
当I CQ 减小时,由V CEQ 公式可知V CEQ 增大,则工作点降低;当I CQ 增大时,V CEQ 减小,则
工作点升高。

工作点越高,I
CQ 越大,则r
be
越小,故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越大,输入
电阻越小,而输出电阻应基本不变。

另外,若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则后续测量中
得到的波形可能会严重失真。

如果V
CEQ
过大,波形会发生截止失真(顶部失真);如果
V
CEQ
过小,波形会发生饱和失真(底部失真)。

误差原因分析:
(1)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温度、湿度等)影响了电路的特性,产生了一定的误差;(2)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近似(频率较低时忽略电抗元件的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差;
(3)交流小信号的输入使测量的误差较大,同时噪声的影响难以完全消除;
(4)用示波器的自动测量时,信号波动会产生测量误差;手动测量时,误差主要源于各人的测量位置与读数方法的差异。

3.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若在电路中采用发射极负反馈电阻的接法(即将C
E 并联到R
E2
上),会使电压增益大大
减小,同时输入电阻会大幅度增加,而输出电阻近似不变。

4. 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1)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
在频率比较低的时候,可不考虑电抗元件的作用,故可用输入电阻代替输入阻抗。


被测的输入回路中串联一个已知电阻R
1,分别测量电阻R
1
两端对地的电压V
i
与V
’i

则输入电阻为:
R i=|
V i
V′i−V i
|R1
若求得的R
i 阻值与R
1
相近,则取求得的值;否则,将R
1
换为阻值更接近求得的R
i

电阻,再次测量直到求得的R
i 阻值与R
1
相近。

类似地,可用输出电阻代替输出阻抗。

要测输出电阻R
o ,先测量电路的开路输出电压V
o
,然后接入合适的负载电阻R
L
,测量
输出电压V
oL
,则输出电阻
Ro=(V o
oL
−1)R L
同样地,若求得的R
o 阻值与R
L
相近,则取求得的值;否则,将R
L
换为阻值更接近求
得的R
o 的电阻,再次测量直到求得的R
o
阻值与R
L
相近。

(2)增益、幅频特性的测量
电压增益A
v 定义为输出电压V
o
与输入电压V
i
的比值,分别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的大小即可计算出电压增益。

由于所测电路频带较宽,可选10kHz以下,1kHz以上的某频率测量输出电压有效值
的最大值A
Vm。

计算得到A Vm/√2,逐渐减小输入信号的频率,使得输出电压有效值约为A Vm/√2,记录此时的频率f L;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的频率,使得输出电压有效值约为A Vm/√2,记录此时的频率f H。

至此已得到频带的宽度,要得到幅频特性曲线,须
在频率f
L 、f
H
附近多测几个点,以及在转折处多测几个点,而在输出电压有效值基本
不变的范围测一两个点,就能得到较好的幅频特性曲线。

另外,由于输入电压的幅值较小,使用示波器同时测量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时,要用好示波器探头。

比如,输入电压较小,就应该使用通道1的探头,选用“×1”档,输出电压较大,就选用通道2的探头(此探头只有“×10”档,即十倍衰减)。

幅频特性曲线之所以呈现两端衰减的形状,是因为频率较低时,耦合电容不能再视为短路,它们的作用使得电压增益的绝对值减小;频率较高时,二极管的集电结电容、发射结电容和导线之间的杂散电容等开始起作用,使得电压增益的绝对值减小。

三、思考题
1.若将图
2.1所示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调至最佳状态(即当输入信号幅度增大时,
输出波形同时出现饱和与截止失真),列表说明此时若R
C 、R
L
各参量单独变化(增大

减少)对输出信号动态范围有何影响?如果输入信号幅度增大时,上述各种情况下输

信号波形首先将产生什么性质的失真?
答:为了使最大不失真电压尽可能大,应将Q 点设置在放大区内负载线的中点,即其横坐标值为
V CC +U CES
的位置。

其中,V om1、V om2表示不失真的电压范围(取较小者),V om1=V CEQ -V CES ,V om2=I CQ *R C (交流时要并上R L )。

当直流工作点已调至最佳状态时,两者相等。

所以,当V om1不变而V om2增大时,由于较小者的值不变,电路的动态范围也不变。

2.能否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图2.1所示放大电路的增益及幅频特性,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数字万用表不能准确测量交流小信号电压,且其交流电压档的频率上限较低,当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用万用表测量会有较大的误差。

3.测量放大电路输入电阻时,若串联电阻的阻值比其输入电阻的大得多或小得多, 对测量结果会有什么影响?请对测试误差进行分析。

答:输入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
R i =|V i
i i |R 1
当串联电阻阻值与输入电阻相近时,V i 约为V’i 的二分之一,这样误差就会比较小;若串联电阻阻值相比输入电阻大很多,则V i 与V’i 的差值就会比较小,这使得Ri/R1较大,则测量的误差就会很大;若串联电阻阻值相比输入电阻小很多,则V i 的值就会很小,这会使测量产生较大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